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4-05-19 14:03:35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选15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关键:

  观察比较中认清各种图形的特征。

  课前准备:

  各种平面图形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摸物体,说形状。

  (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放在一个袋子里)

  摸一摸,说说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

  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讣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找出长力形、师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a)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b)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c)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学生评价结果。

  观察与交流中初步认识。

  从实物图中直观地抽象出各种平面图,

  用实物体描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加深认识。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出示3 6页l,说:“这些美丽的图形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五、活动五:图形拼组。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拼好后,学生自由参观,进行评价。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六、小结作业。

  辨认中巩固新知。

  玩乐中巩固新知

  七、作业设计

  寻找生活中的图形。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第1课时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地掌握数量是1~5的物体,知道1~5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5。

  2、是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使学生能用数表示事物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日常生活里,初步培养学生用数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1~5每一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5。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写数字,特别是3和5。

  课前准备:

  课件、教师准备小动物贴画若干张、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9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大家是怎样庆祝教师节的呢?出示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学生说说可以用1、2、3、4、5表示人或物。

  二、探索交流

  1、认识数字1

  (1)刚才大家在图上找到一块黑板、一个男孩、一架手风琴等等,这些物体都是一个,都可以用1颗算珠表示,认识数字“1”。(板书1),齐读1,用“1”说一句话。理解数字1的含义。

  (2)认识字型,你觉得1像什么?老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想象1像什么:小棒、棍子……跟着老师的要求做书空练习。

  (3)请你拿出一支铅笔画一个圈,拿出一本数学书等,充分认识“1”。

  2、学习数字2~5。

  (1)图上有两盆花,每个人有两只手,可以用几个算珠来表示呢?也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板书2)

  (2)说说2像什么?指导学生书写。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归纳出2。想象:像一只小鸭子。

  (3)你能摆出2根小棒吗?画2个圆,或是拿出2个圆片等。

  (4)大家看见图上有3个跳舞的'小女孩,你能从铅笔盒里拿出3支铅笔,在纸上画出3个圆,拨3颗算珠吗?这些物体都是3个,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说一说:3像什么?着重指导学生书写。自己动手说、摆、画,认识数字3,3像我们的耳朵,做书空练习。你还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到和3有关的东西吗?

  (5)照样子,让学生学习数字4、5。

  (6)指导学生写数字4、5,着重指导写5。

  3、指导书写数字。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尤其是3和5,老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反馈完善

  1、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字1~5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东西吗?小组合作:说说身边的东西。

  2、自己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学生图,说说图上有几根黄瓜?和数字几连起来了?你能照样子连一连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看数字涂色,让学生自己完成,由同桌帮助检查对不对。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看图写数,数到几就在日字格里写几。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找找图中有哪些动物?哪些水果?有多少个呢?学生独立完成。把数字填写在日子格里。

  四、拓展延伸

  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指名说说。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 2 3 4 5

  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

  教学反思:

  1.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动手操作、看谁写得最好、猜数游戏、找找生活中的1~5各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儿童“智慧长在手指尖上”的特点。在拨一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1~5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实际也渗透了这几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学生对这五个数的认识是深刻的。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练习中的猜数游戏,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数学思考: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会独立思考问题,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问题解决:通过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情感态度: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观察现实情境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

  教学难点:

  加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糖果、点子图、课件、一粒豆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礼物,我要把它奖励给表现最棒的同学!有信心得到老师的礼物吗?

  师:想不想看看我手里的小礼物是什么?

  生:三颗糖果。

  生:两颗糖果。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加法的含义

  1.说一说:

  (1)教师演示合并糖果的过程

  师:接下来我要做一个动作,请同学仔细看!

  师:谁能给这个动作起一个名字?(合起来)(奖励一颗糖果)

  师:那合起来之后,一共有多少糖果呢?我们数一数

  师:谁能把刚才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师:拿出你的小手,可以用手势表示出刚刚的过程吗?

  (2)出示动态情境图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组有趣的图片,想不想看看?

