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1
学习目标
1、掌握“原、所以、恨、函、抑、本”等文言词语,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疏通文意,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行文抑扬顿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后唐庄宗的叹惋之情和借史讽喻的苦心。
3、了解史论文以史带论、以史论证的特点,深入理解、体会“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等文中警策句的内涵和人生启示。
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探究庄宗成败的原因。
难点: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xxx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在史学方面,与宋祁合著《新唐书》,又单独编纂了《新五代史》。
(三)字词:
【字音字形】
伶官(líng)契丹(qì)
与尔三矢(shǐ)仇雠(chóu)
系燕父子(xì)所溺(nì)
【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
【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文库(古义:和他;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相当于“以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名,这里指官员;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与“天命”相对,指人力;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推究;今义:原来)
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古义: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今义:结合,构成)
【一词多义】
1.归
①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顺)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
2.告
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②具告以事(告诉)
③告之于帝(禀告)
3.盛
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②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④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4.困
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②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
5.微
①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②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③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6.其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多么)
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副词)
7.而
①而皆背晋以归梁(但,表转折)
②及凯旋而纳之(表顺接)
③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表递进)
④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表顺接)
8.以
①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②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
③而皆背晋以归梁(相当于“而”,表顺接)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
⑤以锦囊(介词,用)
9.与
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跟,介词)
②与尔三矢(给,动词)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子装)
②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订立盟约)
③抑本其成败之迹(探求、考察)
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
⑤泣下沾襟(掉下)
2.形容词作动词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作乱)
3.形容词作名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智勇的人)
4.名词作状语
①负而前驱(向前)
②仓皇东出(向东)
③一夫夜呼(在夜里)
④乱者四应(在四面)
5.动词作名词
而告以成功(成功的消息)
6.使动用法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②凯旋而纳之(使……收藏)
③至于誓天断发(使……断)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者,……也”此三者,吾遗恨也
②“……也”式
A、梁,吾仇也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C.无标志式燕王,吾所立
2.被动句
A、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倒装句
①定语后置其意气之盛
②介词结构后置
A、盛以锦囊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而告以成功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E、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4.省略句
A、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B、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C、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D、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E、(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5.固定句式
A、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啊
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难道……吗
四、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的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第二部分:(第2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张本。
第三部分:(第3段),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阐明中心论点。
第四部分:(第4段),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五、学习课文
1、第一段有何作用?
明确:
①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引发思考;
②总领式点出拿庄宗兴亡的历史进行说理,引起下文,为下文的叙事说理做铺垫。
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及凯旋而纳之”这几句话中哪些动词用得好?
明确:
“受”“藏”“遣”“告”“请”“盛”“负”“纳”等动词,描绘出庄宗一心执行父命的形象,以及其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及“人事”的作用,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3、全文是如何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展开的?
明确:
文章开头提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个论点,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紧接着举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
第二段叙述庄宗接受并执行其父遺命的事例。
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四段承接上文进一步议论,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4、本文第四段是否只是对前面阐述的观点的重复?为什么?
明确:
不是。作者在文章的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已经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根本原因,这与文章开始提出的论点相照应。至此,文章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但是,作者没有收笔,而是继续展开议论。在前面对比阐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的经验教训,强调使人国破家亡的不仅仅限于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了朝政,讽读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这就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普遍性,更具现实针对性。因此,可以说,第四段是对伶官亡国一事的现实意义的进一步开掘,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
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使用事实论证的。
明确:
第一段,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在具体选材上,文章以“晋王三矢”为事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们对于庄宗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的转变了然于胸,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
6、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盛衰”进行对比论证的。
明确:
文本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证,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或议论,都是具有对比性的。文章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7、“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三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
①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为说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论点提供历史根据。②第二段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在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③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决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8、文章题目是“五代史伶官传序”,但文章很少直接提到伶官的事情,这是不是文不对题?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观点一:没有文不对题。欧阳修写作《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讽谏北宋统治者。而有关伶官的事情在《伶官传》中已经有了详细的叙述,本文不需要重复。
观点二:有点文不对题。庄宗的衰败是由伶官引起的,作者以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来评述国家兴盛衰败的道理,虽然《伶官传》中详细地叙述了有关伶官的内容,但在这篇文章中,也应该简要地叙述一些有关伶官的事情,让读者更明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原、所以、恨、函、抑、本”等文言词语,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疏通文意,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行文抑扬顿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后唐庄宗的叹惋之情和借史讽喻的苦心。
3、了解史论文以史带论、以史论证的特点,深入理解、体会“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等文中警策句的内涵和人生启示。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相关文言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诵读,钩玄提要,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培养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探究庄宗成败的原因。
难点: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国论》中苏洵警告当权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过秦论》中贾谊以秦警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么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又有何深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二、写作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三、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创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在史学方面,与宋祁合著《新唐书》,又单独编纂了《新五代史》。
四、题目解说
伶:封建时代的乐工,演戏的人。
伶官:授有官职的乐工或演戏的人。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的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第二部分:(第2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张本。
第三部分:(第3段),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阐明中心论点。
第四部分:(第4段),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六、全文分析
1、第一段有何作用?
明确:
①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引发思考;
②总领式点出拿庄宗兴亡的历史进行说理,引起下文,为下文的叙事说理做铺垫。
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及凯旋而纳之”这几句话中哪些动词用得好?
明确:
“受”“藏”“遣”“告”“请”“盛”“负”“纳”等动词,描绘出庄宗一心执行父命的形象,以及其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及“人事”的作用,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3、全文是如何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展开的?
明确:
文章开头提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个论点,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紧接着举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
第二段叙述庄宗接受并执行其父遺命的事例。
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四段承接上文进一步议论,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4、本文第四段是否只是对前面阐述的观点的重复?为什么?
