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教育孩子

时间:2022-11-20 10:21:50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合理教育孩子

合理教育孩子1

  一、教育孩子过程中如何恰当地惩罚

合理教育孩子

  现在的教育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各有说法,对于孩子的教育确实另很多家长感到头痛,不知使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以后变得更优秀,语气重了、惩罚太多又怕对孩子的自尊心受影响,惩罚轻了又怕对孩子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很多教育界的专家认为,恰当的惩罚是对孩子的爱的一种体现,也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手段,那么教育孩子过程中,如果恰当地惩罚呢?

  1、当孩子做错时,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被罚。

  如果不是,受罚后孩子虽然改正了错误,但没有明白其中的道理,可能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在惩罚孩子前,家长要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惩罚他。惩罚后,最好强化一次,确认一下孩子是否记住了自己错在哪里。

  2、惩罚时要把握好度。

  父母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良孩子改正,惩罚过重会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起不到作用,可以参照国外教育专家的说话:“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时,不达到目的,不能中止。

  3、惩罚要“循规”。

  为了让惩罚有规范,父母要事先跟孩子商量制定一个奖惩制度,让孩子明白犯错后要受到什么惩罚,建立这样的制度,就让会孩子平时的行为有所注意,减少犯错误的次数。孩子犯错后,父母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能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要按规则进行,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还要给孩子指条出路。

  孩子单纯,生活经验少,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要告知孩子改正错误的具体方法,让孩子改错有明确的目标,效果才明显。父母态度要明确,跟孩子说明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孩子经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思之后,通过改错获得原来的自信,当孩子以后再犯错误时做了后悔的事情,就地想办法把过失弥补回来,不会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还有惩罚孩子要坚持,要求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

  每个父母都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孩子生活阅历少,贪玩好动,是非不分,所以家长的`教育对孩子以后的人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既不能伤害亲子感情,又要让孩子正确地改正错误,是每位家长都要学习的教育方法。

  二、孩子爱玩手机怎么办

  孩子对手机中游戏的了解,多半来自大人,因此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中的游戏。另外,有些家长为了哄孩子,主动拿出手机给孩子玩,这样一旦让孩子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以后就难以刹车了。

  如果宝宝已经迷上了手机游戏,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宝宝喜欢玩手机的哪一部分,比如他喜欢听音乐,比如他喜欢用手去按数字键,比如他喜欢看手机鲜亮的颜色等,然后有针对性地用玩具去替换手机。

  给孩子买个手机类的玩具做替代品,或者直接买个手机模型,也可一试。

  若不能让孩子完全远离手机游戏,建议家长一方面和孩子约定游戏时间,让孩子有选择地掌握时间,另一方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多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与同龄人交往,参与户外的活动,扩展孩子的视野和兴趣。

  当孩子哭闹着要玩手机游戏时,先找别的玩具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开,不要心软,不要一哭闹就满足他们,不合理的要求,再哭再闹也不能满足。

合理教育孩子2

  案例聚焦:

  班集体中,总有那么几个特别淘气的孩子,小毕就是其中的一个,直到有一天,滔滔的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老师,你怎么那么喜欢小毕”。我喜欢小毕,我偏袒小毕?不是吗?当他说那句话的时候,我不是照例站在小毕的床边,回想以往,我几乎天天会站住小毕的床边,不时地提醒小毕,或给予他帮助,让他及早入睡,因为你不这样做的话,说不准又有什么状况出现,因为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皮孩子。我的思绪又在一日生活中搜索我平时的所作所为。来园活动时,我常常为预防小毕的“破坏”而坐在他的旁边陪伴他游戏;晨间活动时,为了防止小毕干扰别的小朋友,我就常常牵着他的手跳舞。集体活动时,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他的座位总是靠我最近……

  回顾反思:

  真没想到,所有我的一切“用心良苦”会在孩子们稚嫩的心中留下我偏爱小毕的烙印。

  而小毕依然顽皮,我没有意识到在孩子的心目中他会认为这是老师喜欢他和特别关注他的一种表现。而促使他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优越感。

  大胆质疑:

  1、孩子顽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事出有因,孩子顽皮不听话,除了内因,外因肯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小毕爸爸开了一家餐馆,平时很忙。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管他,他的妈妈每天从单位回来,也总是直奔餐馆,而他经常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隔代人比较宠爱,平时他的行为很少受到约束,所以就养成了他自由散漫的习性。其实,小毕很聪明,他除了喜欢画画,还在学习二胡,音乐方面他有一定的悟性。

  2、采取什么对策方显有效?

