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教案

时间:2024-07-05 10:25:56 教案 我要投稿

艺术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艺术课教案

艺术课教案1

  语言:叶子鸟

  目标

  1.专心聆听故事,理解故事里的意境。

  2.发挥想象创作“叶子鸟”。

  准备

  故事《叶子鸟》,画笔、叶子、双面胶、各种叶子鸟的造型。

  过程

  1,带幼儿到有落叶的地方,找个地方坐下来,静静聆听风吹叶子的声音,看看叶片被风卷起、带起,在地上滚动的样子。

  2.讲故事《叶子鸟》引导幼儿想象。“秋天来到了,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叶子鸟。那么,这些叶子鸟在干什么呢??出示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叶子鸟。

  问幼儿:

  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胖胖的叶子鸟说对瘦瘦的叶子鸟说,你真瘦呀!我太胖了,我要减肥了。”

  幼儿:“大大的叶子鸟妈妈说,吃得真饱,我要去散步了,你们睡跟我去?叶子鸟宝宝说,我们都要去。”

  他们要去干什么?原来是去参加舞会。看看他们在跳什么舞?

  3、放轻柔的鸟的音乐?问幼儿:“听听,谁来了?”“叶子鸟来了。”“叶子鸟飞到我们这里来了,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做叶子鸟呢?”幼儿听音乐做各种各样的叶子鸟。

  你们做的是什么样的叶子鸟?(要求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示)

  幼儿:“我做的是瘦瘦的叶子鸟?”。

  幼儿:“我做的是火箭叶子鸟?”

  幼儿:“我做的是高高的叶子鸟?”

  幼儿:“我做的是长长的叶子鸟?”

  幼儿:“我做的.是蝴蝶一样的叶子鸟?”

  幼儿:“我做的是胖胖的火箭叶子鸟?”

  幼儿:“我做的是飞机一样的叶子鸟?”

  幼儿:“我做的是小星星叶子鸟?”

  幼儿:“我做的是爱心叶子鸟?”、、、、、、

  叶子鸟离开了树妈妈可伤心啦!我们小朋友能为树妈妈做点什么呢?

  幼儿:“我们画一些树叶鸟送给树妈妈。让树妈妈开心一点。”

  幼儿:“我们用树叶做一些树叶鸟送给树妈妈。”

  幼儿:“我们来打扮树妈妈。”

  幼儿操作。

  幼儿自选材料2人一组或4~5人一组,用叶子贴出叶子鸟,画出叶子鸟,来打扮树叶妈妈。

  结束

  幼儿围着树叶妈妈跳舞。

艺术课教案2

  活动目标

  一、 在愉快地歌舞游戏中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自律能力。

  二、 培养幼儿对节奏的认识。

  三、 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使幼儿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活动准备: 为曲调选节奏的四列火车及节奏型卡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赶花会》,引导幼儿在句末大胆创编造型。 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引入,引导幼儿大胆创编B段中花叶花茎的各种造型,活动中注意保持自己与别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挤在一起,不相互碰撞。

  二、 多声部朗诵《小鸭小鸡做游戏》,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协调性。幼儿一部分扮小鸭,一部分扮小鸡,扮小鸭和小鸡的再分别分成两组,一组念第一声部的语句,另一组念象声词。小鸭小鸡快过来站队,我们又准备做游戏了。(站成四队),今天,小鸭小鸡比赛朗诵,我们看一看哪队朗诵得又协调又合拍。

  三 、复习歌曲(拉拉勾)1、 情节引入“有只小鸭子不高兴了,我们去帮帮它吧。”怎么帮助它呢?幼儿讨论。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2、 复习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有表情地表演唱。

  四、 学舞蹈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1、 复习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① 教师问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启发幼儿答: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② 幼儿齐唱后,复习这道歌有几个乐句?(4个)。2、 为曲调选节奏,并练习拍打节奏。① 出示四列代表四个乐句的小火车,引起幼儿兴趣。② 出示节奏型卡片,幼儿拍打节奏。③ 引导幼儿为歌曲选相应的节奏型贴在车厢上。(合作性、互助性的培养)。④ 读节奏。3、 看着节奏谱学习基本动作。4、 学习舞蹈游戏。① 教师唱曲示范一次。② 交待舞蹈游戏的规则。③ 组织幼儿舞蹈游戏。 游戏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

  五、 小鸭小鸡律动退场。

艺术课教案3

  一、活动背景:

  从幼儿生活中寻找具有丰富感性内容经验的题材是培养幼儿感知,创造能力的重要一环,抓住幼儿身边的熟悉的事物,更能吸引幼儿进行创作,针对这个特点,我利用连续几天下雨不断一事,为幼儿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幼儿通过事先的观察,了解雨的特征,获取有关雨的信息之后,引导幼儿学习短垂线、长垂线、斜线的画法,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来表现不同的雨,培养幼儿手的控制能力。2、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画纸人手一份,油画棒每人一份。2、每人一双雨靴,一件雨衣。3、事先带幼儿观察过下雨的过程,掌握有关雨的知识信息。

  (三)活动过程:

  1、出示“雨具”,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雨衣,雨靴问) 幼A:那件黄色的雨衣是我的。 幼B:那个是我的。(教师手指雨衣,雨靴再问是什么?) 幼C:这些是雨衣和雨靴。师:为什么今天小朋友都带了雨衣上幼儿园呀?幼A:在下雨。幼B:今天在下雨。师小结:对,因为今天外面在下雨,所以小朋友都带了雨衣上幼儿园,而且这几天呀,一直在下雨对吧,前天老师还和你们一起观察过下雨的过程是不是?(幼齐答:是)请小朋友想一想,雨是从哪儿落下来的呢?幼A:上面落下来的。幼B:从天上落下来的。师:雨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知道吗?幼A:是一滴一滴的。幼B:是一根一根的。幼C:有的时候一滴一滴,有的时候是一根一根的。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雨是一滴一滴的,什么时候雨是一根一根落下来的?幼A:下小雨时是一滴一滴的,大雨时是一根一根落下来的。

  师小结:

