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影》教案优秀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竹影》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竹影》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影》教案1
一、课前五分钟演讲
二、讲授课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你可要留下遗憾了,不过还好,有人画过,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画得算是弥补一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5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丰子恺的《竹影》。
(二)读一读
读课文
(三)想一想
1、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这让我们想起那篇课文,它的.开头也是写闷热的天气,他们的目的是否相同?给你什么启示?
2、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爸爸是怎样一个人?
(四)议一议
通过爸爸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介绍,你认为此二者的区别有哪些?讨论一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归纳一下。
答:(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方面: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
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Anatomy for art students(艺术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说一说
好,关于中西方绘画方面的区别,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其余的要在美术课上学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是要学习这篇课文中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这又让我们想起了上学期我们学习过的一篇文言文《童趣》,能不能记住,好我们来齐背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现在想起来很有趣味的。跟同学们说一说
《竹影》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动而充满童趣的描写。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艺术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
1、文生动而充满童趣的描写。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
2、在文学中体会艺术的美,在艺术中体会文学的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讨论;比较阅读;提问;点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丰子恺儿童漫画导入其文(《竹影》)。
二、学生简介作者丰子恺。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朗读新字词。
2、概括课文内容。
四、品味课文,体验趣与美。
1、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2、小伙伴和爸爸的谈话主要围绕哪两个方面来进行?你对这两个方面是怎么认识的?
一方面:竹是否难画的问题
另一方面:画竹所用的颜料问题
五、欣赏。
爸爸和孩子们的谈话涉及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中外名画,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
六、比较阅读。
将本文与上册书中的《童趣》比较阅读,谈谈它们的异同。
七、拓展延伸。
这些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作家童年时的童真童趣,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游戏?
八、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九、作业。
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写一篇短文,充分体现童趣。
一、导入:大家看到的两幅漫画是“瞻瞻的车
(二)脚踏车”;一幅是“瞻瞻的黄包车”。这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丰子恺先生曾说:“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艳羡这种孩子们的世界的广大。”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更多留下的是像丰子恺漫画中童年的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童年,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2)(学生齐读领会)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媒体出示3)
(过渡:生字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我们还布置了大家朗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认真的读了课文,那么我们一起来思考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
1、用简洁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
1、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2、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在婆娑的竹影中,他们感受了到美,四、研读赏析(品析语言)你觉得哪些语句给你的感受最深?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品味。
五、欣赏(过渡: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富有想象力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把我们带入了艺术的殿堂,让我们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欣赏之后,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来揭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学生回答后,师:明确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特点,那么,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刚才的图画,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深的领悟。重播图画。)教师小结:(过渡)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感知了文章的内容、主旨;赏析了文章的语言;欣赏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魅力。文章中那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使我禁不住产生了联想:
六、比较阅读:在上册书中,我们学过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自己童年时的许多有趣的事,文章的'题目是——《童趣》,谁能说出《童趣》中讲述了几件有趣的事?(学生答:将蚊子比作“群鹤舞于空中”、“鹤立云端”;“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我们试着来比较一下本文与《童趣》的异同。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明确:
相同点:
1、都表现了童真、童趣。
2、都富有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不同点:
1、《童》是文言,选取几件事;《竹》是现代文,一件事。
2、《童》注重想象、联想;《竹》注重审美。
教师小结:比较阅读是一种阅读的方法,通过对两篇文章主旨、选材、语言、手法的比较,达到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同学们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并应用在平日的阅读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七、拓展延伸感受了作家童年时的童真童趣,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游戏?其实,你留心一下,你也许进行着一种艺术的创造,也许会有艺术上的发现,让我们走进童年,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八、全文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艺术。我们要细心品味自己的生活,学会欣赏美。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把罗丹的一句话送给大家:“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九、布置作业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写一篇短文,充分体现童趣。
《竹影》教案3
教学目标:
1、体会艺术和美就蕴含在孩子童稚的活动中。
2、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艺术。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同学们提前要预习课文
2、准备相关的课件:丰子凯图片与简介;几幅名家的竹画;几幅中国画和几幅外国画;有关竹的诗句……
导入新课:
师: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我们不妨用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两篇文章来检验一下:请同学们用:“我发现了……的美,因为他(她、它)美在……”说话。
同学A:我发现了平桥村很美,因为它美在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美在热情淳朴的民风民情,美在友好好客的村民和小伙伴……
同学B:我发现了黄土高原上演的腰鼓很美,因为它美在场面的壮阔与豪迈,美在后生们的活跃与强盛,美在舞姿火烈与迅疾,美在声音的沉重与磁撞……
师:几丛青竹,在皎洁的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它美不美呢?这节课我们将从《竹影》中找到答案。
合作达标:
一、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师:速读课文,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师指导: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各做了什么事?