明确:
不是。作者在文章的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已经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根本原因,这与文章开始提出的论点相照应。至此,文章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但是,作者没有收笔,而是继续展开议论。在前面对比阐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的经验教训,强调使人国破家亡的不仅仅限于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了朝政,讽读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这就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普遍性,更具现实针对性。因此,可以说,第四段是对伶官亡国一事的现实意义的进一步开掘,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
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使用事实论证的。
明确:
第一段,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在具体选材上,文章以“晋王三矢”为事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们对于庄宗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的转变了然于胸,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
6、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盛衰”进行对比论证的。
明确:
文本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证,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或议论,都是具有对比性的。文章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7、“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三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
①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为说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论点提供历史根据。②第二段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在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③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决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8、文章题目是“五代史伶官传序”,但文章很少直接提到伶官的.事情,这是不是文不对题?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观点一:没有文不对题。欧阳修写作《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讽谏北宋统治者。而有关伶官的事情在《伶官传》中已经有了详细的叙述,本文不需要重复。
观点二:有点文不对题。庄宗的衰败是由伶官引起的,作者以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来评述国家兴盛衰败的道理,虽然《伶官传》中详细地叙述了有关伶官的内容,但在这篇文章中,也应该简要地叙述一些有关伶官的事情,让读者更明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七、中心思想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之盛衰取决于“人事”,“优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比宋统治者应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八、写作特点
①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以叹终。于反复咏叹中显示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引人深思;多采用对仗工整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气势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
②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发出嗟叹,提出论点,语势突兀而起;随后叙庄宗成败之事,语势猛升陡降;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最后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于大起大落之中引出教训,文章于此戛然而止。
九、补充资料
书序
“书序”作为古代序文的一种,或由作者自己撰写,或出自他人之手。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伶人
伶人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史载,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后称乐官为伶官,后来也将以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人。伶人的社会地位卑下,我国自古就有“乐户”制度,也就是说伶人都必须列入专门的户籍,且他们的后代世世代代不得为良。清朝的时候,还有专门的规定禁止伶人参加科举。
十、总结全文
本文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布置作业
从下面四句话中选取一句,说说它对你的启发。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满招损,谦受益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欧阳修的一生是与酒为伴的一生。纵观他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从“无饮酒”到“颓然乎”醉其间,再到渴望“常置酒一壶”得意于其间,恰好折射出其宦海沉浮和心路历程的变化。()。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可以说,他们既是儒家思想的________,也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
儒家________人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要以天下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承担社会使命。因此他们的人生之路,必然以入世求仕为开端。于是,在青年欧阳修的身上,可以看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闪耀着。不饮酒,正是他恪尽职守、坚守正道的体现。但现实是残酷的。多年的仕途闯荡,风波迭起,贬谪成为常态。宦海中沉浮的欧阳修,一方面尊奉儒学,对政务尽职尽责;另一方面,每日面对官场种种黑暗,又无法做到________。沉醉,便是欧阳修心灵纠结的外现。
最终,随着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就成为士人们的精神寄托,成为欧阳修心灵的慰藉地。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是心灵的自由和奔放。以酒为乐,便成了老年欧阳修________的宣告。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了解欧阳修的这种经历与心态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诗歌
B、欧阳修的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C、而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古代封建士大夫中非常典型
D、欧阳修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也成了古代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传播者鼓吹置之度外置身事外
B、缔造者激励置之度外置身事外
C、缔造者鼓吹熟视无睹超然物外
D、传播者激励熟视无睹超然物外
3、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B、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C、这种超脱不是由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
D、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4、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据载,欧阳修为宰相韩琦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寄走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欠妥。他便派人骑快马到韩府将文稿追回,做了修改。韩琦再次收到文稿后再三读之才发现,全文只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而”字。他反复吟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后,不禁拍案叫绝。
韩琦为什么对欧阳修增加的两个“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
1、C
2、D
3、A
4、修改后虽语意未改变,但是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似潺潺的山间流水,多了一份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所以,韩琦对增加的这两个“而”字拍案叫绝。
解析:
1、上句的落脚点是欧阳修的宦海经历和心态的变化,下句的陈述对象是“中国古代文人”,只有C项起到了连接前后句语意的作用,故选C。
2、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出者。缔造者:一般指对创建某个组织、有形的无形的群体甚至国家等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根据语境,应选“传播者”。鼓吹:①宣传提倡。②吹嘘。激励:激发鼓励。根据语境,应选“激励”。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该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根据语境,应选“熟视无睹”。超然物外:①超出于社会斗争之外。②泛指置身事外。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语境强调老年欧阳修挣脱社会秩序束缚,追求心灵自由,应选“超然物外”。故选D。
3、画框句中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可改为“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或“由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二是语序不当,“带来的”作定语,修饰“束缚”,故应将“社会秩序”和“带来的”交换位置。只有A项全部改正了错误。故选A。
4、此题要求“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就是让学生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作用,即说明增加虚词“而”带来的表达效果。所以,应侧重赏析虚词的表达效果。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3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了解史论的一般写法。
2.品味作者的语言艺术,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使用说明】
1.阅读整篇文章,结合导学案完成完成学习目标。
2.要求字迹工整,思路清楚。
【重点难点】
1.素养目标的审美鉴赏与提高。
2.素养目标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情景构建】
精读析文合作学习
一、导读理解
1、全文是如何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展开的?
2、本文第四段是否只是对前面阐述的观点的重复?为什么?
3、怎样理解本文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使用事实论证的。
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盛衰"进行对比论证的。
6、“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三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群读培优拓展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问题: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和课文《五代史伶官传序》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庄宗失败的原因。
B.课文《五代史伶官传序》揭示道理比本文更深刻,因为它总结了历代帝王成败的一般规律。
C.本文和课文《五代史伶官传序》揭示了同一主题。
D.本文的语言史学味浓,而《五代史伦官传序》的语言文学味更浓。
四、技法点拨—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技法指引】欧阳修的这篇《五代史伶官传序》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以“得天下”之“盛”,与下文写“衰”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揭示了盛衰在于人事的道理。
【写法指导】
(1)明确抑扬的辩证关系,无论是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总有一个主次之分。
(2)要找出抑扬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相通的桥梁,才能完成由抑到扬或由扬到抑的转换。【迁移运用】
请你观察生活中的某一种事物,如“花”“鸟”等,恰当地运用“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五、明晰主旨
六、拓展阅读
不因迁谪岂能来
郭彦
北宋诗人欧阳修被贬夷陵之初,因其“地僻而贫,民俗俭陋”,他很不习惯。渐渐地,他开始感觉到此地“风俗朴野”“江山美秀”,“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即所谓,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人至此而喜。他多次向老友梅尧臣谈到他在夷陵的感受:“修昨在夷陵,郡将故人,幕席皆前名,县有江山之胜,虽在天涯,聊可自乐。某居此久,日渐有趣。郡斋静如僧舍,读书倦即饮射;酒味甲于淮南,而州僚亦雅。”并写下了这首《黄溪夜泊》: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后来,欧阳修贬滁州,“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闲暇时徜徉山水,宠辱皆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
欧阳修在贬谪地表现出的通达和自娱,源于他对官场的无聊和倾轧有痛切的认识,也因此有对人生更为现实的理解,虽在天涯,聊可自乐。
欧阳修对被贬后如何自处以不失尊严有十分理性的认识。他非常欣赏韩愈的文章,却并不欣赏韩愈这个人,他对韩愈被贬后急急忙忙向皇帝写悔过书一事多有微词,说韩愈到了贬所,期期艾艾,不堪于穷愁,其行为完全无异于庸人。这是欧阳修的清醒意识,他随时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去重复前人做过的不堪事。
欧阳修性格中的刚烈,让他有种不肯认输的执拗,不排除他在贬谪地的悠然愉悦有故作欢愉的成分:即使苦,也不能低头,也要佯装快乐给你看,至少不能将不快乐的一面让你看到。这也是促使欧阳修到处寻乐的一个动因,除了四处寻觅“江山之胜”之外,还随时发现“州僚亦雅”,主动去发现美,体会其中妙处,遂成为他降低身段、融入当地生活的一种刻意为之的方式。
在中国古代,贬谪是朝廷加强中央集权、制衡各派势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到了宋代,采取如分权制度、台谏制度以及职务频繁更换和地域迁徙等措施来约束和监督官员,以最大限度达到权力的制衡,所以,官员沉浮出入的几率很大。在某些通达者看来,贬谪既是一件无力回天的事情,就索性把贬谪之地当成一个临时避难所和休养生息之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还借此获得了参禅悟道的'清静机会和游山玩水的额外补偿。
历史总是这样的乖张暴戾,它无端地让一些人受苦受难,又无意间给了后世的人很多福分,让我们得以在这些受尽苦难的身体中感受到他们灵魂的挣扎和精神的特质,也得以通过他们艰难的贬谪之路瞥见那些不曾跃入主流的地域和山水,那些隐藏在僻地角落里的风光和韵致。正如欧阳修所言,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他们去了,我们才能看得到;他们去了,我们才能听到。
但是,这些被呈现的僻地绝域的山水和风物,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被描述和被状写,而是深深烙上了贬谪者特殊的际遇所派生出来的印记。与其说这些贬谪诗歌是一种蛮荒远地的地域发现,毋宁说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观照所呈现出来的内心景观。绝域对通途,僻地对中心。欧阳修的豁达乐观,是知识分子在无奈环境下反放逐的一种特殊形式,而那些异峰突起的绝域山水也是对帝都苑囿那些主流风景的无声对峙和挑衅。
(选自《中国青年报》20xx年11月23日,有删改)
问题:如何理解“那些异峰突起的绝域山水也是对帝都苑囿那些主流风景的无声对峙和挑衅”这句话的含义?