  看来小朋友在观察下雨过程时很仔细。的确,当下小雨时它是一滴一滴的落下来的,而下大雨时则是像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如果刮着风的话,雨还会斜着落下来,有时向左斜,有时向右斜,好像在跳舞一样。我们来学一学雨落下来的样子好不好?(幼齐答:好)

  2、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评析:通过回想雨的不同形态,让幼儿对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再加上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下雨,更使幼儿对雨以及对这个活动增强了兴趣。)

  3、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表现下雨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说了说雨,还学了学雨落下的样子,现在我们来画一画雨好吗?(幼齐答:好)师:先画什么样子的雨呢?(有的幼儿说先画大雨,有的幼儿说先画小雨等。)师:我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画,先画小雨好吗?(好)教师边示范画法,边讲解:下小雨了,雨点从天上落下来,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哗啦啦,雨像是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刮大风了,雨被风吹得都斜了过来。刚才我们说到的就是这三种情况,下面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着老师一起练习画下雨。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作画空练习。

  4、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

  (1)师:教师发现小朋友在空中画的雨非常的好看,我们把它们请下来,让它们飞到我们的画纸上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好吗?(幼齐答:好)画的时候,请大家还是先画小雨,再画大雨,然后画刮风时的雨。(2)幼儿进行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5、展示交流。(1)展示全部作品,幼儿相互欣赏。(2)师:你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评析:讲评时不强调作品的好坏,而让幼儿自由说出自己的喜好,哪怕是一个小细节,都成了同伴赞扬的对象,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幼儿大胆表述的习惯,也增强了幼儿本身的自心信。)6、活动延伸帮助幼儿穿好雨衣,雨靴,带领幼儿进行《踩雨》活动,让幼儿在雨中寻找更多的快乐。三、活动评价这一活动内容是教师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物是寻找而产生的,选材适时及时,符合幼儿情感需要。活动过程中,教师总是以积极的心情与幼儿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参与活动,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互相欣赏,肯定和接纳每个幼儿的创造过程,从而激发了幼儿再次创作的兴趣和愿望。

艺术课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特点。

  2、积极参与活动,能大胆进行表演。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一份;头饰一套;磁带;录音机;扇子一把;花轿一顶;

  2、简单欣赏儿歌《小狗抬花轿》3、桌面设置为花轿图案。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并熟悉歌词。

  1)"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花轿)"在哪看过的,里面一般坐着谁?""现在我们来看动画里是谁坐在花轿里,又是谁在抬轿?"

  2)放课件,欣赏课件一遍。"刚才你听到了儿歌中说了些什么?"

  3)跟着动画一起说一遍。(放课件)

  4)"我们来给动画配音"(进一步熟悉儿歌)

  2、用动作感受歌曲旋律

  1)、小狗是怎样抬轿的?

  2)、老虎神气的动作又是怎样的?

  3)、鼓乐队的动作。

  3、尝试大胆演唱歌曲

  1)"我们把刚才的儿歌配上这个好听的音乐唱出来,怎么样?"教师示范一遍。

  2)听音乐轻声唱。

  3)分两组演唱。一组做动作,一组歌唱。(教师提醒幼儿将小狗可怜和老虎神气的动作表现出来)

  4、游戏表演教师提供花轿、扇子、头饰等道具,幼儿参与游戏,教师指导。

  5、结束"老虎被我们甩掉了,我们抬着花轿去玩了"(放音乐,幼儿抬着花轿出教室)

  附:歌曲小狗抬花轿

  332332|155|665665|1532|

  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摇,小狗气得汪汪叫,老虎却在睡大觉,

  332332|533211|2232116|511|

  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对它踢一脚。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

  16654|16654|5555|16655|

  一二三向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

  16654|16654|5555|111|

  一二三向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

  活动反思:

  1、孩子们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求知欲和探索欲增强,喜欢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根据幼儿这一年龄特点,结合课程主题,激发了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好奇心及探索欲望,充分感受动物的美,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都很强,很多孩子都积极参与活动中,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对游戏中角色的扮演都很感兴趣。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很轻松自在的表现自我。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首先这个活动是适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对狗有了很好的了解,适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教学活动与孩子的发展水平、经验、能力等相结合,使孩子真正的获得满足和成功,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3)教师让幼儿参与了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乐趣。

  3.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导入的音乐表现不太好,在让幼儿参与游戏中要有条理的组织幼儿,把握好时间。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堂课,我的导入要更新一下,在游戏环节注意组织要更有条理些,充分发挥幼儿的表现力。通过上了这堂课,让我知道了在平时要打好基本功,在教学中,要多找资料,准备要充分,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锻炼,多吸取经验,不断反思,争取更大的进步。

艺术课教案5

  教材分析:

  《能干的双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艺术课中的第五课,我选择本活动是由于:一年级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本单元通过游戏、画画、舞蹈以及手语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双手不但能劳动,从事艺术活动,还能传达情感。使学生有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理解一个简单的道理——艺术源于生活。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猜谜、欣赏、合作、启发、游戏等形式,层层推进,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愉快表演,展示自我,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所见、所想。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感,往往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可以打破常规,创造出符合自我个性的作品。本课正为学生创设了展示个性、奇思妙想的舞台,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导正确的想象创作画方法,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认识了解手的结构,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能够大胆对手形进行联想,让手会表演会说话。

  二、能力目标:用多种形式和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

  三、情意目标: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用综合材料表现会表演的手。

  教学难点:怎样使普通的手变得有趣、新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勾线笔、纸、彩笔。

  勾线笔、纸、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猜猜谜语”“不长叶子不开花,两棵小树十个杈,能写会算画图画,光会干活不说话。猜猜是什么呀?揭示课题关键词“手”

  1【设计意图: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学中各种富于趣味的活动都会让他们兴奋不已。巧妙设计导入方式,可以在刚上课的几分钟里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自然地导入课题。】

  2师生观察手,说说手上有什么呀?通过观察对比,找找手的不同。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展示不同年龄、职业手的图片。

  【设计意图:从手部特写到完整图片揭示,前后对比,增强了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手势模仿”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我们的手很灵活,能做出各种手势。

