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案

时间:2024-05-15 08:11:54 教案 我要投稿

计算机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1

  一、课程标准

  初步地掌握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认知:初步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技能:1.能在高级语言编程环境操作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2.初步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执行目的。 情感: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重点:帮助学生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难点:读懂计算机程序代码。

  三、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大多数是与常用的工具软件的使用和网络应用有关。对于计算机编程知识,他们以前可能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同时,因为陌生,他们往往会把其看作一种神秘而遥不可及的事物。因此,强调计算机程序与生活的关系的必不可少。再者,他们在现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等能力,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对于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了解起来应该是不会太困难。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除了使用通用工具软件(如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多媒体加工软件等)进行信息处理以外,直接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也是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学习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延续,与第三章内容紧密相联。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以前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因此,只要求学生对这种方法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主要是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以及编写程序的基本过程有所了解,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内容的衔接部分。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应用计算机的工具软件处理许多事情之外,相当部分的现实问题也都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加以解决,实现一些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本节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3个课时完成,本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后续的课时将带领学生编制一些简单实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体验程序的编制环境、方式及作用,了解程序的基本元素和编制过程,从而进一步认识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了解算法在整个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读懂简单程序代码,理解代码执行目的。

  五、教学理念

  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注重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渗透。采用了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教学方法;强调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评价隐含于学习过程之中。

  六、教学策略

  营造和谐生活化的计算机程序体验课。通过一定的课堂情景的创设和学生探究、体验活动,力求让学生首先体会到计算机程序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的不可替代性,并产生自己动手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愿望。进而了解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有能力和有意愿把这样的方法真正地溶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最后能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良好的利用技术优势为自己生活服务的意识和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讲授新知→交流评价→实践拓展→课堂总结”这么一条主线索来开展教学活动。

  七、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等。

  八、教学过程: 略。

  九、教学反思:

  就整堂课来说,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老师分析、讲解基础上,让学生从自学到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直到最终完成程序,逐步体验程序编写的过程;通过对比学习法完成了初步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执行目的的目标。

  2、本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局面,合作讨论为辅,学生动手机会多,教学效果较好。

  3、舍弃教材的案例,选用身边的出租车计价学生更能理解和接受,根据学习的流程对案例分析研究最终完成程序编写,体验了编程的乐趣,为下步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打下良好的兴趣基础。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1、学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数学上的算法没有完全掌握,更不太熟悉VB编制环境,此过程遇到疑难,导致步步跟不上,对后续教学造成部分学生兴趣不高。

  2、提升拓展效果不明显。

计算机教案2

  [课 题] 规范使用计算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有关计算机的法律和法规。

  (2)认识病毒的危害性。

  (3)养成良好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4)学会调整系统日期和时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遵守道德规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认为计算机不是我家的,可以随便地删除修改文件,造成计算机无法正常的工作,更有甚者随意破坏计算机的鼠标器、键盘等硬件设备。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学习如何规范地使用计算机。

  二、新授

  (板书:规范使用计算机)

  1.了解有关计算机的法律和法规

  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以下问题:

  (1)在计算机安全方面我国有哪些法律和法规?分别是怎样规定的?

  (2)什么是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包括哪些?

  学生带着以上问题以小组形式讨论。

  学生汇报。不完整的,由其它小组来补充。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讨论地很好。在计算机安全方面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知识产权定义中的智力成果,例如利用计算机编写的软件,设计的小创造小发明等,均属于知识产权。

  2.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师: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使用计算机方面也有相应的道德规范。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对照上面的规定,看看自己在使用计算机时,没有违返上述的规定。

  学生阅读计算机道德规范。

  检讨自己在使用计算机时不规范操作。

  师:刚才这些都很好,都能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就是老师和同学喜爱的好学生。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许多同学在学校或在家里都可以在因特网上冲浪,可以利用网络查资料、聊天、发贴子等等。国家于xx年9月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此有相应的规定。请同学齐读“读一读”中的内容。

  学生读“读一读”

  师:“计算机病毒”对同学们并不陌生吧,在报纸、杂志、电视都能听到见到这个词,似乎它无孔不入。

  (板书:计算机病毒)

  师:计算机病毒是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计算机病毒是人为设计的'程序,它具有生物病毒类似的特点:潜伏性、隐藏性、传染性、破坏性等。

  (板书:潜伏性 隐藏性 传染性 破坏性)