  对于这么一个聪明而又淘气的孩子,应该怎样来激发他内在的潜质,使他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我们思索了许久,终于决定放手,让他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

  放手回归:

  一、情绪释放

  有张有弛,方显益彰。这句话对于年有的孩子来说尤其的重要,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尽量给他提供宣泄情绪的时间和空间,同样,我们与他的父母取得联系,请他们每天给小毕安排一个适宜的时间,让他尽情玩耍,这样,不管是积极的还是不积极的情绪在一段时间内发泄完毕以后,在余下的时间里他会安静许多。

  二、能力释放

  这是一个“吃不饱”的孩子,如何释放他的能力,让他“吃饱喝足”没有时间去惹事生非呢?在主题活动《好玩的瓶子》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共同探索发现了瓶子的多种玩法。如:瓶子上贴了小圆点里,面装了豆豆可以做《喂动物吃饭》的数学游戏,还可以做打击乐器;瓶子里装了水可以练习挑水;还可以将瓶子随意摆放练习蹦跳和跨跳;在我们制作这些瓶子玩具的时候,我们请小毕做我们助手,帮助我们贴圆点、装豆子、灌自来水……他干得不亦乐乎,他从劳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以后,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总是请他代劳,他慢慢变得有事可做了。不再以招惹别人为乐了。

  三、精神释放

  因为小毕会拉二胡,我们就给他创造机会,提供适宜的环境,例如:区域游戏时,我们请他从家里带来二胡,在小朋友们面前表演,一段时间以后,他不再需要老师的提醒,每到区域游戏时,总是很自觉地在一旁拉练习曲,他喜欢画画,我们就提供适合他的内容和材料,让他尽情发挥,小毕的精神食粮丰富了,捣蛋的机会也随之减少了。后来小毕会从老师的眼神里读懂老师的要求了。

  小毕变了,他不再是从前的那个淘气包了,而我总算也彻底理解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合理教育孩子3

  低声教育到底对于家庭来说有啥好处?

  1.低声教育能让自己平复情绪

  家长在被激怒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往往会说让自己后悔的话,做让自己后悔的事。低声教育实际反映了家长的教养态度,合理的亲子沟通技巧,教育孩子是为了转变孩子,但孩子能否转变,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不在于其表达的声音高低,而在于有没有道理,能否为孩子所接受。

  2.防止孩子反感,产生抵触心理

  家长大声呵斥、声嘶力竭的威慑可能当时会把孩子震住,产生暂时的效果,这种家庭教育,孩子心里肯定不服,只是屈从,长远来讲未必有效。最好把力气用在讲清道理上,这样孩子能听进去,不反感,在脑子里留下印象,修正自己的行为。

  3.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放低声音,不怒自威,本身就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隐藏的信息是我跟你说了一遍,你就记住了,并按照我说的去做。"敬人者人恒敬之",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了信任和尊重,反过来也会尊重家长。

  低声教育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威信。一个动不动就朝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的家长,在孩子眼里,多半是因为拿他没办法。以后孩子不但会越来越不听话,还可能变得不尊重家长、顶撞家长。

  如何做到低声教育?

  1.家长应加强修养,遇事不慌

  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不可能每件事都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难免出现偏差,家长要有心理准备。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遇事不着急,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

  2.养成跟孩子商量、提建议的习惯,而不是下命令

  平时遇到事情或分歧,最好不要强制,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取得孩子的理解,他理解了就会去做。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交流,对他要有起码的信任和尊重,多鼓励,这比单纯的命令效果要好。孩子暂时不理解的、没做到的,家长可以适当让步,适当等待,给些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去消化。教育是为了改变孩子,不能寸步不让,不可能说到就让孩子做到。

