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心得

时间:2024-06-25 09:07:03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孩子教育心得范例[15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孩子教育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教育心得范例[15篇]

孩子教育心得1

  无论你豪放得粗枝大叶,还是细致得绵里藏针,作为爸爸,你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任偶像。而偶像的作用向来是与带领、引导有关的,当孩子已经开始象模象样地模仿你的一些举动的时候,作为偶像你该怎么做?

  我们讲起偶像这个词往往会同那些银幕上奕奕闪光的明星,或是报刊上到处宣传的英雄联系起来,其实平凡的生活中形象与品质俱佳,风度与才气并存的人并不多见。反而,只要在孩子心中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好男人、好爸爸,那么每个爸爸都可能成为孩子的偶像——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任偶像。

  一、偶像是需要有正义感的(当孩子的小伙伴玩滑梯时插队……)

  杰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每天下午爸爸在接他放学的路上杰杰都会讲许多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这天,他告诉爸爸“元元今天滑梯时不肯排队,一次次插在我前面!”爸爸问“那么你怎么做了呢?”杰杰很委屈地说“我能怎么办啊,元元长得比我高多了,我又打不过他的喽。”爸爸笑了,摸摸儿子的头说“嗯,我们杰杰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了呢!”

  很多家长都曾面对过类似的话题,但大多如杰杰的爸爸一样对此一笑了之,尤其是当父亲的,似乎觉得男人过多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有小肚鸡肠之感,于是更不愿多话,然而这种教育观念却是何其谬也!孩子之间的纠纷有很多确实不要大人的参与,比如你推我搡这于成人而言是打架斗殴,于孩子而言却是游戏,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尺度,他们要在类似的游戏中学习,这的确不需要大人在一边指指点点。然而有些却不是如此。象上文所说的玩滑梯要不要排队,这首先是一个秩序问题,当父亲的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插队的行为是错误的。其次这还是一个正义感的问题,不能因为一个人长得高大,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你便只能忍气吞声,而以后在比你弱小的人面前你也没有欺负人的权利,要告诉孩子真正的好汉绝对不是欺软怕硬之徒。

  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任偶像,要做好这个偶像首要条件是富有正义感,要教育孩子不是用暴力解决一切,不能蛮不讲理也不要屈从于强力,始终坚持自己的是非观与道义感,这才是为父之道。如果杰杰的父亲能在一笑之后告诉儿子“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不管他是插在你前面还是别人前面,你都应该把插队的小朋友拉到后面去,让他排队,告诉他滑梯是大家玩的,要遵守秩序。”那么,这样的父亲就做得到位了。

  二、偶像是需要有责任心的(当孩子不小心撞到了桌角上……)

  很久以前看《成长的烦恼》,里面有一个片断让我至今还印象深刻:三岁的本不小心撞在桌角上跌倒了,他痛得大哭起来,用脚去踹桌子。父亲杰生只是在一边默默地注视着本,既没有上去抱他抚摸他,也没有言语的安慰。本哭了一会厌了,不再哭泣,杰生这才把他搂在怀里问“还疼吗?”

  本说“不疼了。”

  “那你走几步给我看看。”

  本走了几步又跳了几下。

  “你再动动胳膊看。”杰生又说。

  本转转胳膊,看上去一切都还好,这下杰生发话了:“本,你来看,你是个人,你有手有脚,你能走能跑,而桌子,它什么也不会。所以是你撞到了桌子,而不是桌子撞你,是不是?”

  本说:“是”。于是杰生责令本向桌子道歉,为他刚才发脾气踹桌子的行为道歉。

  都说母亲、祖辈容易溺爱孩子,那么父亲如何对此纠枉呢?联想到前面那个片断,想到如果在中国的祖父母辈或是妈妈眼皮下发生,定然是先一把把孩子拉到怀里嘘寒问暖又揉又哄,一边为逗孩子破啼为笑而拍打桌子责问它“为什么要欺负我们宝宝?!”但愿我们的父亲们能在此刻摆出正确而公允的态度,加入适当的冷峻,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的事不能推给别人,要象爸爸所说的那样“有责任心”。不要怕孩子会以为你冷血,不喜欢他,要相信任何一个有头脑的宝宝都会以拥有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为荣的。

  三、偶像是需要有同情心的(当和孩子在一起时被乞丐当街拉住……)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带着孩子被乞丐当街拉住的经历,我曾在网上做了个小调查,问大家在此种情况下给不给乞丐钱。调查表明选择“给”的人中大多数是男性,而这“给”的理由却相当奇怪,有80%的人是因为“怕麻烦”、“怕纠缠不清”、“怕脏”,却几乎没有人选择“怕被孩子当成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对这样的结果我感到很失望也很悲哀,是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了,还是大家都已经对这种社会现象见怪不怪了呢?无论如何,我希望所有当父亲的明白一点“无情并非真丈夫”,不管何种时候,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父亲形象在儿女心中都是很高大的。

  也许有人会说“要饭的人多了去了,我自己一个月才挣几个钱啊?”或者“要饭的全是假的,说不定他们比我还有钱呢。”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并不了解这些,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一个人放下了尊严与羞耻来问自己的`父亲乞讨,父亲却或如见到瘟疫一般避之不及,或扔下一块钱匆匆逃去,我不知此时孩子会做何感想。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很难解决的事情,如果你想给,你应该告诉孩子给的理由“她身上还背着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和你一样,可他吃不饱穿不暖,他没有自立的能力,我们帮助他一下好不好?”要让孩子知道你们所帮助的是一个没有自食其力能力的人,而不是想不劳而获的人。如果你不打算给,也应该讲清楚不给的理由“宝宝,我们看见的,这个人天天在这里要钱是不是?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能去劳动呢?我们给他一次,能帮他一时,但帮不了他一世啊。”如果乞讨者拉着你夹杂不清的话,你千万不要因为带着孩子而显出紧张的样子,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对要饭的人说“这样吧,派出所就在附近,有困难找民警,我带你过去吧。”这样的话既能揭穿伪乞者的面目,也不会破坏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孟子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是做人的基准。为人父母者不光自己要做到,也要让孩子领悟到。不要因为你被欺骗过,便怀疑所有的人;不要因为你以为很了解真相,便随意地抹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同情心。要明白即便是一个滥施同情的人也远比一个薄情寡义的人可爱得多,而爸爸们如果真的想成为孩子心目中一个高大的智者,则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仁者!