七、素材积累—欧阳修名句
1、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2、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3、清明时节散天香,轻染鹅儿一抹黄。
4、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
5、苟不自满而中止,庶几终身而有成。
6、敢道人之所难言。
7、喜怒哀乐之动乎中必见乎外。
8、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9、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4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语法现象,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疏通文章大意,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总结历史兴衰成败的教训。
难点:理解作者“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史学观点,及文本以史鉴今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再次进入到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在那个时期,有一位军事天才,李存勖,骁勇善战,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之人。可是他建立后唐王朝,称帝仅四年,便身死国灭,这又是为什么呢?北宋文宗欧阳修以史学家的深刻、政治家的敏锐、文学家的生动为我们解读了这一历史事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了解文章体裁、写作背景以及写作目的。本文是一篇序文,作者所在时代,正是北宋由盛转衰时期,作者很担心五代的惨痛历史会重演,因此撰写《新五代史》以告诫北宋统治者引以为戒,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
2.了解本文作者开门见山提出“盛衰之理”在“人事”的观点,并举出庄宗事例作为立论依据。
3.理解作者将庄宗得天下时“意气之盛”与失天下时“泣下沾襟”进行对比,推导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4.理解作者在总结庄宗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之后,扩而充之,延伸到“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从而把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以庄宗的亡国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5.学习本文带来的启示: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沉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以此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从而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本课属于史论文学,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切入,纵说盛衰之理,探讨了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学习本课要理解文章的历史观念、国家情怀和担当精神,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论述方式,积累文言文的语法现象,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本课承担单元任务二和任务三。任务二是为历史人物李存勖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需要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完成。任务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文,对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
三、学习活动
(一)作家作品及写作意图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其散文说理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实欧阳修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他曾官至参知政事,曾与人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欧阳修为《伶官传》所写的短序。本文是欧阳修通过对后唐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来告诫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二)梳理文意,问题探究
第一段内容理解:文章开篇立论,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论点,意思是,国家盛衰兴亡的道理,虽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作者在没有否定天命因素的基础上,更肯定了人的作用,即人的作为的作用。如何知之?作者在提出论点之后,进一步以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教训作为论据。作为议论文,开篇即明确中心论点,并且把观点事例也扼要概括出来,可谓言简意赅,章法井然。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呜呼”这一感叹词起笔,有何深意?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五代十国时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作者感慨沉痛,故作序论皆以“呜呼”开篇。同时也为全文奠定了哀婉的感情基调。
第二段内容理解:这一层讲晋王,即庄宗的父亲——李克用的三桩遗恨,他在临死前留给庄宗三支箭,让其完成遗愿。相对于第一段的简洁,第二段近乎小说家语,用“世言”二字起笔,即正史中未见记录,彰显了史学家的严谨。在“三遗恨”的故事里,提到了三个仇人,他们又是谁呢?
一是朱温。李克用曾与朱温联合剿灭黄巢军,后朱温多次意图杀害李克用,二人结怨越来越深,不共戴天。此后对峙争霸数十年。
二是刘仁恭。文中所写“吾所立”是指刘仁恭借李克用兵马夺取幽州,后刘仁恭与李克用反目,归附于朱温,他的儿子刘守光开始称燕王,后来称帝。这里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的说法。
三是契丹人,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原与李克用结盟夹击朱温,后来却撕毁盟约,与朱温结盟。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这几个动词刻画了庄宗李存勖怎样的形象?
首先是他对复仇极为重视:他将箭藏在供奉祖宗的宗庙之中,并且每次出兵都要以少牢祭奠,得胜后,请下箭,还要用锦囊盛起来,告慰父亲。
再者,他对复仇极为决绝:每次作战都要带着这三支箭,矢志不渝,誓死报仇。因此,这几个动词,描绘出庄宗一心执行父命决绝复仇的形象。
第二段总结:第二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写衰作张本。
第三段第一层内容理解:庄宗用绳索帮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之后又写道:庄宗用匣子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一一复仇之后,庄宗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作者详细描写了庄宗复仇的经过。面对着庄宗的赫赫战功,作者不禁发出了“壮哉”的感慨。
问题探究:
1.作者为何要大费笔墨逐一描写庄宗消灭敌人?
