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时间:2024-05-15 10:43:07 教案 我要投稿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荐)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平面图形》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荐)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认识平面图形》预设教案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一册p34~p35。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

  2.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感知到图形的形状不受其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能正确分辨各种类型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实践操作的能力。

  4.通过欣赏、拼摆平面图形,让学生感受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分辨各种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白纸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案,导入新课。

  师:这像什么?(轮船) 这是老师用各种图形拼成的,你认识这些图形吗?

  生一一指出,教师随机出示用彩色卡纸做成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展示在黑板上。□、○、△、

  二.实践操作,体验“面在体上”

  1.感知“面在体上”

  师:你能在我们昨天学过的立体图形中,找到这四个图形吗?

  2.体验“面在体上”

  师:每个小组由小组长安排每人选一个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出至少两个图形。

  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画图。

  画图时要注意的几点:线要画直,线与线之间不能有缺口,要有一个点。

  3.展示图形,认识图形的特征

  选取学生画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在黑板上展示。

  分别说说你刚才用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或者说

  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告诉大家的?

  认识图形的特征:

  正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

  长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两条对边相等,有四个角;

  三角形:有三条直直的边,三个角;

  圆:线都弯曲的',没有角;

  4.给图形分类,正确分辨图形

  师:老师也画了一些图形,谁来帮它们分分类呢?

  生分类

  师小结:图形的形状是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影响而改变的。(课件

  演示图形的分组)

  三.联系生活,找图形

  师: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老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表达,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立体。)

  四.欣赏图案,听故事

  师:七巧板可是七块神奇的板,因为它们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样,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个《守株待兔》的故事,来看看七巧板的奇妙。

  (课件演示)

  师:课后,小朋友们也用七巧板去拼一拼,看看可以拼成什么有趣的图案。

  设计说明: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均要有一个估测,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基础。课前我了解到学生在学前已经会认简单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所以我直接出示这几个平面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对儿童来说,空间观念是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学生的经验是他们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同时,发展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是多样的,这些途径包括生活经验的回忆,实物观察,操作活动,想像与表达活动等。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要手段。在设计上,我是按“观察,感知面在体上——动手画,体验面在体上——说一说,联系生活找图形”来学习的,在课堂上渗透空间观念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白纸,彩色笔工具

  2,学生每4人一组,每组准备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每组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早上好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种图形,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师实物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谁认识它们 请介绍一下.

  2,揭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平面图形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请大家从桌面上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你拿的什么体,摸的面是什么形 说完后把图形还给组长.

  个人汇报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

  2,操作探究,体会"面在体上"

  启发再现

  我们通过观察知道,长方体藏着什么形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呢

  (2)你能利用这些立体图形吧我们刚才见过的图形搬到纸上吗 你有什么方法

  (3)个人思考,汇报

  方法:描 印 画 你是怎样想到的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到的办法比书上的还要多.

  (4)动手操作,小组合作

  下面,每个人按照书本34页的.方法,画一个你喜欢的图形,一个小组画在同一张纸上,轮着画.一个画完再到下一个同学,小组长拿出纸,小组合作,开始吧.

  (5)全班交流

  请第一组和第二组交换欣赏,第三组和第四组交换欣赏.

  (6)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把平面图形搬到纸上.请小组长把学具放整齐.

  3,我们一起和这些新朋友打招呼吧.

  4,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呢 请读歌谣.

  造房子

  捡颗小石子,地上画格子.

  长格子,方格子,划好格子造房子.

  楼上分给小鸽子,楼下分给小兔子.

  思考:长格子指的是什么图形 方格子指的是什么图形

  5,变式:聪聪也带来了一些图形,你们看它是长方形 为什么

  老师展示梯形 菱形,请学生判断

  6,小结:同学们真棒!像孙悟空的眼睛一样,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区别它们.

  三,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1,抢答游戏

  第一回合:老师当裁判,请一位同学当主持,一位同学盖红花.游戏规则: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

  一名学生举高图形,让其他学生抢答

  第二回合:(方法同上)规则:区别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

  第三回合: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当主持,其他同学说出图形的名称

  小组长举高图形,小组同学抢答

  2,数一数:书本36页第3题

  做这道题目时,该注意什么

  讲评:三角形,圆形有几个

  整个图形像什么 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3,说出下列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 (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学会看交通标志,可以告诉弟弟妹妹,出门要遵守交通规则.

