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

时间:2024-05-15 08:40:3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1

  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法和方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抓住解题关键。

  教学中,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抓住关键句,找准单位“1”,找准比较量及比较量对应单位“1”的几分之几,为画图分析做好准备。

  2.直观分析问题。

  教学中,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直观、形象地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并结合图示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3.顺向思考列式。

  教学中,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顺向思考,设未知量(单位“1”)为x,列方程解决问题。

  4.明确解题规律。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出解决分数应用题的一般规律,弄清当单位“1”的量未知时,可以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找出单位“1”并说出数量关系。

  (1)已经行了全程的。(把全程看作单位“1”,全程×=已行路程)

  (2)一个长方形,宽是长的。(把长看作单位“1”,长×=宽)

  2.按要求解答。

  课件出示:小明的体重是35kg,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小明体内的水分是多少千克?

  (1)读题,找出单位“1”及数量关系。

  (把小明的体重看作单位“1”,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小明的体重×)

  (2)结合数量关系式,明确本题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回答哪部分是已知的,哪部分是未知的)

  (3)小组合作,列式解答。(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出此类题的解法:单位“1”已知,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5×=28(kg)

  3.谈话导入。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法我们已经掌握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知识,学习用方程法和算术法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找单位“1”,说出数量关系,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题方法,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探究新知

  (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1.课件出示教材37页例4。

  (1)读题,交流信息。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小明体内有28kg水分。

  (2)找出信息中存在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汇报,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①成人体重×=成人体内水分的质量

  ②儿童体重×=儿童体内水分的质量

  ③小明的体重×=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课件出示例4的问题。

  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解决问题。

  ①解决例4需要哪些条件?把谁看作单位“1”?

  ②画图分析。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创设请境,激发兴趣——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问题的方法——巩固深化,应用拓展——归纳。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

  2.情境图

  谈话: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

  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同学们,你们看得真仔细,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

  (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还剩多少人?

  (3)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4)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解决问题

  提问:你们会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1)独立思考

  谈话:在四人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样算的?

  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22+13=35(人)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22+13-6=29(人)22-6+13=29(人)

  4.比较(1)、(3)和(2)、(4)两种方法的联系

  5.谈话:小朋友们看木偶戏看得多高兴呀!你们看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

  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看懂了什么?

  你能把图意说完整吗?

  6、走着走着却被一扇门挡住了去路,这是哪里呀?大家想进去吗?我也想可是怎样进去呢?谁能告诉我(生读要求)答对3道题,就可以拿到钥匙,走进海洋动物馆看动物表演。

  1、水果店原来有18箱苹果,卖出15箱,运来36箱,还剩多少箱?

  2、树上有50只小鸟,飞走了20只,又飞来了54只。现在有几只小鸟?

  3、合唱队有男生16名,女生比男生少5名,女生有多少名?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名?

  通过打你啊的共同努力,我们拿到了钥匙,听,门开了,(播放课件)时间过得好快呀!精彩的表演已经结束了。我们的游园活动也即将结束。

  7、在游园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的饮料瓶,细心的小朋友已经把它们收集起来了,我们看看他们要做什么呢?(课件出示习题)

  8、我们走出游园点,被一张统计表吸引住了,但是它没有填完,我们帮助完成可以吗?这就是今天的作业。

  9、在这次游园活动中,你高兴吗?谈一谈。

  三、小结:

  在这次游园活动中,我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知道了一题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去发现它解决它。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行,你们是最棒的。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替换的策略,学会根据题中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相差关系,用替换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 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 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替换策略。

  1.动画引入,学生续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从曹冲是用与大象同样重量的石 头换大象,引出替换的话题。

  2.举出现实生活中替换的例子。通过为小明调换商品初步感知替换策略。

  3.揭示课题,引入例1。

  二、合作交流,探索学习替换策略。

  出示例题1的情境: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一)分析题意,弄清条件与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的?

  2.引发思考,激起尝试的欲望。启发提示:这里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果汁才是720毫升,要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两个问题,能直接求吗?能否将大杯容量与小杯容量两个量与总量720毫升的关系转化成其中一个量与总量的关系呢?

  (二)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先议一议怎样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再尝试列式计算。

  (三)汇报尝试情况,归纳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板演出算式,并讲一讲每步式子的意义。

  借助媒体演示总结:

  1.大杯换成小杯或小杯换成大杯的依据是什么?

  2.把大杯换成小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也就是说9个小杯容量是720毫升,那就可以先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

  3.把小杯换成大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 720毫升果汁可以倒3个大杯。可以先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四)检验。师引导:验证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想一想可以怎么检验?

