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物与我皆无尽也

时间:2024-07-19 11:33:1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解读物与我皆无尽也

                                    文/武增明 

  

    苏轼的《前赤壁赋》有这样一句话:“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其中“物”是无尽的还比较好理解,而“我”为什么也是无尽的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毕竟不同于大江的无穷无尽、月亮的盈虚交替啊!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感觉到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分析苏轼这一时期的思想入手。

-ト寮依硐胧撬臻思想的根底,佛老思想对于苏轼的文学创作也起了显著作用。苏轼少时曾从眉山天庆观道士张易简读书,并且很倾心于《庄子》。后来他任杭州通判时曾拜谒过海月大师惠辩,每听这位大师宣讲佛理,“则百忧冰解,形神俱泰”,足见他早年也受过佛教的儒染。不过这时苏轼年轻气盛,功名事业毕竟吸引着他跃跃欲试的雄心。随着苏轼阅历的加深,对宦海沉浮、世情冷暖的体察,佛老思想在他的头脑中愈益膨胀。《前赤壁赋》作于作者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期间,这时苏轼大约在44-49岁之间,已“早生华发”。黄州东坡的躬耕生活持续了4年有余,这一时期,苏轼思想苦闷,只有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追求超越的解脱,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

-ピ谧子的《大宗师第六》中我们可以知道“死而不亡”是庄子人生观的最高目标。庄子的死而不亡,并非后世道教所说的得道成仙、长生不死,而是指一种置红尘生死于度外的生活境界。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的变化,有生则有死,无生则无死。因此,要想做到死而不亡,首先要做到无生。对于不回避生死问题的人来说,不可能做到无生,而只能做到“外生”,即不以生为念,不以世俗的活法指引人生的行为,从而达到无古无今、不死不生的逍遥境界,正所谓“也无风雨也无晴”。达到了这种境界,人就会死而不亡,因而也是无尽的。

-シ鸾天宗里有证实相的观点。实相是指空幻的万千事物背后的那个实在的本体,那个没有被污染的清静的东西,这东西真实而又清静,隐于现象背后,不生不灭,值得追求。生与死只不过是一种幻相,它的背后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实相。这种实相,一般的愚钝者是看不到的,要凭主体的心灵感悟,所见意境的瞬间升华才能实现。苏轼经过长期的磨难,产生了顿悟,所以乐观旷达地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バ枰指出的是,苏轼虽然濡染佛道,但他并未因宗教情绪皈依佛道,也没有使自己走向颓靡与玩世,而是重在研讨它们的哲理。他善于以前期的儒家思想为依托,有选择地融合佛道,借以圆通地应物处世,取得左右逢源、无往而不适的效果。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解读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关文章:

论人性皆恶07-06

语文与我的关系07-17

冯至:以狭窄之心纳无尽宇宙10-04

师恩无尽(苏教版必修学生习作)06-24

庄子混沌解09-29

《解比例》教案08-29

解比例教案08-26

为政以德别解08-21

《解比例》教学反思07-16

解比例的教学反思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