  A.出示小鸟图片

  师:你看了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下这个过程?

  B.出示小猫拍球图片

  C.出示蝴蝶图片

  2.抽象成点子图表示

  师:你们能用点子图,表示出它们共同的特征吗?谁来试着摆一摆?

  师:哪幅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师:这是三个圆点,这是两个圆点,把它们合起来,一共是5个圆点。

  师:为了表示合起来,我用笔把这两部分圈起来,表示"合并"。

  (二)了解加法的含义

  师:其实在数学中,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来表示刚刚"合起来"的过程,想不想知道?用加法算式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加法。【板书:认识加法】

  1.写算式、读算式

  【教师板书:3+2=5】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板书:读作:3加2等于5)

  2.理解算式的含义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算式

  师:谁能结合点子图,试着说一说这个算式?

  师: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认识"+"吗?它是加号,读作:加。加号表示什么?

  这个是?"=",那是3=5?,是2=5?是3+2=5,5是什么?哪来的?

  师:在生活中,这几个情境都可以用3+2=5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一)强化加法的含义

  师:那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境可以用加法来表示呢?我们来看看!

  1.出示苹果图

  师:说一说,一共有几个苹果?

  2.出示熊猫图

  师:说一说,一共有几只大熊猫?

  师:可以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二)儿歌活动《蚂蚁搬豆》

  师:鉴于你们表现的这么好,我们来听首歌曲,活动活动吧!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

  师:其实,这个歌曲中还藏着一个加法算是呢,谁发现了?(奖励一颗糖果)

  师:哇!学得可真好!那敢不敢挑战几个加法题目?

  (三)加法含义的.应用

  1. 连一连:

  师:连一连,找出算式对应表示的情境图。

  师:谁先来读一读这几个算式?

  2. 说一说:

  师:结合情境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这个加法算式,在每幅情境图中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3. 画一画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可以用加法表示呢?

  师:把你想到的把你想到的事例画下来,并写出对应的加法算式。

  师:谁来讲讲自己的小故事?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说的怎么样?

  四、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回归《蚂蚁搬豆》 的故事

  师:这是什么?(一颗豆子)

  师:这颗豆子是蚂蚁的。其实蚂蚁窝里还藏着一个秘密,想知道吗?

  师:蚂蚁们通过团队合作,一共得到5颗豆子,可是被我拿走了1颗,还剩下几颗呢?这个过程又该如何表示出来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看一下,下一节课的内容!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认识加法

  ○○○ ○○

  3 + 2 = 5 读作:3加2等于5 合起来

  一共

  加号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我说你做

  教学目标:

  1、通过“你说我摆”的游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2、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是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积木、机器人。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搭积木游戏

  (一)搭积木

  1.教师:你们玩过积木吗?

  这是老师用积木搭的物体,你们觉得有意思吗?

  你能搭出同样的物体吗?(老师挡住所搭物体)

  2.教师叙述所搭物体的.位置,学生动手搭.

  3.比一比谁搭得最象?

  (二)自由活动

  1.前后两人一组,后面的同学搭好后,说给前面同学听,比一比谁搭得好.

  2.说和摆的同学交换.

  二、活动二:练一练.

  (一)出示图片:练一练

  1.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二)出示图片:机器人

  1.数一数,机器人身上有哪些物体组成的?

  2.每种物体有几个?

  (三)出示图片:猜猜看

  1.图中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2.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思考: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摆长方体,可以怎样摆?摆正方体呢?

  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说你做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节“乘火车”中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建立加法题、减法题的数学模型。

  2、在乘火车、动手摆、说情节、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会根据生活情景编加法题和减法题,并列式解答。

  4、能阅读和理解描述情节的文字,会口头编应用题并列式解答(包括口答结果)。

  5、通过乘火车的情景,直至抽象成文字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说情节,提问题。

  2、读文字,提问题,写式子。

  3、在生活情节“乘火车”中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建立加法题、减法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1、逆向思维题。

  2、在生活情节“乘火车”中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建立加法题、减法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4+8= 6+5= 9+3= 12+5= 7+13=

  6+9= 14 - 5 = 19 - 7 = 11 - 4 =

  师:小火车开起来,(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乘小火车,讲讲应用题,列算式算算。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观察图片1

  师:你能说条件,提问题吗?