  ①把6个小杯的容量和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是否等于720毫升;

  ②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3倍。(板书检验过程)

  总之,检验时要看所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五)小结:替换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替换成一种杯子。得出依据倍数关系进行替换,果汁总量不变、杯子的数量变了。

  (六)学习依据相差关系进行替换。将例1中大、小杯的倍数关系改为大杯比小杯多20毫升你还会替换吗?

  1.议一议,这时还能不能替换?

  2.讨论如果将7个杯子全看作小杯(或大杯)果汁的总量还是720毫升吗?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3.试列式解答。

  4.小结与例一不同之处:根据大小杯的相差数进行替换时,总量变了,杯子数没有变。

  三、拓展应用,巩固运用替换策略。

  1.溜冰场:智力填空(分别用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进行替换)

  ①○+○+○+△+△=14, △=○+○

  ○=( ) △=( )

  ②☆比○多1,☆+○+=10

  ○=( ),☆=( )

  2.试一试:三种量间倍数关系的替换题(图略)

  3.练一练:

  ①练习十七第1题 巩固据倍数关系进行替换。

  读题,弄清题意:集体分析,说出不同的替换方案(填空练习);尝试口头列式 解答,并反馈。

  ②教材例1后练一练巩固据相差关系进行替换。

  读题,弄清题意;集体分析,说出不同的替换方案(填空练习);试列式解答并反馈。

  四、总结反思,优化替换策略。

  1.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策略是什么?运用替换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总结反思)

  2.师点一点:替换的策略就是将要求的某一问题用另一个问题替代。用替换策略解答的题目特征及替换时的注意点。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掌握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能用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提高学生对应用问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二、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判断。

  2、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一:找到题中不变的量;

  二:根据不变的量写出关系式;

  三:判断成什么比例;

  四:列出比例式;

  五:解比例。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5: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20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A.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① 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B. 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根据比例的意义,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汇报:

  解:设要捆元。

  30=20xx

  = 36030

  =12

  答:要捆12包。

  五.应用反馈 课件出示:

  1. 教材60页做一做第2题。(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总价一定)

  2. 课件上的练习题。

  指名扮演,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巩固新知,训练解题能力。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向”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如果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这两杯果汁的数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进行操作演示。回顾操作过程,出示完整示意图。

  (2)解决实际问题。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入乙杯后,两个杯子的果汁总量有没有变化?一共还是多少毫升?那么现在每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知道了现在每个杯子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子中的果汁数量?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3)汇报方法。如果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看来“再倒回去”是个好办法,用这个方法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原来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把课本上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边填边说每个数据各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有什么优点?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例2。

  (1)理解题意,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意思更清楚的表达出来?

  (2)解决问题。

  指出:可以按题意摘录条件进行。出示示意图。你能根据示意图说说题目的大意吗?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你能仿照示意图的样四,表示出“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吗?尝试画倒推的示意图。展示作业。根据示意图写出倒推后每一步的结果。你能列式解答吗?说说自己的想法。怎样才能知道我们推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呢?怎样验算?

  (3)归纳。

  解决上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你认为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3、完成练一练。

  理解题意。尝试将题目中的条件,展示学生作业。你是怎样想的?你打算用什么样的策略角度解决这个问题?“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是什么意思?你能换种手法表示这样的意思吗?回列式解答吗?说说推想的过程。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你能通过列表的方法题目中的信息吗?你会列式解答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第2题。

  你能画图题目中各个条件的示意图吗?学生根据示意图列式解答。交流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课堂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练习十六第3~8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路,感受所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实际应用价值。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应

  用什么策略?板书课题:用“逆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你能把题中的条件进行吗?可以运用什么策略解决呢?你能在图中标出其他几个景点和大门的位置吗?展示作业,说说自己的思路。

  2、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方法,你是怎样解决的?应该怎样倒过来想呢?

  3、完成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方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检验所填的数据是否正确?

  4、完成第6题。读题,理解题意。下午6时的气温是18℃,根据比中午下降了7℃,你能推算出中午12时的气温吗?你是怎样推算上午8时是多少℃的?

  5、完成第7题。理解每幅图中显示的相等关系:5个桃子的重量=2个梨子的重量3个梨子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重600克小组中交流思路。说说是怎样想的?

  6、完成第8题。你能根据题中的条件进行吗?根据的条件列式解答。应该怎样倒过来推想呢?

