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中国青年报 2002-12-02 记者 陈娉舒
著名导演陈凯歌首次执导的公益广告片《橘子》从12月2日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这部一分钟广告片还没有播出就引起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陈凯歌的名人效应,更因为它传达的主题被认为是在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教育价值观。
两位著名导演,两部公益广告,两种教育价值观
此片情节简单。西北农村女孩告别乡亲去城里读书,临走前,父亲送她一个橘子,握着饱含亲情的橘子,女孩对父亲的背影依依不舍。这时画面打出字幕:“一个橘子有多重?”
几年后,女孩报考美院,在考场门口遇到了一位卖橘子的老人,在她走进考场前,一场大雨从天而降,女孩赶去用一把伞为老人和两筐橘子挡住风雨,而自己却在那场决定前途的考试中迟到了。这时画面出现了“两筐橘子有多要紧?”的字幕。
多年后,女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她带领孩子们到野外写生,学生将一幅稚嫩的画递到她的面前,画的是一棵结满果实的橘子树,女教师欣慰地笑了。
广告片最后的主题词是:“教育不仅仅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橘子》的情节和主题词对“教育”的理解,被评论为“是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教育主题的一次大胆质疑”。对此,陈凯歌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执导该片只想表达他对教育、知识的一种理解,并无质疑的针对性。
不过,陈凯歌认为,中国教育长期存在一种实用主义倾向。比如,“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种当前被普遍理解并接受的教育价值观。同样是国际级大导演的张艺谋于1999年为李嘉诚基金会执导的系列公益广告《知识改变命运》,宣扬的正是这一观念。该片中,4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物,以亲身经历阐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
而陈凯歌却提出,当“知识改变命运”被漂亮的影像包装传播时,我们是否想过,按知识把穷人变成富人的表象去理解,这句话体现了一种实用主义倾向和狭隘性。陈凯歌解释,他的《橘子》是一种“审视和提示”,《橘子》提倡一种爱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广义的,不是功利的。
有人注意到,《橘子》对“爱的教育”的呼唤,与陈凯歌最新电影《和你在一起》的主题一脉相承。《和》写了亲情在技术教育面前的胜利,琴童放弃了所谓的“成功”,选择和亲情在一起。从《和你在一起》到《橘子》,陈凯歌给人的感觉是在质疑世俗的“成功”概念。陈凯歌这样认为,“成功对某些人来说意味着幸福,但有时候成功摸上去很冰凉”。
“学识教育”与“爱的教育”
对刚刚落地的这个“橘子”,教育界的人士也有不同看法。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志仁认为,“教育不仅仅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这句话表述得似是而非,本身就表明作者“不懂教育”---“教育当然从来就不完全为了知识!但是,教育的一切目标也不全是为了‘爱’!”
李志仁不同意中国教育存有“实用主义倾向、功利主义”的说法。他说,时下社会上一些人的狭隘做法,使教育在某些地方蒙上功利色彩,但那绝非中国教育的全貌,中国的教育也是呈多方向的:中小学教育重在打基础,这不是功利;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是授与人谋生的一技之长,也不完全是功利。
李志仁认为,学识教育无可厚非,“试问文盲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一个学识低下的社会,能有多大发展?”因此,有别于陈凯歌,李志仁赞赏“知识改变命运”。他认为,这句话恰恰体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满足人的个体和全社会发展需要,是一种“鼓励上进”的价值取向。
教育学家杨东平却认为,弥漫在教育领域中的功利主义“越来越强”,整个社会的人才观有些变了味儿,“功成名就、成家成名”,似乎已从先前单纯的学术标准,逐步衍变为商业化的成功模式。因此,杨东平认为,《橘子》直接呼唤一种容易被漠视的教育观,这样的声音弥足珍贵。但是,“‘爱是果实’和‘知识改变命运’一样,不是一个学理更不是教育的定义,仅仅是一种价值取向”。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沃建中教授指出,倡导“爱的教育”,陈凯歌不是第一人。但《橘子》呼唤的“爱”,确实是中国教育的某种缺失。他说,中国教育长期偏重知识教育,热衷灌输“学到什么份儿上,将来就会如何如何”,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相反,爱的教育往往容易被漠视。“把‘爱心’、‘善良’等美德转化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应该达到的方面。因为从人的终身发展看,人的品行起着主导性作用,其次才是学识。”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但是,仅仅呼唤‘爱’远远不够!培养具有良好人格特征、同时具备生存能力且有创造性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沃建中举例说,调查表明,国际性大公司对人才最看重的四大综合因素,是“团队精神、忠诚度、创新能力、交往和表达能力”。他认为,除了学识教育、培育爱心与善良的品德教育外,教育还应该做到让一个人具备“独立性、敢于冒险、坚韧不拔”等意志品德。
不过,也有人对陈凯歌所说的“成功摸上去很冰凉”,表示相当的认同。他们指责说,这正是“教育的虚伪”所造成的。一位30多岁的职业女性对记者坦言,我们为过上好日子而读书,目的是追求幸福,但我们偏偏在接受教育的路途中积压了过多不幸。
为此,有人提出“教育就是制造幸福的感觉”。杨东平说,事实上,一个成功的教育是这样:让社会像一个生态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有参天大树,也有灌木、小草,各司其职各享其乐,换句话,教育就是让每一个人做回他自己。
持“幸福是教育的目的”观点的还有北京新东方学校副校长王强。王强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不该完全是追求知识获得智慧,或者成为一个神一样完美的人,而是“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
但这种所谓“教育带来的幸福感”,在一些人看来也是分层次、因人而异的。李志仁就认为,每一个人对“幸福”的感受、对“教育”的理解,同样呈现一种“多样化”。每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向着更高的精神和物质目标奋进,这一奋进过程,就是推动自己与社会进步的过程.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相关文章:
教育是什么(网友来稿)04-14
早期教育到底是什么03-10
爱因斯坦家族的教育秘籍是什么03-10
对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08-08
学前教育入园难的原因是什么03-10
孩子教育心得:孩子不说话是什么原因02-20
诗是什么?04-14
名师是什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