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喝水引发的教育学思考

时间:2024-07-15 21:04:45 炜玲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要喝水引发的教育学思考

  喝水是生命体通过口腔摄入水分的方式,人体每天通过口腔摄入的液体大约有2升。水主要在小肠吸收,进入人体后,水分主要用于补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因此,喝水是维持生命体新陈代谢的重要一环。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要喝水引发的教育学思考,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要喝水引发的教育学思考

  我要喝水引发的教育学思考

  某幼儿园举行半日公开活动,小路老师上了一节“味道”的探索型主题活动课。

  活动课是这样进行的:先由幼儿自己去尝尝活动室四周摆放的食品、调料、水果的味道。气氛很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有的因太辣而跺脚,有人因不小心用沾了辣椒粉的手揉了眼睛而哭起来。之后,幼儿纷纷集中在老师周围,交流起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活动进行到这里既热烈又顺利。可突然,兵兵叫了一声:“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此时,不少幼儿争相叫喊:“我要喝水!”“我也要喝水!”场面顿时很混乱。路老师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小路老师以商量的口吻希望孩子们能在活动结束后再去喝水。

  事情并没有结束。

  第二天,幼儿园就“该不该让孩子喝水”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讨论。

  小路:从理论上说我也知道,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老师要学会倾听、支持幼儿探索的欲望。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活动突然中断,小朋友都去喝水,老师被“晾”在一边。这样的活动能被认为是成功的吗?

  教师A: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该接过“喝水”的话题,并进一步发问:你们为什么会感到口干呢?并进而引导孩子懂得辣的东西不仅会有流泪、打喷嚏等反应,还会引起口干,支持幼儿继续探索。

  教师B:问题是,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去做,孩子还是要去喝水的话,怎么办?孩子想喝水就去喝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师都要去支持他们,那是不是连最起码的常规都没有了?我认为应该培养孩子一定的自控能力,路老师以商量的口吻请孩子在活动后喝水并把活动继续下去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教师C:我个人认为,教师如何对待探索型主题活动中许多预想不到的事情,如何接过幼儿的话题,怎样接,首先要判断话题的价值。如果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发现,就该大胆地去接,不要有其他的顾虑。如果没有教育价值,就不一定去“接”。

  教师小路遇到了一个许多教师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影响教学的关键事件,这个案例叙述了对这个关键事件的反思。黄建初,陆英.“我要喝水”引发的教育学思考。

  在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中,教师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其反思的内容有所不同,从教师群体角度来看,在反思内容方面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如果将教师群体按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职业年龄特征分为新手型教师(0—5年)、适应型教师(5—10年)、成熟型教师(10—20年)和专家型教师(20年以上)。那么,可以发现,新手型教师的反思更多的是对于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反思,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教育教学知识比较多地停留在间接的书本知识,对于这些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缺乏实践经验。适应型教师的反思比较多的是对于教育教学策略的反思,他们已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并能熟练地在熟悉的环境中运用,但没有形成技巧,缺乏在新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更多关注于学生的个别差异,综合、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策略。成熟型教师的反思则是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反思,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他们已形成适合于自身个性特征的固定的教育教学方式,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入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高原期”。在此阶段,教师要在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经验并使其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同时,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审视,使自己尽快地突破“高原期”,获得新的发展。专家型教师的反思是对教育科研的反思,他们的反思不仅有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策略的反思,而且还需要有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的理性的反思。

  由“喝水”引发的思考——让做家长的我们,细心点,再细心点

  做班主任久了,就会在意细节。特别是还教语文的班主任,此时,我想外加一句,教语文还是个妈妈的班主任,就会更有种母性光环在工作中。不过这里,我想用“柔软”这个词来形容。遇见孩子,遇见美好,这美好让我自己变得柔软。

  今天周一,恰逢大降温,从第一节课开始,明显班里面孩子们的咳嗽声“此起彼伏”。大课间后,我注意到也没有多少孩子去喝水。毕竟,天气冷了,不怎么出汗,也就不主动喝水了。由于数学老师外出学习,第三节课还是语文。刚上课,这“此起彼伏”声,又响起了,我问:“你们下课都没喝水吗?”孩子们摇摇头。我立刻发出指令:“下面所有同学去喝水”,同学们猛的一惊,表情在告诉我:“老师,上课了呀,你确定让我们都下位喝水?”我又郑重的点点头,大家这才纷纷去拿水杯。

