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

时间:2024-05-17 09:16:54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知道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自己平时所经历的科学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归纳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使学生知道科学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的。

  2.推理归纳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是难点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按课文要求准备。

  2. 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1.让学生懂得要进入科学领域必须从自己开始。

  2.让学生对自己的外表、特征有所了解。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记录数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1.通过插图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图片与插图相结合;口头与教材相结合。

  2.通过演示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简单易做的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问题,不解释为什么。

  3.参考实验:挂物体吸盘、空气占据空间。

  4.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

  5.关于电视提问题,可安排小组讨论。

  注意:让学生提问题,首先让学生有问题,其次能够提出问题,要给出时间、机会。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问题的训练。

  二、体验活动

  1.提现成问题“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2.让学生自己填写“我认为”。

  3.两人一组体验,交换角色体验。

  4.填写观察到的现象。

  5.填写我的解释。

  6.交流我的解释。

  三、小结:

  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科学上要解释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课题。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科学这一门学科将会学得更好,同学们一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性。

  注意:重点是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气体,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空气不但占据空间,还能流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感官可以感觉空气的存在;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深入研究空气;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在动手实验前,对可能发生的现象作出假设,有助于我们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并愿意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

  教师用:1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学生用:材料1、透明的塑料袋,牙签。

  材料2、水槽,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教学流程

  导入→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1)教师谈话

  (2)播放多媒体,教师解说。

  师:这是杨利伟叔叔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太空景色!这个蓝色的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这美丽的'地球,这神奇的太空,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提出问题

  教师指向地球的外沿。

  师:这层像雾,又像纱一样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对,是大气层!我们居住的地球就是被一层大气包裹着,大气层里大部分都是空气。有关于空气的知识,你们知道哪些?

  学生自由发言。

  3、提示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了解空气。

  教师板书:了解空气

  二、利用感官初步感觉空气

  1、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感官感觉空气的存在。

  (1)师:刚才有同学说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现在大家就来看一看,看见空气的什么了?

  生:看不见!

  师:用手来摸一摸。

  生:摸不着!

  师:我们的周围是不是真有空气?

  引导学生感觉空气的存在。

  (2)师:空气是看不见来又摸不着,要研究它可就难了。谁来想想办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师生讨论,演示用塑料袋抓空气。

  师:要研究空气首先得抓到空气,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抓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哪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更方便的研究空气?

  引导学生说出用塑料袋来抓空气。并让一个学生演示一下。

  3、引导学生用感官来了解空气。

  (1)师:有了空气,我们可以用身上的哪些感官来了解空气?

  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师:老师现在用你们教的方法来感觉空气。

  教师演示

  师:老师感觉不到空气!看来还不行,得再想想办法!

  师生讨论得出在袋子上扎一个孔,让空气吹出来,再来感觉。

  师:老师现在试一试,看这个办法灵不灵?

  教师演示

  (3)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①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②学生用塑料袋抓空气,并用感官感觉空气。

  ③学生做记录。

  ④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4)教师小结

  三、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能够流动

  (一)、实验一、纸的奇遇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一个透明的杯子、旧报纸。

  1、教师谈话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好,老师太高兴了!老师打算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欢迎吗?

  2、师生合作演示,学生猜测

  (1)教师找一个小朋友当助手。

  (2)教师拿一小张旧报纸。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再把纸放入水中。

  师:纸放在水里,会湿吗?

  学生回答后,让小助手捞上来给学生看一看!

  (3)教师又拿出一张纸交给小助手让他像真正表演魔术一样,向学生前后展示这张纸,并拿到学生的座位前,让学生摸一摸,证实这的确是一张普通的旧报纸。

  教师接着拿起杯子,把杯口朝向大家晃动几下,然后,教师让小助手把纸捏成一团,用力塞入杯子的底部,教师检查后,对小助手说:请把透明的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

  紧接着,让学生猜测纸会湿吗?

  师:大家猜一猜纸会湿吗?

  学生猜测

  2、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2)小组动手实验、讨论、做记录

  (3)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3、学生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得出结论

  师:水没有碰到纸,所以纸自然是干的。为什么水进不到杯子里?

  学生回答

  教师边演示边小结: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杯子里有一大段“空”着,杯子的这一部分地方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水就不能进去,杯中的纸自然就不会湿了。

  师:纸放到水里,居然不湿,我们来给这个实验起个名字吧!就叫纸的奇遇,(师板书)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知道空气占着地方,也就是说空气占据空间(师板书)

  5、实验延伸

  师:如果让你接着做这个实验,你还会怎么做?

