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4-07-15 11:38:5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案必备【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美术教案必备【15篇】

小学美术教案1

  活动目的:

  1,了解月饼的基本形状——圆形。

  2,能够画出自己心中的月饼。

  3,体会画出美丽月饼的乐趣。

  活动准备:

  铅笔,彩色笔,橡皮擦,画纸,胶布。

  活动重难点:

  画出规整的圆形,自己设计月饼内部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小朋友们怎么过的'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节。

  二,引出月饼。

  哇,小朋友们都吃过月饼呀?那么,月饼是什么样子呀?

  恩,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三,画月饼送给小动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给小动物们买月饼这个主意。小朋友们真棒,愿意跟小动物们分享我们的东西,但是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花钱,小动物们也能够收到小朋友们的心意哟。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画画本,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饼,然后送给小动物,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没人画一个,小动物们就够吃啦,好不好?

  四,画月饼。

  五,点评。

  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六,送月饼。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月饼交到老师这里,老师放学啦就帮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让他给森林的小动物发月饼。

小学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完整的朗诵儿歌并了解泡茶的过程和茶具的功能。

  2.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3.感受儿歌中的幽默趣味。

  重难点分析:

  重点:幼儿能完整的朗诵儿歌知道泡茶的过程和茶具的`功能。

  难点:幼儿乐意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大茶壶和小茶杯的样子。

  活动准备: 大托盘、水壶、茶壶茶杯、茶叶安全要求:小朋友之间不要发生碰撞。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入活动内容。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么?"教师出示茶壶和茶杯让幼儿观察。

  二、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泡茶工具。

  教师请幼儿看看说说,对比茶壶的大,茶杯的小,了解茶具的功能。

  三、教师演示泡茶的过程,请幼儿品茶。

  四、幼儿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2、幼儿分句学习儿歌。

  3、幼儿跟教师一起轻声朗诵。

  4、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整朗诵。

  五、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为一只大茶壶。

  1、谁能把自己变成一只大茶壶?鼓励幼儿用肢体表现大茶壶的身体、盖子、把手、壶嘴。

  2、鼓励幼儿用肢体来表现大茶壶是怎样倒水的。

  三、结束部分组织幼儿分组游戏:请喝茶

  1、幼儿两两结合,分别扮演大茶壶和小茶杯,边做动作便有韵律地说儿歌。

  2、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小学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对比色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在作品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一系列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充分理解对比色的概念,并尝试运用这一法则进行基本绘画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对比色的.运用法则,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对比色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运用对比色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PPT、卡纸、彩笔及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小鱼尼莫卡通形象并提出问题:小鱼尼莫要来做客了,老师要为它安一个家,到底该选择哪一个好呢?教师同时出示红、蓝两种颜色卡纸,学生自主发言选择,引入课题:色彩的对比。

  二、 新课讲授

  1猜一猜

  教师拿出色相环让学生找到小鱼尼莫的颜色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蓝色的背景和橙色的小鱼放在一起颜色更好看?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讲解对比色概念: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2找一找

  教师出示不同画作让学生找出其中对比色,学生积极观察并踊跃发言,教师适时总结:基本常见对比色 红——绿 蓝——橙 黄——紫。

  3看一看

  以对比色为主题为学生进行演示创作一幅《我们的地球》,并分步骤讲解,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具体创作方法及对比色的应用。

  三、 巩固提高

  画一画:给学生15分钟的时间自主进行创作,主题不限,要求至少运用两组对比色,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错。

  说一说:学生创作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

  四、小结作业:

  以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课内容。

  作业:找出生活中的对比色,并在下次上课时与全班同学一同分享。

小学美术教案4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通过大量资料的欣赏和同学们陶土仿制的亲身体验,更进一步感受非洲雕刻的风格,共享人类文明。非洲雕刻艺术既充满了浓厚的原始情趣和特征,又具备现代气息。它的夸张变形,简洁概略,呈现出的.节奏、韵律,与儿童作品中天真的想像非常相似,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情感获得愉悦。课堂创设情境教学,更能加深同学们对非洲雕刻的印象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①更进一步感受和了解非洲雕刻。

  ②通过自身尝试切实体会非洲雕刻的神秘、韵律和节奏力度。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非洲雕刻的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黏土等造型材料。

  (二)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同学们黑人照片与非洲图片相比较导入课程。

  ●启发:非洲雕刻是生活文化的写实反映,风格是粗犷、率真、概括、有力度、神秘、有韵律的。

  ●分组讨论:说说非洲的人像有什么共同点?如何表现神秘与力度等特点?

