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

时间:2024-11-22 17:37:22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1

  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可是宝贝,全家人都围着这个宝贝转,平时爷爷奶奶都是寸步不离的,怕孩子磕着碰着,吃饭的时候也是追着跑着喂,可是当孩子来到幼儿园后,他已经迈出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没有了家人的溺爱,多的是许多同龄的伙伴,有了自己的主意、学会了更多的本领,今天我要和家长说的是请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一航是我们班最小的孩子,平时在家里可是爷爷奶奶的宝贝,上学、放学的时候都是奶奶背着来的,也许是由于老人的溺爱,一航在幼儿园里所表现出来的依赖、自私、霸道的性格总是让周围的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时间久了,他总是爱打小朋友,也许他是要用这种办法取得别人的注意吧,可是最近我发现一航有个小小的毛病,就是每次奶奶来接的时候,他就会守着奶奶告上一状,把原本属于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

  今天放学的时候,孩子们和往常一样陆续的被接走了,一航的奶奶来了,刚才还有说有笑的一航瞬间就哭了起来,我还没能明白怎么回事,他就哭着跑到奶奶身边说:“奶奶,今天小松打我了,”“是吗,谁打我家宝贝孙子,给我站出来,”这个奶奶一听说宝贝孙子被欺负了,想都不想的就想替孙子讨回公道,看见他奶奶生气的样子,我瞬间明白了一航这种性格的起因了,我先让奶奶别生气,接着蹲下来问一航:“是哪个小朋友打你了?”“小松”一航气氛的说,“哦,那他为什么打你呢?难道没有原因的就打你了吗?”“嗯。。。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打我了,”“是吗?一航,说谎的孩子鼻子可是会长长的哦,你摸摸自己的鼻子有没有变长了呢?”一航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一边哭着,一边对我说:“老师,小松没打我,我以后再也不撒谎了,你快把我的鼻子变回来吧”,我抬头看了看一航的奶奶,显然她的'气已经消了,她不好意思的对我说:“姜老师,不好意思啊,你看看我,刚才有点急了,”“哦没关系,以后孩子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吧,”“嗯,那老师,我们还是先走了,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突然为我们祖国的未来感到担忧。

  未来社会肯定是个竞争和合作的社会,目前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任性、缺乏群体概念,缺乏交往能力及解决能力。作为我们主要的教育者老师与家长,当孩子告状时一般都采取直接的帮助,批评及教育。其实我们应该交给幼儿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一些小的事情,如:协调商量、关心安慰、等。让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间的小矛盾,使他们建立社会交往的意识和情感,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学习交往的策略和待人处世应有的态度,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2

  有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孩子离开了大人的照顾和帮助,就什么都做不了,做什么都不行,特别是发生争吵的时候,一定要大人的帮助才行!但是上次的一件事,让我颇有感触。

  那天上午,在孩子们进入各个区域活动的时候,好几个孩子一下子挤到了烧烤区。很快就传来了孩子们的争吵声音:“我要当烧烤员。”“我要当!”“我当,我先来的!”一声接一声,都不甘示弱,原来是成成和轩轩这两个小男孩。只见成成两手护着“烤炉”不让轩轩靠近。在他们两个争吵的时候,其他孩子的烤串有的都已经串好了。见状,我正想过去帮助解决,只见彤彤手里拿着几串“骨肉相连”走过来,见他们还在吵,说:“你们别吵了!你们一人烤一会不就行了,再不烤,那边的客人要等不及了。”两个小家伙同意了彤彤的`话,由成成先当烧烤员,烤了起来。终于,烧烤区正常的开展起来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在孩子之间遇到难题时,难免会发生争执。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争执,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我们老师不妨多留一些空间给孩子,让他们尝试接受同伴的建议与意见,试着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法去解决这些争执,从中进一步学习交往的技巧。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3

  今天下午,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没当过爸爸!”镜泽和玮轩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玮轩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于是,我在旁边暗地里观察。不一会当“妈妈”的小宁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镜泽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 玮轩同意了镜泽的建议,于是玮轩高兴地当起了“爸爸”,镜泽也高兴地当起了“叔叔”,孩子们又开心得玩了起来。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会发生争执,当孩子出现争执的时候,我们成人往往急于干预孩子,去帮助幼儿解决矛盾和纠纷,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由于成人的.过多干预,错失了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孩子总要长大,总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成人不可能一辈子去代替孩子成长,要相信孩子,同时要教给他们一些与同伴的交往技巧,讨论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当孩子出现矛盾和纠纷的时候,家长或老师要多一点等待,多一份耐心和关注,尝试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当孩子不能解决时,家长或老师要及时介入,以免加重幼儿之间的矛盾和伤害。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4

  吃完点心准备开始第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时,睿睿带着哭腔跑过来,“老师,我的椅子没了!”好端端的椅子怎么会没有呢?了解一下情况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旭旭想跟杰杰坐在一起而霸占了睿睿的椅子。

