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差距过大 教育均衡实施与对策

时间:2024-08-16 22:31:2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防止差距过大 教育均衡实施与对策

中国教育报     2002-11-27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 仰健雄 

防止差距过大 教育均衡实施与对策

 

  基础教育均衡化,是指一种相对的公平和均衡。欲达到基础教育的公平和均衡,笔者认为至少应具备4个方面的条件。 

  1.力求区域内各类教育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以一个县(市、区)为区域,做到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如普高与职高发展保持一定科学的比例;九年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水平与整个高中段办学条件和水平保持相对的均衡;学前教育和面向弱势群体的特殊教育同样达到一定的普及程度和办学水平等。 

  2.学校之间(尤其是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办学硬件要相对均衡。当前,各类学校都有一定的办学标准和办学评估方案,像音、体、美、劳等器材,图书、两机一幕、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技术设备等都是可以量化和相对均衡的。 

  3.作为办学软件的核心要素--教师,其外在的教学水平标志--学历程度,也是可以量化和努力达到校际间相对均衡的。 

  4.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指向,如学前教育低龄化、义务教育优质化、高中教育普及化等普及程度的指标,校际之间、镇乡之间也是能够努力达到相对均衡的。 

  教育均衡的实施及对策。 

  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并且改革教育经费的投向。各级政府应确立扶助教育相对薄弱的乡镇学校的专项经费;改革并调控现有向企业征收教育费附加的反馈比例,加大支助薄弱乡镇学校的建设。比如我区如果把附加费调控的比例从目前的20%增加到30%,每年增加调控支助的经费可达500万元左右,这将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起到积极作用。 

  制定新一轮中小学建设的标准,推进中小学校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的规定,可以有效约束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区域内的中小学有合理的布局,使每一所学校达到相应的办学规模,具备大体的办学条件,拥有相对均等的师资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中小学校办学标准化和办学规范化的督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实现公平竞争。 

  树立教师为本的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培养和名优教师的科学流动机制。首先:要确立师德为上的观点,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其次,要确立“校本培养”的观点,建立学校培养名优教师的各种机制,制定培养计划,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形成学校高素质教师群体;学校不应有等、靠、要名优教师的思想。再之,要推进区域(县、市、区)名校长、名教师培养进程,利用区域优势为薄弱学校输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此外,要建立名优校长和教师的流动(示教、挂职等)机制,定计划,定时间,定措施,组织名优校长和教师支教薄弱学校,开展教育扶贫。有关部门要把结对薄弱学校,开展教育扶贫作为各级示范学校评估验收的一条刚性指标。 

  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加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以实现一定区域内的资源共享。构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内流动的同时,还要重视区域教育资源的整合。如建设区域性(乡、镇、街道)的学生公寓、食堂、劳动科技实践基地等。学校相对集中的区域,像学生图书大楼、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游泳池、学生实验楼等更应实现区域资源的共享。兼并薄弱学校,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特别是构建好区域现代技术教育的局域网,实现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对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关注弱势群体,为弱势群体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力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防止差距过大 教育均衡实施与对策】相关文章:

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思考文章05-10

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材料10-17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05-26

学校教育均衡化发展调研报告08-1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评报告12-02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07-04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12-13

孩子早期阅读教育的家庭对策07-30

《差距》《敬畏》(学生习作)08-26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活动总结范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