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古诗词教案实用(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教案 ,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词教案 1
【设计理念】
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反复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运用诗意语文的建构策略,以情感人,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入情,悟情,融情,升情。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
2、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
3、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
4、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
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
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学习《秋思》:
1、指名朗读古诗。
2、交流诗的大意,结合重点词随机点拨引导:
⑴ 体悟“见”之萧瑟:
“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
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
唐代洛阳应该是何其的繁华,然而这一切诗人却视而不见,见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风!
⑵ 想象“意”之万重:
“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
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啊,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情感朗读前两句诗。
⑶ 品味“开”之内涵: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
“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那一刻,你的神态,你的举止又怎样?──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你就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你会怎么说?这两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情感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这个“开”字,你读懂了什么?
3、诵读提炼:
千言万语说不尽,千愁万绪难落笔,这正是──(学生齐读古诗)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
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学生背诵全诗)
学习《长相思》:
1、看插图,说词意:
欣赏课文插图,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说插图所绘情景,并从这首词中找到相对应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词的大意。
2、讨论:
⑴ 抓意象,山水风雪行:
说说“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意思。(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
能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吗?(千山万水、风雪交加)
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⑵ 品意蕴,故园无此声:
“此”是什么意思?“此声”是指什么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声音?(随机点拨“千帐灯”、“聒”)这样的声音这样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顶顶帐篷,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宿营的寒夜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指名朗读这首词。
“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详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这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融成了一个字,一个包容作者此时心中一切所想所思的字,那就是──(学生齐“碎”。)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
从这一个“碎”字,你读出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再读下阕。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再次回读这两首思乡诗词。
2、体悟这两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前者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后者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最终目的都为抒情。)
3、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师生共同激情回顾《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秋思》、《长相思》。
5、课后收集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交流。
【设计点评】
诗意语文致力于一种文化场的建构,将课堂视为一张文化的网、一扇文化的窗、一口文化的井。本案的设计,字里行间莫不渗透和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和风韵。乡关、乡愁、乡思、乡情,这一亘古弥新的文化主题、文化意象,成了本案设计的逻辑原点,并内在地做为主线贯穿全程。体悟“见”之萧瑟、想象“意”之万重、品味“开”之内涵,可谓深得诗词学习之三味。诗意语文将诗词学习提炼为“举像”“造境”“悟情”这三大招数,由三招方能证得诗之三味。其实,这三招并非在时间逻辑序列上展开的三个环节,而是在空间逻辑序列上呈现的三个侧面。即:在举像的同时造境、在举像的同时悟情,举像、造境、悟情实乃一招之三面。这一招,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即为一个“见”字。本案的设计,正是在“见”招上用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看“秋风”之像、入萧瑟之境、移思乡之情,此一例也;忆“故园”之像、造温馨之境、悟心碎之情,此二例也;举“开封”之像,见“匆匆”之境、融游子之情,此三例也。这样的例证,在本案中可谓俯拾皆是。在“举像”“造境”的同时,本案总是高度自觉的将“移情”“悟情”“激情”“化情”融入其中。说到底,文化之要义还在把握人之常情。人之常情,才是亘古弥新、千秋不移的文化之魂。
古诗词教案 2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课外古诗词诵读》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属于课外自读古诗词。
二、学情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初步具备了读古诗词的一些经验,可以自己简单的读一读古诗词,但是可能还在没有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诵读古诗词。
2、能自己对古诗做简单赏析,并积累阅读古诗词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能自己对古诗做简单赏析,并积累阅读古诗词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昨天晚上我备课的时候,感觉这节课要读的这四首古诗,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写作的方法多样,可读的角度较多,我就有点纠结,要从哪些角度带领你们读呢?不好选择,只好来寻求你们的帮助,你们来和我说说,你们平日里是从哪些角度来读古诗词的?
(二)自由批注
师:我们上学期在现代文阅读中涉及到了批注阅读的方法,本单元在名著阅读中也提出了批注的'方法,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以往阅读古诗词的经验,从四首古诗中自选一首,自选角度做一个批注。
生:批注
(三)发言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所做的批注。
2、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交流过程中指导朗读。
(四)呈现老师批注
1、怎样理解“诗中有画”?
2、第二首诗中诗人的思乡之情怎么传达出来的?
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五)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读古诗
(六)我们一起来有情感的朗读四首古诗词
(七)学生任选一首诗一个角度,动笔写一写赏析
1、学生交流自己写的赏析;
2、教师进行相关语言表述的指导。
(八)作业:积累背诵四首古诗词,并继续完成其它三首诗的赏析。
古诗词教案 3
教学内容:学习《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3、认识课后三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本课教学1课时。
教学流程
本课阅读要以感情朗读和欣赏为主。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古诗词三首》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
1.教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篇。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依提纲交流汇报
1、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
2、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
3、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
三、再读知意 交流
1.踊跃发言,小议学法。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么方法来学?
2.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3.回归文本,自由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不明白?
(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交流。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写了什么意思。
四、细读悟情 交流
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
2.配乐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默读,画出描写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写繁花似锦,哪些描写蝶舞莺啼。
4.投影花景,说说观后的感觉5.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指名读,对比读,齐读。)
6.刚才是路边看花,现在让我们走进花丛中。你看到了什么?又听了什么?引导 读书。
7.这是一个怎样的“留连”?这是一个怎样的“自在”啊?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指名读,评读,比赛读,齐读。)
9.配乐朗读全诗。
五、检测反馈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六、布置作业
搜集杜甫的诗歌,背诵其中的几首。
板书设计: 知诗人 解诗题 –抓字眼 明诗意—读诗句 、悟诗情
古诗词教案 4
一、知识备查,扫清障碍
1.作者简介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的哪位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的诗人是谁呢?
