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作文

时间:2024-08-22 03:25:40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实用的教育孩子的作文汇编七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孩子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教育孩子的作文汇编七篇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1

  一名6岁女童跟着家长在非斑马线处横穿马路,然而孩子却中途折返,结果被超速行驶的汽车撞飞了,一朵还没来得及开放的花儿就这样凋谢了,这里我就不禁想问女童的死是谁的错呢,我认为女童的死,责任在于她的家长。

  古人有云,养不教,父之过。从女童的死,我们不难看出,缺乏对孩子的教育是女童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都知道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走斑马线,这样过马路才是最安全的,而女童却是跟着家长在非斑马线处横穿马路,从这些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出培养人们的交通意识是很重要的,而女童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误导,可见家长的行为举止是很能影响孩子的。

  因此从这件事情中,我们更应该看到有些家长的交通规则意识很是淡薄,因为家长没有监管好孩子,进而导致了孩子死亡,所以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我认为家长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就必须要加强,就必须让家长们也懂得交通规则,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如果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探究的话,不难发现,此次事件折射出我们国人的'交通规则意识还是比较淡薄的,如果这位家长的交通规则意识比较强的话,我想他就不会走非斑马线处横穿马路了,如果家长不会去横穿马路的话,那么女童的悲剧就不会上演了。

  为此,我们确实需要加强我们国人的交通规则意识,才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因此这是需要有关政府有关部门的合理作为,加大交通规则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人们的交通意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这件事情中,责任需要由两个人共同承担,一个是家长,另一个是司机,司机撞了人,这固然有责任,但我认为主要责任是家长,是家长没有把孩子监管好,教育好,因此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中家长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因此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透过这些问题我们也不难得出一些启示。

  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2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幅对联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境界,被世人广为传颂。殊不知,我们这位文学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传,苏洵的两个儿子幼时非常顽皮,不思进取,贪图玩乐,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如此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采取“棍棒教育”的方法,没有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出发,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们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想瞧个究竟时,他又把书赶紧“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东西呢,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看,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读书,而且,他们从中发现了阅读的快乐和趣味。从此,他们的人生驶入了成才的正轨。以至于后来,苏轼、苏辙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并驾齐驱,被世人誉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成为中国文坛上并不多见的奇特景观。

  苏轼之所以才识卓异、震古烁今,看来与其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他的成功给了我们可贵的启示。

  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洵教子,就像大禹治水,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孩子的'兴奋点,善于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苏洵深切懂得这一点。

  身教胜过言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尚有自然规律,更何况是育人这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它更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做孩子们行动的榜样。试想,苏洵如果不是那样痴迷于读书,怎么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重视呢?正是他读书时神采飞扬的情景,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们的探求欲,进而带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环境对人的熏陶太重要了,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环境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真正说到了要害上。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3

  成长的道路上,微笑一路陪伴着我们。这些微笑是善意,是开心,是感动,是从不同的角度让我学会了如何善待生活。

  一个微笑就像久旱的甘霖,足以让绝望的人干枯的心灵得到滋养。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公司有一位员工,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却总是不满于现状,甚至脱离实际。在与公司的领导或是客户的交谈中,把他心中难以实现的理想贯穿于中,但是大家却不认可他那“天马行空”的方案。一次一次的不如意,让他备受挫折,此后的几次交谈都无济于事。渐渐地家人也对他的做法极其不满,认为他的事业是不现实的,迫于自身压力过大,时常与妻子争吵,最后妻子选择离开他。因为离婚,因为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他很伤心也很失望,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反对他,觉得世界上没有好人。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仇恨,对生活亦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便做出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决定。他决定走进眼前这栋百米高的大厦,在大厦的顶层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那里离这座城市的天空近一些。