  4,找一找,说一说

  在我们教室里,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呢

  5,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下面给大家介绍小知识——七巧板(课件演示)

  七巧板是有七个图形拼成的,是我国人民的指挥结晶.它能拼不同的图案.看,这个像什么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面在体上” 的道理。

  教具准备:

  实物教具、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物体的形状,请大家看一看老师带来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2、拿出三棱柱,问:看见过这种形状吗?猜猜它的名字。

  二、引导探究。

  (一)初步感知。

  1、师:你们的桌面上也有很多物体,请每人轻轻的拿一个长方体,举起来看一看,再摸一摸它的面,有什么感觉?你在它的面上看到了什么熟悉的图形?

  2、大家都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那么你们能不能在其他物体的面上找到别的图形呢?把你找到的图形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小组交流)

  3、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图形。老师要当记者采访几位同学。

  生1: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2:我在长方体上也找到了正方形。

  生3:我在圆柱体上找到了圆形,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生4: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5: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长方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生在课前已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有或多或少地了解,先让学生在“体”上找熟悉的图形,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创设了条件。〕

  4、刚才大家从物体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它们都是物体上的一个面,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教师边说边从教具上撕下贴在面上的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板书:长方体 正方体 圆 三角形)

  (二)进一步认识。

  1、你能想办法让物体面上的这些图形跑到纸上吗?想想怎么办。

  生1:把物体按在纸上,沿着图形的边画出来。

  生2:在物体的面上涂上颜料或印油,印在纸上。

  生3:可以剪下来。

  生4:把物体按在纸上,把纸沿着图形的边折起来,就可以折出上面的图形。

  师:你们真聪明,想出了很多种办法,想不想动手试一试?

  “要求小组合作,每种图形至少要有三个,请组长先分好工,谁做什么,谁做什么,再动手做。比一比哪组做得多,做得快,哪组合作的最好。”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小组活动呢?在活动之前,给学生提出预定的目标和一定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并给予适当的语言提示,能让学生更加明确老师的要求和意图。〕

  2、你们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什么图形从什么形状的物体上跑下来。我又要采访几个小朋友了。

  3、互相欣赏一下你们的劳动成果。再把纸上的图形分类,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师:你们的作品完成得真好。老师有个请求,每个小组能不能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送给我,留作纪念。

  4、玩“帮图形找家”的游戏。

  出示的图形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在黑板上划分每种图形的家,请学生“帮图形找家”。

  5、 老师看长方形和正方形,觉得它们很像,都差不多,怎样把它们区分开呢?

  6、 同学们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小组里互相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小组交流)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一想长方形的样子,用手在空中画一个长方形,再依次画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三)实践应用。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

  (四)小结:回想一下,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都是什么样子?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图形,同学们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出示相应的图形。

  3、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

  4、拼图形活动。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

  2、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3、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玩中学,学中玩,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四种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体验面与体的不同。

  课前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若干;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若干;课件。

  案例

  一、引入:交朋友。

  师:开学到现在你们已经结识了许多新的好朋友,徐老师是不是你们的好朋友?

  那你们知道我这位大朋友的名字吗?

  今天,我们这儿又来了新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和它们交朋友呢?

  交新朋友时,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那你们想不想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评析:根据小朋友喜欢交朋友的特点引人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新朋友

  1、你认识它们吗?那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

  评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名称。

  2、那它们长什么样子呀?

  评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不要求完整,能说出点意思就行。

  3、那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呢?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做完游戏你们就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玩搭积木游戏。搭积木小朋友在幼儿园时经常玩的,不过,今天在玩之前徐老师提一个要求:先要用手摸一下这些物体的每一个面,然后再搭。

  (2)小组活动。

  (3)欣赏各小组作品。

  (4)这些新朋友都藏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在哪儿能找到它们呢?一起来找找。

  (5)各小组讨论:老师走下来倾听、指点、鼓励。

  评析:通过玩搭积木的游戏,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4、小朋友,我们来给这些新朋友拍张照好不好?有没有办法?用什么办法?