预设:温庭筠(出示课件38)
温庭筠(约801—866),唐代诗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是政亦有所反映。词多写闺情,风格浓艳。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他也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代表作有《梦江南》《望江南》等。
2.诗歌背景
教师:了解本诗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本诗背景。
预设:(出示课件39)
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被贬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记载,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当年温庭筠58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此诗当是温庭筠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近六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的心绪,去国怀乡之情在所难免。
二、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1.同学们,下面我们把诗歌疏通一下,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和读音。
(学生听读诗歌范读,朗读诗歌,注意朗读停顿。)(出示课件40)
朗读提示:
商山早行
温庭筠(yún)
晨起/动征铎(duó),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ú)叶/落山路,枳(zhǐ)花/明驿(yì)墙。
因思/杜陵梦,凫(fú)雁/满回塘。
(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出示课件41)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②叶落山路,枳③花明驿墙。因思杜陵④梦,凫⑤雁满回塘⑥ 。
预设: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铎:大铃。
②槲:一种落叶乔木。
③枳: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④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这里的“杜陵梦”当是思乡之梦。
⑤凫:野鸭。
⑥回塘:边沿曲折的'池塘。
2.翻译诗歌。(出示课件42)
(学生同桌讨论翻译,教师适时点拨译文。)
预设:
三、细读古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仔细阅读本诗的每联,然后分别对每联进行讨论赏析。
1.首联(出示课件43)
诗句展示: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教师: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早行情景?
学生:首联描绘了羁旅之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的情景。
教师追问: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2.颔联(出示课件44)
诗句展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教师: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意象具足,实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学生1: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
学生2: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颈联(出示课件45)
诗句展示: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教师:“明”字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学生:“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的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
4.尾联(出示课件46)
诗句展示: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教师: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1:内容上,表达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学生2:结构上,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四、课堂小结
这课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诗的主题。(出示课件47)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本诗中,“客行”蕴含着自己漂泊在外的悲伤;“早行”突出前路的艰难与愁苦;梦中家乡“凫雁满回塘”的情境永远是梦中的常客,表达了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附录: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四首课外古诗基本按照“知背景——多样诵读——析文眼——感悟情感”的方法来教学,呈现给学生学习课外诗歌的基本思路和常规方法,便于学生生成自主学习课外古诗的能力。同时四首诗都采用了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特风格;又采取了拓展阅读法,从对诗人不同诗歌的品读中使学生习得诗人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进而提高学生鉴赏诗人诗情、诗风的能力。
【课后预习】
1.利用工具书疏通第15课《故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扫清学习障碍。
2.理清文章情节,文章每一部分又写了哪些内容?用自己的话归纳。
3.分析闰土、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古诗词教案 5
《辛弃疾词两首》
[南宋]辛弃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
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到宋词的豪放派向来以“苏辛”并称,辛弃疾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词的豪放风格,“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词的豪放风格与其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二、知识预热
1 、正字音
2 、辨字形
3 、介绍作者
辛弃疾( 1140- 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 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辛弃疾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弘,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三、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 、听录音,正音。
提示:①把握韵脚,际髻、意、未、气、泪,韵脚均为入声,应读得浑重有力一些。②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③全词抒情色彩浓烈,朗读时注意把握。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二)赏析探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上阕即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下阕直抒胸臆,是一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门的愤懑、怨恨和痛苦。
辛弃疾满怀爱国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他上疏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 1170),他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1 、上阕
( 1)前两句写江景,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些词句富有表现力。
策略:注意赏析“千里”“无际”。
【明确】抓住了江南秋季的特点,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气象阔远。“楚天”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水随天去”的“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写出了江南秋季的特点。
( 2)“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缘何而发?
策略:注意赏析“愁”“恨”,可结合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更便于学生理解。
【明确】“遥岑”即远山。放眼望去,那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这些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作者采用移情及物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愁恨”从何而来?词义间留下的空白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北望之际,中原收复无日,南望之时,朝廷主和,偏安一隅,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种种是词人恨之深、愁之大者。
(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景,组织学生讨论“落日”“断鸿”“游子”几个意象的含义。
【明确】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落日”本是自然景象,在此含有南宋国势衰败的意思。“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游子”指自己。这几句写景寓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象鲜明,含义丰富深刻。
( 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应如何理解?
策略:这几句是全文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看”“拍”几个动词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传达出的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明确】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第一个动作是“看”,看似平淡,却平中见奇。擦拭得锋利锃亮的武器,却闲置身旁,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之叹。第二个动作是“拍”,作者用肢体语言表达了某种情感,“栏杆拍遍”是表壳胸中难以言说的抑郁苦闷,只能借拍打栏杆来发泄。这相,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两个动作描写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却没人是他的知音。
( 5)小结
上阕写景抒情,由江景到山景到落日、断鸿、游子,最后到动作描写,景中寓情。
2 、下阕
学法指导:下阕用典多,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将教师讲解与学生读注解和探究讨论结合起来,从而理解精当的用典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说明作者对张翰辞归持何种态度?
【明确】季鹰即晋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乡。从“休说”看,作者反对张翰回归。张翰因见齐王将失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着危机而隐退。又是一年西风紧,张翰即使有家也难归,实际这里的张翰应是作者自指,家乡沦陷,有家难归,流露出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几句,是作者对哪类人提出的批判?
【明确】是对许汜这类人提出批判,许汜当天下大乱之时,并无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问舍,贪图个人享乐,陈登瞧不起他,刘备对他更是嗤之以鼻。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在全词中有何地位?
