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教案

时间:2024-05-21 14:59:49 教案 我要投稿

观沧海教案15篇(合集)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沧海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沧海教案15篇(合集)

观沧海教案1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丰富、奇特的想象。

  3、诗歌的朗诵。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静夜诗》是一首绝句,《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

  二、关于作者

  作者曹操,请学生讲一讲在其印象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物。(学生可能会说他多疑、忌才,是一代奸雄,甚至在戏文中也丑化为白脸)明确:实际上,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能歌善舞,字孟德,安徽人,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他写的诗慷慨、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教师配示范读,学生跟读。

  五、整体感知

  1、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分析:

  1、写作背景:(运用幻灯片打出)

  东汉末年,社会混乱不安,发生了黄巾大起义,曹操趁机扩大了势力,逐渐统一了北方。公元207年,他率兵打败了北方实力雄厚的一个少数民族乌桓,凯旋而归,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具体内容分析:(运用幻灯片打出诗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临”是登临,登上的意思,“以”表示目的。这两句写得很平,但我们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下,曹操出时是怎样的姿态?这这里“观”字统领全篇,下面的几句诗,都是观的内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是多么动荡啊!脚下的山岛坚定地耸立在那里。诗人第一次面对大海,表现出一种惊讶、赞美之情。诗人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诗人又写到树木、野草,体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衬托出大海的生机勃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是风吹树木的声音。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在这里,写出了海面上的另一番景象。前面“水何澹澹”是无风三尺浪的景象,而这两句则写大海海面上大风大浪的情景,声势更加惊心动魄。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大海起风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提示:身边是秋风呼啸,海面上是惊涛拍岸)

  日月运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最后两句是配示时所加,与诗文内容无多大关系。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如荆轲的《易水歌》中“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前句写景,后句抒情,表现出一种诀别的感情。

  八、朗读

  曹诗慷慨激昂、悲壮、有气魄。可以配上一段古筝音乐,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营造良好的朗读、背诵氛围。

  (朗读提示:假使现在你就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诗兴大发……)

  注意表现诗人宽阔胸怀和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九、迁移拓展

  与曹诗一样,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也多表现豪放、慷慨情调。用幻灯片打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学生共同欣赏。

  附:《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十、布置作业

  1、随堂练习: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描绘一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2、课后练习:反复朗读诗文并完成课本74页练习一的第1题。

  板书设计:

  诗中有画、画中含情

  ———《观沧海》赏析

  一、诗人曹操

  二、诗文分析:

  借景抒情:海水树木草

  实景:秋风洪波欣欣向荣生机勃发

  景:

  虚景:日月星汉宽阔、博大

  情:开阔胸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理想

观沧海教案2

  教材简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教学设想

  本节课将安排一课时,以“一诗四读法”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视频、音乐、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得分率等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学习新课──拓展研讨──小结作业。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及目标、学生活动及目标、导入新课(7分钟)播放视频《曹操煮酒论英雄》片段,以曹操对“英雄”的看法导入课文。观看视频,然后齐读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从中了解曹操的雄心壮志。作者简介(1分钟)课件展示有关曹操的资料,引导学生记重点。记录曹操的身份及作品。

  背景介绍(1分钟)

  课件展示曹操登碣石山前的两次作战线路,引导学生了解由于曹操接连取胜,因此在等山观海,棉队洪波涌起的大海时,才会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了解曹操写这首诗的背景,为理解整首诗做铺垫。

  学习课文(一诗四读法)

  一、朗读(5分钟)

  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及相关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体会朗诵时的感情。欣赏课文朗诵并体会读诗的感情。

  2、展示全诗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及语调、情感。把握全诗的节奏及语调、情感,然后配乐齐读课文。

  二、译读

  (7分钟)明确译读要求,点拨学生译读中的.疑难点。按座位顺序,同桌之间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可提疑问)

  三、背读(8分钟)

  以板书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加强背诵的效果。(板书见后)明确作者思路后各自大声朗读背诵,看谁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学比赛。

  明确说读要求,即要把诗意扩展开来。举例子示范: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可以说成是“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选择最欣赏的一句话来说,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比赛,看哪组说得最好。

  拓展研讨

  一、比较阅读(6分钟)

