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的教案

时间:2024-05-17 09:43:31 教案 我要投稿

《过秦论》的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秦论》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过秦论》的教案

《过秦论》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一、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二、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着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着,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朗读第三段,背诵。

  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

  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过秦论》的教案2

  《过秦论》课文原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扣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huī)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yōu)棘矜(qín),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过秦论》是一篇内容非常丰富,语言极有特色的史论。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理解秦之过及借鉴意义,明确对比论证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词句。本设计突破传统的“读文章─—讲字词─—译文句”的教学程式,抓住中心,精选语段、词句,设计若干讨论题,激发兴趣,训练思维,教学生学会自读文言文。

  【设计提要】

  本设计在学生对照注释预读课文的基础上分三步设疑讨论:1、由标题引入第5段,讨论对比方法及结论的产生;2、从秦攻守之势的不同,讨论秦兴亡史的演变,理清文章思路;3、讨论“仁义不施”的表现及作者的写作旨意。在讨论中,强调教师点拨,精简知识讲授;强化诵读自学,重视语言知识,将理解文意与理解语言紧密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出思维训练。

  【设计实施】

  1、层层对比揭秦过。

  [设疑讨论]“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以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以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一个“何也”,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例句从课文第2段找来明显的句子,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理解词句,注意连用“也”字的语气及其强调作用。

  [说明]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课文内容,激起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紧扣原句,促使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文句词语,抓住重要句子、重点词语。学生学习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过程,也是自学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板书]

  2、攻守势中看兴亡。

  [设疑讨论]“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1~4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兴”或“亡”的史实。

  [明确](1)“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议论的是“攻势”;“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

  (3)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说明]该讨论题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中心句引发开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阅读语段,筛选信息,学习归纳。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正确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识。

  [板书]

  3、秦过为鉴可治国。

  [设疑讨论]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挑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说明]将“仁义不施”这一抽象道理具体化,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维深刻性训练、鉴赏评价训练、语言训练都得到落实。

  [板书]

  [总评]文言文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减肥消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积极思维,学会自读。本设计突破“字字落实,串讲课文”的传统教法,从标题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点语段,在论证方法、论据材料和写作主旨三方面设置讨论题,注意“意”“言”结合,创设启发思考、指导读书的情景,让学生在读书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词,培养自读能力,为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讲读或自读提供了一个教学思路。

  《过秦论》教学杂谈

  〖文言文阅读教学“三字经”〗

  品:品,品到八分透。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通常第一课时为疏通文本,第二课时探究文意。这种教学模式有一个较大的弊端,割裂文本讲词义既不利于文词的正确理解,也使学生陷于枯燥的词语讲解,失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丝毫体会不到古文的美感,品不出古文的真滋味。

  活泼好动的中学生都喜欢“新鲜感”,在刚接触新课文时的兴趣和热情最为高涨,如果一开始就接触晦涩枯燥的词语讲解,会使学生对课文学习的'热情大打折扣。因此,我一般把对文言文的品析放在授课的第一课时,把对语法的理解及文本的翻译放在预习及第二或复习检测中。在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中,尝试把现代文教学中的“以主干性问题串联全文”的教学设计运用于文言文,把文言词语的理解贯穿于文本的理解中,既使文言词语的理解不脱离文本,也使学生在语境中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之中,象欣赏现代文一样品味古文。

  教学《过秦论》则由文末最后一句“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作为切入点来贯穿全文。总的来说,在这个环节中,尽量让学生体会原汁原味的古代语言,当然要做到十分透彻是不可能的,品到八分就足够了。对古代作品,基本的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又不可缺少。

  〖作文教学以读为本·授意学生在诵读中学构段谋篇〗

  教材中的选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当有心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如,教学《过秦论》、《阿房宫赋》《师说》等课,都可以作类似的训练。这样一课一训,一训一得,学生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营造良好情感氛围,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四、改变教学形式,营造良好情感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片面强调规范、秩序,老师一本正经地讲,学生循规蹈矩地听,没有老师的指令,学生不准打开课本看书,不准七嘴八舌议论,不准交头接耳交流等等。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削弱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废除一些陈规旧俗,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学效果会更好。文言文地教学枯燥无味,大部分同学都对它不感兴趣,一次我上《过秦论》这篇课文,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昏昏欲睡,于是我宣布:“今天,我们来点新花样,不再是我讲你们听,反过来,你们讲我听。”学生们顿时来劲了。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竞赛,按造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就课文的内容互相提问,答对了得十分,答错了扣五分,我担任裁判,给予指导。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所提的问题不仅涵盖了课文的重点内容,同样暴露出同学们在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通过讨论和老师的指导,同学们都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予以弥补,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所以,课堂教学形式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组织,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过秦论》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镞(zú)系(jì)颈黔(qián)首

  牖(yǒu)氓(méng)隶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次叙商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板书:

  地理优势

  政治雄心

  4.请学生按板书思路背诵。并检查或抽查背诵情况。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板书: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3、4两段。

  (2)预习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过秦论》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二、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解题:过秦论

  三、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四、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五、学生自读课文。

  请同学翻译并指导,指出重点字词。

  指导翻译文本: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王的功业。

  1、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2、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明确: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既然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明确: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2、划分全段层次: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明确: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明确: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明确:施行暴政,“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3、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1、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

  明确: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

  2、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

  明确:“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

  4、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

  明确:“仁义不施”。

  5、“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

  6、“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7、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①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

  ②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

  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六、总结全文:

  秦灭亡的原因

  陈涉和始皇比较

  陈涉和九国比较

  《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点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七、艺术特色:

  1、善于叙事精于论断

  2、对偶排比气氛热烈

  3、反复比照导出题旨

  八、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句古义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黄河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担负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盾牌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爱惜人民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划分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

  有包举宇内像包裹一样

  席卷天下像席子一样

  囊括四海像口袋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外

  南取汉中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面

  南取汉中向南

  西举巴蜀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向东

  南取百越之地向南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向南

  名词活用为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序八州而朝同列排列座次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动词活用为名词:

  追亡逐北逃走

  动词的使动:

  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

  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容词作名词: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势。

  ②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

  ③因利乘便“利、便”都解释为:便利条件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会盟而谋弱秦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背诵后三段,并做小聚焦。

  教学反思:

  学生反馈:

《过秦论》的教案5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二)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分析: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二)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分析: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三)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分析;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四)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分析: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译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五)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四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一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二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三层,其余是第四层。

  (2)分二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一层,其余是第二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三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分析: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公、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详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三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三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三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六)在第2自然段第一大层中,三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一小层写秦攻各国,第二小层写各国攻秦,第三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分析:还可以有一种理解,三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一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二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三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七)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分析:“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并吞八荒”之举。

  (八)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分析: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的。

  (九)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分析:(1)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2)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3)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二)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提纲,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大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 )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铦( )

  ④逡( )巡 鉏耰棘矜( ) 矜( )持

  度( )长絜(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粗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②会盟( ) 重宝( )

  ③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士( )

  ④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⑤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⑥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⑦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⑧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 自以为关中之固( )

  ⑩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

  天下非小弱也(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粗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______。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______。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______;“身死”后面省略了______词______;“为天下笑者,何也?”是______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粗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粗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粗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粗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粗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附] 练习答案:

  (1)①z^ong y0ng c$ng ch6ng sh8ng

  ②n@ng n@ng n0ng yu8 l8

  ③zh2i do sh4o zh4o ti2n xi1n

  ④q&n q0n j9n du$ du$ d)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④同时并有;类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⑥迎接;困窘,困厄⑦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⑨以,连词;为,做;认为⑩树木;兵器;论 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被;天下的人

