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理解孩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理解孩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1
孩子们总是有许多希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用开水去浇花,说用冷水花会感冒的,把电动车拆开说是看看为什么它会自己开,是不是有司机在里面……作为一位幼儿园老师,怎样去教育幼儿,对于他们的好奇心给予正确的引导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当然一味的指责他们是不对的,很巧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建议我们幼儿园教师应该用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做他们的伙伴,从中把孩子引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我们班的刘书齐就是这样的孩子,看,小朋友又来告状了。
“老师,琪琪把毛巾扯坏了
孩子们拉着我来到厕所里,可不是嘛,原来很平整的新毛巾已经皱来一起了,毛巾上还拖着几条长长的线,地上也有几根。琪琪低着头看着毛巾,很难过的样子。
“老师,您看,这毛巾都不好用了。”孩子们嚷着。
“我想,一定有他这样做的原因,让我们听他讲一讲他为什么把毛巾弄成这样,好么?”
孩子们都静下来了,“我看见毛巾上有个线头不好看,我就想把它揪下来,可是越揪越多,怎么也揪不完,毛巾就成这样了。“原来是这样,琪琪并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毛巾用许多线横竖织成的。”
一场xxx就这样平息了。孩子就是天真可爱的,“闯祸”并不是他们的初衷,他们只是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尝试着解决一点问题,作为教师要用童心去理解孩子,给孩子留一份想象与创造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2
孩子有这样的看法:“每当我和爸爸的意见不一致时,他都以势压人,不让我说话,有的批评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家长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调查问题的来龙去脉,而是一味地大发脾气,严格地说,这种做法是违背教育宗旨的。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父母和子女发生矛盾,是在所难免。作为长者,应该让孩子把意见申述完,要耐心地倾听,如果不等孩子讲完话,家长就主观臆断地下结论,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其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将会表现得十分强烈。”每个人都盼望别人尊重自己,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只有尊重孩子,所说的话才会发生效应,何况在许多争论中,孩子往往是站在真理一边的。
儿童由于身体、智力发育的不成熟,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点。所以,比成人更需要理解。可有些家长忽视了儿童的这些特点,常常不自觉地用成人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其结果往往对孩子造成伤害。
家长正确理解孩子的关键是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低的特点。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把新玩具能拆开的地方都给拆开,他想知道里面的秘密,这正是儿童的好奇心所致。好奇心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家长对此应正确理解,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再如,儿童由于理解能力低,常常不能理解家长的教导。家长用反语说:“你就这样做吧!”“你就淘气吧!”可孩子不理解大人语气变化的涵义,误以为是一种鼓励。因此,家长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说话或教导时应考虑孩子理解能力。没有对孩子真正理解的爱是一种盲目的爱,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爱护孩子、教育孩子。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3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五一假期过后,我们幼儿园里的所有班级都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节目排练中。我们大二班排练的是《竹竿舞》,每天在保证一日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下,还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练习舞步。