  (师讲解)计算机被感染之后,有的病毒会立即发作,有的病毒要达到一定的条件才会发作。例如: cih病毒,它在每月的26日发作,每年的4月26日是它发作的高峰期,使许多的计算机无法工作,有的甚至造到严重破坏,所有保存的数据均全部丢失,给计算机用户造成重大损害。我们平时用的磁盘都有可能携带计算机病毒,当你使用这些带有病毒的磁盘时,就会把病毒传播到另一个磁盘上。所以我们要增强“防病毒”意识,使用正版的杀毒软件,定期查杀磁盘中的病毒,并且随时升级查毒软件,使它的杀毒功能更加强大。

  (演示)国内常用两个杀毒软件“kv300”、“瑞星”简介及使用方法……

  三、小结

  提问:

  (1)计算机病毒会传染给人吗?

  师:计算机病毒不会传染给人。

  (2)你用过哪些杀毒软件?

  学生列举。

  (3)我们使用计算机应具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学生回答。

  四、作业

  用调整系统日期的方法,暂时“躲”过“cih”病毒。

计算机教案3

  一、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1、计算机的五大部件 2、计算机系统 三、讲授新课

  (一)进位计数制的基本概念

  1.进位计数制(计数制)

  将数字符号按序排列成数位,并遵照某种低位到高位的进位方式计数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2.十进制

  十进制是最常使用的一种计数制,规则是“逢十进一”

  基数:每个数位所能使用的符号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10的计数制称为进进制。 位权:每个数位上1代表的确定数值称为位权。十进制中数字1在个位上表示1(100),在十位上表示10(101),在百位上则表示100(102) 一个十进制数表示:

  如:1234可展开为:1*103+2*102+3*101+4*100

  254.87可展开为:2*102+5*101+4*100+8*10-1+7*10-2 3.二进制

  基数为2的计数制就称为二进制 基数:2 位权:2n

  (二)数制间的转换 1.二进制的优点 技术实现简单 简化运算规则 适合逻辑运算 易于进行转换 2.各种进制的'后缀

  B:二进制 D:十进制 H:十六进制 O:八进制 3.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对应的十进制数

  1101B=1*23+1*22+0*21+1*20=8+4+1=13D1011.01B=1*23+1*21+1*20+1*2-2=8+2+1+0.25=11.25D 4.将十进制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 例:将11D转换为二进制

  11/2=5余1最低位 5/2=2 余1 2/2=1 余0

  1/2=0 余1最高位 11D=1011B

  对整数部分用“除2取余”法,即将整数部分反复用2除,直到商为0,再将余数依次排列,先得出的在低位,后得出的在高位。

  例:求0.625的二进制数

  0.625*2=1.25 取整1 最高位 0.25*2=0.5取整0

  0.5*2=1.0 取整1 最低位 小数为0,转换结束

  先取整数在高位排列,则0.625D=0.101B例:将58.5D转换为二进制数①先求整数部分:“除2取余” 58/2=29 余0 最低位 29/2=14 余1 14/2=7 余0 7/2=3余1 3/2=1余1

计算机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以及性能指标。

  2.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计算机的组成。通过学习,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通过实践和学习,为后面学习计算机的组装过程作准备。

  3.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的名称和作用。

  难点:本活动的教学难点也是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上来分析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计

  算机内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师生问答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又被称为电脑,这是一种比喻,就好像用电的人脑一样,是人脑功能的延伸和扩充,因此,要了解计算机部件的构成和作用,首先要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功能,请问人体的哪一部分能够进行计算,是人脑还是四肢或五官?对、很显然是人脑。好,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能记住自己的名字人体的哪一部分能够进行记忆啊?对是人脑还是四肢或五官呀,是人脑。人脑能命令我们的四肢和五官,做出各种活动、是整个人体的中心,那么一个人光有大脑没有四肢和五官,行不行啊?不行他没有办法说话、走路和写字。是啊,人脑再重要也必须依靠四肢和五官,将自己的功能发挥得尽善尽美。计算机也同人一样,有相当于大脑的中心部件,也有相当于四肢和五官

  (二)新课讲授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106-112,边看书边思考:

  ①计算机系统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计算机教案5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并认真学习来掌握计算机和服装的实训操作安全规则

  教学重点

  1、计算机操作的安全知识

  2、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服装实训操作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实训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的应急处理

  教学时间:

  20xx年6月12日下午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节实际操作和总结课堂组织:

  一、前半节课学生去实训室参观和实际操作:

  1、把班级同学分成三大组,每大组再分成两小组,六个组分别指定其中一名同学为负责人。

  2、第一大组同学进计算机操作室,第二大组同学进计算机组装和维修室,第三大组同学进服装实训操作室。

  3、进入实训室要听从实训室管理员的安排。

  二、后半节课学生回班级写总结: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负责人执笔总结。

  2、讨论分两块:

  (1)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2)遇到问题怎样解决;

  (3)根据实训室管理员的指导和自己的操作,制定一份安全操作规范。

  第二节 实训操作安全知识讲解课堂组织:

  一、 学生总结:

  三大组中每相同的两小组负责人先后上讲台读出自己这小组的总结,将相同的两小组的总结进行比较并得出综合的总结。

  二、 教师讲解:

  1、总结并表扬学生的实验成果。

  2、实训安全知识的讲解:

  (1)计算机操作安全规则

  1)电脑室是电脑教学重要场所,应配备防火设备,并定期检查,同时做好防盗安全设施;

  2)进入电脑室后,应听从任课老师和管理人员的指挥,按指定的座位,严格遵守;

3)进入电脑室,必须保持室内清洁、安静。不得将食品、饮料等带入机房内;

  4)不准在电脑室做与电脑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得将室内器材、软件带出室外,与电脑实习无关的'器材,严禁带入机房内;

  5)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人员批准不得用室内器材帮人拷贝;

  6)学生不得自带软件、磁盘等工具在机房操作,拷贝文件需经老师允许,以免感染病毒,损坏设备;

  7)实验完成后,应正确关机,并清理桌面,摆好凳子。待老师检查后才可离开。

  注意知识: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异味、冒烟、火灾等现象

  应急处理: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报告老师。电脑操作过程中,突然停电应急处理:按电源开关,并将电源线拔掉,以免突然来电,电压太大,烧毁设备

  (2)计算机维修组装室安全规则

  1)必须穿鞋套,经教师允许才可进入电脑组装实训室进行操作;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自觉服从管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3)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不随意走动,保持良好的秩序;

  4)按指定机位就坐,不随意更换电脑;

  5)根据老师的操作步骤和要求组装硬件,出现故障,举手询问;

  6)组装结束经老师验收同意后,才可以通电开机;

  7)除做硬件组装实验之外,平时不准随意拆装计算机,不得擅自把电脑或配件带离实训室;

  8)维修工具有本组人员负责保管,丢失按规定赔偿;

  9)及时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其它上机要求参照“学生上机守则”执行;

  10)对违规操作或恶意损坏部件的学生,要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并要求赔偿损失。

  (3)服装实训室操作安全

  1)学生操作衣车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工艺技能教育;

  2)不准带饮料及食物进入实训室,带水的物件不能放在衣车工作台;

  3)操作衣车时禁止戴围巾、手套,女同学应将长发束起;

  4)新设备、新工艺必须在老师或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视下,经调试合格,熟悉并掌握其性能和作业要领后,才能交付应用;

  5)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定期保养实训室的设备、工具,保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绝缘良好、运转正常;

  6)每日下课前,应将实训室打扫干净,将器具、材料摆放整齐,易燃易爆物品应远离火源、电源;

  7)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或分散注意力,作业过程中,不得聊天、读书、看报或做与实训无关的事,暂时离开时,必须停车、切断电源;

  8)生产设备出现漏电或故障,必须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报告老师或管理员;经查明原因,检修合格后才能继续作业;

  9)实行设备专人专用,未经老师或管理员准许,任何人不得擅用他人设备;

  10)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事故的责任者,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处分,性质严重或造成经济损失者,应追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受伤事故应急处理:立即报告老师或管理员,采取措施保护伤员和事故现场,向事故调查人员如实介绍事故发生情况。操作过程中发生失火应急处理:立即报告老师,并应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不得用水灭火。

  3、总结

  这两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实际操作和总结,以及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掌握计算机和服装实训的操作安全规则,再以后的操作过程中避免出现错误操作。

计算机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

  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

  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

  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

  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

  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

  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

  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

  思考:

  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1)多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2)目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看vcd、听cd、唱卡拉ok……还可以在家中上网。

  3、指导学生分段,归纳段意。

  思考: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知识呢?