  1.教师出示手势图片,师生一起来模仿

  2.小组合作,组合手形模仿

  【设计意图:有的手势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有的手形学生要小组配合完成。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真正动了起来,课堂上处处闪现着他们思维的火花。】

  三、“画画小手”—— 初步尝试,掌握手部的结构特点:

  教师第一次示范,总结手部结构特点,学生初次尝试用单线条在短时间内画出手势的轮廓线,并掌握一定的透视结构关系。

  第一次作业要求:伸出你的左手,做出一种手势,用单线条把它画下来,注意抓住手的结构特征和细节。

  【设计意图: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学生通过初次绘画尝试,掌握手的基本结构,为下一步联想打好基础。】

  四、“手影游戏”——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欣赏手影片段,了解并模仿手影艺术。(手影是传统的表演艺术,表演者做出不同的手势在光线的辅助下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动物或人物,令人惊叹不已。)

  【设计意图:手影表演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给调动了起来,溶入了教师制造的情境之中,为之后的手形联想做好铺垫。注重发掘课堂的不同呈现形式,寻找刺激的新异与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

  五、“手形联想” ——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创造过程:

  手的造型,千变万化,通过手形进行大胆联想,变成许多生动的新形象。

  欣赏创意手形画。(课件展示)

  1.教师示范,摆出有趣的手形让学生进行联想,“像孔雀、像大树……”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添画,并概括联想方法:

  【设计意图:真实世界的亲身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获得,使孩子们放飞了想象的翅膀,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在教师的导控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学生的发散思维被激活了,创新的火花不断燃放。在他们使出浑身解数的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

  2.欣赏学生手形联想作品

  3.作业要求:

  (1)摆出有趣的手形

  (2)用勾线笔描下手形

  (3)根据手形特点进行想象添画,画出有创意的手型联想画。

  学生第二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整个过程是艺术与情感的交融、艺术与生活的链接,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双基”,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在教师的导控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散思维被激活了,创新的火花不断燃放。】

  六、“手画展示” ——体验成功,促进学生的多元评价:

  完成作业后及时进行课堂小结,请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作介绍。

  1.谁来夸夸自己的画?(自评)

  2.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说为什么。(互评)

  3.教师小结性评价:展示评议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师评)

  【设计意图:作业展评时,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都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别人作品的看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颗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七、“表演手语”—— 拓展延伸,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模仿表演手语《感恩的心》

  总结: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相信大家今后只要动手动脑,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下面请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说再见吧?(师生挥手再见)

  【设计意图:延伸课堂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其关注生活,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关爱残疾人,传递爱心。】

艺术课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了解脸谱中主要图案所表示的含义,能用对称的经验并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有趣特征。

  2.对故事《金猴降妖》感兴趣,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的特征。

  活动准备

  1.脸形纸(可装有牛皮筋)、彩笔、记号笔、背景音乐、对应的半成品脸谱材料(唐僧帽、悟空箍、八戒鼻和脸上色块、沙僧胡子和月牙铲)等。

  2.西游记人物脸谱图片、PPT课件。

  3.幼儿有画脸谱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引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1.听一段声音,回忆故事《金猴降妖》。

  提问:请你听一段声音,仔细听这是什么故事?谁在说话?

  (无论是动画片还是电视剧,孙悟空的声音都很有特点,加上幼儿对《西游记》非常熟悉,尤其喜欢孙悟空,所以选择以孙悟空的声音作为导入,便于引出下面的环节。)

  2.让幼儿说出故事中其他主要人物。

  (1)教师提问:去西天取经的还有谁?

  (观察幼儿是否了解唐僧师徒一共有四人,并按幼儿说的顺序依次出示相关角色的名字。)

  (2)小结:这四个人是著名的神话故事《西游记》里的人物。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问题式导入,用倾听、辨别的方式让幼儿集中注意力,并锻炼幼儿在已有经验中迅速梳理、判断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让幼儿陈述自己判断的理由,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思考过程。】

  二、观察脸谱,了解脸谱的主要特征,并尝试绘画

  1.让幼儿从第一组京剧脸谱中找出孙悟空。

  (1)(出示第一组脸谱:猴脸、孙悟空、二郎神)这里有三个脸谱,请你找一找,哪一个是孙悟空。

  (教师要特别注意倾听并激发幼儿说清楚判断的理由。一般幼儿在观察比较后能发现脸谱上的金箍、桃子、毫毛、火眼金晴等特点。对于缺乏经验的幼儿,教师可以追问,如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它有个非常神奇的兵器叫什么等。由于幼儿对《西游记》很熟悉,教师的追问能促进幼儿回忆,并引导幼儿在脸谱上寻找这些特点,还可以让幼儿学学他们的表情、动作等。)

  (2)请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依次回答:为什么你认为第几个脸谱是孙悟空,请说出理由。

  (教师观察幼儿按顺序观察和表述的能力。)

  2.幼儿从第二组京剧脸谱中找出其他三个角色。

  (1)(出示第二组脸谱: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这四个脸谱分别是谁?请你说出判断的理由。(鼓励幼儿相互补充,完善对其他三个脸谱上图案信息的理解,同时根据幼儿所陈述的理由,把脸谱旁边的数字改成角色名字。)

  (2)唐僧师徒四人长得各不相同,脸谱上有各自明显的特点。但有趣的是,四个脸谱上有一个图案是他们共有的,请你找一找是哪个图案?它代表什么意思呢?

  (教师观察幼儿在比较四个脸谱的过程中,能否发现共有特点,同时了解幼儿是否知晓这个特点所代表的含义。)

  3.幼儿了解京剧脸谱上的图案特点。

  (1)这是世界有名的中国京剧脸谱(PPT上出示“中国京剧脸谱”六个字)。

  (2)京剧脸谱会把每个人物的主要特征,如唐僧的白白净净、猪八戒的朝天鼻等长相特征,孙悟空爱吃桃子等爱好特征,他们用的兵器等物品特征表现出来。

  4.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并陈述理由。

  (1)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该问题能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对这几个角色的认知。)

  (2)如果让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来画,可以怎样画?怎样才能让人家一看就知道画的是谁?