  “来,旭旭……”,我刚想把旭旭喊来批评一顿,转念一想,孩子们都已经上中班了,应该具备一定的解决事情的能力,于是对睿睿说:“你现在是中班的哥哥了,应该试着自己解决问题,马上上课了,在上课之前,老师希望看到你能自己把问题解决……”,“哇……”还没等我说话,睿睿就哇哇大哭起来了,他的哭声引起了小朋友的.关注,大家开始议论纷纷。于是我便干脆延后集体活动,参与到孩子们的讨论中,与孩子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法。最后我们得出了让旭旭把自己的椅子搬到杰杰旁边,与睿睿交换一天的位置,明天再换回来。这样两位小朋友脸上都挂起了笑容。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任性,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而家长也往往一手包办孩子的问题。其实我们应该让幼儿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5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几代人的娇宠于一身,养成了骄横任性的习惯,做事时常以自我为中心,极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今天下午自由游戏时间,我正在指导孩子做游戏,突然听到娃娃家里传来一声大叫:“这是我的玩具。”只见永浩一手抱着玩具,一手使劲将徐成推开。徐成摔倒在地上,大哭起来,我急忙走过去扶起徐成,刚想责备永浩几句,永浩却委屈地说:“他抢我的玩具,是我先拿到的。”徐成则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想玩,老师说过小朋友之间要谦让……”谁知永浩理直气壮地大声说:“别拿谦让做借口,今天我最先拿到的玩具我就先玩”,两人争执了起来。

  看着两个孩子争执不休,想起平时在游戏的`过程中,也曾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作为教师,我总是教育孩子用谦让地方法解决问题,孩子们在我的“劝说”下,最先拿到玩具的孩子就极不情愿得把玩具谦让给别人了,久而久之,懂得谦让的孩子玩玩具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不懂得谦让的孩子反而能长时间玩玩具。今天永浩的话给我提了一个醒,于是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我决定改变一下教育策略:

  我看着徐成认真地说:“徐成,玩具是永浩先拿到的,他有先玩的权利;也就是说永浩可以把玩具先给你玩,也可以不给你玩,懂吗?”“可是我也想玩。”徐成不高兴地说。“那你可以和永浩商量一下……”我温和地说。两个小朋友商量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决定:永浩先拿到的玩具,理应他先玩。徐成可以先找其他的玩具玩,待会儿两人再交换玩玩具……

  通过这件事,我想孩子们会明白一个道理:在和小朋友做游戏的过程中,不能用谦让作借口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谁先拿到的玩具谁就有决定权,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要协商解决。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时机教给孩子与人交往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6

  在一日活动中,孩子们会碰到很多事情和矛盾:比如争抢玩具、别人碰我我该怎么办?别人踩我一脚我该如何处理……当孩子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老师如何做才是恰当的呢?

  有一次,在活动场上,几个小朋友正在玩圈,他们玩得热火朝天,睿睿小朋友也想玩圈,可是一个圈都没有了,而且没有一个小朋友肯把圈让给他。没办法,他就到老师这儿来求助,希望老师叫一个小朋友把圈让给他玩一会儿。

  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二话不说帮孩子解决。但是这样一来,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嫉妒,孩子心理还会不平衡,也容易纵容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本能地找老师解决的习惯。我想: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应该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对睿睿说:“天睿,你能不能自己想办法,让他们把圈给你玩呢?”

  “我说了,可他们就不给。”睿睿说。

  “你是怎么说的?”我继续问。

  “我说谁把圈给我玩玩?他们都说还没玩够呢!”睿睿实话实说。

  “你告诉他们玩具要和大家分享,或者说以后他们也可以玩你的玩具。你再去试试吧。”我建议道。睿睿听了,马上笑嘻嘻的走到了同伴中间,一会儿就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佳佳)玩起了滚圈的游戏。

  孩子之所以喜欢找成人解决问题,一是他们害怕与其他小朋友打交道,不肯去说;二是找老师解决问题方便又快捷,而且肯定能达到目的。其实,孩子在很多时候要比成人想象中更懂道理,只要老师告诉他们:玩具要和大家分享,或者让受委屈的.孩子直接对小朋友提出“我们应该怎么做”的建议,这样会让他更自信,慢慢地就会养成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

  大班孩子思想已较复杂,当遇到一些小问题、一些小矛盾时,老师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尝试去解决,通过多次尝试,孩子们一定会找到合适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7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进步,害怕落队。小孩子的成长教育尤其重视,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慢了一步。这是社会驱使的,也是社会趋势。在孩子成长教育中,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对孩子今后的独立成长尤为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第一篇】: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吃完午饭,孩子们习惯的走到书架旁,精心的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没过多久,那里传来了争吵声,原来,睿睿和琪琪为了看同一本书而在拉扯,他们的争吵,引来了同伴的围观,有的孩子说:“我看见睿睿先拿到的,应该先拿”,可是有的'说:“应该琪琪看”,这下可热闹了,孩子们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争论不休,一旁的诗雨说:“这样吧,你们俩个来个石头、剪子、布,三举两胜,谁赢了,谁就拿书看,我来做裁判吧!”他们俩人听完点了点头,听到预备开始再出拳,在诗雨的组织下,进行石头、剪子、布,结果睿睿输了,这次他也没争执,重新到书架上选了一本图书看,而琪琪说:“我看完了,直接给你看好吗?”俩人又成为了好朋友。

  在游戏生活中,幼儿间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或摩擦,很多时候幼儿都是依赖教师来解决这种问题的。大班孩子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判断与解决的能力,因此在这件事情的发生时,我没有直接的制止,而是站在一旁观看,没想到孩子想到了这种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幼儿之间相互协调自主地解决问题,看来在平时出现这种事情的时候,教师可以把问题留给幼儿,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解决。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8