  3.开口时把音量降低几度,语速放慢一半

  设身处地地想想,自己小时候也会犯错,不听话。所以,对孩子不要真生气,小孩子不懂得行为规则,犯错或屡教不改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发脾气前,尽量控制住自己的音量,放慢语速,这样自然就会压住怒火。可能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件事也没有那么值得生气。

  4.想批评孩子,先以正面的语言开头

  孩子虽然犯了错,但绝非不可饶恕,更不能因为自己控制不住怒气,就对他全盘否定。所以,先说几句正面的话,比如“妈妈知道你今天很开心,很喜欢在屋里跑来跑去,但是妈妈刚才告诉你了,要小心,不能把杯子打碎了……”先肯定孩子主流的方面,再批评,既能帮家长降下怒火,也不伤害孩子的自信。上来就批评,孩子会觉得委屈,产生自卑心理,时间长了很容易会轻易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

  5.把姿态放低,俯下身子或蹲下来,不要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

  家长居高临下地批评孩子,很容易就会控制不住大发脾气,而跟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则有助于压下怒气。俯下身子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尊重。这样才是出于爱的教育,也能让孩子爱自己。孩子爱父母,自然不愿意让对方生气,做事前会揣摩家长的要求,按要求去做,取悦家长。

  需要注意的是,低声教育不是哄着孩子、无限度包容和放任他的错误,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讲清道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督促他改正。

  教育方法那么多,为何对自己孩子不管用

  第一、教育孩子的关键不是方法和技巧,而是父母本身

  一个读初中的女孩,经常在考试前失眠,不过,每次的成绩还是不错。在咨询孩子失眠问题时,女孩的妈妈表现得很焦虑,还一个劲地说:“我从没有给过女儿学习上的压力,总是对她说,考不考第一没关系,只要你努力了,考试结果不重要,不知道她为什么还会这样压力大?”她的话刚说完,没想到坐在旁边的女儿一下子哭了,大声说:“妈妈,如果我哪次考的不好,你看到卷子时,都是很生气的样子,吓得我好几天都不敢说话!”妈妈怔住了,不好意思地对女儿说:“妈妈没有吧,我怎么不记得了”,而孩子哭得更凶厉害了!

  咱们很多家长都是心口不一,嘴上说着不在乎孩子的成绩,而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却表现得很是愤怒和生气,让孩子无所适从!还有刚才那位妈妈“只要你努力了”的话,看起来要求不高,其实弹性很大!什么叫努力?努力的标准是什么?和谁去比较呢?因为不明确,所以家长可以任意去说话。只要家长觉得不满意,就会训斥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真的努力了,因为和他自己比较,这段时间确实付出很多!这些情况家长可以多和老师沟通,听听老师对你孩子的评价,这样比较客观!

  我们家长都希望自己做一个温柔有爱、循循善诱、尽心尽力的家长,而事实上当面对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者孩子的一些问题时,表现的却是悲伤、生气和愤怒,身体的姿态很僵硬,说话的语气很伤人!

  有些家长很爱学习,读了很多教育书籍,学了很多育儿经。然而,如果缺少对自己的反思和觉察,只想着教育孩子却忘记了自我成长,学习了方法,却没有真正学会使用,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倒会起到反作用。

  第二、教育方法只有和孩子合二为一,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如果只是读了各种教育理论和方法,但没有真正内化为家长自己内心的一部分,那么应用时一定会有分裂的表现。孩子觉察到这些矛盾的信息一般会很困惑,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妈妈呢?妈妈的真实想法和意图是什么呢?这个时候,孩子会选择自己感受到的信息,而忽略妈妈所说的信息。很显然,应用久会失效。

  另外,很有可能会伤害到亲子关系。因为孩子看到了内外不一致的父母,使他难以真正信任父母。如果信任关系受到损坏,那么教育和引导就会变得更加艰难。很多家长把教育方法被当作万能药,直接拿来使用时,很可能起到相反作用。

  正确的方法是,看到了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要反复地思考,如果用在孩子身上会怎么样?他会不会接受呢?孩子是不是适合这个方法呢?如果用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这个方法的使用前提是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教育和孩子匹配时,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三、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要善于从孩子身上反观自身

  我们做父母的,都会有自己的盲点和未发现的部分。然而,越是未发现的部分往往对孩子影响越大,因为不知道所以任其妄为也浑然不知。这恰恰是养育孩子最难的地方,也是最有意义的地方。

