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曲令人赞叹的英雄之歌 ━━也谈《项链》的主题
马 祥 (山西大同市二中教师)
关于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项链》的主题,一般认为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认为“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并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项链>的思想和艺术》,见《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这个看法最让人难以信服的是为什么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仍然也有很多的读者喜爱这篇小说,要知道,《项链》是世界名篇,这“世界”当然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果真像以上观点所言,那这篇小说在西方的知名度要大打折扣。况且,每一个敢于解剖自我的人恐怕都无法讳言自己身上的虚荣心,所不同的只是程度轻重而已。那种把它和资本主义制度联系起来的看法无疑是意识形态泛化的结果。近来,又有人提出《项链》的主题是人对于命运的“偶然”的戏剧性变化的无能为力。(钱理群《<项链>告诉读者什么》,《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果真如此,它不是太悲观,太消极了吗?难道真是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引发了众多读者的共鸣,成就了这篇《项链》的吗?这恐怕难以使人信服。那么,到底如何看待这篇小说的主题呢?笔者认为,这是一曲不向命运屈服的颂歌。
的确,玛蒂尔德有着很强的虚荣心,尽管“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她甚至常常梦想过一种“高雅和奢华的生活”,但凭这些我们就有理由责备她吗?作为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作为一个出嫁不久的年轻女子,她毕竟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还难免停留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有一点这样的想法我认为很正常,“高雅和奢华的生活”谁不希望有呢?况且,开头刻画玛蒂尔德虚荣心的这一部分,从篇幅上来说不过整篇小说的七分之一,考查它的中心,为什么老和这很短的一部分过不去?我认为我们的评论家之所以频频引用这一部分的文字作为自己的依据,还是我们一拿到西方作家的作品便先人为主的惯性思维在作怪。这显然难以把握这篇小说的真谛。(我们的评论家从那短短的几百字,显然并不是作者描写重点的舞会场面上看出那豪华的舞会上有“几多真相,几多伪装,玛蒂尔德追求的豪华生活不过如此,整个上流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虚伪的名利场”,显然也是上述这种思维定式在作怪,如果我们尊重作品和自己的感觉,恐怕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结论是一厢情愿。)我认为,与其认为这一部分文字是作者批判玛蒂尔德甚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荣心,不如从结构上去理解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即这一部分刻画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丢项链之后的玛蒂尔德那坚强的性格,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欲扬先抑”。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先看丢项链之后的玛蒂尔德。她千方百计终于借到了足够的钱偿还了项链之后,“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于是,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刷洗杯盘碗碟,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原来穿得朴朴素素就觉得很不幸,好像降低了身份似的她,现在“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于是,原先美丽动人的她“现在显得老了。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那一笔可怕的债务,也终于通过自己的劳动还清了,“连那高额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都还清了。”读到这里,我们怎能不对玛蒂尔德的“英雄气概”发出由衷的赞叹--尤其在我们这个认为劳动最光荣的国度里的读者,那些认为玛蒂尔德陷入下层人民生活是罪有应得的幸灾乐祸者不知是否还记得“劳动最光荣”?--要知道,这一切全靠她的双手,她的劳动,而作为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她完全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如出卖色相来还清这笔可怕的债务。(我甚至认为,玛蒂尔德骨子里如果只有虚荣心的一面而无"英雄气概”的一面,她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姿色实现虚荣的目的,满足虚荣的幻想,但作者没这样写,作者强调的重点也就可想而知了。)但她没有,这里,玛蒂尔德显示给我们的恐怕不是虚荣心的一面,而是坚强的一面。这十年艰苦的磨难,玛蒂尔德自己并不认为多么苦,而是感觉很骄傲,这一点,在她与佛来思节夫人在公园见面一节展现得淋漓尽致。看到佛来思节夫人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她无限感慨,“她要上前去跟佛来思节夫人说话吗?当然,一定得去。而且现在她把债都还清,她可以完全告诉她了。为什么不呢?”仔细揣摩这一段话,我们不难发现玛蒂尔德心中那无限的自豪,要知道,在此之前,对佛来思节夫人,她是看也不敢看的,“因为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难怪在本文中很少出面的作者也不由地发出感慨,不过,这感慨既非同情,也非讽刺,而是赞叹,“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的确,不正是丢项链这一极细小的事成全了她吗?(我们的评论家可以说都没有忽视这句话,但又都把这句话的重点放在了“败坏”上,其实我们只要稍作一点语法分析,便可明白这句话的重点显然是“也可以成全你”,而不是“可以败坏你”,我们之所以长期以来想当然地认为是“可以败坏你”,恐怕还是先人为主的惯性思维在作怪。)的确,正是丢项链这一极细小的事,使玛蒂尔德“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成熟了,坚强了,有“英雄气概”了。从此,她走出了整天不切实际的幻想的迷雾,回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面对巨大的打击,她没有消沉,更没有堕落,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劳动谱写了一曲令人赞叹的英雄之歌,展示了自己的价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自己骨子里具有的到底是虚荣心还是那坚韧的性格。恐怕正是这--坚韧的性格,不屈的意志才引起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共鸣。而那被人称为残酷的结尾形成的悲壮感无疑又强化了这一共鸣,从而使《项链》成为了世界性的经典名篇。
还需提及一笔的是,谱写这一曲不屈之歌的除了玛蒂尔德之外,也别忘了路瓦栽,他在妻子丢失项链之后没有一句责备,而是和妻子同甘共苦,共偿债务,这行动本身就可荡涤有的论者泼在他身上的诸如为了利用妻子的色相往上爬才弄到舞会票等等的污泥浊水,而使自身具有了美的意义。
【一曲令人赞叹的英雄之歌 ━━也谈《项链》的主题】相关文章:
也谈《宝玉挨打》04-14
也谈责任美文04-14
也谈高效课堂04-15
也谈《长恨歌》的主题(教师随笔)04-15
也谈理想(网友来稿)04-14
也谈容量(网友来稿)04-14
师者将也--也谈班主任04-14
玩学教 ------也谈减负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