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29 14:28:1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华(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精华(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 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爱书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要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释题:

  齐读文题,“侣”的意思是?根据自己的理解阐释课题。

  2、独自远行为何要以书为“侣”啊?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感知内容:

  结合课题,概括内容。(以书为侣行天下的理由)

  3、学习新词:

  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故地。

  4、接读课文:

  了解情况,纠正读音。

  三、读文交流,体会情感

  以书为侣行天下的理由之一是?

  (第5段):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1、听听作者是怎么解释这句话的,自由读第五段。

  2、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以书为侣行天下的理由之二是?

  (6~7段):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⑴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你是怎么知道的:前面讲读书总能发现新东西,后面接着就告诉我们从书中发现新东西的方法。(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与一遍又一遍地读相对应)

  ⑵ “一遍又一遍”地怎么读?

  ⑶ 揣摩段尾的“……”说说自己的读书经验。

  3、齐读:

  以书为侣行天下的理由之三是?

  (8段):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 通过词语的读背,积累词汇。

  2. 能读懂成语故事,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 进行口语训练,能讲熟练的普通话,具有一定的购物讲价的能力。

  4. 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重点、难点:

  1. 积累语言文字,能读懂成语故事,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 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示教学内容

  本节课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二部分内容,达到词汇积累,从故事中受教育的效果。

  二.完成读读背背部分

  1. 复习旧知识积累:说说这学期学过的四个字的成语。

  2. 出示小黑板,指名读词。

  3. 指导个别字的音、形记忆。

  4. 用各种方法理解词意。

  5. 指导个别词造句。

  6. 读读背背。

  开火车读。

  学生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把这些词背下来。

  7. 巩固练习,检查背诵。

  情同( )( ) 不分( )( ) 推心( )( )

  ( )( )之交 问( )问( ) 亲( )无( )

  ( )老( )贫 心心( )( ) 天( )比邻

  三.完成阅读部分。

  1. 快速阅读短文,说说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这是一个成语故事,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攒:积聚,储蓄。

  妥当:适当,停当。

  焦思苦虑:着急,忧虑。

  3. 再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觉得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张三和王二都害怕别人怀疑到自己所做的事,用留言来告诉别人这地方没有埋三百两银、王二没有偷,殊不知正是这些留言泄露了天机,给自己带来烦恼。所以说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4. 联系实际,看看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他们做错的原因在哪里?

  5. 谈谈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不要做不应该做的事,否则迟早有被发现的一天。另外,不要时时刻刻怀疑自身的安全,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作业

  1. 抄写读读背背中的词语。

  2. 将成语故事讲给亲人听。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

  1. 开火车背诵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2. 默写其中的八个。

  二、 学习新内容

  (一) 揭示教学内容及能力训练目标。

  这节课我们一起完成口语交际部分的训练,这次口语交际内容是购物讲价,要求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用较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购物讲价。

  (二) 读题,弄清题目中的提示。

  1.齐读题目中的要求。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货比三家不吃亏------比货、比价。

  a.看质量,问价格,是否物有所值。

  b.找另外几家比较价格、质量。

  c.确定其中一家(也可以几家)讨价还价,比较满意的价格成交。

  (2)活动过程 分两步:

  a.按以上方法模拟购物(不购物也行,但过程要去训练。)

  b.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的购物活动。

  满意:怎么完成这一过程的。

  不满意:为什么没成交。

  很差:上当受骗。

  (三) 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开展模拟活动。

  1.小组内组合,分好角色表演,再互换角色表演,组内评议:要怎样更好地完成这一过程。

  2.选13组表演,师生评议。

  (四) 谈活动感受,得到启发教育。

  正:得到能力锻炼。

  反:以前缺乏这方面能力,受过骗。

  升华:在购物讲价过程中要文明礼貌,不乱还价,不漫骂卖主,不毁坏商品。

  三.小结

  今天,我们模拟表演了上街购物讲价的经过,懂得了应当怎样做才能买到较满意的商品,得到能力的锻炼,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四.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设计。

语文教案 篇3

  晚上的“太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性、急、炎”,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问题就积极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晚上的“太阳”》。

  写课题。“太阳”加引号还记得为什么吗?