  (3)①名词作状语 ②使动用法 ③名词作状语 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 ②夸张 ③夸张 ④比喻 ⑤借代

  (5)①秦孝公 ②之 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

  (三)研习新课。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2.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③“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3.诵读第3段。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做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4.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①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③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5.诵读第5段。

  补充注释:①“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②“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③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④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⑤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⑥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诵读指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①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②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③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铦(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④“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蓄势。

  ⑤“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⑥“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⑦“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⑧“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5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这种对史实进行对比、评论,从中引出教益,以匡时政之弊的写法,借古喻今,借古讽今极具有说服力,值得王朝与契丹、西夏的关系作对比,从爵位的高下、实力的强弱、地盘的大小、胜负的趋势几个方面对比,说明宋王朝如果赂敌而亡国,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了。

  (2)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反复对比的论证手法。

  强大统一的秦帝国从它强盛的峰端,一下子跌落到尘埃,强大之势与败亡之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正是这种对比,给读者以极为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引发人们去思考,去寻求答案:秦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

  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结论。对比在四个方面展开: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使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得到极尽显现。其结构的宏伟,气势的磅礴,使结论的推出分外有力。

  仅以课文第五层为例,就可以看到这一点。陈涉之位和九国之君比,尊卑悬殊;陈涉武器和九国之械比,利钝大别;陈涉之众和九国之军比,从寡极异;陈涉之谋和九国之士比,智愚径庭,陈涉和山东之国“度长絜大,比权量力”,不可同年而语,可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换句话说,就是陈涉<九国<秦朝,却最终推翻了秦朝。这样对比,激起读者急切地追寻原因,也为作者揭示答案蓄积了语势。最后是总比,总括前文两极对比,从而揭示题旨。

  (3)文章的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独具特色。从语言的运用看,文章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混成糅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琅琅上口。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过秦论》与《六国论》的异同?

  《过秦论》与《六国论》虽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之手,但却有同曲异工之妙,堪称中学语文教材中又一著名的姊妹篇。

  就文章的体裁来说,两文同属历史评论。一评秦国灭亡的缘由,一评六国破灭的原因。就文章的主旨来说,两文均意在借古讽今,劝诫后人要吸取前人教训,勿重蹈覆辙,悲剧重演。就文章的表现手法来说,两文均采用了评述结合。这是两文的相同之处,但它们同中有异,异中见妙。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结构安排不同

  《过秦论》与《六国论》虽是史评,同属议论文,但两文的论证结构安排却不同。《过秦论》采用两段式结构;《六国论》采用三段式结构。《过秦论》第一大段详细具体而又简洁生动地记述了秦自孝公始至秦二世由弱及强,由强到弱而亡的过程;第二大段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秦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六国论》第一大段指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大段运用韩、魏、楚赂秦而亡,齐、燕、赵因它国赂秦而亡的具体事实,证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三大段在第二大段的基础上,引出教训,警戒后人。

  二、组材顺序不同

  《过秦论》组材以时间为序;《六国论》组材以事物类别为序。《过秦论》从秦孝公写起,历经惠文、武王、昭襄王,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及至始皇,具体记述了秦国由弱变强,由强及弱而亡的历史。《六国论》则将六国中直接赂秦而亡,因他国赂秦而亡,分别加以归类,进行具体分析阐述,进而得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结论。

  三、表现手法侧重点不同

  《过秦论》和《六国论》虽然都运用了述评结合的手法,但两文表现手法的侧重点不同。《过秦论》侧重于记述,因为本文主要是运用大量的事实来进行对照比较,让事实说话,从而证明秦亡的`原因。《六国论》主要在分析阐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弊端所在,所以全文侧重点放在议论分析上。《过秦论》采用先述后评,以述为主;《六国论》采用先评后述,边述边评,以评为主。

  四、评论点位置不同

  《过秦论》与《六国论)的评论点都非常明确,但两文所放的位置不同。(过秦论》的评论点放在文章的最后。卒章显志。(六国论》的评论点放在文章的篇首,开门见山。(过秦论》在前面述评的基础上,收束作结,发人深思,令人回味;(六国论》开篇点旨,一目了然,鲜明突出,引人入胜。

  明确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仅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对指导学生写评论练习,也会大有帮助的。

  (一)重点内容图示。

  (二)译文。

  秦孝公占据殽山与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它)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有席卷天下,征服列国,控制海内的意愿,并吞远地的雄心。在那时候,商君辅佐他,国内确立法度,从事耕种和纺织,修制防守与出战的器械,对外推行连衡之策而使诸侯自相争斗。于是秦国不费力而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后,惠文王、惠武王、昭襄王承接原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攻占巴、蜀,向东割来肥沃的土地,向北收来要害的郡邑。诸侯都很恐惧,聚会结盟而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再吝惜珍奇的祭器和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订立合纵的盟约,结为盟国,合为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都英明有智而又忠诚信义,宽容仁厚而且爱惜人民,尊敬贤才而重视士人,约为合纵之盟而离散连横之策,兼有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等国的兵力。于是,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珍、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与各国国君〕沟通意见;有吴起、孙腹、带陀、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国)的土地,以百万(甲土)的军队,开往函谷关而攻打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想引入敌军,九国的军队犹豫、徘徊而不敢进关。秦人没有丢掉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已经困厄不堪了。于是合纵的盟约解散了,诸侯们争着割让土地而贿赂秦国。秦国也就有了充足的力量从他们这一弱点入手制服他们,追逐散逃的败兵,倒下上百万的尸体,流成河的血水甚至能漂浮起盾牌来;乘袭这样的便利形势,(秦人)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了山河的区域。强大的国家自愿称臣归服,弱小的国家甘心成为属国。发展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国家的时间短,国家没有(什么大)事(可写)。

  到秦始皇的时候,他振兴六代君王遗留的事业,挥起长长的鞭子来驱赶着各国人民,吞并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登上了最尊上的宝座而制限了天下,用暴力鞭笞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撼四海。于是,他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表示归顺,任凭小官支配。(秦始皇)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而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再敢南下来牧马,士人不敢动武来报复仇怨,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先王的治世之道,焚毁了百家的著作,用这种办法来愚化百姓;毁掉著名的城池,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聚到咸阳,销毁了刀和箭头,用它铸成十二个金人,来削弱天下的百姓。然后,利用华山为城墙,黄河为护城河,在亿丈的高山之上,下视不可测度的深渊,以此来取得稳固。优良的将领以强劲的弓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意,自以为有关中的稳固地势,无数的坚固城池,正是子孙万代的帝王基业呀。

  始皇去世,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各地。然而,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徙戍边的征夫;(他的)才能不如中等人,又没有仲尼、墨翟那样的贤德,没有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出身于戍卒的队伍,露面于阡陌纵横的田间,(他)率领疲弊的士卒,统率数百名的部队,一转变就进攻秦朝;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却如同阴云一样聚集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背着粮食,如同影子那样跟随着他。此后,山以东的豪杰于是纷纷起事而灭亡了秦国。

  那么,(由此看来,秦的)天下并不小不弱,雍州的地势,殽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陈涉的社会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他的)农具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他的那些)適戍的部卒,并不能与九国的军队相抗衡;(他的)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战术,又不及九国的士人。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功业恰恰呈现出相反的情况。假使以山东的国家与陈涉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极势与力量,简直是差得太多了。然而,秦却以其区区之地,达到万乘兵车的国势,重新排列八州的位次而使同列诸侯归服,已有一百多年了;然后以天下为私产,以殽函作宫殿;一个平民起事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本人又死在人家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施行仁义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过秦论》的教案6