那天是个艳阳高照的晴天,我们师幼一起来到了户外的操场上进行排练。伴随着清脆悠扬的音乐,孩子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的跟着音乐的节拍跳动步法。我们两位老师在其侧旁时时关注和指导。
正在练习中,我发现明瑞小朋友的步子因为跳得过快,没有和伴奏音乐一致,导致和跟他同组的孩子们不协同,于是我对他作出了提醒:“明瑞,你的步子太快了,跟随节拍,自己调整一下。”他听了,我发现他脸上原本灿烂的笑容僵硬了,缓缓的垂下了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或许是由于紧张,又或许由于分神的缘故,这时候的他一不小心,被脚下的竹竿绊倒了,摔倒在地上。我赶紧把他扶起来,扶他到旁边的空闲处休息一会儿。
休息一段时间后,我检查了一下,发现并没什么大碍,明瑞又继续加入到了大家的集体练习中。旁边的我着重观察他的表现,从他紧张的眼神中,我意识到他对我心存戒备,我的'“好意”没有被孩子理解,我为我的“好意”到给孩子的压力而自责,更为我的“好意”带给孩子的胆怯而深感不安。怀着内疚的心,我轻声把明瑞叫到了一旁说:“明瑞,现在老师给你示范一边,然后你再跟着我一起跳几次,找找节拍,感受一下,好吗?”他默默地使劲点点头。经过几次演练和示范动作后,我又和他说了几点自主调整错步、叉步的小技巧;最后我和颜悦色的对他说:“明瑞,你平时在其他方面的表现都不错,老师相信你多加练习后,竹竿舞肯定也会很娴熟,但是一点要注意安全,千万不可以再绊倒了奥。”他听了我的话,脸上紧张的表情舒张开来,眼睛变得炯炯有神,绽放出了往日的光彩。在我的期待和鼓舞下,明瑞再次加入到了队列中,这一次跳得非常标准,我对他伸出了大拇指,我的他的目光交织在一起,我们都会心的笑了。
这件事使我深深的体悟到,对于孩子的教育和说服,一定要让他们明白、理解,否则就会出现背道而驰的后果。老师要用自己的耐心、细心去真诚的面对每一位幼儿,谆谆教诲,用心教育,做到“真心换真心”。让孩子理解老师的用心,让老师体会孩子的天真快乐。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4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就像是培育一棵树,需要给孩子安静、细致、稳定、从容的“爱”,让孩子自由的成长,给予他们充分发扬的空间,让他们的枝干伸展的更加宽广,然他们的树干越长越粗,越长越壮,让他们吸收最好的营养,接受最温暖的阳光,在他们还是一颗小树的时候为他们将来能够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能够在宽松的氛围里成长,孩子只要有了广阔的天地和快乐的心情,想象的翅膀才能展得更开,孩子的未来才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得到理解和尊重,作为时刻和孩子在一起的老师,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应给孩子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与孩子平等相处,与他们成为知心的朋友,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特点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孩子的潜能的发展更多的是来自老师对其的无限的.信任与尊重,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被压抑住了,要学会观察孩子,赞美他支持他,一个微笑,一个鼓励,一个大拇指,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他们就会兴高采烈,就会马上表现的非常积极,流露出开心的笑容。
孩子们的世界是丰富多采的,在很多时候,孩子们会冷不丁的冒出一个个奇怪的想法来,所以我们要学会用观察的视角,感受分析孩子们的所思和所想,要把自己看成与孩子完全平等的人,与孩子一起活动,一起玩耍,一起欢乐,一起悲伤。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深入孩子心灵的深出,与孩子有一种心心相印的信任和理解,让孩子做出选择和决定,孩子们只有在自由的不受压抑的心态下才能感到幸福。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会发光的金子,在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会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他,要让他们的光芒照耀四方,给予孩子更多的笑和自信,激起学生的灵感,给孩子自由广阔的空间,那他们尽情翱翔,快乐的成长自己。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5
那是一次户外活动,我班有几名幼儿在玩攀登架,我发现建邦爬得太高了,就非常着急,对他大声喊:"建邦,快下来"。这时,我发现建邦脸上原本灿烂的笑容僵硬了,缓缓地垂下了头,边偷看我边慢慢地往下爬,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
"韩老师,我下次不再爬那么高了。"建邦声音怯怯地对