  角色游戏刚开始不久,小朋友正玩得高兴。突然,我听到了一阵吵闹声,走过去一看,原来娃娃家里涵涵和雯雯正在抢着最后一块挂牌。涵涵说:“这是我先拿到的,我要玩。”雯雯说:“我先拿到的,给我玩。”两个人争执不下,都开始有些眼泪汪汪了,可谁也不肯放手。看到我走过去,她们争着说:“老师,她抢我的牌子。”我看了看她们,心想:这两个孩子的性格都是属于敏感型的,不管最后我把牌子给了谁,另一个孩子的心里肯定会很不舒服,也许会一直闷闷不乐或者没了游戏的兴趣。于是我决定不插手,对她们说:“我也没有办法,你们再这样抢下去,谁也不能玩了,还会把牌子抢坏,你们自己想想办法,怎么样把问题解决了才能玩?”我说完以后就走开了,站在远处继续观察她们。雯雯还是抢着牌子不肯放,涵涵看了看我,有些不情愿但还是主动放开了手:“那我去别的地方好了。”这时她看到不远处的钩子上还有一块小舞台的挂牌,立刻跑过去挂上,心情也变好了,走过我跟前时还对我说:“老师,我到小舞台去了。”我立刻给了她一个赞赏的笑容。游戏讲评时,我特意表扬了涵涵谦让的行为,鼓励更多的小朋友在游戏中能互相谦让。

  在这件事情当中,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没有直接插手,而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也让我看到了孩子的能力。虽然小班孩子年龄小,常常一遇到困难就找老师帮忙,不知道自己想办法,喜欢依赖大人,这并不代表她们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因此,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大人最好不要包办代替,擅自帮助孩子或替孩子作决定,因为一旦失去锻炼机会,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退化,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我们应给孩子足够的机会、适当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不可或缺的一课。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多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9

  又到了餐后活动时间,今天的天气阳光明媚,正适合带孩子们去户外玩一玩。又想到C4区又增添了一些区域材料,因此,我们再C4落脚了。孩子们拿出新添置的游戏材料:有烧烤架、微波炉、各种餐具餐盘……孩子们自主地组织起户外游戏:有的组团烧烤,有的当顾客,也有的当服务员,在小木屋内外玩得不亦乐乎。

  突然从小木屋里传来了争吵的声音“这是我的”,“这个是我先拿到的”,“你不是端过了吗?怎么还拿着,应该轮到我啦。”我们两位老师回过头去,只见两位“服务员”正为一个盘子而争论着。邹老师见她们彼此都不放手要走过去制止,我立刻上前阻止:“我们继续观察吧,看看他们自己会不会解决。”于是我们继续观察……只见周沁萱轻轻地和黄韵涵协商着,两人不知道在商量什么,之后萱萱拿着盘子跑出小木屋,紧跟着涵涵也没有放弃之意就这样紧跟着她,他们一个跑一个追,一圈又一圈的绕着,眼看两人的体力快透支了,萱萱马上转过身来说:“黄韵涵,我们做个约定吧,我太累了先休息一下,你先去照顾客人,等你累了不要把盘子给别的小朋友,马上给我,让我去端菜,这样行吗?”涵涵很爽快的答应了。她们的事情也就这样没有老师的调节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分析

  针对上述所描述的案例,让我们相信了,只要给孩子机会,他们是可以的。

  1.小班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法。

  2.如果在出现像以上案例相似的问题时,我们做教师的不要忙着马上去解决,而是要给孩子更多的机会。

  3.要在每一个地方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她们去经历人生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从而找到办法获得友好的解决方式。

  措施:

  待幼儿回教室后,把她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让幼儿说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并鼓励孩子遇到问题时要想办法自己学着解决问题,而不是经常叫老师来处理。

  反思:

  许多独生子女使得现在的孩子变得更加的娇贵,家长也就会更加地溺爱。这是我们中国教育孩子一个缺点。像外国的教育方式就完全不一样,它们很有原则。如果孩子摔跤了,家长会要求孩子自己爬起来。但是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腻宠孩子,促使不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孩子长大后孩子工作,遇到问题孩子不去考虑或是反思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去解决,永远都得不到进步。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正确看待事情,学会分析处理,阻遏会怎样妥善的处理问题,这样他才能够获得成长!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10

  教学———怎样能把学生教好、教会,在教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

  在一次数学课的教学中,讲完新授课,紧接着我让学生做后面的练习,此时的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在细心的完成后面的练习,看到他们认真的样子,很欣慰的笑了。

  这时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这题目不会做,老师你讲给我们听好吗?”当她说玩后,其他的学生就跟着说:“老师这题目太难了,我们不会做,你讲给我们听吧?”

  看到这个情形,我再看看书上的题目,觉得学生应该会做,不应该全班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做啊?这时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们的这个行为不容忽视。第一:孩子们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找老师讲解,不知道自己想办法,依赖感太强。第二: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不能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应该教会学生独立去思考问题。

  想到这几点,我说:“这个题目和老师刚刚讲过的题目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你们自己把例题好好看看,在想想刚刚老师是怎么讲的,然后再去做这道题目好吗?”

  学生们一听我这么说,都叹了一口气,知道老师是不会讲给他们听的,于是他们有的在那抓耳挠腮、有的在低头思考………

  过了一会,我问他们有没有想到解决的方法,学生们都在那摇头,那你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和你的同桌交换意见,大家想总比自己想好吧!我这样用心地教导着学生。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在学习中交流意见,我为学会思考而感到欣慰。我为学生的每一个进步而欣喜。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孩子中出现的最大问题:过多的包办。这使孩子们丧失了自己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意识。在他们今后的成长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孩子们不能正确地对待困难,就会被困难吓倒,甚至迷失自我。因此,我希望通过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勇敢地对待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挑战。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11

  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离不开游戏,并且幼儿具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因此,沙水游戏更是获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及时的鼓励、适当的表扬、自然的引导,都能使幼儿从中获得用心愉快的情感体验。