  生说一说

  (二)实验二、谁赶走了杯子里的水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2个透明的杯子。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1)教师拿一个杯子放进水里,让杯子装满水,举起来问:大家来想想办法,可以用什么东西把杯子里的水赶走?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2、教师演示

  教师把一个杯子斜着放进水中,使杯中灌满水,用另一只手把第二个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中。

  在水下,把两个杯子靠在一起,倾斜第二个杯子,使第二个杯子的气泡跑进第一个杯子。

  3、学生实验

  (1)老师提出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讨论、做记录。

  (3)学生汇报

  (4)师生交流

  (5)教师小结

  师:看不见的空气在能看见的水里流动,形成气泡,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空气,这是科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能借助看得见的东西看到它,科学真得太有趣了,对不对?

  四、总结

  1、出示两幅空气污染的对比图片,教育学生从小要知道保护环境,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播放课件《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让学生回去寻找空气在这里发挥的作用。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3

  课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9课浮与沉》

  教材分析

  浮与沉》是河北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共安排了三个逐层递进的教学活动:

  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

  2、认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3、感受浮力。旨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研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并从而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沉浮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基础,加之本课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探究性极强,学生在一次次经历中对原有认知不断修正、完善,三维目标得以落实,科学素养获得和谐发展。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从实际出发,把握深广度,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有条不紊地操作、用符号记录、体验感受到用语言表达、比较归纳、概括同类事物的共同性质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浮和沉的自然现象,通过实验,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浮力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积极的科学态度。

  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可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物体沉浮现象;

  2、实验设计: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固体和液体》中的第2课。本课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活动,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液体,了液体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体积、质量等方面的常见性质,引发学生对液体种种性质的认识。教学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描述所知道的各种液体的性质。教科书第27页提供了一个场面,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找出身边的各种液体,而且越多越好。课文还提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四种常见的液体:食用油、水、蜂蜜、牛奶,让学生在进一步的观察中,了解它们的性质。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进一步发现液体的性质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发现液体的各种性质,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第28页的第一幅图是比较四中液体的性质,把三种不同的液体倒入斜放的板上,通过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说明不同的液体,粘稠度不同,通过对四种液体的比较,发现它们的颜色也是不相同的。

  第二幅图是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并重点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第三幅图是量出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油,在天平上比比看,谁轻谁重。

  称量与水体积相同的油和蜂蜜的重量,通过比较说明同样多的水和油,油比水轻。这里暗含着“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的知识。第二、三幅图都是通过让学生探究得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这一部分内容,涉及的实验所用仪器比较多,难度也较大。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归纳研究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中低年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对于科学研究也有着极高的热情,愿意积极参与并且动手实验。但是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只是有限的一段时间,没有较长时间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水知道了水的基本特征,也学会了用不同的感官认识物质,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轻重等性质。

  2、知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科学探究:

  1、愿意采用多种方法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科学态度:

  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2、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初步渗透液体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气味、轻重、粘稠度、体积等方面的性质差异。

  【教学难点】

  认识液体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等性质,了解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牛奶、水、食用油、蜂蜜、烧杯、量筒、天平、等。

  学生材料:沙漏、火柴、香、牛奶、水、食用油、蜂蜜、烧杯、托盘、抹布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液体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做饭洗衣服,都要请它来。”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

  生:水。

  2、师:对了,就是水。咱们以前就研究过水,还记得水有哪些性质吗。

  生: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

  3、师:像水这样的物体我们称为液体,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液体。(板书课题:9、认识液体)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入新课,将液体的性质谜语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复习了以前学习的水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

  二、辨别分析,明确液体的概念

  1、(教师出示图片)孩子们,咱们来找一找,看看图中哪些是液体。

  生:汗水、针筒里的药水、雨水、牛奶、酱油、食用油、自来水汽油等都是液体。

  师: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液体呢。

  生: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2、师:哦,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就是液体呀。那咱们来看看,流动的沙子是液体吗。

  (不是)

  师:请大家拿出沙漏仔细地观察。流沙是液体吗。(收沙漏)