【明确】流年,即时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用典,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这三句是全词的核心,所包含的意思是: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辜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
(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几句与前文基调是否一致?请简析。
【明确】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代指女子。揾,拭擦。几句的含义是:请谁来唤取红巾翠袖的少女,拭干英雄因壮志能酬而流下的热泪呢?词中出现“玉簪螺髻”“红巾翠袖”并不影响词的豪放风格,清秀婉丽的色彩,加以豪放不羁的风格,刚柔相济,豪放而不粗率。
( 5)小结
下阕用典,直接抒情言志,点出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三)概括主旨
上阕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景中含情;下阕运用典故,直接抒情言志。全词意境雄浑阔大,写景独特,景情结合,用典精当,褒贬分明,通过比兴寄托他对国事的忧虑,对朝廷的怨恨,以及年事已高、报国无门的苦闷。
(四)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词。
充分体会这首词用典的艺术魅力。
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胄掌握了政权。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虽说英雄迟暮,但雄心依旧。怀着一腔报国之情的辛弃疾面对破碎的河山,追慕着古代英雄,希望能为国出力。
二、 创作背景介绍
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掌握了政权。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通过对金用兵建立大功,因此于嘉泰三年( 1203)六月,起用力主抗战的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三月,又调镇江知府。辛弃疾虽被起用,便他看到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以,他对当前的局势深感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 1205)六十六岁时在镇江任上所作。他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能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土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追慕古代英雄,感叹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因而作词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
三、播放录音带
读这首词,应保持豪壮的基调,作者褒扬历史人物,忧愤南宋王朝,慨叹壮志难酬,应读出
昂扬的基调和磅礴的气概。
【诵读指导】韵脚:上、下阕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个字,韵脚应读得响亮,作稍长停顿。
停顿:应指导学生处理好句间停顿和句中停顿,处理好轻重缓急,整齐中富有变化。
四、 赏析探究
这首词上阕缅怀古代英雄人物,表达力主抗金的决心;下阕写历史教训和自己的经历,表达收复失地、为国立功的心愿。全词借古讽今,长于用典,形成对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学习时注意体会。
1 、上阕
( 1)前四句:怀孙权
简析:词的开头用孙权独踞江东的故事起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两句,慨叹江山虽依旧,曾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却早已作古。很有气魄的文字犹如异军突起,倾注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倾慕。事过境迁,物换星移,孙权最初在京口起事的遗迹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句式调整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给人以遗憾。“舞榭歌台”两句,写当年歌舞楼台的繁华景象,连同那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去。“风流”指英雄业绩,洋溢着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钦佩之情。
( 2)后六句:怀刘裕
简析:京口是刘裕祖居的地方,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所以词人登高远望,自然便想起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刘裕。刘裕故居随着时间风雨的冲刷,已湮没在夕阳的余晖和枯枝败叶之中,早已在人间不着一点痕迹,只有词人登高凭吊英雄。词人有一腔报国志,却难以像刘裕那样建立丰功伟绩,仰慕与抑郁夹杂着苍凉之情溢于言表。
( 3)引导学生探究 :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人呢?
结论一:两人都是遗憾京口而起事建立了政权,照应标题“京口北固亭怀古”。
结论二:作者以两人自比。作者虽力主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务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
结论三: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
( 4)小结
上阕作者登高怀古,触景生情,缅怀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赞扬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作者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宣泄了出来。
2 、下阕
( 1)前三句:引出历史教训
下阕一开始,作者笔锋一转提到宋文帝刘义隆,这有何用意?
策略:学生讨论,结合相关背景材料作分析。
提示:宋文帝好大喜功,在准备不中的情况下,听信玄谟的话,北伐后魏,想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样的业绩,结果惨遭失败。而眼下韩侂胄急于事功,草率用兵,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军事上的冒险不可取。作者想告诫韩侂胄,应以刘义隆为鉴诫,汲取教训,慎重行事。“草草”指时间仓促,行动轻率。“赢得”,换得,落得。“仓皇”,手忙脚乱。“北顾”,回头向北看,生怕北面的敌人追来。极写惨败之情状。
( 2)中间六句:追忆亲眼所见
“四十三年”至“一片神鸦社鼓”能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简析:从 1162年辛弃疾渡江到南宋,到 1205年写这首词,整整 43年。“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语序可调整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作者清楚地记得 43年前,金兵对南宋发动进攻,占领了扬州一带,作者在南归途中,一路上还能看到金兵焚烧的废墟。 43年过去了,当时的惨相还记忆犹新;可现在呢,佛狸祠下,却是一片神鸦的叫声和祭社的鼓声,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多么可悲呀!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记收复失地更让人心寒。词人将这番意思艺术地融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幅图景里,颇能发人深思。
( 3)结尾两句:怀廉颇以自况
探究:结尾提到廉颇有何用意?“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人何具体含义?
这是全词的主旨句,是词人以廉颇自况。这一年词人已经 64岁了,但他仍然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侂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也自然而然想起和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廉颇老年赵王尚且派人过问他,而自己呢?“凭谁问”,有谁来问,也就等于无人来过问,境况竟然不及廉颇,这不能不让人惋惜、忧虑、气愤。用反问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 4)小结
下阕:讽刺刘义隆是对韩侂胄的警告;慨叹“佛狸祠下”,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况,则是抒发内心的郁愤。
两首词艺术特色综合概括
1 、精当的用典
两首词都有精当的用典。《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典主要在下阕,作者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矛盾和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愁。作者先写到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西风吹来,很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立即弃官回乡;又写到三国时的许汜不关心天下大事,只想着求田问舍,作者对这两个人的做法都持否定态度。他想表明的意思是:自己既不想弃官归隐,又不肯追求享受,他决心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奋斗到底。下面又引用了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典故,慨叹岁月易逝,报国无门的惆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下阕都运用了典故。上阕作者缅怀孙权、刘裕,两人都从京口起事,创立了赫赫战功,作者用炽热、强烈的情感表达了对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依旧壮心不已精神气概。下阕用了两个典故:其一,宋文帝元嘉年间王玄谟“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惨败,意在讽喻韩侂胄急于事功,草草出兵,将会导致失败。其二,以廉颇自况,是内心的独白,是全词抒情的高潮,也是词的主旨句,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2 、借古讽今手法的运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问题。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侂胄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廉颇的遭遇是对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的讽刺。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栏杆拍遍”,就是写作者心中壮志难酬的愤慨,是对统治者不重用抗金名将的讽刺;写季鹰和许汜是对弃官归隐、谋求私利、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的讽刺。
【课内练习】
阅读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回答 1~ 4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①,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 、词的上阕用了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即指 ,又指 。“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用了杜甫《登高》中的名句: , 。
3 、词的下阕怀古,作者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简述作者为何如此推崇孙权?
4 、本词与作者同期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风格上有何不同?
【答案】
1 、作者登楼远望,不禁引发了千古兴亡之感。其中“何处望神州”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千古兴亡多少事”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问答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而词人胸中翻滚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
2 、时间之漫长久远 词人思绪之无穷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参考:①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雄大略、兵多将广的曹操较量,具有非凡的胆识。②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坐断东南”,不断征战,不断壮大,以弱胜强。③讽谏南宋王朝。孙权所处的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但他却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反衬了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风格明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沉郁顿挫,忧国、伤时、伤己,两首词同为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都不失为千古绝唱。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这两首词,同时回顾学过的《破阵子》,进一步理解和体会辛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的风格。
2 、辛词长于用典,课外摘录几首辛弃疾的词,体会其借助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所表达的情思。
[高一语文古诗词教案]
古诗词教案 6
【设计理念】
1、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
2、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同学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
1、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
2、“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课时布置】
3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假期俺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
1、课件出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
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同学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
2、再以课件形式出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假如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俺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第1课《古诗词三首》。
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开课出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可以协助同学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同学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
师:俺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1、简介作者及敬亭山:
俺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亭,读ting,俺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
2、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
3、同学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4、交流:
⑴学了古诗,你明白了哪些内容?
