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17 08:59:33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优选]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把握这位音乐大师求学的艰苦历程。

  (2)学习作者坚毅的精神。

  (3)理解作者爱国的情操。

  教学形式: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小结: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仍然感到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当初,就是这首《黄河大合唱》,不只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和日本鬼子做殊死的斗争。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谁创作的吗?

  小结:对,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冼星海为什么能创作出如此激动人心的作品?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音乐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有关他执著音乐艺术追求而留学巴黎的学习历程。(介绍作者,出示课题)

  1、作者介绍:冼星海(1905年——1945年)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作曲家。原籍广东番禺,自幼酷爱音乐。1930年赴法国学习,先后师从丹第、杜卡斯等著名作曲家。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主攻作曲和指挥,在此期间曾创作颇受好评的《风》、《游子吟》等作品。1935年回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真实反映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进行抗日斗争的生活。创作有《游击军》、《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数百首。

  2、检查字词:

  (1)、请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奢望 西崽 琐屑

  迷惘 穷拙

  (2)、请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衣寇楚楚 ( ) 走头无路 ( )

  (3)、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

  琐屑:

  迷惘:

  忌刻:

  流离失所: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留学巴黎是以什么为顺序来写的?

  2、读了作者留学巴黎的学习历程,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事?

  交流总结:

  (一)、为艺术而留学巴黎。

  (二)、在巴黎的艰辛生活。

  (三)、创作《风》并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

  (四)、从作曲班毕业,学成归国。

  三、研读,讨论:

  1、冼星海只身到法国留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2、冼星海取得了那些成就?

  3、冼星海为何拒绝留在巴黎?

  交流总结:

  四、体验与反思:

  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从冼星海的.留学经历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五、拓展延伸:

  名言:

  1、讲述自己积累的刻苦求学的故事。

  2、请写一句关于立志的名言。

  六、教师出示名言和寄语:

  1、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4、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5、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6、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语文教案 篇2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3个生字。

  能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知识的执著,对科学的热爱,学习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用具体事例,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

  重、难点:朗读课文,从具体事件中体会科学精神,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具:搜集有关科学的名言警句。

  教法:朗读法。学法:自主探究。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学生汇报有关“知识”的名言警句,请学生谈自己对知识的重要性的体会,再板书“改变了我”。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初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进行阅读思考。

  1.从陈章良童年时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2.陈章良学成后取得了哪些成就,从这些成就中你感受到什么?

  3.从陈章良的.介绍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思考以上问题,并讨论和交流,汇报时结合文中的重要语句,教师相机训练朗读。

  启发学生思考:1.你从科学家陈章良的身上看到了他们的那些品质?

  2.作者为什么说“知识改变了我”是怎么理解的?

  4.领悟写法:些生命科学时,先写了什么,接下来又是怎样写的?

  5.鱼肚思考总结:读了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获得的最大启发式什么?你打算怎样对待眼前的学习?

  第二课时

  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注意多音字“厦”,注意强调书写习惯的培养。

  2.自选词句。

  3.选词填空:

  (1)人类渴望健康,更长寿,但又被很多疾病所()。

  (2)如果不是他们的付出,我可能就没有机会()这个广阔的世界,更没有机会()科学的美好与神奇。

  4.实践活动:

  让学生复述陈章良的故事和自己所了解的生命科学研究情况。

  板书:

  出生:入不敷出

  知识改变了我5、6岁,9岁上学,1978上大学

  事业卓有成绩

  小时候艰苦,到美国后

  “我”感谢我的家人为“我”的付出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增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去旅游呢?那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它在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跟随着作者一起来领略这迷人的自然风光。

  板书:

  迷人的张家界

  提问: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

  ①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读生字组词:絮、劈、纤、杉、皆、锦、怡。

  学生互相提示易错的地方

  絮:注意读音

  区分"锦、棉、绵"

  提出不懂的词语,互相讲解。

  ②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与课题相照应的句子。

  (这次来张家界,我才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板书:

  仙境般迷人人间仙境

  这种写法称作什么?(首尾呼应)

  ③文章是什么结构?(总分总)怎样分述?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板书:

  山奇、水秀、物丰

  3.引导学生理解首句的作用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山峰?说说你快的方法。

  小结:中心句的作用:提示全段的主要内容,承上启下,提示了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和其间生存的珍贵动植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4.品读交流,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①品读"奇山部分"自由读2-4自然段,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与同学交流

