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作文

时间:2024-09-08 18:33:49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精品】教育孩子的作文九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教育孩子的作文九篇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1

  我和儿子走了一路,聊了一路,心情很是轻松。一进家门,先生就开始唠叨个不停,说这几天工作快要把人给累死了,学校一天假期也没有,这几天胸口闷得快要受不了了...先生还想滔滔不绝的发牢骚,我偷偷给他做了一个手势,又悄悄的指了指儿子,他即刻明白了我的意思,笑了一下,不再谈论这个话题。当我有机会和先生单独在一起时,我就和他交流,对他近期的工作态度狠狠的表扬了一番,只夸得他不好意思,说最近因为工作过度劳累,身体有些不适,心情低落时,有时也会在家里传递负能量,这点你提醒过多次,但还是没有改掉,还需要修炼。我接过他的话茬,说:“是呀!当孩子们在家时,家就犹如学校的课堂,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对孩子都有影响,正能量或者负能量的影响,直接影响孩子当下对待学业的态度,甚至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事业和生活。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作为父母,每天需要学习并反思,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就是送他们最好的'成长礼物,先生连连点头说是这个理,以后会慢慢的改变自己。”

  如果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碰撞一朵云的|话,那么家庭好的教育更像一棵扎根深厚的大树,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然后在爱的培育下,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大树如此,教育更是如此,家庭教育和大树同样的道理。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2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招生宣传在各中小学门口铺天盖地,着实让家长无所适从。昨晚儿子同学的家长给我打电话,问到底哪儿的辅导班好?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快速提升?看得出家长也很着急,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辅导孩子学习要从根本出发。

  孩子是个性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分析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找到办法帮助孩子,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检验家长“教育智慧”的.过程。

  二、辅导孩子学习不能急功近利

  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从来没有特效药,切忌“急功近利”。辅导班为了个人的利益宣传的“两个月保证进入前十名”、“四十天让孩子提高成绩”、“七天背会3000个单词、’一周会写作文”......这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客观的学习规律,好比盖大楼,盖得再高,外表装饰的再华丽,若没有坚实的地基,随时就有可能倒塌,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一切“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不但帮不了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因此千万不要被辅导班的宣传所蒙蔽。

  三、辅导孩子没有固定的方法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长们不要渴望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化辅导方法,别人的方法可以拿来学习和参考,切不能照抄照搬,不能追风。孩子是个性的,家长是个性的,问题是个性的,方法也是个性的。只能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目的的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帮助孩子的目的。

  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孩子送进什么样的辅导班,最操心的还是家长,千万不能把孩子送进辅导班就万事大吉,家长才是不图回报、不计名利、最贴心的辅导老师。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3

  不要找任何理由打骂孩子.不少父母都有打骂孩子的习惯,而且在打完孩子之后还要为自己找一些理由:比如,孩子不听话;孩子太淘气;孩子不好好学习;孩子太懒;孩子爱说谎……有的父母还不错,打完孩子之后也做一点自我批评:比如,脾气不好;让孩子气得没了办法;完全是为了孩子好;哪有时间跟他讲道理……也有的父母对打孩子始终持一种赞同和支持的态度,而且还有点理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才是害;棍棒下面出孝子;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属核桃的,非砸着吃不可……

  我丝毫没有排除父母对孩子的刻骨铭心的爱,我也不否定父母对孩子的高度责任心,我更不能说父母都不懂教育孩子。但是,我应当说,打骂孩子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应该的,或者说都是没有理由的。

  我们先不说打骂孩子符合不符合教育学、行为学和有关法律的要求,我们只说打骂孩子在孩子的心灵上造成的巨大创伤,就可以发现打骂孩子的父母的确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有一天,我从一所小学门口经过,看到一位母亲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去上学。当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这个小女孩说什么也不进学校的大门,母亲无论怎么说都无济于事。大概母亲急于上班,或急于做生意,她看了看手表,一下子提高了嗓门:“你去不去,再不去我非打你不可!”小女孩还是不动身。母亲急了,弯腰从地上拣起一根一次性筷子,态度十分严厉地威胁道:“你说,到底去不去!”说着,把筷子高高地举了起来。就在这一刹那,我看到了孩子内心深处的伤痛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她双臂紧抱,缩成一团,浑身发抖,弯着腰,并发出了撕心裂肺地尖叫声。母亲在一旁继续咆哮着。大约持续了三分钟,小女孩像发了疯似的跑进了学校。

  看到这惊心的一幕,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母亲举起的筷子并没有落在孩子身上,没有给孩子造成任何肉体上的伤害,而且只是一根一次性筷子,即使落在了孩子身上,也不至于损伤孩子半根毫毛。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浑身发抖,并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呢?通过孩子那一瞬间的表现,我敢肯定地说,这个小女孩心理上的伤害是很深很深的。我猜测,这个小女孩可能经常受到父母的这种威胁和恐吓,甚至经常遭到父母的打骂,以致使她在这种恐吓来临的时候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声音凄厉。我们可以想见,这个小女孩的心理是多么脆弱,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她能承受得了什么压力?

  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采取惩罚手段,因为它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这种伤害如果太深,很长时间很难愈合,有些甚至是终生都无法治愈的。

  父母可能不这样认为,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孩子就吃这一套。是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孩子犯了错误,痛打一顿,孩子认错,父母高兴,既教育了孩子,也证明了自己方法有效。但是,在孩子心理上留下的创伤父母是绝对看不到的。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有时一个人躲在一个角落里哭,有时一个人把自己埋在被子里哭,有时一个人在厕所里哭。

  我接触过一个中学生的父亲,他含着热泪向我讲述了他和孩子中间的一段感情纠葛:

  晚上,孩子已经睡觉了,他还在那里批评孩子,孩子很不高兴地叮了他几句,一下子点起了他的满腔怒火,他揭开孩子的被子将孩子通打了一顿,并叫孩子“滚”,孩子爬起来只穿着一个小裤头就跑了出去。夫妻俩吓坏了,赶快开车去找,直到凌晨两点多钟才把孩子找回来。

