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和游戏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和游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和游戏1
今年的暑期,有幸聆听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5位教育人的故事,让我更为深刻地感受一个教育工作者“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师”自古到今都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人们也总是用这样的话语来赞美“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勤的园丁”、“任劳任怨的铺路石”、……“教师”——你没有辜负人民赋予你至高无上的荣誉,因为你用事实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华丽乐章。
从小,我就很崇拜老师,立志长大后也要做一名教师。经过几番周折、几番努力,我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成了孩子王。我是一个喜欢想简单事、做简单活的人,所以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感觉,面对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脸,可以让我毫无保留地付出。初任教时,有孩子们捣蛋、闹别扭,我总是忍不住气的要批评一番,而事后却又总是责怪自己,为什么总是这么沉不住气呢。要知道,每个人都不喜欢被批评的,孩子更是如此,今天,我批评了他,他会不会就不喜欢我了呢。带着这样的惶恐,我会很诚心的找他聊天,拉近彼此的距离。因为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对孩子必需有的爱。
俗语说:“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圣人尚且要犯错,更何况是孩子,所以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宽容、要耐心,我们要包容孩子的'顽皮和可爱,要包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多鼓励表扬他们。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小朋友犯了错,如果你去批评他,会激化他的反叛心,无法让他平静下来,他往往会不理你,甚至还会故意的再次这样做,跟你唱反调;相反,如果你选择了宽容,并耐心地加以引导,让他觉得老师并没有因为他犯错而遗弃他、不爱他,让他在爱的怀抱中认识自己反的错,从而改正错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孩子受到激励,就可能会有更大进步。教师要善于捕捉最佳的时机,以慈爱和宽容,给孩子们更多的理解,挖掘孩子的潜能,激励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和游戏2
在一次研讨活动中,听到了钱园长跟我们讲的一些上海幼儿园的例子,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如何才算让幼儿真正的玩起来。上海的幼儿园里是那么的“放的开”,老师是那么的大胆,他们认同孩子们的观点,他们做一个观察者、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就算孩子之间发生了争抢现象,他们只是站在一旁观察他们是怎么处理好的,并不会一位的组织他们。就算孩子卖东西(一个不要钱,两个只要一元钱)最后东西都卖完了,只赚到了4元钱,老师做为支持者没有去说孩子傻,因为他体会到了孩子是很开心的,很有成就感的。
专家通过研究发现:玩游戏比上课更能发展孩子的体能、认知和社会性,是幼儿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所以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占到了重要地位,是幼儿学习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
在传统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往往作为控制者,幼儿的游戏活动常常是在教师的高控制,高指导下进行的。今天幼儿被安排在哪个时段,进行什么游戏,都要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均由教师来决定,这样的游戏变不是幼儿主观愿望中想要的游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人才的概念的转变,要求我们教师也要随之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位置,同时改善指导方法,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殊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
当然这种放手并不意味着幼儿可以在幼儿园里任由自己玩耍,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当做好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水平提出的要求:
一、作为支持者
教师在游戏中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就要发挥他的'主动性,教师的支持水平越高,幼儿参与游戏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教师未经深思熟虑,没有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幼儿游戏的活动区域,难以满足幼儿参与游戏的需要,幼儿就可能对教师提供的材料失去兴趣。
由于场地的限制,超市旁边的“电梯”很小,只能容纳一个幼儿乘坐,几名幼儿都想坐电梯,大家一起往里挤,眼看就要发生“坍塌”事故,大家还是互不相让,教师及时上前调解,经过讨论,一名幼儿成为电梯乘坐员,并用简单工具制作标志,让其他乘客有序乘坐,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
