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随笔:和孩子们一起看书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教育随笔:和孩子们一起看书通用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和孩子们一起看书通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随笔:和孩子们一起看书通用1
和孩子们一起看《姥姥去了遥远的地方》,班上一名女孩子竟然哭得泪流满面,伤心至极,我问她为什么哭啊?她说,我怕我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永远永远也回不来了,一开始我还以为她妈妈真的外出什么的,问了一下,她说她妈妈在家里,看来是孩子太多愁善感了,好一会才平静下来。之后,我问其他的孩子,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另一个女孩子说,我小的时候,我妈妈把我一个人丢在乡下,我好久都没有看到妈妈,我好想妈妈。可见,孩子们内心深处曾经所受到的情感创伤,是很难愈合的,孩子们是会记在心中的。
一次,在讲《我爸爸》时,在画面的最后一页说道:我爸爸常常逗我哈哈大笑。班上一名男孩子说:“我爸爸从来都没有逗我哈哈大笑”我是能感触到的,他的爸爸很寡言,可能确实没有做过让孩子感到开心的事情。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和爸爸奶奶在一起生活,虽然性格很开朗、活泼可爱,讨人喜爱,但可见孩子内心还是缺少爱的。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对他的小小批评,他会立刻大哭起来,走到你身边,一双无辜的'眼神看着你,似乎是在请求老师的原谅,直到要骂的老师哄哄他,才会停止。可见,他的内心是很无助的,是很期盼我们老师对他的爱。令我感动的是,当看到班上其他小朋友讲故事时,他说:“老师,我不会讲故事,我爸爸没有教过我。”之后,他说:“老师,我会讲故事了”我说那你来讲吧。于是,他从图书角拿出一本拔萝卜的书。我就给他讲,帮他那好耳麦。他做掌握介绍后,把图书伤的画面说了一遍,我为他的勇气和执着而感动。
教育随笔:和孩子们一起看书通用2
昨天由于需要下午医院陪护岳父,我需要一放学就去市人民医院,原计划将没有完成作业和违反纪律的学生午间留校就只能泡汤了。但经过连续三周的实施,孩子们的规范意识和不完成作业的人数,已经大为减少。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留置只是外在措施而已,迫不得已为之。
今天下午由于人手不够,还得我去。就不能将昨天和今天的两类孩子,留置学校。一些孩子甚是失望,有些孩子说老师不算数,有的说看不到同学留这儿,自己不开心。真的让我没有想到,难道留置,就是我们的目的?难道作业按时完成和违纪,就是留置的价值,就是完成作业的'原因。有些孩子看到同学留置,就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同时有些孩子根本没有听老师的讲解。为什么不在留置?一是昨天他们的表现确实不错,违反纪律的少之又少,又没有影响课堂。同时昨天上午的记录,没有五个孩子记录同一个人的。我又问了班里的学生,昨天下午的课堂,也是比较安静的。我觉得也没有必要,非要惩罚这些犯小错误的学生了。没有教师在,他们能做到安静考试,已经了不起了。二是医院里有病人需要我照顾,做儿女的应该做到孝顺。我必须给大家做榜样,要你们孝敬老人,我就要做好。我相信你们也会支持老师的。但为了不耽误你们的课,老师将下午的课,也调到上午上,这样上午一晌都是我的课。不过,我会给大家调节的时间。大课间学习《七彩阳光》,最后一节给大家娱乐时间。
每项管理学生的措施,要让孩子们理解了,不能将措施做为目的。
教育随笔:和孩子们一起看书通用3
我们宝宝班的宝贝儿们大多都是2~3岁左右的孩子。刚进小托班时,我每天都是在手忙脚乱中度过的:这边刚安慰好哭哭啼啼的孩子,那边那个已经尿裤子了;前面的喂饭的勺子刚拿到手中,后面的已经在我背后吐了起来;这头刚拉开一对打架的.幼儿,那头的孩子手腕儿又多了两排牙齿印。那些日子我真恨不得一个人掰几个人来用,两只手根本不够使唤,顿时觉得自己是那么笨手笨脚。这一切,对于从未带过小托班孩子的我来说,基本上接近崩溃,各种情绪交织着我,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园领导和同班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给我鼓励与支持,在她们的帮助下我慢慢地领悟到很多窍门。
托班幼儿年龄小,需要多安慰,多一些拥抱,多一些丰富有趣味性的短故事,就会帮助宝贝们消除焦虑感和陌生感,熟悉幼儿园生活;在这些基础上,最重要的还是离不开游戏,各种小游戏能够使宝贝们愉快、充实的度过每一天;通过小游戏,孩子们能从中掌握托班基本生活常规和体育游戏,能在教师协助下,学会简单的自我服务,使孩子们更好的健康、愉悦的成长。
在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同时,为了我们宝宝班的小朋友们,我严格要求自己,与孩子们共同成长,争取在孩子进步之前飞速进步。
教育随笔:和孩子们一起看书通用4
从事多年的幼儿教育中,往往大班孩子由于年龄的缘故,调皮好动,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朝气蓬勃成长的年龄,他们几乎没有一刻的安静,个个都像小老虎。有时候实在是被他们的声音吵得头昏脑胀,为他们的“不良”习惯气急败坏。有一天,晨间接待时我让幼儿玩积木,可一会儿的功夫,屋里就像赶大集一样的热闹:有站着的、有趴着的、有扯着嗓子喊的,简直是人声鼎沸。我连着说了好几句“请安静”,孩子们充耳不闻。我想:再喊,我的声音也不及他们的高啊!还是另想办法吧!我拿起桌子上的一本教材,翻到一个故事《爱唱歌的'大恐龙》,嘿!正好可以对症下药!我轻轻的念了一遍题目,有几个孩子把目光投向了我。我又念了一遍:故事《爱唱歌的大恐龙》。这下,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开始讲故事,并且是用轻轻的声音讲。孩子们安静极了,都被有趣的故事吸引了。讲完故事,我让幼儿自己思考一下:自己从故事中懂得了什么?我们该怎样做?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了问题,我又告诉他们:刚才小朋友的声音就是噪音,老师很不喜欢,咱们谁也不要当“爱唱歌的大恐龙”。
以后,每当哪个孩子的声音太高了,我就对他暗示:不要当“大恐龙”哦!这个孩子马上会心一笑,说悄悄话了。看!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教育随笔:和孩子们一起看书】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和孩子们一起看书12-10
教育随笔:和孩子一起成长02-12
孩子们成长教育随笔02-10
教育随笔:孩子们长大了02-13
教育随笔:孩子们告状12-10
教育随笔孩子们告状11-06
孩子们给的快乐教育随笔11-15
教育随笔:孩子们真长大了11-23
教育随笔:和孩子一起成长(通用11篇)05-16
孩子们成长教育随笔4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