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时间:2024-05-21 13:00:13 蔼媚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古人云:“教育是国家之根本。”教育包括:“家庭和学校教育”,人从出生到死去,一辈子都在接受教育。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所有的成功都是个性的成功,因此,教育的真谛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严,而这些都不是父母所能主宰的。因此,他们是独立的人,他们的个体权利应当受到父母的保护。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就提出:“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也具有他的本身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

  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孙云晓教授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位母亲看到上高中的儿子因为谈恋爱而心神不定的时候,非常替孩子着急,于是在儿子出门后想方设法撬开了儿子的抽屉,取出儿子的日记。可是,当她翻开日记时,手却像被烫了一般。原来儿子在日记本中夹了一张纸条:“妈妈,我料定您会来看我的日记,我瞧不起您!我的烦恼是我自己的事情,您不必管我,我能挺过这一关!”这位母亲追悔莫及,感慨自己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应该不尊重孩子。

  父母虽然给了孩子生命,养育了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应该受到尊重,也只有受到尊重后,他才可能尊重自己,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进而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孩子不是属于父母的某种“东西”。当父母意识到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很多时候就会放弃扮演“过来人”的角色,让孩子自己选择。

  《读者》曾转载过我的一篇文章,大意如下:

  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父亲就很愿意让孩子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一个目标,逼孩子去达到。蔡志忠上中学时,大部分时间都沉迷于漫画世界,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面临留级的命运。当时,台北的一家漫画出版社邀请蔡志忠去画漫画。蔡志忠不知道父亲能否同意自己放弃学业。

  一天晚上,父亲像平时一样坐在藤椅上看报。蔡志忠忐忑不安地走到父亲身后,轻声说:“爸,我明天要到台北去画漫画。”父亲没有抬头,边看报边问:“有工作了吗?”“有了!”“那就去吧!”这一问一答中,父亲一动也没动,继续看他的报,蔡志忠也没走到他的面前。

  或许,蔡志忠和他父亲当时都未曾想到,这短短十来秒对话,却成了影响蔡志忠一生的最重要时刻。如果当初父亲一定要让他留在学校接受留级的命运,他日后还可能因为漫画而闻名全世界吗?

  反观我们身边却有很多父母以“爱”的名义不断地伤害着孩子。有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工具,来实现他们未完成、或者不可能完成的梦想。他们“重视孩子”只是表面的,实际重视的往往是他们自己:

  重视孩子学习、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往往是重视自己的虚荣;

  重视孩子成长、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未圆的梦想,往往是重视自己的愿望;

  重视孩子将来、认为“我是在为你好”的时候,往往是重视自己的判断;

  重视孩子是不是“听话”、是不是“守规矩”,往往是重视自己的权威……

  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爱他,才会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孩子的童年不会重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庸,强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会让孩子只知道听从大人的意愿,渐渐失去自己。而这将会成为教育最大的失败。

  关于尊重孩子,我的建议是:

  把孩子当作家庭中的一个平等成员。父母要改变那种支配一切、指挥一切的错误观念。时刻牢记这一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会顺利得多,亲子关系也会融洽得多。

  多问孩子的想法。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别人家的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自己的孩子未必会喜欢,因此不要强迫孩子去做这个、去学那个,关键是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要孩子自己愿意做。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但不能强逼孩子。选择也是孩子的权利之一,父母遇到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时,要学会和孩子商量,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而不是根据父母的爱好兴趣做选择。因为那样很容易使孩子丧失个性。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也不能信马由缰,走向极端。面对孩子,父母要学会自我控制,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使是在十分生气的情况下,也要问一问自己: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自己的错?父母如果情绪失控,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导致家庭教育走向失败。

  小孩家庭教育技巧

  1、人多不批评

  大人犯错时,也不想被人在人前批评,小孩也一样。他们也是要面子和自尊心的,所以在人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不去批评他们,并且在与别的家长或同事谈论时,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其它孩子做对比,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2、睡前不批评

  现在家长因工作关系,所以一天几乎没有多少时间与孩子相处的,唯一相处的时间就是晚上睡觉前这一段了,有的家长会利用这段时间与宝宝沟通一下学校、同学之间相处等问题,还有些家长用这段时间来批评孩子的错误,把这期间发生的错误都拿出来说一说,孩子在犯错时,如果不能立刻指出来,那么过后就没必要再拿出来说了,因为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同时如果把错误当成一件非常严肃的问题来谈的话,孩子会有防备的心理,只要一说要与他谈话,孩子首先想到是又要挨批了。