  (课文的2——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知识。)

  追问:

  课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第一自然段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重要的地位。

  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将会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会越来越“神”)

  4、再次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找有关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计算机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习。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展示现代各种各样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2.新课讲授

  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师提问:计算机硬件从外观和内部分别有哪些部件?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课件,总结:

  外观上: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内部构造:主板、CPU、电源、内存、显卡、硬盘、光驱、软驱、网卡等。

  教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如果把计算机比如是一个人,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各个部件都起到人的哪个器官的作用。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讲解。

  CPU:犹如人的大脑,起运算和控制作用。

  主板:它是计算机的血管和神经,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件。

  显卡:相当于人的眼球,图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声卡:它是计算机的声带,计算机能发出声音全靠它。

  内存条:计算机的临时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内存储器。

  硬盘:犹如一个大仓库,它是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用于储存程序和数据。

  显示器:相当于人的脸,大脑处理后的信息,往往通过人的脸表现出来,它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音箱:是计算机的嘴,计算机由它发出声音,同样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键盘、鼠标:各种操作和命令由它输入计算机,它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打印机:相当于我们使用的笔,也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我们说内存是临时仓库,硬盘也是个大仓库,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和U盘等),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展示课件)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

  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

  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2)换算关系

  1 Byte=8 bit 1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3)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CPU信息

  双击“我的电脑”,单击盘符,在左边“详细信息”项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讨论本节的“讨论学习”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七、板书设计

  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位──二进制位(比特、bit或b)

  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 字节(Byte或B)

  8个位(比特)=1个字节

  存储容量(文件大小)单位:B、KB、MB、GB

  换算:1 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八、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知识,也认识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通过学生亲身探讨,实物接触,让学生觉得计算机不再神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九、巩固练习

  你了解常用的外存储器么?你、同学、朋友、老师身边都有哪些外存储器呢?请你做个小小的调查,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计算机教案8

  教学内容

  第二章Windows7操作系统

  1.使学生掌握Windows7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2.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4.了解关于剪贴板的使用。

  5.掌握Windows7控制面板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控制面板的使用。

  教学时间

  __年__月__日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建议学时

  理论:1.上机:2.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

  上机:指导上机实验演示设计板书设计

  2.3Windows7资源管理

  2.4Windows7控制面板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主要内容

  在前一节的基本之上,引入本节内容:

  资源管理器的概念及使用;

  Windows7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Windows7资源浏览;

  Windows7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控制面板的概念;

  系统设置;“显示”设置;

  “日期/时间”设置;“键盘”设置;

  添加/删除硬件及添加/删除程序。

  详细内容及要求

  第二讲、资源管理(1学时)

  1、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1).文件和文件夹文件是有名称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任何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如磁盘、光盘等)上的。任何一个文件都有文件名,文件名是存取文件的依据,即按名存取。一个磁盘上通常存有大量的文件,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地组织为文件夹,Windows7采用树型结构以文件夹的形式组织和管理文件。文件夹相当于MSDOS和Windows3.x中的目录。

  2).文件和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1)在文件名或文件夹名中最多可以有255个字符。

  (2)一般每个文件都有3个字符的扩展名,用以标识文件类型和创建此文件的程序。

  (3)文件名或文件夹名中不能出现以下字符:/:*?“|。

  (4)不区分大小写字母,例如,TOOL和tool是同一个文件名。

  (5)可使用通配符“*”和“?”,“*”表示字符串;“?”表示一个字符。

  (6)文件名和文件夹名中可以使用汉字。

  (7)可以使用多个分隔符。例如:myreport.tool.sales.totalplan.1999。2、Windows7资源浏览1)、打开方法2)、“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资源管理器”窗口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左窗格、右窗格、状态栏、滚动条等。

  3).工具栏的设置和使用工具栏为用户提供一种操作捷径,它在窗口中的显示或隐藏是可以设置的。操作:[查看][工具栏][…]。4).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

  显示方式有四种: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

  方法一:[查看][…],选择显示方式。

  方法二:单击工具栏上的“查看”图标,然后选择显示方式。

  4).排列图标排列顺序有:按名称、按类型、按大小、按日期排列。方法一:[查看][排列图标][…]。方法一:(快捷操作)¨鼠标指向右窗格(或“我的电脑”窗口)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选择排列顺序。