孩子教育心得2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在一日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会求助老师,为了节省时间,把事情快点完成,因此,有很多事情我都会帮助孩子,可是发现,这样的结果却是越帮孩子越是不会,而且救助的次数就越多,事情也越多,感觉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为了解放自己,培养孩子,我决定放手。

  例一:在娃娃家,我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娃娃,这个娃娃穿着一身套装,戴了一顶帽子,由于娃娃是塑料的,头比较滑,帽子总是会掉下来,每次帽子掉下来了,小朋友都会让老师帮忙,因为自己不会带,我想也是顺便的事情,就帮助孩子戴上了,没想到,每次游戏的时候都有人报告老师,有时一次游戏中会掉好几次,我想一次两次,也就算了,总是帮助也不是事,于是我决定把这个戴帽子的技能教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后自己戴。在学习戴帽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小手确实没有什么力气,而且戴帽子的方法也不对,怪不得自己不会戴了,于是,我就教给孩子比较简单的方法,把两只手的四个手指放进帽子里,再张开,戴在娃娃头上。刚开始孩子的动作比较笨拙,尝试几次后,就有经验了,一个孩子又要抱娃娃,又要戴帽子有些不方便,孩子想出来可以两个人合作,一个抱娃娃,一个戴帽子。有一次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娃娃家的爷爷请了一个小客人帮忙抱孩子,自己来戴帽子。自己学会了本领,终于不用再麻烦老师了。

  例二:在户外游戏的时候,有一个孩子想出来用绳子套着圈圈拉马车玩,刚开始我也是帮助不会的孩子把绳子套在圈里,发现这样做了以后,本来想自己做的孩子都不高兴了,都请老师帮忙了。有一次,小超像以往一样又要请老师帮忙了,这次,我可不答应了,我对小超说:“如果我套好了,就给我玩,你就没有玩了。”小超哪里答应,没办法,只得自己套,于是他就试着自己套,我就在旁边看,他把绳子的一头穿进圈里,就开始拉着绳子跑了,可刚一拉就松了,根本就没有系紧,他反复几次,都失败了,后来他就多缠一些,最后终于可以来起来了,那一刻,他脸上也出现了胜利的微笑,我也替他高兴,虽然这个过程长了些,但是孩子成功了,是自己解决了事情,心里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比一切都好。

  在这个两个例子中,成功的放手,让孩子获得了发展。我想,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放手,给孩子多一些的时间,让孩子去尝试,体验,孩子会获得更多的发展。

孩子教育心得3

  1、身教重于言教

  所谓教育孩子,实际上是教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每个作家长的人都应该明白,当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时,应该注意到我们自己是否正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些道理。孩子也在察言观色,他们会从我们身上学习生活。有的时候,孩子做作业累了,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在玩牌、在喝酒、在闲聊,他的学习意志也会减弱;如果他看到的是父母仍在忙于工作上的事情、忙于学习提高、忙于劳作,孩子也会珍惜自己的学习时间。有的家长辞去了工作,想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结果,孩子反而更加消极、懒惰,抛开其它因素不谈,家长丢掉了自己的工作,就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积极地生活的榜样。如果家长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尽管年纪大了,生活和工作的负担很重,仍然保持进取精神。孩子会得到某种启示。不要让孩子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父母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所谓家庭气氛是指家人相处时的关系、家庭与人交往的方式、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研究报告指出,家庭气氛与子女的适应状况有很大关系。在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比较开朗乐观、积极自信,人际关系比较好,适应能力比较强;相反,在一个冷漠敌视和压抑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子女,往往在性格上容易退缩,缺乏安全感;有的则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搞不好人际关系,不易产生积极进取的愿望。从另一方面来看,子女也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家庭的影响。有些孩子家庭环境不太理想,要比其他孩子付出更大的个人努力以应对环境的挑战。因而他们的注意力、忍耐力、坚韧性和灵感、奋斗精神等自我拯救能力都胜过同龄的孩子。由此可见,家庭环境不够理想的孩子,应该发挥自我能动性,增强自我拯救能力,也是可以起到补偿作用的。

  2、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是子女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对子女过于严格,处处训斥子女,支配子女的活动,使孩子言听计从。这样教育的孩子表面上看是有修养的,但因他们的独立人格没有受到尊重,往往表现出自我抑制,没有信心的个性特点;相反,有的父母对子女的任何要求都尽力给以满足,结果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蛮横的品质,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家长应该平等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既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又要让他们逐步学习成年人的行为,按照一般人际关系准则行事。父母的错误态度是造成孩子不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3、正确地给以强化

  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对孩子的行为给以正确的强化是教育孩子的关键。许多家长承认自己教育失败,主要原因是强化不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许多愿望,随后就会向家长提出。这些愿望或要求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懂得是否有合理性。家长是否应该满足,应该如何满足,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来讲,不合理的要求应不予理睬或加以拒绝。有些家长不恰当地满足了孩子的无理要求,无意识中强化了孩子的非理性。对孩子的合理要求,除了必须迅速给以满足的要求之外,尽可能地延缓满足,使孩子为实现他们的愿望而付出努力。让他们明白,任何愿望的实现必须以付出为代价,借以塑造他们的积极行为。一定要让他们的积极行为得到奖赏,这种奖赏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许多环节中,都应该利用强化的原理。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以积极的鼓励为主,批评过多往往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破罐破摔”出现对抗行为。孩子报告成绩后家长的反应。考试前后家长的表现。