  (1)讨论得出方法:把积木放在纸上,用铅笔描下来。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提示有印泥、橡皮泥)

  (2)小组活动。

  (3)说说你用什么形状的`积木画了一个什么图形?(课件出示)

  评析:通过给新朋友拍照片的活动师生共同得出:长方体画出的是长方形,正方体画出的是正方形,三棱柱画出的是三角形,圆柱画出的是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并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在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5、归类:请小朋友把描画下来的图形整理一下,分分类。

  让学生说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评析:有对比就有鉴别,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能正确区分图形,避免思维产生混淆。

  把儿童引入生活场景,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以及平面图形的形成过程,让儿童进入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摸、描、分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

  三、加深认识

  1、找一找

  其实,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家,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让学生给这些图形分别找到家。

  评析:丰富学生对图

  形的感知认识,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拼一拼: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设计一幅美丽地图画。

  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评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从事再创造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形式组织教学,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学生合作与互助,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录下来,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下。

  反思:

  1、把数学还原成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幼儿园和平时生活中已经多多少少见过或听说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对这些图形他们并不十分陌生。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他们早已玩过的搭搭积木游戏,只是教师在此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在搭之前先摸一下这些形体的每一个面。学生在摸、搭的活动中,有了真切的体验,更有了新的发现。这是以前玩积木时所没有留意的。知识的得出,没有一种突然的感觉,不需花费太多的功夫,只需教师稍稍一指点,学生细细一琢磨,与生活经验一联系,知识就很容易地在学生的游戏中得出来了。

  2、一改以往的奖红五星、小红花的方法,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作为奖品奖给学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学生学习情绪非常高涨。

  3、以借交朋友之线索来串联知识,(叫什么名字图形的名称;长什么样子图形的特征;住在什么地方体会面在体上;给新朋友拍照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给新朋友找家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又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学得有趣、活跃、自然,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5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学要点:

  1、 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 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 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准备:

  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立体图形。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课件出示长方体 正方体 球圆柱)

  2、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二、展示交流,探究新知

  1、想一想: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三、反馈与检测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四、拓展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五、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二)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课上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物体,发现它们身上存在的平平的面,然后在纸上把它们拓下来,从而得到要认识的平面图形,再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能够在找出它们,并能用这些平面图形拼组新的图形 ,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地分辩、直观感知其特征)。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的内容。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参观图形王国。

  a.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认识物体一课中认识了四种图形,它们都住在图形王国里(课件演示),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b.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课件演示──出示□△○),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a.观察操作。

  师: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物体上,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b.引导发现。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

  c.课件演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

  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a.启发再创造。

  ①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都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汇报交流(描、印、折、画)。

  ④看书第34页,你们想的办法和书上的小朋友一样吗?

  ⑤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还要多,真棒!

  b.动手操作。

  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B、每种图形至少要有2个。C、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D、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②小组合作。

  ③准备交流。

  ④全班交流:我们小组采用了哪些方法其他小组补充并给予评价。

  ⑤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帮助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安到纸上。

  b.分类(渗透图形特征的认识)。

  ①师:现在请各小组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按要求贴到黑板上。

  ②学生分类。

  ③评价──他们分对了吗?

  ④抽象。

  ⑤变式。

  师:小淘气也有3个图形,你们看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3.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操作,把平面图形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留在纸上,还懂得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辨析各种图形的类型。

  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1.游戏1。

  a.师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生根据要求举起图形。

  b.抢答: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c.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辨析(师分别说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按要求出示相应的图形。)

  2.游戏2。

  三个人一组分角色做游戏(一人蒙眼睛,一人摸,另一个当小老师出题并作评价。)

  3.说出以下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的?(课件演示、渗透交通安全法规教育。)

  4.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去观察、去寻找)。

  a.学生观察,寻找。

  b.全班交流。

  5.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的吗?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会给大家留什么作业?