  2、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1).文件和文件夹操作包括:选取、复制、移动、删除、新建、重命名、发送、查看、查找、磁盘格式化等操作。

  2).文件和文件夹操作一般在“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窗口中进行。

  3).文件和文件夹操作方式:菜单操作、快捷操作、鼠标拖曳操作。

  4).对象选取操作选取单一个:单击。选取连续多个:选取第一个对象,按住键,单击最后一个对象。选取不连续多个:按住键,单击每一个对象。全部选取:[编辑][全选]。

  5).复制操作菜单操作方式:?选取操作对象?[编辑][复制]?选取目标文件夹?[编辑][粘贴]。快捷操作方式:?选取操作对象?指向选取对象单击鼠标右键,择“复制”?选取目标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拖放操作方式:?选取操作对象?鼠标指向选取的对象。按住键和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到目标文件夹后释放鼠标。

  6).移动操作快捷操作方式:选取操作对象。指向选取对象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剪切”。

计算机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性,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3)(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提问的形式)

  引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信息交流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计算机应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所以计算机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

  新课:

  一、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computer security)是由计算机管理派生出来的一门科学技术。目的是为了改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中的某些不可靠因素,以保证计算机正常安全地运行。

  二、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或指令集合。这种程序能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自我复制传播和扩散,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给计算机带来故障和破坏。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传染和潜伏等特点,所以人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一般软盘、光盘和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在网络系统上的广泛传播,会造成大范围的灾害,其危害性更严重。

  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隐蔽性病毒程序一般隐藏在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中,不易被发现。

  (2)传染性传染性是衡量一种程序是否为病毒的首要条件。病毒程序一旦进入计算机,通过修改别的程序,把自身的程序拷贝进去,从而达到扩散的目的,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3)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能力,它能够潜伏在正常的程序之中,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被激活,开始破坏活动,叫做病毒发作。

  (4)可激发性计算机病毒一般都具有激发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是某个时间、日期、特定的用户标识、特定文件的出现和使用、某个文件被使用的次数或某种特定的操作等。

  (5)破坏性破坏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最终目的,通过病毒程序的.运行,实现破坏行为。

  三、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计算机病毒有很大的危害性。世界各国每年为防治计算机病毒投入和耗费了巨额的资金。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删除或修改磁盘上的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使之无法正常工作。

  (2)修改目录或文件分配表扇区,使之无法找到文件。

  (3)对磁盘进行格式化,使之丢失全部信息。

  (4)病毒反复传染,占用计算机存储空间,影响计算机系统运行效率。破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使计算机不能工作。

  四、计算机病毒的表现计算机感染病毒以后有一定的表现形式,知道了病毒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毒、消除病毒

  常见病毒的表现一般有:

  (1)屏幕显示出现不正常。例如:出现异常图形、显示信息突然消失等。

  (2)系统运行不正常。例如:系统不能启动、运行速度减慢、频繁出现死机现象等。

  (3)磁盘存储不正常。例如:出现不正常的读写现象、空间异常减少等。

  (4)文件不正常。例如:文件长度出现丢失、加长等。打印机不正常。例如:系统“丢失”打印机、打印状态异常等。

  五、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如果发现了计算机病毒,应该使用专门的杀病毒软件及时杀毒。但是最重要的是预防,杜绝病毒进入计算机。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一般包括:

  1.隔离来计算机,如果发现某台计算机有病毒,应该立刻从网上切断,以防止病毒蔓延。

  2.静态检查定期用几种不同的杀毒软件对磁盘进行检测,以便发现病毒并能及时清除。对于一些常用的命令文件,应记住文件的长度,一旦文件改变,则有可能传染上了病毒。

  3.动态检查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种种异常现象,发现情况要立即检查,以判别是否有病毒。常见的异常有:异常启动或经常死机;运行速度减慢;内存空间减少;屏幕出现紊乱;文件或数据丢失;驱动器的读盘操作无法进行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的计算机病毒,这些病毒将会以更巧妙更隐蔽的手段来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因此每个人必须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增强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掌握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操作技能,在操作计算机过程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六、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课堂提问: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给计算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传染和潜伏等特点,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

  2.怎样预防计算机病毒?(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一般包括:隔离来源、静态检查、动态检查等)计算机软件受哪些法律保护?(计算机软件受到以下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计算机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和防治措施。

  3.学会使用杀毒软件或在线杀毒的方式查杀计算机病毒。

  过程方法

  1.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安全知识。

  2.掌握360杀毒软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深刻了解计算机病毒危害的基础上,形成病毒防护意识。

  2.培养学生正确的版权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及防护方法查杀病毒和防护病毒的相关措施

  课前准备

  机房、多媒体课件及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手记

  同学们,上周末我们班同学一起郊游的照片你们班主任都发给老师了,现在我发给大家,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哎,大家的电脑都怎么啦?