  3、进餐不批评

  现在不少家里都把吃饭时间做为批评时间,孩子边吃你边批评,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是影响孩子的消化。二是教育的效果几乎没有,长久下去,会出现的情况就是“你说你的,我吃我的”,所以为了大家好,最好不要选择吃饭时时行批评。

  4、错误不重提

  我们几乎很多家长都有一个惯性,就是在批评一件事时,就会牵连出大批以前的事来说,把一个缺点连带出诸多的缺点来,然后一起说,最后让孩子不知所云,也不知自己为何挨批,所以在孩子犯错时,要就事论事,以前的错就不要再拿出来说了,这是父母要注意的一点。

  5、批评不比较

  在父母的眼中,无论自己家的孩子多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但心理一定还是自己的孩子最好、最聪明、最可爱、最漂亮。但我们在孩子面前时,说出来的话却不是这样的,当孩子犯错时,我们经常能听到父母说“你看看,那个谁谁都比你做得好”“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能那么厉害呢?”等等诸多的比较词就出来,这样比较的后果就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这是父母的一个大忌。

  6、情绪不发泄

  情绪发泄不出,是件痛苦的事,但我们更应该想的是,我们把脾气都发泄到孩子的身上,伤害到了他们,最终的结果还是会伤害到我们自己的身上,所以在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做些其它事情去,不要去理他们,等情绪平静下来再找孩子谈谈。

  通过以上,我们知道,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要尽量不去批评他们,因为批评的效果并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既然没有达到的目的,那么我们这什么还要费力的去做呢。

  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在家里的举动,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足,发展孩子的优良品德和教孩子养成勤俭朴素的的好习惯。下面小编具体说一下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

  家长以身作则。家长想教育好孩子,必须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比如吃米饭时家长想教孩子勤俭节约,不浪费一粒米。自己首先要保证把碗里的米饭吃干净,一粒也不剩,这样即使不给孩子说,时间长了孩子也会跟着学的。

  可以训斥但不要体罚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随意就体罚孩子,这样反而给孩子造成阴影。而是应该首先予以劝说和训斥,比如孩子耍脾气把吃的好好的馒头扔掉了,家长应立即要求孩子捡起来,否则不让他吃饭了,并告诉他再扔馒头就罚站。这样孩子一般会自觉地捡起馒头。

  多鼓励夸奖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有时候一句责备的话能让他难受很长时间。相反多鼓励鼓励他会让孩子干劲十足。比如孩子帮家长擦桌子了,家长就要使劲的夸一夸孩子,说:你真棒!真勤快!谁也没有XXX懂事。这样孩子会非常高兴,还有可能去接着帮忙拖地了。

  找些表现好的小朋友作为孩子的榜样。孩子之间攀比心很重的,当别的孩子做什么,往往他就做什么。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不妨试着找些既勤快又懂事的小朋友做个榜样。比如孩子经常赖床,家长可以说:小明天没亮就起床背诗了,人家可厉害了,没人赶得上他。这样孩子受到激励,会精神起来,要和小明比比谁起床早。

  及时的给予奖励。当孩子犯错时应该给予惩罚,但是孩子做的好时更要加大奖励力度。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热情。比如孩子考试得了满分,或是船模型比赛、钢琴比赛等获奖,家长要用些实用的大奖品来奖励孩子,比如大毛绒玩具等,这样孩子会十分自豪的,做事也更加有信心了。

  幼儿家庭教育批评孩子的技巧

  一是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二是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三是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是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五是适时适度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事半功倍。

【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相关文章:

教育心得: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03-07

教育随笔:把自己当孩子12-11

教育随笔:孩子就是我们镜子12-09

幼儿教育随笔-不要让孩子手中蛋糕变回沙子07-28

让孩子自己做教育随笔11-07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处理11-07

让孩子自己做主的教育随笔11-09

教育随笔:让孩子自己来!12-12

让孩子自己处理冲突教育随笔11-23

教育随笔:把自己当孩子15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