  如:户外活动时,我们组织小朋友参观了公园里的动物园,回来后,根据孩子们的意愿,我在班上开展了沙上建构活动"动物园"。第一次活动时,孩子们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刘佳音说:"朱老师,动物园里没有动物怎样办呢?李乐晨、王玉萍、王艳玲几位女孩子说:"朱老师,我们没有东西盖小动物的房子怎样办呢?"陈庆润说:"老师,没有海豚和海狮的家怎样办呢"应对小朋友的这么多的"为什么",我鼓励他们自我去尝试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第二次活动时,我发现刘佳音带橡皮泥来做小动物;李乐晨、王玉萍、王艳玲等几个女孩子带来一大筐积木来给小动物盖房子;陈庆润带来一个空的塑料油桶,埋在沙地里做海豚和海狮的'家。当然,这几个问题解决了,在活动中,他们又会遇到新的问题。不论他们提出什么问题,我总是引导他们自我想办法解决,只有在他们确实需要帮忙时,才给他们适宜的指导。久而久之,他们再遇到:玩沙时,工具不够用了、沙上建构时找不到适宜的替代物、活动中某一幼儿不留意把沙或水洒到另一幼儿身上了、沙上建构时小朋友们快完成的作品被一个顽皮的幼儿碰到了……等等问题时,我们就再也不用愁了,因为他们明白就应如何解决。

  人的一生会碰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处理,在幼儿期我们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小问题鼓励他们解决、处理,使其看见问题肯动脑筋解决。这对幼儿的成长是很有用的。在沙水游戏活动中,他们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总是支持、鼓励幼儿按自我喜欢的方式去玩沙玩水,玩什么、怎样玩由孩子们自我决定,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让孩子们在没有外力的状况下能简单愉快地尝试探索玩耍。

  沙水游戏是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最贴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所喜爱。透过沙水游戏,能够让幼儿锻炼肢体,训练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也在游戏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也能够说幼儿是在游戏中成长的。

  因此,在组织活动时,不妨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老师要敢于放手并鼓励幼儿自我想办法解决冲突,要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潜力和职责感,还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12

  这几天,搭建区的人员爆满,常常超出规定的8个人。大家都对游戏同样地充满期待,而参与人数又是有规定的。既不想浇灭孩子们的游戏热情,又不能制定了规则而不去执行,正当老师都左右为难时,这群聪明懂事的大班孩子们,让我看到了他们自己的不同解决方法。

  第一天,老师刚说完“开始”,搭建区里一下子挤进了10个人。孩子们自己嚷着“人太多了人太多了”,而后其中几个孩子开始说道“晚来的人去选别的游戏”。最晚来的艳艳听到后主动离开了。而这时矛头一致指向了第10个来的豆豆,豆豆涨红着脸,一个劲儿地说“我没玩过这里呀!”其他人齐声说“我们也没玩过呀,那你明天来玩吧!”豆豆憋了半天的“小金豆”终于掉下来了,但还是不肯走。正当我都在发愁怎么办的时候,强强主动说“那算了,今天我让他吧!”说完,主动离开去看书了。今天,强强的表现让我和其他孩子一同看到了什么是“谦让”。

  第二天,尽管之前的谈话中已经强调了关于搭建区的人员要求,但这次还是涌进了11个孩子。大家也说不清谁先来谁后到,也都不肯定让。这时,经常做小老师的平平提议道“我们来点兵点将吧”,其他孩子一直同意。点了两圈,两个被点到的孩子尽管有些不太开心,但还是“愿赌服输”了。最后一次竟然点到了平平自己,只见她爽快地说“好,我离开”,说完,潇洒地去玩其他游戏了。我想,这一次,这群孩子的集体表现,证明了什么叫“遵守规则”。

  到了第三天,老师依然没有介入,只是在旁观察者,但我没有再看到搭建区里因为人数超员而再起风波。我想,或许是因为在这两天的游戏讲评中,有些孩子知道了“玩过这个游戏的人可以去试试别的'游戏”;或许是有些孩子明白了“像强强那样互相谦让真棒”;等等,……不管是因为哪一方面的原因,我看到了孩子们在这一个片段中的成长,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想法触动着我,也影响着他们自己。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第三篇】:尝试着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早晨区域活动,建筑区的迪迪小朋友抹着眼泪跑到我面前说:“于老师,琦琦抢我玩具!这时琦琦也跑过来,理直气壮地对我说:“不对,我没抢!是我先玩的玩具,等我上厕所回来,迪迪就抢走了。”望着他们一个眼泪汪汪,一个十分委屈的样子,我忽然想孩子们往常都是依赖老师解决矛盾,我是否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试一试自己解决问题呢?如果孩子自己解决不了,我在参与解决。

  于是,我便对他们说:“迪迪、琦琦你们想一想,这样哭闹、争抢玩具能解决问题吗?是不是可以找到更好的办法呢?你们谁能把学过的儿歌《我有玩具大家玩》背诵给我听。”两个孩子流利完整背诵完,然后我满怀希望地走开,留下他们自己去商量。在图书角我偷偷观察他们的表现:只见琦琦手捧着玩具好半天才对迪迪说:“这个玩具我玩一会儿好了,现在给你玩吧!”迪迪很高兴地接过玩具道了声“谢”,马上又说:“咱们俩一起玩吧!”两个小伙伴高兴的在建筑区玩起了火车司机的游戏。看到两个孩子友好的解决了问题,我马上走过去装作巡视的样子。这时两个人同时招呼我,向报告喜讯一样:“老师你看,我们俩撘的大火车!”马上我用十分惊奇的表情赞叹火车他们合作的成果——火车,并表扬鼓励两个孩子的谦让友好行为。从这件事情,我感到幼儿之间的矛盾冲突,既不能完全靠老师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处理冲突上,也不能完全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关键是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使幼儿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09-30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07-05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7篇)09-04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8篇10-03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8篇)08-06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7篇10-05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合集8篇10-14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合集7篇)08-20