  播放曹操的另外一首诗《龟虽寿》的视频,请学生体会出与本课的相同点,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龟虽寿》的视频,男同学读《龟》一诗,女同学读《观》一诗,然后分组探讨两诗的相同点。

  二、形象探讨(2分钟)

  提出历史上的曹操与电视上的形象有异同。发表自己对曹操的看法。(可选择任一观点发言)

  小结作业

  (2分钟)小结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学生回家以本诗内容画一幅画,要表达出诗的意境。明确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观沧海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诵读诗歌,感受诗歌“慷慨悲壮”的风格。

  2、理解这首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3、体味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重难点分析:

  1、诗人的抱负如何含蓄地融合在写景的词句中?

  2、体会本诗慷慨激昂的情感和开阔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曹操的相关知识。

  2、回顾所学《龟虽寿》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感知曹操心怀天下的远大志向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诵读诗歌(10--15分钟)

  1、先请一位同学诵读诗歌,正音,学生点评,指出曹诗慷慨悲壮的风格。推荐诵读

  2、老师范读,增加学生的直接感受,学生自由读,齐读。

  三、整体感知(20--35)

  1、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观沧海》也不例外。那么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观沧海(从诗题中得知)

  师:诗句中有没有体现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好吗?(这首诗叙述了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碣石山登山观沧海的事)(人、时、地、事)

  2、师:看来开篇第一句作者就向我们交代了诗歌的大概,由此可见,第一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统领全文)

  师:其实这统领全文可以浓缩在一个字上,它就是?(观)

  3、作者在碣石山上都看到了什么?(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等)(日月之行?是想象——“若”)

  师:水是怎样的?“何”是什么意思?“澹澹”是什么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何”,副词,多么,形容沧海的浩渺壮阔)

  师:能否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沧海的多么的壮阔浩渺啊,蔚蓝的海面上,水波荡漾)

  师:山岛又是怎样的?(耸峙:高高地挺立)

  师:山岛上有什么?(树木、百草)

  师: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哪位同学?(山岛上长满了繁盛浓密的树木和各种各样的茂密的花草。)

  师:哪些词体现了繁盛茂密?(丛生、百草、丰茂)

  师:诗人登临碣石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壮阔浩渺的沧海,然后又注目于海中或海边的高高挺立的山岛,山岛上繁茂的树木百草,描写条理清晰,秩序井然,极富逻辑。(齐读)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谁曾想一袭秋风引来风云变化:秋分萧瑟,洪波涌起!那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大家想象一下?(阵阵萧瑟凄凉的秋风迎面袭来,海面上波浪翻滚)(齐读)(板书:描写——壮阔)

  4、师:南唐文人冯延巳在《谒金门》一诗中有这样一句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在诗人曹操的笔下,这阵阵秋风不只是一池春水,而是吹翻了一水沧海;不仅是吹翻了一水沧海,更是吹开了诗人的心胸和想象的空间。诗人想到了什么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师:你能替曹操描述一下他想到的内容吗?(那日起日落的太阳和月亮,那灿烂耀眼的星辰,都是出自这波澜壮阔的大海吧)(板书:想象——雄奇)

  四、合作探究:(10--45分钟)

  1、师: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刘勰说过一句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云“诗言志”,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什么志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水何澹澹)

  师提示:阵阵秋风吹开了诗人的心胸,在诗人眼中,“海”是单纯的海吗?(诗人以海自比,向世人表明心迹:自己也有沧海一样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吞吐日月的伟大抱负)

  2、出示材料: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已成现实。后患既除,挥戈南下直取吴蜀,统一中原指日可待,心情是何等激奋!