  【教学目的】

  1、知识教学点:

  ⑴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⑵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⑶ 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2、能力训练点:

  ⑴ 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⑵ 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⑶ 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⑷ 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⑴ 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⑵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4、美育渗透点: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学法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

  1、孝公:崛起。

  2、“五王”:强大  兴(攻)

  3、始皇:统一。

  4、二世:灭亡。 亡(守)

  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过秦论》的教案7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和铺排渲染的语言特色。

  3.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重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教学方法】

  探教师串讲、学生研讨、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武林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武林盟主秦始王刚做着千秋万代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弊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

  “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知人论世

  1、作者介绍

  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学识渊博,年青时就负有才名,年仅二十岁,就被召为博士。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称贾长沙、贾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不被重用,仍忧心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题目解说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斥秦的过失。过,名词用作动词,指出……的过失。论,是一种文体。“过秦论”,就是指斥秦的过失的论文。

  3、写作背景

  贾谊所处的时代,属西汉的“太平盛世”,许多人认为当时天下“已安已治”了,但实际上却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按照贾谊的说法是“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治安策》)由于大地主大商人势倾王侯,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大批逃亡,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贾谊从秦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他目睹现实,深感忧虑。

  写作《过秦论》,名为“过秦”,实为“规汉”,希望汉朝统治者以秦为鉴,施行仁政,改革政治,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危机。

  5、资料链接

  《过秦论》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先讲述秦自孝公至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后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施行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在秦面临危亡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合纵连横

  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各自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诸侯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的诸侯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诸侯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的诸侯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的诸侯国;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诸侯国,共同进攻另外一些诸侯国。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多个弱的诸侯国抵抗一个强的诸侯国,以防止被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的诸侯国以作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的诸侯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张土地的目的'。当时著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人。

  秦国发展及主要君主简介

  秦国君主,嬴姓赵氏。秦国自非子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到秦襄公正式成为周朝诸侯,经历5代君主;再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共经历31位君主。秦襄公因率兵救周、进而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于公元前770年被赐封岐以西之地,秦国正式成为周朝诸侯国。秦穆公(前659--前621在位)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国,开疆拓土千余里,奠定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秦孝公(前361---前338在位)任用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蜀国,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秦昭襄王在长平之战中大破赵军,奠定了秦统一天下的基础。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于公元前230年一前221年十年间灭六国,建立秦朝。课文中的“惠文、武、昭襄”,是指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惠文王是孝公的儿子,武王是惠文王的儿子,昭襄王是武王的异母弟。

  三、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读准字音。

  崤函(xiáo)膏腴(yú)窥视(kui)

  宁越(nìng)陈轸(zhěn孙膑(bìn)

  带佗(tuó)倪良(ní)召滑(shào)

  翟景(zhái)乐毅(yuè)逡巡(xún)

  遗镞(zú)漂橹(lǔ)鞭笞(chi)

  藩篱(fān)黔首(qián)隳名城(huī)

  销锋镝(dí)瓮牖(yǒu)甿隶(méng)

  蹑足(niè)行伍(háng)阡陌(qiān)

  谪戍(zhé)锄耰(yōu)棘矜(qín)

  铦(xiān)钩戟(jǐ)长铩(shā)

  猗顿(yī)墨翟(dí)万乘(shèng)

  2、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脉络。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

  第1段写秦国势力的崛起。

  第2段写秦国势力的进一步发展。

  第3段写秦王统一天下。

  第4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

  第二部分(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过秦论》的教案8

  教学目的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2、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3、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4、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四)美育渗透点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学法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1)孝公:崛起(2)"五王":强大兴(攻)(3)始皇:统一(4)二世:灭亡亡(守)(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过秦论》的教案9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2.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词性转变、一词多义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领会作者从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及写作意图。

  2.难点:本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和省略、活用、一词多义等。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18岁时,因擅长写文章和精通诸子百家、诗经,为当地人所称道。20多岁时,受廷尉吴公推荐,历任博士(皇帝在学术上的咨询官)、太中大夫(掌议论之官)、太傅(辅佐侯王的官)等职。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西汉初期政治经济的流弊,多次上疏议政,出谋划策,他的政治主张,对巩固西汉政权、发展经济起有积极作用。他作梁怀王刘楫(汉文帝的儿子)的太傅,梁怀王入朝不慎堕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时年33岁。

  代表作:政论文《过秦论》(三篇)《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赋《吊屈原赋》《鹏鸟赋》。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概后人,其泽甚远”。

  《过秦论》词语解释

  语句特点资料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这句的结构是“有……之意,……之心”,形成一个整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三个并列短语联合做“意”的定语。全句气势贯畅而有变,显示秦之雄心。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此收要害之郡。

  前两句为对偶,后两句为对偶,全句显示秦一统天下的壮举。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首句“当此之时”标出时限,继之以四个主谓结构句式排比,极力显示出“合从缔交”范围之广,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三个联合结构为排比,显示“四君”的气质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景、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仍以“有”字领起,形成一长串以人名组成的长句,长句分三层,意为:“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极力显示“六国”之优势,终于败亡于秦,从而反衬秦之盛强。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四字短句,节奏急促,显示“六国”颓败之势。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由动宾结构组成联合结构,再扩组成排比句式,气势畅达,极力显示“始皇”的事迹,最后以四字结构“威振四海”结句,显示其功绩。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全句由三个分句构成,陈述秦之暴虐。第一分句中的两句对偶后以“以愚黔首”作结;第二分句中三字结构构成对偶;第三分句中,句式松散,却用“以弱天下之民”作结句,并与第一分句的结句遥相对应。全句整齐而有变化。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拄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全句由四个分句构成,每一分句由“……非……也”否定句式构成,极力陈述“陈涉”之平凡,然而却使“强秦”灭亡,从而引出篇末题旨。

  词语解释资料

  秦孝公据肴函——秦孝公:献公子,名渠梁。他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富强。肴:一作“崤”,山名,亦名肴谷,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函谷关东。函: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雍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陕西省北部及甘肃省西北部与青海额济纳一带之地。

  窥周室——窥:一作“闕”,窥伺,窥探。周室:指周王朝。句意谓企图篡取周王朝的政权。

  席卷——象卷席一样包括无余。这里借喻吞并。

  包举——包裹(收拾)起来,意即全部占有,也是吞并的意思。

  囊括四海——囊括:即包罗。刘良注:“括,盛也,犹囊盛而结之。”(见六臣注《文选》)也等于说吞并。四海:指全国各处。古谓中国四境皆有海环绕。

  八荒——《汉书陈胜项籍传赞》颜师古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

  商君——战国时卫国的庶出公子,名鞅,也称卫鞅。因为仕秦而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

  连衡——一作“连横”,是战国时使山东的一些国家放弃合纵而事奉秦国的一种政策。

  “拱手”句——拱手:两手相合,不必费力。比喻容易取得的意思。西河之外:指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史记商君列传》载,秦孝公二十二年,使卫鞅伐魏,尽破之,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求和”。

  惠文武昭——惠文:秦惠文王,孝公的儿子,名驷。武:秦武王,惠文王的儿子,名荡。昭:秦昭襄王,武王异母弟,名则,一名稷。

  “蒙故业”二句——蒙:承受。因:依照。这两句是说,承受秦孝公的旧事业,依照他留下的政策办事。

  南取汉中——汉中:想当现在陕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的地方。取汉中事,见《谏逐客书》注[8]。