写庄宗逐个消灭仇敌,极力表现其声威的壮大,一方面照应开头“盛衰”的“盛”,极力写英勇杀敌的威武雄壮,也暗示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另一方面越写奋勇杀敌的极盛之势,也越能与下文的迅速败亡形成对比,从而更好地揭示主题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道理。
第三段第二层内容理解:短促有力的语句,让读者直观地感知到了李存勖的败亡之“神速”。
通过梳理有关李存勖的履历,我们关注到后唐庄宗李存勖从接受遗命到后唐建立,经过了十五年奋战,而“失天下”仅三年。
败亡的导火索,令人触目惊心:一夫夜呼,是说公元926年,枢密使崇韬和他的女婿、庄宗的'异母弟存相继被杀,加上其他天灾人祸,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浮动。兵士黄甫晖当时奉命戍守瓦桥关,戍期已满,却被留下守贝州,心怀不满,便趁机纠众杀部将杨仁晸,裹胁裨将赵在礼为乱。这次兵变发生在夜间,故称“夜呼”。庄宗之祸,自皇甫晖一夫夜呼而起。
其后“乱者四应”是说李嗣源发动兵变,郭从谦首先响应,率从马直亲兵攻皇城,纵火焚烧兴教门,闯入内宫,乱兵在宫楼上用箭射死了仓皇东出的唐庄宗。《伶官传序》将其概括为“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以及“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此外,这段文字更写出了败亡之际的仓惶落魄,“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这“极衰”时的“泣下沾襟”又与前文“得天下”时的“意气之盛”形成强烈对比,为下文议论张本。
欧阳修用李存勖复仇的极盛之势为其败亡的神速蓄势,功业到达顶峰之后,顷刻间,一败涂地,“意气之盛”荡然无存,对比极为鲜明,不禁引发人们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存勖亡国之速?行文至此,再进行议论,必然水到渠成。
文章先让一步,讲道难道是得天下困难,失天下容易吗?自然并非如此,文章随即作出回答:或者考察他成败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事吧。接着开始分析到底是怎样的人事致其成败,引用了《尚书》中的古训“满招损,谦受益”,暗喻庄宗之前谦虚谨慎,终于成事,之后沉湎享乐,终致颠覆。由此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是对人事的具体解读,也是作者以史为鉴得出的结论。
第四段内容理解:正因为庄宗之前忧虑劳苦,竭忠尽智,所以强盛的时期,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而后安于享乐,不思戒慎,所以等到他失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最后又将此论推而广之,祸患常常是从极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进而得出结论: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人或物困扰,难道知识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岂独伶人也哉”的言外之意?
作者在叙述庄宗得失、盛衰的对比中,深化了主题,其实,让作者深思的不仅是后唐庄宗的灭亡教训,更让人担忧的是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警告北宋统治者,应该振作觉醒了,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江山。
因此,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其实,欧阳修并非危言耸听。后来北宋王朝亡于宋徽宗之手,而宋徽宗恰是一个沉溺于歌舞与书画的君王。李存勖宠爱优伶,热爱演戏,宋徽宗擅长绘画,有着极高的艺术修养,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和责任却是一国之君。他们都违背了自己的使命,最终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还学过哪些借古讽今的文章?
杜牧《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以上所论都是在提醒后世的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欧阳修通过《伶官传序》中叙写庄宗的得失盛衰之变,形象直观地告诫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体现了古代文士的良知与家国情怀,始终关怀民族命运前途。
(三)总结文章论证思路与写作特色
论证思路:首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并且概括举庄宗成败事例作为论据,得则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失则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在得与失的强烈对比中,寓议于叙之中,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并由此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写作特色: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后唐的盛衰对比,先写庄宗极盛的史实,再写其极衰的场面,后面总言兴亡,喟叹不已。一盛一衰,既扬又抑,交错成文。通过盛衰对比,昭示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
在语言方面,辞气委婉,言语恳切
文章作为一篇旨在以史为鉴的史论文,依据史实,娓娓道来,仿佛与预想中的读者谈古论道,辞气委婉,言语恳切。文章叙庄宗功业辉煌,语含敬佩;述其迅疾陨落,则充满叹惋;论其败因,先用反问,再以疑问呼应观点,使得说理委婉恳切。抑扬顿挫,错落有致,文章以散体写史论,间以对仗工整的骈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张弛有度,读起来抑扬顿挫,感情饱满,气势旺盛。
其次,本文语言平实,言简意丰。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基本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事例,阐发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概括性强;议论简明扼要,切中肯綮。有些语句,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言简义丰,发人深省。
(四)文言现象总结
总结一词多义现象:盛、困、告
总结通假字:无、雠
总结古今异义:少牢、人事
总结特殊句式:判断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
四、课堂小结
《伶官传序》旨在知古鉴今,告诫沉溺的恶果,警示亡国的落魄。同样,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沉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这样的规律于今日也能带给我们启示,来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如火炬在前,一直照亮我们的漫漫人生路。
五、课后作业
优秀的史传文学,往往围绕历史人物,选取恰切的历史事实,既叙写人物生平,又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将史家对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的态度蕴含其中。研读课文,为本文的历史人物李存勖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
提示:完整的人物年表包括以下内容:年岁、年月、本人经历和活动事迹、传主所处时代发生的重要事件、家族情况和社会交往等。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
2、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的写法。
3、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相关文言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诵读,钩玄提要,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观点,培养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以史为鉴的作序初衷。
难点:学习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国培根在《培根随笔》中说:读史使人明智。杜牧读六国之史,明白了骄奢暴虐可以亡国;苏洵读六国之史,看到了勇于抗敌才可以兴国。那么欧阳修读五代之史,又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就一起去学习《五代史伶官传序》,去回到历史现场,鉴往知来。
二、写作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三、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的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四、题目解读
伶:封建时代的乐工,演戏的人。
伶官:授有官职的乐工或演戏的人。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的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第二部分:(第2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平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张本。
第三部分:(第3段),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阐明中心论点。
第四部分:(第4段),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六、全文分析
1、找出观点句(论点)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依据(论据)
明确: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3、第一段有何作用?
明确:
①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引发思考;
②总领式点出拿庄宗兴亡的历史进行说理,引起下文,为下文的叙事说理做铺垫。
4、文章第二、三段讲的是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具体经过,请用第三段中的一句话概括出得、失天下的原因。
明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第二、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
(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明确: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得天下(盛),三段反面叙说失天下(衰)。
6、全文是如何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展开的?
明确:
文章开头提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个论点,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紧接着举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
第二段叙述庄宗接受并执行其父遺命的事例。
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四段承接上文进一步议论,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7、本文第四段是否只是对前面阐述的观点的重复?为什么?
明确:不是。作者在文章的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已经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根本原因,这与文章开始提出的论点相照应。至此,文章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但是,作者没有收笔,而是继续展开议论。在前面对比阐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的经验教训,强调使人国破家亡的不仅仅限于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了朝政,讽读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这就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普遍性,更具现实针对性。因此,可以说,第四段是对伶官亡国一事的现实意义的进一步开掘,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
8、怎样理解本文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明确:作者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伶官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进行了详细叙述,序中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引起的,作者以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论述国家兴亡盛疾之理,内容联系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对其进行的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衰败直接联系起来,这样就扣住了文题,突出了中心。
9、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使用事实论证的。
明确:第一段,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在具体选材上,文章以“晋王三矢”为事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们对于庄宗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的转变了然于胸,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
10、“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三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明确:
①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为说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论点提供历史根据。②第二段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在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③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决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七、中心思想
本文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八、写作特点
①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章没有信屈聲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辞藻,而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蔓不枝,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恍劳可以兴国,逸療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因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②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发出嗟叹,提出论点,语势突兀而起;随后叙庄宗成败之事,语势猛升陡降;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最后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于大起大落之中引出教训,文章于此戛然而止。
九、补充资料
序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布置作业
文章题目是“五代史伶官传序”,但文章很少直接提到伶官的事情,这是不是文不对题?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及举进士时,学者方为四六,号时文,公已独步其间。天圣七年,补国子监生。是秋取解,明年省试,皆为第一人,由是名重当世。先公平生文章擅天下,未尝以矜人。初奉敕撰《唐书》,而《列传》则宋公祁所撰。书成奏御,旧制惟列官最高者一人,公官高,当书。公曰:“宋公于传,功深而日久,岂可掩其名,夺其功?”于是《列传》书宋公。先公平生以奖进贤材为己任。今湖州正言孙觉为合肥主簿,未与公相识。郡守怒之,欲捃拾以罪。时胡侍讲在太学以属公,公为作手书与其寮佐,令保全之,遂获免。福州处士陈烈,素不与公相识。公闻其名,知其行义,屡荐于朝,乞赐召用,朝廷即召烈为国子监直讲。先公天性正,不顾仇怨。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横身当事,不恤浮议。是时,今司徒韩魏公当国,每诸公聚议,事有未可,公未尝不力争,或奏事上前,众议未合,公亦往返折难,无所顾避。
(选自《文忠集附录二先公事迹》,有删改)
(乙)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芘,朝廷无所稽疑。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呜呼哀哉!尚享!