  A."重重叠叠的山峰……一首优美的诗。写出山多、山高、山之千姿百态,美妙神奇。(总写)(反复读,读出赞叹的语气,相同句式的句子,要注意声调高低或语速成的快慢区别)

  B."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神鹰护金鞭。"(边读边想象)

  C."我们来到……在等待着出征的号令。"既写出了山峰像将军一样威武,又给人一种动感。(个别读)要读出气势。

  小结。

  ②品读"秀水"部分

  "……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碧水中……安谧静美的享受。"

  写出了金鞭溪的清澈、静美。(指导朗读)

  ③品读"物丰"部分

  总结文章的表达方法:

  A.总分总的结构

  B.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5.情境再现

  ①播放介绍张家界的VCD,感受张家界的迷人。

  ②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

  6.课外延伸作业:

  (1)查阅有关张家界的资料

  (2)学习本课的方法,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学校。

  附: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能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大胆推测和想象“千人糕”的含义。

  4、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糕、特”等16个生字,会写“能、味”能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掌握会认的生字和会写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今天,小熊过生日,爸爸请了好多小动物来给它过生日。爸爸还给它买了千人糕,来给小熊庆祝生日。咦,千人糕。什么是千人糕呢?这可把小动物们高兴坏了,它们一起围着这些千人糕,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有的说:“这就是千人糕呀?好像没有什么不同的呀?”有的说:“千人糕的味道怎么样呢?真想尝尝。”有的说:“这为什么叫千人糕呢?”这可难坏了熊爸爸,因为它也不知道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2、揭示课题:6.千人糕。

  二、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1、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如果你还没有圈出生字,请你圈出生字。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新词。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想想: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千人糕呢?

  2、孩子们自读课文。

  3、生字宝宝我来学。

  (1)通过拼音学习生字。

  (2)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学习生字。

  (3)通过组词的方法学习生字。

  4、交流汇报。

  A 蔗、汁、售是翘舌音。 B菜、算是平舌音。 C嘛是轻声。 D 的、应是多音字。 de( ) yīng( ) 的 dí( ) 应yìng( ) E 劳是边音

  5、生字宝宝可淘气了,现在它们把帽子全脱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宝宝。

  三、再读课文,理解生词。

  1、生字宝宝非常淘气,它们又跑到词语中间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本课的15个词语。 一定 也许 桌子 平时 难道 味道 就是 知道 加工 种子 农具 甜菜 工具 劳动 经过

  3、先开火车读一读。

  4、说说文中的句子,但要尽量用上这些词语。看谁说得多?

  (1)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师:一定是什么意思呢?那这糕真的一定特别大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生:没有。

  师:那孩子为什么说它一定特别大呢?

  生:因为它叫千人糕。

  师: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千人糕吗?

  5、请孩子们找出你认为这米糕为什么叫千人糕的原因,并把相关句子用横线画下来。再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爸爸给孩子们买米糕说是千人糕。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叫千人糕,爸爸告诉孩子们,千人糕是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告诉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五、作业 。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选择你喜欢的三个词语写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新词,开火车读。

  2、用你喜欢的词语说话。

  3、说说千人糕一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探究课文,了解千人糕名字的来历。

  1、小组合作,任务:

  (1)找出千人糕名字来历的句子,用横线勾画出来,并分角色读一读。

  (2)用自己的画说一说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米糕又叫千人糕?

  (4)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由许多人做出来的?你们能举例说一说吗?

  2、分小组讨论。

  3、请小组成员汇报:

  生1:爸爸说:“是啊,大米是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家具、肥料、水……”

  生2:爸爸接着说:“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生3: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4、孩子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5、师:米糕要做、包装、送货、销售,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而做米糕所需要的材料却更复杂。那做米糕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稻子、甘蔗汁、甜菜汁。

  师:那稻子、甘蔗汁、甜菜汁又需要怎样做呢?

  生:种稻子需要种、肥料、家具、水……;甘蔗汁需要种出新鲜的甘蔗,再压榨成汁;甜菜汁也需要种子、阳光、水、肥料……种出甜菜,再压榨成汁。

  师:是啊!做一个米糕,需要这么多材料,需要这么多工序,需要这么多人合作。所以我们由衷的发出感叹:

  生: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师:孩子们再读。

  三、深层探究,认识千人糕的真正含义。

  1、探究不同千人糕的含义。

  (1)师:请孩子们看看这句赞美中的“千人糕”与前面的“千人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这个千人糕加了引号。

  师:同学们真聪明,真是观察入微。那你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千人糕加了引号吗?