  西举巴蜀——巴蜀:两个古国名。

  “东割”二句——膏腴:肥沃。要害:这里指山川险阻。

  弱——用如动词,作“削弱”讲。

  饶——富。

  致——招致。

  合从——一作“合纵”,战国时,六国从南到北连合起来,缔结盟约,与秦对抗的一种政策。

  “齐有”四句——孟尝:即孟尝君田文。平原:即平原君赵胜。春申:即春申君黄歇。信陵:即信陵君魏无忌。

  约从离横——建立合纵,拆散连横。

  “兼韩”句——韩、魏、燕、赵及楚、齐,时为东方六大国。宋、卫、中山是存于大国间的小国。

  “有宁越”句——宁越:赵人。徐尚:宋人。苏秦:周人。杜赫:周人。属:类,一流。下文“徒”、“伦”,义同此。

  “齐明”句——齐明:周臣。周最:周君之子。陈轸:楚人。召滑:召,音shào,一作“昭”,楚臣。楼缓:魏相。翟景:魏人。苏厉:苏秦弟。乐毅:燕人。通:沟通。意:意图。

  “吴起”句——吴起:魏将。孙膑:齐将。带佗:楚将。儿良:儿,同“倪”,越将。王廖、田忌:齐将。廉颇、赵奢:赵将。制:管理。兵:军事。

  叩关——叩:指攻打。关:指函谷关。

  “秦人开关”三句——延敌:引进敌人。九国:指上述韩、魏、燕、赵、楚、齐、宋、卫、中山等国。《史记楚世家》:“怀王十一年,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兵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

  “秦无”句——亡、遗:皆作“丢失”讲。镞:音cù,箭头。句意谓秦人并未损失一箭。

  追亡逐北——亡:逃亡。北:同“背”;逐北:从败者背后追赶。句意谓追赶战败逃走的敌人。

  橹——大盾牌。

  因利乘便——乘着有利的形势。

  “延及”——延:音yì,延续。孝文王:秦昭襄王的儿子,名柱。庄襄王:秦孝文王的儿子,名楚。

  享国之日浅——享:享有。浅:指时间短暂。据《史记秦本纪》载,孝文王即位后三日而死;庄襄王在位三年即亡。

  始皇——秦庄襄王的儿子,名政。

  奋六世之余烈——奋:振发。一本作“续”。六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代。烈:功绩,功业。

  振长策而御宇内——振:挥动。策:马鞭。御:驾御,这里比喻统治天下。

  吞二周——二周:指西周和东周。周王朝在周赧王时,分为东西二周,西周都于洛(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周都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周灭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东周灭于庄襄王元年(前249)。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践。至尊:指天子之位。履至尊:即登上帝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以统一之业成,更号为皇帝。制:控制。六合:上下四方,即指天下。

  执敲扑以鞭笞天下——敲、扑:都指杖。李善注:“臣瓒以为短曰敲,长曰扑。”笞:音chī,竹板。鞭、笞:都是刑具,这里都用如动词,是鞭打的意思。

  百越——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一作“百粤”。

  桂林象郡——二郡均为秦置。桂林郡:当今广西僮族自治区的一部分。象郡:当今广东西南部与广西僮族自治区南部及西部等地区。

  俛首系颈——俛:同“俯”;俛首:低头。系颈:用绳系在脖子上,表示屈服。

  委命下吏——委:付与。命:性命。下吏:属吏。又指狱官。吕向注:“言任性命于狱官也。”(见六臣注《文选》)

  “乃使蒙恬”三句——蒙恬:秦始皇的将领,二世时赐死藩篱:篱笆。此喻国家的屏障,即指长城。却:击退。

  南下而牧马——指匈奴南来侵扰秦朝。

  士——指东方六国之人。

  燔百家之言——燔:音fān,焚烧。百家之言:诸子百家的著述

  黔首——指百姓。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秦称黔首,如同周称“黎民”。

  隳(音huī)——毁坏。

  兵——此指兵器。

  咸阳——秦都城,故城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城东。

  “销锋鍉”二句——销:熔化。锋:兵器尖端。鍉:音dì,一作“镝”,箭头。锋鍉:这里代指兵器。金人:金属铸造的人像。《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錿(乐器),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

  践:登。此作“据”讲。华:指华山。因:依。河:指黄河。池:护城河。这两句是说,然后据华山为城郭,依黄河为护城河。

  不测——指深不可测。

  信臣——可靠的将官。

  谁何——李善注:“问之也。”即盘问的意思。意谓盘查过往行人。一说,作“谁敢问”讲。(见六臣注《文选》张铣注)

  关中——秦以函谷关为门户,关中即指秦雍州地。

  金城——比喻城郭的坚固。金:金属。

  “子孙”句——《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究。”“也”字原无,据五臣本补。

  殊俗——不同的风俗。此指远方的部族。

  “然而”句——陈涉:又名陈胜,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事见《史记陈涉世家》、《汉书陈胜列传》。牖:窗户;枢:门轴。甕牖绳枢:以破甕为窗户,或云窗陋如甕口,以绳索拴门枢。因以形容居住的简陋。比喻陈涉出身微贱。

  氓隶——当时对农民和奴隶的贱称。

  迁徙之徒——指被谪罚而服劳役的人。此指陈涉被征发去戍守渔阳而言。

  中人——指平常的人。

  陶朱猗顿——陶朱: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范蠡晚年曾在陶山经商,号称陶朱公。(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猗顿:鲁人,范蠡教以畜牧,他就到猗氏(山西省临猗南)大畜牛羊,十年为巨富。(见《史记货殖列传》集解)

  蹑足行伍之间——蹑:踏;蹑足:这里如同说“插脚”。行伍:此指戍兵队伍。

  倔起阡陌之中——倔起:自下而起。阡陌:田间小路。此指田野。

  罢散——疲劳乏力。罢:音pí,同“疲”。散:一作“弊”,困顿。

  揭——高举。

  云集响应——云集:如云之集合,形容众多。响应:如响之应声,形容快速。

  赢粮而景从——赢:担负。景:同“影”;景从:如影之随形,比喻归附的人紧紧追随(陈涉)。

  山东——指函谷关、崤山之东。

  自若——依然如故,没有变化。

  锄耰棘矜——耰音:yóu,锄柄;锄耰:即指锄。棘:棘木;矜:杖。棘矜:即“伐棘以为杖”。(见王念孙《读书杂志》)一说,棘:同“戟”。(李善注)

  “非铦”句——铦:音xiān,锋利。钩戟:带钩的戟。铩:音shài,长矛。

  谪戍之众——被谪发往戍所的人们。

  抗——高,强。

  度长契大——度:用作动词,度量物之长短。契:音xié,动词,计量物之粗细,引申为衡量,比较。

  致万乘之势——致:得到。万乘:周制,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辆。后因以“万乘”代指帝位。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统治。八州:古时分天下为九州,此即指秦所据

  雍州之外的八州,即六国之地。朝同列:使原来同等的六国之君来朝。

  七庙——祖先七代的庙。古宗法制度,天子祀七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隳,毁坏。

  身死人手——指秦王子婴为项羽所杀。

  《过秦论》教学实录

  铁皮鼓:今天是三八妇女节……

  学生:可是跟你没关系呀?!(一部分坏笑)祝老师节日快乐!

  铁皮鼓:祝所有女同学节日快乐!今天是你们的节日,男同学可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啊!