  难就难在自知并不容易。

  孩子有时候会突然冒出的一句让我们家长诧异的话,当我们条件反射式地想要表达反对时,又意识到那句话很熟悉,不就是从家长这里学到的吗?孩子说话的口气,生气时的表情,是不是特别像我们自己呢?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最应该改变的那一部分,却被孩子真实完整地表现出来。

  所以,是孩子促使我们反观自身并获得成长。做了父母,真切地体验到和孩子的真实互动中,激起了我们一些强烈的正面情感,也激起了一些强烈的`负面情绪体验,我们期望呈现给孩子的和实际呈现的往往并不一致。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是用整个人在影响孩子,而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某一部分。

  现实中往往通过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或异常表现,倒逼父母开始反观自身,从而得以开启家长的自我成长之路。这是孩子送给父母最珍贵的礼物,它是孩子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带来的,如果我们能够接收到并珍惜这个发现自己的机会,那也是孩子最大的福份。

  第四、父母的自我成长,才是终级教子之道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很多自我觉察的时刻,真正明白父母的自我成长才是终级的教子之道。所以,拥有教育孩子的专业知识,并不代表养育的孩子就一定多么优秀和卓越。父母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除了帮助自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更重要的是自我成长。

  虽然自知不易,只要真心愿意面对,就可能一步步获得成长。然而,如果父母拒绝看自己的内在,只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那一定是无解的。

  因此,提高自我觉察力,意味着要对自己开放,对自己的内心深处开放,放下对自己一些固执的僵化的自以为是的认识。

  我们要抛弃下面这些僵化的想法:我从不表里不一;我是一个好人;我不是一个好妈妈;我是一个好妈妈;我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我是完美的;我很懂孩子;我学习很多先进的教育专业知识,我不可能错;我很坚强;我是一个特别不在乎成绩的父母。只有这样,父母才有可能去接触到那个不一样的部分,得以扩展自己的丰富性,变得灵活、有趣味。否则,这样的机会即使无数次出现,也不会有任何发现。为了我们的孩子,让我们尽力做好自己吧!

合理教育孩子4

  每天下午四点半,在门囗等待已久的家长,随着保育阿姨把大门敞开,家长纷纷走到自己孩子的班上,有些是飞奔过去的,孩子们安安全全的让家长接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是在这种情景下结束了自己紧张而忙碌的一天。

  我发现一个问题,一天没见到孩的家长,心里总觉得对孩子说些什么,总想把积攒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诉亲爱的小宝宝.你看,一见面又是亲又是抱的,小宝宝们也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尽情的欢笑.有的孩子还跟父母撒娇,要这要那,我发现有的孩子一见到父母便拽着买口香糖、水果冻等之类的小食品,甚至让爷爷奶奶买玩具,买蹦蹦床等。每位家长也豪不各啬地满足孩子这样那样的要求,有些家长不依,孩子就哭闹,家长一看孩子哭了,就马上妥协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在自己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哭闹,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慢慢的养成了。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我儿子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时就哭,在我面前,他不会怎么样,因为他知道,妈妈是不会妥协的,但在其他家人面前就一哭到底。每次这时我都会出来制止,同时让家人们也不要满足他过分的要求。面对孩子的种种要求,我们要有原则,不是一味迎合和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动与孩子交流,父母为什么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以各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时间久了,孩子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也就习惯了。

  接送孩子时,是家长和孩子最好的沟通时间,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为中心,边走边谈并引导孩子回忆老师所教的新知识。也可以和孩子聊聊其他的。每天早晚是我很儿子的沟通时间,时间久了,孩子什么都会好和你说,我们也能及时知道孩子的思想动向。孩子的好问,也是这样慢慢的培养的。家长通过与孩子谈话,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情况,对幼儿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和孩子聊天时,你就把自己当成孩子,这样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就更进一步了。只有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孩子才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合理教育孩子5