教育随笔: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10-02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1

  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可是宝贝,全家人都围着这个宝贝转,平时爷爷奶奶都是寸步不离的,怕孩子磕着碰着,吃饭的时候也是追着跑着喂,可是当孩子来到幼儿园后,他已经迈出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没有了家人的溺爱,多的是许多同龄的伙伴,有了自己的主意、学会了更多的本领,今天我要和家长说的是请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一航是我们班最小的孩子,平时在家里可是爷爷奶奶的宝贝,上学、放学的时候都是奶奶背着来的,也许是由于老人的溺爱,一航在幼儿园里所表现出来的依赖、自私、霸道的性格总是让周围的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时间久了,他总是爱打小朋友,也许他是要用这种办法取得别人的注意吧,可是最近我发现一航有个小小的毛病,就是每次奶奶来接的时候,他就会守着奶奶告上一状,把原本属于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

  今天放学的时候,孩子们和往常一样陆续的被接走了,一航的奶奶来了,刚才还有说有笑的一航瞬间就哭了起来,我还没能明白怎么回事,他就哭着跑到奶奶身边说:“奶奶,今天小松打我了,”“是吗,谁打我家宝贝孙子,给我站出来,”这个奶奶一听说宝贝孙子被欺负了,想都不想的就想替孙子讨回公道,看见他奶奶生气的样子,我瞬间明白了一航这种性格的起因了,我先让奶奶别生气,接着蹲下来问一航:“是哪个小朋友打你了?”“小松”一航气氛的说,“哦,那他为什么打你呢?难道没有原因的就打你了吗?”“嗯。。。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打我了,”“是吗?一航,说谎的孩子鼻子可是会长长的哦,你摸摸自己的鼻子有没有变长了呢?”一航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一边哭着,一边对我说:“老师,小松没打我,我以后再也不撒谎了,你快把我的鼻子变回来吧”,我抬头看了看一航的奶奶,显然她的'气已经消了,她不好意思的对我说:“姜老师,不好意思啊,你看看我,刚才有点急了,”“哦没关系,以后孩子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吧,”“嗯,那老师,我们还是先走了,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突然为我们祖国的未来感到担忧。

  未来社会肯定是个竞争和合作的社会,目前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任性、缺乏群体概念,缺乏交往能力及解决能力。作为我们主要的教育者老师与家长,当孩子告状时一般都采取直接的帮助,批评及教育。其实我们应该交给幼儿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一些小的事情,如:协调商量、关心安慰、等。让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间的小矛盾,使他们建立社会交往的意识和情感,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学习交往的策略和待人处世应有的态度,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2

  有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孩子离开了大人的照顾和帮助,就什么都做不了,做什么都不行,特别是发生争吵的时候,一定要大人的帮助才行!但是上次的一件事,让我颇有感触。

  那天上午,在孩子们进入各个区域活动的时候,好几个孩子一下子挤到了烧烤区。很快就传来了孩子们的争吵声音:“我要当烧烤员。”“我要当!”“我当,我先来的!”一声接一声,都不甘示弱,原来是成成和轩轩这两个小男孩。只见成成两手护着“烤炉”不让轩轩靠近。在他们两个争吵的时候,其他孩子的烤串有的都已经串好了。见状,我正想过去帮助解决,只见彤彤手里拿着几串“骨肉相连”走过来,见他们还在吵,说:“你们别吵了!你们一人烤一会不就行了,再不烤,那边的客人要等不及了。”两个小家伙同意了彤彤的`话,由成成先当烧烤员,烤了起来。终于,烧烤区正常的开展起来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在孩子之间遇到难题时,难免会发生争执。但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争执,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我们老师不妨多留一些空间给孩子,让他们尝试接受同伴的建议与意见,试着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法去解决这些争执,从中进一步学习交往的技巧。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3

  今天下午,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没当过爸爸!”镜泽和玮轩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玮轩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于是,我在旁边暗地里观察。不一会当“妈妈”的小宁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镜泽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 玮轩同意了镜泽的建议,于是玮轩高兴地当起了“爸爸”,镜泽也高兴地当起了“叔叔”,孩子们又开心得玩了起来。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会发生争执,当孩子出现争执的时候,我们成人往往急于干预孩子,去帮助幼儿解决矛盾和纠纷,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由于成人的.过多干预,错失了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孩子总要长大,总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成人不可能一辈子去代替孩子成长,要相信孩子,同时要教给他们一些与同伴的交往技巧,讨论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当孩子出现矛盾和纠纷的时候,家长或老师要多一点等待,多一份耐心和关注,尝试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当孩子不能解决时,家长或老师要及时介入,以免加重幼儿之间的矛盾和伤害。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4

  吃完点心准备开始第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时,睿睿带着哭腔跑过来,“老师,我的椅子没了!”好端端的椅子怎么会没有呢?了解一下情况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旭旭想跟杰杰坐在一起而霸占了睿睿的椅子。

  “来,旭旭……”,我刚想把旭旭喊来批评一顿,转念一想,孩子们都已经上中班了,应该具备一定的解决事情的能力,于是对睿睿说:“你现在是中班的哥哥了,应该试着自己解决问题,马上上课了,在上课之前,老师希望看到你能自己把问题解决……”,“哇……”还没等我说话,睿睿就哇哇大哭起来了,他的哭声引起了小朋友的.关注,大家开始议论纷纷。于是我便干脆延后集体活动,参与到孩子们的讨论中,与孩子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法。最后我们得出了让旭旭把自己的椅子搬到杰杰旁边,与睿睿交换一天的位置,明天再换回来。这样两位小朋友脸上都挂起了笑容。