  (有几个女生已经伸手去捶身边的男生了,气氛非常活跃)

  铁皮鼓:(示意安静)我们上一节课讲到《过秦论》的最后一句,也就是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说过,这句话怎样讲最好?

  学生:不施行仁义,没有看到攻与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铁皮鼓:对呀,不要理解成因果关系。我还讲过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大家把历史教材要与真正的历史区别开来,我们看到的历史教材并不就是历史本身,而是对历史的一种叙述,里面包含着一种视角,一种理解。(有些学生茫然)真实的历史是混乱而丰富的,充满了大大小小的事件,大到秦统一六国,小到刘邦放了一个屁……(学生轰笑)笑什么啊,假如刘邦放了一个屁,但是这个屁如果没有引起严重的后果,比如吹翻了阿房宫,那一般的历史书就不会记载。为什么?跟我们记日记一样,历史学家也要对历史事件进行有选择性的记录,你选择哪些不选择哪些,实际上就构成了不同的历史。当然,还包括你对历史的理解,基本的态度,比如对于抗日战争,日本的历史教材就不同于大陆的历史教材,是不是?

  学生:是。

  铁皮鼓:所以每个人看历史,总是从当下的现实情境出发的,而古人写历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总结秦亡的教训的人很多,各有各的意义。而贾谊为什么要写《过秦论》呢?

  学生:为当时的政治服务。

  铁皮鼓:对呀!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期,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盛世――

  学生:文景之治!

  铁皮鼓:对。在经过秦乱之后,社会终于慢慢地恢复了生机,但是也不是桃源。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依然很突出,百姓卖地卖子的现象依然存在,统治阶层奢侈淫逸之风也开始滋长,贾谊看到了这些,所以提醒要注意秦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而总结秦亡的教训,也不是从贾谊开始的。汉初曾随高祖平定天下的陆贾就曾经多次劝说刘邦读《诗》、《书》板书)――要加上书名号,但是刘邦怎么说:“乃公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就是说你们老大凭枪杆子――应该说刀杆子――夺得天下,哪里用得上看那些玩意儿?陆贾就说了,你马上得天下,难道能马上治天下吗?就是说夺天下使用武力,难道治天下也用武力?刘邦最后还是听了他的意见,陆贾就写了《新语》,把教训全写在里面供帝王阅读。但是写得最好的,却是贾谊,所以,这篇千古雄文的写作目的就可以概括为通过总结秦亡的教训,提醒统治者施行仁政。好了,我现在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让你们来写一篇《过秦论》――只是假如,不是真写――你们会怎样写?能不能简单思考一下,给个提纲?想一想我们平时的议论文训练?

  (学生思考,有小声议论,一两分钟后)

  铁皮鼓:有没有同学能够简要地描述一下自己的作文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没有人举手,有同学小声地说)

  铁皮鼓:大家想一想,如果写比较标准的议论文,一开始要怎么样?

  学生:提出论点。

  铁皮鼓:对呀!我给大家即兴创作一篇。第一段,按应试作文的标准写法,应该先提出论点:治理国家必须施行仁政。而且应该在五十字以内,最多不超过一百字里提出来。然后第一段怎么写?应该是举秦亡的教训了,在运用材料的时候要注意选材为话题服务,紧扣仁政,而且思维要有条理性。比如以《过秦论》为材料,那么课文哪一部分能够提供秦不行仁政的比较充足的材料?

  学生:“及至始皇”那一段。

  铁皮鼓:对,关键是要条理化。我会从四个方面来谈,一是怎样对待百姓,二是怎样对待知识分子,三是怎样对待英雄豪杰,四是怎么对待自己。对待百姓有两种方式,一是愚民,“以愚黔首”嘛。二是弱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不是不让你拥有武器,既要让你大脑简单,还要让你四肢不发达,手里没家伙。对待知识分子则是――

  学生:焚书坑儒。

  铁皮鼓:是的。对待英雄豪杰呢?

  学生:“杀豪杰”。

  铁皮鼓:对待他们自己,一方面是暴虐,一方面是腐败。这些材料理顺以后尽可能用排比句式来铺陈。这样写完了没有?我说过,写议论文要防止三段论,举几个例子就算完了,缺少分析,这是大忌。如果我写,接下来还有一段,说秦国采取这样的政策,是因为没有分清攻守之别,统治思想有问题,守天下依然强调法制,不施行仁政,结果导致了灭亡。好,我的文章做完了,现在我要问一个问题,同样写《过秦论》,我的写法与贾谊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

  余家承:我觉得老师更多地写秦的灭亡,而贾谊更多的写秦的兴盛,最后才点到灭亡。

  铁皮鼓:说的好!那么,明明要总结秦亡的教训,贾谊为什么要大量地写秦的兴盛?

  余家承:我想可能是为了跟后面形成落差吧。

  铁皮鼓:对,就是形成了对比,你看秦国以前好强大啊,突然就灰飞烟灭了,一下子就引起人的关注,为什么会这样。另外,你看我的写法与贾谊的写法还有什么突出的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在记叙、议论、描写等手法的`使用上?

  余家承:老师主要是议论,贾谊主要是记叙。

  铁皮鼓:他按什么顺序记叙?

  余家承:从兴到亡。

  铁皮鼓:是的,他有一个时间线索,大家看,从秦孝公写起,第二段开头就是“孝公既没”,第三段开始是“及至始皇”,第四段又成了“始皇既没”,时间线索很清楚。这简直是在写记叙文呀!哪一段算是议论?

  学生:最后一段。

  铁皮鼓:是啊,这样的写法很不符合我们平时的训练。我经常讲,有的同学在议论文里夹入大量的叙述,结果导致文体不清,四不象,但贾谊居然这样写!为什么啊?(无人应答)我们曾经讲过,议论文里也经常需要记叙,需要讲故事,但是议论文中的记叙必须服务于观点,这才是重要的,而这篇文章记叙上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为最后一段的说理服务,所以也可以说是用记叙来说理。刚才余家承同学已经说了,前面写秦兴,后面写秦亡,就是要形成一种比较,引起读者的震动。(板书:秦兴,秦亡)那么除了这个对比,课文中还有哪些比较?

  罗涵钰:还有秦与六国和陈涉的对比……

  铁皮鼓:哦,到底是哪个与哪个比?你这里面好像包含着比较复杂的对比。

  罗涵钰:是这样的,在课文最后一段,有六国与陈涉的对比,六国显得很强大,而陈涉很弱小。

  铁皮鼓:这个对比的目的何在?

  罗涵钰:突出秦不守仁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很轻易地被弱小的陈涉给灭了。

  铁皮鼓:说得很好。(板书:六国,陈涉)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邹凤娇:还有秦孝公与秦始皇的对比。

  铁皮鼓:秦孝公与秦始皇?他们有什么对比?能详细地说一说吗?

  邹凤娇:秦孝公一开始施行仁政,结果秦逐渐强大起来,而秦始皇则施行暴政,结果导致了秦的灭亡。

  铁皮鼓:哦,这个倒是我第一次听见有人提出来。不过挺有道理的啊,秦孝公“务耕织”,对内实行仁政,结果促使秦强大起来,与后文秦始皇的国内政策确实形成了对照。(板书:秦孝公,秦始皇)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没人表示反对)还有没有其他的对比?

  (学生沉默,无人作答)

  铁皮鼓:大家看第二自然段,主要交待什么?