  本教材的设计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规律:立体平面立体。学生在这之前,通过认识物体一课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这四种立体图形。同时,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观察、操作、思考、再创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本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孔企平教授提倡的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人教版一年级实验教材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在趣上下功夫。如:在课的导入时,教师创设情景,引领学生参观图形王国,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巩固拓展时,创设了让学生举、辨、摸、找、说的游戏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独立思考,有效合作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地思考。本课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空,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者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具体采取了以下的策略:第一,设计既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教师这样设问:这些图形的家是安在哪里?你利用桌上的材料想办法帮它们把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单独住到纸上吗?学生经过积极、自主地思考,创造了不少的方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有的孩子说:可以沾一些印泥,再扣在纸上。有的孩子说:可以把纸包在盒子的周围,用手使劲折,就有一个图形的痕迹了。还有的孩子说:还可以把盒子放在纸张下面,用铅笔描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第二,提供材料,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再创造。课前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印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以及印泥、纸张、剪刀等学习材料。课中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做数学,在做中创新,在做中再创造。第三,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这样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7

  教学目标

  1、借助触觉和视觉的共同作用认识不规则四边形、正多边形和曲线圆形等几种平面几何图形;

  2、加大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度,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A组目标:在操作嵌板配卡片的工作中,学生完成对圆形、方形、三角形、正多边形、四边形、曲线圆形等几何图形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和理解;(A组学生)

  B组目标:学生在操作嵌板配图形框的工作中,建立直观的圆形、方形、三角形、正多边形、四边形、曲线圆形等图形概念、(B组:)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2、正确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正多边形、四边形、曲线圆形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

  几何图形橱柜、几何图形卡片、工作毯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教师分别出示几何图形橱柜的第一到三层。

  (辅助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维持秩序,帮助个别特殊的学生,如戴煜力,杜诚。)

  2、认识正多边形、四边形和曲线圆形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新的图形朋友,(分别出示第四层、第五层和第六层)这是正多边形;这是四边形;这是曲线圆形。

  3、认识几何图形卡片

  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几何图形卡片

  给学生介绍:实心图形、粗线条图形、细线条图形

  4、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嵌板配图形框的工作。

  邀请学生;

  请何中同学拿工作毯;

  让何中同学取出第六层抽屉;提示:将第六层抽屉拉出一点,再用两手握住两边,慢慢地把抽屉拿出来放到工作毯上。

  老师坐在孩子的右边;

  老师对孩子说:这些都是曲线图形。然后分别拿起4个圆形的圆柄,按顺序依次散放在工作毯上。

  左手拿起第一个圆形,右手双指触摸边缘,反转过来看嵌板的底部轮廓。

  凭借视觉,找出与此圆形大小相等的图形框,嵌进去。

  问孩子:“要不要做做看?”

  教师观察。(辅助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维持秩序,帮助个别特殊的学生,如戴煜力,杜诚。)

  工作结束,协助孩子将抽屉搬回木橱,放在原来的位置。收工作毯。

  5、现在请一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图形配卡片的工作。

  邀请戴琴同学;

  取工作毯;

  在几何图形橱柜里选择第五层抽屉。

  带学生到卡片处,介绍:这里有三种卡片,实心图形、粗线条图形、细线条图形,你想选择哪一种。

  跪在工作毯上,老师在学生的右边。

  老师示范:取出图形嵌板,不依顺序放置,抽屉放在工作毯的右上方。将卡片排放在图形嵌板的下方。

  取出第一块图形嵌板,寻找与它相同大小的卡片,确定后将其嵌在卡片上。

  问孩子:“要不要做做看?”

  教师观察。

  工作结束,将图形嵌板放回抽屉,把卡片放回原位,工作毯放到毯架上。

  (以上时间,辅助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维持秩序,帮助个别特殊的学生,如戴煜力,杜诚。)

  5、个别操作。主辅教老师分组指导。并关注下面的学生。

  学生集体说:圆形、方形、三角形;

  学生跟说:这是正多边形;

  这是四边形;