  ●陶土仿制:用陶土仿制非洲雕刻,注意抓住非洲雕刻人物表情神秘,五官突出,动作有形式感等特征。

  ●根据对遥远非洲的认识,同学们课前准备面具、头饰等,模拟表演非洲生活片断,加深同学们对非洲雕刻的了解。

  三、学习建议:

  ●是否积极参与欣赏评述活动,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探究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能否用陶土等工具仿制非洲雕刻艺术,加深对非洲雕刻的亲身感受。

  ●是否领悟到非洲雕刻的艺术魅力,提高拓宽了自身的审美经验。

  ●能否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小学美术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世界是由丰富的材质组成的,会辨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同材质,会表达不同材质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与价值观(心理健康渗透点):

  1.通过本课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材质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美。从此更加关注世界,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培养学生认识、感受材质的意识,在今后的艺术创作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或考虑材质。使学生们从生活经验和客观实际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学习、理解、发展。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全面健康的发展。

  3.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用心体验别人的情感,更好的关爱他人。留给学生的是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

  过程与方法:

  在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的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观赏自然和材质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包括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

  教法

  寓教于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崇尚“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突出人性意味,使课堂节奏松缓相间、有张有弛。保持课堂轻松、快乐、幽默、风趣、充满智慧。真正走进孩子们的情感世界,让爱心在课堂中闪亮,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衰、乐。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去学习、去发现、去创造,让他们无拘无束,张扬个性。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知识掌握的很好而且是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个性表露无疑,真是“你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会给你一个惊喜。”课前让学生去收集关于《材质的美》方面的作品,提前让学生感受一下,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

  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材质,感受不同材质的美。学习从材质的`角度分析艺术作品,初步形成运用材质表现力的意识。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启发,互助互爱,体现团队意识,提高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

  难点:

  体会材质与艺术品的内在表现力,学习从材质的角度评述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两张美术作品图片(古罗马斗兽场、表现现代化的图片)

  同学们!谁能用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的是什么?同学们说得真是太好了!其实在我们身边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材质,只不过平时我们没有留意过。

  师:我们这个世界是由各种材质组成的,如古罗马斗兽场:古老、千疮百孔、破旧、厚重、沧伤。现代化:光滑、现代感、华丽等。可见,不同的材质可以反映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化、科技水平,那么,怎么才能学会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的材质美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材质的美》。

  (二)认识了解身边的材质

  你喜欢用什么材质的文具盒?能说出原因吗?学生谈出感受:钢的凉、硬、沉;石头的粗糙、木头的暖、软;毛绒的暖、手感特别好。夏季喜欢用金属材质的文具盒,冬季喜欢用塑料等材质的文具盒。

  【情感激趣】材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设想一下:假如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用一种材质做成的,那还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吗?来吧,同学们,还等什么?伸出你热情的双手,用一颗感恩的心,拥抱一下我们的课桌,衣服,感谢这些不同的材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三)欣赏课本艺术品(结合美术教材展示不同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看有哪些艺术品;引导大家是否愿意做一个小小收藏家?;要求选择最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瑞马雄风》逐步引导学生:作品主体是什么材质的?生:不锈钢、石材。这种才知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生:质朴、粗糙、有力;光滑,有现代感。

  稍难一些的画面让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回答。(比如:分析作品与环境是否有关系?让学生体会背景的群山是自然材质,粗糙、苍老、有力,青色给人以安静之美;红色给人以热烈之感。)

  《马头》是陶瓷、清玉材质的,《立马》作品的由来?此时的提问,是可以让那些表达写作能力强的同学,更好的发挥,激发起求知欲。主要表现的是我国西汉时期一名抗击匈奴的著名将军叫霍去病,他深入西北的祁连山突击匈奴……显赫功勋。立马就是放在其墓前的一件著名雕塑。

  《舞马街杯纹银壶》金、银材质的精致、高贵、光滑、现代感。

  《三彩马》石材、陶制品,光滑、色彩雍容华丽,质朴、粗糙有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材质丰富的世界里,不同的材质对作品的表现力是不同的,材质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作业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把自己喜欢的鞋的材质和给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结束语:一个主题,可以用很多的材质表现出来,并且带有不同的特色,表达出不同的情感。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同的材质,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他们不同的艺术魅力。材质因多样,世界而丰富。世界因丰富,生活而精彩。