  俊熙小朋友是我们班这学期的插班生,别看他个子挺高,但是胆子很小,说话声音也是小小的。今天讲的就是俊熙小朋友在游戏活动中的一个小小的变化。

  游戏活动开始了,我开始巡回指导,发现每个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在玩。当我走到美工区时,发现俊熙小朋友见到我走过来马上用手把他画的画遮住。他的行为和胆怯的目光告诉我,他缺乏自信心,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于是,我走近他蹲下身和蔼地对他说:“俊熙,老师知道你很能干,画的画也肯定很棒,能不能给老师和你的小伙伴看一看,让我们看看你画的画有多漂亮。”听了我的话他慢慢地将小手从纸上移开,这时我看到了他的作品:典型的蝌蚪人(头大身体小)。而一旁的蒋涵小朋友画的人物虽然不是很好,但看上去人物的比例还算正常。但是对于新来的小朋友能画出这种蝌蚪人来已经很不错了。我就特别地表扬了俊熙:“你画得真好,如果身子稍微在画大一点就更漂亮了。”他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又拿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我在旁边看着他画。画到一半时,他轻轻地问我:“老师,是这样画吗?我想重新画一张。”今天是他主动请教老师,我格外高兴,就重新拿了一张纸给他,在我不断地鼓励和赞赏下,俊熙终于把作品完成了。我看到了一个比刚才的蝌蚪人稍微正常一点的人物,但是却是个流着眼泪的小朋友,于是就指着那个流泪的小朋友问他:“这个小朋友为什么在哭呀?”他笑着对我说:“被辣椒辣的。”我恍然大悟,原来小朋友手边上的那个红色的东西是辣椒,仔细一看真的挺像的,于是我把他的画拿给组上的小朋友看,还表扬了他,他腼腆地笑了笑,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自信。

  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是我们幼儿教师作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关心、爱护幼儿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时也是开启幼儿心智的钥匙。但是关心、爱护幼儿不能盲目性,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不同,在不同时期的反应也不同。要想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首先要做到是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位幼儿。像俊熙是这学期刚进入我们班的,他还没真正适应这里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多给他一点爱,让他明白老师和小朋友都在关心他、帮助他,使他逐渐树立起自信心。有句名言说得好“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容易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孩子学习动机的方法。”对像俊熙这类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我们不仅要充分理解他,宽容地对待他,更要耐心帮助他,不断鼓励、表扬、激励他,使他感到自身价值所在,相信自己能“行”,让他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己的长处,从而将自身潜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合理教育孩子6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对听话、老实、有礼貌的好孩子倾注的爱多一点,而对那些调皮、爱惹事的孩子相对来说就少一点,有的甚至会多一点讨厌的成分,我就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那是去年暑假后开学报名,因为马xx小朋友当时是我们中班年级出了名的调皮孩子,因此,他班的老师在他妈妈来给他报名时就劝她把孩子改报到私立幼儿园,看换个环境,能否让孩子改变。可家长不同意,无奈之下,只有调个班级,以祈求这个孩子能变乖点。调来调去没人愿意要,最终我们大(三)班接受了他。当时我是抱着只要他在班里不出事,不给我班捅娄子就行了,于是他转入我们班开始了他的大班学习生活。记得有天下午离园前,我带幼儿玩开火车的游戏,开始我提问幼儿:“谁愿意当火车头的请举手。”只见马xx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说:“老师,我!我!”我用眼的余光扫了他一下,心想:就你那样能当好火车头?我于是把目光停在我班两个能干的小朋友身上,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游戏开始了,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地一边唱歌,一边游戏。而马xx只在开始时唱了几句词,拍了几下手,然后就像浑身长了刺一样,一点都不安分。我不得不宣布:“火车到站了,请小朋友下车”。游戏停下后,我把马xx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心想这个孩子果真名不虚传,真是既调皮又讨厌。过了会我安定了下情绪就又对小朋友说:“我们现在再来玩一遍开火车的游戏,还有谁愿意当火车头的请举手。”这时马xx又高高地举起他的小手,并且还一边举手一边从座位上走下来,一直走到我的跟前,好像心里特别着急地请求我说:“老师,请我,我也想当火车头!”这时我对他的气还没消,可想而知是不会让他当的。随后我顺手拿来一把椅子,让他单独坐在一边,便开始了第二次游戏。游戏正在进行的过程中,我发现马xx又控制不住自己了,他从座位上起来绕着自己的椅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非常投入地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我看着他那自娱自乐的样子,当时心里还觉得怪可笑的,心想:以后游戏就让他自己玩,这样不会影响其他小朋友。