  回到家里一句话也不说,似乎变了一个人。父亲发现自己错了,马上向孩子承认错误,可是孩子用被子把自己埋的严严实实,一句话也不说,从孩子的被子抖动的情况看,父母知道孩子在痛哭。第二天,孩子到了学校,从此他就再也不回家了。父母找到学校,也看不到孩子,因为孩子怕父母来找,便不回宿舍睡觉,直到很晚,估计父母不会来找了,才回宿舍睡觉。

  晚上,下着蒙蒙细雨,父亲一个人开着车来到学校,他怕孩子会躲着他,便专门从黑暗的树阴里走。晚上十二点多钟,他来到学校的操场上,他发现孩子一个人在操场上漫无边际地溜达。他的心缩紧了,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他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拉住了孩子的手,但是孩子甩脱了他,很快逃走了。他怕孩子出意外,没有回家,仍然在校园里转悠。凌晨两点多钟,当他来到学校的舞台上的时候,他发现孩子孤零零地一个人躺在舞台上睡着了,冻得缩成了一团。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一下子冲上去跪在了孩子面前,可是孩子还是挣脱了他跑开了。这位父亲一个人在学校的操场上呼天抢地地痛哭了一场才慢慢地回家去了。

  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孩子在离开父母以后他精神上能很愉快吗?他就不思念他曾经拥有的那个温馨的家吗?他就不想爱他疼他的父母吗?他那孤独郁闷的生活能使他快乐吗?假如你是他的父母,你看到他一个人在雨中漫步的时候,你的心理好受吗?当你看到在凄冷的雨夜,一个人躺在舞台上缩成一团的时候,你的心里感到舒服吗?

  知道经常惩罚孩子的父母能不能听到孩子的哭声,如果他们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会不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从孩子的感受去替孩子想一想。

  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那些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表情是呆板的,他们的脸上不会有灿烂的笑容,有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咳声叹气,或者暗自神伤。总之,他们缺乏少年儿童应当具有的天真和欢乐。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不快乐的孩子精神上总是背着沉重的包袱,而这个包袱是抑制孩子的心灵,扼杀孩子的智慧,扭曲孩子的人格,摧毁孩子的情感的最可怕的“杀手锏”,是一种慢性的高效“毒剂”。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警惕,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痛快而给孩子带来终身的伤痛。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4

  在我们家属院里有这么三个孩子。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她们:第一个女孩叫作爽爽,第二个女孩叫做玲达,第三个女孩叫做恬恬。她们今年都五岁了。而且都十分的漂亮。

  爽爽是我婶婶家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妹妹,在家里叔叔婶婶都惯着她,宠着她。不过唯一好的是婶婶的教育方法是在自己什么地方摔倒的就在什么地方爬起来,她不会去干涉。而且婶婶十分的要强,总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得第一。

  玲达是我爸爸朋友家的孩子,她十分的懂事乖巧,听父母的话,不过她的'父母虽然爱她,并不是像我的叔叔婶婶那样溺爱自己的孩子,不对的地方,就给予批评教育,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让她变的更加完美起来。父母对她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让她快快乐乐的成长慢慢的学习各种知识,并不要求一步到位。那样的孩子会感到压力。

  第三个女孩我认识的比较晚一些,不过我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是很懂事的,而且从中我可以感受到女孩的柔弱的美。我比较欣赏她也许是我们俩个的性情比较相似吧。

  她们三个一开始玩的很好。尤其是爽爽和玲达更是形影不离,但是从那次:玲达正再脱轮滑鞋,她正站着脱,爽爽推了她以下,差一点摔倒,大家都刚开始学如果摔倒了后果就不堪设想啊,玲达也是出于害怕感,所以拧了她一下。爽爽就不干了。跑去了她妈妈那里你看她妈妈一看到她的孩子被别人欺负了,好像是拉了她的一块儿肉似的,对她的女儿说:“以后不要和她玩了,说这便怒气冲冲的上楼了。”

  玲达看到这种情况,她气哭了,恬恬跑过去说:“别哭了玲达,我们不和她一般见识。”玲达说:“恬恬你真好,我谢谢你以后我们俩个一起玩好吗?”“好”恬恬点点头。

  以后这爽爽和玲达便干上了,只要爽爽看到玲达一下来,她就上去.通过这件事大家都可以看出同样家庭条件差不多的孩子,爽爽是温室中的花朵,溺爱中成长的孩子。而玲达和恬恬是健康向上的好少年。

  希望大家多多学习玲达和恬恬。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5

  一直以来,我对孩子的教育是很随意的,我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不想给他施加太多的压力,况且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应该过多地参与。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孩子上四年级。他不但各方面表现一般,而且学会了撒谎,作业没做完,说做完了,在学习上懒惰、拖拉。渐渐地,我还发现,他对于我偶尔的管教不认可,还和我顶嘴耍脾气,我对孩子的这种逆反居然束手无策。于是我反省了一下自己,这不能全怪孩子,我对她的检查和督促实在太少了,而且我没有一套好的教育方法,只是在任其自然发展,偶尔的管束根本不能奏效,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认识到了这些,我就要采取行动。于是我想到了书。假日的某一天,我来到了书店,翻阅了有关教育的书籍,觉得国外的教育不太适合国内,就没有选择。我特别赞同赏识教育,于是买回了一本周泓的《教你如何赏识孩子》,读后便萌发了对孩子实施赏识教育的念头。

  我的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子小,做什么事情不主动,这可能也有遗传因素吧,我和爱人小时候都是这样的。由于我在他一至四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过多的约束,仅靠他自己的自觉性,所以他没有自己的的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兴趣也是一般。针对孩子的性格和他的现状,我制定了我的教育目标和孩子的学习计划,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目标在小学毕业前实现。计划是:每天利用1小时写作业,半小时写书法,半小时读课外书,半小时看电视,其余时间自行支配,但9点之前必须睡觉(特殊情况除外)。我呢,每天陪着他,看与工作有关的书籍、杂志,看《读者》以及其他我喜欢看的书,练书法,写摘抄。他的摘抄作业比较差,于是,我和他一起摘抄,我把看书发现的适合他阅读的文章推荐给她看,把适合他摘抄的提供给她,他写周记,我也写,他练书法,我也练,总之,我尽可能地和他一起学习相同的知识,培养他的兴趣,我也能从中受益,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我还制定了奖励措施:每一次大进步得5分,每一次小进步,得2分,积满50分有一份价值20元的礼物,积满100分有一份价值50元的礼物。我特意给他准备了一个专门记录进步的本子,把他的进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学习方面的进步,另一部分是生活方面的进步。并把每一次进步都记录下来,同时贴上大大小小的粘贴。孩子对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计划刚实施几天,他就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也就得到了应得的分数和粘贴。我也不失时机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说明我的想法,希望得到老师的支持。老师也在反馈本上给我留言,说出孩子的进步,孩子还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