  2、文前的千人糕。

  (1)请孩子们找出前面的千人糕。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读一读,说说在孩子们的心里,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

  (3)学生汇报: A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说。

  B孩子想:这糕要好多好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4)师:从“一定”一词看出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千人糕真的特别大吗?真的'比桌子还大吗?

  (5)生汇报。

  生1:从“一定”看出孩子的想法很坚定。

  生2:其实千人糕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一点也不大。

  师:这里的千人糕是什么意思? 生:这里的千人糕指的就是这普通的米糕。

  3、回文尾领悟。

  (1)师:那文末加引号的千人糕又指的是什么呢?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2)生1:是千人糕的制作过程。 生2:是说千人糕是很多很多人制作的。

  (3)师小结。 文前没加引号的千人糕是指一般的米糕,而文尾加了引号的千人糕是指经过很多很多人制作出来的千人糕。是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成果。

  四、拓展升华。

  1、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制作的?举例说一说。

  2、学生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五、思想教育。

  1、千人糕是由这么多人做出来的,你想对这些劳动人民说些什么?

  2、你应该怎么做?

  3、引导学生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做到不浪费一点粮食。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里、么‘入、太、了、中”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妈妈对子女的爱。

  重点难点

  1、掌握6个生字的间、形、义;朗读、背诵课文。2、联系生活,体会妈妈的爱。

  教学过程

  课前导语:齐唱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唱得多好啊!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天起,妈妈就用她那伟大的爱温暖着我们,滋润着我们。让我们常情地喊一声:“妈妈!”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放课文朗读录音,生形成初步印象。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3、同桌互查生字读音。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抽读。5、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1、自己再读读课后生字,观察每个字的字形。2、小组交流怎样记住字形。3、说说识记的方法。

  如:熟字加偏旁:生——星羊——洋

  熟字加一笔:大——太口——中

  熟字变一笔:人——入

  4、教师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里:

  笔顺:

  “日”字的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土”的一竖在竖中线上。

  么:

  笔顺:

  第一笔撇位于左上格,

  1、学生在田字格中仿写,教师评价。

  教学反思:

  5、妈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背诵课文。2、卡片抽读生词。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义。

  1、指导学习第1节。⑴自读课文,说说课文把妈妈比作什么。

  课件出示:漆黑的夜晚,满天星星明亮地眨着小眼睛的情景。⑵想一想,为什么说妈妈是家里的星星?(扣住“明亮“一语理解)⑶你觉得人妈妈的眼睛什么时候最明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感情)⑷指导朗读。妈妈就像黑夜里的.星星,明亮地照亮着我们,你对她有着怎样的感情?(感激、赞美、热爱)你能把对妈妈的热爱、赞美之情读出来吗?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扶学第2节。⑴自读第2节,说说把妈妈比作什么。⑵课件演示当“我“睡觉”时,妈妈坐在床边给“我”讲故事的情景,想想为什么把妈妈比作月亮。⑶指导朗读。

  3、小组合作,自学第3节。

  ⑴想想把妈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抓住“暖洋洋”,引导学生联系家庭生活,举出具体事例说明妈妈给家庭带来的温暖。

  ⑵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三、展开想像,续说句子。

  1、你觉得妈妈还像什么?(大树、灯火、春风)

  2、仿照课文续写句子。

  1、妈妈是——————————,——————————。

  2、妈妈是——————————,——————————。

  3、鼓励评价。

  四、总结课文,再次吟诵,升华情感。

  师:妈妈是星星,是月亮,是太阳……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们对妈妈的爱。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文,把妈妈的爱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吧!(齐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

  2.了解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了解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增强开发、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

  2. 分析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培养分析能力。

  课型及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事理说明文。学习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握文章要点,了解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人类当今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大家看了上面的图表和文字大家有什么感想?得出了什么结论?

  2.跟我走进大海!(展示有关大海资源的图片)

  在生物资源方面,海洋中存活着20多万种生物。专家测算,海洋的初级生

  产力每年为6000亿吨,其中可供人类利用的鱼类、贝类、虾类、藻类等,每年为 6亿吨,而现在全世界的捕捞量仅为9000万吨左右。海产品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来源,目前海产品提供的蛋白质约占人类食用蛋白质的22%。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海洋每年可以产出的水产品足够300亿人食用,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于全球所有耕地提供农产品的1000倍。

  二、三分钟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2.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哪些粮食?

  3.这篇文章阐释了什么道理?

  三、动动脑筋思考:

  作者是如何来安排本文的内容的?