  2、词语复习

  犹豫 手术 痛苦发明

  焦急 呻吟 自豪智慧

  一本正经无可奈何

  学生自己读,再开火车读。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本文是写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那个大雪天的晚上,和爱迪生一起经历一个不眠之夜吧。

  二、品读文本

  一段:

  1、请同学们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读后汇报。

  2、教师出示课件“急性阑尾炎”一词。

  学生认读。

  3、学习“急、性、炎”字。

  教师:你先记住哪个字?用什么办法来记住的?

  学生汇报。并及时书空、描红。

  4、把这个词带入课文中再读本段。

  5、了解病情。你知道“急性阑尾炎”是什么病吗?

  教师:急性阑尾炎,刚开始时肚脐眼周围疼痛,然后转向右下腹部进行,病人会疼痛难忍,不能直立。这种病必须马上做手术,若被延迟,就会造成肠子和腹腔破裂,可能导致死亡。

  6、请大家带着你们的了解再读这一段。

  二段:

  过渡:孩子们,爱迪生的妈妈得了这样的.病,生命垂危,需要马上做手术,手术进行的顺利吗?请读二段。

  手术进行的顺利吗?

  学生汇报。

  出示句子:那时还没有油灯,油灯的光线很暗,用它照明做手术很危险。

  教师:手术进行的如此不顺利,请大家读1到4句,看这样不顺利的手术会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1、你的心情如何?

  焦急。请默读1到4句,说说你急的理由。

  你急什么?

  你还急什么?

  学生回答①句时:

  教师:是啊!当时条件不足,油灯的光线很暗,用它做手术很危险,可是得了这样的病,真的需要马上做手术啊。怎不让人急呢?

  学生回答②句时:

  教师:连救病人的医生都束手无策,这不是急上加急吗?

  学生回答③句时:

  教师:妈妈疼痛难忍,看来时间真的不等人啊!需要马上做手术,可是油灯的光线很暗,用它做手术很危险。

  学生回答④句时:

  教师:“一分一秒”对于妈妈来说会怎么样?学生汇报。

  是啊!时间就是生命。1秒2秒3秒……时间这无情地过着,爱迪生即将永远失去那至亲至爱的妈妈,永别或许就在这一刹那啊!能不焦急万分吗?

  2、此时,你除了焦急还有这样的心情?

  学生汇报。难过、伤心、痛苦。

  学生说到痛苦,为什么?

  教师:那当你读到“妈妈痛苦地呻吟着,”这里时,你仿佛看到了妈妈疼成什么样了?

  学生汇报。

  教师:疼成这样的妈妈,不时还发出了这样的呻吟?

  你听了妈妈这样的呻吟,可是油灯的光线很暗,用它照明做手术很危险,时间却在无情地过着,心情怎样啊?

  学生汇报。你来读。

  齐读:妈妈呀!我们所有的人都在为你着急,为你心疼,让我们一起读出我们的心声吧。“那时还没有电灯……”

  过渡:就在这时,转机出现了,请读后面五句。

  你现在的心情如何啊?

  1、为什么?

  2、说说爱迪生的好办法。

  3、指读一个。

  4、做试验。

  教师:爱迪生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呢?想不想看?

  教师:这只是一盏灯,那如果灯多点呢?总算是找到光明了,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5、齐读:让我们为爱迪生想出好办法、妈妈有救而激动吧!

  6、此时,你想说什么?

  7、让我们大声地表扬爱迪生吧。

  出示课件:“孩子,是你用智慧就了妈妈。”

  四段:

  妈妈醒来了,苍白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爱迪生此时又在想什么呢?

  出示课件:“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

  教师:当时爱迪生是怎么说这句话的?你能想想爱迪生当时说这句话的样子吗?

  学生汇报。

  教师引读。

  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正儿八经地说:“……”(3个)

  小结:对!爱迪生说的这句话并没有儿戏,他经过了13年无数实验,坚持不懈,后来,读!