  《观沧海》使我们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博大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3、齐读诗歌,尝试背诵

  4、小结

  板书:

  观描写壮阔博大的胸襟

  沧伟大的抱负

  海想象雄奇积极乐观的精神

观沧海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通过对诗歌的具体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中如何借景抒情。

  3、了解并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在反复朗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意思,解说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4、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如李白的《静

  夜思》、《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绝句》、《春夜喜雨》等等,相信大家对古诗也有一些了解,古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像我们比较熟悉的绝句和律诗都是属于近体诗,古体诗主要包括诗经,楚辞和乐府诗等等,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是一首乐府诗《观沧海》。

  2、作者介绍:

  3、创作背景:

  二、诗歌内容学习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诵,注意字词,纠错读音,然后齐声诵读。

  3、讲解诗歌的字词含义,翻译诗文。

  (1)学习第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海:泛指大海,因为海水苍色,一望无际,故称。

  译文:向东行登上了碣石山,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2)学习第二至四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注释:何:多么

  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译文:水面宽阔浩荡,山岛巍峨的耸立在海边。

  山岛上丛生的树木,奇花异草生长的一片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滚着巨大的波浪。

  (3)学习五六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注释:日月:太阳和月亮

  星汉:银河。

  译文: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好像是从大海中产生的。

  银河,星星发出璀璨的光芒,好像是从大海中发出的。

观沧海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2、体味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重难点分析:

  1、诗人的抱负如何含蓄地融合在写景的词句中?

  2、体会本诗慷慨激昂的情感和开阔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一定熟悉曹操,你们认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幻灯片1:曹操的照片;文字:“奸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历史上称曹操为“奸雄”,实际上是偏颇之见。说他“奸”是认为他篡夺了汉家的天下,可事实却是,直到他死去,曹操都一直自称“宰相”,从未称帝。他曾在《让县自明本志》中表述了自己的心志,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幻灯片2:文字:“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选自《让县自明本志》)至于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他是这样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幻灯片2:文字:“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选自《让县自明本志》)

  除此之外,曹操擅长诗歌,《步出夏门行》与《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我们一定听说过这样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就是其中的名句。(幻灯片3:文字:如上)

  今天我们要学的《观沧海》就选自于《步出夏门行》组诗。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幻灯片4:音乐:《三国演义》的插曲;文字:《观沧海》全诗;图片背景:大海;画外音:男声朗诵全诗)

  二、写作背景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阔大胸怀,因为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很特殊。这是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时所作,此时正当夏秋之交,他登临碣石山,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一时诗兴大发,豪情满怀,写下了这壮丽的千古名篇。

  三、鉴赏诗句

  1、诗人观察景物时的立足点在哪里?

  分析:诗人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所以碣石山即是诗人的立足点。(幻灯片5、图片:曹操立马于山上,面朝大海;文字:立足点:碣石山)

  2、这首诗既描写了实在的景色,也描绘了诗人心中想象的奇特之景。诗人描写了哪些实在的景色?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诗人描写了大海的波涛,海中的山岛、岛上的树木、百草,以及秋风吹过树叶时的萧瑟之声。其写作的顺序如下:先写观海的地点,再写所观之景:一写大海苍茫动荡,山岛坚定牢固;二写岛上草木欣欣向荣;三写海上风浪惊心动魄。(幻灯片6、文字如下:)

  水、岛

  树、草实景

  风、浪

  观沧海

  2、诗人描写的这些景色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分析:这两句紧承“观”字而来,描写大海及海岛景象。大海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海水。“澹澹”一词既能显示海的深邃辽远,又能展示大海的浩瀚汪洋。“澹澹”主要写大海相对静止时微波荡漾的状态。一个“何”字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此壮阔图景而产生的惊叹的感情。在平展的大海上,海中的岛屿高竣挺拔,它的姿态显得格外威武。“竦峙”二字颇能扣住山岛的特点。这两个景物,就绘画的角度看,是一大一高——海大,岛高。二者互相映衬,眼前的景象就更壮观了!(幻灯片7、图片或动态影片:波涛平静的'大海中有高耸的山岛;文字:“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分析:这两句中诗人的。视线从远处收回,注视岛上的草木了。这是已是初秋之时,岛上的树木尚未凋落,所以诗人看去仍是郁郁葱葱,是“丛生”、“丰茂”的了。这里仍然是在写沧海、山岛,只不过是采取了从大到小,从面到点,从整体到局部的手法来写山岛的青草繁荣。给大海、山岛增添美丽的色彩和蓬勃的生气。(幻灯片8、图片:岛上树木百草丰茂的图片;文字:“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分析:诗人描绘了大海相对静止的状态之后,忽然笔锋一转,开始描绘大海的动态。着两句点出了观沧海的季节,大海由于秋风而出现了洪波。诗人用“涌”来描写大海的劲头,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秋风阵阵,海浪滔天的雄奇画面。(幻灯片9、图片:风起浪涌的大海;文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是进一步写大海。这样,大海平静时的深沉风貌和激动时奔涌怒吼的气势都得到了表现。

  3、在全面描绘大海风貌的基础上,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描写想象奇景的句子吧!