  对初中孩子的教育,要了解初中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逆反心理的影响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社会文化的变迁,使父母在文化知识的占有上不再是孩子心目中的绝对权威。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家长是家庭中非常有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为子纲”等传统观念在长期的演化中,已积淀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心理文化定势。但是在现代社会里,父母的权威已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动摇。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早恋、不认真学校,叛逆等心理,会对成长造成很大的伤害。

  孩子的逆反心理始终被认为有碍儿童身心健康。其实,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孩子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效应。

  1.逆反心理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儿童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2.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懑、压抑、不满的时候,敢于发泄,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在心中,并能防止畏缩、懦弱、压抑、保守、逆来顺受等消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3.逆反心理还可以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反思。比如,许多年轻的父母不了解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对儿童提出的要求过高,让儿童承受的学习任务过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学校老师只以成绩定学生,不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孩子的逆反心理也体现出学校教育的不当。

  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儿童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并合理引导,善加利用。这样,就能够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孩子教育心得4

  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学校、社会所不能代替的,它侧重于道德教育,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生活。这种教育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来实施的。家长是孩子的教师,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的加强和发展。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并构成教育的有机整体,是人们实现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初中阶段,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思维快速的变动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孩子处于人生成长的转折关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初中的孩子,离成人成才的日子越来越近,家长们常常在心里描绘着孩子的未来,“我的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明天的社会需要搞好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它是培养青少年成才的重要一环。

  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行为由于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心理活动,行为的自觉性有所增强,自主意识逐步发展,但愿望与能力存在矛盾。渴望独立,又难独立;想成为一个大人,但社会还把他当成孩子看待,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与成人产生对立情绪,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或对抗起来。难以预料的行为接踵而至,家长叫苦不迭,防不胜防。他们希望摆脱父母的监视、庇护,摆脱家庭的约束,总想独立地处理自己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事,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愿意向父母倾吐心声,拉大了和家长心理之间的“代沟”。初中生随着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学习内容的逐步复杂高深,其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得到长足的变化和发展,但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看问题片面化、表面化、绝对化、或轻信一切或怀疑一切,或固执己见或无原则争论等现象也是不可避免。

  如果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孩子的道德水准、学习成绩就会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种种劣迹。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小学时各方面表现很好,但到了初中后就突然垮下来,判若两人家长大惑不解,有的家长就把原因归结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这是很不公正的。事实上,除了孩子自身原因外,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往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

  中学是人生知识基础的奠定时期,而初中又是整个中学的奠基阶段。在课堂上,初中生比小学生学习的门类多,而且每一门学科的内容逐渐趋于专业化,并接近科学体系。小学自然学科只讲自然常识,在初中则分成生物、物理、化学等,数学科也逐渐向多分支发展,分为几何、代数等。他们面临的学科常识性知识越来越少,反映客观事物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在学习方法上,由于小学的学习内容多为常识,要求记忆的多,理解的少,故死记硬背成为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中学则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基础上灵活运用。初中阶段,对于初中生学习来说,也最容易产生分化。但其潜力大,可塑性强,也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阶段。我们在教育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有时

  孩子会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和能力,我们要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指导。

  德为才之师,才为德之资。初中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单纯的知识教育是无法实现这种目标的.。重智轻德,重学习成绩,轻品德教育的趋向和教育方法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教育孩子怎样做人,首先要注重德育,从而推动中学生智能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对孩子要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法纪的教育。

  初中阶段是德育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要较多地考虑孩子的衣食住行,对孩子娇惯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一味迁就,甚至用金钱、物质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小使孩子陷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拜物主义,产生羡慕向往追求高消费的思想,使孩子丧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良好品德和立志成才的崇高志向。家长要优先考虑孩子读书、成长所需,重视精神生活条件。要教育孩子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和意识,为孩子将家庭的文化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物质生活宁肯放慢一点,重视和加大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注意锻炼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品德,培养孩子宽容、和悦的大家风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去处理、去完成,使孩子领略成功的喜悦,增强精神享受,丰富精神生活。这才是对孩子的最深切的爱护,最明智的安排,这才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家长。

  初中阶段也是智育的关键时期,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规范,往往受益一生。家长应正确关心孩子的听课、复习、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点,指导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学习经验等,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再次,初中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除合理搭配营养外,加强体育锻炼,多让孩子进行户外的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总之德、智、体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你的孩子才能智力强、素质高、身体壮。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配合,采取一致的行动,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由家庭教育的特点可知,子女的性格、思想、生活等父母都非常熟悉,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才容易奏效。家长不能忽视和放松对子女的教育,片面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把子女送进学校,就不闻不问,认为有学校、有老师教育就行了,这样的家庭环境,子女是难以成才的。

  老师对孩子的意见,家长要正确对待。为了教育好学生,老师会向家长反映情况,家长要积极配合、互通信息、共同教育。不要对老师反映的情况置若罔闻,或持怀疑态度。也不要喜欢报喜不报忧,对子女的缺点袒护、包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表面上看是维护孩子的声誉,实则是姑息纵容。我们家长“恨铁不成钢”,一听说子女表现不好就火冒三丈,对孩子严加斥责或拳棒相加。这样只能加深老师、家长、孩子之间的矛盾,适得其反,更加影响教育效果。

  对孩子的要求应与学校一致。学校教育是从德、智、体多方面相结合的,家长如果在家另搞一套,孩子就无所适从。家长如果重智育,把孩子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孩子就成了学习的奴隶。家长如果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如怎样发横财,怎样享受