  (此问题旨在了解幼儿对之前所说的特征是否清楚,还记得多少。)

  5.幼儿了解桌上的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现其主要特征。

  (1)请你用桌上的材料画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角色的脸谱特征。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桌上的辅助材料,以及它们的用法。这里提供的一些辅助材料能让幼儿自由表现,关键是让幼儿在表现中了解民族元素、脸谱主要特征的含义。)

  (2)幼儿选择材料后进行绘画,并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教师要观察了解选择每个角色的幼儿人数,幼儿能否表现出该角色脸谱上的主要特征。鼓励幼儿尽量大胆表现,可以选择辅助材料一起完成脸谱装饰。)

  【设计意图:在观察比较中挑战幼儿的思维。该环节前半部分的观察比较有两种方式:“发现不同”可以从两两(人物)比较开始,锻炼幼儿发现不同的能力;“发现相同”,通过比较四个脸谱,促使幼儿发现、排除、判断。因此,相对让幼儿找不同而言,寻找共有特征的挑战难度更大。

  幼儿在观察中表达的经验往往是零碎的,该环节先让幼儿重点观察孙悟空,帮助幼儿从上至下整理——箍、如意、桃脸等。具体的剖析,让幼儿的思维有集中性、有序性和广泛性。继而让幼儿将这样的方法迁移到其他

  脸谱上。

  教师在陈述理由中了解幼儿的思想。在互动中,教师不时让幼儿陈述自己判断的理由,目的是在了解幼儿对角色认知的同时,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活动中幼儿的回答很有意思,如他们多数喜欢孙悟空的勇敢、神奇的七十二变;少数幼儿表达了孙悟空对师傅的忠心;喜欢唐僧的幼儿主要理由是因为他善良、学问多、帅气;而少数幼儿说唐僧在旅途中很舒适,因为一路都骑马,有徒弟保护等。这个过程非常考验教师的回应能力,如何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予合适的、正确的引导,这需要教师好好预设和思考。】

  三、出示“妖怪”,引发表演故事的兴趣

  1.幼儿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

  (可以请“师傅”“徒弟”分别上来,其他幼儿观察同伴绘制的脸谱主要特征是否明显。)

  2.幼儿听儿歌《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并排出队形。

  (1)请你仔细听儿歌,并按照儿歌里说的顺序为角色排队。

  (教师鼓励会念儿歌的幼儿一起参与,并观察幼儿能否按顺序为角色排队。)

  (2)一共有门个角色去西天取经?现在有几个角色?请想办法把到西天取经的四个角色凑齐,我们一起出发。儿歌中最后一个角色是谁?故事中的老妖婆是谁?故事还需要一个角色,谁愿意扮演?(确定角色后,出示“白骨精”脸谱。)

  (幼儿一般会选择唐僧和孙悟空,极个别的幼儿会选择猪八戒和沙悟净,此时,教师要观察每个幼儿对缺少角色这个问题的行为反应和想法对策。等幼儿凑齐了四个角色后,再次问幼儿谁愿意扮演老妖婆。如果幼儿实在想不出办法,可以提示他们观察周边可利用的资源,如请教师一起参与等。)

  3.幼儿听儿歌,排队模仿角色的样子,出发去取经。

  儿歌里的角色终于凑齐了,我们准备出发,这几个角色不但长得各有特点,走路也各有特征,看看谁模仿得最像o

  (教师观察幼儿的模仿,及时鼓励和表扬幼儿。)

  【设计意图:《唐僧骑马咚那个咚》是许多大班幼儿熟悉的儿歌,按儿歌里的顺序排队并模仿角色的行为特点,既让本次活动暂告一个段落,也为后续进行相关游戏、表演等做好铺垫。

  此环节再次挑战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角色的缺失,幼儿的反应是不同的,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想法,帮助幼儿积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教师在进行“我是中国人”主题下的“京剧脸谱”活动时,较多表现的是脸谱颜色和对称这两个主要经验,而这个环节的处理,巧妙地引出了老妖婆——旦角,丰富了幼儿认知的广度。】

艺术课教案7

  [设计思想]

  春天百花盛开,春色的花开满枝头,美丽的小动物们也在这春意盎然的花丛中忙得不亦乐乎!“老师,蝴蝶的这两个翅膀是一样的吗?”孩子的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 孩子们每天生活在各种各样对称的环境中,但孩子们却不知道这是一种美丽的对称,更别说欣赏对称美了。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观察和发现事物中的对称我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分点对称和轴对称两种形式。

  2、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3、激发好奇心。

  4、尝试制作对称画。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蜜蜂、蝴蝶、蜻蜓的头饰。

  2、各种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蝴蝶翅膀、蜜蜂翅膀。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剪刀若干。

  4、春天的背景图一幅;颜料各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景表演,“翅膀不见了”导入课题。

  1、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活动筋骨。美丽的蝴蝶、蜜蜂、蜻蜓在花丛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请小朋友扮演动物在花园里舞蹈)正在他们玩得高兴的时候(下雨了)这时,飘来一片乌云下起了大雨,小动物们赶紧拍拍翅膀准备飞回家。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大家一起叫了起来:“我的一只翅膀不见了!”雨越下越大,小动物们着急的说:“谁愿意帮我们找到另一只翅膀呢?”

  2、请小朋友帮忙找翅膀:

  师:小朋友,小动物的翅膀都不见了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他们把的翅膀找回来吗?

  幼:愿意!请小朋友们自愿为蝴蝶、蜜蜂、蜻蜓找翅膀。

  3、请小朋友们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配对的理由(从颜色、形状、花纹的角度)。

  4、教师小结:蝴蝶、蜜蜂和蜻蜓的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这就叫对称。

  二、在活动中找对称

  1、请幼儿自由在活动室里找出对称的物品。 例如:门、窗、玩具柜、衣物等物品。

  2、请幼儿和自己的小伙伴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物品是对称的?为什么?并请个别幼儿上前和全班小朋友分享。

  3、请幼儿说说还看到了什么东西是对称的。

  师: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器官是对称的?