(选自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B、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C、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D、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又称“国子学”“国学”。
B、省试,指唐宋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的考试,明清时称会试。从文中可知,欧阳修在省试中夺得省元。
C、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古代很多文学家的作品集都以谥号命名,例如《欧阳文忠公文集》《昌黎先生集》《范文正公集》。
D、尚享,也作“尚飨”,是旧时祭文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表达对逝者的悼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文冠天下。四六文盛行时他就独步其间;《唐书》修撰完成后,皇帝赞其为修史第一人。
B、欧阳修举贤好土。湖州孙觉与欧阳修还未相识时,郡守欲加罪于孙觉,欧阳修亲写书信使其获免;陈烈、苏洵等亦曾得其相助。
C、欧阳修性情耿直。韩琦主持国政时,公卿聚集议事,欧阳修都会据理力争;上朝奏事,众议不合时,他也会反复争辩,无所顾忌。
D、欧阳修德高望重。苏轼赞其具有“大川乔岳”般的地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公平生文章擅天下,未尝以矜人。
(2)虽以此屡被谗谤,至于贬逐。及居大位,毅然不少顾惜,尤务直道而行。
5、从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的角度比较甲文和乙文的不同。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A;2、C;3、A
4、(1)欧阳修平生写文章胜过他人,(却)从不向别人夸耀自己。
(2)(欧阳修)虽然因为这多次被谗毁诽谤,到了被贬谪放逐的地步。等到他官居高位,仍然坚定而不稍微顾全爱惜自己,尤其追求行正直之道。
5、甲文多记叙,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乙文多议论、抒情,语言典雅庄重,情感浓烈。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遁世”是固定搭配,译为“脱离世俗”,不能分开,据此排除B、D两项。“匍匐”是“往”的状语,中间不能分开,后句“而”表转折,“怀禄不去”指身有公务不能前往,排除C项。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昌黎”不是谥号,是地名。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皇帝赞其为修史第一人”错误。欧阳修是当时修史的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人,并非“修史第一人”。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擅:独揽,胜过。矜人:向人夸耀。(2)谗谤:谗毀诽谤。务:追求。
5、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多记叙欧阳修生平的事迹,采用的是记叙手法;乙文多发表对欧阳修的评论,采用的是议论手法。从语言风格上看,甲文叙述故事,语言平实自然,主要交代事情的经过,情感真挚;乙文以议论、抒情为主,语言的感情色彩比较浓厚。
【参考译文】
(甲)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可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苇秆在地上画写,教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以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于读书。等到考中进士时,求学的人才开始写四六文,号称时文,欧阳修此时已独步其中了。天圣七年,欧阳修补任为国子监生。这一年秋天考乡试,第二年考省试,都是第一名,因此在当时名声很响亮。欧阳修平生写文章胜过他人,(却)从不向别人夸耀自己。当初欧阳修奉诏撰写《唐书》,而《列传》则由宋祁所撰写。书写完之后欧阳修上奏皇帝,当时的规定是只有编写者当中官职最高的一个人才能列上名字,欧阳修的官职高,应当写上。欧阳修说:“宋祁对于撰书,功劳很高而且耗时很久,怎么能掩盖掉他的名字,夺取他的功劳呢?”于是《列传》附上了宋祁的名字。欧阳修平生把奖励、推荐贤才当作自己的责任。现在的湖州正言孙觉(当时)担任合肥主簿,和欧阳修并不相识。郡守对他非常愤恨,想搜集证据治他的罪。当时胡侍讲在太学把这件事告诉了欧阳修,欧阳修为此亲手写信交给他的下属,(让下属)保全孙觉,于是孙觉得以免罪。福州处士陈烈,平叶和欧阳修并不认识。欧阳修听说了他的名字,知道了他的道义,多次向朝廷举荐他,请求皇上任用他,朝廷于是任命陈烈为国子监直讲。欧阳修天性正直,不在乎仇恨埋怨。虽然因为这多次被谗毁诽谤,到了被贬谪放逐的地步。等到他官居高位,仍然坚定而不稍微顾全爱惜自己,尤其追求行正直之道。亲自料理事情,不在乎没有根据的议论。这个时候,现在司徒韩魏公把持朝政,每当诸位大臣聚会议事时,有没有定论的事情,欧阳修不曾不据理力争,有时上奏到皇上面前,众人的议论不一致,欧阳修也会反复争辩,没有顾忌逃避的地方。
(乙)
悲痛啊!先生到这世上来,已经有六十六年了。(因为有了先生,)百姓有了父母官,国家有了可以像蓍草和龟甲一样解决疑问的人;文化因而得到传授,求学的人有了老师;有德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人有所畏惧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先生就像高山大川,看不到他运动,但受他恩惠的事物,不能够用数字来衡量、不能全部地被知晓。现在先生逝世了,有抱负的人没有了仰仗庇护的人,朝廷没有了考察疑事的人。以前我的父亲胸怀大略隐居于世,不是先生就不能够招致到他;而那时没有才能的我,因为这样才得以跟随先生,在先生的门下受到教育。听说先生逝世的消息,按情理应当尽力前去凭吊,但是身有公务不能前往,我也因未能仿效古人(弃官奔师丧)而感到羞愧。只能从千里之外写信,来抒发心中的悲哀而已!这样做是为天下苍生感到悲痛,也是我自己对先生的痛哭。悲痛啊!请享用祭品吧!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6
《伶官传序》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以此借古讽今,警示当世。沈德潜评论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这一篇史论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行文特点,都堪称中学生学习的典范;并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素养有着深远的现实影响。
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在反复诵读中理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及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疏通文章大意,归纳字词句;深挖历史兴衰成败的教训。
理解作者“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史学观点,及文本以史鉴今、对比论证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雨果在他的著名小说《笑面人》中写道:“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而余秋雨在《艺术创造工程》中则更为温和地说:“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历史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指引着我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前行。一千年前的欧阳修也用他的方式编纂了前人的历史《新五代史》,并在千古名文《伶官传序》中向我们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他想对我们说什么呢?