  我的计划实施了两个月的时候,孩子通过期中考试,他的数学成绩不理想,于是我给孩子的班主任老师打了电话询问原因,老师说,这次考试有些题是还没有学到的,这也不怪孩子,别责备他。还说,孩子最近最大的进步就是自信了,这比什么都重要。责备我当然不会,可我想知道孩子考试失利的原因,也想知道我的教育方法的效果。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坚定了信心,就这样继续实施我的计划,我相信我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况且我原本看重的也不是成绩,我一直坚信,只要学习兴趣有了,就不愁成绩!他能愉快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最大的希望,目标实现了,就会为他上初中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也坚信,我的孩子决不是朽木,只要方法正确,他一定会有好的未来。

  一学期下来,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能独立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在这之前,我给他的`订的《小学生优秀作文》、《小雪花》、《故事大王》等,他很少问津;他基本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在我不在家的时候,不用爷爷奶奶督促,也能主动完成计划,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在朗读课文方面,他一直是比较弱的,而这学期,在此方面,他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并得到了同学的认同;在作文方面,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错别字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摘抄也是他的弱项,在我的鼓励下,他的摘抄得了好几次“优”。众多的进步让他的积分达到了100分,得到了他想要的礼物,他尝到了努力的甜头,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我知道,虽然他在进步,可这些都是不稳定的,我必须坚持下去,将这些好习惯加以巩固,才能达到我的预期目标。我将继续努力!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6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孩子的未来父母总是充满了期盼,从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很多家长就一门心思的为孩子打算,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成龙成凤,所以从小就安排孩子学这、学那,也不管孩子的感受和兴趣,殊不知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对学习心生厌恶,这还能有好的效果吗?因此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是我们家长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谈点我教育孩子的体会。

  首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个性加以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的孩子虽是一个男孩,却很文静,坐得住,无论做什么都很专心。根据儿子的这些特点,我们常陪儿子玩积木、下跳棋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动手、动脑;和儿子一起看动画片,帮助他分清是非;我们还有意识的买一些简单、易懂并有插图的故事书和儿子一起看,并读给他听,培养他对读书、识字的兴趣。儿子记性很好,听过几次的故事,就能再讲给别人听,为此常得到他人的夸奖,这极大的增强了儿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他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子常常要求我们给他买书。儿子上小学后,学会了拼音和使用工具书——字典,我们就买一些带有拼音的'儿童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童话、寓言故事等,让儿子自己读,有不认识或不懂的字就自己查字典弄懂,这既满足儿子的求知欲又能让儿子从故事中学会一些做人处事的简单道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现在我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他很喜欢上学读书,在学校表现不错,从无厌学的反映。

  有了学习的兴趣,还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儿子上小学之后,我们给儿子订了一条规矩——放学回家马上做作业,温习功课。作业没完成之前,不能玩耍,也不许开饭。刚开始儿子有些不适应。从尽情玩耍的幼儿园到整天上课的学校,一放学就想放松一下,想看动画片,但我们丝毫不让步,想看动画片和玩,可以,但必须等作业完成后,我们还可以陪着玩,儿子只好照办。可小孩子爱玩是天性,当然也就难免违规,有一次放学后,路过一家商店,里面正在播放《猫和老鼠》,这下可把儿子看动画片的瘾给勾出来了,一回家,放下书包,找出碟子就开始看,一直到我们下班回家才赶紧去做作业。平常我们家都是五点半吃晚饭,六点钟,儿子看少儿节目,八点半准备睡觉。可是那天都快七点了,爷爷、奶奶早将饭菜端上了桌,由于儿子作业没做完,我们都没动筷子。儿子忍不住向我求饶。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学习重要,我们等你做完作业。结果全家人快八点钟才吃晚饭。我对吃得狼吞虎咽的儿子说:因为你没及时做完作业,耽误了全家人开饭,而且饭后半小时的少儿节目及散步等都不能进行了。

  这一次,儿子领教了什么事都没有做作业、温习功课重要,从此,放学进家门就温习功课,做作业成了儿子的自觉习惯。饭前完成作业是一个硬指标,也是我们家不成文的规定。只要作业完成了,儿子怎么玩都行,我们不再干涉,因为那时间是他省出来的,是对他抓紧时间的奖励。

  再有就是家长也应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儿子上小学开始,无论多忙,我们每天都坚持仔细地检查儿子的作业,如有错误,及时让他改正。这样能让儿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很重视他和他的学习情况,也避免了儿子做作业马虎、应付了事。

  儿子有了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良师的教导,又有过硬制度的约束,再加上适当的奖励措施,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一直很不错。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7

  童年,是一株走向生活的幼苗,它要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滋润。童年,是一座高楼,它要用生活中的所有趣事来搭建。可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东西会让你走不归路。而教育,就是压制它们的最好方法。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是,对我当时那个幼稚年龄来说,真是太深奥了,又怎么可能知道随意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

  那天,我们一家去给小姑拜年。在小姑家玩时,发现小姑的房间有一台电脑,我便吵着去玩,无奈,大人们只好答应。我又摇摇晃晃走进小姑的房间,在小姑的床上,我看见了一张一百元的钞票,心想:“大人们应该不会介意我拿走”然后,一只小手将那张钞票握在手中。然而,却被爸爸看到了全过程。