  幼:鼻子、眼睛等。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对称的事物?

  请幼儿自由发言,讨论。

  三、尝试制作对称画。

  1、请幼儿把图画纸对折,在一边画半只蝴蝶,然后把另外半边图画纸覆盖在图上,再用手按压几下,打开图画纸,便会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

  2、完成后,请幼儿把“蝴蝶”剪下来,贴在活动室四周,布置成蝴蝶翩翩起舞的情景。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对称的物品。

  [活动评价]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通过帮小昆虫找翅膀,激发幼儿主动去观察、发现、感知对称的图案,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对称的事物。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幼儿知道生活中很多对称的物品,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审美能力,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开阔了幼儿视野,激发幼儿主动观察事物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环境的美好情感。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艺术课教案8

  活动目标:

  1.感受固定节奏型X X X X X,听辨节奏型和乐句。

  2.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表现基本节奏型,尝试用自制乐器敲击基本节奏型。

  3.喜欢参与打节奏的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感受和听辨基本节奏型x x x x x,用身体动作表现基本节奏型。

  活动难点:用身体律动和自制乐器表现基本节奏型为音乐旋律伴奏。

  活动准备:

  CD播放器,矿泉水瓶若干,大玩具筐l一2个。

  活动过程:

  1.节奏模仿游戏,引发幼儿对节奏的关注和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李老师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首先我们要来玩一个“我来做,你来学”的游戏。老师做动作,你们来模仿。小朋友们要认真看呦。

  ①x x x x

  ②xx x xx x

  ③x x xx x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真棒,观察的很认真。刚才我们用手拍出的是不同的节奏型。

  2.节奏型x x xx x的感受和体验。

  (1)播放音乐,幼儿发现并感受节奏型x x xx x。

  师: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找一找音乐中的节奏是怎样的。

  (2)再次播放音乐,师生共同感受和体验节奏型x x xx x。

  师:小朋友们都很认真的听音乐,已经发现了音乐中的节奏,下面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拍出节奏,李老师看看哪位小朋友听音乐最认真,拍节奏最准确。

  (3)教师总结:小朋友们找的真准,这段音乐的节奏是什么样的啊

  我们一起来拍,x x xx x。

  3.通过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节奏型x x xx x。

  (1)启发幼儿通过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节奏型x x xx x。

  师:小朋友们节奏拍的又准确又整齐,老师真喜欢你们。刚才我们用拍手的方式表现了音乐中的节奏型,李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可不可以用身体的其他部位——做动作或者发出声音——来表现x x xx x这个节奏型呢

  (2)幼儿尝试,教师指导。启发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大肌肉群动作)

  师:你想用身体的哪个部位表现节奏请你来试一试。(个别指导)

  师:我们可不可以用手拍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来表现节奏呢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的身体除了手还有哪些部位呢用脚可以怎样表现节奏

  (3)播放音乐,幼儿用动作表现节奏。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够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现音乐的节奏,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吧。

  观察幼儿,请幼儿示范。教师随机指导。

  师:我们班这位小朋友做的非常棒,他的动作很有创意,表现节奏也很准确,李老师想请他来给大家做个示范。

  (4)再次播放音乐,幼儿用动作表现节奏。

  若第一遍效果好,师:小朋友们都用身体动作很准确的表现了音乐的节奏,你们真捧!我们刚刚想到了那么多的动作来表现节奏,请小朋友们换一种动作再来一遍,跟着音乐表现节奏好吗

  若第一遍效果不好,师:李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在音乐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想好做什么动作,所以没有跟上音乐的节奏,那我们再来一遍,请你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听音乐,用动作准确的.表现音乐的节奏。

  (5)进一步启发幼儿利用小肌肉群的动作来表现节奏型。(手指、嘴巴、鼻子等等)

  师:这一次小朋友们表现的可真好(更棒了),都能用身体动作准确的表现出音乐的节奏,李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再想一想,除了我们之前的动作,我们还可以用哪些身体部位来表现节奏啊

  我们可不可以用手指来表现这个节奏可不可以用嘴巴来表现这个节奏

  (6)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节奏型X X XX X。

  师:小朋友们可真有创意,想到了这么多表现音乐节奏的动作,你们最喜欢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来表现节奏呢下面我们跟着音乐,用自己最喜欢的动作来表现节奏好不好

  (7)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不同的身体部位表现出了音乐的节奏,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很多物品来表现音乐节奏。比如说敲击小盘子、小杯子、小瓶子都能表现出音乐的节奏。

  4.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表现固定节奏型。

  (1)出示塑料瓶。师:你们看,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塑料瓶)李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带来了2个塑料瓶,一会儿我们就把塑料瓶当做小乐器来演奏。

  (2)请小朋友们取塑料瓶。

  (3)鼓励幼儿尝试用塑料瓶敲击节奏型x x xx x。

  师:现在小朋友们都拿到塑料瓶了,请你用塑料瓶敲出我们今天学习的节奏型吧。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找幼儿做示范。

  (4)播放音乐,幼儿用塑料瓶敲击X X XX X为音乐伴奏。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能用塑料瓶敲出这个节奏型了,下面我们就敲击塑料瓶给音乐伴奏吧。

  5.教师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真快乐啊,不仅发现了音乐里面的节奏,还学会了用身体表现这个节奏型,也能用塑料瓶敲出这个节奏型,李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听音乐的时候都能认真仔细的听,发现音乐中的节奏,我们可以用身体做动作来表现节奏,也可以敲击身边常见的物品来表现节奏,表达我们内心的快乐。最后,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节奏敲击塑料瓶,走出教室吧。”(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敲击塑料瓶,边打节奏边走出活动室。

艺术课教案9

  活动目标:

  1、练习将橘子皮撕成碎块的精细动作。

  2、感受用橘皮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游戏本学具:橘皮若干、胶水人手一瓶或每组一份活动过程:

  一、引导宝宝观察背景图,可用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语气,激发宝宝的制作橘皮画的兴趣。

  师:树上的橘子都到哪里去了?看老师把它们变出来哦!