  现在学习了《指南》,对照《指南》中的教育建议,我自责极了,作为老师,我是多么的不合格啊!《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而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不但没有给马xx营造这样一个积极的环境氛围,反而根据自己头脑中固有的偏见,在对他的教育上产生消极情绪。因而也就造成了我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始终都没有去认真倾听和接受马xx的要求,更没有去支持或提供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而是在游戏中排斥他,不给他与老师、小朋友交流互动的机会。

  是的幼儿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环境就有可能造就出不同素质的孩子,于是就有了比较乖巧听话的、聪明活泼的与调皮捣蛋的。这些孩子家长把他们送进幼儿园,交到我们手上,那么,我想我们就应该像《指南》中所建议的那样以平等和欣赏的态度对待他们,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拿他们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要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要在教学实践中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支持幼儿的体验与学习,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记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愿望和权利,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实施中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牢记在心,继续领会好《指南》和《纲要》的内涵与意义,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自己尽快地成长与成熟起来。

合理教育孩子7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心,无论是欢声笑语还是哭声吵闹,有孩子在的地方总是少不了幸福的味道。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们的自主意识也越来越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总是会要求大人同意他们的要求。此刻,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即使心如明镜地知道也只能无奈的答应。

  据某家长反应,她的孩子在家常常会无理取闹。吃饭的`时候,把小凳子叠在大凳子上,像小皇帝一样坐得高高地吃饭。刚吃两口,就把筷子放下,想玩玩具了。“妈妈,我想边玩边吃饭,好不好?”“当然不可以,吃完再玩玩具,不可以边吃边玩。”“我不要,我不要吃饭了。”说完就准备从凳子上下来。“那玩一会再吃吧。”妈妈无奈只能答应先玩一会再吃。孩子拿着玩具非常高兴,又吃了两口。“妈妈,我要去看电视,我想边看电视边吃饭。”“不行。”“我不要玩了,我不吃了。”妈妈坚决不同意。这个时候孩子哭了,一边哭嘴巴里还有一口饭,妈妈无奈同意了。

  孩子两岁多,爱漂亮,看到有姐姐穿裙子就会羡慕不已。为了满足孩子的爱美之心,妈妈买了几条裙子。孩子的衣柜有不少衣服,又多了几条漂亮裙子,高兴不已。早上起床,高兴地跟奶奶说:“我今天要穿漂亮的裙子。”天气不好,有点凉,奶奶拒绝了孩子的要求,从柜子里递过今天要穿的衣服。孩子看到衣服和裤子,开始闹脾气:“我要穿漂亮的裙子,我就要穿裙子。”奶奶无奈,长袖外面硬加了一条裙子,孩子开心地笑了,虽然穿的很不得体,但是穿上了她喜欢的裙子。第二天、第三天……继续如此,奶奶很无奈。

  我们宠爱孩子,给孩子添置新衣和玩具,希望他们从中得到快乐。而有的时候孩子的需求并不合理,为了让她不闹脾气,只能勉为其难地答应,于是就出现了无限循环的不合理要求。这样的爱,让孩子从小养成了骄纵的性格,不达目的不罢休。盲目地满足并不是真爱,仅仅是一步步误入溺爱这样的歧途。

  我们常常会帮助孩子实现他们不合理的要求,给予孩子非同寻常的溺爱。“溺”者,淹没之意。溺爱能把千万个人才幼苗推入“爱河”里淹没,不能不令人担忧!真正伟大的爱子之情是“教育爱”。它是目标远大、深沉理智、热情而持久的,它能创造奇迹,把孩子引上成就之路。而溺爱的基础是“血缘爱”,它与理想、教育脱离:它只顾孩子眼前的快乐和幸福,而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养成自私、懒惰、骄横、愚蠢、缺乏同情心和独立性等不良品格,最终使孩子离开成才之路。溺爱与教育成才无缘,如果想教子成才,那就切勿溺爱。