  他低着头,失落的走进一楼大厅,朝服务台旁的'电梯口走去。“先生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服务台那边甜美的声音传入耳中,他抬起头,只见一位小姐面带微笑站在服务台前“好熟悉的面孔,似曾相识。哼,怎么可能?哪还有人认识我?”他心里暗暗想着,又低下头摇了摇苦笑,继续往前走。“等等!阿明!”刚才说话的小姐叫了一声,那个人猛地抬起头转过身“你认识我?”那个人诧异地问。“我是阿珠,小丽最好的朋友啊!”原来那名女子叫阿珠,小丽是阿明的前妻,阿明似乎想起了什么却不多说。后来,阿珠让阿明坐下聊,阿明也不好推脱,“其实,我已经听小丽说了你的事,知道你现在的情况,阿明你不能放弃,要更加努力争取,我相信你能成功的。”阿珠语重心长地说“我有一个朋友,我把你的想法和他交流过,他对你的方案感兴趣,他觉得你应该多看看市场的需求,再改进一下就会更好。”这个消息如同雪中送炭,他没想到还有人会认可他,他无比激动:“谢谢你,阿珠!我,我、我……”他已经语无伦次,阿珠再次露出了微笑。他找到了心中的太阳,一个具有极大力量的太阳。他走出了困惑,雾一样的困惑,那束阳光给予他生的希望。他明白了努力,他坚信努力之人必有可用之处,继续踏上努力的旅程,实现自己的理想。

  “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对微笑的定义。你瞧见了吗?微笑的强大力量。

  一个微笑足以创造一个惊人个奇迹。霍金便是一个世界的奇迹,诚然他是悲哀的,在刚考上牛津大学的时候,竟然被告知患有不治之症。可是他并没有因为世界对他的不公平而沮丧而苦恼,也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的追求和目标。他每天都会对自己微笑,他不会因为生命的短暂而抱怨,而是一天天的开心地活着。他也不知道死神哪天会来临他每天都做好了准备,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新的每一天。正是因为他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让他存活的时间超过不了医生预算的数字,堪称是世界的伟大的奇迹。

  笑如阳光,千丝万缕会聚成一束光,照射在无情的痛苦上,也照射在冰冷的心上;笑如河流,四面八方汇流成一条大河,流淌在沙漠和戈壁上,也流淌在山川草木间。微笑带给我们温暖,也带给我们满怀的希望,生活有了微笑所以五彩斑斓、有滋有味。

  微笑,是一条优美的弧线,在我们心间架起一座座真善美的桥;微笑,是一粒种子,今天的脆弱,却是明天的大树;微笑,是一种力量,改变生活,改变命运,乃至改变世界。善对生活,微笑面对,你准备好了吗?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4

  人的诞生,成长与成人,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生活将我们平凡的琐事调节成 生物链 一样井然有序,那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题记

  生活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学习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往事中,我们同样可以学到很多。也许,稚嫩的我们还不理解生活的困苦与烦恼。我们的压力也会感觉较为轻松。生活中的父母,我们又理解多少呢?父母夜以继日的劳作,他们为我们流下辛酸的泪水,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工作的压力与烦恼,促使他们生活节奏也随之改变了,我们又知道吗?在大家都进入梦乡的.时候,悄悄地推开门,从狭窄的门缝中偷偷看到母亲仍在那里干家务,那时,你还在无动于衷吗?

  在偷偷看到母亲的劳作之后,我从此悄悄的在母亲还没回到家的时候,我已经把家里的碗筷洗的闪光了,这其实并不算什么,但加在一个劳作了一天的人身上,又是何等的艰难,慢慢地,我学会了体贴,关爱他人,政治书中的换位思考,其实,我长大了。

  每当看包爸爸因为应酬而醉倒的时候,他磕磕绊绊地走进门来,而卧室门口的我们母子,泪水又一次倾泻下来,润湿了我们的脸颊。他一下子摔倒在地上,又一次触动了我们的新,为了一家的生活,他整天夜以继日的工作,就是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一份成功的事业,兢兢业业。但是,生活的重担不得不压在他的肩上,我们又扶起他跌跌撞撞的进了卧室,母亲悄悄地坐在沙发上小声地啜泣。