  生:原来有11个小朋友,下车了4人,问:现在有几人?

  师:要解决车上有几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些什么?

  生:原来有的人数,下车的人数。

  师:你找的真准确,我们要解决现在车上有几人这个问题,就要知道车上原来的人数,和下车的人数,这样两个条件。

  像这样的题,我们叫做应用题,至少要知道两个条件,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应用题,想一想为什么?

  生:因为下车了4人就是去掉了4人,所有用减法。

  师: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加法来解决呢?

  生:因为添加了4人,求总数用加法。(多人说)

  师:你会列式解决吗?

  生:11 - 4 = 7单位名称(个),我们一起来口头回答这道问题(答:现在火车上有12个人。

  2、出示图片2

  师:根据图片你会说条件,提问题来编一道应用题吗?

  生:原来有14人,上车了3人,现在车上有几人?

  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为什么?

  生:因为上车了3人就是增加了3人,所有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来解决呢?

  生:因为添加了3人,所以用减法来解决。(多人说)

  师:谁来列式解决问题?

  生:14 - 3 = 17(人)口头回答一下。

  3、文字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分类过程,能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或者是按自己定的标准分类。

  养成教育训练点: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体验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分类实物、图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1、用课件出示图片。

  淘气小朋友的房间,是不是整齐呢?看了淘气和笑笑的房间你有什么感觉?那我们一起帮淘气整理房间好吗?

  看到笑笑的房间,你有什么想说的?

  看到淘气的房间呢?我们怎么做来使淘气的房间变整齐?(整理一下)如何整理?

  2、思考方法。

  师:那你准备怎样整理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小朋友说一说。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3、课件演示:整理房间

  用课件演示整理的过程。刚才小朋友说把书、笔、文具盒放在一起,为什把它们放在一起呢?因为它们都是同一类的,是学习用品,那接着应该把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同时板书:学习用品、玩具、服装。)课件演示整齐的房间问小朋友,现在整齐了吗?你有什么感觉?

  4、小结。

  小结:大家把学习用品放在了一起,把玩具放在一起,把衣服放在一起,把相同或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就叫分类。(板书课题:分类)我们用分类的方法整理房间,使整个房间又干净又整齐。大家以后要养成自己动手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做个勤快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二、课堂练习。

  1、整理两类事物。

  (1)给动物涂色。(课件出示动物图片)

  师:刚才我们整理了房间,现在我请大家看一看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一起说说它们的名字吧。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请把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

  师:你认为应该把哪些动物涂上颜色?把你的想法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哪个小朋友愿意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把小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会飞的,已涂上了颜色,一类是不会飞的。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会飞的动物有什么特点?那我们也学着会飞的动物飞一飞好吗?站起来飞吧!

  (2)、分水果蔬菜。

  师:小朋友们爱吃水果和蔬菜吗? 老师这准备了一些水果和蔬菜,瞧,这是--。(学生齐说水果和蔬菜的名字)你能分清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位朋友,一位是水果娃娃,一位是蔬菜娃娃,现在老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一个小朋友把水果图移到水果娃娃的`下面,一个小朋友把蔬菜图移到蔬菜娃娃的下面,其他小朋友看一看,他们分对了吗?你们还喜欢吃哪些水果和蔬菜?(同学们吃过的蔬菜可真不少,蔬菜中含有很多维生素,对人非常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

  2、整理多类事物。

  (1)举牌游戏。

  请小朋友看屏幕上都有什么?学生说物体的名字。老师还给每个物品编了号呢!看1、2、3一直到12号,现在我们要把这些物品分成3类,一类是玩具,一类是文具,一类是服装鞋帽。老师发给了小朋友3个牌子,一个上面写的是玩具,一个上面写的是文具,还有一个写的是服装鞋帽,(跟老师读一读。)牌子放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举牌游戏,请大家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指一个物品你很快地想一想它是哪一类,并把它说出来。明白了吗?