  二、示范粘贴制作橘皮画的方法:先撕橘皮,再将胶水涂抹在画纸上,然后将橘皮撒在涂抹胶水的`地方。

  三、请宝宝尝试在游戏本上制作橘皮画,注意观察宝宝的操作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

  1、 对于不会抹胶水的宝宝,可以手扶宝宝的手,引导宝宝将胶水抹在橘子的轮廓里。

  2、 引导宝宝将橘皮撕碎后,再撒在涂好胶水的纸上。

  3、 引导宝宝要轻轻按一按纸上的橘皮。

  四、帮助将宝宝制作好的橘皮画展示在背景墙上,鼓励宝宝并请宝宝欣赏。

  师:小朋友们把橘子树打扮的真漂亮啊!

艺术课教案10

  课题:动物的家园

  课型:艺术综合课

  年级:一年级

  教材分析:

  神奇的大森林是动植物的王国,各种各样的动物在森林里生生不息。孩子们对大森林充满了神奇与向往。本课让学生通过几首音乐作品的欣赏,对用音乐来描绘的小动物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使学生从音乐中体会用音乐描绘的小动物是怎样的,并通过欣赏能表现小动物的形态。体会到人类与动物应团结友爱、和谐相处。引发学生对动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有所了解和关怀,并获得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认识以及各方面的艺术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幼儿心理:“好奇,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从视、听等多个角度,给学生一个丰富、直观、形象的教学氛围,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力求达到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

  教学目的:

  1、通过旧歌的复习,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描绘小动物的歌曲和儿歌。并用艺术手段(表演)进行展示。

  2、通过对《蜜蜂》、《青蛙音乐会》、《乌龟》三段不同速度,情绪的音乐欣赏与形体表现,感受几种小动物的音乐形象,引发学生对几种小动物的.动态与神情的模仿与表现。

  3、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可以用色彩或线条来表现音乐形象。

  4、通过多种艺术活动引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对小动物生存环境的关注,并用绘画方式为小动物营造一个安宁生态的生活家园。

  教学重点:

  从音乐中感觉音乐的不同速度、情绪。

  教学难点: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准备:

  1、歌曲《小雨沙沙》、《蜜蜂》、《青蛙音乐会》、《乌龟》、《两只小象》等。

  2、剪刀、彩纸、彩笔、胶水等美术用具。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律动。

  2、提出听故事的要求。

  [设计意图:律动为课堂营造活泼愉快的氛围,提出本课要求,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进取心。]

  二、创设情境、感受本验

  1、师:青蛙妈妈睡醒了,青青的杨柳也随风飘,嫩绿的小草拼命地往外钻,小雨唱起了美妙的歌声。小雨怎样唱歌?

  生:小雨“沙沙”、“沙沙”地唱歌。(生:小雨“滴嗒”地唱歌)……

  2、师:请小朋友模仿小雨的歌声表演。(要求: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放《小雨沙沙》(表演,并让学生自评:哪组模仿表演最好?)

  3、师:小雨湿润了沉睡了一个冬季的大地,大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小草绿了;花开了;到处都是绿色的;……

  4、师:什么季节到了?谁来告诉人们?

  生:春天来了,小燕子为人们报春。

  5、师:小燕子是一只怎样的小动物?它怎样飞的?谁来表演?

  生:是一只可爱机灵的小动物,飞起来时翅膀很柔和(学生可边说边表演《小燕子》歌曲之后进行评价)。

  6、师:小朋友表演了多么可爱伶俐的小燕子,还可以表演哪些有关小动物的歌曲,儿歌?

  生:(争先恐后举手表演与动物有关歌曲,儿歌,有《小蜻蜓》《蝴蝶》《两只老虎》《小老鼠上灯塔》《咏鹅》《小兔子》等)

  [设计意图:这种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自动参与到音乐艺术活动中。这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表演的动物形象给予提示,如从小动物的形态、神情上,可用什么样的情绪表演更适合]。

  三、音乐欣赏、创造表现

  活动一

  1、师:刚才小朋友用歌声,儿歌描绘了小动物,老师今天要让小朋友,听听音乐怎样描绘小动物?(提出听音乐的要求:安静、仔细)

  播放《蜜蜂》

  2、师:远处来了一只小精灵,它四处张望,窜来窜去的它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

  3、听完《蜜蜂》,请小朋友自由发言谈感受。

  (1)生:小鸟飞地很快,很急,来报春了;

  (2)小兔子蹦蹦跳跳很愉快;

  (3)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地采蜜;……

  (学生的回答很多,只要能表达出地一种快速行驶的小动物都可以。能表达出一种很愉快地情绪也行)

  4、请学生复听音乐,随音乐的情绪和速度进行律动表演。

  5、教学的扩展:

  (1)师:请小朋友为音乐中的小动物选择适当的节奏型。

  (出示:a、×× ×× ×× ××; b、× × × ×;c、×—×— )节奏。

  (2)根据八分节奏,让学生模仿其它小动物的叫声,并随老师有力度变化的手势进行演唱。

  (3)师:请小朋友用笔描绘出小动物的形态。

  学生用笔画出图谱:;;。

  学生可用彩色笔描绘出明快的色块。(黄色:红色:绿色: )

  [设计意图:教室里出现第一次高潮,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艺术活动中,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到的音乐形象,做学习的主人。]

  活动二

  1、师:小动物的歌声和欢笑声引来了一只小青蛙,它是怎样跳出来的?

  2、师:学生表演小青蛙的跳跃状态。

  3、师:请小朋友为小青蛙选择一条合适的节奏型。

  (出示:a、×× ×× ×× ××; b、× × × ×;c、×—×— )节奏。

  4、学生选择了b条节奏并进行表演。

  5、师:小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它要做什么?请小朋友听。(播放《青蛙音乐会》)

  (播放的音乐学生知道是描绘青蛙的,给一个命题音乐,让学生在指定的范围内,认真仔细地体会、想象)

  6、学生通过欣赏,编创了有关小青蛙的音乐故事。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与第一活动比较不同在于,第二个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命题音乐中合理的感受音乐形象,还可以培养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来描述或编创一种音乐形象,可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自己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得以充分的发挥。]

  活动三

  1、师:不一会儿,森林里来了许多小动物,有一只小动物它走得很慢,走到所有的小动物的后面,听听音乐,告诉大家它是谁?(播放《乌龟》)

  2、学生通过音乐欣赏,从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上的判断了以下的小动物:乌龟、蜗牛、大笨熊、大象;

  (学生的回答并没有错,以上的小动物在行走时速度很慢,音乐的情绪上是低沉的,因此,只要学生能表达这样的意思,老师都可以给予肯定)

  3、复听音乐,并随音乐让学生进行律动表演。

  4、师:第一段音乐与这段音乐有区别吗?说说你的感受?

