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育原点去思考美文

时间:2024-08-31 23:31:15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回到教育原点去思考美文

  我在读《教育力》一书时,对私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深感兴趣。从小在课本上学到的私塾形态是先生板着一张老脸,板子拍的啪啪响,“板子不响,学问不长。”那是多少孩子都恐惧的课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那种对自由的向往,对读书的恭谨,让人更是想来就生出一些逃跑的欲望来。然而,日本教育家对私塾教学的分析,让我看到教师的示范力量,看到学长与学弟间的影响,看到做研究的美好氛围。我们中国也应该有太多失落的教育传统,历经风雨,有的已经沉淀在时光中,如今如果谁能将其擦拭出来,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收到王丽老师的专著《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眼前一亮——细读,多了一份敬畏,多了一些感想。

回到教育原点去思考美文

  书中讲到一份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的初等小学堂必修课程表。一年级的历史课内容为“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事实”,即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及本土古代先贤名人事迹。文中说其背后蕴藏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一个人在开启童蒙之时,历史知识的进入应当首先从身边、从脚下这块土地开始,从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土地开始,而不是从“国家”“民资”这些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大词开始。

  这样的课程理念无疑是从儿童的成长需要出发的,知识只有与孩子的生活建立联系,才更容易深植在儿童的心里。对于乡土文化历史的认知,也从另一个角度在告诉孩子我从哪里来?我带着怎样的文化背景?乡愁仿佛离现代人越来越远,这或许也与所经历的教育生活有关。“国家”二字,应由家始。对家族历史、村史、乡史的学习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在很多地方有宗祠,家族的历史一目了然,对于精神的传承与身份的认同极其重要,家族中有什么英明人士,家族遭遇过何种历史波澜,家族如何繁衍生息,家族处事的根本信条是什么,这些都会找到相应的讯息。家族在中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方式,它联结着一些看不见的情感,建立了超越地域和时间的关系。村史、乡史亦如此。

  这样的历史课程是基于儿童认知范围的考量,同时也能够与儿童的生活建立必然的联系。对今天的学校课程建设颇有启发。在地的历史有哪些?名人名士有何文稿或者文物传世?民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带领孩子可以现场学习体悟,可以网络搜集相关材料,可以访谈老人,这该是多好的社会实践课?我们学校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开发。明代的李攀龙就生在韩仓,有多篇作品传世;附近的鲍山,更是鲍叔牙和管仲故事的见证,鲍叔牙的墓碑就在山下;民间还有一些革命烈士的故事;村庄的变迁历史;村名的由来……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老百姓住进了高楼,俨然市里人了,但大批的人文文化就此得到割裂般的待遇。淳朴的乡情开始发生变化,家族的认同开始平淡,在忙忙碌碌的经济发展中没有人去估计那些隐性文化的缺失,将来,必然造成人的精神虚无。无根无文化的发展对整个社区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损失。学校能否成为社区的文化博物馆,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再看“地理课”和“格致课”,其思路如出一辙,同样是由近及远——从乡土开始,慢慢扩及本县本府,进而扩及“中国”,最后扩及中国毗邻国家之地理关系,如同涟漪般一圈圈向外扩展。“格致课”略为不同的是先从乡土常见的“动植矿”,再提升到“重要动植矿之形象”,即由一般到特殊,最后回落到对人自身的认识——“人生生理及卫生之大略”。从课程安排的顺序来看,蕴含着儒家“道不远人”的思想。

  让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建立联系,让课程更具有在地化和人文化,让学校有文化传承的担当。这是从这份课程表中得到的深刻教益。

  书中讲到一份1934年度的《淮安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这所小学是按照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来办学的乡村小学。大纲分四部分:一、经费;二、生活;三、环境;四、口号。生活方面有五项目标:1、健康的体魄;2、科学的头脑;3、艺术的兴趣;4、生产的技能;5、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为了保证这五项目标的落实,又制定了详细的生活方法,部分摘抄如下:

  1、每天做内体运动一次。

  2、每天清洁一次。

  3、每天写日记一篇。

  4、每天吃开水五大碗和豆浆一大碗。

  5、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

  6、每天看本埠和外埠报各一份。

  ……

  这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从孩子的生理需要出发,关注健康成长,着实让人感动。每天饮水量的规定体现了办学者的细致。提到大便一次,仿佛无法登大雅之堂,但确乎是儿童成长的关键。刘良华教授就曾提出孩子必须要养成的三个好习惯:按时大便;快速吃饭;早睡早起。这样的孩子身体才会健康茁壮,才会更有力量感。