小学美术教案6

  教学理念:

  在浙江省编六年制美术教材中,虽没有开设独立的立体造型课题,但在好些课中都渗透了立体构成的理念。如三年级教材中的《躲起来的动物》等。立体造型是立体创造的一种科学方法,它不仅是材料媒介的运用,也是个人感情、认识、意志的表达。根据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提出要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的教学要求,自编四年级教材《装梦的房子》,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白板纸为媒材通过面的切割、组合形成一种新的围合空间,学会简单立体物的设计,能用语言、动作对创作出的对象进行描述、表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这节课的重点是初步培养学生理性判断的直观能力及空间造型技巧,启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难点是使学生对立体形象的直感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

  本节课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设计。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训练、反复记忆的过程,而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构建过程。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要与学生社会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我在课题的设计上以“房子”为载体引导学生尝试构成设计,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撷取素材,以“梦”激发学生表现与创造的欲望,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主要采用学生独立设计和小组合作相结合、自主探索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等方式,促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表现,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尽量满足不同水平、不同个性学生的心理需求,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目标:

  1、尝试简单立体造型的设计与表现,掌握基本的空间造型技巧。

  2、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空间联想能力、创造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造型敏锐感和对立体造型作品的初步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教室布置:

  1在教室的天花板上挂好长短不同、错落有致的线。

  2教室左右各3组,每组学生围成圈。

  师:艺术家的立体造型设计作品图片若干、白板纸、旋转彩灯、音乐

  生:水粉画具或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流程:

  一、引入、揭题:

  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做过哪些梦?(想一想)

  哪个梦给你的印象最深?(说一说)

  (教师也说说自己小时候做过的有趣的梦,既增进师生间的亲近感,又帮助

  学生打开记忆的“匣子”。)

  师:哇,同学们的梦,真是有的美好,有的可怕,有的可笑,有

  的奇怪……

  你们喜欢哪一类的梦呢?

  生:美好的,有趣的,滑稽的……

  师:如果能将好梦藏起来,在我们入睡时它们会悄悄飞进我们的梦乡,那该

  多好啊!今天我们一起来造一座“装梦的房子”,好吗?

  生:好!(师出示课题)

  二、构思、分析:

  1、发散构思:

  讨论:用来装梦的房子会是怎样的呢?

  (启发:它有屋顶吗?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有几面墙?是透明的吗?)

  2、媒材分析:

  同学们刚才的构思真不错,老师听得都入迷了。(出示这节课所用的材料——白板纸。)今天我们一起用白板纸来尝试“造房子”。你们刚才用其它材料做的构思,可以回家试着做做看。

  请同学们摸一摸材料,说说它的性能、特点。我们要根据材料的性能、特点去构思、设计。

  三、设计、制作:

  第一步:独立设计“窗”(板书)

  1、每组同学同在一面“墙”上设计,每人独立设计一扇“窗”。

  (每组发一张120cm ×80cm白板纸,要求学生按规定时间完成)

  师:如果你在做“窗”时剪下一些形,请保持这些形的完整,等会儿我们可以利用它们。

  2、评出“创新奖”和“合作奖”。

  说说谁的“窗”最别具一格?哪组“窗”在“墙”上的安排最美?

  第二步:合作装饰“墙”(板书)

  1、欣赏艺术家的纸造型作品(展示图片)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打扮“墙”(大胆地创作,可用水粉画,彩纸贴等,注意点线面结合。)

  3、评“艺术奖”和“评析奖”。

  每组都把自己设计的“墙”举起来,大家一起欣赏,评析。老师小结,颁奖。

  第三步:合作组合“房”(板书)

  各组派一名“工程师” 合作将“墙”组合成“房”,其他同学各自把刚才剪下的形挂在从教室天花板上垂下来的线上,进一步利用空间,突破造型本身。(老师将旋转彩灯放置在纸造型的中间)

  “工程师”们商量如何组合时,老师参与指导。

  四、欣赏、表现:

  1、欣赏:

  用灯光表现大型立体纸造型——“装梦的房子”,学生静静地欣赏自己完成的作品。(拉上教室窗帘,关灯,打开旋转彩灯开关,奏起相应的音乐。变幻的灯光映着立体纸造型,一些光束透出形状各异的“窗口”,照到挂在空中随风飘动的形上,光影交错,创设出特殊的美的意境,让学生的情绪受到极大的感染,调动了学生表现的积极性,为下面的“表现”环节打下了基础。)

  2、表现:

  语言表达:1让学生说说对合作完成的立体造型作品的感觉。

  2说说自己现在的心理感受。

  动作表现:根据老师的描述做动作(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在“房子”旁扮演“梦”)

  师描述:晚上,小朋友们渐渐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奏音乐《摇篮曲》,全体同学做入睡的动作。)

  各种各样的梦从“装梦的房子”里溜出来……

  (“房子”旁的学生扮演“梦”随音乐自由设计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在师生共同创设的美妙梦境中结束本课。

小学美术教案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

  2、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画线、涂色练习,训练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

  教学重难点:

  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

  各种画笔、涂色工具(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请举手;你都会画什么呀?)

  二、导入新课:

  检察学具。(学生带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美术工具,把它们找出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出名字。)

  三、讲授新课:

  1、在下面五个盒子中分别放入沙子、毛线、方便面、豆子、小棒,请一位同学摸,猜猜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先小声告诉老师,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尝试画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猜)

  SORRY,此处图片无法上传。

  2、与学生们一起采用不同的工具尝试。如: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让学生自由的作画、涂鸦。(教师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笔方法,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握笔)

  3、添画游戏:学生们随着音乐围着课桌(课桌课前摆成长方形或圆形)旋转,音乐停,学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将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添画。(教师可先作示范)

  4、念儿歌:彩笔手中拿,大家一起画。画个小点变雨滴,画个方形变楼房,画条竖线变筷子,画团曲线呀,变呀变成妈妈手中的毛线。

  5、教学:

  A、展评学生作业。(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来完成一张的作业,最后比一比,大家评一评哪一组的最好看,好在哪里?)

  B、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小学美术教案8

  教学目的:

  运用彩泥和小棒等材料,搭建立体形构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利用线材搭建立体形的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

  构成式样美→观有创意。

  教学过程:

  一、看图讲故事导入新课。

  1、看图(1):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星星,用线将星座里的星星联起来,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如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点联成线后的狮子座、大熊座等。

  2、看图(2):比利时的原子球博物馆简介:

  这个馆是由12个球形建筑物连接而成,设计独特。

  3、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学尝试搭建简单的立体形。

  分别由两位学生上台来用泥球、牙签组构三角锥体、正方体。

  三、教师示范,师生交流制作步骤。

  1、准备统一的“点”和足够的.“线”。

  (搓出大小统一的泥球多个)

  2、在垫板上组合平面形。

  3、在平面形的基础上朝纵向、横向添加发展。(板书:平面形→简单的立体形→复杂的立体形)

  四、利用制作成品和参考图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其作品构成样时更丰富。

  1、简单的几何形体与复杂的立体形比较。

  2、参考图利启发:如线的平行排列,同一点上线成发射状排出等。

  3、教材中学生作品的欣赏与启发。

  五、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做做玩玩,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运用彩泥和小棍,搭建出一种有趣的立体形。

  六、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9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细致的观察自己的书包,发现自己书包除了背书以外还是否有其它的功能。和自己的旧书包进行对比,设计一款多功能的书包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书包每个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的美观,学生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那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现在将我们的书包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我们细细的观察一下,书包中每个部分都有什么样的作用。大兜——小兜——侧兜——里面格层背带——提手

  2、还是哪些特殊的设计?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书包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组讨论:你觉得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设计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样进行改进呢?

  5、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

  三、学生制作

  1、展你的丰富的想象力,设计一个即实用,又完美,而且带多高科技多功能的`书包。把它打造一个完全智能化的书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

  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有了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同学们有一个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天天回到家里打开书包一学就到深夜,老师非常心疼你们,我希望设计一款智能书包,当你把书放进书包的同时,书本上的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贮存在你的脑袋中,而且当你背上书包的时候,感觉不到书的重量,这样能使你们的负担减轻。但希望是希望,我们能不能凭借幻想生活,我们还得为现实的生活打拼着。

小学美术教案10

  课时:三课时

  目标:

  1、火车、地铁、公共汽车、小轿车、牛马车……你乘坐过哪些车?一定有不同的印象。回忆一下将最有趣的印象画出来。

  2、学会用独特的色彩作品表现乘车印象。

  3、通过学习,能应用收集的信息,解决绘画主题的确立,处理好画面效果。

  重点:学会用别具一格的的作品表现乘车印象。

  难点:能应用收集的信息,归一整理,处理画面。

  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白纸。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进美术教室时,让其自由组合、自由建组、自由坐位。

  2、并以4—6位同学围坐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的编排。

  二、导入:

  1、继续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2、随时留心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总会有些形象和故事成为你有趣的回忆。

  3、乘车的小插曲一定很多,有什么留在了你的心中?

  三、揭题、讨论:

  1、如何表现“乘车印象”?

  (1)(学生回复原位)今天,我们要以“乘车印象”一题来展开并创作一幅画。你会怎样设计这幅画?以小组的形式,大家交换一下看法。

  (2)学生讨论

  (3)每一小组选派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讨论内容。

  2、用什么形式表现“乘车印象”?

  (1)同学们的想法很精彩,但你们想过用什么工具来表现“乘车印象”吗?

  3、利用自己所带工具,如何创设独特的画面——“乘车印象”。

  (1)以小组形式再次展开讨论,交流如何利用自己所带工具,搞好画面创作。

  (2)继而大组进行交流,让学生汲取更多的信息。〈以组内共同创作为主〉)

  四、欣赏:

  1、学生作品。

  五、学生作业:

  1、以“乘车印象”命题,创作一幅色彩画。以3—4人为一组进行小组创作。

  2、学生作业期间,以组为单位,可走下位置看其他组

  同学作业,也可组内相互观看。以此拓宽思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巡回指导:

  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对个别组的学生进行主题引导或对他们进行画面的技法表现及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理。

  3、选拔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欣赏。点拨一部分学生作业,让其有成功信念。

  4、适当之时给一部分学生绘画资料籍以参考。

  5、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七、展示作业:

  1、展评学生作品。

  2、说明创作意图、评价自己组或他人组的绘画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

  1、就学生的半成品,让其解说自己的创意及成品将出现的效果。

  2、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画面。

  三、学生作业

  四、巡回指导

  1、面观察学生作业。

  2、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对个别学生进行画面的技巧表现辅导及一些特殊效果的处理。

  五、小结

  1、自己评价作品并介绍。

  2、谈谈一节课后的收获!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继续完成上节课内容(作业完成稿)

  三、讨论

  1、如何把你的作业装饰得更美?

  2、有什么想法?

  四、欣赏

  6、例举各种画面的装饰手法。(边框法、花边法、衬底法……)

  7、你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吗?

  五、学生作业

  1、学生装裱。

  2、注意方法运用。

  六、巡回指导

  1、使用小刀、剪刀时注意安全。

  2、和一部分同学商讨,如何把画面装饰得更好、更美……

  七、小结

  1、自己评价作品并介绍。

  2、装饰、布置于教室一角。

小学美术教案11

  教材分析: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主要原料是水和墨。中国画中也常见水墨蔬果,许多中国画家运用简单的色彩及丰富的笔墨技法表现蔬果,传达生活情趣。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水墨画,初步了解中国写意画工具材料。

  2.技能目标:学习中国画写意技法的笔法墨法,色法。学习画蔬菜水果,培养手脑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用水墨画蔬菜。

  教学难点:

  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的`掌握。

  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水、墨汁、宣纸、国画原料。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设问:以前画水果,同学们都用什么来画的多?(学生回答)

  引入新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画法来表现水果。(板书课题:写意蔬果)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大师作品。

  教师介绍几位著名的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王森然。让学生谈谈喜欢哪一位大师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示范作品,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中又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适当讲解用墨用笔用色的妙处,使学生明白正确的方向。

  3、教师示范

  教授笔法、墨法、上色方法。(白菜、丝瓜)

  4、学生临摹作品。(临摹课本上的,也可临教师画的)

  教师将示范画一一挂出来,让学生选择临摹

  教师巡回指点。(重点注意水分的多少)

  5、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评,从造型、墨色、笔法、色法等方面。

  6、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的想法,对中国画的认识、学到什么等方面来说)

  7、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水墨画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发扬光大。

  三、作业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请你们展开想象画一幅水墨画,内容自由选择。

  四、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小学美术教案12

  第1课 认识美术工具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 。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 思考 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 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 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 )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 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 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第2课 大家都来做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难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第3课 彩线连彩点

  教学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地涂绕。

  1、 能按自己意愿涂绕出不同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 在涂绕中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按自己意愿,大胆地涂绕出不同的形象。

  教学难点:线条变化的丰富性。

  课前准备:油画棒或彩笔,铅画纸。

  教学过程:

  一、回忆童年,激发兴趣。

  1、小时候,你们在墙上涂画过吗?