  此后的每天,在爸爸回来之前,我都会准备好一杯热茶,给他解渴,他也会宽慰的说一声 谢谢 。我也觉的十分开心,我都每天和他谈心,诉说学习中的烦恼,他也好似一位专家耐心的开导我,让我要学会自信,学会包容,拥有坦荡无私的胸怀,渐渐地,我真的学会了包容,大度,政治书中的自信之歌。其实,我长大了。

  从父母那里,我学到了坚强,自信,自立,坦荡 毕竟有人说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的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我们永远也学习不完,因为那是无私的品质。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5

  天下父母谁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所接受和认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急功近利,恨不得能让孩子一下子就成才扬名,因而采取一些条条框框约束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并且还冠冕堂皇地说这么做都是为孩子。作为孩子,他的智力和认知水平是有限的,要他体谅父母的这种苦心并付诸行动未免要求过高。在孩子们的眼中,爱不是训斥,不是因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做错了事导致的拳棒相加;而是一个亲切的拥抱,和风细雨的交谈,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个淡淡的微笑和一点小小的安慰。这样可以增进你与孩子的感情,使你的孩子不再对你敬而远之,也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再惧怕你;而变得喜欢你,也不会出现你一抬手就躲的局面了。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的不单单是修改作业等一些小事,而是对孩子的.一种关爱与引导,同时更是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正所谓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把孩子的坏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当发现孩子有一点错误的矛头时,就应及时制止,这样做才是对孩子负责任。

  另外,爱孩子也可以让你的孩子在错误中成长。有些家长在早上一醒来就开始唠叨,快点起床,不然要迟到;认真刷牙,不然要长虫牙;一定要吃鸡蛋,喝牛奶,不然营养不良。孩子放学一回来,又开始唠叨:这手、衣服怎么这么脏,快点洗手,快去做作业;快点吃;快点睡觉。无数个快点,无数个不对,无数个指责,成堆的禁止出错的语言让孩子喘不过气来。于是,有的孩子开始紧张怕出错,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我做的,我偏要做。久而久之,你的孩子就管不住了,对于这种情况,你不妨试试换一种方法与他交谈,比如说:今天起床比昨天快了一分钟,这是你今天表现最好的地方,妈妈奖励你一杯牛奶。我想,这样的话语孩子比较愿意接受。再如,看到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很少的作业也要很长时间完成,你可以说:今天你已经能够主动地写作业了,有进步,既然有进步,那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点作业还难吗?小孩子都喜欢表扬,尽管有一些话语对于我们来说是谎言,但我们出于良好的目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6

  儿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我和老公一起郑重其事的把孩子送了过去。到了园内,我们大手拉小手绕着校园转了一圈,把幼儿园的教室、厕所、活动场所一一指给孩子看,并告诉孩子:“以后你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上课时要听老师的话,下课后要和小朋友好好玩,吃饭睡觉时要遵守纪律,听阿姨的话,要……”。

  “我不要上幼儿园!”,儿子不等我嘱咐完,就抢着说。

  “什么?”,我没有听清他说的话。

  “我不要上幼儿园!”,儿子又重复了一遍,带着不可商量的语气。

  “为什么?幼儿园多好呀,有那么多的玩具,还有那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做游戏……”。我和颜悦色的对儿子讲着。

  “我不要上幼儿园!幼儿园不自由!”。儿子说出了不想上的理由。

  “不自由?为什么这么想?你想要什么自由?”,我不知道他的小脑瓜里怎么会想出这么个词来,有点生气的问。

  “是你说的,要听老师的话,要和小朋友好好玩,要遵守纪律……”,儿子有些委屈了,“都要听别人的,我想干什么时怎么办?”。

  稚嫩的话语让我突然楞住了。

  缓缓神,我轻轻的对儿子说:“妈妈的意思是要你在幼儿园和老师同学好好相处,并不是说要你什么都听别人的呀!如果别人不对了,你可以提出来,帮他改正,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出来,你想做什么也可以做呀!但要注意做的时间和地点,想想会不会影响别人……”。

  我还想接着说下去,但看到孩子一脸茫然,我住了口。

  儿子似懂非懂,一步三回头的拉着老师的手进了教室。

  转过头来,眼角湿湿的。

  想想我刚才对孩子的教育,再想想儿子的反应。失败!彻底的失败!我在哪个地方失败了呢?