  生:流沙虽然会流动,但也不是液体,而是固体颗粒。

  师:沙子有固定的.形状,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这是固体和液体很大的不同。

  3、师:那烟雾呢,是液体吗。

  生:也不是,是气体。

  师:刚刚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测,你们的猜测对吗。

  要怎样来验证呢。

  生:实验。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香和火柴,待会可以点燃香,认真观察烟雾。不过在使用火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烫到手了,观察好了,请大家像老师这样将香熄灭,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火柴和香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师: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

  生:烟雾是气体。

  生:烟雾是粉尘颗粒物,是固体,因为质量很轻,可以飘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烟。

  师小结:你说得非常正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烟雾和流沙都不是液体,因为液体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体。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通过师生、生生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辨析这些物质为什么是液体,既复习了固体相关知识,又明确液体的概念。]

  三、活动体验,借助感官认识液体性质

  1、师:(教师出示四种液体,装在中号烧杯里)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种液体,分别是食用油、水、牛奶和蜂蜜,先用你们的感官去看一看,这四种液体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呢。

  生:颜色不同。

  (板书:颜色)

  生:水是无色的,牛奶是乳白色的,油是金黄色的,蜂蜜是深黄色的。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气味不同。(板书:气味)

  生:我闻气味知道的,水是没有气味的,有点奶香的是牛奶,有点大豆香的应该是油,有点甜甜的应该是蜂蜜。

  师:还有吗。

  生:味道不同。

  (板书:味道)

  生:水是没有味道的,蜂蜜是很甜的,牛奶有点甜的,食用油。(板书:透明度)

  生:水是透明的,牛奶是不透明的,食用油和蜂蜜是半较透明的。

  师:(板书:透明度)透明度也不同。

  生:他们的质量也不同。

  师:(板书:质量)

  2、师:看来不同的液体很多性质是不一样的。那同一种液体呢。

  它们装大大小小的瓶子里有不同吗。

  生:质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

  师:哦,质量不同,多少的情况不一样。

  那到底装了多少呢。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呢。

  生:可以用有刻度的杯子来量。

  [设计意图:突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事物是复杂的,因此认识事物需要用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不同的液体,学生通过看、闻、摸等方法对这几种液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对液体的黏稠度和流动性有了认识。]

  四、合作探究,进一步探究液体的性质

  (一)活动:测量液体的体积

  1、师:孩子们真聪明。在科学上,我们使用量筒或者量杯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量筒。

  请大家仔细观察,量筒上都有什么。

  生:有刻度,有数字,有英文字母。

  师:这个英文字母ml表示毫升,毫升是一个体积单位。这个数字表示量程和单位,表示一次最多测量500毫升的液体。

  师:如果没有标注量程,我们又怎么知道量筒最多测多少呢。

  生:可以看最高处的数值。

  师:那这个量筒最少测多少呢。(50毫升)

  师:对。孩子们你们看,这里还有一些刻度,你知道一个大格表示多少毫升吗。(50毫升)

  师:每一大格里面还有很多小格,一个大格里有多少个小格。我们来数一数。(10个)

  师:每一小格又表示多少毫升。(5毫升)

  师:(出示量筒)怎样正确使用量筒呢。咱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播放视频)

  师:谁再来说一说使用量筒要注意什么。

  生:

  1、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缓倒入量筒;

  2、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出保持水平。

  2、师:明白了吗。好,那咱们现在来量一量这些液体的体积是多少。

  记得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如果液体洒落桌面,请用毛巾擦拭干净。

  开始。

  3、教师巡视指导。

  4、师:都测量完了,咱们来听一听你们量出的结果。

  学生汇报:

  5、师:通过刚刚的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

  师:你真是一位小科学家。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动脑过程。

  任何一项研究都是思维在前,行动在后。

  在设计上每项活动前老师都会让学生去动脑想一想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想。学生设计研究方案。

  这些设计都会增强学生活动的目的性、有效性,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去实验、去动手。]

  (二)活动:观察比较液体的粘稠度

  1、师:孩子们,你们刚刚测量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哪一种液体测量起来比较麻烦。