我说,从他紧张的眼神中我意识到我已成为他戒备的对象,从他怯怯的声音中我读出了我们之间的不平等。我为我的"好意"没有被孩子理解而不安,我为我的"好意"带给孩子的压力而自责,怀着内疚的心,我把建邦叫到跟前对他说:"建邦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我相信你能像刚才一样爬得那么高,但是,一定要握好,注意安全。"亲切的话语抚平了他脸上紧张的表情,消除了她对我的.胆怯和戒心,建邦迷惘的眼神不见了,又大又圆的眼睛恢复了往日的光彩。这时,我把孩子们都叫来,一起为建邦鼓掌加油,在我和孩子们的鼓舞声中,建邦又一次敏捷地爬上了攀登架,在一片欢呼声中,我和建邦愉悦的目光交织在一起,这时,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孩子的快乐。
"老师,你看!"建邦兴奋的小脸上荡漾着甜甜的欢笑。他那真诚和信任的目光又一次深深打动了我,孩子是多么容易满足呀,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他们非常感动。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6
霖霖小朋友是个聪明、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而且还是个闲不住的孩子,每天早上来园时,总会低着头,看起来一副害羞的表情,这样的表情在他脸上最多只会逗留五分钟,很快他就会活跃地穿梭在幼儿园的哥哥角落,并且会活跃一整天(除了睡着的时间)。针对霖霖的表现,我们也就见怪不怪了,也没有更多地去观察他,只要他快乐就好。可是最近几天经常有小朋友来告他状,有的说霖霖把我推倒了;有的说霖霖把我的纸飞机撕坏了,也有说霖霖破坏我搭的积木等等。但当我们问他时,他总说不是他,是别的小朋友,无论怎么说,他都不愿承认,我们因为没有看见他,也不能轻易地断定。为了证实孩子们的告状,于是我们决定对他进行仔细观察。
观察一:
玩完玩具后,小朋友都在收拾玩具,霖霖拿着小椅子,在教室里推来推去,当看见小朋友捡的一筐雪花片玩具放在地上,他有心地抬头看看我,我忙把视线移开,见我没注意,他就一只脚迈进筐里,使劲在玩具筐里踩,雪花片立时飞溅出来,几脚下去,把雪花片全部踩了出来,他的脸上还露出满足的笑容。当小朋友告他的状时,他立刻就说:“老师,不是我,我没踩。”我说:“那是谁踩的?”他会指着旁边的小朋友说:“是他。”
观察二:
小朋友在玩《许多小鱼游来了》的游戏,超超小朋友不小心碰着了他,他抬手就重重地打了超超一下,超超哭了起来,其他小朋友说霖霖打超超了,而霖霖矢口否认:“我没打他,不是我打的。”
观察三:
吃饭时,霖霖把不爱吃的菜放在了婷婷小朋友的碗里,偏偏婷婷也不是好欺负的,就是不让放。这样,两个孩子就吵了起来,当我走近他俩时,霖霖抢先说:“老师,婷婷要把菜放我碗里。”而婷婷也不甘示弱说:“这菜是霖霖的。”我说:“老师也看见了,是霖霖先把菜放到婷婷碗里的.。”他还坚持说不是他先放的。我生气地又说了一遍,他竟哭着大声说不是他。
(一)调查与分析:
究竟什么原因引起他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为了遮掩自己的错误到了撒谎的地步。离园时和他妈妈进行了交谈。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霖霖从小就有奶奶带着。他从小就好动、脑子转的快。在家里又非常调皮,做错事时,爸爸会经常批评他,为了逃避批评,由于他的聪明,经常会找一些理由为自己辩解,但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听他辩解,有时他能逃避错误,这就可能造成了他为了遮掩错误而撒谎的原因。
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都不一样,霖霖虽然思维敏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但是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却很强。在做这些事时,他决没想到做这些事情是不对的,小朋友的告状,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为了逃避老师的批评,他就用慌言掩盖自己的行为,慢慢地他就养成了不愿承认错误的不良习惯。
(二)策略与效果。
1、尊重个性,换位疏导。为霖霖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当孩子犯错误时,不在集体面前揭露他,单独和他谈谈。一方面尊重他,表示对他错误行为的理解,提出遇到这样的事情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引导他学习换位思考,让他知道他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不快乐。让他知道出了问题应该自己承担,不能赖在别人身上。
2、更多关爱,减少压力。给霖霖母亲般的关爱,让他觉得老师也像妈妈一样关心她,使它具有安全感,减少他心中的压力。另外和他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话愿意与老师交流,相信老师。老师有时应接纳、理解他的一些行为。
3、家园合力,配合教育。给霖霖的爸爸以建议,无论多忙,也要抽空多陪陪孩子,以父亲博大的胸怀,男子汉的形象影响孩子,养成敢做敢当的良好习惯。
通过多方面的教育,霖霖在不断地改变着,欺负别人的行为也有所改善,孩子们的告状渐渐少了,有时他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也能勇敢的承认了。相信经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以及孩子自身的努力,相信霖霖一定会成为一个敢于承认错误病能改正错误的勇敢孩子。