  人生,夸大社会阴暗面等等,孩子就把学校的正面教育抵消得一干二净。也不要以家庭教师代替家庭教育,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都推给家庭教师,这是一种家庭教育错位现象。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家庭教育要以爱为基础,多一些激励。家庭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以情感为基础,其核心是一个“爱”字,爱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孩子的积极性往往反映出家长的积极性,成才的孩子常常是在家长的激励下成长起来的。相反,家长如果对孩子采取压制、甚至歧视态度,往往会扼杀了孩子的聪明才智。爱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只有爱孩子的家长,才会认真考虑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使孩子懂得爱,学会爱,自觉愉快地接受父母的教育。家长不仅要有一颗爱心,还需要有爱的艺术,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

  孩子进入初中后,活动能力迅速增强,视野日益开阔,观察辨别能力不断提高。父母不再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其形象在他们心目中也不再那么高大,对父母自身素质、修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要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活小节,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用自己谦虚、诚恳、豁达、天朗的性格去感染子女,用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自主、自强的毅力去熏陶子女,用自己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去激励子女,使孩子感到:我的父母是最棒的。总之,家长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力争成为孩子的楷模。这样不仅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而且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更能产生实效。

  事实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减少和抵制社会的消极影响,使孩子健康成长,反之,孩子会步入歧途。家长是家庭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真正重视家庭教育,才能搞好家庭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依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孩子教育心得5

  在认识中秋节的活动中,我设计了画月饼这样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通过动手画月饼来表现对中秋节的了解,对中秋节吃月饼这样一个习俗的感知。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上的表现让我惊喜,也给了我很多的感悟。

  小A画了一个圆圆的大月饼,可是,他把月饼的颜色一分为二,一半是桔黄色,一半是咖啡色。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他说:“因为我妈妈喜欢橘黄色,我爸爸喜欢咖啡色。我把一半橘黄色的月饼给我妈妈吃,把一半咖啡色的月饼给我爸爸吃。”

  小B画了一个长方形的月饼,给它涂上了黄颜色,象征着淡淡的月光。

  小C画了一个圆月饼,在月饼的中央画了一个类似星形的图案,表现出他对吃过的月饼有过细致地观察,知道在月饼正面有美丽的花纹。

  孩子们基本上都画了圆形的月饼,就像中秋节那晚的月亮,圆又圆。他们自豪地对我说:“我画的大月饼一半给……吃,另一半给……吃。”表达出他们对家人的爱。

  分析:

  我知道,在操作之前提要求时犯了一个要求不明确的错误。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可看出,孩子们的`思维被定格在色调上来突出月饼所蕴涵的意义,但,其实,在表现的方式上可以更宽泛一些,比如:形状、图形组合、大小等等,所以,不应该只在一个月饼上体现有限的创作空间,而是从多角度地展现月饼。这样孩子们会顺利照着我的目标自由创作。可是这不也是我们老师的一种思维定势吗?

  我们习惯了把门往里推,习惯了从左向右看书,习惯了把苹果立着对切,习惯了圆形的西瓜,方形的报纸。这是一种常识,但也正是这些阻止了我们的想象空间。

  而孩子不同,他们正是因为“无知”,才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正是因为知道得少,才会多角度的提问和思考。我们要培养的创造性人才,可是我们已经无意识地抹煞了孩子大胆想象的空间,剥夺了自由创造的机会。我们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有更多的思索。如何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这是创造力发展的前提。

  同时我们有时太低估孩子的能力,不敢或不知怎样给予孩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与任务。孩子们是乐于参加有一定难度的活动的。这让他们找到自我的价值,有更多成功的感觉,激励他们不断地探索新事物。在其中也会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却是我们教师或家长意想不到的。

  在以后的一些活动中,我要试着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与思维定势,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们获得更自由的创作空间。

孩子教育心得6

  每到放学之际,总能看到许多家长带着零食、饮料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一看到孩子就将好吃的、好喝的塞过去,或者盯着孩子刨根问底……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排斥感,不利于孩子熟悉适应新环境,也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那么在接孩子时家长应该具体注意哪些问题呢?

  不宜“饮料等待”

  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每天都带上甜饮料去接孩子。其实在幼儿园,老师每天都会定时提醒孩子喝水,绝大部分孩子在幼儿园都能养成喝足量白开水的良好习惯。家长如果带饮料给孩子,反而会干扰孩子养成喝白开水的.好习惯。

  不宜“零食补偿”

  由于担心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孩子胃口,孩子会吃不饱,许多家长会给孩子准备一大堆零食,任其挑选。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促使孩子不好好地吃晚饭,因为知道每天有零食补充,孩子在幼儿园吃饭时也会留有余地。

  不宜“迁就放纵”

  孩子刚上幼儿园,有些不适应、不愉快,发点小脾气也是正常的,此时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而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其情绪好转,或者帮助孩子正确地看待所遇到的事情,排解掉孩子心中的不快。

  不宜“刨根问底”

  孩子离家一整天,家人难免惦念,但接到孩子后,不要围着孩子问“老师对你好不好”“有没有人欺负你”之类的话。孩子的情绪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家长的紧张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不仅会使孩子厌烦,也会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并强化孩子对幼儿园的反感。

  不宜“偏听偏信”

  由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常常会把想象和现实混淆,他们有时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比如当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先通过老师侧面了解情况,而不要直接对孩子说:“这还得了,我去找老师。”此外,孩子还经常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比如家长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会回答:“尿裤子了。”家长问:“你吃没吃饱?”孩子会回答:“没吃饱。”因此,建议家长注意问话方式,并多与老师沟通,客观地了解孩子的在园状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孩子教育心得7

  绘画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一种语言,孩子会拿笔就会涂鸦,绘画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发幼儿心智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也培养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在美术活动的天地里,幼儿们用自己天真好奇的眼光去看、去认识、去探索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从而成为生活的主人。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画的这些作用决定了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重要性。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作画的愿望,才能迅速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小班幼儿的绘画以涂鸦为主,他们爱拿能接触到的工具如:蜡笔、铅笔、小棒等,在他们认为能画的材料如:纸、书、墙、桌面上又涂又画,当他们看到自己涂画出的线条时,就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满足,但是总有一些孩子对画画不感兴趣,这主要有几方面的问题:

  1、幼儿年龄小,小肌肉发展不完善,拿着笔不能挥洒自如地画。比如我们班有的幼儿就是拿笔都拿不住,心里知道怎样画,可就是手不听使唤。

  2、孩子胆小,往往拿着笔不知道如何画起。像每次画画时个别幼儿就嚷着:"老师我不会画"。

  3、教师往往对幼儿绘画中的"错误"加以批评、指责,使孩子丧失了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具体表现为:

  (1)教师没有注意个体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发展不同,教师选择了教学内容,制定了教学目的,一部分孩子能如期完成,而对于能力弱的幼儿,他们只能望而生畏;

  (2)教师重视绘画结果,而忽视了绘画过程;

  (3)教学形式的单一、枯燥、乏味;

  (4)部分家长不能真正理解幼儿涂鸦的特点,往往不断制止孩子的乱涂乱画。

  那么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如何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呢?为了让幼儿喜欢画画,从"老师让我画"到"我要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激发情趣,激活兴趣。

  1、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对于小班幼儿,如果采用单一的彩笔作画,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棉签画、撕纸画、手指点画等,在一张作业中,也用几种作画形式,如在"小兔"活动中,当幼儿画好兔子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用棉签画上小草,使画面更完美,幼儿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另外,可利用手工和绘画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因为手工与绘画相结合,不像单纯绘画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兴趣,为幼儿所喜爱。幼儿在捏泥、折纸、粘贴活动中所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中表现此物体,如用棉签画"一串红"前,先进行撕纸,有序粘贴活动,幼儿通过粘贴,对花形有了感知再进行绘画就很容易了。当然,教师也要改变以往只在纸上作画的形式,让一切能画的材料和地方都成为幼儿的创作之源和创作之地。于是地板、瓷砖壁、泥工板、蛋壳、幼儿的手和手臂等都成了幼儿作画的材料,这些新颖有趣的活动给幼儿的创作带来了动力和乐趣,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作品

  2、在情境中培养感情,激发兴趣。

  让幼儿通过观察,在情境中培养情感,在活动中达到主动地创造表现。例如:幼儿学习绘画线条,可以先带幼儿去观察小动物,看看笼子的样子,在进行教学时,给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画有老狼的白纸,并用故事的形式开头:"动物园里的大灰狼跑出来了,会吃小动物的,我们赶快画个笼子关住它。"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画了许多密密麻麻的线条,把大灰狼关在里面,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孩子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二、满足幼儿自我表达的愿望。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通过绘画可以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在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孩子积极性很高,期间有自己的想象和创造,但是他不考虑构图和画面的整体效果。一次活动下来,一张纸全是密密麻麻、乱七八糟的"抽象画",这是幼儿将自己所理解的物体创造性地用线条来表现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幼儿大胆地表达,而不是去限制或强加内容,和表现形式,并给幼儿提供宽松的环境条件,这样幼儿才敢于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从而对画画充满兴趣。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1、以游戏的口吻导题,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小班的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他们把绘画当作-种游戏来对待、来实践的。只有在这种绘画的游戏中,孩子才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对绘画具有浓厚的兴趣,也才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幻想地尽情发挥。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练习网格线的活动中,给幼儿讲一个故事:"在大森林里,有许多的小动物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狮子,大狮子要来吃小动物,怎么办呢?"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动物的同情,纷纷表示要保护小动物,把大狮子关在笼子里。就这样,孩子兴趣十足地完成了网格线。还有在绘画活动中"帮妈妈绕毛线"活动中,在活动的开始,教师就和幼儿一起玩绕毛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毛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毛线",学习画圆圈线。这种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的方法,可以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孩子教育心得8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有能力的人。而教育孩子是一项需要耐心、智慧和方法的任务。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家庭氛围要和谐,让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信任。另外,要关注孩子的朋友圈,引导他们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

  其次,要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不过分干涉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引导他们认识风险和责任。

  再者,要注重孩子的.情感教育。倾听他们的烦恼,帮助他们排解情绪,引导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需要持续努力的任务。我们要用心陪伴、引导和支持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有能力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孩子教育心得9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做父母最大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个心愿,我们每个家长都在不断地努力着、探索着,交流着,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孩子的母亲,我和众多家长一样在教育孩子上没少花费时间和精力,下面我把对儿子这几年来所做的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首先我在生活上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母子关系,做孩子最知心的朋友。放学后常常给调皮的儿子一个亲切的拥抱,一个浅浅的微笑,不时送一件小小的礼物,缓解一下他的疲劳,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使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增强他对大人的信任感。其次放下长辈的架子,蹲下身来平等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二、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

  首先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叠被子,刷牙洗澡等。其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做完自己检查,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給予肯定和鼓励。第三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积极参加劳动等。第四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懂得感恩。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懂得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让孩子始终保持乐观、活泼、开朗的性格,做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

  三、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喜欢弹吉他,对几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我就给他报了个兴趣班,让他发展自己的特长,因为有兴趣,学习的过程中,他非常认真,并且一直自觉坚持学习,从不间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这里孩子不仅学到了乐理知识,丰富了他的课外生活,还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变得聪明,从三年级起,我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和孩子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复述书中的内容,然后一起分析、讨论,让孩子写读后感,尽可能给孩子创造宽松的阅读环境,一年多来,无论多忙,我们始终坚持着,在读写的过程中,孩子的写作水平不但得到了提高,还加深了我们的母子感情。xx年10月,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又加入了校讯通,和孩子一起走上了写博之路,一年多的时间里,博文数达300余篇,其中被校讯通推荐74篇,xx年9月孩子被评为“博腕”,xx年在第十届书香班级活动中又被评为“阅读之星”,xx、xx年区里举行的两次有奖征文活动,孩子热情很高,积极参与,分别获得了三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做法,我知道在很多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向更多优秀的家长学习,取长补短,把孩子培养得更加出色和优秀,将来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孩子教育心得10