  三、课堂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在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时,都可以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第9、10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所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实际应用价值。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逆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9题。

  理解对帐单每一栏的含义。4月份的结单余额和上月比,是多了还是少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可以算出张阿姨信用卡3月份的结单余额是多少元?小组讨论方法。汇报交流想法。

  2、完成练习十六第10题。

  要知道这四张牌原来是怎么放的,可以运用什么样的策略?(逆推法)根据第四幅图,你能知道第三幅图中的牌是什么顺序吗?(10、9、7、8)原来的牌是什么顺序呢?(7、9、10、8)分组活动:拿出四张牌,任意交换两次位置,再翻开看结果,猜猜原来四张牌是怎样放的。小组活动。

  3、完成思考题。

  理解题意及关键词的意思。“遇店加1倍”,遇到店将加成壶中酒的2倍。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吗?原有?斗→加1倍→喝1斗→加1倍→喝1斗→加1倍→喝1斗(喝完)逆推为:0→1斗→0.5斗→1.5斗→0.75斗→1.75斗→1.75斗→0.875斗

  三、课堂

  你觉得“逆推法”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什么作用?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综合运用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解决与圆的面积有关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和方案。

  3、感受数学运算的合理性与结果应用的现实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课前准备:三块不同规格的台布图片。

  教学过程:

  一、选台布问题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餐桌是什么样的,从而引出选台布的问题。

  师:同学们,餐桌是每个家庭都有的生活用品,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家的餐桌是什么形状的?

  指名回答,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餐桌的机会。

  师:老师的一个朋友刚买了一个圆形餐桌,桌面的直径是120厘米。

  板书:圆桌直径120厘米。

  师:他打算选一块正方形的台布。到商店一看,有三种不同规格的台布可供选择。

  出示课本第96页三块台布图片。

  师:选那块更合适呢?这位朋友想请老师参谋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帮他解决“选台布”的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选台布。

  2、让学生观察三块台布,了解三种台布的数据信息。并理解“110cm×110cm”等规格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块台布,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块台布的花边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

  师:你们知道台布下面式子表示了什么吗?

  (二)解决问题

  1、提出:“计算第一块台布和圆桌面的面积各是多少,比一比谁的面积大”的要求,给学生自己计算的时间,然后交流学生计算的结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根据这些式子就知道了台布的边长。现在,请同学们算一算圆桌面和边长110cm台布的面积,比一比,谁的面积大。

  学生认真计算、比较,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计算和比较的结果?

  学生说,教师板书:

  桌面面积:3.14×602=11304(平方厘米)

  第一块台布面积:110×110=12100(平方厘米)

  因为12100>11304,所以台布的面积大。

  2、提出:“选择第一块台布是否合适?”的问题,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最后,形成共识:不合适。 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边长110厘米的台布的面积大于圆桌的面积。那么,选用这块台布是否合适呢?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意见:

  合适。因为,第一块台布的面积比圆桌面的面积大。

  不合适。虽然第一块台布的面积大于圆桌面的面积,但是第一块台布的边长只有110厘米,而圆桌的直径是120厘米,这块台布不能盖住圆桌面,所以不合适。

  如果学生出现两种意见,通过讨论形成共识。

  3、提出:第二块、第三块哪块合适呢?为什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看来判断台布是否合适,只比较面积的大小不行,还要看台布的边长和圆桌的直径。现在我们已经确定第一块台布不合适,那第二块、第三块哪块合适呢?为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意见。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进行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或你个人的意见?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意见:

  第二块比较合适。因为第二块台布的.边长与圆桌直径相等,正好盖住圆桌面;第三块台布的边长比圆桌直径大40厘米,有些浪费。

  第二块和第三块台布都合适。因为第二块台布的边长与圆桌直径相等,正好盖住圆桌面;第三块台布的边长大于圆桌直径,一定能盖住圆桌面。

  第三块台布更合适些。因为第三块台布的边长比圆桌面的直径大一些,铺在圆桌上面四周都能下垂一部分,这样比较美观,台布不易被掀起。

  师:我的意见是选择第三块台布。因为台布的边长比桌面的直径大一些,台布铺上后,桌子的四周垂下来一部分,既美观,又不容易被掀起来。

  (三)尝试练习

  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先读题,观察圆桌图,弄清题意和计算的思路,再独立完成,最后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师:我们帮助朋友解决了选台布的问题,再来解决一个和台布有关的问题。同学们看课本97页,自己读题并认真观察图。

  学生读题。

  师:谁来说一说,要计算台布的面积和花边的长,必须要知道什么?