  领着孩子熟悉环境,没错!教育孩子表现好些,没错!是哪个地方错了?

  我猛然醒悟,我和儿子在“各想各的事”,孩子关注的不是到幼儿园要表现多好,而是自己从今天是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了,想知道有关幼儿园的一些知识,他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幻想,至于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不是孩子关心的话题。我呢,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幼儿园好好表现,做一个乖孩子,让老师喜欢。我站在约束的角度上去教育孩子,难怪孩子认为上幼儿园就没有自由了!

  我真后悔,为什么不在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给他祝贺?为什么不问问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他在想什么? 如果这样,我们一定会皆大欢喜!

  孩子的心灵象一张白纸,对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想去触摸,想去探索,想去体验,想自己去感悟。而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喜好上,告诉孩子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就象一把无形的锁,锁住了孩子的探索奥秘的小手,锁住了孩子蠢蠢欲动的心灵,象一堵高墙,挡住了孩子前进的路,打消了孩子探索的欲望。

  做为家长,教育孩子时不要“各想各的事”,不要用我们过多的“要怎么做和不要怎么做”去约束孩子,这样会使孩子缩手缩脚、望而却步。了解孩子的想法,放开他们的手脚吧,还孩子一个自由的世界!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7

  教育,自古以来都关系着国家根本。然而,我国在这一个方面却一直都没有完善。教育需要改革,填补起它所有的弊端,培养出优秀的新一代,去创造未来。

  在我国教育中,最主要的就是文化,知识教育。然而,仅仅是这些教育还不够。单纯的知识教育只会让我们随着冰冷的课本而冰冷。我们需要更多。更多的教育来教我们学会礼仪,学会生存,学会包容,学会原谅,学会帮助,学会爱!在世界,“不关己事,高高挂起”已经不稀奇了。人们在看见他人受难却只是冷眼旁观。我们必须要警惕,要改变。然而,改变,就从教育开始。教育需要改革,如不改革,迟早有一天,人类会丧失心灵,变成没有感情的机器。

  教育的弊端不仅仅是缺少爱,还缺少了选择。我国教育以经在诸多考试下慢慢变形。学校培养出来的不再是人才,而是一群考试机器。在我们出身的时候,9年义务教育在一开始就替我们决定了我们6~15岁所要学的内容。并且,教育局局长也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也不尽然。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心,没有天赋,你老师付出再大的心力又如何。我们的人生黄金时段不应该在出生时就被决定,这样会磨灭我们的兴趣与天赋,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以语数英等为主体的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应该被推翻。按我来说,“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蠢材,只有潜在以及被扼杀的天才”我们的未来,应该由我们自己选择,让我们自己来选择适合的主体教育科目,而不是从出生就被人一手安排。

  教育,不应该只被限制在狭小的课堂,学生,不应该被固定在座椅上,教育的.方式应该走出那一片小小的四方教室。教育,应该是从生活的微小处开始。每天7小时的端坐,让我们的思维也只是在小小天地里端坐,厚厚的教材,让我们的创意被禁锢。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从实践去发现,因为,自己发现的,实践过的远远比告诉我们来的深刻。教育,不仅仅要学习,还有锻炼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所以伟大的发明都是从异想天开开始的。不要将我们的思维锁住,不要告诉我们不可能。不然,世界将会被停止。

  来吧!让我们一起来,解放教育,改革教育,用更好的教育体系去培养更好的人才,让更好的人才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实用的教育孩子的作文汇编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育孩子的作文】相关文章:

教育孩子的作文07-02

教育孩子的作文03-20

孩子的教育作文03-21

[可以教育孩子的故事]教育孩子的故事04-13

教育孩子的作文[通用]07-02

教育孩子的作文(集合)07-02

教育孩子成功的作文04-07

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12-19

教育孩子的故事作文01-05

教育孩子的方法作文12-20

实用的教育孩子的作文汇编七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孩子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教育孩子的作文汇编七篇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1

  一名6岁女童跟着家长在非斑马线处横穿马路,然而孩子却中途折返,结果被超速行驶的汽车撞飞了,一朵还没来得及开放的花儿就这样凋谢了,这里我就不禁想问女童的死是谁的错呢,我认为女童的死,责任在于她的家长。

  古人有云,养不教,父之过。从女童的死,我们不难看出,缺乏对孩子的教育是女童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都知道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走斑马线,这样过马路才是最安全的,而女童却是跟着家长在非斑马线处横穿马路,从这些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出培养人们的交通意识是很重要的,而女童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误导,可见家长的行为举止是很能影响孩子的。

  因此从这件事情中,我们更应该看到有些家长的交通规则意识很是淡薄,因为家长没有监管好孩子,进而导致了孩子死亡,所以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我认为家长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就必须要加强,就必须让家长们也懂得交通规则,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如果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探究的话,不难发现,此次事件折射出我们国人的'交通规则意识还是比较淡薄的,如果这位家长的交通规则意识比较强的话,我想他就不会走非斑马线处横穿马路了,如果家长不会去横穿马路的话,那么女童的悲剧就不会上演了。

  为此,我们确实需要加强我们国人的交通规则意识,才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因此这是需要有关政府有关部门的合理作为,加大交通规则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人们的交通意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这件事情中,责任需要由两个人共同承担,一个是家长,另一个是司机,司机撞了人,这固然有责任,但我认为主要责任是家长,是家长没有把孩子监管好,教育好,因此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中家长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因此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透过这些问题我们也不难得出一些启示。

  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2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幅对联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境界,被世人广为传颂。殊不知,我们这位文学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传,苏洵的两个儿子幼时非常顽皮,不思进取,贪图玩乐,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如此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采取“棍棒教育”的方法,没有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出发,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们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想瞧个究竟时,他又把书赶紧“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东西呢,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看,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读书,而且,他们从中发现了阅读的快乐和趣味。从此,他们的人生驶入了成才的正轨。以至于后来,苏轼、苏辙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并驾齐驱,被世人誉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成为中国文坛上并不多见的奇特景观。

  苏轼之所以才识卓异、震古烁今,看来与其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他的成功给了我们可贵的启示。

  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洵教子,就像大禹治水,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孩子的'兴奋点,善于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苏洵深切懂得这一点。

  身教胜过言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尚有自然规律,更何况是育人这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它更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做孩子们行动的榜样。试想,苏洵如果不是那样痴迷于读书,怎么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重视呢?正是他读书时神采飞扬的情景,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们的探求欲,进而带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环境对人的熏陶太重要了,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环境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真正说到了要害上。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3

  成长的道路上,微笑一路陪伴着我们。这些微笑是善意,是开心,是感动,是从不同的角度让我学会了如何善待生活。

  一个微笑就像久旱的甘霖,足以让绝望的人干枯的心灵得到滋养。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公司有一位员工,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却总是不满于现状,甚至脱离实际。在与公司的领导或是客户的交谈中,把他心中难以实现的理想贯穿于中,但是大家却不认可他那“天马行空”的方案。一次一次的不如意,让他备受挫折,此后的几次交谈都无济于事。渐渐地家人也对他的做法极其不满,认为他的事业是不现实的,迫于自身压力过大,时常与妻子争吵,最后妻子选择离开他。因为离婚,因为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他很伤心也很失望,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反对他,觉得世界上没有好人。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仇恨,对生活亦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便做出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决定。他决定走进眼前这栋百米高的大厦,在大厦的顶层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那里离这座城市的天空近一些。