二、作为鼓励者
幼儿参与游戏,有自己对游戏材料的理解,教师作为成人要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在观察中判断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没有价值与意义,不要单单以自己的原始初衷作为判断的标准,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的游戏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励,才是教师最应该有的行为。
在游戏过程中,一些幼儿往往不能将游戏进行到底,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玩其他游戏的话,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去,这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鼓励幼儿把事情做完、做好、对成功的幼儿,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
三、作为合作者
为孩子创设的游戏不单单只有孩子可以参与到其中,教师应该学会与幼儿一起投放到游戏中,此时教师是一个玩伴而不是指导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游戏中存在的亮点与不足,看到在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教育目标的交叉点。教师与幼儿的合作,并不是一味地左右幼儿的探索行为,而是当孩子在探索中真正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在精神上、材料上以及游戏的策略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老师及时出现在他的身边,帮助他理清思路,让孩子自己持续深入地进行探索,当他有新发现时,老师会毫不犹豫地入下手中的事,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他的游戏中去,让孩子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每一次探索与发现,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支持与鼓励,孩子的每个观点与想法都能得到老师的接纳与重视,这对孩子来说对他以后更深层次的探究树立了信心。
同样对教师来说,只有学会了与幼儿的合作游戏、活动,才会在这其中找到游戏的发展点,对游戏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四、作为引导者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游戏中有时会存在困难、偏差,作为教师要看到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及时的介入进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幼儿能接受和能够理解的指导,促使幼儿的活动朝着大胆探索的方向发展,从而真正发挥游戏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和游戏3
快乐的玻璃球
吃完饭照例我带着孩子们出来散步自由活动,我发现刘烨伟和郭骏鸿他们不知是什么原因聚在一起,似乎还在争论着什么。我悄悄地走过去,他们似乎在挖什么东西。“你们在做什么呢?”“老师,我发现了一个‘宝石’!”刘烨伟大声地回答我,并且让开了一个小缝。我好奇的探过头去,原来不知道是谁在地上埋藏了一个玻璃球只露出一个小小的反光点在闪闪发光。他们在用小手用力的扒着,不少小朋友的手指甲里已经满是泥土,我赶紧问他们:“你们这样挖小手疼不疼呀?” “老师我的手疼了。”刘烨伟接着说到。“我的有点疼”“我的'也是”……“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给挖出来?”“用铲子”宋振豪说道,郭俊鸿马上说到“这里没有”刘烨伟不知从哪里捡来了一个小石块,问道:“老师这个行吗?”我没有立即告诉他答案而是说:“你可以试一试”他用力的在地上划着,玻璃球在地上暴露的部分越来越大,他高兴地说“行,这个行。”其他的小朋友也争相效仿从地上捡了些小石块在地上用力的划着,我赶紧提醒他们“小心一点,不要划到其它小朋友的手”他们很听话的放慢了速度,避开其它小朋友的小手。看着他们干得这么开心,我没有过多的干预,也没有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只是再次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后便去看着那边的几个小朋友去了。
没过多久郭俊鸿就拿着那个“宝石”跑了过来,很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挖出来了。”孩子们都兴奋的围着我。“老师这是什么呀?”“这是一个球吗?”我很认真的告诉孩子们:“这是一个玻璃球。”“老师我想玩玩”“老师我也想玩”“老师给我看看吧”……
“每个小朋友都想玩,但是却只有一个玻璃球该怎么办呢?”“老师我先玩”宇轩说到,“老师我想玩”张舒琦说到“可以小朋友一起玩”舒羽说道。我赶紧表扬了舒羽的想法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玻璃球。我们想出了许多得玩法可以扔着玩、可以藏着玩、可以踢着玩……孩子们玩得十分开心。
一个小小的玻璃球,一个意外的发现,却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快乐,我想对于孩子而言快乐也许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肯发现快乐可以无处不在。
【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和游戏】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把游戏还给孩子08-25
教育随笔:游戏使孩子快乐成长11-04
教育随笔:理解和宽容孩子08-03
我和孩子的故事教育随笔08-15
教育随笔:把游戏还给孩子5篇10-08
教育随笔:把游戏还给孩子(5篇)08-18
教育随笔:把游戏还给孩子2篇10-07
教育随笔-我让孩子玩民间游戏10-07
教育随笔:带着平等走进孩子的游戏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