  5、学生分组讨论,并用各种形式表达。

  (1)律动;

  (2)色彩:(第三段音乐可以用深色调来表现);黑色:棕色:

  (3)绘画:第一段音乐用小巧、纤细的线条;

  第三段音乐用粗线条;

  [设计意图:第三个活动在随音乐做律动时,学生做自已觉得是谁来了就做谁的动作,放手让中国学习联盟胆创造。只有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他才会真正地喜欢学习了。]

  四、深入探究、人文情怀

  1、师:这么多小动物在一起,可高兴了,如果你们就是这么一群小动你们应该怎样相处?

  2、生:小动物应该友好相处。

  3、表演《两只小象》表达小动物团结友爱的情怀。

  4、师:小动物相处地很友好,很幸福,小朋友平常你们在哪儿能看到小动物?

  5、生:动物园、鸟笼里……

  6、师:小动物们它们自由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7、学生分组讨论“为动物营造一个美好家园”;分组用美术用具为动物“绘画”一个理想家园。

  8、师生一起在《小鸟、小鸟》音乐背景下,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放回”学生绘制的“动物家园”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为自己参与的活动命题,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这节课的小主人。]

艺术课教案11

  活动目标:

  在感受理解歌曲《泉水叮咚》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制的乐器和不同的合奏方法为歌曲伴奏,体验合奏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可以表现不同水声的替代乐器(碗,筷,玻璃瓶,鼓棒,装着沙、米、豆的铁罐,洗衣板等),并学会表现。

  2、歌曲《泉水叮咚》的录音。

  3、乐句图示及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交流各自收集的“节奏乐器”,说说它们分别能表现什么水声?

  (最近我们听了许多水的.声音,还用生活用品制作了许多节奏乐器来表现听到的水声,请大家来介绍一下。)

  1、你带来了什么?它能表现什么水声?

  2、它敲击出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声音(泉水声、小溪声、大江声、大海声)?

  3、怎样才能使这些物品发出的声音更好听?

  二、使用“乐器”为歌曲《泉水叮咚》伴奏

  1、复习歌曲《泉水叮咚》

  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这首歌唱得更动听?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及情感设计演唱方法,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

  2、尝试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1)提问:要为歌曲伴奏,需要做哪些准备?

  (2)小结:需要有节奏,才能表现得更好。

  (3)出示幼儿所选节奏的卡片:

  3、幼儿尝试一起为歌曲伴奏。

  (1)伴奏前提问:一起伴奏需要注意什么?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伴奏后提问:你们觉得自己的伴奏好听吗?有问题需要解决吗?

  4、师生互动解决伴奏的问题。

  (1)提问:这么多乐器一起演奏,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它们表现得都很好听呢?

  (鼓励幼儿运用轮奏、合奏等方法合作表现。)

  (2)小结:这么多乐器共同表现时,要根据歌曲的内容与特点,用不同的办法合奏,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合作表现体现成功的快乐

  1、教师指挥,引导幼儿合奏,为歌曲伴奏。

  2、请幼儿做指挥,集体为歌曲伴奏。

  3、小结:其实为这首歌曲伴奏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其他的方法,比一比哪种方法更动听。

艺术课教案12

  活动目标:

  1. 认识直线.曲折线.波浪线.螺旋线.

  2. 能大胆画出各种线条.

  活动准备:

  画好各种线条做以备示范,黑笔和画纸.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教师出示线条图片.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漂亮的线条吗?他们叫什么名字?

  二.图形刺激

  1.教师示范直线的画法.

  师:再画直线时要注意笔不能晃才会画的漂亮.

  2.教师示范曲折线的画法

  师:曲折线像鲨鱼的牙齿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齿!

  3.教师示范波浪线的画法

  师:波浪线也是一上一下,不过没有尖尖的牙齿.

  4教师示范螺旋线的画法

  师:螺旋线像蜗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创造表现

  1.幼儿创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2.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出直线.曲折线.波浪线.螺旋线.

  3.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即时纠正.

  四.作品赏析

  展示幼儿作品,说说自己画了哪些线条.

  将幼儿作品布置在我是小画家一栏

艺术课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与活泼,乐意参与音乐活动。

  2、学习2/4拍的节奏,能跟随音乐进行节奏表演。

  3、能准确的表现节奏的强弱、轻重等音乐要素,会相会合作、配合游戏,体现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小毛驴》、杯子人手一个、杯子演奏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杯子,说说如何让杯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1、出示杯子,请幼儿想象怎么让杯子发出声音?(用杯子敲桌子、直接敲杯子、借用工具等等)

  2、观看杯子演奏视频,说一说视频中的杯子都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3、跟随教师的节奏用杯子敲击桌面,探讨怎样的`声音更好听。

  二、跟随音乐,进行节奏游戏。

  1、完整播放音乐,请幼儿说说感受。

  2、分段感受音乐,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演奏。

  3、强调重点节奏型,幼儿自由进行练习。

  4、分组尝试演奏完整音乐,说一说哪一组表演的更完整。

  三、自由跟随音乐,进行节奏表演。

  邀请请所有幼儿进行完整演奏,可让幼儿在家给长辈表演,提高幼儿自信。

  活动反思: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新疆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小毛驴》这首童谣诙谐、幽默、曲调欢快活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选择这节音乐课作为节奏游戏,就是让幼儿通过学习能够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我国少数民族富有特色的音乐特点。杯子节奏游戏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教学中着重发展幼儿的即兴性、灵活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这节活动中各种杯子练习为幼儿学习增添了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会跟随音乐进行节奏传递,相信幼儿会在合作中找到乐趣。不足之处:在拍摄视频时可加入2-3位幼儿一起进行。