  此时,我注意到,有些同学带的是保温杯,有些同学带的是塑料茶杯,里面大约有一两口水。我不禁有些心疼带塑料杯的孩子,天气渐凉,特别今天气温特别低,风特别大,常温放置的水对于我们的胃来说,都已经算凉的了。更别说孩子了。当然,还有些没带水杯的,也有保温杯里倒的水,是滚烫的那种,必须倒出来好久孩子才能喝。

  从“硬件”配备上,就能看到一个家长的细心程度。我们说,做家长的要用心,并不是事必躬亲,而是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为之提供引导与方向。习惯和学习方面,我们可以不代而为之,但是像准备水杯,倒水这些孩子凭借自己的力量不能完全做到的,我们家长便可以去代劳做一下。比如,为孩子准备个保温杯,里面装上刚好能喝的温水。或许,这个“身教”能传给孩子“细致”的品质。

  饮料能代替水吗?

  水是人体中最多的成分,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它可以促进人体内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的某些化学变化,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

  而且,人体中的血液、乳汁、唾液、汗液等90%以上的成分都是水,机体组织器官中的心脏、肝脏、肾脏、肌肉等,水的含量也在70%左右。

  所以,饮料是不能代替水的,饮料和水所含的成分是不同的,虽然适量饮用饮料没什么危害,但超量饮用或者用饮料代替水,那对健康来说是不利的。

  特别是小孩子,长期用饮料代替水,容易造成以下几点:

  有的饮料中含有咖啡因,比如奶茶、可乐,如果大量饮用容易引起兴奋,影响到正常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大部分的饮料都含糖量比较高,过量饮用可引起肥胖。饮料中含有的糖属于果糖和山梨醇糖,对小孩子来说比较难消化吸收,长期饮用还容易造成食欲不振和腹泻。果汁饮料偏酸,需要大量添加蔗糖,增加了患上龋齿的概率。含乳制品的饮料看上去比较健康,但实际上这些牛奶都是复原乳,对孩子是没有营养作用的,长期饮用只会增加肥胖。因此,小孩子喝饮料一定要适量,大人也要帮孩子控制好,且告诉孩子,最好的饮料其实是白开水。

  小孩子每天需喝多少水呢?

  幼儿期的孩子每天每公斤体重的需水量是125毫升左右,由于水的来源很多,比如汤、牛奶、流质食物、水果等,所以不用特定让孩子一定要喝多少水,不同年龄的孩子每天喝水量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每天能喝500毫升左右就不错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排尿次数来判断孩子喝水够不够。

  比如:

  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用额外补水,母乳中和配方奶中就能够获得所需水分,只不过喝配方奶的宝宝可以适量喂点水,预防奶粉上火引起便秘。

  6-24个月的孩子,如果每天2-4小时排尿一次,小便颜色浅,说明饮水量是够的。

  2-3岁的孩子每天排尿10次左右;4-5岁的孩子每天排尿8次左右。

  虽然知道了白开水是孩子最好的“饮料”,可孩子就是不爱喝,怎么办呢?

  想让孩子爱上喝水,家长可以这样做:

  带孩子去超市,让他自己挑选一个喜欢的水杯,告诉他这个是用来每天喝水的,如果哪天不喝水,杯子会伤心的。孩子不喜欢喝白开水的时候,家长们可以适当加一些蜂蜜或者柠檬。每天早上和孩子一起喝一杯水,有了家长的示范和鼓励,孩子更容易接受喝水。偶尔可以跟孩子比赛喝水,看谁能够先把水喝完。外出游玩带上一瓶水,尽量不要带饮料,在其他东西喝的情况下,孩子更愿意喝水。

【我要喝水引发的教育学思考】相关文章:

由小飞蛾的呐喊引发的思考反思09-06

一堂课引发的思考和反思09-13

让自主学习成为习惯--空中课堂引发的思考之三12-16

想喝水就喝水教案12-07

教育随笔-要留给孩子独立思考时间07-28

中班《我爱喝水》健康教案11-22

中班我爱喝水健康教案06-20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07-12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09-13

《我要的是葫芦》说课稿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