  学生:六国的强大与秦制服六国。

  铁皮鼓:对呀!这段用了铺排的手法,大肆渲染六国的强大,有多少谋士,多少武将,“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结果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蔽,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我背得非常快,学生笑)既然写秦的强大,为什么花更多的篇幅写六国的强大?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学生:突出秦更强大。

  铁皮鼓:对,这又是对比。(板书:秦国,六国)六国如此厉害,还很轻易地被秦灭亡,而陈涉又与六国不能相比,秦与陈涉的对比便欲加鲜明,前面写一系列的对比,其实就是为了突出秦与陈涉的对比。(板书:秦国,陈涉)而以天下之至弱的陈涉,却毁掉了天下至强之秦朝,这其中的原因,难道不发人深省吗?所以很自然地推出了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的观点,早已经暗含在记叙中,此时点出来,水到渠成!文帝看到这儿,当然会悚然而惊。古人称《过秦论》为古今第一气盛文章,原因之一就在于此。除此之外,大家想想,还有哪些特点让你觉得这篇文章读起来气势充沛?

  学生:(七嘴八舌,多数声音)排比句多。

  铁皮鼓:对呀!大量地运用排比句增强气势,这是我们学写议论文应该学习的。汉代赋比较兴盛,作者受了一定的影响,用铺陈造成了一种气势。好了,我们今天也有人总结秦亡的教训,我在这儿读一篇文章,是网上下载的,估计是学生作文吧,写得相当不错,大家仔细听,注意作者行文的思路:

《过秦论》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诵课文3、4、5段。

  能力目标

  1、归纳掌握“制、亡、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贾谊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历史上向来评价很高,鲁迅先生曾誉之为“西汉鸿文”,《新编中

  国文学史》称《过秦论》为“政论文之楷模”。从《史记》、《汉书》、《昭明文选》到明清乃至当今的古文选本,几乎都录入和收选了《过秦论》,特别是上篇。历代评论名家都说它“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气魄吧!

  二、解题:

  1、简介作者

  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生亦伤心而死,死时仅33岁。贾谊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极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与民休息”。他多次上书,评论时政,《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秦王朝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过劝谏汉文帝“安民”,并实行政治改革。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文体特点。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过秦”即批评秦之过错的意思,批评秦的过错意在总结历史教训。“论”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

  三、诵读、疏通、理解课文:

  1.一词多义:固、亡、利、遣、度……

  2.词类注用:

  3.铺张夸大:用赋的手法写议论说理的散文。

  4.文言对举:

  ①词语对举: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②分句对举: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排比(对举的扩展):……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论制其兵。

  四、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参考观点】

  (一)优:

  1.善用对比、排比、对偶等修辞。

  如对比:秦国与秦朝,秦朝与陈涉,九国与秦国,九国与陈涉等。

  2.条理清晰:

  (二)质疑:

  1、叙多于议。

  2、扣中心欠紧。

《过秦论》的教案11

  教学目的:

  1、了解“赋”的特点;

  2、从秦的灭亡中吸取教训;

  3、文言词语的活用,语文教案-过秦论。

  重点难点

  文中“议论”所包含的意思,四个“后人”的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型:课内自读课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题解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小李杜”。

  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阿房村。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七十余万,开采了大量的石料,砍伐了大批木材。可是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本文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二、赋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三、阅读课文,反复朗读。

  学生自读,教师范读。

  四、结合“自读提示”和“注释”,分段阅读课文,教师指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过秦论》。

  开首十二个字用两组偶句,极省简地待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和巨大的耗费,文中“毕”“一”“兀”“出”都是动词。

  接着,由外至内,由物及人,用骈散间杂的句式来写。

  第二自然段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的基础上,极写宫中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收藏”和“经营”是动作名;“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压缩复句,其中“鼎”“玉”“金”“珠”为名作状,“铛”“石”“块”“砾”为名作动。

  五、作业

  熟读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学生自学3-4段,教师点拨。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

  第3段开始转入“体物写志”,作者用推理分析的方法承论,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

  文章的最后一段,充分表达了作者写此赋的用意――“寄托讽喻”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统治者的覆辙。文中除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外,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朝统治者。

  小结:文章两大部分铺事写志,层次极其分明,铺事是写志的基础,而写志才是铺事的目的,结构严谨。因此,文章铺陈虽含夸张,却不显浮靡;议论虽纯属言理,却不显拘谨。

  本文关于历代王朝崩溃皆始于自身*败堕落的观点,以及节用爱民的主张,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作业

  (1)、“思考和练习”(五)

  1、未龙何云:(天上)没有云彩,怎(会有)蛟龙(腾空)?

  2、不霁何虹: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彩虹(凌空)?

  3、鼎铛玉石: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

  4、金块珠砾: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儿。

《过秦论》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一、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体会作品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指导学生有意模仿,进行写作。

  三、指导学生学习文中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观察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后记

  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教学目标:疏通文意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分析作品

  一、导语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现在我们一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二、分析文章构思精巧

  提问: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明确:只有全文最后一句。

  (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提问: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习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明确: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政权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秦的灭亡,可见强权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三、指导学生朗诵课文,体会课文的主题思想

  主要侧重在对感情、声调、课文整体节奏方面的朗读指导。

  四、指导学生体会文章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

  可提两个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本文是一篇论说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理由是什么?

  2.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应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提示:写作手法的选用,如夸张、渲染、衬托、对照等手法的巧妙运用,骈、散句的运用,结构安排方面的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背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成课后练习。

  一、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了解后三段段与段间的关系,进而理清这三段的写作思路,方便背诵。

  注意语言特点、句式特点,准确背诵。

  二、介绍《阿房宫赋》,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比较阅读的目的在于品味两文在辞采上的不同,更好地体会西汉散文的特点。

  三、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

《过秦论》的教案13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这句的结构是“有……之意,……之心”,形成一个整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三个并列短语联合做“意”的定语。全句气势贯畅而有变,显示秦之雄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此收要害之郡。”

  前两句为对偶,后两句为对偶,全句显示秦一统天下的壮举。

  3、“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首句“当此之时”标出时限,继之以四个主谓结构句式排比,极力显示出“合从缔交”范围之广,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4、“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三个联合结构为排比,显示“四君”的气质从而衬托秦的兴盛。

  5、“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景、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仍以“有”字领起,形成一长串以人名组成的长句,长句分三层,意为:“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极力显示“六国”之优势,终于败亡于秦,从而反衬秦之盛强。

  6、“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四字短句,节奏急促,显示“六国”颓败之势。

  7、“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由动宾结构组成联合结构,再扩组成排比句式,气势畅达,极力显示“始皇”的`事迹,最后以四字结构“威振四海”结句,显示其功绩。

  8、“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全句由三个分句构成,陈述秦之暴虐。第一分句中的两句对偶后以“以愚黔首”作结;第二分句中三字结构构成对偶;第三分句中,句式松散,却用“以弱天下之民”作结句,并与第一分句的结句遥相对应。全句整齐而有变化。

  9、“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拄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全句由四个分句构成,每一分句由“……非……也”否定句式构成,极力陈述“陈涉”之平凡,然而却使“强秦”灭亡,从而引出篇末题旨。

《过秦论》的教案14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2.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词性转变、一词多义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领会作者从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及写作意图。

  2.难点:本文中记叙与议论的关系和省略、活用、一词多义等。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18岁时,因擅长写文章和精通诸子百家、诗经,为当地人所称道。20多岁时,受廷尉吴公推荐,历任博士(皇帝在学术上的咨询官)、太中大夫(掌议论之官)、太傅(辅佐侯王的官)等职。他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西汉初期政治经济的流弊,多次上疏议政,出谋划策,他的政治主张,对巩固西汉政权、发展经济起有积极作用。他作梁怀王刘楫(汉文帝的儿子)的太傅,梁怀王入朝不慎堕马而死,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时年33岁。