(三)总结与反思。
当孩子有了缺点、犯了错误,我们老师应用一颗宽容之心、平常心去看待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他们毕竟是年幼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与生俱来的天真、稚拙和顽皮。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有犯错误的权力,我们老师应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展开触动孩子内心体验的教育,最有效的要让他们通过思考,去看清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7
相对于小班小朋友的听话,中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生,对于某些事情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再一次音乐活动中,我复习刚刚授的一首新歌曲《扮家家》,歌词中唱到“我来做爸爸呀,我来做妈妈”,我问他们:“你们玩扮家家的时候,你会扮演什么角色呢?”小朋友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妞妞对我说,她在家里和隔壁邻居小姐姐也玩扮家家的游戏的,在游戏中,她们会来扮演“小公主”。钰钰听到了“小公主”,马上就起来跟我说“公主都是住在城堡里的,应该先给公主搭一座漂亮的大城堡,这样她才有家。”旁边的凌凌也搭话说:“我妈妈给我讲的故事里也有公主的,她们也是住在大城堡里的。”这时又有几个小朋友说道:“白雪公主的`故事里就有公主,她也是住在城堡里的,后来还有王子呢”。
孩子们对于“公主”和“城堡”这两个词非常的感兴趣,也展开了热恋的讨论。既然孩子们这么热衷于这个话题,那我就在游戏的时候让他们来体验一下。今天的娃娃家变成了“公主之家”,请小朋友来扮演公主、仆人等,在建构区请他们来搭建公主的城堡,美术区的小朋友他们则负责来帮公主设计漂亮的衣服,设好之后还可以送到商店里去出售。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给幼儿的仅仅是一个空间,一次机会,顺着他们的思路,我们会发现他们小脑袋里想的不一样的东西。了解真实的他们,我们才会更好的引导他们学习。
再一次午后散步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块阳光明媚的草地上。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落在草地上的树叶。突然,乐乐轻轻的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你们看,太阳一直跟着我们走呢。”他的这句话引起了小朋友们的注意,他们一起看着太阳,发现我们走到哪里,太阳真的就跟到哪里,真是太神奇了。
太深奥的科学道理小朋友们是不会懂的,但是简单的了解一下,他们还是很愿意的。于是散完步回到教室之后,我跟他们说其实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在不停的转动的,它还会围绕着太阳不停的转啊转,所以我们看上去才会觉得,太阳一直跟着我们走。
作为老师的我们,去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想法、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8
周五的下午活动是带孩子们一起在幼儿用书第三册上找不同,以及讲评活动。因为一共有正反两面,一面是圈出相同的糖果,另一面是找出不同的玩具。活动之前,我思考了一下,让幼儿先找相同的,然后再圈不同。我在前面做了示范,并且询问有没有不懂的.地方,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动手找。
然而,在幼儿的反馈情况来看,找相同的好多都不会,找不同的更别提了。有一部分孩子是对的,我让做对的孩子去帮助不会的。
我发现还有几个孩子可能思维停留在找相同的上面,所以四个一样的玩具圈了出来,留下来一个不一样的,但是我的要求是,圈出不同的。
于是我就思考了一下,询问她,为什么四个都圈出来了,她说一样的,然后我和她说了我的要求是圈出不同的,所以你可以换一只颜色的蜡笔,把不一样的圈出来。然后她就不懂了,站在那里傻看着我。然后我想了一下或许她已经知道了,我的要求也达成了,就不拘泥于这种形式了吧,就让她走了。
事后我回想了一下,似乎每个环节我都表达的很清晰,为什么孩子们会很少对的呢,甚至连找相同的都找不出来。似乎以后可以考虑适当减少量,相同不同孩子似乎混了。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10-15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接受孩子11-08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15篇02-09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15篇)02-09
教育随笔:理解和宽容孩子11-24
教育随笔:理解孩子(汇编15篇)02-09
教育随笔:理解和宽容孩子3篇11-24
教育孩子随笔04-07
教育孩子随笔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