  2、有没有被老师或家长批评过吗?

  3、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让小朋友们尽情的涂,有可能老师还会表扬你呢?

  4、请几个小朋友上黑板上来涂,其余同学在纸上涂。

  5、你觉得黑板上涂了些什么呀?

  二、以趣导学

  1、 观察、思考,你看上面黑板上的小朋友画的像什么呀?能不能把它们添几笔,使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形象?

  2、 试一试,请小朋友上黑板演示。

  3、 比一比,看一看,打开课本欣赏。

  A、你认为它们好在哪里?

  B、看了这些画,你认为还可以涂绕出什么?

  C、请学生在自己的纸上涂绕。

  (表扬大胆的小朋友。)

  三、交流。

  四、 布置作业

  1、小小组合作完成一张画,小小组自己确定主题。

  2、 学生大胆用线创作。

  五、教师巡回辅导。

  重点是指导胆小的学生。

  六、点评

  你认为谁画得好?好在哪里?

  第4课 下雨啦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情感性目标: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能力性目标: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雨的诗歌、〈小雨沙沙〉歌曲磁带、学生范作。

  教学过程:

  一、 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导入。

  学生跟着乐曲边唱边做动作(一年级音乐课已教过这首歌)

  二、引导学生讨论歌曲里面下雨了种子会怎么样?

  三、 欣赏儿童诗歌《下雨了》,说说小动物们下雨了怎样躲雨。 师朗诵:

  下雨了!

  下雨了!下雨了!

  小蚂蚁躲在大蘑菇下,

  它说,蘑菇就是他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

  它说,荷叶就是它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虫躲在大树下,

  它说,树叶就是它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小弟弟快过来,

  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伞。

  四、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小组讨论交流)

  1、 自然界的变化。

  2、 人怎样躲雨。

  3、 下雨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五、雨中情景模仿表演。(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六、欣赏一组表现雨中情景的画。

  1、 书本中的插图。

  2、 优秀学生范画。

  七、同桌讨论怎样画雨中情景。

  八、集体交流。

  九、学生作业。(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

  十、作业展示、评比。

  十一、课堂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以及各种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会用多种形式描绘喜怒哀乐,提升敏锐的观察水平。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赏析、探究、创作,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能够使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学会欣赏有不同面部表情的艺术作品,提升对不同情感的体验和解读水平,更加乐于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喜、怒、哀、愁等表情的特征以及对应的情感,并能够用线条描绘一种人物表情。

  【难点】

  根据已有知识创作一幅肖像,并且生动刻画五官。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述法、情境法。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铅笔、橡皮、画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欢笑、啼哭、叹气、怒吼等声音,引导学生猜表情并实行表演。随即,教师板书课题——《喜怒哀乐》。

  (二)讨论交流、初步感知

  1、教师分别将喜怒哀乐四种表情展示出来,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①这四种表情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②联系生活,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有这四种不同的表情?

  2、师小结:喜怒哀乐分别给我们高兴、愤怒、伤心和愉悦的感受;通常情况下遇见高兴的事情会喜、遇见气愤的事情会愤怒、遇见伤心的事情会哀伤、遇见突如其来的惊喜会乐。

  师:那么如何将喜怒哀愁融入到绘画作品中呢?

  (三)欣赏作品、体悟情感

  每位同学的课桌上都有事先准备好的喜怒哀愁表情卡片,老师播放一幅作品时,学生迅速找出与之对应的表情卡。老师提问:画作中分别体现了什么情感?画家是如何塑造这种情感的?