二、知人明史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 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词、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2.题解
(1)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2)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3)《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4)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tip:书序、赠序、宴集序)
3.历史背景
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代。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被伶官所惑,伶官得以重权在握。当叛乱四起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
李亚子指的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他是李克用(晋王)的长子。李克用是突厥后裔沙陀人,曾经被唐朝重用又赐皇姓李。李克用因不满朝廷调遣任命,父子曾共同反叛唐朝。当唐都长安被黄巢占领时,唐王赦免其反叛之罪,任命他为雁门节度使,要求其戴罪建功,领三万铁骑攻打黄巢。李克用勇猛异常,攻入长安,逼黄巢逃奔出城自杀。李唐江山倾覆后,李克用仍执意使用唐朝年号。后来其墓就置建于代县阳明堡镇七里铺村北。
李亚子幼时体貌出众,而且忠厚沉稳,喜欢独来独往,很受李克用的喜爱。十一岁时便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随父亲进见唐昭宗。昭宗见了他,非常惊讶:“这孩子真是长相出奇!”然后轻抚着他的背说:“小儿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忠尽孝啊!”因为昭宗对李存勖说了一句“此子可亚其父”,意思是说使他的父亲成为亚军,超过其父,因而得名“亚子”。
后他还常常用戏子名字自称,叫自己为李天下。从他继承父业,到统一天下,常常和戏子在庭院排练演戏,伶人因此掌握朝政大权,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
4.本文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讽谏当时君王。
三、研读文本
1.正音正字
盛(chéng)以锦囊故方其盛(shèng)也方其系(xì)燕父子以组
及仇雠(chóu)已灭乱者四应(yìng)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yú)
智勇多困于所溺(nì)以三矢(shǐ)赐庄宗
2.文段赏析
(一)第一段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的作为造成的吗?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例证法:
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庄宗李存勖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事例
(二)第二段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为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一猪一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前面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藏(在祖庙里)。
(三)第三段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颅,进宗庙,把箭交还先王,把报仇成功的消息禀告先王的时候,他意气之盛,可以说是豪壮啊!等仇敌已灭,天下平定,一个人夜里呼喊,叛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慌张向东逃跑,还没等见到敌人,官兵们就离散了,只剩下君臣互相瞧着,不知投奔哪里是好,以至于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流下来沾湿了衣裳,这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真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出自人的原因吗?《尚书》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虛得到好处。忧思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使性命丧失,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四)第四段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所以当庄宗气势强盛时,全天下豪杰没有谁能同他对抗,等到衰败时,几十个伶人就可使他命丧国亡,被天下人耻笑。可见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小的事上累积而成,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3.线索梳理:
庄宗大事记
时间年龄事件结论教训
盛908年23岁受命继志
忧劳可以兴国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912年27岁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
15年衰3年逸豫可以亡身926年41岁身死国灭一夫夜呼
4.思路梳理
四、总结全文
1.文章主旨: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2.千古名句: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3.启示: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7
教学目标:
1、掌握“原、所以、恨、函、抑、本”等文言词语,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疏通文意,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行文抑扬顿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后唐庄宗的叹惋之情和借史讽喻的苦心。(重点)
3、了解史论文以史带论、以史论证的特点,深入理解、体会“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等文中警策句的内涵和人生启示。(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国论》中苏洵警告当权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过秦论》中贾谊以秦警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么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又有何深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二、目标展示
三、预习反馈
四、教学过程
(一)提要钩玄寻挈领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学习文言文读必不可少,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找一找文章的核心句在哪里呢?
生:读课文
师:苏洵的《六国论》以六国灭亡为事例,开头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观点,同样作为史论文,你找到《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在哪里了吗?他又是以谁的史事展开论证的呢?
生1:明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
无怪乎——《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不仅如此,呜呼2字,还为全文笼上了特有的情感色彩呢?
师:“呜呼”是什么意思——啊!哎!文章开篇便言呜呼,你觉得这“呜呼”二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悲凉、痛心、痛惜、叹息、感慨、惋惜、慨叹……
师点拨:叹惋,作者是用慨叹语气起笔的,内心是相当沉重的,应该是沉重的切入,些读得沉重些,语重心长些。同时,还要注意反问句,语气强烈,突出“人事”的重要。还要注意“哉”字的感叹语调。)你能用自己的声音传达一下这种叹惋吗?
生1、2,齐
(二)盛衰得失析人事
第二段——
师:怎样的盛衰引得作者如此叹惋呢?那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步子且看庄宗如何得天下,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晋王三矢——遗恨、期盼
庄宗受矢——遗志、使命
师:你能感受到晋王的遗言当中饱含着怎样的情感吗?——满腔仇恨,抱恨终身,满腹期待。
假设你就是晋王,你会怎样说出这几句话?——生1尝试。师点拨,生齐读。
想象当时庄宗听了后是怎样的表情与感受?——含泪从命,坚定复仇信念,立志发奋图强。
他又是怎么做的呢?生1。(译)
我们把其中的动词一起圈出来吧——“受,藏,遣,告,请,盛,纳”。
由此可见唐庄宗做了什么一目了然——受三矢、铭父志、勤克勉、身行之——尽人事
一面是恨之深,一面是行之切,我们分开来读,再感受一下吧。(生1+同学读)
第三段——
师:事波动,情波动,我们的声也会随之波动,清人沈德潜评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而前面的叙述尚算平缓,真正的波澜已在第三段兴起,请同学们自由的诵读第三段,初步感受一下这抑扬顿吧!
