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案

时间:2025-01-21 08:23:53 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给予树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予树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集合】给予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能借助拼音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节奏,同时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初步懂得有了朋友才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读书生字。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生字卡。(教师)

  2.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树和喜鹊

  请一名同学拼读课题,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大家也比较熟悉树和喜鹊,出示一组图片:让我们看看树和喜鹊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

  (2)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出示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从有前鹊几觉单安睡孤后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种乐

  4.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多中形式读。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1、2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进行四人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课文1、2自然段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理解词语:孤单。

  5.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插图,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知道“孤单”的意思是:只有一个,孤独、寂寞,没有朋友。

  6.再次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孤单”一词的含义。

  7.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8.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全班讨论交流。

  9.师过渡:树和喜鹊都没有朋友,它们都孤单,但是,后来呀,树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10.齐读课后最后一自然段。

  (1)理解“快乐”。

  (2)指名说原因。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集合】给予树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给予树教案】相关文章:

《给予树》教案08-07

《给予树》教案07-06

给予树教案04-03

《给予树》的教案范文05-02

有关于给予树的教案10-17

《给予树》教案15篇08-29

《给予树》教案(15篇)06-07

给予树教案[常用15篇]04-03

《给予树》说课稿09-13

【集合】给予树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予树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集合】给予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能借助拼音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节奏,同时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初步懂得有了朋友才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读书生字。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生字卡。(教师)

  2.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树和喜鹊

  请一名同学拼读课题,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大家也比较熟悉树和喜鹊,出示一组图片:让我们看看树和喜鹊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

  (2)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出示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从有前鹊几觉单安睡孤后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种乐

  4.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多中形式读。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1、2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进行四人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课文1、2自然段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理解词语:孤单。

  5.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插图,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知道“孤单”的意思是:只有一个,孤独、寂寞,没有朋友。

  6.再次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孤单”一词的含义。

  7.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8.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全班讨论交流。

  9.师过渡:树和喜鹊都没有朋友,它们都孤单,但是,后来呀,树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10.齐读课后最后一自然段。

  (1)理解“快乐”。

  (2)指名说原因。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