⑵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讨论。
设计意图:鼓励同学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熟练自读,再通过注释,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
三、介绍背景,探究其义
1、教师介绍李白作诗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2、再读古诗,自问互问:
师:通过介绍,大家再读古诗,看有什么新的体会或疑问?
3、全班再读,教师追问:
⑴ “独”坐是“谁”独坐?
⑵读诗,仔细体会,诗人独坐敬亭山,看到些什么?诗人听到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⑶原本,还有众多鸟相伴;原本,还有一朵孤云为伍,但是现在它们都离俺而去,作者想了些什么呢?这两句话与题目的哪个字呼应呢?
⑷ “相看”是相互看:
明明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敬亭山,谁和他相互看呢,这里你读懂了些什么?生试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你觉得应该把哪些词语重读才干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若同学已经问过上述某些问题,此环节的问题就可以删减。若同学未能深入,教师需要再追问。
设计意图:教师介绍诗人作诗背景,让同学能透过诗句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人内心的感情;教师“追问”的目的,既是引导同学深入体会诗义诗境诗情,又是检测反馈同学的学习效果。
四、诵读尝试,背诵默写
1、通过探究,俺们明白了诗意诗境,你头脑中有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情?)能不能试着读一读,用你的声音的快慢、轻重来塑造这些画面?
2、试读后,用铅笔在重读的字词下划“△”,在长音后划“\”,再读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同学擦掉自身用铅笔标注的错误记号,再用钢笔把正确的重音、长音标示出来),同学作标志后再诵读。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设计意图:对古诗的朗读节奏、重音的处置,不宜由教师直接下结论,先由同学自身尝试后,教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形成相互认同的意见后诵读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一、简介洞庭,引入课题
1、齐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景也写情,看《望洞庭》,又写了什么景什么情呢?揭示课题并板书《望洞庭》。
2、介绍洞庭湖。
设计意图:由上一首古诗引入,除有复习作用外,主要体现前后两首古诗之间的联系。
二、初读正音,多读明义
1、同学初读古诗:
“螺”:常见有田螺、海螺等。
“庭”“潭”“螺”都是形声字,“庭”的中的“廴”,要注意“横折折撇”和“平捺”的笔势。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
⑴ “和”,和谐。水天一色,和谐漂亮。
⑵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形状,因为“君山”上树木葱茏,故称“青螺”。
3、互读古诗,相互交流:
同桌互说对诗句的理解,不明白的互相问询。
设计意图:让同学充沛自读,再通过注释读懂诗句,然后互相交流,初步明白诗句意思。
三、再读古诗,启发想象,释疑解难,深化理解
师:读古诗要会悟,而悟来源于多读多问多想象。
1、读古诗,想象画面:
你头脑中有哪些美丽的图画?边读古诗,边想象,再说说头脑中的画面。
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
⑴望洞庭能改为“看洞庭”吗?
⑵ “和”是和谐的意思。你头脑中,怎样的“湖光秋月”画面才“两相和”呢?
⑶古代“镜”是由铜磨平而成的。“镜未磨”是一种什么景象?(“有微波”,湖不是绝对的平,有粼粼波纹的景象)。这与“潭面无风”有矛盾吗?
⑷ “翠”是什么颜色?山“翠”易懂,水“翠”是怎么回事呢?
⑸ “白银盘”指什么?这里的湖水“白”,与前面的水“翠”有矛盾吗?
⑹文中几处用了比喻手法?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似乎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提出几个疑问,抓住几处看似矛盾的地方,能引发同学深入考虑,体会诗的意境。
四、诵读古诗,画出意境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诵读古诗,想象画面,画出意境:
各组合作画一幅简笔画,一幅图配一句诗,看哪组画得更符合诗意。
设计意图:画图是进一步体会诗意诗境的一种手段,因此画得漂不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体现诗意。画配诗,形式有趣,而且悄悄地实现了默写古诗的目标。
第三课时
一、简介词牌知识,引入本首词的学习
师:前两首都是诗,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师:现在俺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词(板书课题“忆江南”)。
设计意图:
第一、二学段涉及的古代诗文以诗为主,因此,要给同学点明“忆江南”不是诗名,而是词牌名。《忆江南》不是诗,而是词。
二、自读正音,初知大意,反复练读,背诵古词
1、自读正音:
注意“曾”是多音字,这里读céng,是“曾经”的意思。谙ān,熟悉。“能不忆江南”是反问句,要注意读出反问语气。
2、反复练读,背诵古词:
自主练读,试背古词,然后同桌互考。
3、说说词的大意。
设计意图:白居易的'词《忆江南》通俗易懂,对词句的理解并不难。这首词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历来是被人推重的千古佳句,被后人广泛传诵,因此,背诵是很重要的任务。
三、借助前两首诗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诵读古词,探究其义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
2、互相提问,释疑解困。
3、教师提问,讨论解答:
⑴江南好,好在哪里呢?朗读相关词句来回答。
⑵ “风景旧曾谙”,既然作者对江南再熟悉不过了,为啥只说江南的“江花”“江水”的景象呢?(根据同学的回答,引导同学体会作者抓住最典型景物来表示江南春色的写法。)
⑶ “红胜火”,你想到了什么?“绿如蓝”又写出了什么景致?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同学想象“红”“绿”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体会诗人对江南风景由衷喜爱之情。
教师提疑要以学定教,如同学已经提出并解决了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不必再提出。
设计意图:教师提问,主要是检验同学考虑体会的程度,同时也引导同学深入理解。
四、以问引读,深化情感师引问:你现在知道“能不忆江南”的原因吗?
师引: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用词来回答)
师引(语气变化,情感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同学仍用词来回答,语气要有变化。)
师再引(语气变化,情感进一步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同学还用词来回答,同学情感要有进一步的变化)
设计意图:教师引读语气的一次次加强,目的是要唤起同学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情感体会。
五、综合比较(异同),总结全课1、师:学完了这三首古诗词,你能将三首诗词连着背一遍吗?