  4、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幻灯片5、补充如下。)

  日、月

  虚景

  星、辰

  5、如何理解这两句诗呢?日、月、星辰怎么能够同时出现在天空?

  分析:首先,这两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要理解成“日、月、星辰的运行和灿烂都是在大海里出没的。”

  其次,这是诗人奇特而丰富的想象,极力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意思是说:“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幻灯片10、卡通动画:日、月、星辰相继从海里升起,又相继落到海里;文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为什么在诗人的笔下,大海是万物的母亲?这里的大海有没有特别的含义?

  分析:诗人在这里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其实洋溢着诗人饱满的激情和要平定中原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所以我们知道,诗人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达了他统一中国的伟大抱负。我们可以从大海的气魄、胸怀触摸到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踌躇满志时豪迈的气魄、饱满的激情。(幻灯片11、图片:背景是大海,曹操的照片叠印在大海上;文字:自比沧海)

  四、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是一首伟人之作,“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统一中国意欲建功立业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幻灯片12、文字:情境交融)

  这种抒情方式在当时是全新的抒情方式,因为古代许多抒情写景的诗歌中景与情是分开的。如荆轲《易水歌》中的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就是侧重写“风、水”,下句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的则是壮士决死的感情。(幻灯片13、文字:“情、景分开”;“风萧萧兮易水寒——写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抒情”)

  而《观沧海》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地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透露出诗人“江山如此多娇,我愿为折腰。”的思想感情。“日月”两句是写景的高潮,以沧海自比,更恰切地表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幻灯片12、文字如下:)

  景:江山壮丽沧海无边的景色

  情景交融

  情:统一天下自比沧海的抱负

  五、总结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曹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幻灯片1回现)

观沧海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相关情况及写作背景。

(2)学习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能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诗,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诗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谐美。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品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到盛唐时期的李、杜,无一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遗产中的瑰宝。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古代诗歌,感受古诗精练的语言、和谐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1、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四首诗歌。

  2、结合注释,轻声朗读。

  (1)读准字音

  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ǒng)(zhì)枯藤(téng)昏鸦(yā)

  (2)指导朗读,注意诗句停顿。

  五言诗,一般是“二二一”的节奏断句。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七言诗,基本可采用“二二二一”或“二二三”的方法断句。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断句时要注意句意。

  (3)品味诗意,学生自由朗读。

  三、研读《观沧海》

  (一)关于体裁及写作背景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二)简介作者

  学生活动:说说你心目中的曹操。

  师: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三)合作探究

  听课文范读,思考:

  1、本诗的感情基调:慷慨激昂,开阔豪迈。

  2、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字词解释

  临:到达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内吹树木的声音。若:好像

  星汉:银河至:极点以:介词,用

  (2)翻译诗句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方位及观察对象。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本层实写,描写海水和山岛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的威严和辽阔。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本层虚写,点明主旨。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幻灯出示:

  1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写)

  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虚写)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4、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5、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朗读

  3-8句,这六句描绘的画面,动静结合,请简要赏析。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了大海的全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生机勃勃。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7、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思想内容上:点明主旨,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修辞,生动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气吞山河、包孕万物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抒写了他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和抱负。

  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像夸张的写法。

  (四)总结

  诗歌主旨: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作者以饱满的激情,描绘了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抒发了他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和抱负。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观沧海教案7

  学习目标:

  学习这四首诗,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理解四首诗歌的意境;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

  《观沧海》中

  ⑴“观”字的作用是什么?

  ⑵那些景物是实写,那些是虚写?⑶体现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句子是那几句?