  生:必须要知道台布的直径或半径。

  师:好,请同学们自己计算这块台布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算完后交流。答案:

  台布直径:1.6+0.2×2=2(米)

  台布面积:3.14×()2=3.14(平方米)

  台布周长:3.14×2=6.28(米)

  二、设计包装问题

  1、提出设计包装箱的问题。让学生读题,弄清题中的数据信息和设计要求。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和圆桌台布有关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解决一个设计包装箱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7页,读一读题中文字,并观察情景图。

  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师:说一说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

  这种鲜橙汁包装罐底面的直径是5厘米,高是13厘米。

  要求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箱,每箱装24罐。

  2、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包装箱,并要求画出包装箱底面摆放饮料的示意图。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设计包装箱的有关信息和要求,下面就来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箱,并在一张纸上画出包装箱底面摆放饮料筒的示意图。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交流学生的设计方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方案的机会,说一说制定方案的过程,并把不同的方案示意图展示出来。 师:谁来把你画的图让大家欣赏一下?说一说饮料怎样摆放?长方体包装箱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怎样算出来?

  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合常理,携带不够方便、美观的方案,要给学生指出,并与其他方案进行比较。

  三、课堂练习

  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认真读题后自主解答。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师:同学们真棒,设计出了好几种饮料包装箱,下面看练一练的第2题,我们来解决一个装运矿泉水桶的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后自主解答。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根据矿泉水桶的底面周长可以算出矿泉水桶的底面直径:100.48÷3.14=32(厘米)

  车箱长:2.1米=210厘米

  车箱宽:1.8米=180厘米

  因为:210÷32≈6,

  180÷32≈5,

  所以:小货车只能放6排,每排摆 5桶。

  运输小货车一次最多可装5×6=30(桶)。

  四、拓展学习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并尝试解决。师:这节课,我们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请大家注意观察,并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我们尝试着去解决,你一定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聪颖的人。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7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99页 例1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极力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习用两步或三步解决求一共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3、 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初步学会“连乘”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用策略来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教师板书:解决问题。看到这个问题,你想说些什么?

  预:是解决什么问题啊?

  预:怎么解决问题?

  二、例题1教学:

  1、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预:同学们在做广播操。{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们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板书)

  预:总共有3个方阵,有两个只拍到了几个人。

  师:还有吗?

  预:他要我们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板书)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板书)图,知道了――(学生复述),收集一些数学信息(板书)。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解答。

  2、分析、解决问题

  (1)汇报: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做的?

  预:10×8=80(人)80×3=240(人)(板书)

  师:你是直接把算式报了出来,那你能解释一下你的算式吗?

  预:10×8=80(人)求的是每个方阵的人数,80×3=240(人)求得是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师:对,请同学们以后再回答问题,不要直接把算式报出来,最好还要说一说求的是什么?你们听懂了吗?

  预:哦,那老师想问一下,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为什么要算一个方阵的人数啊?

  预:为什么要先算10×8=80人,求的是什么?

  师:谁能来解答他的问题?

  预:我知道,如果不求一个方阵多少人的话,那3个方阵就求不出来。

  预:老师我有补充,求三个方阵就是把一个方阵的人数乘3就行了。我是10×8×3=240人。

  师:和刚才的做法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预:老师不一定要把一个方阵的人数求出来,可以先求一共有几行,乘每行有几人就行了。

  师:那该怎么解?

  预:3×8=24行 24×10=240人。

  师:为什么要求几行?

  预:一定要先求出几行,才能求出总的'人数。

  3、观察与分析解题方法

  师:我们来看一看,刚刚有三个同学写出了不同的三道算式,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都有两步?(问题不能直接求出来)

  4、小结:当问题不能一步解决时,我们试着想一想,可以先求个什么出来,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三、练一练 :练习二十三 第1题

  完成书本上的做一做

  {出示第1题课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吗?“跑步”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又能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学生尝试解决。

  3、交流:(1)400×7=2800 (2)400×2×7=5600

  (3)400×2=800 800×7=5600   (4)7×2=14 14×400=5600

  4、独自思考,小组合作,说一说哪种是对的?为什么?解释算式所含的意义。

  5、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1)要求一个星期跑多少米,要先求出每天跑几米,再乘7

  (2)要求一个星期跑多少米,要先求出一星期一共跑了几圈,每圈400,就有几个400。

  6、小结。

  四、巩固练习。

  1、{出示第102页 第4题}小明“游泳”

  (1)师:还有什么项目啊?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你还能知道什么?

  (2)汇报:知道的信息,还能知道――如:游泳池长25米,游了三个来回。我知道小明游了6个25米,三个来回是就是2×3=6次。

  (3)还有什么信息?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4)判断:(1)25*3 (2)2*3*25 (3)(25+25)*3

  (2、据统计,每个人每月大约产生37千克垃圾,如果按一个一家三口计算,一年产生多少垃圾?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8

  一、激活经验,感知策略

  1.猜一猜:老师的年龄加上9的和再除以4,恰巧是10岁。老师今年是多少岁?

