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改造人生 第二章 阅读--文化之流

时间:2024-09-19 03:24:2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阅读改造人生 第二章 阅读--文化之流

      阅读改造人生(拟定名,曾祥芹主编,尚未出版) 

阅读改造人生 第二章 阅读--文化之流

               第二章 阅读--文化之流 

                     窦爱君(编写) 

第一节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阅读活动的崇高目的 

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阅读”和“文化”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阅读”总的来说,是从以文字为主体符号的书面材料(文章或文学作品组成的文献)中获取信息(事料、思想和情感)的过程。这个过程起码有三个层次:从宏观上看,是作为人类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是读者缘文会友的社交行为;从微观上说,是人类阅读个体从精神产品中汲取精神营养的一种心智活动过程;从中观层次看,是受过教育的人们在文化生活领域的普遍的实践活动,是他们对精神产品进行消费和再生产的一种脑力劳动。由此可见,人的知识,特别是间接知识的绝大部分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阅读能力是人的文化水准的重要标志。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许多学科都以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各自的角度对文化下定义,文化就有了众多的定义。从广义上讲,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映一定历史阶段上的技术进步、生产经验和人们劳动技能方面以及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达到的水平。从狭义上讲,文化则专指精神财富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庞朴的观点,近年来受到青年读者们的赞赏。他在1986年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时指出:“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成因。” 

而阅读正是出于人的需要,正是为适应人的本质的形成与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读者与读物的主客统一的辨证运动。因此,阅读与文化就有了不解之缘。 

首先,阅读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过程 

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文化,人类为了使文化发挥应有的价值,也为了避免文化的隔断甚至丧失,就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加以传播继承和保存。在文化内容简单和贫乏的时期,文化传承的手段也非常简单,如口传耳受、结绳记事等等。但当经过日积月累、世代发展,文化内容日趋繁复的时候,简单的形式就无法容纳了,必须创造许多专用符号来储存前人的经验,这些符号最终演变成了我们人类各种各样的文字、语言。这些文字不仅本身体现着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语言文字的有机的排列组合,可以表达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这就是文章。古往今来,对文字、文章的阅读,就成了人类继承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活动。 

其次,阅读是文化创新的流程 

谁都知道,世间万物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类社会也同样如此。有发展就有创造,随着现实的创造不断增加,文化的创新也在增加,进而分化越来越精良,越来越细微,因而文化传承的方式也必然越来越趋于科学和严密。今天,我们可以透过那些组织严密制度严格的阅读场所、阅读媒体,譬如说,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文艺演出、展览团体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等等特殊的社会组织,来想象人类文化的创新已经发展到何等繁荣的地步。人们通过这些组织去阅读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些组织更见证了文化的创新,因为任何创新的成果都必然转化为新的阅读材料、阅读对象,被它保存和传播,进而通过人们对它的阅读,去实现新一轮的创新。人类生生不息,人类也在阅读中,不断体会并实现着文化的日新月异, 

第三,阅读的崇高目标在于疏通文化的活流,更新文化的蕴涵。 

明白了阅读和文化的关系,我们就不难理解,无论是在学校里进行的阅读,还是在家庭、工作岗位、其他社会机构或场所进行的阅读;无论是传统的对印刷材料的阅读,还是现代的网络超文本阅读;无论阅读的主体、阅读的材料、阅读的方式、阅读的最初目的或首要目的有多么大的不同,有一点都不能否认:文化是阅读的内容,阅读是传播、继承和创新文化的主要工具和方式。 

正是借助阅读,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所以,拥有文化并实现文化的创新,都必然成为所有时代所有阅读活动的崇高目的。换句话说,阅读的崇高目标正是在于疏通文化的活流,更新文化的蕴涵。 