  代表作:政论文《过秦论》(三篇)《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赋《吊屈原赋》《鹏鸟赋》。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鲁迅称为“西汉鸿文,沾概后人,其泽甚远”。

  解题: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全文详尽地分析了秦国所以能削平六国及其迅速灭亡的原因,目的是给汉文帝进行政治改革时提供借鉴。本文的重点是在于论述秦统一天下之后,导致灭亡的过失,因此篇名《过秦论》。“过”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批评其过失,“过秦”即“言秦之过”(东汉应劭语)或“指责秦政之失”的意思。

  上篇,总论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中篇,论述秦始皇和二世暴虐无道,以致速亡;下篇,论述子婴的失道,所以必亡,并总结全篇,得出“君子为国”(正确治理国家)的道理。

  秦孝公⑴据崤函⑵之固,拥雍州⑶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

  占据这些险要的关隘拥有这块土地牢固地防守来暗中图谋政

  固:形作名

  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⑷。当是时

  权(秦孝公)在

  席卷:名作状,像卷席子一样全部卷了进去包举:名作状,像裹包袱一样,全部裹了进去,举:拔取囊括:名作状,像装袋子一样,全部装了进去括,包容

  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

  商鞅对内订立法令制度从事耕种纺织修造固守攻战武器对外用连横的策略

  之:代秦孝公内:名作状外:名作状衡通横

  斗诸侯⑸。于是秦人拱手⑹而取西河之外。

  使自相争斗因此毫不费力黄河西面的大片土地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拱手:两手相合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⑺蒙故业,因遗策⑻,南取汉

  已经死了王王王继承已有的基业因龚留下来的策略向南

  没通殁蒙:接受,继承南:名作状

  中,西举⑼巴、蜀,东割膏腴⑽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⑴。诸侯恐惧,攻取割取肥沃收取关系重大的城池(六国)很害怕

  西:名作状东:名作状北:名作状

  会盟而谋弱秦⑵,不爱⑶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⑷天下之士,集会结盟商量削弱的策略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来招纳人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⑸。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缔结同盟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从通纵

  魏有信陵⑹。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

  公子贤明聪慧忠诚可靠宽仁厚道爱惜人才尊敬贤能敬重士人信:讲信用

  士,约从离衡⑺,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

  相约为合纵离散秦国连横的策略同时并有

  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⑻;

  众多的人才在那时贤能之士这一类人替他们出谋划策

  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⑼;吴

  这一班人沟通意见

  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⑽。尝以

  这一批人统率军队(他们)曾经用

  十倍(于秦)之地,百万之师,叩关⑾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⑴之

  攻打函谷关来进攻迎击

  师,逡巡⑵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簇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

  迟疑前进没有损失一根箭一个箭头费用精疲力竭了因此

  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⑶,追亡逐

  合纵拆散盟约破裂争着足够的力量(乘他们的)困弊制服他们追逐逃走的

  弊通敝,困顿,失败

  北⑷,伏尸百万,流血漂橹⑸;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

  败兵躺着上百万盾牌趁着有利形势诸侯国家分割土地(使)请求

  追、逐同义北:败北,溃败因利、乘便同义,指“从散约败”“追亡逐北”

  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⑹,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投降来朝拜延续到他们在位的日子很短大事

  享国:君主在位之日

  第二课时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⑺,振长策而御宇内⑻,吞二周⑼而

  发扬(先王)遗留下来的功业用武力来统治全国并吞东西二周

  及、至:同义复词振:举起策:马鞭

  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⑽,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⑾,威震四

  灭亡了(各国)诸侯登上了帝位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振慑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六合:天地四方执:拿鞭笞:名作动,奴役笞:竹板

  海。南取百越⑿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⒀;百越之君,俯首系颈⒁,向南夺取土地把那里命名为郡首领低着头表示服从

  南:名作状地:土地系颈:用绳子套着脖子

  委命下吏⒂。乃使蒙恬⒃北筑长城而守藩篱⑴,却⑵匈奴(于)

  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然后在北边来守卫边防击退到

  委:交给北:名作状

  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秦始皇)

  以外的地方来放拿起武器来报仇

  胡:匈奴的合音弯弓:挂满弓,弯:使……弯愚:使……愚蠢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⑶,以愚黔首⑷;隳⑸名城,杀豪杰;收天下

  废除法度焚烧各学派的书籍来愚弄老百姓毁坏杀戳收罗

  之兵,聚之(于)咸阳,销锋镝⑹,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兵器把它们集中到销毁兵器铸造成为来削弱百姓的

  锋:兵刃镝:箭头,锋镝,借代,代兵器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十二金人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⑺,据亿丈之城⑻,临不测之渊⑼,反抗力量凭着华山当作城墙就着黄河当作护城河守着占据

  践:登,引申为凭着亿丈之城:指华山不测之渊:指黄河

  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⑽精卒陈利

  来作为固守的凭借派优秀的用强弓劲弩守卫险要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军队拿着锐利的

  兵而谁何⑾。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⑿千里,武器呵问他是谁平定心里认为这样坚固坚固的城池方圆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是子子孙孙称王称帝万代的基业

  帝、王:名作动称王称帝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⒀。然陈涉瓮牖绳枢⒁之子,隶⒂

  (他的)震动边远的地区然而是门轴穷人家的孩子是

  殊俗:不同的风俗瓮:名作动,用瓮作绳:名作动,用绳系通氓,耕田隶:奴隶

  之人,而迁徙之徒⒃也;才能不及中人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

  是被征发守边的人平常的'人没有的贤能也没有

  朱、猗顿⒅之富;蹑足⒆(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⑴之中,率疲弊之

  富有(他)出身于士兵的行列起事田野之间

  蹑足:踩脚,插足,参加行伍之间:士兵之中阡陌:田间小道,南北叫阡,东西叫陌

  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⑵竿为旗,天下云

  士兵带着几百人回过头来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的人像云似

  云,名作状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⑶。山东⑷豪俊遂并起而亡

  的聚集起来像回响声一样响应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东方诸国的英雄豪杰就一同起来

  响:名作状,景通影,名作状亡:使……灭亡

  秦族矣。

  反抗推翻秦王朝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

  再说(秦朝的)并没有变小变弱像自己原来的样子

  且:表示承接上文的连词夫:发语词,两个连用比单用“夫”语气更强烈于:表比较

  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棘矜,非地位尊贵农具木棍

  通锄棘通戟矜戟柄

  于钩戟长铩也⑸;谪戍⑹之众,非抗⑺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

  锋利长矛被征发守边的众人强

  长铩:长矛于:表比较

  兵之道,非及向时⑻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

  道理赶不上先前的谋士成功失败不同假使拿崤山以东

  异变:同义

  之国与陈涉度长大⑼,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

  的各国诸侯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较权力衡量力量就能相提并论

  同年:相等

  区区之地,致万乘⑽之势,序八州⑾而朝同列⑿,百有余年矣;然后

  小小获得天子权势统制使六国诸侯向他朝拜又

  致:造成,获得序:名作动,按顺序排列,引申为管辖,统治朝:使……朝拜

  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⑴而七庙隳⑵,身死(于)