  回到家后,爸爸那一张温和的脸突然变得阴沉沉的。就好似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立马就漫天乌云了。我被爸爸叫到跟前,突然,一只手掌重重地打在我的脸颊。我摸着那张微微肿胀的小脸,浑浑噩噩地看着爸爸,眼神里流露出令人怜爱的泪珠。爸爸似乎有些心疼,慢慢地说:“现在三点,你去面壁思过三小时,在经期间,不准吃饭。”

  过了三小时,我有点坚持不住了,爸爸叫我到他前面来。我小心翼翼的向爸爸走去,后者一把抱住我,并对我说:“孩子,你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么?”我细声回答:“我不知道”爸爸没有生气,对我说:“那爸爸告诉你”我不知所措地点了点头。“你今天拿了小姑的钱,而且还是没经过小姑的同意,好听一点,就叫拿,难听一点,就叫偷!知道吗?”爸爸说到。我点了点头,小声地回答:“哦,爸爸,我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爸爸抚摸着我的.脸,说:“虽然爸爸打了你,也罚了你,但是,爸爸永远是爱你的,好了,既然你已经认错了,那就去吃饭吧!”

  在饭厅吃饭时,偶尔听到一两声爸爸压低的哭声,那时我的心都碎了,想到爸爸如此辛苦的工作,只为了我过上好日子,自己不禁愧疚的低下自己的头,心想:“丁林,为了让爸爸不哭,请你尽力不犯错!”

  爸爸,感谢你!是您把我的邪念被压制在蒙芽之中,主我远离了那一条条不归路,爸爸,放心,我一定不会再让您为我哭泣的。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8

  《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这本书是妈妈送我的“六一”节礼物。书中收录的都是中小学生获奖作品,每次读这本书,我都会倍受感动。

  冰心奶奶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虽然这些文章讲述的故事都很平常,但是平凡中却能见真情。

  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日记都感人肺腑,语言细腻流畅,我来为大家介绍一篇我印象最深的吧。

  《我是您的女儿》,是一个六年级同学写的日记。讲述了一个尊老爱老的故事,一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故事,一个让人流泪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敬老院中,一位九十三岁的老奶奶无儿无女,孤独一生。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虽然和老奶奶非亲非故,却无怨无悔坚持照顾她十多年。有时,老奶奶一吃东西就吐,大小便失禁,老人每天不厌其烦地服侍她。这样精心的照顾体贴,抚慰了老奶奶,也感动了我们读者。这使我不禁想到,我的老太太也有九十多岁了,如今也住在敬老院里。她理应得到儿孙们的照顾,幸福地安度晚年。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一定要将这种美德继承下去。

  还有一篇《爸爸为我削小棒》也感人至深。文章讲述了一位父亲患上了可怕的白血病,但他不忘关心自己儿子的学习。在儿子即将升入小学时,这位父亲用他颤抖的双手,用香樟树枝磨出了100根小棒,作为数学课上的'用具。但这位可怜的父亲却在五天之后就永远地离开了儿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切厚重的父爱。天底下最令人难忘的就是这种父子连心的亲情,它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这本书中的日记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字字真诚,篇篇动人,流露出真爱之美。读这本书,可以接受爱的教育,培养和树立高尚情操。一个人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更要有健康高尚的情感素质。我们应该将“爱”看成是一个自然、高尚、美好的字眼,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人类存在,这个世界就会有爱,到处充满了真情。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要知恩图报,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我想化成一缕清风,抚平爸爸额上的皱纹;我想变成一阵细雨,滋润妈妈粗糙的双手;我想化成一道阳光,温暖所有爱我的人的心灵。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9

  从教近二十年感觉现代中国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比女人的时装还要变得快。先是什么愉快教学,一堂课四十分钟又是做操又是游戏,不问学生学到了多少就图个热闹。再是什么合作学习,一堂课学生围一桌,你一句我一句叽叽喳喳夹杂嘻嘻哈哈,不问时间成本是多少。学完苏联学美国,如今又提倡什么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它提出的三相信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具有“把学生当天才来欣赏,当天才来培养”的教育思维。于是课堂上动不动老师就是“你真棒!”,学生就是“我最行!”。

  几句“你真棒”“我最行”难道真的能让不棒的也棒,不行的也行?在全国人民一致推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教育理念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在夸赞声中都成了好孩子呢?这成功教育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不成功的事实呢?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挨不得老师的.一顿批评,动不动就是伤了自尊要跳楼了;在家里听不得父母的几句唠叨,动不动就是没有自由要离家出走了。进了单位自以为“我最棒”“我最行”,不屑躬身向同行的前辈学习,受了上司一通训话,动不动就是辞职不干了。要是失恋了,想不通自己从小就是最棒最行,怎么人家就看不上咱?动不动就割腕吞药了。

  我看我们的成功教育是夸过头了,要知道自信过了头就是狂妄。我们的孩子在成功教育下没了耐挫力,经不起一点挫折,这样的心理还健康吗?成功不光要树立自信,更要学会谦卑。只有谦卑才能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无止境,要积极进取,只有谦卑才会做事勤勉,去浮去躁。

  近读南怀瑾著作,其中有两句能扯得到教育的话颇是在理:佛说法等于一个大教育家的教育方法,不是呆板的方法,所谓因材施教,有时候骂人是教育,有时候奖励人也是教育,恭维你是教育,给你难堪也是教育。反正教育法的道理就是刺激你一下,使你自己的智慧之门打开就对了,所以说无有定法。

  没有哪一种教育的方法是绝对的好,或者是绝对的不好。教育是百年大计,不是时装走秀,一年一个样,流行什么大家都穿什么。这流行的时装也不是穿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合身的,对于教育孩子硬是套上哪个模式更是不合适。在我们中国人掀起一浪又一浪哈韩哈日哈英文的热潮时,日本人一直只把英文当选修课。在我们教育孩子要自信时,我们是不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更应该有自信?