  ⑷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三、 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情感。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2: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色,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水面初平云低,写的是怎样的 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

  4: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型台秀模样。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线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3分)

  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有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_____①_____,依旧遗憾;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出门去旅游。回忆你自己曾旅游过的一个景点,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运用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方式,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记忆钟叮当响。写出几句你知道的有关“秋”的诗句。

  五、达标检测

  第一部分:

  填空:

  《观沧海》一诗中的想象之句是:

  《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

  《钱塘湖春行》的.名句是:

  《西江月》的名句是:

  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明 月 别 枝 惊 鹊,清 风 半 夜 鸣 蝉。

  七 八 个 星 天 外,两 三 点 雨 山 前。

  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4]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对下列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将诗人身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虽没有述说难以忘怀的具体情景,但“沉醉不知归路”不仅自然地引出下文,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以惊鹊写明月,以鸣蝉衬清风,“惊”写鹊,“鸣”写蝉,有静有动,有实有虚,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堪称写景佳句。

  如果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改为“无数个星天外,几阵阵雨山前”有什么不好?

  《西江月》描绘了一幅 图。

  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对这首诗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写”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意思。

  “闲居”一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僧敲”一句中的“敲”,传说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僧敲月下门”一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便由于注重炼籽,故读来回味无穷。

观沧海教案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观沧海》。下面我将从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观沧海》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15课中的一首古诗。该单元是围绕“亲近自然”这一话题来编排的。

  这首诗是东汉末期文学家曹操在一个秋天登临碣石山后,观看了雄伟壮观的大海有感而写的,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文章气势恢弘,风格豪迈,情感昂扬。很能够激发中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初中语文课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佳作。

  这首诗,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写景上,抓住大海的浩瀚壮观;抒情上,激情豪迈;手法上,用了情景交融、想象、夸张等主要手法。抓住这些特点,解析了文本特征,就容易确定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一节课的目标,除了准确解析文本之外,还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单元要求以及学生情况来设定。

  本单元的要求是“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这也是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还指出“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思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联系《观沧海》这首诗的特点(如上所述),这些要求都可以作为目标设定的范围。

  目标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定的,初一的学生由于自身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进入文本的深度有限,对诗歌的赏析能力不足。这首诗相比他们在小学所学的篇幅长些,意境更丰美,所以品读是诗歌教学应该加强的地方。

  鉴于以上分析,我把本文的教学定位为朗读(感知)、品味(认知)、情感(升华)三个层面。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2、初步学习运用诗歌鉴赏技巧,品析诗歌语言。(因为初一学生对品析方法掌握不多,只能是“初步”,品析能力有高有低,全在于老师的诱导与培养。)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1、在朗读中,获得语感情感体验。

  2、在探究中交流,在交流中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豪迈壮志,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是:

  1、朗读体会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赏析语句,品读探究。

  难点是:通过赏析主旨句,体会曹操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有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还要有相应的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使用:

  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于古诗教学,最恰当不过。)

  2、品析探究法。有道是,一切学问都是从疑问中得来的。朗读之后,只是提高了语感,达到初入文本,整体感知的层面。为了让学生深入文本,凭借积蓄知识,依据自身经历,运用联想与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和情感美。还要品析探究。这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为了达成目标,我还将使用讲授法(如诗歌赏析的角度)、对话法(如引入部分)、练习巩固法等辅助教法完成教学。

  (二)说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老师的角色就是诱导,学生角色就是探究,正如达尔文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我主要是引导学生:

  1、借助工具书预习。

  2、加强对文本的朗读(课前课后都要读)。

  3、要学会批注和笔记。

  4、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设计

  这节课,我打算用一课时,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一)情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导入重在激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上课蓄势。先由网络消息导入(最近网络消息“曹操相貌复原,姿貌短小,男性雄风十足”“曹操相貌逼真复原,相貌英俊,惊叹英雄真容”),然后让学生谈谈“心目中的曹操”,老师顺势引入课文。

  (二)告知写作背景。特定的人,特定的经历,写出特定的作品。介绍背景,有利于学生找到感悟文章的切入点,在欣赏中与作者对话,形成共鸣。

  (三)进入文本,整体把握。

  1、朗读。老师范读,集体读,个性朗读,师生评价(告知评价角度)。

  2、学生质疑,交流解决。这个过程要花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交流探讨讨论有价值的信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涉及重难点的转入下一个环节完成。在总结学生质疑研讨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这首诗主要写了了什么内容?(整体把握)表达什么情感?