2、比较异同:
老师板书:
同:
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表示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3、再读古诗词三首,师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综合比较异同,便于同学综合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表示手法,可以加深对诗词的进一步理解。
1、古诗词三首:
同:
作者朝代同。
景物地点同。
诗词内容同。
异:
体裁形式不同。
诗人情感不同。
表示手法不同。
设计意图:板书三首古诗词的异同,既检验了同学对三首古诗词的理解程度,又是对三首诗词内容情感以及表示手法的总结梳理,是对诗词理解的提升。
【特别建议】
古诗词教学要充沛相信同学的学习能力。教师不要讲得太多,甚至代替代替,不要在同学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大量地抒发自身的理解与感悟。这样做,可能填塞了同学自主探究的空间。俺们教学要鼓励同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鼓励同学通过注释来理解,借助插图来理解,通过交流来理解,引导同学通过多读多背,熟练背诵来感悟理解。
教师不要失去引导之责。虽然要相信同学的学习能力,但是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引导的责任。四年级同学,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差别,很多小朋友认为知道了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就是懂了古诗词了。对此,俺们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如三首古诗词教学均有“教师提问”的环节,这就是一种引导。这个“教师提问”,除了检验同学的学习程度外,主要是引向同学对古诗词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默认同学仅仅停留在孤立字词的理解上,停留在呆板的外表意思上。
古诗词教案 7
1教学目标
1、 学习《游园不值》这首古诗。
2 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说课后练习3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并说出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编辑
2学情分析
1、学生有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能把古诗读通顺,初步把握古诗大意,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春景。
2、本诗含义深刻,写景角度以小见大,选取以点带面的写法是一大特色,学生把握这种取材角度有一定难度。
编辑
3重点难点
1、 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说课后练习3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2、 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编辑
4.1.1教学活动
编辑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世人都用饱含深情的诗句赞美春天。谁能背诵一些有关春的诗句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
编辑
活动2【讲授】赏析古诗
一、知诗人
1、板书古诗《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叶绍翁
2.、师带读,齐读古诗。
3、简介诗人: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本姓李,祖籍建安(今属福建)。他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
二、解题目
游园不值中的值是逢、遇到的意思;诗题的意思是游园未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诗题点明了诗的内容。
三、明诗意
初读指导。
(1)自渎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
看插片,说说什么是柴扉,什么是苍苔。
柴扉——柴门
苍苔——长得非常繁茂的绿色的苔藓。
(2)标出停顿的符号,有感情的读诗句。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理解诗句的含义。
(1)读诗句,交流难理解的词。
古诗词教案 8
【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古诗词的意思。
2、能熟练背诵古诗词。
3、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熟练背诵古诗词。
【教学难点】
感悟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0课时
第五课时江上渔者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学习古诗并背诵古诗。
2、通过学习古诗,理解诗意,了解渔民劳动的艰辛,激发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鱼”引出“渔”,区分“鱼”和“渔”的字形。
2、师述:专门从事打鱼、捕鱼工作的人,我们称他们“渔民”“渔夫”“渔人”,古人也称他们为“渔者”。
3、揭示课题:江上渔者。
“者”意思是“……的人”,“渔者”就是捕鱼的人。
4、齐读课题。课题的意思就是——江上捕鱼的人。
5、简介范仲淹。
《岳阳楼记》里流传至今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的意思就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特别关心当时老百姓,总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二、读诗解意。
1、读这首古诗。
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由朗读。
3、学生朗读,评价。
4、学生齐读。
5、解词连句知大意。
(1)注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美:鲜美。
出没:若隐若现,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了解诗句意思。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滔滔风浪中若隐若现,多么惊险啊!
6、齐读古诗。
三、自主体验,感悟诗文。
1、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引导学生想象场景)
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停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他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范仲淹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前两句诗写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学生齐读)
3、捕鱼者如何捕鱼?
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
4、师述: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不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
5、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都读出来吧。
6、师生一起满怀情感地诵读全诗。
7、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
鲈鱼好吃
捕鱼危险
古诗词教案 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
2、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歌的含义并能熟练背诵。
3、理解诗歌主旨,初步鉴赏诗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理解《静女》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课文,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理解文意,分析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古人真挚的爱情,陶冶高尚的情操;
2、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主旨,初步鉴赏诗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主旨,初步鉴赏诗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处在十六七岁的花季年龄,对于爱情已有朦胧的感知,学习时会有相应的感受,并且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审美力。由于《诗经》年代久远,阅读上会有一定困难,但诗歌篇幅短小,借助注释应能扫除字词障碍。根据本诗的特点,主要采用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和讨论法。讲授是为了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对诗中的文言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课文内容。提问和讨论使师生互动,激发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另外为了与高考内容接轨,在教学中特意设计了与课文学习相关的高考考点链接,以及高考古诗文考题题型练习,让学生既能掌握本课学习内容,又对高考知识点考察内容及题型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幻灯片出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尹人,在水一方。”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同学们知道以上诗句分别出自哪首诗吗?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关雎》写的是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不懈和幸福;《蒹葭》写出了爱情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采葛》写出了爱情中的男女相思之苦。
以上三首诗都出自《诗经》。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诗经》里的一首民歌。(板书课题《静女》)
二、介绍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歌创作多用现实主义手法。所以《诗经》也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作品。里面作品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引号内容为朱熹《诗集传》语)。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铺陈叙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静女》主要运用的正是“赋”的手法。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借物托情。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音:
姝(shū)俟(sì)见(xiàn)蜘蹰(chí chú)娈(luán)贻(yí)
彤(tóng)管炜(wěi)怿(yì)归(kuì)荑(tí)洵(xún)
2、积累词汇:
其:副词,多么。姝:美丽。俟:等候。于:在。
城隅:城角幽僻的地方。蜘蹰:犹豫徘徊。娈:美好。
贻:赠送。彤,红色。炜:鲜亮的光彩。怿:喜爱。
牧:郊外田野。荑:茅草芽。古代有赠白茅表示爱恋,婚姻的习俗。
洵:诚然,确实。异:特殊。
3、通假字:
爱:同“薆”,隐藏。
见:同“现”,出现。
说:通“悦”,喜爱。
女:同“汝”,指彤管。
归:通“馈”,赠。
匪:同“非”,不是。
女:通“汝”,指荑。
4、放《静女》录音,并范读、介绍诵读方法。
四言古诗一句有两个节拍,范读时注意诵读节奏,节拍处应注意停顿。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5、学生朗读。(齐读、个别读、分组读)
6、请学生对照注解理清文意,进行翻译。
文雅的姑娘多么漂亮,等我在城角僻静的地方。但她却隐藏了起来不出现,弄得我抓挠头发犹豫彷徨。
文雅的姑娘多么的美好,(曾经)赠送给我一支红色的管箫。这支红色的箫颜色亮丽,我喜欢这美丽的红箫。
你赠送给我从郊外采来的白茅草,(那白茅草)确实美得出奇。不是茅草有多么美丽,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给我的。
四、请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并找出诗歌所描写的情节。
明确:诗的内容是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全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出,生动地描绘了他约会的过程,先写男子去赴约,后写女子向男子赠送物品来表达爱情。整篇诗充满愉快而幽默的情趣。
诗歌前一章重在写场景,后两章重在写心理。
五、分析人物形象:
1、探讨男主角的形象。学生讨论交流。
(参考:“搔首踟蹰”,心急难耐,又无计可施,是个憨厚淳朴的小伙子。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个痴情、真诚的小伙子。)
2、探讨女主角的形象。
(1)讨论:为什么女主角“爱而不见”?这使你觉得这是位怎样的女子?