【教育孩子的作文】相关文章:

教育孩子的作文07-02

教育孩子的作文03-20

孩子的教育作文03-21

[可以教育孩子的故事]教育孩子的故事04-13

教育孩子的作文[通用]07-02

教育孩子的作文(集合)07-02

教育孩子成功的作文04-07

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12-19

教育孩子的故事作文01-05

教育孩子的方法作文12-20

【精品】教育孩子的作文九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教育孩子的作文九篇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1

  我和儿子走了一路,聊了一路,心情很是轻松。一进家门,先生就开始唠叨个不停,说这几天工作快要把人给累死了,学校一天假期也没有,这几天胸口闷得快要受不了了...先生还想滔滔不绝的发牢骚,我偷偷给他做了一个手势,又悄悄的指了指儿子,他即刻明白了我的意思,笑了一下,不再谈论这个话题。当我有机会和先生单独在一起时,我就和他交流,对他近期的工作态度狠狠的表扬了一番,只夸得他不好意思,说最近因为工作过度劳累,身体有些不适,心情低落时,有时也会在家里传递负能量,这点你提醒过多次,但还是没有改掉,还需要修炼。我接过他的话茬,说:“是呀!当孩子们在家时,家就犹如学校的课堂,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对孩子都有影响,正能量或者负能量的影响,直接影响孩子当下对待学业的态度,甚至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事业和生活。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作为父母,每天需要学习并反思,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就是送他们最好的'成长礼物,先生连连点头说是这个理,以后会慢慢的改变自己。”

  如果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碰撞一朵云的|话,那么家庭好的教育更像一棵扎根深厚的大树,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然后在爱的培育下,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大树如此,教育更是如此,家庭教育和大树同样的道理。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2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招生宣传在各中小学门口铺天盖地,着实让家长无所适从。昨晚儿子同学的家长给我打电话,问到底哪儿的辅导班好?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快速提升?看得出家长也很着急,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辅导孩子学习要从根本出发。

  孩子是个性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分析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找到办法帮助孩子,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检验家长“教育智慧”的.过程。

  二、辅导孩子学习不能急功近利

  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从来没有特效药,切忌“急功近利”。辅导班为了个人的利益宣传的“两个月保证进入前十名”、“四十天让孩子提高成绩”、“七天背会3000个单词、’一周会写作文”......这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客观的学习规律,好比盖大楼,盖得再高,外表装饰的再华丽,若没有坚实的地基,随时就有可能倒塌,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一切“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不但帮不了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因此千万不要被辅导班的宣传所蒙蔽。

  三、辅导孩子没有固定的方法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长们不要渴望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化辅导方法,别人的方法可以拿来学习和参考,切不能照抄照搬,不能追风。孩子是个性的,家长是个性的,问题是个性的,方法也是个性的。只能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目的的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帮助孩子的目的。

  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孩子送进什么样的辅导班,最操心的还是家长,千万不能把孩子送进辅导班就万事大吉,家长才是不图回报、不计名利、最贴心的辅导老师。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3

  不要找任何理由打骂孩子.不少父母都有打骂孩子的习惯,而且在打完孩子之后还要为自己找一些理由:比如,孩子不听话;孩子太淘气;孩子不好好学习;孩子太懒;孩子爱说谎……有的父母还不错,打完孩子之后也做一点自我批评:比如,脾气不好;让孩子气得没了办法;完全是为了孩子好;哪有时间跟他讲道理……也有的父母对打孩子始终持一种赞同和支持的态度,而且还有点理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才是害;棍棒下面出孝子;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属核桃的,非砸着吃不可……

  我丝毫没有排除父母对孩子的刻骨铭心的爱,我也不否定父母对孩子的高度责任心,我更不能说父母都不懂教育孩子。但是,我应当说,打骂孩子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应该的,或者说都是没有理由的。

  我们先不说打骂孩子符合不符合教育学、行为学和有关法律的要求,我们只说打骂孩子在孩子的心灵上造成的巨大创伤,就可以发现打骂孩子的父母的确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有一天,我从一所小学门口经过,看到一位母亲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去上学。当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这个小女孩说什么也不进学校的大门,母亲无论怎么说都无济于事。大概母亲急于上班,或急于做生意,她看了看手表,一下子提高了嗓门:“你去不去,再不去我非打你不可!”小女孩还是不动身。母亲急了,弯腰从地上拣起一根一次性筷子,态度十分严厉地威胁道:“你说,到底去不去!”说着,把筷子高高地举了起来。就在这一刹那,我看到了孩子内心深处的伤痛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她双臂紧抱,缩成一团,浑身发抖,弯着腰,并发出了撕心裂肺地尖叫声。母亲在一旁继续咆哮着。大约持续了三分钟,小女孩像发了疯似的跑进了学校。

  看到这惊心的一幕,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母亲举起的筷子并没有落在孩子身上,没有给孩子造成任何肉体上的伤害,而且只是一根一次性筷子,即使落在了孩子身上,也不至于损伤孩子半根毫毛。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浑身发抖,并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呢?通过孩子那一瞬间的表现,我敢肯定地说,这个小女孩心理上的伤害是很深很深的。我猜测,这个小女孩可能经常受到父母的这种威胁和恐吓,甚至经常遭到父母的打骂,以致使她在这种恐吓来临的时候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声音凄厉。我们可以想见,这个小女孩的心理是多么脆弱,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她能承受得了什么压力?

  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采取惩罚手段,因为它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这种伤害如果太深,很长时间很难愈合,有些甚至是终生都无法治愈的。

  父母可能不这样认为,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孩子就吃这一套。是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孩子犯了错误,痛打一顿,孩子认错,父母高兴,既教育了孩子,也证明了自己方法有效。但是,在孩子心理上留下的创伤父母是绝对看不到的。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有时一个人躲在一个角落里哭,有时一个人把自己埋在被子里哭,有时一个人在厕所里哭。

  我接触过一个中学生的父亲,他含着热泪向我讲述了他和孩子中间的一段感情纠葛:

  晚上,孩子已经睡觉了,他还在那里批评孩子,孩子很不高兴地叮了他几句,一下子点起了他的满腔怒火,他揭开孩子的被子将孩子通打了一顿,并叫孩子“滚”,孩子爬起来只穿着一个小裤头就跑了出去。夫妻俩吓坏了,赶快开车去找,直到凌晨两点多钟才把孩子找回来。