  生:蜂蜜。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蜂蜜很黏,流得慢。

  2、师:哦,也就是说这些液体的粘稠度和流动速度也不一样。咱们来进行一场比赛,看看这四种液体谁流动得快,谁流动得慢。

  师:怎样才能比较他们流动的快慢呢。

  生:我们可以做液体流的快慢的比赛。

  师:在做液体流的快慢的比赛时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生:液体的要一样多。

  生:要同时开始流。

  3、师:你认为哪种液体会流的比较快,哪种液体流的比较慢呢为什么。

  学生猜测。

  师:你们的猜测对吗。

  咱们还得通过实验来验证才行。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下实验材料,有托盘,水槽,和相同体积的四种液体,待会咱们每个组的四个同学合作实验,让这些液体同时从起点流向终点,同时请大家记录下实验结果。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谁跑得最快。

  谁最慢。

  生:水最快,蜂蜜最慢。

  师:为什么蜂蜜最慢呢。

  生:因为蜂蜜很粘,粘稠度最高。

  师:哦……蜂蜜的流得最慢,粘稠度最高,那就说明粘稠度越高的液体流动速度越慢,粘稠度越低的物体流动速度越快。

  6、师:孩子们,想一想:如果我们选用的蜂蜜比今天的还要粘稠得多,你觉得会怎么样。

  生:流得更慢。

  师:如果它都粘稠得都流动不了了,那它还是液体吗。

  生:不是。

  师:正是因为蜂蜜粘稠(ppt),所以生产厂家在蜂蜜包装上标注的都是蜂蜜的质量。孩子们,蜂蜜有质量,其他液体也有质量吗。

  生:有。

  [设计意图:《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设计结构性的材料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为最终解决问题服务。在设计上每项活动前老师都会让学生去动脑想一想研究的方法,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想。

  这些设计都会增强学生活动的目的性、有效性,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去实验、去动手。]

  (三)活动:比较液体的质量。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

  难点: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

  1.出示一杯清水,提问: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注意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

  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

  二、探索: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

  1.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预设: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

  2.追问: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

  小结: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

  3.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学生举例)

  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理解为水蒸气时,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

  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6.交流方法。

  7.课前的实验方法参考

  实验要在前几天完成实验并记录。

  方法一: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方法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3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围绕三个问题,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派代表作集体交流,问题逐个解决。

  问题一: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小结:没有盖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

  问题二: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预设:一是小水珠,二是水蒸气

  小结:这确切地来说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问题三: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形成韦恩图,学生补充修改自己的活动手册。)

  四、拓展(预设2分钟)

  思考: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信息。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6

  一、教材分析:

  玩具是学生的童年伙伴,每个小学生都是在玩玩具中成的。对于玩玩具,学生具有非常鲜活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

  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二、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三、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玩具。

  教师准备各种玩具的图片、投影片等。

  教师自制各种玩具的课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难点: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上科学课,它将把我们带进科学的大门,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先从玩玩具开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学。

  (二)学习新课:

  1 、提出问题

  同学们可以先玩自己带来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学们交换着玩,还可以上来挑选老师带来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玩。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么玩有趣味性,怎么玩有创造性。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

  2、猜想假设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么玩,有哪些趣味玩法和创新玩法?

  学生分小组回答。

  教师评价: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说明你们在玩玩具的同时学会了观察。

  教师提问:

  同学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

  这么多“为什么”,怎么去解决呢?我想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勤于研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得到解决。

  3、制定方案

  提出活动要求: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问题,说明你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一点儿也不比科学家差,老师真佩服你们!在研究过程中,你们对现在的玩具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就让你们当一回“小科学家”、“小设计师”,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设计或改进一种玩具。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把它画出来,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开动脑筋。看哪个小组设计或改进的玩具最具科学性,最新颖!

  4、实施探究

  玩具信息的收集、结论的得出

  5、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介绍作品。

  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你们已经迈出了创造发明的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玩具店的橱窗里一定会摆上你们的作品。

  6、课堂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老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课堂评价表,这张表共有三项内容:我的兴趣、我的问题、我的设计。如果你对这节课非常感兴趣,提出的问题很多,对自己的设计非常满意,就在三颗星下面打上“√”,如果比较满意,就在两颗星下面打上“√”,如果一般就在一颗星下面打上“√”。

  学生进行课堂评价。

  7、拓展创新

  同学们40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课下,请同学们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①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几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②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玻璃、纸、布等。

  (2)科学探究。

  ①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②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③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懂得材料的使用情况标志着一个社会技术发展的水平。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将能够了解生活中的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并能通过调查身边常见的材料,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学习成果评价:

  (1)概念发展。

  层次①:学生不知道周围的物体是由材料做成的。

  层次②:学生知道了周围的物体都是由材料做成的,材料种类不同。

  层次③:学生清楚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玻璃、纸、布等。

  (2)探究能力。

  层次①:学生能感知身边的材料。

  层次②:学生通过调查能辨认不同物体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层次③:学生能观察并描述常见材料的主要特征。

  教学背景: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一般都是由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学生对物体非常熟悉,因为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可以直接凭感官体验。而材料这一概念相对抽象,虽然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材料名称、特性、用途等未作系统的研究,因此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在研究材料的活动中,希望他们把具体事物与词汇建立联系,并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并逐步发展他们用语言描述材料特性的能力。

  教学准备:

  ①用各种材料做成的物品。

  ②课件(古代材料和现代材料)。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知道我们这节课要研究什么吗?那么什么是材料呢,举例说一说。看来同学们对材料并不陌生,那么材料在生活当中究竟有哪些应用?每种材料又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板书课题)

  2、调查了解身边的材料。

  (1)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身上穿的、佩戴的、随身携带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看来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判断得也很准确,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完成两项调查。调查一下书包里的物品和教室里的物品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边调查边记录,小组讨论调查哪里的物品,到老师这里取记录单。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调查结果展示汇报。

  (4)小组交流:材料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又有哪些应用?

  (5)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3、探究材料的特性。在我们周围,很多物品都是由多种材料做成的,比如一扇门就用了木头、金属、玻璃等材料,那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呢?下面我们就任选一种材料进行研究,看一看每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它们在制作物品时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1)小组讨论,到前面取材料。

  (2)学生活动,探究材料的特性。

  (3)汇报交流。

  4、拓展延伸。材料无处不在,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材料组成的物质世界里。

  (1)思考:如果没有材料会怎么样?

  (2)课件出示:古代材料和现代材料。

  (3)总结,提出希望。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8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学生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学生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机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做小实验,使学生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一些科学现象。

  2、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3、激发学生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妈妈。

  2、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有关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木偶表演,提出尝试问题

  教师以兔妈妈带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故事情景导放课题,提出问题:“小朋友,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

  二、小朋友做小实验(学生第一次尝试,分组活动)

  1、学生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教师提出尝试问题: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水热了就会有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讨论:你平时看到过“蒸发”现象吗?

  (发散性思维)

  三、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学生第二次尝试,集中活动)

  1、请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还是热的?

  2、倒热水在杯里,问:杯子里冒出来的是什么?(水蒸气)

  3、把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出现什么?

  为什么玻璃片上会有小水珠?得出实验结果: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珠。

  四、放幻灯(通过直观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的科学现象)

  1、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厅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2、请小朋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结合幻灯)

  3、请小朋友把“天上为什么会下雨”的小秘密告诉兔妈妈和小兔。

  五、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1.请学生试着说出雨的好处。

  2.请学生试着说出雨的危害。

  3.总结学生讲的雨的好处的危害,教育学生从小学知识、学本领,长大当下名科学家,要让雨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9

  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四、饲养蜗牛

  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3、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4、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蜗牛(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xx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0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身边的植物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 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 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想了解与植物有关的事情。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l

  教学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那你知道咱们校园里 有多少种植物吗? l

  教学新课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1、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

  2、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植 物特征,认识植物。

  3、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4、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

  5、教师小结。 l 拓展延伸 继续了解认识本地的一些植物。 第二课时 l

  教学导入

  1、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l

  教学新课

  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 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5、教师小结。

  二、有趣的植物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

  2、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 拓展延伸 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略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 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 植物

  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2

  教学目的: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通过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

  3、养成实验中仔细、耐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一份:烧杯4只,玻璃棒4支;砂糖、高锰酸钾、砂子、粉笔、食盐、面粉、味精和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研究“溶解现象”。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1)观察砂糖是什么样子的?

  (2)观察砂糖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把砂糖放入水中,渐渐地砂糖的小颗粒就不见了。(当学生使用各种感官时,提醒学生:当你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时,千万不要去尝!)