  出示课件。

  自从有了电灯,我们晚上可以方便地做什么?(3句)

  教师:晚上真的有了电灯了。齐读课题。

  小结:这真是发明电灯福万代啊!(板书)

  让我们感谢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看图片。

  我希望同学下来多收集有关爱迪生的故事,也要向爱迪生学习,多动脑,勇实践,争取做个有创造的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巩固旧知,发现语文学习规律。

  2背诵各国谚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3阅读成语故事,积累词语,拓宽知识面。

  4学会办报,在实践中锻炼听、说、读、写能力。

  5激发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所见所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6培养个性化阅读,从不同角度有所获,有所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

  难点:培养个性化阅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有关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资料。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迁移运用

  1学生自由读句。同桌相互读。

  2小组讨论带点词的.相同之处。

  3指名读,注意指导带点词的理解。

  4在实践中去运用、感悟。

  二、读读记记,语言积累

  1小组内读,读准确。

  2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同桌“对背”。

  4全班交流搜集到的类似俗语、谚语,并把这些句子记在“采蜜集”中。

  三、积累成语,体会内涵

  1学生自由读,读准确。

  2观看《刮目相看》动画。

  3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4小组内交流相关的成语故事,将这些成语收集到“采蜜集”中。

  四、综合学习,提高能力

  1说话练习,话题“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

  2小组内交流资料,互相补充,并选一名成员上台演说。

  3小组间评比,相机指导。

  4小组中讨论如何办报,交流办报方案。

  5指导写作。

  五、自主阅读,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澳门风光片”。

  2学生自由朗读。

  3小组中互相帮助学习。

  4交流学习经验。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准确、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4.学习发现与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养成读书时画出重点词句的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与杨桃有关的课文。(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老师出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四、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

  l.熟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2.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3.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 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

  (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

  ②出示投影片,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

  ③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让学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④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学习第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提问:

  (l)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

  (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

  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着背诵。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提问:

  (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受用)

  (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

  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三、总结全文

  1.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齐读倒数第一、二自然段并试背诵。

  板书设计:

  5、画杨桃

  父亲: 是……就……

  老师: 角度不同 样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我: 一生受用

  教案点评:

  这篇课文蕴含的道理深刻,和同学们的现实生活也很接近。这篇教学设计示例抓住这一特点,首先以实物导入新课,让学生也自己观察杨桃的外观,看看他们能不能有什么发现。继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读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一课时做好了“读”的铺垫后,在第二课时教师步步设疑,引导学生更深的进入课文,去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整体说来,设计比较严谨,思路清晰,不过在第一课时设计的有些简单,学生书读的不透。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学生为主体)共同体验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写作目标:

  1. 想象要合情合理,富有创新

  2. 发挥想象,把写的生动而丰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段舒缓的音乐

  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课文,或课外阅读的想象,重点掌握文中的奇思妙想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第六单元的四篇课文,这些都充满了作者的奇妙的想象。其实,不仅是课文中学过的这些,我们以前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比如《西游记》也充满了大胆的想象。请同学们回忆这些作品,选择一篇,可以是学过的,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过的,说说它们奇在哪里,妙在哪里?

  2. 导写:

  1)学生自由发言,品析想象的精妙之处。

  2)学习知识短文《想象》。

  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结合所读作品及平时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什么是想象?想象是怎样产生的?

  ——运用自己感知的材料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就是想象。

  ——想象的产生:夸张、综合、拟人化等等方法。

  3. 引导

  教师播放准备好的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倾听,并把听到的音乐想象成一幅画面。

  写作

  一、教学目标

  1、写作文是对生活的描述,生活是真实的作文才是真实的,才能写出真感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对生活中的一切细心观察,慢慢口味,积累丰富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感情真切,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三、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1、准备片断

  (1) “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

  (2) 《西湖诗情》

  2、录音机

  学生自读一些短文(教师推荐《一件小事》、《背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二单元我们学习过一篇古文《儿时记趣》我们都觉得这篇写得很真实,虽然我们没有“留蚊于素帐”但与之相似的童趣我们也曾有过,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年幼时做过哪些有趣的事呢?

  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对说真话的同学给予肯定。

  三、引入写作知识讲解,写就是要说真话,抒真情(板书)。

  四、学生自读写作知识,概括成两点:

  综合实践活动1

  [设计思路]

  1。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旨在使学生在阅读感受本单元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了解文学、认识文学,从而喜欢文学,并逐渐学会阅读、欣赏文学。

  2。 本次活动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查找、阅读、交流、编写、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主动探究习惯和互助合作精神。

  [活动主题]

  主题: 我爱文学

  相关话题:①向你介绍我最喜爱的文学作品 ② XX作品给我带来的

  [活动形式]

  小组、班级交流、评价

  [活动过程]