  回到家里一句话也不说,似乎变了一个人。父亲发现自己错了,马上向孩子承认错误,可是孩子用被子把自己埋的严严实实,一句话也不说,从孩子的被子抖动的情况看,父母知道孩子在痛哭。第二天,孩子到了学校,从此他就再也不回家了。父母找到学校,也看不到孩子,因为孩子怕父母来找,便不回宿舍睡觉,直到很晚,估计父母不会来找了,才回宿舍睡觉。

  晚上,下着蒙蒙细雨,父亲一个人开着车来到学校,他怕孩子会躲着他,便专门从黑暗的树阴里走。晚上十二点多钟,他来到学校的操场上,他发现孩子一个人在操场上漫无边际地溜达。他的心缩紧了,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他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拉住了孩子的手,但是孩子甩脱了他,很快逃走了。他怕孩子出意外,没有回家,仍然在校园里转悠。凌晨两点多钟,当他来到学校的舞台上的时候,他发现孩子孤零零地一个人躺在舞台上睡着了,冻得缩成了一团。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一下子冲上去跪在了孩子面前,可是孩子还是挣脱了他跑开了。这位父亲一个人在学校的操场上呼天抢地地痛哭了一场才慢慢地回家去了。

  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孩子在离开父母以后他精神上能很愉快吗?他就不思念他曾经拥有的那个温馨的家吗?他就不想爱他疼他的父母吗?他那孤独郁闷的生活能使他快乐吗?假如你是他的父母,你看到他一个人在雨中漫步的时候,你的心理好受吗?当你看到在凄冷的雨夜,一个人躺在舞台上缩成一团的时候,你的心里感到舒服吗?

  知道经常惩罚孩子的父母能不能听到孩子的哭声,如果他们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会不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从孩子的感受去替孩子想一想。

  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那些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表情是呆板的,他们的脸上不会有灿烂的笑容,有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咳声叹气,或者暗自神伤。总之,他们缺乏少年儿童应当具有的天真和欢乐。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不快乐的孩子精神上总是背着沉重的包袱,而这个包袱是抑制孩子的心灵,扼杀孩子的智慧,扭曲孩子的人格,摧毁孩子的情感的最可怕的“杀手锏”,是一种慢性的高效“毒剂”。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警惕,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痛快而给孩子带来终身的伤痛。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4

  在我们家属院里有这么三个孩子。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她们:第一个女孩叫作爽爽,第二个女孩叫做玲达,第三个女孩叫做恬恬。她们今年都五岁了。而且都十分的漂亮。

  爽爽是我婶婶家的孩子。也就是我的妹妹,在家里叔叔婶婶都惯着她,宠着她。不过唯一好的是婶婶的教育方法是在自己什么地方摔倒的就在什么地方爬起来,她不会去干涉。而且婶婶十分的要强,总是想让自己的女儿得第一。

  玲达是我爸爸朋友家的孩子,她十分的懂事乖巧,听父母的话,不过她的'父母虽然爱她,并不是像我的叔叔婶婶那样溺爱自己的孩子,不对的地方,就给予批评教育,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让她变的更加完美起来。父母对她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让她快快乐乐的成长慢慢的学习各种知识,并不要求一步到位。那样的孩子会感到压力。

  第三个女孩我认识的比较晚一些,不过我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是很懂事的,而且从中我可以感受到女孩的柔弱的美。我比较欣赏她也许是我们俩个的性情比较相似吧。

  她们三个一开始玩的很好。尤其是爽爽和玲达更是形影不离,但是从那次:玲达正再脱轮滑鞋,她正站着脱,爽爽推了她以下,差一点摔倒,大家都刚开始学如果摔倒了后果就不堪设想啊,玲达也是出于害怕感,所以拧了她一下。爽爽就不干了。跑去了她妈妈那里你看她妈妈一看到她的孩子被别人欺负了,好像是拉了她的一块儿肉似的,对她的女儿说:“以后不要和她玩了,说这便怒气冲冲的上楼了。”

  玲达看到这种情况,她气哭了,恬恬跑过去说:“别哭了玲达,我们不和她一般见识。”玲达说:“恬恬你真好,我谢谢你以后我们俩个一起玩好吗?”“好”恬恬点点头。

  以后这爽爽和玲达便干上了,只要爽爽看到玲达一下来,她就上去.通过这件事大家都可以看出同样家庭条件差不多的孩子,爽爽是温室中的花朵,溺爱中成长的孩子。而玲达和恬恬是健康向上的好少年。

  希望大家多多学习玲达和恬恬。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5

  一直以来,我对孩子的教育是很随意的,我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不想给他施加太多的压力,况且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应该过多地参与。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孩子上四年级。他不但各方面表现一般,而且学会了撒谎,作业没做完,说做完了,在学习上懒惰、拖拉。渐渐地,我还发现,他对于我偶尔的管教不认可,还和我顶嘴耍脾气,我对孩子的这种逆反居然束手无策。于是我反省了一下自己,这不能全怪孩子,我对她的检查和督促实在太少了,而且我没有一套好的教育方法,只是在任其自然发展,偶尔的管束根本不能奏效,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认识到了这些,我就要采取行动。于是我想到了书。假日的某一天,我来到了书店,翻阅了有关教育的书籍,觉得国外的教育不太适合国内,就没有选择。我特别赞同赏识教育,于是买回了一本周泓的《教你如何赏识孩子》,读后便萌发了对孩子实施赏识教育的念头。

  我的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子小,做什么事情不主动,这可能也有遗传因素吧,我和爱人小时候都是这样的。由于我在他一至四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过多的约束,仅靠他自己的自觉性,所以他没有自己的的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兴趣也是一般。针对孩子的性格和他的现状,我制定了我的教育目标和孩子的学习计划,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目标在小学毕业前实现。计划是:每天利用1小时写作业,半小时写书法,半小时读课外书,半小时看电视,其余时间自行支配,但9点之前必须睡觉(特殊情况除外)。我呢,每天陪着他,看与工作有关的书籍、杂志,看《读者》以及其他我喜欢看的书,练书法,写摘抄。他的摘抄作业比较差,于是,我和他一起摘抄,我把看书发现的适合他阅读的文章推荐给她看,把适合他摘抄的提供给她,他写周记,我也写,他练书法,我也练,总之,我尽可能地和他一起学习相同的知识,培养他的兴趣,我也能从中受益,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我还制定了奖励措施:每一次大进步得5分,每一次小进步,得2分,积满50分有一份价值20元的礼物,积满100分有一份价值50元的礼物。我特意给他准备了一个专门记录进步的本子,把他的进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学习方面的进步,另一部分是生活方面的进步。并把每一次进步都记录下来,同时贴上大大小小的粘贴。孩子对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计划刚实施几天,他就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也就得到了应得的分数和粘贴。我也不失时机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说明我的想法,希望得到老师的支持。老师也在反馈本上给我留言,说出孩子的进步,孩子还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