  1、《微笑》:是我国艺术家南海岩的作品,他笔下的藏民通过微笑给我们传达希望、虔诚和勤劳的美好情感。

  2、《林黛玉》:这是我国艺术家刘文进的作品,在《红楼梦》著作中,林黛玉因得知宝玉和宝钗成婚,最后气郁而死。画面中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林黛玉的哀愁、幽怨的气息。

  3、《张飞》:张飞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形象,这幅作品通过对张飞五官特征的塑造,把他暴躁鲁莽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

  4、《吉普赛女郎》:是哈尔斯的代表作,通过画面中荷兰的民族姑娘的单纯开朗的微笑,我们能感受到自由开放气息和时代精神在这位少女形象上的反映

  (四)游戏体验、加深印象

  1、游戏中思考探索不同情绪下的五官特征。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四个没有五官的人物头像,请四组同学上台将不同的五官特征贴在相对应的表情下。完成后请其他小组同学实行点评,老师先不做揭示。

  2、教师讲解后揭示答案。

  ①教师出示古代画决:画人喜,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画人怒,立眉瞪眼牙紧咬等。

  ②根据之前学生拼出的五官,老师给予相对应的调整。

  (五)教师示范、学生实践

  1、教师拿出材料实行作画步骤的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①先画出脸部和头发的外轮廓。

  ②画出头发和头饰的形态。

  ③画出眼睛、眉毛等造型结构。

  ④完成整幅头像的描写。

  2、学生动手实践

  ①作画要求:写生一幅人物头像,表情要生动,能够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等手法。

  ②学生创作,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同学实行重点指导。

  (六)作品展示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围绕构思、内容和人物神态实行自评、互评和师评。

  2、老师将学生作品贴在教师的艺术角。

  六、课堂延伸

  老师播放其他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比如雕塑、版画作品等。

  七、板书设计

  略

  八、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案14

  风筝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作为玩具的中国风筝在飞机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学美术风筝飘飘教案,欢迎来参考!

  一、教材分析:

  通过对风筝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及制作风筝,使学生初步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加深了对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的认识,在教材的单元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也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爱护和保护民间美术,关注民俗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与依据

  针对学情,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风筝的`流派、色彩图案特点、制作方法及制作一个风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及观察、分析,不断递进探究、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合作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爱护和保护民间美术、关注民俗文化,并通过放飞风筝的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传统文化艺术特色,并学会风筝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与步骤。

  教法:

  1、情境教学法2、直观演示法3、引导、启发教学法

  教学过程:

  前提:(上网查找)

  一、中国风筝简史

  二、关于风筝的起源

  三、风筝流派

  四、风筝分类

  五、风筝的特点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喜欢

  放风筝是一项深受我国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活动,早在二千多年前,风筝就

  带着祖先遨游太空的愿望飞上了蓝天,因此一直流传民间

  (二)请欣赏图1、2、3、4 请问这些风筝都有哪些特点?你见过哪些风筝呢?

  学生回答

  (三)风筝的种类

  1、硬翅类(见图) 2、软翅类 (见图) 3、板子类和长串类等(见图)

  (四)风筝的材料

  ——主要是竹蔑和薄纸(丝绵纸)。辅助材料:棉线、浆糊、放飞用锦纶线适量

  竹蔑要求:竹蔑应用竹子的外表面竹青部分,俗称蔑青。

  她重量轻、韧性好、有弹性、便于弯曲造型,而蔑黄(竹子内侧)一般不宜制作风筝。

  (五)制作过程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 扎、糊、绘、放

  简称“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其实四字几乎包含了传统中国风筝技艺内容 如:扎艺包括:选材、劈竹、弯竹、削竹、连接

  裱糊包括:选材、裁剪、裱糊、边缘处理、校正

  彩绘包括:构图、铺底、描线、染色、修饰

  放飞包括:场地和天气的选择、风、拉线、放飞、调收

  (六)风筝常见故障

  1、翻转下跌 2、侧飞、 3、摇摆 4、前俯

  5、后仰、6旋转

  (七)欣赏

  (八)谈一谈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筝,谈一谈亲身体会

  (九)总结

  这“四艺”的综合活用就要达到风筝的设计与创新的水平。

小学美术教案15

  教材分析:

  “微小世界”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很广,但教学重点不是这些方面的知识,而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在活动中让他们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独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学生对晶体是陌生的,但晶体是美丽的,也是非常有用的,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很广泛的用途。本课教学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知道物质内部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走进了这个世界之后,学生很快就会被奇妙的晶体世界迷住,从此热情关注,这对拓展学生对自然界物质的认识是有意义的。本课教学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初识晶体。