生答: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爸爸给我艺术的启蒙。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二、品味朗读:
体验美,发现美师:再读课文用“我发现了……美,因为他(她、它)美在……”说出你的发现。
师提示:人物(爸爸、小伙伴);事件:小伙伴们画竹、爸爸评画;事物:小伙伴们画的竹、名人画的竹;中国画、外国画;描写等
师举例:我发现了小伙伴们画的竹很美,因为它美在自然,美在随意,美在小伙伴们的童真童趣。
师引导: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这些游戏对你现在的成长有帮助吗?
学生C:我童年时与小朋友玩积木,让我认识了多种图形,现在对我学习几何很有帮助。
学生D:我小时候对什么都很好奇,对小闹钟每天叫我起床感到很奇怪,总以为里面肯定有一个人,所以有一天我把它拆开了。虽然被父母骂了,但我认识到了闹钟里根本就没有人,因此就对这些小机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下决心一定找到它工作的原因。
师:通过本文的作者和两位同学的经历,我们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E:童年的游戏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
师总结:对,艺术和创造往往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学生F:老师,我发现文中的爸爸很美,因为他美在关注孩子们的游戏,美在他善于启发,善于诱导,让孩子们对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师:这位同学的发现非常好,这位好爸爸对我的成长有没有帮助呢?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下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丰子凯屏幕显示:丰子恺的图片,丰子恺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师:从丰子凯的成长和爸爸的引导中我们受到什么启示?
学生G: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学生H:童年对一个孩子的未来成长很重要。
师总结:启蒙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I:老师,我认为名人画的竹很美,因为它美在讲究集合的形体,讲究竹叶的方向,讲究疏密,讲究浓淡,讲究肥瘦……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名人画的竹,我给同学们展示出来,请同学们欣赏。(大屏幕展示几幅名人的竹)名人的竹画得很美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生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学生J:我发现中国画美,因为……
另一学生打断:我认为外国画美。
师:我这里也有几张中国画,也有几张外国画,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和图画来谈谈它们各自美在哪里?
生:中国画象符号,更注重神似,它关注的是神而不是形,这是一种比较高的境界。
生:我认为外国画更美,因为它画得和真的一样。否则外国许多画就不会成为名画,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如凡高的向日葵……
生:我们不能说哪一种画最美,因为每一种画都有它各自特点,各自美点,我们就应该有不同的眼光去欣赏它们。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极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是不同的,我们不能一把尺子去衡量它们,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我们必须要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它。
师:除了以上同学们的发现外,你还发现了文章的什么地方比较美?
生:本文的语言很美。如“天空好像一乏了油的灯,红光淅渐的减弱”这句话把天空比喻成一乏了油的灯,形象生动的写出天空中的光线越来越暗的过程。
生;再如“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闪烁地映入人们的眼中。”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们透过竹叶去看月亮的情形。
师总结:本文描写很美,许多修辞的运用真是恰到好处,另外本文的语言很闲散,但正是这样的语言使文章更具有童真、童趣。几丛青竹,在皎洁的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它美不美呢?它很美,我们已经从中找到了美的事物,美的理由。竹不仅画家喜欢,诗人也喜欢,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竹的诗句吗?
三、欣赏延伸
(1)名人与竹:搜集关于竹的名句,名篇。同学甲: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同学乙: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师:这种写竹的诗还有许多,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上网去的搜一搜,将你喜欢的写到你的积累本上。许多人喜欢竹,因为他不仅喜欢竹的外形,更喜欢竹的气节。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认识就不同,如:有这样一幅对联: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的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现在你能从正反两方面谈对竹的感悟吗?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
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
同学丙:竹,总是虚心向上;竹,你是一个厚脸皮的家伙。
师:请同学们选取两种事物,分别从正反两面三刀方面来谈对这个事物的认识。这是我们的课下作业。
四、归纳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生你一言我一语: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师: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竹影》教案】相关文章:
《竹影》教案优秀10-24
竹影说课稿11-27
《竹影》说课稿11-05
竹影的教学反思03-10
《竹影》教学反思04-09
竹影教学反思02-15
《竹影》说课稿11篇12-31
[合集]竹影教学反思01-17
《竹影》说课稿10篇12-11
竹影说课稿11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