  今日的中国社会,人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也想谈谈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点滴认识,与大家共同商榷。

  孩子成长不能急

  我亲戚家的孩子闫云伟,是个好孩子,是个好学生;读小学的时候,一到六年级,都是班里头一、二名的学生;十三岁那年,他满怀信心地开始了初中的学习生活。

  闫云伟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要求比较高;一有比较大的考试,就把眼睛盯在孩子的考试成绩上:如果孩子的考试成绩可心,就欢天喜地;如果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可心,就对孩子急躁、发脾气;不去实际考察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程度、学习环境,不去帮助孩子实际的逐步的提高学习成绩;父母的做法,使孩子逐渐产生了紧张、恐惧、虚荣的心理,使孩子学习变得不踏实,学习成绩反而不断下降,起了反作用。

  闫云伟父母的做法,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

  让我们先重温一下《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中的老汉,认不清种子、土地等差别,不承认种子、土地等差别,攀比心强,虚荣心强,急于求成,干出了违背客观规律的.揠苗助长的蠢事,自食了适得其反的后果。如果老汉认清自家种子、土地等项与邻家有差别,虚心承认自家种子、土地等项与邻家有差别;无攀比心,无虚荣心,不急于求成,尊重客观规律;勤于浇水、除草、施肥,耐心呵护小苗,他家收成也有可能超过邻家。

  孩子成长与禾苗生长有相似的规律;要认清孩子的实际,要承认孩子的实际;不要攀比,不要虚荣,不急于求成;要尊重客观规律,要立足现实,勤奋学习,虚心求教,跌倒爬起,不屈不折,勇往直前,往往能有好成绩。

  显然,闫云伟父母及闫云伟自己犯了《揠苗助长》老汉同样的急于求成的错误。世事的发展变化,皆有自己的进程和必然的规律性,随着进程和时间的推进,必有结果;不可急躁,不可强求,不可虚荣;要踏实,要努力,要尊重客观规律;最终,大多可以达到目的。

  莫把孩子看成车

  今天上午,赵红梅女士来我所就医,说她胸痛;她还激动地讲述了跟孩子生气后而胸痛的经过……

  她为什么会生气呢?

  很显然,孩子的想法、做法与她的想法做法不同,不符合她的想法、做法;她太强太暴,容纳不了不同的想法做法。

  那么,她为什么会气得胸痛呢?她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她产生了暴怒的思想活动;暴怒的思想活动,能聚拢与其相应的伤害人体健康的信息和能量(到人体内外),使人体气逆、气滞,使人头晕、胸痛(气逆则头晕;气滞则胸痛)。

  赵红而梅女士的做法正确吗?

  我认为不对:孩子是微小的宇宙的组成部分,有自己独立的命运、前程、思维,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做法;赵红梅女士应当多加引导,少加强力、暴力、独断,尽量给孩子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把孩子看成有方向盘的车,把父母看成车的方向盘;如果那样的话,孩子成了受他(她)人控制的没有自由发展的“车”;离开了方向盘,就不知自己的航向,成了行尸走肉般的“费车”,是十分可怕的!

  尽量让孩子独立

  作为乡村医生,我常到人家去往诊。有一次,我到李家去看病,赶上李家十来岁的儿子做作业。李家儿子拿着作业问妈妈:“大雁的‘雁’字咋写的?”妈妈说:“自己去!”儿子自己拿起字典,翻了一会儿,说:“妈妈,我找到了!”妈妈说:“哎,好了!”

  我赞成李家妈妈的做法。

  妈妈让孩子自己动手,能够培养孩子自己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妈妈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

  又有一次,我到兰家去看病,赶上兰家十多岁的儿子饿了,要吃饭。孩子妈妈说:“自己去炒两个鸡蛋,再炒点饭!”兰家孩子自己去忙乎了一阵子,端来了一碗大米饭,和一碗鸡蛋酱,高兴的拿给妈妈看;妈妈看了看吵得有糊味的饭和蛋,满脸高兴地说:“儿子,炒的挺好,以后火头儿再轻一点儿,就更好了!”

  我赞成兰家妈妈的做法。

  妈妈让孩子自己动手,能够培养孩子自己的生存能力,也能间接促进其他各种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类似李家妈妈、兰家妈妈的做法,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认为:孩子的培养,应当尽量放开手脚,尽量让孩子独立;让孩子独立去学习,让孩子独立去做各种事情;不但学习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做其他事情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而且,各种能力之间可以互相渗透,共同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有了能力,孩子在未来的独立生存中,会处于优势,能让父母放心。

孩子教育心得11

  贺今年4岁了。这几年也积累了一些育儿心得,以下我就从五方面谈谈自己几年来的育儿心得:

  一、先倾听再出主意

  孩子会经历很多“危急时刻”,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不仅仅要帮孩子走过这段时刻,而且帮忙她消化明白害怕、生气、失望、尴尬、悲哀这些情绪,对于父母来说是很关键的。先是就应多倾听孩子,确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当军师,这样孩子会学会在困境中和他人沟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一天都会跟孩子说一次“我爱你”,每一天都会给孩子一个拥抱

  我跟好好父亲约定好,每一天都要跟好好说一次“我爱你”,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行,有时候是她刚睡醒,有时候是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有时候是去接她放学的路上。这时候,孩子也会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父亲说“我也爱你”。我们总认为爱是就应用行动来表示的,但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怎样去表达,我们还是就应要常常虚实结合一下。