  他低着头,失落的走进一楼大厅,朝服务台旁的'电梯口走去。“先生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服务台那边甜美的声音传入耳中,他抬起头,只见一位小姐面带微笑站在服务台前“好熟悉的面孔,似曾相识。哼,怎么可能?哪还有人认识我?”他心里暗暗想着,又低下头摇了摇苦笑,继续往前走。“等等!阿明!”刚才说话的小姐叫了一声,那个人猛地抬起头转过身“你认识我?”那个人诧异地问。“我是阿珠,小丽最好的朋友啊!”原来那名女子叫阿珠,小丽是阿明的前妻,阿明似乎想起了什么却不多说。后来,阿珠让阿明坐下聊,阿明也不好推脱,“其实,我已经听小丽说了你的事,知道你现在的情况,阿明你不能放弃,要更加努力争取,我相信你能成功的。”阿珠语重心长地说“我有一个朋友,我把你的想法和他交流过,他对你的方案感兴趣,他觉得你应该多看看市场的需求,再改进一下就会更好。”这个消息如同雪中送炭,他没想到还有人会认可他,他无比激动:“谢谢你,阿珠!我,我、我……”他已经语无伦次,阿珠再次露出了微笑。他找到了心中的太阳,一个具有极大力量的太阳。他走出了困惑,雾一样的困惑,那束阳光给予他生的希望。他明白了努力,他坚信努力之人必有可用之处,继续踏上努力的旅程,实现自己的理想。

  “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对微笑的定义。你瞧见了吗?微笑的强大力量。

  一个微笑足以创造一个惊人个奇迹。霍金便是一个世界的奇迹,诚然他是悲哀的,在刚考上牛津大学的时候,竟然被告知患有不治之症。可是他并没有因为世界对他的不公平而沮丧而苦恼,也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的追求和目标。他每天都会对自己微笑,他不会因为生命的短暂而抱怨,而是一天天的开心地活着。他也不知道死神哪天会来临他每天都做好了准备,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新的每一天。正是因为他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让他存活的时间超过不了医生预算的数字,堪称是世界的伟大的奇迹。

  笑如阳光,千丝万缕会聚成一束光,照射在无情的痛苦上,也照射在冰冷的心上;笑如河流,四面八方汇流成一条大河,流淌在沙漠和戈壁上,也流淌在山川草木间。微笑带给我们温暖,也带给我们满怀的希望,生活有了微笑所以五彩斑斓、有滋有味。

  微笑,是一条优美的弧线,在我们心间架起一座座真善美的桥;微笑,是一粒种子,今天的脆弱,却是明天的大树;微笑,是一种力量,改变生活,改变命运,乃至改变世界。善对生活,微笑面对,你准备好了吗?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4

  人的诞生,成长与成人,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生活将我们平凡的琐事调节成 生物链 一样井然有序,那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题记

  生活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学习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往事中,我们同样可以学到很多。也许,稚嫩的我们还不理解生活的困苦与烦恼。我们的压力也会感觉较为轻松。生活中的父母,我们又理解多少呢?父母夜以继日的劳作,他们为我们流下辛酸的泪水,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工作的压力与烦恼,促使他们生活节奏也随之改变了,我们又知道吗?在大家都进入梦乡的.时候,悄悄地推开门,从狭窄的门缝中偷偷看到母亲仍在那里干家务,那时,你还在无动于衷吗?

  在偷偷看到母亲的劳作之后,我从此悄悄的在母亲还没回到家的时候,我已经把家里的碗筷洗的闪光了,这其实并不算什么,但加在一个劳作了一天的人身上,又是何等的艰难,慢慢地,我学会了体贴,关爱他人,政治书中的换位思考,其实,我长大了。

  每当看包爸爸因为应酬而醉倒的时候,他磕磕绊绊地走进门来,而卧室门口的我们母子,泪水又一次倾泻下来,润湿了我们的脸颊。他一下子摔倒在地上,又一次触动了我们的新,为了一家的生活,他整天夜以继日的工作,就是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一份成功的事业,兢兢业业。但是,生活的重担不得不压在他的肩上,我们又扶起他跌跌撞撞的进了卧室,母亲悄悄地坐在沙发上小声地啜泣。