  板书设计:

  整理房间

  学习用品 玩 具 服 装

  教学反思:

  借助学生熟悉的两个人物淘气和笑笑,他们很感兴趣,非常自然地引出了整理房间这个课题,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如何整理房间后,又顺利地介绍了什么是分类。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学到的很多,不仅仅有书本知识,重要的是还学会了不少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以及课堂中的好习惯。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加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使同学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

  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和10的加法,谁能说出,计算方法。

  (2)开火车,快速说出结果。

  二、新授

  (一)、出示主题图

  1、学生观察,列式,计算,。

  2、说出计算方法。

  (把其中一个数分开,使其中一个数与另一个加数的.和为10,,然后再与另一个数相加。)

  7+6=13

  3、做一做,说一说。

  凑10法

  4、圈一圈,算一算。

  先圈出10,再把剩下的加上。

  5、练习。

  接着往下算

  三、巩固练习

  1、84页第1题

  先看图,观察,在列式。

  用方法计算结果。

  2、第2题,

  学生自己做,汇报结果。

  全班交流。

  3、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84页第3题。

  4、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7+6=13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准备

  教 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通过教师参与,渗透分类观察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来的。]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

  [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

  [利用这个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汇报学习成果式的总结,是创造性教学的最终基本环节。]

  教学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深入地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就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创新意识、探索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谐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学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

  专家评析

  本教案设计最大的特点在于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合作学习。从出示主题图开始,就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在接下来的反馈实践与感知数的顺序两个环节中又通过同桌互考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后面的开放性活动中,小给合作方式使学生在用数进行交流和创新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从全篇教案来看,设计者在教学手段方面形式多样:创设情境、实物演示、动手操作、数学游戏,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积极建构。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内容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

  地计算

  教学重点根据

  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根据

  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10+3

  师:等于多少?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板书:13-3= 13-10=

  师:怎样算?

  教学例5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上添上2颗珠子,根据拨出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

  让学生回顾10以内的.一图四式,学习十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使用者再

  创及反思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生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

  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1+2 13-2 10+7 14-4

  11+3 13-2 11+2 8+10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终。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技能:

  1、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用语言表达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倾听与交流的能力。

  过程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体会和理解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教学重点:

  能用语言表达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教学难点:

  体验前后的相对性。

  设计思路:

  我的前后排队赛跑比赛赛车比赛回学校。

  教法学法:

  引导观察法,协作交流法,操作体验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4辆纸制小汽车,一面红旗。

  学生:每对同桌4辆纸制小汽车,一面红旗。

  板书设计:

  前后

  ____在___的前面,___在___的后面。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一、我的前后

  1、学生自我介绍(介绍自己,自己前面的同学,自己后面的同学)交流,倾听

  2、老师自我介绍

  (1)面对学生时的前与后。观察,倾听

  (2)背对学生时的前与后

  3、讨论:老师两次的前与后为什么会改变。交流,理解

  4、体验主体站的`位置改变,前与后随之改变

  (1)讨论:现在老师在你们的前面,要在你们交流,观察的后面可以怎么办??

