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了解孩子需要

时间:2022-11-08 12:47:53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随笔:了解孩子需要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随笔:了解孩子需要,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随笔:了解孩子需要

教育随笔:了解孩子需要1

  小班教师告诉我说,她们发现孩子在玩"娃娃家"游戏的过程中生成了"娃娃生病"的情节。考虑到"爸爸妈妈"会带"娃娃"去看病,所以,教师判断孩子们需要一个游戏场景--医院。为此,教师在活动室里创设了一个"医院"的场景。但是,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医院"游戏玩得并不好,经常为了争抢玩具乱作一团。教师很困惑:"医院"是根据孩子的游戏需要创设的,为什么孩子们玩不好呢?于是,今天我决定去班上看看。

  我来到小班活动室,看到"医院"有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分别用高于孩子身材的木板隔开。第一间投放了白大褂、医生帽、护士服、护士帽,还有处方纸等,看起来应该是"门诊室";第二间,投放了针筒、输液器等医疗器械,看起来应该是"注射室";第三间,摆着一条长凳子、一张床,还有听筒等,看起来应该是"检查室"。

  今天的角色游戏开始了,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来到了"门诊室",他们分别装扮成了医生和护士。有两个男孩来到了"注射室",一个男孩来到了"检查室"。

  游戏过程中,"娃娃家"里有些"爸爸妈妈"带孩子来"医院"看病,他们全都去"门诊室",而"注射室"和"检查室"根本无人问津。于是,"注射室"里两男孩大声吆喝起来:"来看病啊,快来啊。"可是,还是没人去。一会儿他们顾自玩了起来,并且为争抢一个针筒发生了争执。"检查室"里的男孩则站到"病床"上,用手中的."听筒"与"注射室"里的两个男孩子打闹了起来……这时,教师不得不介入引导了……

  经过一番观察,我渐渐发现了问题:"医院"游戏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小班孩子在玩"娃娃家"的过程中是生成了给"宝宝"看病的情节,但是,他们只是需要有这样一个情节而已,对"医院"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可以给"宝宝""看"一下病就可以了。教师根据孩子游戏的需求创设"医院",想法并没错,但是,教师并不完全了解孩子对"医院"的真正需求,而是以自己的标准来创设医院,投放了比较齐全的材料,还分了科室。教师本期待孩子能将"医院"游戏玩得风生水起,可是,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足以支持他们生发"医院"游戏。孩子可能需要有"医院"给"娃娃"看病,但并不是一定要玩"医院游戏"。听了我的分析,小班教师对班里的"医院"环境进行了调整,只留下了一个"门诊室"。

  这件事让我们明白,教师要明辨孩子的"真需要",不然,错误的回应只能让事情适得其反。当然,要明辨孩子的"真需要",教师不仅要进行仔细的观察,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教育随笔:了解孩子需要2

  中午起床以后,小朋友们有的自己在塞衣服、裤子,有的去洗手间,有的在喝水,有的'在吃点心……当天的点心是番薯。两位老师也各自忙碌着,一位在帮小朋友检查塞的衣裤整不整齐,一位在帮小朋友梳头发。

  当时张天悦小朋友急匆匆地到垃圾桶边上,老师问:“你干什么?”“我有点想吐。”张天悦轻轻地说。老师当时很警觉,一下子就想到他一定是想吐掉番薯,因为平时他就不怎么爱吃,因此就自以为是地说了句:“番薯要吃下去,你慢慢吃,别这么一大口塞嘴里。”结果,张天悦犹豫了一下,突然嘴里开始喷吐出来,他还用手捂了下嘴,但是还是熬不住在垃圾桶前面的地上吐了一大堆。

  老师这才紧张地站起来去帮助他擦嘴、擦手,扶他坐下,问他:“哪里不舒服?怎么不舒服?”他说:“睡觉的时候就有点不舒服,起床后有点难受。”老师再问下去,他说:“我妈妈说可能是有点感冒了,因为早上在家有一点点拉肚子。”

  张天悦小朋友在班里胆子蛮大的,但最近我发现他中午老是剩饭,吃到一半老说要吐了,所以一连两三天都倒饭,而据老师观察,原因是吃好饭好到走廊上去玩,今天他吃点心又说要吐了,所以老师认为他说谎,挑食浪费食物,在平时老师一般都拒绝孩子随便扔食物到垃圾桶。当时老师就是自以为像侦探了解到了张天悦的诡秘动机,但其实是误解了小朋友。

  老师一定要尊重小朋友,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多好的一个孩子,他不想随地乱吐,他已经匆匆来到垃圾桶边,如果不是遇到老师的阻止,他是努力想直接吐进垃圾桶的。教师有时真的很难把握尺度,随时允许就怕纵容幼儿挑食、浪费食物,看来还一定得学会观察、真正了解孩子需要,不能错判任何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