第二节 阅读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本手段,即主流 

人类之所以能由动物演进至能意识自我的社会主体,主要是靠文化作为陶冶材料。这些材料中大部分是先前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像知识、信念、传统、习俗等人类结晶都能在前人的著作中一窥其底蕴。阅读作为学习和继承先人智慧结晶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借此让人了解过去人的所言、所思、所行,以便更好地指导现今的社会或影响未来的社会。就个人而言,一般说来,阅读追求从“不完美”向着“完美”、从“非理想”向着“理想”、从“现实的自我”向着“理想的自我”的演进。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阅读充分体现了个人对传统文化的承受,体现了人的社会化进程。人通过阅读活动来获取知识、积累经验、涵养品德、修订价值,实现在个人文化方面的量的增多与质的改进,从而自觉地用前人的经验来解决眼前或以后实践中的困难。所以,对个人来说,阅读应是伴随终生的活动。对民族文化而言,阅读不仅起了继承和延续的作用,而且还是缔造新文化的起点,这比保存和延续更为重要。 

封建时代用的是神权和武力统治国家,现代社会则必须靠知识和智慧统治国家。因而,对那些记录着知识、蕴涵着智慧的书籍的阅读,必然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活动。 

从社会形态看,阅读经历着一个漫长的历史。 

在发明作为记录手段的文字之前,传递消息主要靠声音、手势而后是言语。其传播的数量及范围都非常有限。只有在发明文字之后,个人的知识经验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成为全社会的财富和历史的记录。所以,那些刻画在石块、粘土板、木片、甲骨和苇草纸上的符号,使人用记忆之外的方式把知识经验存留下来,以供当时的人和后世的人阅读学习。对这些符号的识别、破译,成为人类最早期的阅读活动。这正是人类发展史上革命的、划时代的进步。十九世纪中叶发明了活版印刷术,能够把记录装订成册,不但保存了以往的记录,而且使知识经验的记载更正确可靠,它使书籍和对书籍的阅读成为知识经验传播和继承的基本的和最重要的手段。 

到了近代、现代社会,知识空前扩大。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乃至踏入社会的职业训练,时时刻刻都要进行阅读。除了学校和在职专业训练以外,研究机构和学会、图书馆、博物馆、资讯中心等也是社会上主要的阅读交流场所。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是通过这些媒介,去学习知识经验,并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续下去。经过日积月累,从这些经验、知识和技术里孕育出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又反过来促进学术及技术进步,使人类生活不断得到丰富,成为社会进化的基础。 

第三节 文化的全民性带来阅读的全民性 

过去,人们总是把读书和文化看成有闲阶级的专利品,惟有社会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才能读书,才能拥有文化。至于一般劳动者,则终日忙碌于生活,没有时间去读书,去从事文化活动。这样,社会里只有少数人能运用文字,从事艺术的表演和欣赏,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也就因此距离越来越远,文化变迁也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 

但是,随着政治民主化、经济技术化,社会的开放、教育的开放,特别是大众传播活动的日趋频繁,大众文化的素质得到提高,精英文化也实行广泛的普及,两极文化逐步向同一方向靠拢。作为文化传承的基本手段的阅读,也就成了全民的需要;文化于是就成了全民所有。联合国1948年《人权宣言》中把文化确定为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并把享受文化的权利确定为人民的基本权利,这是合理的,也是符合客观形势的。 

所谓全民的文化就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而参与的先决条件就是具备读、写、算等求知的能力。而读尤其重要。因为读是写、算的基础。本来,像读书这样的基本权利在一个义务教育制的国家是就像一个人的工作权、休息权、私人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等权利一样,国家会主动为人民创造条件予以保障。但事实上不这么简单。我国目前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水平和教育普及化程度都不高,人民所受教育有限,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各地区间在经济、文化、教育水平乃至人的素质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及东南沿海地区,教育的普及率高,高学历、高文化层次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高,从而拥有较优秀的文化,代表着我国先进文化的走向。这些地区的人民具有相对较好的阅读获知和表达的能力,文化的参与能力也就相对较强。而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还不能达到百分之百,中学生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斗大的字不识一升”的人,还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看来,要在我国实现阅读的全民化和文化的全民化,任重而道远。但不管怎样,让全社会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文化全民性必然追求的目标。江泽民1998年12月22日视察北京图书馆时指出: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知识,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人们多读书,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如果十二亿人民中,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我们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就大有希望。 