  每年要完成的事情也有规定:

  7、每年种痘一次。

  8、每年洗澡八十次到一百次。

  9、每年和国内外小朋友通信十二封。

  ……

  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定不仅在关注身体健康,也在关注孩子的社会沟通能力,与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建立联系,这有利于孩子更好的认识世界。我们的学校是否有这样有个性有见地的规定?

  对人对环境的认识这个部分,《大纲》是这样规定的:

  15、要认识环境中最易见的动植物各十种以上,并且要观察一种以上的生长过程及对人类的关系。

  16、要认识每晚容易看见的恒星和行星十二颗以上,并能懂得风云雨露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和人生的关系。

  17、能欣赏名歌名画和自然风景。

  ……

  这些是多么具有生活化的知识,我们很多学生不能认识世界,只会死记课本,对世间万物感受冷漠,对人生自然迷惘。看到第十六的时候,特别注意到自然现象与人生的关系,这是有高度的教育行为,人在自然中,体味自然之道。这与单纯的看星星和月亮不同,看见与想到,让孩子对自然更有敬畏之感。这样的教育也会特别打动人。如此具体细腻的目标能够写进学校教育的的《大纲》实在令人钦佩。

  27、会运用十种以上的普通药品。

  28、要认识社会生活,并择取一种构成社会生活之基本的工人生活,如,种蒲田者、瓦匠、木匠、铁匠……的生活,详细观察,并加以记载,为研究社会科学的基础。

  29、要学会游泳和撑船。

  在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有“每日轮流烧饭和抬水”“每年长途旅行一次”“养鸡五对狗两只”“征集社会批判”等。

  摘抄过程中,我一再在脑海里浮现这些画面:孩子们在社会大课堂中记录、体验、积累、提升……各种技能的学习都可以找到实践操作的环境,各种知识都是为了塑造一个完整而幸福的社会人,融入社会进步的洪流。掌握最重要的生活知识,培养与自然与社会的相处之道,培植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成长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当看到养鸡和养狗都被列入《大纲》的时候,我很受感动。“鸡五对狗两只”这样的数量要求恰到好处,能够锻炼孩子的劳动服务意识,同时也没有超越孩子负荷。或者说,在喂养的过程中,孩子会收获美妙的快乐。责任的培养需要从感兴趣的地方做起,我从中看到教育者的用心良苦。

  回到今天,看我们的学校教育,竟然有些羞愧。很多学校像是鸟笼,让原本有各种飞翔梦想的鸟儿,最终失去了展翅的勇气;让原本有各种美妙啼鸣的鸟儿,放弃了歌唱的欲望。学校与社会仿佛很遥远,教师在抱着书本把学生引向生涩枯燥的字母和符号,把学生引向虚渺而浮空的理论教导。家长与老师的面谈都是在谈学习,而忽略了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教育比教学更重要。学校教育与社会的隔离,掐断了学生求知的重要途径,为什么孩子对课本不感兴趣?为什么孩子们没有获得更为良好的人文素养——好孩子不是关在教室里教出来的,而是在实践和体验中慢慢浸润出来的。学校的课程是该到了思考与改变的时候了!

  在所谓的教育模式教育思潮此起彼伏的年代,我们需要回到教育的常识,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对人的成全去寻找行动的指引。盲从只会成为某些教育商人的帮凶。从这本书出发,在中国教育发展的长河里,让我们去寻找那些依然熠熠生辉的教育大家,去寻找那些感人至深的教育坚守,去寻找那些去伪存真的教育思想。

【回到教育原点去思考美文】相关文章:

回到教育的原点读后感04-25

教育孩子的美文07-15

教育券制度的实践与思考05-26

教育随笔:给孩子思考时间07-24

教育随笔:用心去爱孩子10-24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05-26

关于教育督导的认识与思考(精选12篇)07-18

父母不用刻意地去教育孩子09-29

家庭培养教育孩子的感悟和思考06-25

我要喝水引发的教育学思考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