  2.谈话:这是老师每天上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你能说说老师每天放学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吗?(多媒体呈现:老师家→向东50米到苍梧绿园→向北200米到教育局→向西150米到学校)

  3.揭题:

  刚才,我们算出了刘老师的年龄,研究了刘老师返回的路线。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解决这两个问题时都分别使用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之间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板书:倒过来推想)

  这种“从结果出发,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信,咱们继续看——

  设计意图: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因此,通过“猜年龄”和“返回路线”两个已有经验的唤醒,为倒推策略的探索提供了清晰地新旧知识间的“固着点”,促进新认知的高效建构。

  二、初步体验,建立模型

  1.出示例l

  师:这儿有两杯果汁,从图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一共有400毫升。

  生:甲杯果汁比乙杯的多。

  师:假如有两人来喝这两杯果汁,你觉得要怎样做才公平一点呢?

  生:把两杯倒在一起,然后平均分。

  生:甲杯倒给乙杯一点,使两个杯子同样多。

  师:现在从甲杯倒人乙杯40毫升,甲乙两杯的果汁数量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甲杯减少了40毫升,乙杯增加了40毫升。

  提出问题:要求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2.解决问题

  填写课本第88页的表格。填完后说说你是怎么推算的。

  甲杯/ml

  乙杯/ml

  现在

  原来

  结合回答演示:甲杯的果汁数就在现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增加多少,乙呢?

  交流:展示学生的表格,说一说想法?

  追问:要求原来的情况,我们是从哪儿开始想起呢?原来的变化过程是甲杯倒人乙杯40毫升,倒推时是怎样变化的?(强调:变化过程相反)

  3.回顾反思

  师:回想一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我们先算的是什么?我们是从哪里开始倒推的呢?

  小结:看来当我们知道现在的量,要求原来的量时(板书),我们就可以用倒推的方法来解决。(完成板书:原来: ←倒过来想一想 现在)

  其实.用倒推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请看:填一填: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有什么小技巧吗?先倒推哪一步?

  小结:倒过来推想就要从现在的数据出发,根据各自发生的变化往回推算出原来的数据,也可以简称倒推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设计意图:如何将作为思维结果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在例l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动态展示题中的信息和问题,;揭示了倒推问题的三要素:原来状态、变化过程和结果,使学生感受到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师生在互动对话中建构数学模型。接下来的“填一填”,再次让学生体验到倒推过程与变化过程的相反性,感悟倒推的顺序,为例2多步倒推的探究过程做好了良好的心理定向和认知铺垫。

  三、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1.探索例2

  出示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师:哪位同学来读读上面的信息?

  师:这时候,老师看到的是一张张自信的面庞,还有的同学拿起了笔,没有人怀疑同学们不会解答这样的问题。不过刘老师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

  多媒体呈现:

  ①你能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摘录下来进行整理吗?

  ②你准备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列式并解答。

  2.整理信息,讨论交流

  ①把摘录的条件和问题完成在作业纸上。这个变化的过程是什么?

  原有?张→又收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

  原有?张←去掉24张←跟小军要回30张←还剩52张

  或符号表达:

  学生说一说想法。

  ②师:要求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整理好条件,你们是用什么策略想这个问题的昵?

  可以怎样列式的呢7

  第一种:

  52+30-24=58(张)

  师:先倒推哪一步?再倒推到哪一步?倒推时的过程与原来的变化过程相反吗?

  第二种:

  52+(30-24)=58(张)

  师:原来这两个变化的'过程可以合二为一吗?现在比原来少6张,现在有52张,把这少的6张补起来就可以得出原来的张数了,52加6的过程;是不是用的倒推法。我们把它变成了一步倒推的题目了。

  ③检验。

  可以写答了吗?结果是否正确该如何验证呢?

  3.回顾反思,对比深化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主探索解决了这道问题。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用的是什么策略?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情况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呢?怎样运用呢?