社会的知识化要求阅读的全民化。这种阅读的生活化、社会化、全民化,正是劳动“智化”程度和生活“文化” 程度日益高涨的标志,它使工作中的“业务学习”和闲暇中的“业余阅读”连贯起来,充实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使全体劳动人民走向知识化。向“阅读社会”迈进,已成为人类阅读追求的理想境界。 

由此可见,阅读不再是少数读者的文化涓涓“溪流”,而是全民读者的文化滚滚“洪流”。阅读的古今变化实际是逐步实现由贵族阅读文化向大众阅读文化的转变。未来的“阅读社会”就是全民阅读。 

第四节 在阅读中吸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 

以儒释道融合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论语》、《庄子》、《孟子》以及后世无数经典著作无不在阐释、修正、补充、发展这一思想文化。只有凭借阅读和思考,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才对其进行学习、吸收、并创新,渐渐筑就了典型的东方人格。 

通过大量阅读儒家经典作品,可以熏染出属于儒家的一种鲜明思想:经世思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内圣外王”的思想。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有效地解决国家民族的政治、社会问题。个人道德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即“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忠君爱国爱民,可以牺牲自己,且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一种不妥协的民族精神。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诗,许多人都读过,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绝唱,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民族精神哺育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 

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气节”问题,这是从民族精神的传统衍生出来的。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追求名利的思想又是很难摆脱的。私心难尽,所以儒家非常重视“内圣”--个人的道德修养。孔夫子非常赞赏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儒家还提出一个“恕”字。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后八个字要做到是很难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转过来,“己所欲,施与人”也是很难做到的。 

从魏晋以后,儒释道三家融合,汇成中国文化的主流。轻物欲,乐天命而安于自然的老庄思想开始盛行。这种思想文化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对个人的名利得失看淡一些。它在知识界、政治界都有一定的影响。相传有个“六尺巷”的故事。有一个在京师的大官,家乡的邻居盖住宅墙占了他家的三尺土地。他家里的人写信给他,要他给县令打招呼,叫县令给予关照。这位大官收到家里的来信,回了一首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的人照办。邻居感动了,也让出三尺地。这样形成一个“六尺巷”。 

借助大量的阅读,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经世思想、老庄思想,就会渐渐融化在一个人的血肉里,并在其身上体现出来。一方面,吸收民族精神,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事业,奋斗不息;另一方面,正确运用老庄思想,以恕道精神,处理个人利益、处理群己关系。这就是中华读书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点吸取的两方面的内容。 

当然,继承祖国文化传统的阅读,决不是无所选择,兼收并容,而是剔除糟粕,吸取精华。从“流”字来说,就是清除浊流,阻挡逆流,冲决死流,保持活流。这“活流”,正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 

第五节 在阅读中学习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由于世界文化遗产包罗万象,在这里只能以《圣经》为例,来略窥一斑。 

世界上几乎没有谁不知道圣经。不管是出于信仰还是出于兴趣,世世代代有无数读者和学者对它投住了无穷的精力,去诵读,去品味,去获取,去创造。如此巨大的魅力,是由圣经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圣经》作为记录着犹太信仰体系的书不仅被犹太人视为其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而且被世人公认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部书籍。它历来被看成反映人类早期生活和思想的“文化母本”,是日后发展起来的文化的种子。其影响之广、之深几乎遍及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宗教信仰、伦理思想,到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概莫能外。鲁迅先生曾评论《圣经》说:“虽多涉信仰教诫,而文章以幽邃庄严胜,教宗文术,此其源泉,灌溉人心,迄今兹未艾。” 