(参考:或者是因为害羞、矜持;或者是因为女的先到了不好意思,故意躲起来制造男子先到的假象;或者是因为调皮,制造一点情趣;或者是因为善于体贴人心,先到了却故意后出现,免得男子有“迟到”的内疚感……)究竟是害羞矜持还是调皮活泼?让男主人公琢磨不透,也让读者琢磨不透,如雾里看花,朦胧绰约,越发引人暇想。
(2)讨论:女主人公究竟是位怎样的女子?还有哪些诗句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路呢?(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以物传情,未听其语已暗传情,含蓄温婉,聪慧可人。)
(3)诗中的“静女”是一个极美的形象,可是作者却并没有具体地写出她的眼睛如何,她的身材如何,她的皮肤如何,只是说了“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只是这样笼统地写入,照理说应该是写作的大忌,可是,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却又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鲜明,那样的真切,为什么
(明确:侧面描写)
六、归纳《静女》的艺术特点:
1、重章叠句
2、赋的表现手法
3、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七、拓展延伸:高考考点链接
鉴赏诗歌形象,考查赏析诗歌人物形象、意象、意境的能力,就是要求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和蕴含的意义,分析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例:《诗经·静女》中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表现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
八、板书设计:
静女
一、期望约会↘
二、恋人赠物→爱情的美好
三、赞美恋人↗
形象分析:静女:美丽、活泼、热情
男子:憨厚、纯朴、真诚
九、课堂练习巩固: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4、选出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5、选出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二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让我喜爱。
B.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C.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D.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
6、下面对此诗赏析错误的二项是()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写第一次恋人的约会的情景。
B.全诗三章,二章重在写场景,一章重在写心理。
C.第一章写青年之约,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
D.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E.诗歌重章复唱,不注重细节描绘,从大处着笔,风格朴实,增添了艺术魅力。
答案解析:1、D 2、C 3、C 4、D(比喻手法),5、B 6、(B一章重写场景,二章重写心理;E注重细节描写)
十、布置作业:
1、查找关于《诗经》其他方面的资料(如艺术特色);
2、背诵《静女》全诗。
十一、教学后记:
古诗重在读,特别是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篇古诗文,开好了头下面的教学就会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所以设计上我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字词,然后通过听录音、范读等让学生知道古诗的朗读节奏,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去悟情,学生真正悟情了才会读出诗中的情感,再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进一步加深对诗歌表达内容的理解。遗憾的是因一节课时间有限,对鉴赏人物形象这一高考考点学习未能深入,只能留待以后学习继续加深巩固。
古诗词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课时】
2~3节。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1、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2、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古诗词教案 11
教学目标:
⒈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⒊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⒋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⒈了解王安石、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2.搜集这三位诗人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背诵比赛,激趣导入。
⒈组际比赛背诵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⒉家乡,是每个人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弦,谁一触动它,就会发出最缠绵的思念之音。今天我们就随着古诗《泊船瓜洲》,与王安石共弹一曲思乡曲吧!
[背诵思乡古诗,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亮相的机会,唤起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乐于自觉背诵古诗文的兴趣。用富有感染力的导语,拨动学生的思乡之琴弦,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⒈揭题讨论:
⑴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吗?“瓜洲”在这里指哪里?
⑵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
⑶师相机介绍王安石。
⒉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⑴学生自由试读,注意读准字音。
⑵正音:正音:间、数、重、还。
⑶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或师范读。
⑷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读通是读懂的.前提,因此,先让学生试读,适时辅以教师的范读,或学生的赛读,力求读通的同时,读美。并让学生借助图、课后注释,以学生自己对诗歌内容的领悟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来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三、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⒈反复品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⑴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⑵描述关于绿的好词: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绿”过江南的美丽景色?( “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绿满江南”、“桃红柳绿”、“春风和煦”……)指数名学生说。
⑶朗读体会“绿”意。
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绿意盎然的春光图。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学生朗读。
师:你看,这“绿”字让你们这么一说,竟如此的丰富多彩;这“绿”字让你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0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四,古诗三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诗词教案 1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
2.
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练习设计: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3.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古诗词教案 13
教材内容分析:
这首《晚春》选自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教学重点是学会欣赏事物的内在美,接受精神启迪,加强阅读积累,激发学生对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借助注释读懂诗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诗文的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再结合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基于学生只在初一时学过古诗五首,对诗歌朗读、鉴赏的方法还很模糊的现实,我想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充分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人写诗意境之美的基础上提高诗歌朗读和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有了初步的诗歌学习基础,学生对写景抒情诗歌好奇心强,就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积极创设情境,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学习兴趣和探求热情,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领悟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情感体验,不断加强语言积累;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更好地实现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描写春天的诗句,感受诗词的音律美。
2、掌握多种诵读的方法,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热情。
3、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诵读-理解-赏析。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一、探春
1、猜字谜:三人同日去赏花。(春)
2、看到这个“春”字,你想到了什么?