  此后的每天,在爸爸回来之前,我都会准备好一杯热茶,给他解渴,他也会宽慰的说一声 谢谢 。我也觉的十分开心,我都每天和他谈心,诉说学习中的烦恼,他也好似一位专家耐心的开导我,让我要学会自信,学会包容,拥有坦荡无私的胸怀,渐渐地,我真的学会了包容,大度,政治书中的自信之歌。其实,我长大了。

  从父母那里,我学到了坚强,自信,自立,坦荡 毕竟有人说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的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我们永远也学习不完,因为那是无私的品质。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5

  天下父母谁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所接受和认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急功近利,恨不得能让孩子一下子就成才扬名,因而采取一些条条框框约束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并且还冠冕堂皇地说这么做都是为孩子。作为孩子,他的智力和认知水平是有限的,要他体谅父母的这种苦心并付诸行动未免要求过高。在孩子们的眼中,爱不是训斥,不是因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做错了事导致的拳棒相加;而是一个亲切的拥抱,和风细雨的交谈,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个淡淡的微笑和一点小小的安慰。这样可以增进你与孩子的感情,使你的孩子不再对你敬而远之,也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再惧怕你;而变得喜欢你,也不会出现你一抬手就躲的局面了。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的不单单是修改作业等一些小事,而是对孩子的.一种关爱与引导,同时更是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正所谓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把孩子的坏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当发现孩子有一点错误的矛头时,就应及时制止,这样做才是对孩子负责任。

  另外,爱孩子也可以让你的孩子在错误中成长。有些家长在早上一醒来就开始唠叨,快点起床,不然要迟到;认真刷牙,不然要长虫牙;一定要吃鸡蛋,喝牛奶,不然营养不良。孩子放学一回来,又开始唠叨:这手、衣服怎么这么脏,快点洗手,快去做作业;快点吃;快点睡觉。无数个快点,无数个不对,无数个指责,成堆的禁止出错的语言让孩子喘不过气来。于是,有的孩子开始紧张怕出错,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我做的,我偏要做。久而久之,你的孩子就管不住了,对于这种情况,你不妨试试换一种方法与他交谈,比如说:今天起床比昨天快了一分钟,这是你今天表现最好的地方,妈妈奖励你一杯牛奶。我想,这样的话语孩子比较愿意接受。再如,看到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很少的作业也要很长时间完成,你可以说:今天你已经能够主动地写作业了,有进步,既然有进步,那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点作业还难吗?小孩子都喜欢表扬,尽管有一些话语对于我们来说是谎言,但我们出于良好的目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6

  儿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我和老公一起郑重其事的把孩子送了过去。到了园内,我们大手拉小手绕着校园转了一圈,把幼儿园的教室、厕所、活动场所一一指给孩子看,并告诉孩子:“以后你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上课时要听老师的话,下课后要和小朋友好好玩,吃饭睡觉时要遵守纪律,听阿姨的话,要……”。

  “我不要上幼儿园!”,儿子不等我嘱咐完,就抢着说。

  “什么?”,我没有听清他说的话。

  “我不要上幼儿园!”,儿子又重复了一遍,带着不可商量的语气。

  “为什么?幼儿园多好呀,有那么多的玩具,还有那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做游戏……”。我和颜悦色的对儿子讲着。

  “我不要上幼儿园!幼儿园不自由!”。儿子说出了不想上的理由。

  “不自由?为什么这么想?你想要什么自由?”,我不知道他的小脑瓜里怎么会想出这么个词来,有点生气的问。

  “是你说的,要听老师的话,要和小朋友好好玩,要遵守纪律……”,儿子有些委屈了,“都要听别人的,我想干什么时怎么办?”。

  稚嫩的话语让我突然楞住了。

  缓缓神,我轻轻的对儿子说:“妈妈的意思是要你在幼儿园和老师同学好好相处,并不是说要你什么都听别人的呀!如果别人不对了,你可以提出来,帮他改正,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出来,你想做什么也可以做呀!但要注意做的时间和地点,想想会不会影响别人……”。

  我还想接着说下去,但看到孩子一脸茫然,我住了口。

  儿子似懂非懂,一步三回头的拉着老师的手进了教室。

  转过头来,眼角湿湿的。

  想想我刚才对孩子的教育,再想想儿子的反应。失败!彻底的失败!我在哪个地方失败了呢?