《圣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阅读圣经,就不能深刻了解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学。其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尤为无与伦比。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还是现当代的文学都受到它的直接影响。像意大利大诗人但丁的《神曲》,英国著名诗人密尔顿的《失乐园》,小说家班扬的《天路历程》,德国诗人歌德的《浮士德》等都直接借用了《圣经》的情节或体裁。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至少有二十五部、共80余处引用了圣经内容。因此,阅读《圣经》,可以使我们对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准确的把握;而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又反过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圣经的文化内涵。 

另外,《圣经》对艺术、音乐、美术的影响同样巨大。在西方近代历史上,无论是英语,还是德语、法语的现代化和规范化都是通过翻译《圣经》取得的,如英语钦定本《圣经》在规范现代英语方面的作用,足见《圣经》的影响力之巨大。不少对《圣经》进行过深入细致研究的学者都把它看成是“一部属于全人类的书”。的确,《圣经》不仅是犹太人的宗教经典,是犹太人生活和思想的百科全书,也是人类文化的最宝贵遗产之一。若撇开《圣经》中的宗教成分,或拨开人为的“神学” 帷幕,《圣经》便无疑可视为是一本专注于人类道德状况的书。无论是它列出的“十诫”或提到的613条诫命,还是它宣扬的“公正”和“正义”思想,其终结的目的无不可以看成是为了提高人的道德水准。犹太教作为一种“伦理一神教”所具有的道德教化作用亦表现于此。难怪有人把《圣经》说成是“我们道德教育的宝库”。而它对人类社会公正和正义的关注使人们发出“《圣经》对未来的最大梦想和希望是建立一个致力于全人类之正义与和平的和睦的世界”的赞叹。 

所以说,阅读一部经典,就是了解一个世界。多多阅读富有影响的书籍,就像对《圣经》的阅读一样,将使我们进一步融入世界,成为拥有世界文化思想的现代人。 

第六节 在阅读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物质文化知识 

中国乃至世界的名胜古迹、古器物、古建筑很多,现在都成为旅游资源。通过对有关文字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些遗迹的文化内涵。 

举例说来,皖南徽州商人遗留下来许多明清建筑。明清时期的拱桥、石道、牌坊、祠堂、亭阁、宅第遍及徽州各城镇、村落。这些古代建筑的确是很精致的、宏伟的,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是徽州商人经营规模大、发展快、行业多、赚钱丰的结果。沿江地区向来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因此,有人提出了“继承徽商传统,重振徽商雄风”的口号。 

如果我们借助对有关文字的阅读,就可以深入研究这些物质文化的内涵,进而深入了解徽商,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 

徽商的住宅的确是华丽的,真的做到了雕梁画栋。雕梁的内容都是祝福长寿、多福、赚钱、升官一类。牌坊很多,皆属歌颂祖先、家族之作。台湾电视片《雾锁重楼》里的七座大牌坊的实景镜头,就是在歙县拍摄的。在古住宅中挂有许多对联,主要是下面一些内容: 

富不丢猪, 

穷不丢书。 

敦孝悌,此乐何极, 

嚼诗书,其味无穷。 

世事每逢谦处好, 

人伦常在忍中全。 

欲高门第须为善, 

要好儿孙必读书。 

二字箴言惟勤惟俭, 

两条正路日读日耕。 

忍片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从这些楹联中,可以看到,徽商所追求的是耕读社会,是孝悌社会,是忍让社会,一句话:是保守、守旧思想的集中表现。 

再结合阅读有关的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物质文化,和当年徽商的活动方式完全一致。徽商外出经商发了财,富起来了,不外两条路:一条是在家乡盖豪华住宅、大量购买土地。“以末起家,以本守之”,悠游林下,养老送终。钱多,就建牌坊、造祠堂。另一条路则是让儿子读书、考科举、做官。如果有两个儿子的话,一个经商,一个读书做官。做官有权势,以保护商业利益。所谓徽商的“儒商传统”,就是经商致富,回家享乐养老。也有在苏州等繁华城市经商致富,转入当地户籍,在外养老。 