  三、善用表扬和鼓励

  由于好好吃饭有包饭的习惯,而且吃一口饭要十分久的时刻,以至于吃顿饭要一两个小时的时刻,我每次喂饭都催她要吃快点,不能慢吞吞的,再之后我就只有夸奖她了,她吃进一口我就表扬一下。但是到此刻已经夸成了习惯,她也不以为然,无所谓了。因此,家长必须不好滥用表扬,如果把孩子每一天正常该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类)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

  好好的胆子不够大,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依靠我们给她做,这样什么事都指望我们怎样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时候试着鼓励她,她平时在家也喜爱画图画剪纸,可她拿着笔又不知怎样画,于是就老叫“母亲你给我画”,我就把笔拿在她手上,鼓励她说“你必须会画得比母亲好”就听了这句话,她会很快的画好。此刻她已经会拿着笔没事就画,画圆呀,三角形,还会一一把画的图案剪出来。

  四、避免批评和指责

  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个性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我认为是十分错误的,那样会很伤孩子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时候,就就应心平气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透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她自己对故事中的行为进行评判,然后将故事中的行为与他的行为进行比较,让她知道自己的过错,最后表扬一番她的长处,告诉她这件事虽然做错了,但是没关联,只要能改正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棒,是个大家都喜爱的好孩子。那样不仅仅使她找回自信,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必须会改正的。

  五、让孩子帮忙做事

  平时在家我总是让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潜质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她帮我端只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坚信各位家长朋友必须有比我更好的育儿方法。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孩子教育心得12

  如何教育好孩子,从孩子出生之前就开始琢磨,这一点,我可能与所有的父母一样。同时,可能多数父母与我一样,老题目没有完全解决,新题目又冒出来了,网络搜索,购买家教书籍,交流争吵,这些事情一直没有少许停止。可是如何教育好孩子,还是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后半生课题。呵呵,闲话少说,固然如何科学、系统、完整地构建一个孩子教育理论,咱不行,咱就把一些点滴案例摆出来,谈些想法,请父母界的同行么提提意见吧。

  小孩喝饮料过多不好,这个在父母界大家都认同。可是如何控制孩子少喝,方式五花八门,结果效果有好有坏。小儿近三周岁的时候,家中来客,买来橙汁放在台板上。呵呵,小儿心思从看到橙汁一刻就没有安宁下来。

  “爸爸,我要喝饮料!”,小儿终于最后忍不住了。

  “吃饭时喝,好么”,我不想给她喝,能少喝一点是一点。

  “就喝一口,就一口!”,小儿渴看地抬头,小脸仰看着卧冬向我竖起食指示意“1”,诚恳地说。

  “好!就一口,说活算数哦”,我被她感动了,究竟她的要求听起来不算过分。

  “好,说话算数!”,她立马拿瓶在手,自己拧开瓶盖,凑在嘴巴上。

  她会喝多少?我看着她,心理开始盘算后面会如何延续,又会反映出什么教育题目。假如她真地只喝一口,了不起,这么小就有如此信用意识,我前面的教育肯定有成功之处;假如她不停地喝下往,那么很正常,谁能指看3岁的孩子能够自控呢,不过,后面如何教会小儿自控任重道远。

  固然我的心理这么倒来倒往翻滚,实在时间也就是一眨眼。

  等我一眨眼,小儿已经很幸福地喝下那么一小口橙汁。我看着她,她没有再喝第二口,不过也没有把瓶子拿离开自己的嘴巴。小儿保持着要喝的姿势,眼皮抬起,向上斜看着卧冬“还能再喝一口么?”小儿的心思清清楚楚写在脸上。看着小儿满脸的不舍、渴看,我一刹时感受到了小儿内心的挣扎,觉得小儿很不轻易。我已经有点满足了,有挣扎就说明已经有自控意识了。然而,一转念,我果断地摇摇头,注视着小儿,向她竖起食指微笑着晃了晃。

  小儿肯定懂得了我的.意思。她把饮料瓶拿开,递给卧冬有点讨好地对我说:“我吃饭的时候再喝!”。那一刻,我心里真是骄傲:这就是我的孩子,这么小就有如此真实的自控意识,了不起!

  “好,真棒!”我立即给予肯定,“咱们吃饭的时候跟爷爷干杯!”说着,我接过小儿交还的饮料,拧上盖子,又放在台板上。

  然而,那一刻我忽然冒出一个动机,“放在第一层,说不定小儿自己一会儿会来喝的。”于是又将放在第一层台板上的饮料瓶拿起来放到了第二层上,小儿自己无法自己够着,这样就可以保证小儿的承诺不会被违反了。

  小儿看着我将瓶子拿来拿往。我想她不可能看透我的心思。不过她的脸上表现一种困惑的样子,“爸爸这是在干什么?”。

  我忽然从心底冒出一种羞愧,“我这是在干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以这种手段来控制自己的孩子!孩子超出我的想象,信守了自己的承诺,这是对我的尊重。然而我却依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我立即将饮料瓶从第二层又拿了下来,放在小儿触手可及的第一层,在内心里我大声对自己说:“我要给自己孩子一个机会,让她能够展现在她这个年龄,她的人格品质将会有多么高的层次,即是她克服不了自己的天性,我也没有权利剥夺她的这个机会!”

  小儿走开了,我还在那里心潮波动。我很庆性冬我能够及时的醒悟过来。

  事实证实,那瓶饮料一直安稳地放在那里,直到吃饭,小儿都没有动。我不知道真是小儿在有意识的信守诺言,还是她玩忘了。但是不管怎样,我都很庆性冬庆幸我有一个终极信守承诺的孩子,而这个孩子还有一个信任她、尊重她的爸爸。

  这件事很小,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在以后的时间里,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小儿也没有事事做到都信守承诺。但是,这件事在我心里依然新鲜。它升华了我一种熟悉境界: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可能会掩躲着一种很朴实动人的优良品质,而这种品质会在某个时刻会象一朵麦冬花一样展现给你它朴实无华的美丽,只要你相信她、尊重她、关注她。

孩子教育心得13

  孩子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家长的引导和陪伴的重要性。首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次,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才能。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取得进步。

  再次,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同时,也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努力。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用关爱和支持陪伴孩子成长,让他们成为一个自信、独立、有品德的人才。

孩子教育心得14

  现在正值暑假,如何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假期学习生活,成了家长们头疼的问题。那么,怎么合理的利用假期时间呢?