  (2)全体站在不同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前与后。体验,理解

  二、排队

  1、情境设置:笑笑排队买票去动物园。感知

  2、观察队列。观察

  3、填一填

  (1)笑笑的前面有( )个人,交流笑笑的后面有( )个人。倾听

  (2)这一队有( )个人

  三、赛跑比赛

  1、情境设置:小动物赛跑。感知

  2、介绍参赛队员。观察,交流

  3、请孩子们介绍比赛情况。交流,理解

  4、帮笑笑完成比赛报道。观察,交流

  5、小结及评价。

  理解四、赛车比赛

  1、情境设置:小动物赛车。感知

  2、介绍队员及车号。观察,交流

  3、请学生以桌面为赛场,摆出四辆车的准备操作,体验情况及红旗的位置

  4、同桌活动:根据信息摆出四辆车的比赛情理解,操作况

  5、同桌活动:摆出自己希望的比赛情况。理解,操作

  6、介绍赛车的位置。交流,倾听

  五、回学校

  1、帮笑笑坐公交车

  (1)认识站牌。观察,理解

  (2)讨论:笑笑公交车坐对了吗?讨论,交流

  (3)讨论:笑笑坐几站就到学校了?观察,讨论

  2、帮淘气坐公交车

  (1)讨论:淘气公交车坐对了吗?讨论,交流

  (2)讨论:如何帮他?讨论

  3、丁丁、冬冬迎接笑笑

  (1)理解所给信息。理解

  (2)讨论:谁走在最前面,谁走在最后面?交流,倾听

  六、总结及评价。

  交流,倾听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

  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造情境

  (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

  教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给他过生日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准备了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他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生日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出示图片:生日图3)。

  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

  (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

  (二)根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思考问题的'结果。

  (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生日图4)

  (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

  (出示图片:吹泡泡)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

  (一)小朋友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这时爸爸妈妈把美味餐准备好了,招呼小朋友们上楼吃饭。

  (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

  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四、本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你们 一样高兴,因为通过给小明过生日,我们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

  3—1=2 1+4=5

  2—1=1 5—1=4

  1—1=0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设计说明

  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知识基础是11~20各数的组成,所以教学时先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为新知的铺垫,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在摆小棒时,不再指定每一小组必须摆什么,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摆。尊重学生的选择,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愿望,在动手中思考,在动手中探究,掌握数学知识。

  3、注重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还提出:要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的学习。因此在教学新知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体会计算方法,并突出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实际操作,汇报结果时由学生自己评判,教师给予充分肯定,使其在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计数器口算卡

  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2、复习数的组成。

  从11~20各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来说说它的组成。

  3、揭示课题。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也可以组成十几。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富有针对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摆小棒,列算式,明算理。

  (1)学生操作:你能用小棒快速地在桌上摆出“13”这个数吗?要求使大家能一眼看出是1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为什么要这么摆?

  (3)看图列式:你能根据自己摆的小棒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指名板演)

  (4)反馈交流,形成板书:10+3=13 13-3=10

  3+10=13 13-10=3

  (5)结合小棒图说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6)交流算法:挑一道算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生1:数小棒。

  生2:数数。

  生3:1个十和3个一可以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7)知识扩展:4人小组合作,在11~20各数中选一个数,用小棒像刚才一样摆一摆,并写出4道算式。

  (8)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评价。

  (9)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知道了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10得几。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

  2、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

  小棒、圆片、水果

  三、预习提示

  1、出示彩图,教学数数。

  师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数出它们的个数吗?

  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3、数水果,摘水果

  通过数水果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四、预习检测

  1、数一数、把数量相同的连在一起。

  2、数一数、把数和图连在一起。

  3、画一画。

  看数,在()中画出相应个数的○。

  2()。

  5()。

  4、照样子圈一圈(看数圈图)。

  5、圈一圈,连一连。

  6、我有()只手,每只手有()个手指。

  7、数一数,连一连。

  8、我能把与数字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

  9、我能把多的划掉。

  10、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探究两位数比较两位数的规律1。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总结两位数比较两位数的规律。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练习法

  学法:

  讨论法、鼓励发

  教具准备:

  例4放大图两幅、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教育

  一、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课。

  二、五月是份民族团结、所以经常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十位是8的两位数有

  (80。81。82。83。84。85。86。87。88 。89)

  2。比89多1的数是()

  比89少1的数是()。

  3。 84是由()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同学们表现真棒,看来你们把昨天的数的顺序掌握的很好了,那么我们今天来学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新授。

  教学例5。

  (1)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2)出示小棒图2。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3、另一幅图创设情景,帮小乌龟回家: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2、击掌辨大小游戏:出示卡片,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四、课堂小结