艺术课教案14

  活动目标:

  1、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造型石头;

  2、学习与同伴协调地进行活动;

  3、大胆的尝试,体验做个小艺术家的快乐。

  活动设计思路:

  石头是一种十分容易获得的活动资源,曾经在活动中利用过它,孩子们在活动中意由未尽。由此想到设计这一活动:小小石头艺术家。一方面满足幼儿玩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幼儿对已接触到的美工技能(涂画、粘贴、搓捏、压印等)得以巩固,在他们的尝试中感受动手的快乐。

  让小班幼儿进行造型活动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活动的.目标定位于愿意利用石头塑造,体验动手的乐趣,从中获得自信心与成功感。活动以观察小动物的石头作品开始,让幼儿在一种自由的形式中去寻找去发现,并学习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去思考总结。同样幼儿尝试也是以自由的形式进行,即让幼儿自主的选择跟哪个小动物学本领。通过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一方面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使幼儿感到自己本领的大,与同伴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获得成功才能使他们有活动兴趣至使学习变得主动起来。

  活动流程:

  导入观察作品 → 产生利用石头创作的欲望 → 尝试创作,体验做小艺术家的快乐 → 分享各自的创作成果

  准备:和

  幼儿一起收集石头及石头制品;;美工工具(颜料、一次台布、棉签、水彩笔、彩色纸、胶水、画有图案轮廓的大纸、彩泥等);布置熊、松鼠、小狗、公鸡、小兔作品展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石头):小朋友这是什么?(石头)我们教室里来了几位动物艺术家,它们知道我们在收集石头,所以带来了和石头有关的礼物,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看时想一想是什么?猜猜是怎么变的?

  (二)引导观察并讲述

  1、 观察石头

  (1)幼儿分散观察石头。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石头变成了什么,想想用了什么办法(材料)。

  2、 讲一讲

  教师:你看到的石头变成了什么?用什么东西,什么办法使石头变成XX的?

  (鼓励幼儿大胆的把观察到的用语言表达)如:小熊用橡皮泥把石头变成了小鱼。

  松鼠用石头拼出小屋。

  3、个别演示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演示或请小朋友演示。如若幼儿没提到的教师可以提出:这是怎么做的?

  (三)创作要求

  动物艺术家的本领可真大,你们想不想跟小动物学本领,做个小小石头艺术家呀?你想跟哪个小动物学什么本领?(引导讲述:怎样用石头,把石头变成什么呢?)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你要跟哪个小动物学什么本领》

  (四)尝试体验:

  1、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东西(材料)创作,注意和小朋友协商一下进行(小朋友不要争抢,先到人少的动物哪儿学本领);

  2、引导使用颜料的幼儿注意颜料不要过多;

  3、提醒可以结合石头已有的外形想象,并粘贴(看看石头的形状象什么);

  4、鼓励幼儿尝试一种以上的方法创作(你可以试试到其他动物那儿学本领);

  5、帮助个别幼儿完成活动内容。

  (五)展示评价:

  1、展示幼儿的作品;

  2、说说自己的作品;

  你跟谁学了什么本领?把石头变成了什么?

  3、请幼儿自由参观同伴的作品共同分享创作的快乐。

  教师:给你的朋友介绍介绍你的学到的本领吧!

  具体操作及材料提供

  熊(石头、橡皮泥、垫板)

  松鼠(石头、画有轮廓的图案的大纸)

  狗(石头;颜料红、黄、蓝;盒子进行滚画)

  小兔(石头;颜料;棉签)

  鸡(石头;公园情景,进行建构)

  建议:

  结束不用集中可直接交流;

  石头按轮廓拼可画一张大幅画(显幼儿间协调)

  滚画可提供小勺舀石头

  可用提供的石头创造一个环境作为延伸。

艺术课教案15

  活动目标

  1.感受此艺术创作活动的乐趣,体验不同艺术创作成功的快乐。

  2,常识试用不同的工具,学习刮画的表现方法。

  3.能大胆想象进行创作,锻炼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重难点:

  重点:用火柴棒,冰棍棒,牙签刻出花纹。

  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

  活动准备:

  已涂好的多色刮画底版若干份,牙签,火柴棒,短铁丝,冰棍棒,泥工小刀,视频展示仪。

  活动过程:

  1,自由欣赏刮画作品,引起兴趣。

  提问:

  (1)你觉得这些美丽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2)猜一猜刮画要用什么工具?

  2,演示与讨论。

  (1)出示刮画工具,猜猜它们在底版上刮一下会怎么样?

  (2)教师示范现在空白底版上用油画棒涂上大块的颜色,在用不同的工具刮画。

  (3)鼓励个别幼儿用不同的工具刮画。

  (4)教师演示刮一副简单的画,满足幼儿的好奇,激发幼儿的兴趣。

  (5)老师引导幼儿小结:用牙签,冰棍棒,火柴棒,短铁丝在底版上刮,可以画画的方法。

  3.幼儿进行刮画创作,老师进行观察指导。

  (1)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刮画时手用力的大小会出现什么后果?

  (2)幼儿尝试刮画,提示能力强的幼儿,刮画之前可先思考画什么内容,在用刮画的线条进行表现。

  (3)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工具时的.安全。

  4.交流与评价。

  (1)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放到视频展示仪下,为大家介绍自己作品的内容,说说用了哪些工具刮画?

  (2)交流粗细线条使用的不同工具的不同效果。

  活动延伸

  亲子互动:利用实物材料包中的刮画纸和家人一同完成刮画创作。

【艺术课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艺术课教案02-21

幼儿艺术课教案15篇03-25

艺术课教学计划12-18

彩虹行动首届艺术课教学总结02-28

高中教案教案03-05

大班教案桥教案05-26

《落日》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12-16

教案06-18

中班音乐教案理发教案12-10

大班教案我们的城市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