合理教育孩子8

  如果孩子比同龄人偏矮,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快速长高。然而,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专家提醒,为了孩子迅速长高,不少家长盲目采取让孩子吃蜂胶、喝中药、进行过量运动等“拔苗助长”的方式,反而会损伤孩子的健康。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医生杨静介绍,如果孩子身高偏矮,家长们都迫切希望孩子身高能快速增长,一个月以来,她就已经接到60多个类似的病例。然而,在接到的病例中,有的家长为让孩子长高,给孩子服用蜂胶导致孩子性早熟,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开胃长期吃中药导致肝损伤,有的家长为孩子大幅增加运动量而导致运动损伤,甚至还有家长给孩子使用增高鞋之类产品,而延误了生长时机。

  对此,杨静提醒,要想孩子能健康的长高,关键是要找准影响孩子身高发育迟缓的原因。临床上,定义孩子身高矮小的主要标准是,孩子身高低于同地区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小孩平均身高的2SD以下(利用专门生长曲线图评估)。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有生长激素缺陷、内分泌代谢异常、家族遗传性身材矮小、染色体畸变、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在临床上,针对生长激素缺陷导致的矮小,可选择注射生长激素进行治疗,而针对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矮小如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则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改善甲状腺功能,从而帮助孩子长高。因此,在为孩子进行增高治疗前一定要找准发病原因对症处理。

  所以,家长应合理为孩子增高,忌“拔苗助长”,找出身高矮小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让孩子在不损健康的前提下长高,也希望专家的建议引起家长的重视。

合理教育孩子9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良好的师幼关系就是幼儿教育成功 的关键.老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幼儿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幼儿的需要,并引导幼儿懂得如何满足老师的需要,师幼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都可以使幼儿产生兴趣和接受性。

  大家都知道“环境造就人”这样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我们每个成人 都会感同身受相信他,但作为教师,对于在沟通过中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这些有特殊习惯的孩子呢?

  情况分析:

  凡兵小朋友是今年九月份刚入园的新生,已经度过了入园时的适应期,因此能很快的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但是规则意识不强。随意性很大;而且比较懒惰,做任何事情小手 都不肯拿出来,同时也比较地任性。

  由于刚入园对于幼儿的规则训练并不是很注意,再加上幼儿年龄小,没有太多的规则。来园后幼儿对桌面游戏活动兴趣不是很高,每天玩了一会儿就会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因此兵兵形成了一种玩完玩具不整理地习惯。课后一会儿时间他就会到各个区域乱跑,把各种玩具都拿出来玩并扔地到处都是。

  兵兵比起其他幼儿又比较懒惰,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拍铃鼓的时候,他也坐着不动,不配合老师的活动而是把整个身子躺在椅背上。在操作活动中耐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做任何事老师都要不断地提醒他,催促他。

  兵兵也很任性,有一次吃水果后其他幼儿都在老师的`提示下把桌上吃剩的果皮扔到垃圾桶里。只有兵兵面前还有一大堆果皮,老师提醒他应该把果皮扔到垃圾箱里,可他就是不扔,还在一边撒娇。让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因为这样老师没有奖给他红五星。放学爷爷接他时,他对爷爷说让爷爷帮他买好多红五星。爷爷就要求老师帮他贴一颗,而且也没问为什么没有奖到红五星。我综合上述兵兵的各种行为得出:这与他的家庭教育方式肯定存在着不小的关系。

  针对兵兵的不良行为习惯,首先制定出具体的措施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

  1:在活动中增强他的规则意识,教师教给他整理玩具的方法,让他知道玩了玩具后应该自己整理的道理

  2:让他知道下课后老师没同意拿玩具玩的情况下不应该随意去拿。

  (二)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想办法(通过口头表扬鼓励及物质奖励法红五星的方式)。调动他的积极性,使他有主动参加活动的欲望。并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2:在平时的活动中老师多注意对他进行动手操作方面的培养,提高其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良好个性的培养

  1:在日常生活及教学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个性,让他学会谦让.互助。

  2: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其好的个性。在家不要太娇惯和溺爱孩子。

  总之,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些不良行为的幼儿。对于他们身上的优点,我们给予鼓励,表扬。对于他们的不足,应相信他们会改正,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一起克服,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快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