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课堂中的语文活动(教师中心稿)
成都高新一中 高仁辉
课堂是现阶段在校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批批教育专家提出了“向课堂要质量”的口号。近年,教育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国家明确提出新时期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教育模式面临挑战,我们必须改变先前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课堂中的语文活动进行一点探索。
一、 语文活动不能有其名而无其实。
大凡教育工作者,从一开始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开始就知道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精讲多练”,但是一旦身处教学第一线就会因种种原因难以实施这些理论,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老师们也非常注重学生的语文活动,比如朗读、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抄写、小作文……乍一看,也不错,这些活动确实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并没能发挥其功效或者只发挥了其中一小部分功能。笔者听过很多公开课,老师为了活跃气氛便安排了大量的朗读,什么齐读、分小组读、分男女生读,形式多样、好不热闹。但很多时候这些朗读没能发挥其特有的功效,没能一读一得、层层深入,从而为理解课文、赏析课文服务。
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讨论法,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交互的场面,但很多时候,师生的交流也只是流于表面,没能深入,没有师生间思想的碰撞。很多老师爱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然后学生回答,但多数时候少数几个同学就代表了全体,然后老师说出答案。应该说这样的交互浪费了这一活动的部分功能。
笔者认为,语文活动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活动必须落到实处,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活动须有鲜明的目的,必须有及时、准确地评价,要让学生尝到享受活动成果的喜悦,让他们有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自豪感。
二、 传统的语文活动并没过时,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其功效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提倡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活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传统的形式还适用吗?笔者认为,这些传统的语文活动不但适用,而且还应更深入更全面的推行。时下,动辄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好象不用这些就不是现代课堂,其实所有媒体的应用,课件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笔者认为真正的现代课堂就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动用一些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效率自然可取,但我们千万不能用这些活动取代了学生的活动。切记:学生的能力只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与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新信息渗入教育教学中,对传统语文活动会产生影响,我们应善于吸收新信息,融入活动的内容中,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新设备,让它使语文活动的形式更新颖、更有吸引力。
三、语文活动应注意的几点。
1. 语文活动的目的性要明确
语文活动要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需要设计哪些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哪些教学任务,或者通过活动能达到某个目标的某一层次。切忌为了课堂热闹随意安排语文活动。
例如读课文:通过读要达到什么目的?如果读一遍无法达到目的,是否考虑分几步完成,每读一遍达到一个层次,通过几遍达到目的。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哪种形式更好更有利于目标的实施。在读课文这种活动中要切忌随意安排学生读几遍,应读一遍有读一遍的要求,读完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这种活动的功效。
2.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应细致,评价应及时、准确,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师的指导是语文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和达到目的的关键。指导要细致,可以先示范,然后展开活动,以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笔者在教学《秋魂》一课时,就采用教师先带领全班示范学习,从读课文,解决生词,对句式的分析到“秋实”内涵的理解,一步步示范,学完后总结一下步骤,方法,然后让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按以上步骤各学一部分,然后各部分交流学习成果,效果非常好。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完成每部分的学习,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活动的难度,及时指导,如果不把握好,活动的效果会受影响。如笔者在上述活动中,就准备了六个“锦囊”,交给组长,以备无法活动时做些提示。
教师的评价是在活动中或结束后进行的,这步非常重要。一方面使学生出现的问题更明显,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以得到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以利于开展以后的活动。
3.语文活动的组织要尽量精致。
语文活动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因此它是很平常的一项活动,我们不要因为他平常而忽略对它的精心组织。笔者认为每一项活动哪怕是一项费时不多的活动都应精心构思它的形式。我们不能让语文活动成为部分学生玩耍的阵地,教者要尽量使活动形式新一些,目的性强一些,在活动中给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把握好活动的节奏和气氛。
4.活动要面向全体。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语文活动也应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要达到这一点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学生程度不统一,有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无法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有一定的梯度,在同一活动中有难易之分。此外课堂分组也应充分考虑优差搭配。
6.活动后的交流、总结要充分。
活动后的交流和总结可以说是活动的形式与目标之间的一座桥梁。做好了这一步,语文活动才真正发挥出它的潜能。在实施这一环节时,教者要克服以点带面的毛病,一定要充分交流,要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思想的碰撞,真正体现出“教学相长”。
【浅谈课堂中的语文活动(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感染艺术(教师中心稿)05-29
浅谈怎样解除语文课堂的沉闷(教师中心稿)10-06
浅谈学生课堂评价权(教师中心稿)06-09
立足课本,跳出课堂--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教师中心稿)09-26
浅谈语文课中的导读教学法(教师中心稿)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