- 相关推荐
谈《胡同文化》语言品味(网友来稿)
孔若秋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温立三先生指出,《胡同文化》教学任务有三:①概括作者笔下赋予的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主旨句。②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兴衰流露的复杂感情,并进行适当的解释。③品味语言。
但是,实际上,我看到许多教学设计教案仅只能完成这三点任务中的第一点,却没能完成第二、三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品味语言”这一环节出了差错,导致没有能引导学生正确找出课文的主旨句,最后造成对这篇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误解。有人读了后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胡同文化已渐渐消失,但对于它的衰落,作者却很眷恋,甚至伤感。封闭文化本应是加以批判的东西,对于它的消失,人们应该像鲁迅对待雷峰塔的倒掉那样拍手叫好,可是汪老先生却又为何如此伤感呢?”可是,作者在文章中到底是对封闭文化的眷恋和伤感,还是对胡同文化的调侃、嘲讽、不满和批评呢?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问题。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 读书,要品味语言,读懂言外之意。大家知道,“句子的意义有时很含蓄,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一般称为句内意义。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品味语言不仅要看懂句子的表层含义还要理解其深层含义,但深层含义有时“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来理解”(《高中语文读本》第三317册)。例如,“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一段吧。“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 一个“他们”,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下面又为什么特地引用老北京的日常口语“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如果联想《胡同之末》摄影集里的前面是写着“拆”字的破房子,后面是高楼那些照片,就很容易明白这样写的目的是引用北京人自己讲的日常口头语来调侃,含蓄地讽刺那些“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家的人。所以,这里的言外之意是,这样差的房子,随时有倒塌的可能,老北京,你们还留恋干什么哪?
“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句内意义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作出判断。”(《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316页)例如,“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这一段。“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罗卜,就不错。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些话里,表层意义是描写了北京人吃虾米皮熬白菜时那种极易满足的表情,说明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要求不高。但是如果联系写作的时代,写本文是1993年6月,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太落后了。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语言中局外人调侃的味道,自己物质要求不高,倒还可以理解、原谅,但大家看看,臭豆腐滴几滴香油,竟然可以待姑奶奶这样的贵客了!面对虾米皮熬白菜如此蹩足的菜肴,竟然也发出“嘿”的赞叹之声。还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的好吃”呢!现在是什么时代了?90年代了,改革开放十多年了,商品经济时代了,广东珠海深圳等沿海地区已经在公开提倡讲究享受了,你们这种生活要求就未免显得太低了一点儿了吧!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落后了。所以只有联系写作的具体背景,才可以 体会到作者对北京人这种现象的讽刺意味,体会到这里的言外之意:今天这种易于满足的思想应该丢掉了,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当今的时代了。
这两段为什么这么含蓄,只用调侃的语调来讽刺?因为作者虽是江苏高邮人,但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算得上是半个老北京了,对长期相处的老北京们的心情是理解的。而且,诸如随遇而安、安土重迁、安分守己、知足常乐这些心态和观念,在过去,向来是提倡的传统,至于封闭自私也没有大加挞伐的必要,如果用严厉的语言批判,还可能会令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而产生反感呢。那为什么又讽刺呢?因为,现在,北京高楼起来了,有些人还留恋着“残破”的旧房子舍不得走,商品经济大潮下,有些人还不愿意下海挣大钱,不敢或不愿讲究享受。这岂不太跟不上时代了?
品味语言还要注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因为它是语言的重要成分。例如,“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段。这段中用了十三个引号,前十二个引号都是为了标明这些全是老北京的常用口头语言,让人们从这些口语中看到,老北京讲究的“处街坊”是除了会棋友“杀”一盘,到“大酒缸”喝两个和“会鸟”外,就仅仅只“随”一点“份子”而已。这里,又为什么特意把“随分子”一词拆开?为的是说明“随分子”也不是心甘情愿,是出于“礼数”不得已而为之。可见,胡同里、四合院里的那些老北京是多么的封闭自私,是多么的自顾自。所以,在这段的最末作者再也忍不住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个现代谁都不以为然的、过时了的格言来公开讽刺老北京们了。
品味语言要辨别词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揣摩其为什么在文章中选用这个词语。例如,“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这段,从“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等贬义词就可看出作者对下面描写的几件事的强烈不满、气愤和批评。在最后又用“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些反语来讽刺“安分守己” 过分,达到“逆来顺受”丧失正义感的令人气愤的现象。这里比前三段的调侃讽刺就更尖锐些了。
再如,“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这段。“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残破,有的地基柱基甚至已经下沉”“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凄凉,毫无生气”,为什么把胡同描写得这么凄凉,在最后还用了一个贬义词“毫无生气”?如果联系《胡同之末》中那几张毫无表情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我们就可以明白,这里意思是说,这样凄凉而毫无生气的地方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这里作者是向人们暗示,目前,北京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旧胡同已经失去它存在的基础。对满目凄凉、毫无生气、即将拆除的胡同和四合院,还留恋什么呢?
语言的品味还需要联系写作文章的意图主旨。例如,最末段,“再见吧,胡同。”如果联系上段中的“在商品经济大潮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个文章的主旨句来看,那等于后面省略了一句“再见吧,胡同文化。”分明是指出了胡同和胡同文化必然消灭的历史趋势。联系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就可知道文章的写作意图是劝说老北京们快快离开胡同和四合院,快点儿放弃那些过时了的胡同文化--安土重迁、封闭自私、易于满足、逆来顺受的心态、,劝老北京们快快乐乐搬家;劝老北京们不要封闭在“独门独院”中“各人自扫门前雪”;劝老北京们不要满足于太低的生活条件、要快下海去挣钱;劝老北京们要多一点儿正义感、多关心国家大事。
品味语言不能只看一句或几个词语,要前后兼顾,甚至联系到作者的身份和经历,思想感情的变化历程。例如,“怀旧”“伤感”是作者对胡同的感情,可能没有错。因为“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的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句中的“人”是指那些“老北京”,可能也包括着作者自己 。但这句完了,作者用了一个句号,紧接就就说“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意思是说,豁达一点儿,看得开一些吧,胡同的衰败、没落和消失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过分伤感没有必要,至于有的人怀旧,“还会保留一两个”让你去“怅望低徊”的。但有人因此就认为汪老先生对胡同文化也“伤感”“怀旧”,甚至“眷恋”,在文中“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给予理解,表达了无奈”(《教师用书》87页),那就违背了作者的本意。汪老先生虽然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但究竟是一个豁达的知识分子,不是一个悖时的、不通世务的农村老古董 ,他在北京亲眼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变化,清楚地了解时代的变迁,理解客观事物变化必将带来思想观念变化。对胡同文化,有清醒的了解,对胡同文化的消失,有智慧的认识和判断。作者认为,胡同可以“保留一两个”,让怀旧的人去怅望、伤感;但对于胡同文化,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不应该保留,不应该眷恋。这在“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一句就完全能看出作者的意图是劝说老北京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抛弃旧思想,抛弃封闭的胡同文化。
语言的品味是一个仔细思考研究的复杂过程,对文章语言品味的错误,又可能导致对文章表达的感情和主旨的误解。
2002年.12.
ruoqiushui@163.com
【谈《胡同文化》语言品味(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胡同文化=奴隶文化(网友来稿)10-20
胡同文化(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8-21
胡同文化(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6-30
胡同文化(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31
胡同文化(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9-28
品味语言的六字诀(网友来稿)09-19
谈比兴(网友来稿)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