  (3)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砂糖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2、对问题作出推测(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说法)。

  (1)化了;

  (2)到水里去了;

  (3)变得很小了,到水里去了;

  (4)变得很小很小,分散到水里去了。

  3、设计实验:学生仍然会设计用砂糖放入水里观察;教师建议改用高锰酸钾代替砂糖进行实验。

  4、实验操作:把一小颗的高锰酸钾晶体轻轻地放入一杯水中,不要搅拌,静静地观察一分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大约一分钟后,将会看见水中高锰酸钾颗粒的周围有紫红色的像云雾一样的物体向外扩散;这时再轻轻地搅动一下,就可以看见紫红色的云雾向水的四面八方扩散开去,最后,这一杯水全部变成了均匀的紫红色。

  5、得出结论:高锰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像砂糖、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溶解现象。

  6、运用知识。

  将砂子、粉笔、食盐、面粉、方糖果、味精和五香粉等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哪些物品溶解了,哪些物品没有溶解。并在课本42页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下来。

  三、研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的溶解。

  1、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

  学生会想出很多的办法做实验,比如:用热水来溶解,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不停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等。

  2、交流实验情况,将实验方法记录在书上表格中。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让学生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及所发生的变化,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对溶解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见了”的问题。 首先我创设情境,以一杯不知名水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是一杯什么水,我们怎样知道它是一杯什么水呢?”通过运用一些感观,在尝的基础上知道了它是一杯糖水。再我揭示课题,学生都知道糖是透明的颗粒状的固体,而杯里并看不到糖,这时已经引起了它们的思考和猜测“糖到哪里去了”学生猜测。让学生验证猜测,小组合作完成以黄砂糖代替白砂糖完成这个实验,看糖到底到哪里去了。实验证明糖颗粒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提出“溶解的现象”这一概念。然后深入探究,知道了糖能在水中溶解以外,还有哪些能溶解呢?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在水中溶解呢?以问题引入,加深学生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小组合作实验,培训每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证实实验结果是否和自己的猜测想符合。实验证明,食盐、味精能溶解,粉笔、砂不能溶解。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扩展视野。水能溶解的物体很多,这是水的一个重要作用,人们利用这个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做了很多事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水的溶解”,认识到水对人们的重要性和科学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后,让学生讨论怎样可以加快溶解,课后延伸。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寻找生活中的科学,提出相应的问题。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和修正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做一个有心人,到生活中去,认真观察和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的踪迹。科学就蕴藏在这些问题中间,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奥秘吗?请提出更多问题,存入问题银行。以小组讨论。

  2.整理与交流(问题大比拼)

  把自己的问题归归类,再交流。

  先把科学问题与其他问题区分开来。

  把科学问题分成几大类。在每一类问题中都选出个自己认为更好的问题,与大家交流。

  3.评选出问题。如“最有深度的问题”、“研究价值的问题”等。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瓷与玻璃的相同与不同。

  (2)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和瓷的相同与不同,如硬度不同,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颗粒的粗细不同等。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玻璃和陶瓷特点的相同点,如不会生锈、腐烂,不容易深化,容易清洗,都容易被打碎等。它们的不同点是玻璃可再生,而陶瓷不可再生等。

  (2)了解玻璃与陶瓷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制造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

  (2)体会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陶瓷的应用还相当普遍。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一些玻璃、陶瓷用品,变色眼镜玻璃片、陶片、瓷片、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物品是什么做的,干什么用的。

  (1)学生汇报。哪些物品是用玻璃做的,哪些物品是用陶瓷做的。在些什么用途?

  (2)师生小结。

  2.研究玻璃和陶瓷。

  (1)用放大镜观察、铅笔敲、互相刻划以及其他工具,研究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与相同点。还可以用到其他的方法。

  (2)学生研究后汇报。

  (3)教师演示用其它的方法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后会变软,而陶瓷不会变软;玻璃可以再加工,而陶瓷不能再加工。它们都可以作为盛东西的容器,而且保存效果好,因为他们不会生锈、腐烂。

  (4)师生共同小结小结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比较陶片和瓷片有什么不同。

  可以用互相刻划比较软硬,放大镜观察颗粒的大小。从而区别陶与瓷。

  4.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1)介绍中国的陶瓷技术。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在英文中“陶瓷”与“中国”是一个词,“ahina”。

  (2)学生阅读P56的图,想象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3)小组交流。

  (4)个别同学汇报交流。

  5.介绍陶瓷和玻璃的广泛用途。

  (三)课后作业。

  用泥土制作一个陶瓷模型。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15

  【教材简析】

  《热空气和冷空气》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第3课的内容。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征,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具有流动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从空气的流动性引入空气受热和受冷时会怎样流动的话题,指导学生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认识到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进而认识地球各个地方冷热不同,造成空气冷热不均,导致了冷暖空气的循环流动而形成风。