  如今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任性,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而家长也往往一手包办孩子的问题。其实我们应该让幼儿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5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几代人的娇宠于一身,养成了骄横任性的习惯,做事时常以自我为中心,极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今天下午自由游戏时间,我正在指导孩子做游戏,突然听到娃娃家里传来一声大叫:“这是我的玩具。”只见永浩一手抱着玩具,一手使劲将徐成推开。徐成摔倒在地上,大哭起来,我急忙走过去扶起徐成,刚想责备永浩几句,永浩却委屈地说:“他抢我的玩具,是我先拿到的。”徐成则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想玩,老师说过小朋友之间要谦让……”谁知永浩理直气壮地大声说:“别拿谦让做借口,今天我最先拿到的玩具我就先玩”,两人争执了起来。

  看着两个孩子争执不休,想起平时在游戏的`过程中,也曾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作为教师,我总是教育孩子用谦让地方法解决问题,孩子们在我的“劝说”下,最先拿到玩具的孩子就极不情愿得把玩具谦让给别人了,久而久之,懂得谦让的孩子玩玩具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不懂得谦让的孩子反而能长时间玩玩具。今天永浩的话给我提了一个醒,于是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我决定改变一下教育策略:

  我看着徐成认真地说:“徐成,玩具是永浩先拿到的,他有先玩的权利;也就是说永浩可以把玩具先给你玩,也可以不给你玩,懂吗?”“可是我也想玩。”徐成不高兴地说。“那你可以和永浩商量一下……”我温和地说。两个小朋友商量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决定:永浩先拿到的玩具,理应他先玩。徐成可以先找其他的玩具玩,待会儿两人再交换玩玩具……

  通过这件事,我想孩子们会明白一个道理:在和小朋友做游戏的过程中,不能用谦让作借口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谁先拿到的玩具谁就有决定权,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要协商解决。作为教师,我们更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时机教给孩子与人交往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6

  在一日活动中,孩子们会碰到很多事情和矛盾:比如争抢玩具、别人碰我我该怎么办?别人踩我一脚我该如何处理……当孩子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老师如何做才是恰当的呢?

  有一次,在活动场上,几个小朋友正在玩圈,他们玩得热火朝天,睿睿小朋友也想玩圈,可是一个圈都没有了,而且没有一个小朋友肯把圈让给他。没办法,他就到老师这儿来求助,希望老师叫一个小朋友把圈让给他玩一会儿。

  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二话不说帮孩子解决。但是这样一来,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嫉妒,孩子心理还会不平衡,也容易纵容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本能地找老师解决的习惯。我想: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应该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对睿睿说:“天睿,你能不能自己想办法,让他们把圈给你玩呢?”

  “我说了,可他们就不给。”睿睿说。

  “你是怎么说的?”我继续问。

  “我说谁把圈给我玩玩?他们都说还没玩够呢!”睿睿实话实说。

  “你告诉他们玩具要和大家分享,或者说以后他们也可以玩你的玩具。你再去试试吧。”我建议道。睿睿听了,马上笑嘻嘻的走到了同伴中间,一会儿就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佳佳)玩起了滚圈的游戏。

  孩子之所以喜欢找成人解决问题,一是他们害怕与其他小朋友打交道,不肯去说;二是找老师解决问题方便又快捷,而且肯定能达到目的。其实,孩子在很多时候要比成人想象中更懂道理,只要老师告诉他们:玩具要和大家分享,或者让受委屈的.孩子直接对小朋友提出“我们应该怎么做”的建议,这样会让他更自信,慢慢地就会养成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

  大班孩子思想已较复杂,当遇到一些小问题、一些小矛盾时,老师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尝试去解决,通过多次尝试,孩子们一定会找到合适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7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进步,害怕落队。小孩子的成长教育尤其重视,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慢了一步。这是社会驱使的,也是社会趋势。在孩子成长教育中,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对孩子今后的独立成长尤为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第一篇】: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吃完午饭,孩子们习惯的走到书架旁,精心的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没过多久,那里传来了争吵声,原来,睿睿和琪琪为了看同一本书而在拉扯,他们的争吵,引来了同伴的围观,有的孩子说:“我看见睿睿先拿到的,应该先拿”,可是有的'说:“应该琪琪看”,这下可热闹了,孩子们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争论不休,一旁的诗雨说:“这样吧,你们俩个来个石头、剪子、布,三举两胜,谁赢了,谁就拿书看,我来做裁判吧!”他们俩人听完点了点头,听到预备开始再出拳,在诗雨的组织下,进行石头、剪子、布,结果睿睿输了,这次他也没争执,重新到书架上选了一本图书看,而琪琪说:“我看完了,直接给你看好吗?”俩人又成为了好朋友。

  在游戏生活中,幼儿间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或摩擦,很多时候幼儿都是依赖教师来解决这种问题的。大班孩子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判断与解决的能力,因此在这件事情的发生时,我没有直接的制止,而是站在一旁观看,没想到孩子想到了这种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幼儿之间相互协调自主地解决问题,看来在平时出现这种事情的时候,教师可以把问题留给幼儿,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解决。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8