二、读春
(一)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有时想想,做一个读诗之人何其幸福。这里是一个读诗的世界,与每一首诗的相遇,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这一次,我们师生又会有怎样的邂逅呢?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1、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课件出示关于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听读,加深印象。】
(1)关于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关于背景: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
(二)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朗读全诗,为下面的了解诗意奠定基础。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芳菲(fēi)榆荚(jiá)解(jiě)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按音节停顿或按意义停顿)
2.方法指导:读出节奏,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朗读诗歌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点评。
(4)范读,明确节奏,读出正确的节奏。
(5)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晚春》。
(6)运用其中一种方法练习朗诵一首自己喜爱的春天的古诗。
三、赏春
1、读了这首诗,结合老师提供的注释,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心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方法引领、指导自读自译、梳理诗意等步骤,指导学生快速疏通文意,培养学生自读自译的能力。
(1)方法引领:结合诗后的主题,写作技巧的诠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翻译全诗,画出疑难语句,师生共同解决。
(2)师强调,生做好记录,并记住重点词语。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久不归:意为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斗:竞争,比赛。杨花:指柳絮。榆荚:指榆钱。才思:才气,才华。惟解:只知道。漫天:遍布天空。
(3)合作交流,理解诗人描绘的内容。哪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四、悟春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学会欣赏诗歌的能力。1.这首诗前两句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哪些字用的好,请赏
析。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诗的主旨,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明确〕这首诗每两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开头两句“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是写花草树木探得消息,得知春天用不了多久就要离去了,为了将春天多留些时日,各自都使出了最大的本事,争芳吐艳,各显美丽姿色。霎时,万紫千红,春色满园。“草树”,指各种花草树木。“久不归”,不久就要归去。
一个“知”字,一个“斗”字,将花草树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光的美好情怀。
(2)有姿色的花草树木争芳斗艳,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又怎样了呢?退避三舍不敢出来了吗?诗人借“杨花榆荚”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明确〕“杨花榆荚”虽然没有任何姿色,无法像其他花草那样呈现娇艳,吐露芳香,但是它们也不自卑,不藏匿自己的短处,而是加入了“百般红紫”的“斗芳菲”行列,将没有姿色的杨花榆荚化作了漫天雪花,翩翩起舞纷飞。“无才思”和“惟解”又一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杨花榆荚”以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激情,进而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珍惜时光的美好愿望。3.结合写作背景,后两句诗从另一角度思考,似乎是在启示我们什么?〔明确〕“杨花榆荚无才思”尚且能“惟解漫天作雪飞”,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抛弃那点小小的自卑心理,放弃那点微不足道的自尊,抓住时机,利用大好时光投身到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未来的大环境中呢?
五、《苔》主题学习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读诗谈感受,从(内容、写法、思想感情、哲理)赏析本诗歌。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诗歌。
古诗词教案 14
教学目标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并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枫桥夜泊》。
3.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2.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这首诗的意思。
2.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3.认识王维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1.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板书:山居秋暝
2.作者介绍(出示课件3)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有《王右丞集》。
二、诗歌朗读指导
1.听朗读。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
3.诵读全诗。
诵读指导(出示课件5)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三、诗中有画
(一)题解(出示课件6)
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二)诗中有画(出示课件7)
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这里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板书:诗中有画
(出示课件8 )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一幅古典的卷轴画。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出示课件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出示课件10)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板书:寂静,清新,幽雅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出示课件11)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12)
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板书:山村生活美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出示课件13)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出示课件14)
明确:是。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这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学生概括。(出示课件15)
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
四、拓展延伸
网上搜集王维的其他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背诵下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预习。
板书内容
山居秋暝
诗中有画
寂静,清新,幽雅
山村生活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1.板书课题
2.题解:(出示课件16)
“泊”:停泊。
板书:枫桥夜泊
二、初解诗意,读出韵味。(出示课件17)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指导:“到——客——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
学生齐读全诗。
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出示课件19)
(1)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想一想: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
(2)学生默读、圈画。
(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板书:月落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
板书:乌啼
(出示课件20)霜满天。张继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什么感受?对,是诗人感觉到的。诗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
板书:霜满天。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板书:江枫、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板书:半夜钟。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全诗。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出示课件21)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息,张继却久久不眠,为什么?
学生回答。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板书:愁
(出示课件22)(2)是的。请你看看古诗,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 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
(3)学生自由地读、圈、想、读。
(4)交流: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独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第一句。
板书: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出示课件23)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板书:对(出示课件24)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想一想:是什么在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
(2)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生带着“愁”来读。(出示课件25)
教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只是——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板书:愁
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
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出示课件26)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2.交流评析,释放情怀
学生述说着钟声的述说。
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
五、总结拓展,人文关照。
推荐《不朽的失眠》给大家阅读。
六、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内容
枫桥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半夜钟
对
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直切主题。(出示课件27)
师: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学过哪些这类的诗句?(生自由答)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词,就是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板书:长相思
二、读准《长相思》(出示课件28)
1.自由读,读准字音。
畔(pàn) 更(gēng) 聒(guō)
2.指名读全文,读后评价。
3.朗读时注意节奏:(出示课件29)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根据节奏,小组成员互读,要读得有韵味。
三、把握词意(出示课件30)
1.根据注释默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意,把握不准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2.请学生说说词的意思。要求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释。
3.评价。(出示课件31)
四、深入理解。
1.根据问题再读课文。
A作者身在何方?
B作者在“相思”谁?是从哪句中体现出来的?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出示课件32)
2.指导朗读:“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
师小结:同学们,作者在行军途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乡,不想自己的亲人呢?他怎样想呢?怎样相思呢?(出示课件33)
3.思考:作者怎样相思?想到怎样?题目中哪个字体现了?