  (四)深入文本,品析课文,突破重点。

  再次朗读之后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同桌、邻桌之间)。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抓关键词,一点突破。)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抓思路,顺藤摸瓜)

  3.诗中写了哪些意象?写出了什么特点?用笔画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验。(抓内容,体情感,层层渗透)

  4.诗中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抓手法,为突破难点铺路)

  (五)由景入情,情感升华,突破难点。

  对话引入:作者用恢弘的笔调,昂扬的激情,描绘了浩瀚壮阔的大海,催人奋进。刘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联系作者的身份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解决步骤:

  1、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赏析主旨句(“日月之行”句)(引导学生从手法,内容,情感等多角度赏析,且做好笔记)

  以上几个问题环环相扣,螺旋上升。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了。 若时间允许,让学生当堂背下这首诗。

  (六)学以致用。通过练习中考题——《观沧海》赏析题,让学生轻松完成,体会成功的喜悦。题目(略)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涵盖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对理解课文起到支架性作用。

  说课完毕,谢谢!

观沧海教案9

  1、积累:

  依据原文或提示默写。

  2、古诗词赏析:

  ⑴解释字词:

  ①广州花都区: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A、明月别枝惊鹊 B、路转溪头忽见

  ②南京:曹操《观沧海》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⑵把握律诗和词的上下片的内容。

  ⑶领会诗词的意境及语言特点。

  ⑷诗词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河南:《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②广州花都:《西江月》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5分)

  ⑸名句赏析:

  ①河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作简要赏析。(2分)

  ②成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涵了什么哲理?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3 分)

  ③黄冈: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⑹写作手法:

  ①遵义:《渔家敖·秋思》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2分)

  ②南京:《观沧海》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⑺作批注:

  扬州: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鉴赏、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欣赏,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

  请运用下面提供的符号作标记,在《饮酒》诗旁写出2至3个批注。(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欣赏它。)

  ⑻划分诵读节奏。(成都)

  ⑼古诗文比较阅读:

  山西《饮酒》《爱莲说》

  3、文言文阅读:

  ⑴解释字词:①通假字 ②古今异义词 ③词类活用 ④重点实词 ⑤重要虚词

  ⑵多义词的意义或用法辨析。

  ⑶用《古代汉语字词典》选义项。

  ⑷给句子断句。

  ⑸翻译。

  ⑹内容把握:

  ①内容概括;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③问答题。

  ⑺评价人物行为、古人做法对今人的启示、谈收获。

  ⑻写法研究。

  ⑼比较阅读:

  ①河南:《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新序》。

  ②南京:《孙权劝学》与《北史·傅永列传》。

  ③湖北江汉:《曹刿论战》与《文公伐原》。

  ④河北:邹忌与诸葛亮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

观沧海教案10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4、有情感的背诵诗文。

  能力目标:

  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都看过《三国演义》,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我们同学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认识了曹操,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今天,我们就先来历史地客观地认识一下曹操。哪位同学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曹操?

  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1、作者及作品: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代表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曹操乐府诗《观沧海》。乐府,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2、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三、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碣石()澹澹()

  竦峙()丰茂()

  3学生自由朗读,熟悉诗歌内容。

  4、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合作探究,感知理解

  1、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

  临、澹澹、行、其

  萧瑟、若、何、洪波

  2、研读课文

  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①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③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④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讨论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作者看:水、山岛、树木、百草、洪波

  听:萧瑟秋风

  想;日月之行星汉灿烂宏伟志向

  ③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惊人的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五、品读赏析:

  赏析“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

  学生想像画面。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展现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派。

  提问:为什么曹操会产生这样的想像?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背景: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在这里,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六、小结:

  这首乐府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

  七、作业

  1、背诵并抄写和翻译全诗。

  2、课外收集学习曹操另外的诗歌,自学背诵。

观沧海教案11

  教学设想

  初一学生诵读古诗的通病是急于成诵:读的速度太快,节奏感不强,这就不利于感悟与理解。要改变这种状况,须从读诗的节奏训练人手。这篇课文有多种诗的体式,节奏型各不相同,用来进行这种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诵诗习惯,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是:

  如“东临偶石,以观/沧海”(四言句)

  “客路/青山∕外”(五言句)

  “常记/溪亭/日暮”(七言句)

  “旧时/茅店∕社林/边”(六言句)

  但有时也要根据意义加以调整,以避免读破词语,如“海日/生∕残夜”“七八个/星/天外”“稻花/香里/说/丰年”。

  为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我们建议每一首教师都应领读两三遍,或者挑选个别学生为全班领读。

  至于串讲或启发提问,重点可放在景物描写,因为借景抒情是这几首诗词的共同特点。背景也要讲一点,切忌展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二、读读讲讲问问。

  解题: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现在来看诗的正文。

  读两遍后,指导学生划分层次。要先提出问题:①全诗12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②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③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然后归纳如下: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问: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虚景和实景配合得好,有实景才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虚景,才有新奇感,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三、总结。

  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从此中国就进入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观沧海》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有《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等诗篇。诗作以慷慨悲壮见称。

  二、故事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率军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三、课文翻译

  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注释: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以观沧海:以,来。沧海,即大海,这里指渤海。

  水何澹澹:何,起强调作用,可译为“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译文:向东伐乌桓时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原文: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注释:

  丛生、丰茂:都是指树木、草木长势旺盛。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发出的声音。

  洪波:巨大的波涛。

  译文: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长势也很旺盛。秋风飒飒吹来,树木簌簌作响,巨大的波涛不断涌起。

  原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若:好像。

  其:代词,代大海。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译文:日月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银河辉煌灿烂,仿佛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庆幸得很,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四、问题解疑

  1、开头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和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2、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诗。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竦峙”,是高高屹立的样子。句意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动荡,一望无垠,只有山脚下的山岛突兀耸立在海心。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的神奇壮观。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四句是虚景。 四、课文主题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雄浑壮阔的景象抒发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观沧海》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感、想象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一点也和学生们刚刚接触到诗歌有很大的关系。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没有良好的语感、节奏、韵律对于理解诗句和对联都要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诗歌教学活动中还应更多的去培养学生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为学生们打开一扇思维的窗,去走近诗人的心田;还应该多朗诵,多学习诗歌的基础知识。

观沧海教案12

  引言:《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观沧海》教学设计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二、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二、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观沧海教案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教学总结: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想想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一点也和学生们刚刚接触到诗歌有很大的关系。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

  因此,在今后的诗歌教学活动中还应更多的去培养学生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为学生们打开一扇思维的窗,去走近诗人的心田;还应该多朗诵,多学习诗歌的基础知识。

  附录:《观沧海》读后感

  最近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再次体味曹操的诗作《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又有新的感悟。

  回想我也曾有幸“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晨白时,站在临近碣石的金山嘴上观看日出。只见东方海平线放出红光,接着红日水上水下相接,瞬间跃出海面,万道霞光,极为壮观。当红日升高时,有人举起手高叫,快拍照!快拍。一看,原来是想拍手托太阳的,引来一片欢笑和模仿。一天晚上坐在卧床上,突见月亮升起,逐渐高离海平面,想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灵感一动,何不看看月出。第二天晚上提前了一刻钟静候,果然看到了平生从未见的奇景。只见东方银光逐渐增大增强,一轮圆月缓缓腾出,银波万里,尤其是跳离水面一霎间更是摄人心魄,仿佛巨大的夜明珠照亮海空,真是“幸甚至哉”也!然而,从未见旅游宣传“看月出”,实在是疏忽,或明知不宣,乃失策也!而曹操却观得细微,遥想当年必看了日出月出,写下了如此壮丽的诗篇!由此,不禁想到,秦皇、汉武、魏武、唐宗、康熙、乾隆都到过此海边,得到后世最不公正评价当数谁?!

  同样都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贡献者,为何评价却是天壤之别?!我看,是评论家太“吝啬”、太“正统”、太“保守”了,历史上的评论家就不去说他们了,而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我们的评论家还是在引经据典,追究细枝末节,而不从现代的眼光,看大的方面,“暴君”、“奸雄”不离口,未免引人万分感慨和不解!