  领着孩子熟悉环境,没错!教育孩子表现好些,没错!是哪个地方错了?

  我猛然醒悟,我和儿子在“各想各的事”,孩子关注的不是到幼儿园要表现多好,而是自己从今天是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了,想知道有关幼儿园的一些知识,他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幻想,至于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不是孩子关心的话题。我呢,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幼儿园好好表现,做一个乖孩子,让老师喜欢。我站在约束的角度上去教育孩子,难怪孩子认为上幼儿园就没有自由了!

  我真后悔,为什么不在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给他祝贺?为什么不问问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他在想什么? 如果这样,我们一定会皆大欢喜!

  孩子的心灵象一张白纸,对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想去触摸,想去探索,想去体验,想自己去感悟。而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喜好上,告诉孩子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就象一把无形的锁,锁住了孩子的探索奥秘的小手,锁住了孩子蠢蠢欲动的心灵,象一堵高墙,挡住了孩子前进的路,打消了孩子探索的欲望。

  做为家长,教育孩子时不要“各想各的事”,不要用我们过多的“要怎么做和不要怎么做”去约束孩子,这样会使孩子缩手缩脚、望而却步。了解孩子的想法,放开他们的手脚吧,还孩子一个自由的世界!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7

  教育,自古以来都关系着国家根本。然而,我国在这一个方面却一直都没有完善。教育需要改革,填补起它所有的弊端,培养出优秀的新一代,去创造未来。

  在我国教育中,最主要的就是文化,知识教育。然而,仅仅是这些教育还不够。单纯的知识教育只会让我们随着冰冷的课本而冰冷。我们需要更多。更多的教育来教我们学会礼仪,学会生存,学会包容,学会原谅,学会帮助,学会爱!在世界,“不关己事,高高挂起”已经不稀奇了。人们在看见他人受难却只是冷眼旁观。我们必须要警惕,要改变。然而,改变,就从教育开始。教育需要改革,如不改革,迟早有一天,人类会丧失心灵,变成没有感情的机器。

  教育的弊端不仅仅是缺少爱,还缺少了选择。我国教育以经在诸多考试下慢慢变形。学校培养出来的不再是人才,而是一群考试机器。在我们出身的时候,9年义务教育在一开始就替我们决定了我们6~15岁所要学的内容。并且,教育局局长也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其实也不尽然。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心,没有天赋,你老师付出再大的心力又如何。我们的人生黄金时段不应该在出生时就被决定,这样会磨灭我们的兴趣与天赋,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以语数英等为主体的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应该被推翻。按我来说,“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蠢材,只有潜在以及被扼杀的天才”我们的未来,应该由我们自己选择,让我们自己来选择适合的主体教育科目,而不是从出生就被人一手安排。

  教育,不应该只被限制在狭小的课堂,学生,不应该被固定在座椅上,教育的.方式应该走出那一片小小的四方教室。教育,应该是从生活的微小处开始。每天7小时的端坐,让我们的思维也只是在小小天地里端坐,厚厚的教材,让我们的创意被禁锢。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从实践去发现,因为,自己发现的,实践过的远远比告诉我们来的深刻。教育,不仅仅要学习,还有锻炼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所以伟大的发明都是从异想天开开始的。不要将我们的思维锁住,不要告诉我们不可能。不然,世界将会被停止。

  来吧!让我们一起来,解放教育,改革教育,用更好的教育体系去培养更好的人才,让更好的人才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