  1。 材料准备

  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或者从过去自己曾经阅读并喜爱的文学作品中挑选最精彩的一篇。作品确定后,再根据作品和阅读的.感受从规定的两个话题中择取你感受最深最有话说的一个话题;再反复阅读、揣摩该作品。最后写出发言提纲,或者较为详细的讲话稿。

  2。 小组交流、评价

  每人在各自的小组内发言交流。交流前师生商定评价标准,如发言是否符合本次活动主题,内容与原作品是否和谐一致,语言是否通顺流畅,表达是否流利清晰。交流发言完毕,每组推出2—3名代表到班级交流。班级交流前,被推选出的代表要对发言稿进行认真的修改,组内同学要积极帮助出谋划策。

  3。 班级交流、评价

  ①在老师指导下,成立一个语文主题活动小组。安排活动主持人,规定交流次序,确定活动评委。

  ②各小组代表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第五单元)

  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读了本单元的课文后,你一定会更加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如今正是信息时代、科技时代。信息、科技的核心是创新。为了展示同学们学习、关注科学的收获,举办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或自己的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

  一、会前准备

  1.从各种科技类书刊中查阅,或到相关的科研网站上搜索最新的科技成果。

  2.有小发明或者有某种小制作的同学,可将有关的成果或设想用恰当的语言写成书面介绍。

  3.了解简单的新闻知识,参阅报刊上的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

  4.利用班级黑板报书写会标,分工模拟会议主持人、专家、发布人、记者或其他听众。

  二、活动过程

  1.小组筛选

  在各自分头后,各小组先作交流,而后推选出两人到发布会展示。要求发布人写好新闻稿。

  2.发布新闻

  各发布人介绍科技信息,或发明人讲解、演示自己的成果。其间记者、听众可提问,发布人简要作答。

  3.“专家”评价

  请与会“专家”就本次科技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价值、意义作出评价,或就其中某些成果的开发利用前景作出预测。

  辅助活动

  1.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在校内搞一个科普宣传周。

  有感而发

  教学目标:围绕自己日常生活说出自己真正想说的心里话

  重点难点:1、说自己想说的话

  2、语句通顺,层次分明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明确目标

  1、 导入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说起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来,往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闭上眼睛,不假思索即会脱口而出,如数家珍。相反地,对于陌生的人和事,说起来往往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勉强为之,磕磕绊绊,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甚至“咬断笔头,开不了头”“刚开了头,言语不周”,这样的必然内容空洞苍白,语言干瘪枯燥,读之味同嚼蜡。

  怎么办?作文的实质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只有“为心声”,才能字字真情,句句实意。对于现实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情,切身独到的感受,想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手写我口”,就好象老朋友在谈心,敞开心扉,坦诚亲切…… 这,就是第一次“见面文” 的要求。

  2、 目标

  说自己想说的话

  明确:(1)说心里话,恰当选材

  (2)文通字顺,层次分明

  二、 习作启发

  1、 巴金对繁星进行了无数次的观察,获得繁星是母亲和朋友的亲切感受,从而产生了写作《繁星》的激情。

  2、 赵丽宏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对文学有了深刻而真切的体会,才写出了《为你打开一扇门》。

语文教案 篇7

  设计理念:

  《识字1》是以“多彩的秋天”为主题的第一组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12个四字词语,都是描写秋天的,“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写出秋天景物给人的整体感受,“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是金秋的色彩之美;“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山河壮美”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景图。“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写出了秋季的丰收之美。这些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设计教学时,我依据新课标精神,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设计教学从学生的感受出发,以读促情,使学生能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意义和感情。顺应了教学逻辑,提升了感受美的能力。并且依照学情,考虑到儿童识记的一般规律,注意让学生在语境中识记,并且按照先整体后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顺序,同时注意多种形式的复现和巩固,提高了识字效率,力图较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宜,层,尽,染,”等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个别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调动学生读字学词的积极性。通过师指导朗读,想象画面的方法,读出体会,读出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留心观察秋天景色的美丽,感受秋季的迷人魅力,激发对秋天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中的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四字词语的意思,能在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感情,从读中感受美,能用朗读表达出秋天的美丽,激发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啊,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出示一幅秋景图)看着漂亮的照片, 你们能说说秋天有哪些美丽的景物么?指名学生回答。 是啊!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迷人的秋天,学习《识字1》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识字1 生齐读课题。