  这是曲线圆形。

  点B组何中同学

  何中同学拿工作毯铺在地上。

  何中同学拿出第六层抽屉放到工作毯上。

  孩子坐在老师的左边。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

  孩子点头答应。

  学生做按老师的示范做剩下的工作。

  学生把抽屉送回木橱。

  学生收工作毯。

  戴琴同学上来。

  戴琴同学取工作毯铺在地上。

  戴琴同学取第五层抽屉放到工作毯上。

  学生选择卡片。

  学生跪在老师的左边。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

  孩子点头答应。

  学生尝试。

  学生把所有东西归位。

  个别学生操作。

  其他学生观察。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7页的“整理与反思”和98-99页“练习与实践”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系统整理,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将对小学里学过的几何初步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我们先复习“线和角”的有关知识。

  二、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1、谈话:用两点画线:根据已知的两点,你能画怎样的'线?看看你画的线有什么特点?(先独立画线,然后互相说一说各自的发现)

  名称 定义 特点

  线段 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线段长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直的 两个端点 有限长

  射线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一个端点 无限长

  直线 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没有端点

  2、补充练习:

  (1)通过纸上一点,能画( )条直线;通过一张纸上两点,能画( )条直线。

  (2)属于射线的是( )

  A、圆的半径 B、角的边 C、平行线 D、弧

  说明: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2、完成“练习与实践”2、3。

  第2题可以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知识加以说明。

  第3题可以用“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的知识加以说明。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9

  教学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

  教学难点: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 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10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立体图形中分离中平面图形,从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面从体上来”,并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学生用:四种立体图形、四种平面图形、剪刀、纸。

  教师用:四种平面图形、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1.导入新课。

  (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你来认一认、指一指。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四个图形。

  据了解,虽然没有正式的学习过平面图形,但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已经认识了这四个平面图形。因此在设计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并考虑到他们现有的起点,出示了一辆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汽车,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引入新课。

  2.感知“面在体上”。

  A、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好不好?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

  各组合作操作。

  小组汇报。

  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课件演示──面从体上分离的过程。

  教师小结。

  课件演示。

  师: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这一过程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平面图形”这一抽象的概念,对他们而言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到今天学习的图形原来是从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中来的,是立体图形中的一个面。

  B、师: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沿着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人画一个图形。画完后,请你把它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师:那你说这四个你刚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立体图形不只一个面,这些图形只是一个面;立体图形能站立,平面图形不能站立。)

  这一过程的设计是在前一环节“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面从体上来”并且在想办法搬的思考过程中,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具体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之处。

  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只是一个薄薄的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数学”不如“做数学”。学生对动手操作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以上设计的操作情境,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帮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面在体上”。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我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更好的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帮助这一环节的教学。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1.认识长方形。

  师:我们先来认识长方形,请你从学具袋中找出长方形。请你看一看、数一数、折一折,组内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其中两条边较长,两条边较短。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长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这一过程通过看数、折、看等活动,让学生自已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老师改就手中长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了,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长方形。

  让学生认识各种位置上的长方形,让学生感知具有以上特征的就是长方形。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吗?(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长方形,课件演示。

  让学生感知图形就在身边,从生活中来。

  请你用6根小棒搭一个长方形。

  学生展示。

  进一步帮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特征。会用6根小棒搭长方形的学生一定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正方形。

  师: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然后说一说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都相等。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正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老师改就手中正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正方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正方形。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正方形,课件演示。

  请你随意用几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

  3.认识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三角形。

  师:请你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生:有三条边,三个角,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正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老师改变手中三角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三角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三角形。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吗?(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三角形,课件演示。

  4.认识圆形。

  出示圆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圆形。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吗?(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圆形,课件演示。

  出示一个球,这个是不是圆呢?这是一个球,它跟我们今天学的圆有什么不一样呢?(摸一摸:圆是平平的,球是鼓鼓的;球还可以拍,圆不能拍。)

  这一过程设计中的小组活动在本课中非常重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动手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也必不可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很具体形象,只有让他们自己动手去试,去发现,那样得到的知识才能被他们所接受和更好的理解。

  (三)巩固深化,进一步加强认识。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图形,请你在看见它时,大声的喊出它的名字。

  课件出示各类图形(平面的与立体的)。

  这一过程的设计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我采用了这一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熟练认识这四个平面图形,同时学生在练习时也很有兴趣,就好像在喊自己的朋友一样。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你又认识了哪些图形?下面我们要和这些图形朋友说再见了。老师报一个,请你找到它和它再见,把它放回学具袋里。