  小结:如果某种数量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已经知道了现在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数量,就可以用倒推的策略。先从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往前倒推,直至求出答案。在倒推的时候要注意变化顺序。(板书:变化顺序)

  设计意图:例2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索,深化理解策略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因为思维的深度参与,必然决定了学生对获得策略过程的经历是深刻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摘录条件进行整理以及讨论交流中,逐渐感悟在倒过去想的时候,不仅要逆着事情变化的顺序进行,还要注意先把后发生的变化倒回去,再把先发生的变化倒回去,直至事情的原来情况。在汇报交流中,对两种方法的比较,体会到倒推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策略,但却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再次让学生体验事情的变化是有顺序的,从而感悟到有条理的思考是很重要的。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9

  教学过程:

  一、积累铺垫

  1.引入:刚才的游戏有意思吗?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课前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2.要求:刚刚我们根据比划来猜测是什么事物,现在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题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关:中山路小学原有一个花圃是长方形,长4米,宽3米。校园扩建时,长增加了2米。(1)学生画图(2)对比交流

  4.从图中你能求出什么?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40米。在扩建校园时,长增加了20米,这样操场面积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来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审题激需:你能想个办法让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题意顺利闯关呢?(画图)

  3.看谁能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都在图中表示出来?(1)学生画图, (2)对比交流:

  4.现在图有了,你能根据图来求出原来操场的面积吗?

  (1)学生尝试,教师巡视。(2)讨论交流:

  5.小结:从开始审题我们觉得有点困难,至现在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出来,你有什么感受?(画图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画图能帮助我们思考……)

  三、再次体验

  1.出示第三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宽30米的前操场。因为要造“牡丹公寓”,宽减少了10米,这样前操场面积就减少了400平方米。现在前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审题后问:长方形操场是怎样变化的?(宽减少)你能把宽减少在图上表示出来吗?

  3.学生画图,尝试解答后交流:把题意表示清楚了吗?能指着图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吗?(可能会有几种方法,重点指出宽减少了,长不变,减少的长方形的长就是现在长方形的长。)

  4.小结揭题:我们顺利闯过了第三关,你能谈谈画图对我们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吗?(清楚地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画图(板书)。

  四、深入体验

  (一)第四关:

  1.引入:应用画图的策略,我们来闯第四关。

  2.分层出示:

  (1)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长增加了20米。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口答,再出图列式)

  (2)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宽增加了15米。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口答,再出图列式)

  (3)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长增加了20米,宽增加了15米。这个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学生猜测。先独立画图,再讨论验证。(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应该大于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学生解答后交流。(交流“整体”和“分块”两种思路)

  3.反思小结:从用经验猜测,到画图验证,最后到解决问题,你有什么启发吗?

  (二)第五关:

  1.引入:第四关我们都闯过了,下面我们要挑战——第五关!

  2.出示第五关:中山路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如果这个操场的长增加20米,或者宽增加15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600平方米。你知道原来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1)审题后问:与第四关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同时”,一个是“或者”)

  (2)学生画图解答后交流:(让学生指了图来说思路。重点交流长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宽增加出来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

  五、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10

  设计说明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本教案精心设计了去秋游买车票的问题情境,不仅引起了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同时也很自然地引出了估算。接着,又创设了帮妈妈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估算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都是在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前提下进行教学的,学生置身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之中,他们要解决问题的欲望油然而生,一个鲜活的课堂自然生成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估算的兴趣,使学生在乘法估算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带有表格的卡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秋季是旅游的好季节,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

  (学生估算,并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

  2.揭题:刚才这道题是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的内容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11

  设计说明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培养理解能力。

  教材例9要求学生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弄清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首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究算法,培养学生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用列表法解题,学生虽有过接触,但往往容易出现遗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列表时让看的人更容易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空白的表格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几位同学的学情检测卡。

  2、课件出示例题,导入:通过课前的检测,看来同学们对我们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都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将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你们有没有勇气接受这个挑战呢?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质量单位,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在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同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期待和好奇心。

  ⊙阅读与理解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1)引导学生思考:有多少吨煤需要运走?有哪几种车可供选择?每辆车每次能运多少吨煤?

  (2)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要恰好运完8吨煤,有两种车可供选择:一种车的载质量是2吨,另一种车的载质量是3吨,要求每次运煤的车都装满。

  2、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如果你来派车,有什么好的方案呢?下面我们分组来讨论一下。

  (2)出示讨论的任务:①你们小组有几种派车方案?把每种方案填在表格里。②你们认为哪种方案比较合理?

  3、出示表格。

  (1)让学生说一说要填的是哪些内容。

  (2)明确要填的每个项目的意义。

  (3)引导学生在列举方案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填,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4、小组讨论,边讨论边填表格。

  5、各组汇报填出的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

  6.请同学们说一说哪种方案是合理的,为什么?

  预设:第一种方案和第四种方案都是合理的,因为这两种方案都能恰好把8吨煤运完,符合题意。

  7、师小结:为了保证把所有的方案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来,我们可以先尽可能地选一种车,然后依次递减。最后看哪种方案满足题目的要求就选哪种方案。

  设计意图:先给学生提出讨论的任务,并出示表格,提供明确的指导,然后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列举出所有的派车方案,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0页例2,“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三第11、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连除解决问题能正确求解。

  教学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来解答。

  教具准备: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两个课时的教学,现在学生已初步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了让学生区分连乘与连除,结合教材特意设计了这一节连除。(具体设计意图负载各个环节后)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口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老师带来了一些口算练习,你来?