生读。
师:我觉得这一段只两个字而已,——盛衰,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我们就先细剖一下曾经的过往。
请男生读课文内容,女生读评注内容。
(幻展示)方其系燕父子以组,[908年,李存勖受父三矢,912年,李存勖破幽州,绑燕父子,俘燕王至雁门,于坟前祭先父。]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923年,李存勖破大梁,梁末帝为避羞辱,命部将皇甫麟杀己;部将皇甫鳞悲痛之至,随后刎颈自杀。李存勖用匣子装梁君臣首级,漆封匣子,藏之太庙,以告亡灵。]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系燕父子,函梁君臣,报仇雪恨,成就功业,还矢先王,告慰祖先,声威壮盛,惊天动地!]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仇敌灭,天下定;宠伶人笑开怀,失社稷哭无泪。]一夫夜呼,乱者四应,[926年,皇甫晖作乱起兵变,史彦琼按兵不平定;戍卒叫,乱军起;四面楚歌,八方受敌。]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李存勖仓皇出征,李嗣源已占汴京,急忙之中往西返,二万五浅名随军多已逃散。家已无家,国将不国!]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李存勖置酒悲啼,问计部下;百余将断发示忠,君臣相泣。]
师:你觉得这一部分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试分析。
(1)两组感叹句——,将和进行对比。
(2)一系列动词——将和进行对比。
(3)一系列的时间——将和进行对比。
点拨: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生结合《五代史》中的相关记叙,谈谈自己的看法。(幻展示)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后唐)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很多人能唱他唱的歌,称为“皇帝亲自制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另外他又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从他做王,到做天子,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灭亡。……
——忘父志、好俳优、宠伶人、身溺之——失人事(师板书)
(4)抑扬的情感,将作者对庄宗盛时的赞赏和对衰时的叹惋进行对比。
师:这一对比,现在我们似乎更能理解开篇欧阳修的叹惋了,什么来?一起来——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是盛也人事,衰也人事啊。这一盛一衰,一抑一扬,不读都不对不起欧阳修,小组共读,选出代表展示。
生活动
师点拨:盛的部分我们读的时候声音要——扬,高亢、昂扬、读出赞叹之情。衰的部分呢?——降,低沉、沉重、读出叹惋之情。齐读。
师:盛衰之差还在人事啊,用本段最后一句话说也就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师板书:忧劳、逸豫)
师:写到这儿历史也有了,道理也说了,看来最后一段也没啥用喽。
那有什么用?——大声读,一会儿告诉我答案。
生活动。明确——交代 写作目的。
(三)以史为鉴知兴替
师:当时的'北宋王朝又是怎样的局面呢?补充历史背景。
(幻展示)当时的北宋王朝,表面上虽称“盛世”,但其实已危机四伏。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师点拨:“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以沉重的心情、哀婉的语气向北宋统治者发出了的警醒的告诫。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要防祸患于忽微,切勿沉浸于所溺,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借古讽今,借古鉴今啊!
师:我又想起课堂导入时的那几句话了,我们一起再来一遍: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国论》中苏洵警告当权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过秦论》中贾谊以秦警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伶官传序》欧阳修用三个关键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哪三个关键句?——这不就是一部盛衰论、兴亡论、得失论吗。
同样作为史论文,我们把《伶官传序》《六国论》《过秦论》做一下比较分析。
生活动思考总结:
1、内容联系
〈1〉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借古讽今,借古鉴今。
〈2〉都论及国家兴亡的问题。
2、语言魅力
《过秦论》语言:气势恢宏,铺张杨厉,极富文采。
《六国论》语言:斩钉截铁,雄健有力,不容置疑。
《伶官传序》语言:抑扬顿挫,摇曳多姿,感慨摇深
3、论证方法
〈1〉例证〈2〉对比〈3〉……
4、意义深远,不限于当时,现实意义久远。
(四)读写内化明启示
请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给我们的启示入手,写一篇议论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原、赐、负、抑、遗、系6个实词
2.积累归纳:与、其、归、易、告5个词的义项和用法。
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
2.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的写法,并背诵课文第三节。
德育目标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识记11个词语,掌握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征,学习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是“传序”,所以众多的史实都是正文的主要内容,这里可简约地点到即可,也正因如此,给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成为学习的难点,只要对涉及的人事有一般的了解即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利用注释、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说六国灭亡的原因,以借古讽今的写法,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勿蹈六国覆辙。今天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也是借古讽今,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现在听录音,轻声跟着阅读,思考庄宗李存勖17岁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有什么事。
二、解题
同学们根据注释,谈谈作者与《新五代史伶官传》,教师补正。
明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谥号文忠。欧阳修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学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于他的门下。他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作家。《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他的作品主要有《新五代史》。与宋祁合写《新唐书》等。
三、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解释词句。
(1)辨析本文中的词类活用(学生解答,教师补充更正)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明确:“原”,名词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盛以锦囊
明确:“盛以锦囊”是“以锦囊盛”的倒装,用锦绫做的袋子装着。“盛”,形容词用作动词,装着。
函梁君臣之首
明确:“函”,名词“匣子”,用作动词,装在木匣子里。
抑本成败之迹
明确:“本”,名词用作动词,溯本,推求,跟“原”的意思相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明确:“兴”,振兴,使……兴盛,动词的`使动用法;“亡”,使……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明确:“夜”,在夜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东”,向东,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2)被动句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明确:“为天下笑”即“被天下笑”。“为”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②智勇多困于所溺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于”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
2.分组讨论,指定回答:
(1)提问:“虽曰……岂非……”是一个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学生解答,教师补充)
明确:“虽曰……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强调“人事”的作用,即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
点拨:凡反问句都是以疑问的语气表达字面相反的意思,无疑而问,语意表达的比陈述句更确定、更有力、更发人深省,有更强的感情色彩。
(2)看课文,当文章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用“方其……可谓壮哉!”“及……何其衰也!”句式,接着又用“岂……欤?”“抑……欤?”的句式,各是什么句?有何作用?
明确:(讨论后定人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方其……可谓壮哉!”“及……何其衰也!”这是两个感叹句,又是对称句。感叹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前一句表示对庄宗胜利的赞赏之情,后一句表示对庄宗失败的悲叹之情。
对称句,节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是本文的对称句在内容上都是正反对照的,不仅有音乐美,而且给人鲜明的对比感,表达了作者褒贬、扬抑的立场,气势十分充沛,感情色彩浓郁,加强了论证的力量。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是反诘语气的选择关系的复句,前者被否定,被舍弃,后者被肯定,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印证了开头的论点。
(3)请同学们再找出几个对称句和反问句,念给同学听
明确:对称句:“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反问句,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3.概括李存勖一生的主要经历。
(1)提问:通过阅读课文,给李存勖编一个履历表(课文P97注释:李存勖885~926),主人公李存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的几个年代里,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明确:908年是23岁;912年是27岁;923年是38岁;926年是4l岁。
提问:在这几个年头里,在李存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尽可能用课文的原句回答)
明确:①李存勖23岁时的事: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齐声朗读:“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点拨:从这铿锵的节奏中,可以看见一位胸怀大志,雄姿英发的年轻统帅形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②主人公27岁时的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这是公元912年,李存勖派兵攻破幽州,俘获刘仁恭及其家族,刘守光逃到沧州,乃被捕获。父子都被处死,灭燕)
③主人公38岁时的事:
“函梁君臣之首”(亡梁),然后“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建立了后唐。李存勖从受命到立国,经过了整整15年。
④主人公4l岁时的事: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指导读文(慢节奏)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学生在凝重的气氛中静思两分钟,想象庄宗君臣凄然相向,泪下如雨的悲惨情景,并和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雄武进行对照比较。
(4)点拨,提问:在这无声的静寂中,学生们心潮翻卷,历史的风云变幻掠过心头。在这生生死死、盛盛衰衰的变化中,不正寓含着某种哲理吗?
请同学们思考:
①庄宗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然而由盛至衰,只有短短的3年。这一盛一衰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论点:“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
②呼应论点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③提问: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一百多年后的宋代中叶重提这件史实,他要人们记取什么样的历史教训呢?