  这一过程是检验学生是否已认识了这四个图形,同时也养成学生整理学具的良好习惯。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1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3.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体与面的关系,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找出平面图形的'共性,区分不同的形状。

  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牙膏盒、乒乓球、易拉罐等),每个学生准备两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看一看,老师拿出来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出示:牙膏盒、魔方、易拉罐、乒乓球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出示三棱锥,问:你认识这个图形吗?(这个图形叫三棱锥,它也是立体图形)说一说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图形?(学生自由说)教师把这些物体一字排开,让学生从左到右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形状。

  二、认识平面图形。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摸一摸,问:你有什么感觉?摸的的面是什么形状?师:谁来摸一摸,老师手上长方体的长方形在哪?(学生找出长方形)

  2.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上找图形,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3、指名说,教师把学生找到的图形从立体图形上分离出来,贴于黑板上,师:这些图形是物体上的一个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4.让学生说说:从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5.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些形状画到一张纸上吗?请学生演示各自不同的方法,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沿长方体的一个面画出长方形。师:你会画吗?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画出并剪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各2个。

  6.师:请根据这些图形的形状,把样子很像的放在一起。让学生给各种形状找家,把相同的图形贴在黑板指定的地方。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指名答)

  7.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边想边在空中画教师说的形状。

  8.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若干,让学生快速辨认形状,以抢答形式进行。

  三、联系生活实际师: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或三角形的?学生自由说。

  四、发展练习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组合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展示出来。

  五、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谈收获。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整理与复习有关多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是将小学阶段学面图形集中进行初步复习,教材设计涵盖了平面图形的方方面面,包括它们的概念、特征、关系,因此本节课的复习容量比较大。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己进行复习整理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在一起,做到了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懂一面,形成良好的网络知识结构,使之逐渐趋于系统化,力求不但“温故”,而且“知新”。本课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以加深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和圆的再认识,同时提出了将圆与其他平面图形进行比较的问题;扩充了“做一做”的题量和题型,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探索的能力进行了强化。

  学情分析:

  平面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教学是分册、分散出现,由于受遗忘规律的制约,很多成了沉默的知识,要激活这些知识,就需要再次的认知。因此,通过复习,系统梳理知识,弥补学生学习缺陷,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使全班学生的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成知识网络,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六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等有关知识。学生已有初步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但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还是有些欠缺,本节课在教学时既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又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和相关知识的认知,进一步理解各类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应用知识进行计算或判断。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知识的联系,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能解释自己的判断和应用的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感受认识图形的`收获,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加深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

  构建平面图形知识的认知结构,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案、直尺、三角板、圆规。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唤醒旧知

  1、生活抽象,初步感知

  引导: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图形的知识。先请同学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谁能在这些生活图片上找到它们吗?请同学上来画一画。

  【使用白板工具笔】

  2、沟通对比,再次分类

  我们把这些图形从图片上请下来。提问: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分类,你打算怎样分?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指名学生操作。

  【使用白板拖拉功能】

  一类: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

  二类:圆(曲线围成)

  3.引入复习,揭示课题

  谈话:刚才我们回忆了学过的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整理与复习这些平面图形的知识。

  【设计说明: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是一类一类分散地认识这些平面图形的,缺少对这些平面图形特征及其关系的整体认识。总复习时,让学生主动回忆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并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二、自主探究,重建概念

  1、整理复习三角形的知识

  谈话:在多边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我们先来整理三角形有关知识。我们来看看活动要求。

  活动一:整理复习三角形

  (1)什么是三角形?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2)三角形可以按什么特征分类?选择一类你喜欢的三角形动手画一画。

  (3)请用集合圈表示这几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师生汇报交流。

  (1)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指名学生汇报。

  预设生: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它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三角形的分类

  师:三角形可以按什么特征分类?选择一类你喜欢的三角形动手画一画。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

  预设生1:我是按三角形角的特征来分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使用白板数学学科工具:工具笔、三角尺】

  【使用白板微课功能】

  预设生2:我是按三角形边的特征来分的: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拍照上传,反馈】

  (3)聚焦特殊三角形

  师:什么样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怎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看图想一想,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预设生:三角形中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中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师:想一想,等腰三角形除了两腰相等的特征,还有什么特征?等边三角形除了有三条边相等的特征,还有什么特征呢?