  把天下变为自己的家作为内宫陈胜发动起义秦朝的宗庙毁灭(秦王子婴)自身死在

  人手⑶,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⑷。

  别人手里被人嘲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攻和守的形势不同,而秦王不施行仁义的缘故

  第三课时

  一、写作特点:

  (一)从大量史实的对比中引出结论:

  这是本文在论证方法上的特色。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以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渲染秦的强盛,这就与秦的迅速灭亡形成强烈的反差,读到这里,人们不能不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攻”的时候,秦国所向披靡,锐不可挡;而“守”的时候,竟土崩瓦解,一朝覆亡呢?在这个基础上,作者由史出论,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正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最后一段是议论,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是记叙思想内容的深化。议论和记叙的关系,是观点和材料、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二)进步性与局限性:

  这个结论表明作者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提倡仁政,反对暴政。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它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它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三)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

  1.九国联盟与秦国实力的对比;

  2.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

  3.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4.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5.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既渲染秦的强盛,又权力铺写诸侯合纵缔交,会盟弱秦时的地广人众有两个作用:(1)反衬秦国之强,诸侯罗致人才,约从离衡“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并列出战国四公子的姓名,备加称颂,历数六国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人才,具体姓名达20人之多,可下文明确点出这次行动的结果──秦国开关延敌,诸侯不战而自困。所以越是写诸侯人才众多,就越反衬出秦之强大无敌,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2)和陈涉对比。作者正是通过秦不亡于地广人众的诸侯,而亡于在各方面都远不及诸侯的陈涉这个史实,引出结论。前半篇以诸侯作反衬,极写秦国之强,后半篇也以诸侯为反衬,极写陈涉之弱,将秦国与陈涉都向两极予以强化,这样对比更为鲜明,悬念更为强烈,结论也更为可靠。

  (四)对偶排比句式的广泛运用:

  本文有辞赋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叙述的极力铺张上,如大量运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同义词,以增强文章的气势。(此外,有些地方显然是夸张的,有纵横家的遗风)感情充沛而强烈,具有强烈的论辩力量。例: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度长大,比权量力”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二、板书分析:

  ┌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条件┤

  │└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一、秦国崛起┤

  ││┌内政:立法度,务耕织,修战具

  │└策略┤

  ┌处进攻之势┤└外交:连衡而斗诸侯

  │(扬)│┌秦:蒙故业,因遗策

  │└二、秦势日强┤六国: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结局: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朝│┌外:威震四海┤

  兴││└却匈奴七百余里

  衰┤由攻转守三、一统天下┤

  的│(由扬转抑)│废道,焚书

  原│└内:执敲扑以鞭笞天下隳名城,杀豪杰“过秦”开始

  因│收天下之兵

  │┌秦:余威震于殊俗

  │┌四、陈涉亡秦┤陈涉:十分平庸(从地位、才能、品德、经济等方面说明)

  ││└结局: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矣

  └处守卫之势┤

  (抑)│┌势力,非小弱;地利,向若也

  └五、秦亡原因┤陈涉:与六国不可同日而语(陈涉同灭亡六国之强秦比较)

  └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

《过秦论》的教案15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张“施仁义”的进步意义局限性。(难点)

  2、了解先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以及运用对偶、排比的写作方法。

  3、掌握一些常用的多义词,疏通文意。(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和他写作本文的目的;

  2、了解秦国日益强盛的情况;译析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解题(板书课题及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年青时就有才名,经人荐举,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但遭到了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的打击和诬陷,被迁为长沙王太傅深为忧伤愤懑,四年后改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经常哭泣,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

  后人辑他的文章为《贾长沙集》,另《新书》十卷。

  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全力抗 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

  二、生朗读一、二段,正音

  三、译析一、二段,理解文意 1、始强:

  条件: 地利──据、拥。

  人和──君臣固守。

  政策:

  内政──务、修。

  外交──外、斗。

  2、日强:

  文治──蒙故业,因遗策。

  武功──四方攻伐。

  六国──合纵缔交、九国不进。

  结果──纵散约败、割地赂秦。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译析三至五段;总结课文;完成练习;背诵三至五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一句中“制”字后省略了什么?(之以)

  3、注音:

  崤 逡 笞 隳 镝 牖

  二、讲析三、四、五段(方法:读、讲、背)

  1、始强。

  2、日强。

  3、极盛:

  外交──执、御,百越俯首、北却匈奴。

  内政──执、鞭,隳城杀杰、废道焚书。

  4、灭亡:

  陈涉:

  人力──疲弊数百。

  出身──贫苦农民。

  才能──不及中人。

  物力──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5、亡因:

  秦:

  国力──非弱。

  余威──震于殊俗。

  地利──自若。

  昔──序八州。

  今──七庙隳。

  陈涉(与六国比较):

  地位──非尊(不可同年而语)。

  武器──非銛。

  实力──非抗。

  战术──非及。

  结论: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三、总结多义词

  1、制:

  制其兵:控制,统率

  制其弊:制服

  制六合:控制)

  增其旧制:规模

  制礼作乐:制定

  周制……:制度

  2、金: 金人十二:铜

  金城千里:牢固 闻金声而止:锣

  3、势:

  万乘之势:权力,势力

  攻守之势:形势

  兵势强盛:势头,力量

  四、析讲

  1、三段,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天下的?统一天下后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

  外交上,执长策而御宇内。用武力统一中国以后,国力空前强盛。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震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

  第二层,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它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更有甚者,他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仗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和依靠“良将劲弩”、“信臣精卒”来实现自己的统治,自以为这样就奠定了“子孙万世之业”。

  2、课文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

  前三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了秦国从开始强大一步步发展到统一中国以后赫赫威势。作者这样写,都是为下文写秦国的迅速灭亡做衬托文章。

  4、强大的秦国是怎样灭亡的?

  这一段的第一句,对秦国的势力的强大再扬一笔,做足文章;接着,用“然而”一词,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天下响应并起亡秦”。这一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写秦国在陈涉发动的起义面前迅速灭亡的史实。

  5、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段在上述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见板书)拿秦与陈涉进行比较,照应第1~3段与4段,最后用“何也”引出全文结论。

  6、辩证分析:怎样看待秦亡的原因?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从结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施仁义”来统治的。这种思想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的范畴,是对孟子“施仁政”这一思想的发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秦国的逐步强大以至迅速灭亡,有着经济的、政治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以“仁义不施”作为唯一的原因。但是,应该看到,秦朝的统治者奉行愚民zheng策,激化了矛盾,的确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作者“施行仁义”的主张是针对汉初的政治而提出来的,在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所以有它一定的进步意义。

  7、归纳主题:

  本文论述了秦朝由盛到衰的变化中所犯的过失,分析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

  8、分析写作特点:

  ⑴ 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举例论证)

  1~3段皆写秦强,作者列举大量史实,先写始强,次写日强,最后写秦终于统一天下,建立了巩固的统治。写来气势充畅,有如江河行地一泻千里。4段用“然而”一转,写出了秦国的迅速灭亡。5段对以上事实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何也”问句导出全文结论。

  这种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⑵ 对比论证:

  1~3段与4段对比;5段内比;2段内比。

  ⑶ 对偶、排比,广泛运用。

  9、本篇为何从秦孝公写起?能否舍去一、二段?

  (培养辐射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过秦论》的教案】相关文章:

过秦论教案10-16

《过秦论》优秀教案通用03-24

过秦论原文译文12-02

过秦论教学反思01-02

《过秦论》《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2-16

《过秦论》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该怎样理解?09-09

高中教案教案03-05

大班教案桥教案05-26

《落日》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