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与徽商齐名的宁波商人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成为近代商帮,至尽仍在海内外溪近代商帮,至尽仍在海内外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徽商则一步一步地落后于变化了的时代,衰落下去。考其原因,盖在于徽商缺少一种进取革新精神。宁波商人则具有这种精神,因而取得不断的发展。 

从阅读中,认识徽州的物质文化,进而提醒我们一个徽州历史的教训:人需要有一种进取和革新精神。 

第七节 在阅读中中涵养文化精神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需要有广博的文化素质,拥有文化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了解人生、了解社会,从而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为达到此目的,就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具体的文化知识,就如同澎湃的波涛,是什么产生、推动了波涛?正是那水面之下的潜流、深流,是一种丰厚的文化精神。所以,我们的阅读决不仅仅是关注、把握表层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体悟其“潜流”“暗流”--文化精神。涵养文化精神,是高品位的阅读。 

下面以文学阅读(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为例,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文学是民族心灵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生动而深刻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关注人间的理性精神 

“以人为本”,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涵。它肯定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与西方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以古希腊文化为代表)、人与神(以希伯来文化为代表)的关系形成强烈对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相比,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如果说古希腊神话和基督教教义决定了欧洲古典文学,使之带有明显的神话和宗教色彩,那么,中国古代文学因欠缺神话与宗教的背景,在本质上可以说是人间的文学,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其要义是伦理中心,政治至上,“内圣外王”等等,它渗透于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然也不能不影响到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与儒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学对政治教化的极端重视和以文学为政治工具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学以及文学的发展历程,并且成为古代文学最显著的特色之一。 

三、 和的美学风格 

李泽厚在《华夏美学》中曾引用过一种观点,认为“从一开始,文化就有酒神型和日神型的类型差异。日神型的原始文化讲究节制、冷静、理智、不求幻觉,酒神型则癫狂、自虐、追求恐怖、漫无节制”。(《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223页)持中贵和,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对中国文化发展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与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形成很大反差。“中庸”之道反映在文艺观上,便是提倡文艺作品的“中和” 之美。我们从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原典来看,这种主冷静反思,重视克制自己,排斥感性狂欢的非酒神型文化特征,是很早便形成了。随后,中国古代文学又受到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孔子倡导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要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现得过分强烈。至于那奔放的情欲、本能的冲动、强烈的激情、怨而怒、哀而伤、狂暴的欢乐、绝望的痛苦、毁灭、悲剧等等更是被统统排除了。在这种文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在整体上便明显带有中和的美学特点。 

四、 抒情写意的艺术手法 

读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总会想到中国的一系列诗人,如屈原、陶潜、李白、王维、孟浩然、苏轼,总会想到那一本本诗集词集,如《诗经》、《乐经》、《唐诗》、《宋词》、《元曲》。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幅幅风景画,而且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情绪。它是“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的一种情怀,是对大自然的审美观照。中华民族是一个对自然美拥有虔诚和敏锐感受力的民族,早在《论语》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事实上,山水万物与我们人类同在,而这山水万物以及人类,不仅是我们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更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多阅读那些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的文学精品,可以充分体会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优秀文化精神。 

第八节 当代审美文化中的阅读 

当代审美文化快餐化的现实,带来了写作和阅读的快餐化。以往那种一首诗让无数人眼眶为之湿润的情景不再出现,那种一篇小说使得家传户诵的轰动场面已经恍如隔世。以写书为业的作家和文化人失去了往日令人尊崇的灵光,倍受冷落和轻慢,被挤出文化的中心,成了边缘人。曾经十分抢手的文学期刊纷纷改换门庭,转向大众化、娱乐性、生活类一途,甚至流入地摊。不少文人也渐渐耐不住寂寞,放弃了苦守阵地的打算,相继向大众娱乐行业“胜利大逃亡”,或“下海”,或“触电”,或竞拍文稿,或卖身受雇,或为小报当“专栏作家”,或替大款写“报告文学”。 