  全文共7自然段,按总——分——总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指出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第二部分(3~6),阐释海洋可能成为未来粮仓的原因。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3),总说海洋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粮仓的原因。

  第二层(4~6),分说:藻类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4);

  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5);

  海洋鱼虾还有捕捞潜力挖掘(6)。

  第三部分(7),总结全文,强调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四、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课文在阐释事理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1. 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释事理。

  第一部分(第1~2段)和最后一段,就运用了这样的说明方法。如,第一部分中主要是议论,它清楚地阐述了开发利用海洋是人类摆脱人口剧增、耕地不足、资源短缺等生存危机的希望所在。

  在提出说明重点“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前,先以议论的方式强调: (1)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将直接关系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2)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这样写能引起读者的重视,为下一步具体说明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作了铺垫。再如,最后一段在总结全文所述的基础上,重申文章开头的看法:人们相信,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这议论性的结论照应了文章开头,总结了文章的说明部分,有利于读者进一步认同海洋开发利用的价值,增强“海洋意识”。

  2. 运用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第二部分(第3~6段)具体阐释为什么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总说部分(第3段)首句先对“粮仓”中的“粮食”作诠释,接着举例子、列数字说明这类“粮食”产量之多、质量之好。

  分说部分(第4~6段)逐一说明。

  第4段先用分类别的方法,说明藻类种类之多;然后举海带的例子,列数字说明其增产潜力之大;再举国外培育出藻类新品种的例子,并列数字说明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最后拿一公顷水面生产的藻类与陆地上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作比较,突现海洋的开发利用价值。

  第5段主要用举例子与列数字相结合的说明方法强调肉眼看不到的浮游生物也是人类丰富的“食品”源。

  第6段举了南极磷虾的例子,列数字说明磷虾产量高,再将其与全世界的捕鱼量作比较,说明磷虾资源的丰富。

  五、过渡衔接 :

  段与段之间过渡既自然又精致,有时一两个字便使上下文连接得天衣无缝。如:第2段,首句总结第一段内容,第二句“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这样”指代首句,即把文章转入列出人们对生存危机的看法。第3段首句“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承上转入介绍文中特指的“粮食”。第4段首句“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承上所举例子导入详细介绍藻类。第5段首句“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中,“除海藻类”承上文,后面一句则揭示本段主要介绍“浮游生物”。第6段首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用“至于”更换话题,转入详细介绍“鱼虾”。末段则以“综上所述”概括全文的阐释,然后水到渠成地再次道出本文所要说的事理。

  六、总结写作方法:

  (一)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表达的准确性。

  ①世界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们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②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③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明确:

  1.“最”从程度上强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是超过其他环境问题的严重危

  机。

  2.“更”突出人们对“鱼虾”可作食物的熟悉程度,较前两者又深了一层。

  3.“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极限不等于到极限,这样表述准确,客观。

  (二)总结本文写作特点:

  1.说明和议论结合阐明事理。

  2.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3.语言准确、严密

  4.过渡自然。

  七、考考你:

  判断下列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据报道,现在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5万吨铜,390万吨锌,30万吨铅和100万吨有机氯农药。

  2.海底隧道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例如大贝耳特海峡、多佛尔海峡等处,修建海底隧道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3.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 “ 卧虹 ”“ 飞虹 ” 等。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5.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三千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一千五百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两千五百小时。

  6.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八、课外拓展: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现今人们保护环境的主题,大家能明白国家的“禁渔”的目的吗?

  2. 大家想一想,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了让我们能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我们该怎么办?

  九、作业:

  探究性学习:班级分为若干小组,讨论下列一些专题,要求人人找资料,准备下一节课发言。每个小组要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展示。

  1.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

  2.重返海洋,人类能做些什么?

  (1)海洋生物资源开发;

  (2)海洋矿物资源开发;

  (3)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4)海水资源综合利用;

  (5)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写9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灵顿将军最后取得胜利的原因;体会勇于战胜自我、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3、识记4个生字,并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蜘蛛,认读,同学们见过蜘蛛吗?说说你对蜘蛛的了解。

  2、教师再板书:将军,认读。“将军”和“蜘蛛”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将军和蜘蛛》,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自由朗读课后的生字,注意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3、小组合作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

  4、教师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蜘、蛛、胜、战”是翘舌音,“遭”是平舌音。

  5、小老师带读词:战役遭受打击取胜希望失败毁掉编织夺取胜利

  6、把生字和词放回课文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

  7、指名合作读文,教师指导难读的地方。

  8、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段,说说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沉重打击)