  一方面,孩子们经过一学期的紧张学习,到了假期可以很好地放松一下。有条件的话,可以带孩子们出去旅游一下。一是对紧张的学习做一下放松;二是通过旅游了解祖国文化,开阔孩子的知识面。也可以城里的孩子到农村去,了解一些农业方面的有关知识,农村的孩子到城市去,了解一些城市的信息。另一方面,可利用假期这一宝贵的时间,根据你孩子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为下一学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每天早晨要锻炼好身体,再做好假期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根据每个孩子学习程度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对于一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可以利用假期进行补缺补漏,把落下的知识补上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学习:

  1.要培养审题能力。学习困难孩子的差主要在文字上,这就需要针对题中较难理解的字词进行重点辅导、逐步提高审题能力。

  2.增加成功的体验。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要让他多做同一类型的题目,增加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等一类型的题目掌握以后再变另外一类型的题目。

  3.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学习困难孩子出现错误的地方就是他不会的地方,把这方面的错误纠正了,孩子的成绩就提高了。成绩的提高又使他体会了成功感,又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4.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孩子学习差,由于孩子的不同,形成的差因也不相同,有的在计算上,有的在概念上,也有的在应用题上。应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如果你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优秀,学有余力,可以在做完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以外,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参加一些少年宫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开阔他的知识面,提高他对所学科目的兴趣,累积学习方法。对于数学的兴趣学习来说,重在掌握学习的方法,开阔其思路。

孩子教育心得15

  福禄贝尔是幼儿教育的开创者,他在幼儿教育方面的一些思考与实践对于现在来说,仍然具有非常科学正确的指导意义。

  他认为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工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不考虑社会地位或经济条件等因素,每个孩子都应该每天抽出一至两个小时“认真地进行外在的学习任务的创造活动。”这不仅关系到经济利益,还是关乎儿童发展的一种损失,儿童得到全面发展的很多机会也都丧失了。

  对于以上的情况,现在很多家长都没有觉醒,一味地惯溺孩子,衣服替孩子穿戴,家务活一律不让孩子插手,吃喝拉撒更是跟前跟后,服务到位。孩子了养成了为我独尊的习惯,成了家里的小太阳,什么事情都要依据自己的喜好,稍不顺心,就会撒泼打滚。这样惯养出来的孩子,到了学校也很难融入到大集体中,孩子不会和大家分享与合作,为他的人格和修养的完善与发展都起到阻碍作用。

  当然对于福禄贝尔的观点我是持赞同的观点的。我对于儿子的培养就是这样的,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早上起床,哭闹想让我帮助他穿,我狠狠心,丢下他就走出门去了。他见这一招不管用,于是用自己的稚嫩的小手穿起衣服来,穿好后,然后飞快地撵上我,和我一起去幼儿园了。慢慢的儿子穿衣服的速度上去,根本不用我在穿戴上操一点心。于是我尝试让他一个人过马路,而我则离他一段距离,就在它前面的不远处,望着他。这样的做法使得他每逢过马路,总要左右看看,根据红绿灯的指示,然后再顺利地过去。再后来,我让他帮助我干家务活,换煤球就是一项很了不起的事情,只见儿子小小的个子,拿着煤夹子,吃力地夹起炉子里的红彤彤的煤球,放在地上,然后再夹一块湿煤放在上面,换得还听不错。

  再后来,上小学后,放学了,我不去找他,让他来办公室找我,每当我在一个地方逗留的时候,儿子常常能悄悄地站在我的身边,不仅省得因为贪玩而让我担心饿,而且有的时候,孩子还是我的保护神,他操的心比我还多。拿除外旅游来说,他替我背着大包,替我占位置,提醒我要记得拿好行李等。这些都在我的同伴中传为美谈,大家都夸奖孩子的懂事的成长。

  最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上初中以后,仍然牵挂和照顾着我。一次,早上第一节下课后,我突然肚子剧烈疼痛,难忍异常。到门口的诊所看过并打了一针后,我稍微好受一点,但仍然是无法站着。于是我坚持着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并睡在了那里。儿子放学是要到我跟前来吃饭的,那天我既没有给他打饭,而且我在上面的卧室里睡觉,他是根本不知道的。我更是没有一点力气去找他,中学生是不允许拿手机的。我无法联系到他,并告知他,正在病床上着急的时候,他竟然来到我所在的四楼的办公室。我很惊奇孩子的聪颖,问他怎么能知道我在这里的时候,他却说,他仅仅是来证实一下自己最后的猜测,如果我不再这里的'话,他也就死心了。儿子的勇敢和尝试,让他在那天中午的最后时间内吃上了午餐,而且也了却了自己的心愿,因为我终于没有因为自己的疾病而饿着了孩子。

  现在儿子已经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他早已经会做饭,会缝补衣服,会洗衣服,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会干很多让我都觉得很了不起的事情,他已经成了父母的左右手。我为孩子的成长而感到高兴,我相信他这种实践与尝试,一定会对他的知识的学习,人格的确立,未来人生的发展等有着不可小视的益处。

  祝福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实践活动中长大成人,成为有知识、有理想、有才干的一代新人。

【孩子教育心得】相关文章:

孩子的教育心得12-23

对孩子的教育心得05-18

教育孩子的心得11-17

教育孩子心得04-16

教育孩子心得11-04

孩子教育心得11-09

对孩子教育的心得04-19

教育孩子工作心得06-20

【精】教育孩子的心得01-05

【热门】教育孩子的心得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