  角色游戏刚开始不久,小朋友正玩得高兴。突然,我听到了一阵吵闹声,走过去一看,原来娃娃家里涵涵和雯雯正在抢着最后一块挂牌。涵涵说:“这是我先拿到的,我要玩。”雯雯说:“我先拿到的,给我玩。”两个人争执不下,都开始有些眼泪汪汪了,可谁也不肯放手。看到我走过去,她们争着说:“老师,她抢我的牌子。”我看了看她们,心想:这两个孩子的性格都是属于敏感型的,不管最后我把牌子给了谁,另一个孩子的心里肯定会很不舒服,也许会一直闷闷不乐或者没了游戏的兴趣。于是我决定不插手,对她们说:“我也没有办法,你们再这样抢下去,谁也不能玩了,还会把牌子抢坏,你们自己想想办法,怎么样把问题解决了才能玩?”我说完以后就走开了,站在远处继续观察她们。雯雯还是抢着牌子不肯放,涵涵看了看我,有些不情愿但还是主动放开了手:“那我去别的地方好了。”这时她看到不远处的钩子上还有一块小舞台的挂牌,立刻跑过去挂上,心情也变好了,走过我跟前时还对我说:“老师,我到小舞台去了。”我立刻给了她一个赞赏的笑容。游戏讲评时,我特意表扬了涵涵谦让的行为,鼓励更多的小朋友在游戏中能互相谦让。

  在这件事情当中,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没有直接插手,而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也让我看到了孩子的能力。虽然小班孩子年龄小,常常一遇到困难就找老师帮忙,不知道自己想办法,喜欢依赖大人,这并不代表她们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因此,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大人最好不要包办代替,擅自帮助孩子或替孩子作决定,因为一旦失去锻炼机会,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退化,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我们应给孩子足够的机会、适当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不可或缺的一课。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多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9

  又到了餐后活动时间,今天的天气阳光明媚,正适合带孩子们去户外玩一玩。又想到C4区又增添了一些区域材料,因此,我们再C4落脚了。孩子们拿出新添置的游戏材料:有烧烤架、微波炉、各种餐具餐盘……孩子们自主地组织起户外游戏:有的组团烧烤,有的当顾客,也有的当服务员,在小木屋内外玩得不亦乐乎。

  突然从小木屋里传来了争吵的声音“这是我的”,“这个是我先拿到的”,“你不是端过了吗?怎么还拿着,应该轮到我啦。”我们两位老师回过头去,只见两位“服务员”正为一个盘子而争论着。邹老师见她们彼此都不放手要走过去制止,我立刻上前阻止:“我们继续观察吧,看看他们自己会不会解决。”于是我们继续观察……只见周沁萱轻轻地和黄韵涵协商着,两人不知道在商量什么,之后萱萱拿着盘子跑出小木屋,紧跟着涵涵也没有放弃之意就这样紧跟着她,他们一个跑一个追,一圈又一圈的绕着,眼看两人的体力快透支了,萱萱马上转过身来说:“黄韵涵,我们做个约定吧,我太累了先休息一下,你先去照顾客人,等你累了不要把盘子给别的小朋友,马上给我,让我去端菜,这样行吗?”涵涵很爽快的答应了。她们的事情也就这样没有老师的调节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分析

  针对上述所描述的案例,让我们相信了,只要给孩子机会,他们是可以的。

  1.小班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法。

  2.如果在出现像以上案例相似的问题时,我们做教师的不要忙着马上去解决,而是要给孩子更多的机会。

  3.要在每一个地方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她们去经历人生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从而找到办法获得友好的解决方式。

  措施:

  待幼儿回教室后,把她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让幼儿说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并鼓励孩子遇到问题时要想办法自己学着解决问题,而不是经常叫老师来处理。

  反思:

  许多独生子女使得现在的孩子变得更加的娇贵,家长也就会更加地溺爱。这是我们中国教育孩子一个缺点。像外国的教育方式就完全不一样,它们很有原则。如果孩子摔跤了,家长会要求孩子自己爬起来。但是中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腻宠孩子,促使不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孩子长大后孩子工作,遇到问题孩子不去考虑或是反思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去解决,永远都得不到进步。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正确看待事情,学会分析处理,阻遏会怎样妥善的处理问题,这样他才能够获得成长!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10

  教学———怎样能把学生教好、教会,在教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

  在一次数学课的教学中,讲完新授课,紧接着我让学生做后面的练习,此时的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在细心的完成后面的练习,看到他们认真的样子,很欣慰的笑了。

  这时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这题目不会做,老师你讲给我们听好吗?”当她说玩后,其他的学生就跟着说:“老师这题目太难了,我们不会做,你讲给我们听吧?”

  看到这个情形,我再看看书上的题目,觉得学生应该会做,不应该全班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做啊?这时我突然意识到,孩子们的这个行为不容忽视。第一:孩子们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找老师讲解,不知道自己想办法,依赖感太强。第二: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不能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应该教会学生独立去思考问题。

  想到这几点,我说:“这个题目和老师刚刚讲过的题目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你们自己把例题好好看看,在想想刚刚老师是怎么讲的,然后再去做这道题目好吗?”

  学生们一听我这么说,都叹了一口气,知道老师是不会讲给他们听的,于是他们有的在那抓耳挠腮、有的在低头思考………

  过了一会,我问他们有没有想到解决的方法,学生们都在那摇头,那你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和你的同桌交换意见,大家想总比自己想好吧!我这样用心地教导着学生。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在学习中交流意见,我为学会思考而感到欣慰。我为学生的每一个进步而欣喜。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孩子中出现的最大问题:过多的包办。这使孩子们丧失了自己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意识。在他们今后的成长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孩子们不能正确地对待困难,就会被困难吓倒,甚至迷失自我。因此,我希望通过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勇敢地对待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挑战。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11

  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离不开游戏,并且幼儿具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因此,沙水游戏更是获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及时的鼓励、适当的表扬、自然的引导,都能使幼儿从中获得用心愉快的情感体验。