  出示:5×3×2= 60÷3÷4= 7×7+1= 21÷3+9=

  …… ……

  (2)简单的解决问题。

  出示:有3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平均分成5行, ?

  师:能补充问题吗?

  引导学生总结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齐读)

  【设计意图】口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两步的口算题给本节课的两部计算埋下伏笔。“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把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学习主人。

  二、新授例题

  1、找信息 搜集数学信息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团体操表演队的60位同学正在紧张的排练着。我们来看看团体操的队形,左边的这些同学围成了一个大圈,右边的这些同学也围成了(一个大圈),我们来看看左边的这一个大圈,这几个同学围成了一个小圈,这一个大圈里有几个小圈(5 个),右边的大圈里有几个小圈(也是5个),那么从这一幅图里你能收集到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说数学、做数学、创数学”是我校数学研究课题“数学阅读”的主旨,通过指导学生仔细认真的阅读主题图,以便保证学生收集的完整性、也是教会学生看图的基本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数学离不开阅读。

  2、提问题 完善解决问题

  师:整理题目,出示“这场团体操有60人表演,平均分成了2个大圈,每个大圈平均分成了5个小圈, ?”

  师:你能补充问题吗?

  生: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学生默读)

  【设计意图】课堂的学习,不应该是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给学生一个充满遐想的省略号,应留给学生一片未曾开发的滩涂。就像前面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12>>>

  3、说思路 理清解题思路

  师: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先要求什么(思考)

  方法总结:要求每个小圈的人数,可以先求每个大圈的人数,再用1个大圈的人数除以5就得到了,每个小圈的人数?

  师:谁还能说一说这一题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说数学”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会说数学,也就是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教师总结后让学生互相说,既是给养学生成功的体验,也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列算式 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设计意图】会说不一定会写,让学生在草稿本上把他的想法写下来,也是为了检查学生将解题思路转变成数学符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5、说意义 掌握解题步骤

  师:“60÷2=30(人)”表示什么?

  师:是的,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先求一个大圈多少人,再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同学们,今天我们解决问题用的什么计算方法(除法),几步计算呢?(两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运用除法两部计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在解决问题里,我们先要观察图,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再通过有用的数学信息分析问题,也就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解决问题要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足部完善自己的表达,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完善板书。

  6、写综合算式。 类比分步计算

  师:刚才我们是用分步计算的方法,你能写出这个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吗?

  师:综合算式和他一样的向老师招招手,好吗?

  【设计意图】掌握综合算式的一般计算法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上节课学生已经初步获得了用综合算式来解题的经验,在这里直接放手让学生列综合算式,同时也是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巩固练习。

  100页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0页的做一做,然后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达出来。

  ……

  师:完成了的同学请用你的正确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了。要解决这一题必须先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你找到了吗?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模仿练习题,老师不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独立解答,部分学生完成后并不着急讲解,等待更多的学生完成再讲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四、课堂训练。

  1、第104页的第11题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第11题。

  …… ……

  师:青蛙和啄木鸟都是消灭害虫的能手,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保护他们。能做到吗?

  生:能。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减除类型的'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连除、减除类型解决问题的理解,同是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第104页的第12题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第12题。

  师:做好的认真思考,我做的对不对?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题意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会一种方法后,并不急于评讲,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他们的信心,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生,学生的学习必须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把课堂小结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乐学、爱学。

  板书设计

  运用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这场团体操有60人表演,平均分成了2个大圈, 1、搜集信息。

  每个大圈平均分成了5个小圈, 每个小圈有几人? 2、理清思路。

  先求:每个大圈有多少人。列式计算:60÷2=30(人)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再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列式计算:30÷5=6(人) 3、列式解答

  答:每个小圈有6人。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13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6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汇报,师板书:32÷6

  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

  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

  四、练习

  练习的第3题

  出示四月份的日历。从日历上你发

  现了什么?师提出问题:四月份有几个星期?

  要求有几个星期,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30÷7

  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理解求百分率应用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解答求百分率(或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难点: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回顾百分数意义——直奔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还学习了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其实,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人们经常用百分数来解决问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板书课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二、探索——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第(1)题

  1、出示信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

  提问:你能提一个求分率的数学问题吗?