  2、想象当时遭受什么样的“沉重打击”?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

  3、将军的部队还有取胜的希望吗?理解“几乎”,体会将军当时绝望,心灰意冷的心情。

  4、从这一自然段里你能体会到将军此时此刻的心情吗?指导朗读。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并认读:战击取胜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区别形近字“站’’和“战。

  3、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取",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

  4、学生练写牛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7自然段,懂得永不气馁,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2、识记5个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快速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威灵顿的部队由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读。

  二、引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第2——7自然段,找一找威灵顿将军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想法?边读边画,把威灵顿看到的用“()”标出来,想到的用“——”标出来。

  2、当将军几乎陷入绝境时,他是怎样想的?书上怎样写的?指名读句子。(板书:再努力也不可能成功)

  3、这时他看到什么?指名读第2自然段第3、4句。(板书:六次都失败)

  4、这时将军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3自然段,将军看到蜘蛛六次失败,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你能体会将军说这话时的心境吗?指导朗读,读出悲凉无奈的.语气。

  5、当将军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时,蜘蛛在干什么?自由朗读4自然段。

  6、读了第4段,你觉得这只小蜘蛛怎么样?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7、眼看蜘蛛又一次陷入绝境,努力又一次白费,将军又是怎样想的?指名读第5自然段。

  8、为什么将军觉得小蜘蛛比他还倒霉?

  9、这时的小蜘蛛放弃了吗?将军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自由朗读最后两段。

  10、蜘蛛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板书:认真编织结结实实的网)

  11、教师引读:看到眼前的情景,威灵顿将军感动了,他想……(板书:我也要再一次尝试!)朗读此句。

  12、男女生、师生合作读课文,齐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威灵顿将军的部队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了,为什么最后取得了胜利呢?

  2、从将军和蜘蛛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3、小结:其实真正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当你放弃了自己的时候,你就放弃了成功的机会。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坚持不懈的努力,你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希、败、织、夺、利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3、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败”,左右两边写紧凑。

  4、学生练写生字。

  将军和蜘蛛

  遭受沉重打击坚持六次都失败

  再努力也不可能成功没有灰心更加心

  又被毁掉

  我也要再尝试!还是认真编织

  夺取胜利结结实实的网

  胜利

  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比一比组词:

  站()击()取()希()织()夺()

  战()出()敢()杀()只()奔()

  二、从每组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商店的柜台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商品。

  教室里的课桌椅排列得整整齐齐()——()

  天寒地冻,冬冬一点也不觉得冷。

  战士们站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冻得牙齿格格地响。()——()

  三、读一读,把意思相反的词连起来。

  宽穷善

  富败强

  贵窄内

  胜贱加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准备:

  《搭石》课件、搭石道具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景.

  先回忆一下分段教师简写段意,然后老师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画面,同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浮现课文讲述的画面,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接着就让学生说一说,在刚才听读课文时,你的头脑中浮现了哪些画面?揭示景物——美(板书)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受.

  课文中不但有优美的景物,还有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美,让我们再默读课文,去发现课文中的美。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认为美的地方,并思考:你为什么觉得这儿写得美?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一个你们认为写得美的自然节谈谈文章哪些词句写得美?使学生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时,师巡视指导,让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

  小组汇报:

  依照学生的汇报次序,教师顺次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评读、研读,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重点引导:

  1、示范品读第三段.这段话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作者写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抓住关键的词句,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充分说出眼前浮现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美,感受美.然后指导读句,读出感情.

  2、在品析第二段时,重点抓住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理解老人一心想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老人的心灵美,读出对老人的赞美.

  3、这第四段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理解“理所当然的事”.

  *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眼中的“理所当然的事”都有些什么事.

  让学生充分感受那种谦让和尊老之美,有感情的朗读。

  4、第五段学习写法:借石喻人,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指导朗读,让生倾听与评价,充分理解与感悟.此时,让学生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师小结:希望大家也做心中有他人,默默奉献,互相礼让,尊老爱老的孩子.

  (三)感情朗读,理解升华

  本文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摆搭石,过搭石的事儿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美。谁愿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给配乐,听的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并让学生把喜欢的部分抄下来。

  最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否也曾留心观察身边的“美”呢谈一谈吧!

  (四)感觉顿悟、全课总结:

  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指导学生课后进行练笔训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并将此布置为一次练笔作业回家完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7-26

语文的教案04-24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9-18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8-17

语文下册的教案10-14

语文绿教案11-09

语文教案[经典]09-02

语文教案[精选]09-08

语文教案04-04

语文教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