  预设生1: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有一种是特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预设生2: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内角也相等。

  (4)梳理各种三角形之间关系

  师:你能用集合圈表示这几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上台操,一边操作一边梳理三角形知识点。

  【使用白板画图功能,拖拉功能】

  集体交流,教师板书: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设计说明:三角形是小学阶段认识的一种最基本的平面图形,也是以后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对三角形的认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包括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分类、一些特殊的三角形和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性质等。在学生主动回忆、整理和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启发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整理,获得更加清晰且完整的概念表征系统。】

  2、整理复习四边形的知识

  师:除了三角形之外,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四边形,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

  活动二:整理复习四边形

  (1)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

  (2)你能从它们的边、角的关系,试着说说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吗?

  (1)回忆各种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绘制表格,指名学生上台操作。

  【使用白板绘图工具,书写功能】

  (2)沟通对比,整体理解

  先说出下面每个平面图形的名称、特征以及图中字母的含义。再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交流讨论。

  师指名学生白板前操作汇报。

  【使用白板绘图工具,书写功能】

  【使用白板拖拉功能】

  教师板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设计说明:小学阶段认识的四边形主要是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在回忆学过的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表格分别对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进行整理,再通过比较和交流,进步理清这几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把获得的认识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安排,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几种四边形特征的理解,正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进一步理清这几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整理复习圆的知识

  师:在我们学面图形中,有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图形那就是———圆形,关于圆的知识你还记得哪些呢?现在复习关于圆的知识。

  活动三:整理复习圆

  (1)圆有哪些基本特征?圆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用字母怎么表示?

  (2)用圆规画一个你喜欢的圆,并标上各部分名称。

  学生交流讨论。

  (1)复习圆的基本性质

  师:谁来说说圆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预设生:圆点到圆上任意距离都相等,直径等于2个半径的和,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2)操作画圆

  指名汇报上台操作

  师:大家来看看,这位同学带来的操作过程。

  【使用白板绘图工具,书写功能】

  【使用白板数学学科工具:圆规、直尺】

  【设计说明: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对圆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对圆的特征、各部分名称以及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有更加清断的认识。】

  三、多样练习,加深理解

  师:刚才我们复习整理了有关多边形的知识,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你掌握的如何。

  1、画一画

  以点O为圆心,先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直径画一个圆,再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画一个圆。

  学生操作,指名上台操作

  师:图中大圆的直径是哪条线段?小圆的直径是哪条线段的长?从图上看,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预设生:图中大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对角线,小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圆的大小是由半径的长短决定的。

  【使用白板数学学科工具:圆规】

  2、围一围

  2厘米,2厘米,6厘米,6厘米

  师:围一个等腰三角形,你准备选哪三根小棒?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预设生: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所以选择6厘米、6厘米和2厘米三根小棒。

  【使用白板绘图工具,书写功能】

  3、分一分

  师:把正六边形分割成6个完全一样的图形,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先小组讨论,再试着分一分。

  集体交流,多名学生上台操作,教师截取不同分法,展示学生的不同分法,说说各是分成的什么图形。

  【使用白板截图功能】

  【使用白板绘图工具,书写功能】

  【设计说明:通过对习题进行深度加工,挖掘隐性资源价值,提供练习探索空间,开展适度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比、沟通,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多边形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辨析概念,并运用概念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在设计练习时选择灵活多样的题型,比如“分一分”问题中的每个小问题都能激发学生思考,有多种分法,每种分法又是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思考的,在观察和比较中沟通理解,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创新能力。】

  四、总结中延伸,拓展中提升

  1、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平面图形你还想复习什么内容?

  2、动手设计

  师:七巧板是我们经常玩的益智玩具,你能从七巧板中选几块拼出不同的图形吗?动手拼一拼吧。

  【屏幕同步学生拼图内容】

  集体欣赏。

  【设计说明:课的最后通过让学生玩“七巧板”,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用新学到的本领解决数学问题,延续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活动的驱使下动手、动脑,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13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的联系。‘

  教学过程:

  1、直线、射线、线段。

  提问:

  1)分别说一说什么叫直线、射线、线段?