  两位数比较两位数,十位相同,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两位数比较两位数,十位大的那个是就大。

  五、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比较大小。

  板书:比较大小

  23<25 42="">37

  教学反思:

  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反思如下:

  学生语言表述不清楚,不流畅;这节课我主要训练学生会说谁和谁比,谁大于谁,谁小于谁,学生表述比较费力,在后面的教学中必须加强训练。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5各数,知道1~5这5个数的顺序。

  2、学习用操作、画图等方法表示5以内物体的个数。

  3、学习用数来表示生活中物体的数量,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会读、写1~5各数,知道这5个数的顺序。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表示5以内物体的个数。

  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能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1~10各数的基础上,通过对1~5各数的学习,经历“数出实物的数量————用图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数字表示数量的多少”的抽象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1、在逐步抽象中理解实物、图形与数字符号之间的关系。

  结合2架飞机和4辆小汽车的实物图,呈现了一个从多角度表达实物数量的例子,让学生学习用不同方式(摆小棒、画图、手势)来表示数,经历从具体情境中逐步抽象出数的过程,丰富对数的理解。

  2、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与合作交流。

  在安排写数的活动中,配有具体的实物和与实物数量相同的图形,把抽象的数与具体的实物和形象的图形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符号与图形的联系,理解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玩具。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许多玩具吧?昨天老师让大家把你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带来,和大家一起玩玩具,你们都带来了吗?谁愿意把你的玩具伙伴介绍给大家?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玩具是陪伴学生们成长的小伙伴,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学生会觉得很有趣;他们很熟悉这些玩具,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同时又为下面的归类和数数做了准备。

  二、动手操作,尝试分类

  师:听同学们这么介绍,我觉得你们这些玩具真有趣,真想和大家一起玩玩具。来,我们把玩具都放在一起,大家一起来玩。不过在玩之前,我们要先把这些玩具分一分、摆一摆,哪些玩具能放到一起做好朋友呢?谁有好主意?

  1、学生动脑想分类的方法,并进行交流。

  对于学生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按种类、按大小、按形状分等等)给予充分的肯定。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分类的方法,我们就选择一种方法来分一分吧!

  (讨论并选择方法)

  3、学生动手把玩具归类。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他们尝试分一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及观察能力。

  三、认真观察,学习数数

  师:同学们一起合作把玩具分成了几类,现在请大家数一数,每一种玩具都有几个呢?

  1、学生自由数。

  2、指名数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数一数,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注意学生是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数,适时渗透数数方法。

  四、拓展延伸,训练表达

  师:同学们在这里玩得这么开心,有好多小动物也想来加入你们的行列,你们欢迎它们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了。

  (投影出示情境图:森林里来了许多小动物,有一只老虎,两只小白兔,三只猴子,四只小鸟,五只松鼠)

  学生练习数数。

  (教师注意学生的口语表达,说清楚:几只什么动物来了)

  1、学生分别说出每种小动物的数量。

  2、学生完整地数出每种小动物的数量。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五、物数对应,练习书写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正确地数数了。小动物们也都替你们高兴。可是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还非常想知道你们能不能把数字工整地写出来,你们有信心吗?

  1、训练写字姿势。

  师:在写之前我想问问大家,谁还记得写字的姿势是怎样的?做给大家看看。(学生示范写字姿势)

  2、认识田字格。

  3、教师示范写数字,学生观察数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练习书写数字。

  请学生边摆边写,比如:摆一个圆片,写1;摆两个圆片,写2……(先在书上描,再独立书写。教师随时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及时纠正和表扬)

  设计意图: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把字逐渐写得整齐、匀称、熟练。

  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练一练”。

  投影出示题目,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数字。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知识,提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板书设计

  资源文件列表: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案11-20

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05-08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8-23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2-22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01-05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模板11-08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5-19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5-15

一年级上册数学最新减法教案01-07

一年级数学上册跳绳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