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漱口》教案

时间:2024-10-13 07:02:1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漱口》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漱口》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语言《漱口》教案

大班语言《漱口》教案1

  活动目标:

  1、 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 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 知道漱 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4、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 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

  (幼儿:“漱口”注意发准 shu的音)

  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二)、 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 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三)集体学念儿歌:

  1、 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 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四)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教学总结:

  《漱口》这节课里面为了让学生掌握漱口的方法,我安排了《漱口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闭着嘴,含口水,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吐出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我一边教学生读歌词,一边做相应的动作。学生一看动作就明白了意思,很容易就记住了歌词,对学习内容也感兴趣了,很乐意学。接着我再要求学生们和我一起做动作,他们更高兴了,都认真地跟着我模仿起来。这样,整个课堂气氛不但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浓厚了。因为孩子们都跟着老师在做动作,这充分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肢体语言的教学,不但可以吸引智障孩子的注意力,不让智障孩子分心,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大班语言《漱口》教案2

  活动目标:

  1、 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 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 知道漱 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 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

  (幼儿:“漱口”注意发准 shu的音) 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 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 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拿)

  b、“喝口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喝口清清水,学习词:喝,注意“清”的发音)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引导幼儿说出抬着头,闭着嘴,学习词:抬、闭,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说出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词:咕噜,并发准音) (三)集体学念儿歌:

  1、 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 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四)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教学总结:

  《漱口》这节课里面为了让学生掌握漱口的'方法,我安排了《漱口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闭着嘴,含口水,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吐出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我一边教学生读歌词,一边做相应的动作。学生一看动作就明白了意思,很容易就记住了歌词,对学习内容也感兴趣了,很乐意学。接着我再要求学生们和我一起做动作,他们更高兴了,都认真地跟着我模仿起来。这样,整个课堂气氛不但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浓厚了。因为孩子们都跟着老师在做动作,这充分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肢体语言的教学,不但可以吸引智障孩子的注意力,不让智障孩子分心,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大班语言《漱口》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吟诵儿歌,激发幼儿对诗歌的热爱。

  2、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掌握新词汇:拿、唱、抬等,同时注意漱、咕噜等词语的发音。

  3、理解漱口对牙齿保护的重要性,培养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使用的小花茶杯,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持小花茶杯,做漱口的动作以引起幼儿的关注。

  ⑵教师询问:“刚刚你们看到老师在做什么?”(幼儿:“漱口”,注意准确发音shu)

  ⑶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朗读儿歌,手持花杯,喝水后仰头,闭嘴,发出咕噜咕噜的吐水声。

  2、提出儿歌的'名称,并讨论其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时念了一首儿歌,标题是《漱口》。”

  ⑵提出儿歌的标题,练习发音“漱”。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认真聆听,教师边做动作边诵读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上拿着什么?”(引导幼儿说“手拿花花杯”,学习词汇“拿”)

  b、“喝什么?”(引导幼儿回答“喝口清清水”,学习词汇“喝”,并注意“清”的发音)

  c、“之后头和嘴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说“抬着头,闭着嘴”,学习“抬”和“闭”,并注意“嘴”的发音)

  d、“水吐出时发出怎样的声音?”(引导幼儿说“咕噜咕噜吐出水”,学习“咕噜”的发音)

  3、集体学习儿歌:

  (1)所有幼儿与教师一起朗读儿歌1—2遍。

  (2)每位幼儿手持小花茶杯(里面不放水),同步进行动作边念儿歌1—2遍。

  (3)结束: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使儿童了解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及时巩固儿歌内容。

  教学总结:

  通过《漱口》这节课,我安排了《漱口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闭着嘴,含口水,咕噜咕噜,吐出水”,以帮助学生掌握漱口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我一边教学生朗读歌词,一边做相关动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动作来理解歌词,便于他们轻松地记住内容,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我邀请学生进行模仿,大家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也因此变得活跃,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动作,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吸引有困难的孩子的注意力,还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大班语言《漱口》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漱口》教案03-16

漱口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漱口课教案04-20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03-31

语言教案大班语言教案09-15

小班健康漱口教案及反思09-26

小班漱口歌艺术教案01-09

小班健康我会漱口教案03-19

小班音乐教案:漱口歌01-18

大班语言《家》教案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