  2)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完成123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笔做)

  提问:

  1)什么叫做角?

  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整理: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完成123页下面“做一做”的1题、2题。

  2、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大于0°

  小于90°

  垂直与平行

  提问: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哪几种情况?

  2)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回答:下面几组直线中,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

  完成教材124页的“做一做”

  提问: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顶点A的对边是指哪一条边?

  动笔做:以顶点A的对边为底,画出三角形的高,并标出底和高。(前页一幅图)

  在下面的.表中填写三角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征。

  名称

  图形

  特征

  回答: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联系与区别。

  3、四边形

  提问:什么叫四边形?

  回答:看图说出下面各图的特点,再说一说图中各字母表示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说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完成125页“做一做”中的1、2题。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14

  教学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第34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

  2、学生每5人一组,每人备有3支水彩笔、1把尺子、1块钉子板等

  教学过程:

  一、搭玩积木,体验形体

  师:(媒体播放)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

  2、问: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

  问:你有没有办法把它记下来呢?

  3、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工具(白纸、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下这些面,每个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样,比一比,哪 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开始活动,并将自己组记下的面贴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4、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

  (指名学生演示、操作)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用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上分别移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生齐读图形名称)

  三、巩固延伸,加深认识

  1、请你说出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电脑播放小免的家,让学生寻找并交流)

  3、师:小白免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学的本领,帮小白免围围呢?围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4、学生活动反馈

  5、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

  6、学生作品展示

  7、师: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电脑播放)来了哪些图形,请小朋友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放轻音乐)

  8、反馈:选两种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

  问:你喜欢哪一涂法?为什么?

  教师小结:用一种颜色涂同一种图形看上去比较清楚。

  9、请小朋友每人拿出一个长方体,在纸上度着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由欣赏入手,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图画,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师出示图画:《牧童骑黄牛》)感觉怎么样?

  【这样的设计富有童趣,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激发起他们想深入探究的欲望】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画是怎样做的?(生观察后进行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既然这幅美丽的图画是由各种各样的图形拼成的,那你们能不能试着把这些图形分分类?(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给每一类图形起上名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同时从图画上对应的图形贴在课题下相对应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说明命名的理由,从而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到从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为下面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奠定了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

  (一)师:小朋友,你们能不能说说各种图形是什么样子?

  【通过简单的描绘使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平面图形的表象】

  (二)师:这些图形平日都藏在哪呢?(学生感到困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你们就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大家凑在一起玩一玩。玩的时候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先用小手摸一下这些形体的每个面(师边说边实物演示),然后再玩。

  在学生玩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巡回指导。玩过后,学生汇报交流。由此发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存在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中。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体会到“面在体上”】

  (三)师:大家想不想给这些新朋友拍一张照片呀?(手指课题)对呀,没相机可怎么拍呢?我想这个问题可难不倒大家。小组同学在一块商量商量。学生通过讨论很容易就能想到把物体压在白纸上,用笔沿着物体的轮廓描下来,就可以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教师可以适当加以补充说明:其实也可用印泥在纸上印出这些图形,也可把物体按在橡皮泥上印出这些图形。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从“体”中抽象出“面”】

  (四)师:其实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家。我们教室就有很多,你们找找看。找完后,再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找一找。

  【借助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理解】

  三、实践操作

  让学生用今天认识的这些平面图形进行组合拼贴,设计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示作品时让学生进一步说明是用什么图形拼贴的。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更加深入认识和理解各种平面图形,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如果每位同学都能和新朋友长期交往下去,你还会发现他们更多的奥秘。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把课堂进行延伸)

  教学反思: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平面图形有一个更深的理解,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用平面图形做粘贴画’。第二天作业交上来一看,同学们做的还不错。我想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会对平面图形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会更爱这些可爱的平面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05-15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反思09-24

《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反思10-11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反思09-04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反思15篇09-27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03-28

认识图形教案04-03

《认识图形》教案08-05

认识图形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