  第二部分:自制晶体。

  第三部分:介绍自然界中的晶体及其用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领学生见识周围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知道物质内部都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了解晶体的用途。

  2.能力目标:用放大镜观察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并用图

  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的兴趣,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放大镜1个、白糖1包、食盐1包、碱面1包、玻璃片3片、烧杯3个、滴管3个、实验记录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上节课我们借助放大镜探索了昆虫王国的奥秘,那么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些什么呢?看来同学们对科学探究非常的感兴趣,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微小世界,探索科学奥秘,哪个小组表现的突出,有可能获得这个值得研究的奖杯,怎么样?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以谈话形式开始,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首先我们一起观察一段录像(出示课件)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个物质是什么?(板书:晶体)谁能描述一下这些晶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开始经历探究过程。

  这些晶体虽然各种各样,但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板书:有规则的几何形体)今天我们就借

  助放大镜来观察一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板书:放大镜下的)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CAI的优势,创设情境。借助“CAI”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带领学生进入另一个新的观察领域——晶体世界,学生很快就会被奇妙的晶体世界所吸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认识的范围。]

  二、观察常见的固体物质

  观察什么物质呢?看看桌面上,纸包里是什么?平时你们仔细观察过它们吗?用放大镜观察过

  它们吗?今天大家在课堂上再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物质用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有什么不同?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好吗?看看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开始吧!

  学生活动、汇报。

  三、制作晶体

  在自然界里很多物质都是晶体,有的晶体是从溶液中产生的,比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晶体,有的晶体是在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石的晶体。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出一些晶体,你们想试一试吗?制作晶体通常有两种方法:减少水分、降低温度。今天我们就利用第一种方法——减少水分法,你们认为这个实验怎么操作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教师参与到某一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讨论状况。此时,教者不是以教师的角色参与讨论,而是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自由探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分析的能力。热情鼓励、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分析、探讨实验操作过程。]

  我们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请看屏幕。(出示课件)

  同学们,你们会做了吗?不过老师还有一些要求:(出示课件)记住了吗?开始吧!

  学生活动、汇报。

  [设计意图:教师放弃了原有的严肃、呆板的形象,而把自己定位在与学生是朋友的关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水到渠成,达到教学目标,由此培养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意识。

  对于学生出现的不一样的情况,有些老师就慌了,不知道怎么办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但如果处理好了,这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对于这种情形,我们不要忘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一次科学态度的教育。]

  四、欣赏更多的晶体、介绍晶体的用途。

  晶体不仅美丽,用途也很广,你们搜集到有关晶体用途的资料了吗?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老师也找到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看一看。(出示课件)

  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都是晶体,晶体是一类美丽、奇妙而又十分重要的物体,它既具有特殊的结构,又有着优异的性能,但是,到今天为止,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体会呢?谁想和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之间的任何一方并不苛求从另一方得到了什么,而是从双方共同营造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得到了自信、智慧、发展和欢乐。]

  老师希望你们在课后的探索中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课后反思:

  1.教师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主见、有思维的.个体,留给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探究,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探究活动深入有效;

  2.教师鼓励和激发学生大胆设计、积极参与,相互交流。特别表扬了那些有独特见解、别出心裁的学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要鼓励,指导他们继续尝试,使他们的思维随时都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中不仅仅要认识教材中所提供的那些素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和自然界,以便能解决更多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巩固了知识,深化了认识,更重要的锻炼了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周围事物,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3.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忠实的听众,没有随意发表意见,在适当的时候,给一点暗示或激化矛盾,使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得以顺利开展。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角色把握得较好。以自己的言语、动作,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主动思维的空间,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引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教师没有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课后的后续探究是对本课研究内容的一个巩固和延伸。因为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课堂。学生在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之后,其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制作活动势必会涉及由“猜想结果”到最后的“表达交流”,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实践。

  总之,让全体学生都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并在这些过程中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科学教学只有具有生命的灵性,才能具有生命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才能发挥个人的潜能以及丰富人的心灵生命,从而唤醒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奥秘,体验人生意义,才能使教育的生命境界得到提升。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01-15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2-19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5-22

小学美术教案12-28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12-30

小学美术教案【精】01-01

【精】小学美术教案01-01

小学美术教案【推荐】01-01

【热】小学美术教案01-01

小学美术教案【荐】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