  二、识字学词,走进秋天

  1、自由读一读课文,把难读准的词语多读几遍。

  2、说说这些词都是有关什么的?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小老师带读。

  4、小老师提醒读准字音,需要注意什么?(“层”字是平舌音和后鼻音,“尽”字是前鼻音,“染”字读的.时候需要翘舌,“爽”字和“壮‘字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确)同学们跟着齐读三遍。

  5、在读字时,相机让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好办法,(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宜,层,翠”,用换一换记住“壮,尽,染",用组词法记一记“叠”,还能用图画法记住“爽”和“谷”。)同学们跟着小老师读三遍。

  6、去掉拼音帽,开小火车读一读生字,并给生字组一两个词语。

  7、指名12位同学分别朗读十二个四字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8、男女生合作朗读词语。

  三、看图学词,感受秋天

  1、课文中有两个词概括了秋天景色的特点,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金秋时节,景色宜人) 指导读出舒心愉悦的心情。

  2、出示图画,细心的你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教学“层林尽染,叠翠流金”这两个词语的教学。

  出示这两个词语,指名两三位同学读一读,再齐读。看看图画,说说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指导读出红色的枫叶,和金黄的果实的色彩之美)

  3、天空中也有好看的景色呢!出示图片和词语“天高云淡,大雁南飞”做一做动作,一边想象一边朗读。

  4、从上空向下看去,你看见一怎样的景象呢?“秋高气爽,山河壮美”,配合图片,感受秋日天空明净,气候凉爽宜人。大地开阔壮观。带着感情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5、秋天到,田里,果园里都大丰收啦。(出示庄稼,瓜果丰收图片和词语“五谷丰登,瓜果飘香”)谁能读出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指名读,小组赛读。

  6、最后出示两幅图,这丰收的果实是怎样得来的?相机释义“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收获了这么多粮食该怎样保存?秋收冬藏:秋天收获,冬天贮藏。

  7、同学们学得真棒,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图猜词游戏:用分别出示文中词语描绘的画面,学生以四字词语抢答。

  8、与小伙伴合作朗读。

  四、师生共读,体会秋情

  1、秋天的图画色彩斑斓,秋天的果实无比香甜,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美好的秋天吧!师生合作,齐读12个词语。

  2、比一比,看谁能最快地背出这些词语。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呈现12个词语,,用红色字体显示本课的11个生字,指名认读。同桌互读。

  2、游戏:摘苹果:读对一个生字或一个词语,就能摘到一个香甜的大苹果。

  3、说说书上”我会写”的田字格里哪个生字最难写,容易写错。请同学提醒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 师重点指导“尽”和“层”,分析字字形,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4、师范写,提醒学生两个字应该区分的地方。并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笔画的起,落笔位置。

  5、生书空后,自己描红田字格中生字,练写。(提醒学生写字时的正确姿势)

  6、展示评议。

  六、作业布置,课外拓展

  1、积累背诵文中的12个词语。正确书写生字。

  2、课外,自己收集一些关于秋天的词语,抄写下来。

  3、到大自然中,感受秋天,把你眼中最美的秋景画下来。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感悟到的语气读出来,培养朗读能力。

  3、练习讲童话故事,学习编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词,学习编童话故事。

  教学方法:

  游戏法、竞赛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童话故事,同学们喜欢学习这样的课文吗?

  那我们今天继续学习27课《红蜡烛》。

  2、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评价。

  3、画出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组词、说话。

  4、小老师上台教读生字,扩词。教师正音。

  5、教师带读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三、送生字宝宝回家,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齐读生字、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游戏巩固生字:火眼金睛游戏、找朋友游戏。

  3、学习词语库:

  1)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理解词义。重点指导“小心翼翼”、“你推我搡”。

  3)在这一课里你还积累了哪些好词?

  二、精读、品读课文。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教师正音。

  2、品读课文。

  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发表见解,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利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指导学生的朗读。如写乌龟和黄鼠狼的表情和动作的句子,教师要抓住他们的动作特征,进行朗读感悟。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表演课文。

  二、讲讲《红蜡烛》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一字开花”游戏。

  3、仔细观察生字,发现生字书写的特点。

  注意指导:火字旁的书写以及“处”的书写。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写。

  5、进行组词练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的教案04-24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教案12-08

语文教案12-08

语文教案12-09

语文教案12-10

语文教案12-11

语文教案12-12

语文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