  教材安排了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供学生探究,第一,认识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第二,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研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第三,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第四,解释现象,推想风的成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是科学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应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上来。通过二年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科学课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但对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学生难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和分析进行认知。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2.知道当温度有冷热差别时,空气就会流动。

  科学探究目标

  学会做热空气上升的实验。

  科学态度目标

  1.对于温度带给空气的变化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主动参与探究,积极分享成果。

  2.能够细致地观察,如实地记录和描述,理性地分析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热空气上升”

  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感受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是因为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频(冷热空气对流、风的形成)、集气瓶、毛玻璃片、热水、冷水等。

  学生准备:蜡烛、火柴、纸蛇、热气球袋、纸筒、线香、风的形成材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通过上两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空气除了能占据空间,有质量,还具有什么性质呢?

  生:会流动。

  2.师:在每个小组的实验盘中都有一支蜡烛,大家观察蜡烛的四周有什么?(生:空气)

  3.点燃蜡烛后,蜡烛周围的空气有什么变化?(生:变热了)

  4.师: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了就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会怎样流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热空气和冷空气(板书课题)。

  二、提出问题,合理猜测,实验探究

  1.师: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变成了热空气后会怎样流动呢?大家来猜一猜。

  生:向上、向下……

  2.师:要怎样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测呢?请阅读课本P7页,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又好又多。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撒一些很轻的碎屑状的东西,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生2: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会很轻的会转动的物体。

  生3: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很轻的塑料,看塑料袋会不会“飞起来”。

  3.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老师这也有一个想法: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把手放在蜡烛火焰周围的不同方位,感受热风往哪个方向流动。

  4.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时请注意:①不点燃蜡烛前,先将实验物品放到蜡烛上方,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②组员做好分工,密切合作;③认真观察,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如实记录实验现象;④注意安全,准备一块湿毛巾,发生意外时迅速将湿毛巾盖在火焰上,然后远离燃烧物,不要伤到自己或引燃其他物品。

  5.学生进行实验:纸蛇转动的实验、感受热风流动的实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进行指导。

  6.教师演示:模拟热气球上升的实验。

  7.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什么?(学生汇报)

  生1: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纸蛇不会转,点燃蜡烛后,纸蛇就转动起来了,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

  生2: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塑料袋是瘪的,点燃蜡烛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然后就飞起来了,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

  生3: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将手放在蜡烛周围,没有什么感觉,点燃蜡烛后,我们在火焰上方感受到了热风吹到手上的感觉,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

  8.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纸蛇和塑料袋的运动,推测出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我们能用眼睛看到热空气向上流动吗?(生:不能)为什么?(生:因为空气是透明的`)

  9.分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屏幕前,用强光电筒照射火焰,这时,就会看到火焰上方空气的影子在不停的向上运动,这进一步说明了空气受热后会向上升。

  第二课时

  三、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

  1.师:同学们,当热空气和冷空气相遇后会怎么样呢?请看课本P8页的实验,思考①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烟会怎样流动?这说明了什么?②将冷瓶与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后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

  2.师:我们通过一段录制好的实验视频来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播放多媒体视频)。

  3.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

  生:我们看到热瓶内的烟向上流动,冷瓶内的烟向下流动,形成一个循环了。

  4.师:观察得很仔细,将热瓶放在冷瓶上面又是怎样的现象呢?

  生:热瓶内的烟一动也不动。

  5.师:谁来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不会向下流动。

  四、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现在老师家要安装暖气片,你觉得安装在什么位置合适呢?为什么?

  生:墙的下方,因为热空气向上流动。

  2.师: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

  生:因为冷空气向下流动。

  3.师:刚开始上课时,通过复习我们知道了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请结合第一课空气占据空间的相关知识,根据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看课本P10页的图说一说大自然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生(尝试解释):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这时热空气就会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就会腾出空间,冷空气会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4.风是我们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中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风?试一试。(生尝试)

  5.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科学无出不在,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善于观察,多动手多动脑,你们也能成为科学家。

  五、拓展提升

  阅读课本P9页,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想一想实验说明了什么?

  【板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上升下降轻

  热空气和冷空气重空气总是在循环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4-25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3-11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2-24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范文05-06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0-30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04-04

大班上册科学教案:有意思的包谷03-06

(精华)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01-03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05-15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