观沧海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观沧海》教案设计。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性学习】

  1、学生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指名两位学生来朗读,注意节奏、语调、情感。读完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

  2、朗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充满豪情壮志诵读,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说说诗中画面及诗人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我们同学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认识了曹操,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他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凉。

  2、乐府诗:今天我们学习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乐府,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3、《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课文。

  三、朗读训练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教师带度,

  3、学生全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教师注意知道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四、研读诗歌

  1、整体感悟

  诗人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苍茫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诗人感到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美好的图画啊!看到太阳、月亮的运行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2、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教案《《观沧海》教案设计》。

  1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理解:"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2问:"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理解: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

  3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理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4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5问: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

  理解: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3、小结,朗读、背诵。

  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探究性学习】

  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理解: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哪一句是写情的诗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说出古代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吗?

  理解: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等即写景又写情的诗句。

  作业:1、背诵全诗。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

  附:板书设计

  水何澹澹显示大海波壮阔,

  动态景色秋风萧瑟美丽多姿,生机

  实景洪波涌起勃勃景象(实颂借景抒情

  山岛竦峙祖国壮丽山河,抒发诗人

  登山观海(全景)静态景色树木丛生激起统一中国强统一中国

  百草丰茂烈愿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虚景日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投入其中

  (想象)月大海的怀抱,作者以大海自比,

  星汉含蓄表达诗人博大胸襟。

观沧海教案14

  【教材简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教学设想】

  本节课将安排一课时,以“一诗四读法”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视频、音乐、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得分率等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学习新课──拓展研讨──小结作业。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及目标 学生活动及目标 导入新课

  (7分钟) 播放视频《曹操煮酒论英雄》片段,以曹操对“英雄”的看法导入课文。 观看视频,然后齐读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从中了解曹操的雄心壮志。 作者简介

  (1分钟) 课件展示有关曹操的资料,引导学生记重点。 记录曹操的身份及作品。 背景介绍

  (1分钟)

  课件展示曹操登碣石山前的两次作战线路,引导学生了解由于曹操接连取胜,因此在等山观海,棉队洪波涌起的大海时,才会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了解曹操写这首诗的背景,为理解整首诗做铺垫。

  学习课文(一诗四读法)

  一、朗读

  (5分钟) 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及相关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体会朗诵时的感情。 欣赏课文朗诵并体会读诗的感情。 2、展示全诗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及语调、情感。 把握全诗的节奏及语调、情感,然后配乐齐读课文。 二、译读

  (7分钟) 明确译读要求,点拨学生译读中的疑难点。 按座位顺序,同桌之间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可提疑问) 三、背读

  (8分钟) 以板书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加强背诵的效果。(板书见后) 明确作者思路后各自大声朗读背诵,看谁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学比赛。 三、背读

  (8分钟)

  明确说读要求,即要把诗意扩展开来。举例子示范: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可以说成是“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选择最欣赏的一句话来说,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比赛,看哪组说得最好。 拓展研讨 一、比较阅读

  (6分钟) 播放曹操的另外一首诗《龟虽寿》的视频,请学生体会出与本课的相同点,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龟虽寿》的视频,男同学读《龟》一诗,女同学读《观》一诗,然后分组探讨两诗的相同点。 二、形象探讨

  (2分钟)

  提出历史上的曹操与电视上的形象有异同。 发表自己对曹操的看法。(可选择任一观点发言)

  小结作业

  (2分钟) 小结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学生回家以本诗内容画一幅画,要表达出诗的意境。 明确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观沧海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

  1、目标

  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新授内容

  1、师范读,生跟读。

  2、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生齐读。

  4、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若:如同。

  星汉:银河。志:理想。

  ⑵内容:

  A、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手法,勾画了汹涌的,耸立海中的,岛上繁茂的,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

  2、背诵默写课文。

  六、预习下一课

【观沧海教案】相关文章:

《观沧海》教案优秀03-17

观沧海教案(精选10篇)12-20

观沧海教案教学设计11-19

曹操《观沧海》优秀教案04-02

观沧海(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2-16

初中语文《观沧海》教案最新05-26

观沧海说课稿11-13

观沧海的教学反思01-12

《观沧海》教学反思10-21

观沧海教学反思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