板书:心眷故园
4.想象词的意境:(出示课件34)
师引导:同学们认真听同学朗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景物以及人物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小结:是啊,此时只能聆听寒风呼啸的声音,看到大雪纷飞的情景,一种难以入眠的心境装着一颗思乡的心。
五、交流纳兰性德的资料。(出示课件35)
(出示课件)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正三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出示课件36)
六、再读《长相思》
七、拓展《长相思》(出示课件37)
1.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
2.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板书:心系祖国
八、交流
交流纳兰性德的《菩萨蛮》。(出示课件39)
菩萨蛮
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板书内容:
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眷故园
心系祖国
教学反思:
1.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枫桥夜泊》体现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愁苦;《长相思》体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在这三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并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梳理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把握整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处理,提高了学生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美中不足的是对《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背景介绍得不够详细,有些学生对这首诗体现的“愁”理解得不够透彻。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有所改进。
古诗词教案 15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能读懂古诗词,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词的意思。
4、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感受春夏时节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描绘的情景。
2、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感受春夏时节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写夏天的吗?今天,我们就跟随宋代诗人范成大走进他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气息!(板书课题,释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字音读正确,学习生字词。
2、齐读,划停顿节奏。(教师正音,指导学生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3、多种形式读古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夏季)
4、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5、教师指导部分词语。
6、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7、再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师生齐读)
三、细读古诗,深入探究
1、出示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学生说诗句的意思。
(正值江南初夏时节,梅子金黄杏子也成熟了,麦花雪白雪白的,金黄的油菜花稀稀落落。)
(2)诗句中描述了哪几种景物?这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师:多美的景色呀!诗人把它凝练成一句诗就是——(生接读:“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你看,诗人就是这样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短短的两句诗,就勾勒出了如此美妙的景色。(用换字法体会“肥”“稀”这两个字的精妙之处。)
(3)现在,谁来把这句诗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从你的朗读声中也感受到这种美。
2、出示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指名说诗意。
(夏天日长,篱笆边无人过往,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飞舞。)
(2)为什么篱笆边没有行人,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引导学生结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即夏天人们的劳动情况进行充分的讨论、想象,感受农民的辛苦)
师:初夏时节,田野里风光如画,农民辛勤忙碌,蜻蜓和蝴蝶在庭院里自由自在,上下翻飞。这样和谐美丽的田园风光感染了诗人,让他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让我们也带着对这自然风光的热爱来朗读这首诗吧。(配乐读诗歌)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在诗人的笔下,炎热的夏季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其他描写夏日景色的古诗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理解题意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这些古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释题。师: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二、初读古诗,掌握生字
1、生自由读诗,有不懂的字词提出来,一起学习、讨论。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相机指导读音。
3、指导书写。
(1)生认读会写字,师指导易错字的写法。(“篱”笔画较多,注意笔顺)
(2)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教师范读,学生静听,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物。
2、理解“疏疏”“未成阴”,了解春季的特点。
3、让学生小组合作,分前两句、后两句说诗意,体验诗句所描绘的景物美。
4、理解第一、二句。
(1)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师: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2)齐读第二句,作者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树头)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从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和星星点点的光斑。)
(3)小组内说说这两句诗意,指名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师过渡: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
5、理解第三、四句。
(1)这两句抓住了哪些景物?(儿童、黄蝶、菜花)男生读第三句,感悟诗意。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师:他们追到了没有?)
(2)女生读第四句: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师:为何“无处寻”?)
(3)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指名说诗意。
(4)再读诗。(后两句)这两句诗写儿童追蝶的情景。“跑、寻”属于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6、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春分时节的美呢?
2、想象练说: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诗导词,引入课题
(出示村居图)当你看到这幅图时,你会想到哪首诗词?宋朝的著名词人辛弃疾给我们带来了一幅村居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品味。(板书课题,释题)
二、初读词句,整体感知
1、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所作,他是在什么情形下写下这首词的呢?
(晚年隐居的辛弃疾过着十分恬静安逸的生活,这首词就是他到一户农家做客后,写给主人作为礼物的。)
2、那么辛弃疾笔下的村居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自由读词)
(1)相机正音,指导上下阕之间的停顿。
(2)相机理解重点词语。(翁媪:老翁和老妇)
3、指导写字。
(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字形。
(2)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4、这首词中写了几个人,分别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三、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一)学习上阕
1、读一读上阕,你仿佛能看到哪些画面?(自由读,指名读,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回答看到的画面。(出示图片)
教师相机引导:
(1)你仿佛看到怎样的小溪?(缓缓流淌、潺潺流淌、叮叮咚咚……)
(2)这是一户怎样的人家?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贫穷茅、低、小)
(3)你的家是怎样的?让你生活在这样的人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3、这家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理解“醉”“相媚好”。(醉:酒后微醉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2)再读句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他们老两口儿喝了点酒,有点醉了,说说笑笑互相打趣,其乐融融。)
(3)你仿佛听到他们说些什么呢?(生自由想象)
(4)此刻你还认为他们贫穷吗?(幸福、天伦之乐)
4、齐读上阕,感受他们平凡的幸福。
(二)学习下阕
1、过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两口儿的三个儿子吧!
(1)三个儿子在哪里,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自由读,指名说)
(2)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卧在溪边剥莲蓬)
(3)“卧”什么意思?(趴着)如果你也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你会以怎样的姿势“剥莲蓬”呢?(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2、让我们来猜一猜,老两口儿最喜欢哪个儿子呢?你能说说理由吗?
(大儿子勤勤恳恳地种田,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二儿子老老实实,默默地编织鸡笼,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小儿子调皮可爱,为家中增添快乐)
(1)再读句子,哪个词凸显出小儿子的调皮?哪个词最能反映老两口儿对小儿子的喜爱?
(2)烈日炎炎,小儿子在溪头卧剥莲蓬,久久不肯回家。老两口儿和小儿子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说)
3、在你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和谐、幸福……)
四、布置作业
1、辛弃疾不仅是一位爱国词人,也是位有很多作品现存于世的词人,他的现存词有六百多首。(出示目录)希望大家课下利用网络、书籍等工具查阅这些作品,假若你细细品读,我想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教学板书]
1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杏子、
麦花、菜花
无人过、惟有农忙
(勤劳朴实、温馨美好)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一径、树头——静
儿童、黄蝶、菜花——动
清平乐·村居翁媪相媚好
大儿锄豆
中儿织鸡笼
小儿剥莲蓬安居乐业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三首古诗词描绘的都是农村朴素恬静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主要从词语教学入手,疏通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走入诗词描述的情境,感受诗词的意境美。这个教学过程既是理解训练,又是想象训练,更是表达训练。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时,我引导学生先由眼前的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感,再补充当时的背景介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这种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
【古诗词教案 】相关文章: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12-16
《古诗词》教学反思04-23
古诗词的教学反思11-07
李商隐《无题》古诗词赏析10-20
初中古诗词竞赛11-14
中考满分作文:古诗词12-12
古诗词鉴赏十注意(网友来稿)12-16
关于古诗词教学经验总结02-06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拾零(网友来稿)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