  如:户外活动时,我们组织小朋友参观了公园里的动物园,回来后,根据孩子们的意愿,我在班上开展了沙上建构活动"动物园"。第一次活动时,孩子们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刘佳音说:"朱老师,动物园里没有动物怎样办呢?李乐晨、王玉萍、王艳玲几位女孩子说:"朱老师,我们没有东西盖小动物的房子怎样办呢?"陈庆润说:"老师,没有海豚和海狮的家怎样办呢"应对小朋友的这么多的"为什么",我鼓励他们自我去尝试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第二次活动时,我发现刘佳音带橡皮泥来做小动物;李乐晨、王玉萍、王艳玲等几个女孩子带来一大筐积木来给小动物盖房子;陈庆润带来一个空的塑料油桶,埋在沙地里做海豚和海狮的'家。当然,这几个问题解决了,在活动中,他们又会遇到新的问题。不论他们提出什么问题,我总是引导他们自我想办法解决,只有在他们确实需要帮忙时,才给他们适宜的指导。久而久之,他们再遇到:玩沙时,工具不够用了、沙上建构时找不到适宜的替代物、活动中某一幼儿不留意把沙或水洒到另一幼儿身上了、沙上建构时小朋友们快完成的作品被一个顽皮的幼儿碰到了……等等问题时,我们就再也不用愁了,因为他们明白就应如何解决。

  人的一生会碰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处理,在幼儿期我们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小问题鼓励他们解决、处理,使其看见问题肯动脑筋解决。这对幼儿的成长是很有用的。在沙水游戏活动中,他们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总是支持、鼓励幼儿按自我喜欢的方式去玩沙玩水,玩什么、怎样玩由孩子们自我决定,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让孩子们在没有外力的状况下能简单愉快地尝试探索玩耍。

  沙水游戏是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最贴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所喜爱。透过沙水游戏,能够让幼儿锻炼肢体,训练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也在游戏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也能够说幼儿是在游戏中成长的。

  因此,在组织活动时,不妨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老师要敢于放手并鼓励幼儿自我想办法解决冲突,要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潜力和职责感,还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12

  这几天,搭建区的人员爆满,常常超出规定的8个人。大家都对游戏同样地充满期待,而参与人数又是有规定的。既不想浇灭孩子们的游戏热情,又不能制定了规则而不去执行,正当老师都左右为难时,这群聪明懂事的大班孩子们,让我看到了他们自己的不同解决方法。

  第一天,老师刚说完“开始”,搭建区里一下子挤进了10个人。孩子们自己嚷着“人太多了人太多了”,而后其中几个孩子开始说道“晚来的人去选别的游戏”。最晚来的艳艳听到后主动离开了。而这时矛头一致指向了第10个来的豆豆,豆豆涨红着脸,一个劲儿地说“我没玩过这里呀!”其他人齐声说“我们也没玩过呀,那你明天来玩吧!”豆豆憋了半天的“小金豆”终于掉下来了,但还是不肯走。正当我都在发愁怎么办的时候,强强主动说“那算了,今天我让他吧!”说完,主动离开去看书了。今天,强强的表现让我和其他孩子一同看到了什么是“谦让”。

  第二天,尽管之前的谈话中已经强调了关于搭建区的人员要求,但这次还是涌进了11个孩子。大家也说不清谁先来谁后到,也都不肯定让。这时,经常做小老师的平平提议道“我们来点兵点将吧”,其他孩子一直同意。点了两圈,两个被点到的孩子尽管有些不太开心,但还是“愿赌服输”了。最后一次竟然点到了平平自己,只见她爽快地说“好,我离开”,说完,潇洒地去玩其他游戏了。我想,这一次,这群孩子的集体表现,证明了什么叫“遵守规则”。

  到了第三天,老师依然没有介入,只是在旁观察者,但我没有再看到搭建区里因为人数超员而再起风波。我想,或许是因为在这两天的游戏讲评中,有些孩子知道了“玩过这个游戏的人可以去试试别的'游戏”;或许是有些孩子明白了“像强强那样互相谦让真棒”;等等,……不管是因为哪一方面的原因,我看到了孩子们在这一个片段中的成长,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想法触动着我,也影响着他们自己。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随笔【第三篇】:尝试着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早晨区域活动,建筑区的迪迪小朋友抹着眼泪跑到我面前说:“于老师,琦琦抢我玩具!这时琦琦也跑过来,理直气壮地对我说:“不对,我没抢!是我先玩的玩具,等我上厕所回来,迪迪就抢走了。”望着他们一个眼泪汪汪,一个十分委屈的样子,我忽然想孩子们往常都是依赖老师解决矛盾,我是否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试一试自己解决问题呢?如果孩子自己解决不了,我在参与解决。

  于是,我便对他们说:“迪迪、琦琦你们想一想,这样哭闹、争抢玩具能解决问题吗?是不是可以找到更好的办法呢?你们谁能把学过的儿歌《我有玩具大家玩》背诵给我听。”两个孩子流利完整背诵完,然后我满怀希望地走开,留下他们自己去商量。在图书角我偷偷观察他们的表现:只见琦琦手捧着玩具好半天才对迪迪说:“这个玩具我玩一会儿好了,现在给你玩吧!”迪迪很高兴地接过玩具道了声“谢”,马上又说:“咱们俩一起玩吧!”两个小伙伴高兴的在建筑区玩起了火车司机的游戏。看到两个孩子友好的解决了问题,我马上走过去装作巡视的样子。这时两个人同时招呼我,向报告喜讯一样:“老师你看,我们俩撘的大火车!”马上我用十分惊奇的表情赞叹火车他们合作的成果——火车,并表扬鼓励两个孩子的谦让友好行为。从这件事情,我感到幼儿之间的矛盾冲突,既不能完全靠老师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处理冲突上,也不能完全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关键是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帮助,使幼儿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