阅读快餐化的主要表现有: 

一、外在。现在人们接受文化的途径主要是大众传媒,而大众传媒传递文化信息的迅疾、杂多和拥挤使得人们根本来不及细嚼慢咽,只能择其要者略加浏览,而各种文摘、选粹、集锦之类文化形式的蜂起正好提供了这种便利。由这种第二手材料拼凑而成的知识拼盘便成了人们了解周围世界的主要来源,而那些捧读大部头经典名著的情况已极为罕见。这种知识状况普遍养成了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阅读和学习态度,人人都似乎无所不知,但其另一面恰恰是极端地无知:多的是道听途说,少的是系统的学养;多的是浮光掠影,少的是历史的积淀;多的是杂学旁收,少的是知识的融会贯通,常常是仅凭一斑之见妄断全豹。因此尽管知识仍在积累,信息仍在爆炸,但阅读和文化的传播却越来越浮泛、越来越外在化。 

二、简短。如今急功近利成为流行病,急功近利也成了一种文化态度、阅读态度。人们要求于阅读的不是长线规划,而是短期行为。阅读也像投资一样需要马上得到回报,而且越快越好:马上占有某种知识,马上掌握某种技术,或马上获得某种娱乐,如此等等。而对于那种需要经过长期积累、磨练、反思和陶冶方能取得的精神发展缺乏应有的耐心。在这种心态支配之下,简短成为通行的文化形式,快速成为普遍的阅读时尚,小品火爆,辑选猖獗,小摆设、小制作、小伎俩盛炽一时。 

三、猎奇。今天的读者有着过强的好奇心,对于一切新鲜的玩意儿,大到世界变故,小到个人隐私,都怀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只要是新奇的事情,便趋之若鹜,而最具新奇性的则莫过于新闻和消息。“消费决定生产”,于是在各种读物中纪实、案例、内幕、秘闻、轶事唱起了主角。这些文字与其说是文学,毋宁说是一条新闻、一个消息,他们能够满足读者口味因而倍受读者青睐的也主要是其新闻性、消息性,而文学对于流行时尚的迎合最终不能不使自己的本性遭到扭曲。 

阅读的快餐化反映了当代文化的现状:以碎片代替了整体,以肤浅代替了深沉,文化丧失了它的整体性和深度性,变成了一道方便可口的快餐。然而这一现状并不构成我们沉溺于过去、返回到过去的理由,回到过去以恢复文化的整体性和深度性是行不通的。也许目前的文化状况正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当代审美文化的未来发展应该既体现出当今经济发展和现代科技给文化生产带来的快速、高效、方便的特点,在形式上体现出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先进性、多元性和大众性,同时又不失其丰厚的人文价值、深切的终极关怀和非实利的超越性质,在文化的重建中体现出深厚的历史积累和长期的战略眼光。因此,该向当代的阅读提出一个不算奢侈的期望:我们不能仅仅咀嚼着文化的快餐,我们也应享用灿烂辉煌的文化盛宴。--这是阅读的需要,更是文化的需要。 

鉴于此,从喧哗走向沉静,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支离破碎走向完整统一,从而建设先进的阅读文化,应该成为当代阅读者的重要使命。 

参考书目: 

1、 曾祥芹主编:《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2、 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编:《升华与超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集锦(1~5)》,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阅读改造人生 第二章 阅读--文化之流】相关文章:

把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10-30

目睹阅读现状,探究阅读方法10-14

阅读《人生》后读书笔记范文09-18

阅读蓝天08-05

阅读--林清玄05-07

阅读的日记10-03

拯救阅读08-14

阅读技法讲解--小说阅读之结构06-12

人生的波澜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07-05

阅读学习计划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