  我的计划实施了两个月的时候,孩子通过期中考试,他的数学成绩不理想,于是我给孩子的班主任老师打了电话询问原因,老师说,这次考试有些题是还没有学到的,这也不怪孩子,别责备他。还说,孩子最近最大的进步就是自信了,这比什么都重要。责备我当然不会,可我想知道孩子考试失利的原因,也想知道我的教育方法的效果。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坚定了信心,就这样继续实施我的计划,我相信我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况且我原本看重的也不是成绩,我一直坚信,只要学习兴趣有了,就不愁成绩!他能愉快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最大的希望,目标实现了,就会为他上初中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也坚信,我的孩子决不是朽木,只要方法正确,他一定会有好的未来。

  一学期下来,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能独立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在这之前,我给他的`订的《小学生优秀作文》、《小雪花》、《故事大王》等,他很少问津;他基本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在我不在家的时候,不用爷爷奶奶督促,也能主动完成计划,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在朗读课文方面,他一直是比较弱的,而这学期,在此方面,他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并得到了同学的认同;在作文方面,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错别字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摘抄也是他的弱项,在我的鼓励下,他的摘抄得了好几次“优”。众多的进步让他的积分达到了100分,得到了他想要的礼物,他尝到了努力的甜头,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我知道,虽然他在进步,可这些都是不稳定的,我必须坚持下去,将这些好习惯加以巩固,才能达到我的预期目标。我将继续努力!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6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孩子的未来父母总是充满了期盼,从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很多家长就一门心思的为孩子打算,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成龙成凤,所以从小就安排孩子学这、学那,也不管孩子的感受和兴趣,殊不知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对学习心生厌恶,这还能有好的效果吗?因此如何引导孩子学习是我们家长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谈点我教育孩子的体会。

  首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个性加以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的孩子虽是一个男孩,却很文静,坐得住,无论做什么都很专心。根据儿子的这些特点,我们常陪儿子玩积木、下跳棋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动手、动脑;和儿子一起看动画片,帮助他分清是非;我们还有意识的买一些简单、易懂并有插图的故事书和儿子一起看,并读给他听,培养他对读书、识字的兴趣。儿子记性很好,听过几次的故事,就能再讲给别人听,为此常得到他人的夸奖,这极大的增强了儿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他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儿子常常要求我们给他买书。儿子上小学后,学会了拼音和使用工具书——字典,我们就买一些带有拼音的'儿童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童话、寓言故事等,让儿子自己读,有不认识或不懂的字就自己查字典弄懂,这既满足儿子的求知欲又能让儿子从故事中学会一些做人处事的简单道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现在我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他很喜欢上学读书,在学校表现不错,从无厌学的反映。

  有了学习的兴趣,还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儿子上小学之后,我们给儿子订了一条规矩——放学回家马上做作业,温习功课。作业没完成之前,不能玩耍,也不许开饭。刚开始儿子有些不适应。从尽情玩耍的幼儿园到整天上课的学校,一放学就想放松一下,想看动画片,但我们丝毫不让步,想看动画片和玩,可以,但必须等作业完成后,我们还可以陪着玩,儿子只好照办。可小孩子爱玩是天性,当然也就难免违规,有一次放学后,路过一家商店,里面正在播放《猫和老鼠》,这下可把儿子看动画片的瘾给勾出来了,一回家,放下书包,找出碟子就开始看,一直到我们下班回家才赶紧去做作业。平常我们家都是五点半吃晚饭,六点钟,儿子看少儿节目,八点半准备睡觉。可是那天都快七点了,爷爷、奶奶早将饭菜端上了桌,由于儿子作业没做完,我们都没动筷子。儿子忍不住向我求饶。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学习重要,我们等你做完作业。结果全家人快八点钟才吃晚饭。我对吃得狼吞虎咽的儿子说:因为你没及时做完作业,耽误了全家人开饭,而且饭后半小时的少儿节目及散步等都不能进行了。

  这一次,儿子领教了什么事都没有做作业、温习功课重要,从此,放学进家门就温习功课,做作业成了儿子的自觉习惯。饭前完成作业是一个硬指标,也是我们家不成文的规定。只要作业完成了,儿子怎么玩都行,我们不再干涉,因为那时间是他省出来的,是对他抓紧时间的奖励。

  再有就是家长也应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从儿子上小学开始,无论多忙,我们每天都坚持仔细地检查儿子的作业,如有错误,及时让他改正。这样能让儿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很重视他和他的学习情况,也避免了儿子做作业马虎、应付了事。

  儿子有了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良师的教导,又有过硬制度的约束,再加上适当的奖励措施,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一直很不错。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7

  童年,是一株走向生活的幼苗,它要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滋润。童年,是一座高楼,它要用生活中的所有趣事来搭建。可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东西会让你走不归路。而教育,就是压制它们的最好方法。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是,对我当时那个幼稚年龄来说,真是太深奥了,又怎么可能知道随意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

  那天,我们一家去给小姑拜年。在小姑家玩时,发现小姑的房间有一台电脑,我便吵着去玩,无奈,大人们只好答应。我又摇摇晃晃走进小姑的房间,在小姑的床上,我看见了一张一百元的钞票,心想:“大人们应该不会介意我拿走”然后,一只小手将那张钞票握在手中。然而,却被爸爸看到了全过程。

  回到家后,爸爸那一张温和的脸突然变得阴沉沉的。就好似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立马就漫天乌云了。我被爸爸叫到跟前,突然,一只手掌重重地打在我的脸颊。我摸着那张微微肿胀的小脸,浑浑噩噩地看着爸爸,眼神里流露出令人怜爱的泪珠。爸爸似乎有些心疼,慢慢地说:“现在三点,你去面壁思过三小时,在经期间,不准吃饭。”

  过了三小时,我有点坚持不住了,爸爸叫我到他前面来。我小心翼翼的向爸爸走去,后者一把抱住我,并对我说:“孩子,你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么?”我细声回答:“我不知道”爸爸没有生气,对我说:“那爸爸告诉你”我不知所措地点了点头。“你今天拿了小姑的钱,而且还是没经过小姑的同意,好听一点,就叫拿,难听一点,就叫偷!知道吗?”爸爸说到。我点了点头,小声地回答:“哦,爸爸,我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爸爸抚摸着我的.脸,说:“虽然爸爸打了你,也罚了你,但是,爸爸永远是爱你的,好了,既然你已经认错了,那就去吃饭吧!”