  (已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师:谁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20÷160=

  师:你知道这个题目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出示问题)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什么疑问?(生质疑)师解疑,板书什么是达标率。

  让学生说说六年级的达标率是什么意思?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同桌进行交流)

  生:表示已达标的人数占六年级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六年级学生总人数为单位“1”。

  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

  师:从这儿,我们就可知道求百分数的方法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样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5页例1的第1部分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写法不同,书本写成分数的形式了,而且多了“乘100%”

  师:谁知道为什么要“乘100%”呢?不乘行吗?

  生:因为如果不乘100%,结果是分数的形式;而乘了100%结果就是百分数了。现在知道了什么是达标率,也知道了怎样求达标率,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计算)汇报板书

  师:对达标率的计算你还有疑问吗?

  生:0.75×100%怎样计算呀?

  师:问得好,那谁能帮他解决这个疑问呢?

  生:我知道,可以把100%看作1,再把0.75化成75%就可以了。

  生: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可以把100%中的100乘0.75,“%”照写。

  老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两种理解方法都可以,你认为哪一种更适合你学习的,你就可以选用那一种。

  (板书: ×100%=0.75×100%=75%)

  师:同学们现在你对求达标率这种问题会了吗?你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灵活处理)

  (二)教学例1的第(2)题

  解决了达标率问题,下面我们到生物组去看一看。这里有一个还没完成的试验报告。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了?什么是发芽率?(师板书)知道了什么是发芽率,怎样计算呢?你又能否像达标率一样把发芽率用公式表示出来?(让同桌带着问题讨论)学生汇报,老师完善板书。

  师:现在分3大组完成这个试验报告并汇报结果,看哪一组最快最好。

  师:你可以为这次试验作个总结吗?

  生:从这次试验可知绿豆的发芽率最高。

  生:我从这次试验可知大蒜的发芽率最低。

  生:我知道花生的发芽率比大蒜的发芽率高。

  (有利于学生对百分数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与学习。)

  你们知道计算发芽率有什么作用呢?(生答,师小结)

  三、小结运用

  师:同学们对比求达标率和发芽率,你能发现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吗?

  生:都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都是部分与整体的比较、都要乘100%、都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公式的分母都是单位“1”等等

  师:同学们发现的真多,求百分率的问题其实都有一个特点,都是部分量与整体的比较。

  师:其实,现实生活中像达标率、发芽率这样的百分数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例出其他的'百分率吗?试试看。

  学生举例:学生的出勤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花生的出油率等等,师板书。这些百分率怎么计算呢?小组同学商量一下。

  学生以4人小组合作写百分率的公式。(组长负责作好记录并汇报。)

  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求花生出油率的问题,想去看看吗?出示做一做第2题。

  学生做题汇报。

  精明小法官:

  1、学校上学期种了105棵花苗,现在全部都成活,这批花苗的成活率就是105%( )。

  2、王师傅生产的98个零件,全部都检测合格,这些零件的合格率就是98%( )。

  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

  4、某工人加工了103个零件,有100个合格,这些零零件的合格是100%( )。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认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百分率)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方法又是怎样的?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15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课的设计中,首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经验,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过程。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和“多少个纸箱能装下?”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外出旅游时留心在宾馆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了吗?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8。 思考: (1)从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问题中的“大约”是什么意思? (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由发言,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结果要进行估算,得数不能用“=”连接,要用“≈”连接) (3)鼓励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出算式,并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267÷3) 师强调说明:问题中“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只需要进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揭示课题。 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应用除法的估算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自主预习,探究算法

  1.引发思考。 师:你会估算267÷3的结果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1)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①267≈300 300÷3=100(元) 267÷3≈10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②267≈270 270÷3=90(元) 267÷3≈90(元)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看除数,想口诀) (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两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 ①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所以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 ②第二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更精确一些,准确结果应该比90少,比80多。 (3)总结估算的方法。(课件出示)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先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再口算出结果。 (4)明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和探究使学生明白,估算时要看除数,想口诀,找到和被除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30页例9) (1)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问题中的“够装”是什么意思? (3)小组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①182≈180,182÷8>20,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20个,所以18个纸箱装不下182个菠萝。 ②18≈20,20×8=160(个),20个纸箱只能装160个,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 (4)组织学生对以上的估算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第一种方法与例8的把被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的方法一样;第二种方法是把纸箱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再乘每箱装的菠萝个数,然后和菠萝总数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估算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自主探索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30页例9下面的问题: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2.完成教材31页1题。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3.完成教材31页2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只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就可以把学到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相关文章:

解决问题数学教案04-12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说课稿01-12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04-13

解决问题教案04-04

《解决问题》教案02-11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教案05-08

二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04-08

六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04-08

数学小学教案12-15

小学数学数学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