明确:“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④这一句让同学们共同诵读,并翻译此句。
点拨:从庄宗李存勖的履历表上,可以看出李存勖一生的主要经历——一盛一衰。那么一盛一衰的关键问题是由于“人事”和呼应这一论点的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它揭示了“人事”的内涵,从而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深刻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在这里讽谏了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
四、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五、课堂小结
从唐庄宗李存勖的履历表上可以看出“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篇文章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以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以论带史,以史论证,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讨论《伶官传序》与《六国论》在写作上的异同,并背诵《伶官传序》第三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伶官传序》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为其《新五代史伶官传》所写的一篇序文。此文作为宋代文学的名篇佳作,与苏洵的《六国论》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国家兴衰的道理,都总结了历史经验,都有劝谏统治者之意。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两文,回答问题。
二、提问
1.《六国论》与《伶官传序》两文的中心论点各是什么?
明确:《六国论》是一开始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伶官传序》也是一开始采用反诘句式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中心论点。
2.提问:《六国论》与《伶官传序》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相似点?
明确:《六国论》提出论点时从反面否定,与正面肯定两方面提出论点。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赂秦”,然后作者承题作两方面分析,一是赂秦的国家“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是不赂秦的国家“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紧接着论证赂秦国家灭亡的原因与不赂秦者灭亡的原因。赂者,用引证“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不赂者,用例证,(齐人)“与赢而不助五国也。……”赂者与不赂者正反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并以议论兼抒情,假设论证反面推进,似乎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实是告诫北宋“为国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伶官传序》采用正反对比推理,使读者读后深感道理确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文章依据史实对比推理,自然得出结论:晋王临终授矢庄宗,告以遗恨,叮嘱庄宗不忘世仇,实现遗愿。是时,庄宗重任在肩。兢兢业业,用兵时负矢直前,惟恐有负先王。终于获得成功;及至如愿以偿,大功告成,便一改初衷,宠幸伶人。以至政纲倾颓。衰败随之。文章以成功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失败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对比,十分鲜明地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对此,作者未直陈己见,而是用反诘句式予以表达。“岂……欤?”“抑……欤?”充满感慨之情,增强了感染力,写到这里又用古训“满招损,谦得益”,追本求源,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照应上文,揭示了人事的实在涵义。最后推而广之,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着眼于历史教训,收束全文,论证中同样用例证与对比论证方法。
点拨:《六国论》《伶官传序》两文的作者都以讽喻现实为写作目的。史论性的作品,往往名为论古,实为喻今。因此,透过作者对纷繁的历史事实的评述,弄清他们讽喻现实的写作目的,是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3.讨论,提问:《伶官传序》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讨论后指名回答
明确:(1)例证法。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使用例证法,可以以论带史,以史论证。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件。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选材的匠心。
(2)对比论证。本文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
4.提问: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呢?
明确:(1)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发出嗟叹,提出论点,语势突兀而起,随后落到立论根据上,再缓缓落人“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的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发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本文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句,如“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5.讨论,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讨论后指名回答,补充更正
明确: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的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三、课堂小结
全文以“盛”“衰”二字为中心,先以反问指出国家盛衰与人事有关,而后对庄宗用兵报父仇作了肯定叙述,也为表述其功业之盛张本。第三段就盛衰对比提出设问,最后得出论断,亦即全文的中心论点,末段再次将盛衰对比,进而指出庄宗困于伶人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写《伶官传》的缘由。“兴亡规律”——即是“规律”,就要用事实来检验它看是否正确:
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
秦:仁政则兴,暴政则亡;
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
项羽:重贤则兴,寡谋则亡;
学生:勤奋则兴,懒惰则亡。
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自己,事在人为。这也是“兴亡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同学们用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布置作业:继续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9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在反复诵读中理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及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以及“其”“盛”“而”等多义词的意义;
2、理解文本中的史实及其关系,以及本文的例证和对比论证方。
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
导入: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是北宋中叶诗xx新运动的倡导人,著名的古文学家三苏父子、曾巩和王安石等都出于他门下。
2.解题《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伶官,指古代宫廷乐官。本文是指供奉内廷,授及官职的伶人。后唐庄宗李存勖喜好音乐戏曲,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人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仗其势,擅权乱政,使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成叛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
3.关于序:序,是文体的一种,有文序和赠序之分,序也称叙、引、导言、前言之类,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可以放在诗文前面,也可放在书的后面。赠序是临别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
4.了解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预习检测——给加粗字正音
李存勖xù盛衰之理shèng盛以锦囊chéng三矢shǐ及仇雠已灭chóu方其系(xì)燕父子以组欤(yú)
挖空练习答案
1、人事(人的作为)2、原(作动词,推其根本) 3、所以(……的原因)4、世言(世人说)5、与(给)6、其(副词,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7、乃(你的)8、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9、驱(奔驰,快跑)10、纳(收进,收藏)11、方(当) 12、系(缚) 13、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14、函(匣子,这里用作动词,用匣子装)15、仇雠(仇人)16、一夫(一个人)17、应(响应)18、抑(或者,还是)19、本(考察,探究)20、迹(事迹)21、举(全,整个)
翻译答案
①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得分点:兴、逸、豫、亡)
②人生的祸患常常是由极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勇气的人也多为他所溺爱的人或物困扰。(得分点:忽微、独,被动句)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教训,总结全文。
探究案学始于疑—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基础知识探究】
1.翻译下列句子:(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为的吗?
2.翻译下列句子: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2)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到祖庙去祭告,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3.翻译:(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或者推究他成功失败的轨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4.翻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祸患常常是从极细微的'错误积累而成的,有谋略有勇气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伶人才如此吗?
【文本探究】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怎样过渡到分析中去的?
论据: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
过渡:文中“原庄宗之所以……可以知之矣”这一句。
3.作者认为庄宗得失天下原因是什么?
结论:“盛”——“忧劳可以兴国”“衰”——“逸豫可以亡身”
4.读二、三段,从论证角度上考虑,作者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
(1)例证法。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使用例证法,可以以论带史,以史论证。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件。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选材的匠心。
(2)正反对比论证
A.正面,忧劳可以兴国忧劳有具体表现吗?“忧”:“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背负着父亲的遗恨三把箭?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劳”:其后用兵……及凯旋而纳之。一系列动词表明:身先士卒。征战16年,几乎年年用兵,31字,既显示了作者的笔力,也让我们感受到得天下的艰难、辛劳,愈是艰难愈是显示出“人事”的重要性。
B.反面,逸豫可以亡身盛衰对比,突出其衰败之速
5.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了结论?
A“皆自于人。”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6.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和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7.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强调“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
王永安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相关文章: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05-21
伶官传序教案11-13
伶官传序教案通用12-17
兰亭序高中教案03-05
《琵琶行并序》教案02-24
《兰亭集序》教案09-10
《滕王阁序》教案12-20
兰亭集序教案04-16
《〈激流〉总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