  在饭厅吃饭时,偶尔听到一两声爸爸压低的哭声,那时我的心都碎了,想到爸爸如此辛苦的工作,只为了我过上好日子,自己不禁愧疚的低下自己的头,心想:“丁林,为了让爸爸不哭,请你尽力不犯错!”

  爸爸,感谢你!是您把我的邪念被压制在蒙芽之中,主我远离了那一条条不归路,爸爸,放心,我一定不会再让您为我哭泣的。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8

  《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这本书是妈妈送我的“六一”节礼物。书中收录的都是中小学生获奖作品,每次读这本书,我都会倍受感动。

  冰心奶奶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虽然这些文章讲述的故事都很平常,但是平凡中却能见真情。

  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日记都感人肺腑,语言细腻流畅,我来为大家介绍一篇我印象最深的吧。

  《我是您的女儿》,是一个六年级同学写的日记。讲述了一个尊老爱老的故事,一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故事,一个让人流泪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敬老院中,一位九十三岁的老奶奶无儿无女,孤独一生。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虽然和老奶奶非亲非故,却无怨无悔坚持照顾她十多年。有时,老奶奶一吃东西就吐,大小便失禁,老人每天不厌其烦地服侍她。这样精心的照顾体贴,抚慰了老奶奶,也感动了我们读者。这使我不禁想到,我的老太太也有九十多岁了,如今也住在敬老院里。她理应得到儿孙们的照顾,幸福地安度晚年。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一定要将这种美德继承下去。

  还有一篇《爸爸为我削小棒》也感人至深。文章讲述了一位父亲患上了可怕的白血病,但他不忘关心自己儿子的学习。在儿子即将升入小学时,这位父亲用他颤抖的双手,用香樟树枝磨出了100根小棒,作为数学课上的'用具。但这位可怜的父亲却在五天之后就永远地离开了儿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切厚重的父爱。天底下最令人难忘的就是这种父子连心的亲情,它会伴随我们的一生。

  这本书中的日记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字字真诚,篇篇动人,流露出真爱之美。读这本书,可以接受爱的教育,培养和树立高尚情操。一个人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更要有健康高尚的情感素质。我们应该将“爱”看成是一个自然、高尚、美好的字眼,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人类存在,这个世界就会有爱,到处充满了真情。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要知恩图报,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我想化成一缕清风,抚平爸爸额上的皱纹;我想变成一阵细雨,滋润妈妈粗糙的双手;我想化成一道阳光,温暖所有爱我的人的心灵。

教育孩子的作文 篇9

  从教近二十年感觉现代中国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比女人的时装还要变得快。先是什么愉快教学,一堂课四十分钟又是做操又是游戏,不问学生学到了多少就图个热闹。再是什么合作学习,一堂课学生围一桌,你一句我一句叽叽喳喳夹杂嘻嘻哈哈,不问时间成本是多少。学完苏联学美国,如今又提倡什么成功教育。成功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它提出的三相信的学生观,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具有“把学生当天才来欣赏,当天才来培养”的教育思维。于是课堂上动不动老师就是“你真棒!”,学生就是“我最行!”。

  几句“你真棒”“我最行”难道真的能让不棒的也棒,不行的也行?在全国人民一致推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教育理念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在夸赞声中都成了好孩子呢?这成功教育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不成功的事实呢?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挨不得老师的.一顿批评,动不动就是伤了自尊要跳楼了;在家里听不得父母的几句唠叨,动不动就是没有自由要离家出走了。进了单位自以为“我最棒”“我最行”,不屑躬身向同行的前辈学习,受了上司一通训话,动不动就是辞职不干了。要是失恋了,想不通自己从小就是最棒最行,怎么人家就看不上咱?动不动就割腕吞药了。

  我看我们的成功教育是夸过头了,要知道自信过了头就是狂妄。我们的孩子在成功教育下没了耐挫力,经不起一点挫折,这样的心理还健康吗?成功不光要树立自信,更要学会谦卑。只有谦卑才能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无止境,要积极进取,只有谦卑才会做事勤勉,去浮去躁。

  近读南怀瑾著作,其中有两句能扯得到教育的话颇是在理:佛说法等于一个大教育家的教育方法,不是呆板的方法,所谓因材施教,有时候骂人是教育,有时候奖励人也是教育,恭维你是教育,给你难堪也是教育。反正教育法的道理就是刺激你一下,使你自己的智慧之门打开就对了,所以说无有定法。

  没有哪一种教育的方法是绝对的好,或者是绝对的不好。教育是百年大计,不是时装走秀,一年一个样,流行什么大家都穿什么。这流行的时装也不是穿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合身的,对于教育孩子硬是套上哪个模式更是不合适。在我们中国人掀起一浪又一浪哈韩哈日哈英文的热潮时,日本人一直只把英文当选修课。在我们教育孩子要自信时,我们是不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更应该有自信?

【教育孩子的作文】相关文章:

教育孩子的作文07-02

教育孩子的作文03-20

孩子的教育作文03-21

[可以教育孩子的故事]教育孩子的故事04-13

教育孩子的作文[通用]07-02

教育孩子的作文(集合)07-02

教育孩子成功的作文04-07

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12-19

教育孩子的故事作文01-05

教育孩子的方法作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