  教师揭示这是电脑中了病毒的结果。认识计算机病毒

  同学们的电脑刚刚都不受控制了对不对,这是我们的电脑中了病毒,也就是计算机病毒。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我们首先来思考,如果我们的身体遭受了病毒的攻击,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那么,如果病毒入侵了电脑,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入侵电脑的病毒我们就称之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入侵了我们的'电脑以后,我们的电脑就会遭受破坏,就像同学们刚刚的电脑一样,本来存在文件夹里的图片莫名其妙地就被删除、破坏了。

  这还不算严重,听说啊,就在20xx年,xx的一家医院也遭受了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黑客要求支付比特币(约30万人民币)来恢复数据。大家将书本翻到60页,看一下事情的详细过程。看完了这个案例,大家觉得,计算机病毒具有怎样的危害呢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及传播途径

  看来,这计算机病毒并可真不简单呀,它到底有怎样的功能特性,能对计算机产生如此大的伤害呢它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到达我们计算机的内部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的第59页和第60页,然后告诉老师答案。

  (学生看完书后作答)。

  比如可以直接发送病毒,或发送恶意的网址、电子邮件炸弹等,刚刚老师是通过网络向大家发送文件夹中的病毒的。它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来传播,比如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它也能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盘来传播。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把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传播途径都查得一清二楚。计算机病毒危害极大,在使用计算机时,我们要多加留心,做好防护工作。具体方法如下:打开电脑的防火墙,它能识别、过滤掉威胁信息,让安全信息进入;同时,不访问非法网站、不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文件、不乱插入u盘等移动设备,如果要使用,也应先进行杀毒工作,这也要求我们要安装好防/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

  最后,为了做好万全准备,我们也要给重要的数据做好备份,大家觉得呢计算机病毒的查杀

  计算机病毒威胁着信息安全,因此对计算机病毒的查杀十分重要。刚刚大家的电脑都遭受到了病毒的入侵,现在老师带领大家,通过360杀毒软件对病毒进行查杀。

  【教师示范360杀毒软件的下载以及使用】

  请大家完成教材中“练功坊”的内容。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阅读“知识宫”的内容,并练习“益智园”的内容。

  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杀毒方法。

  2.请同学们谈谈学本节课你对计算机病毒的想法与感受。

计算机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媒体、诞生、迅猛、埃尼阿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二、教学重点

  弄清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

  三、志趣与创思

  介绍科技新成就,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人说“学会英语和电脑,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新世纪已经到来了,你了解计算机吗?你知道多媒体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二、自读课文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在文中批注,哪些内容是你原来就知道的,哪些内容是你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的。

  3、把你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什么是多媒体?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在课文中勾画、批注,在同学中议一议。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讨论。

  四、释疑、交流

  1、课文介绍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2、练习说话: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被称为“电脑”,是因为 。

  3、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多媒体?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4、哪一段集中写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谁来说说电脑和多媒体的.关系。

  5、其实现在很多电脑本身就装备了多媒体系统,我们就称之为多媒体电脑。根据你的了解,能说说多媒体电脑的功能吗?

  五、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作业布置

  1、红花本抄写生字。

  2、家听第八课。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复习导入

  前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大家也知道,现在电子计算机发展迅速,电子计算机会越来越“神”。大家想象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会“神”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将来的电子计算机究竟会“神”到什么程度?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四、总结拓展

  1、再读课文,思考:电子计算机那么神奇,作者是怎样把它介绍得浅显易懂的?

  2、交流汇报。

  五、作业布置

  1、同步练习册。

  2、预习第九课。

  板书设计:

  8、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一、“电脑”发展史

  二、多媒体功能丰富

  三、多媒体电脑越来越神奇

计算机教案12

  教材分析

  《用计算机画图》是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用计算机画画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内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此课是学生在掌握了计算机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操作后的进一步学习。图像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通过“画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绘制图形的基本方法和简单的图形处理功能,并利用这功能创作一些图画,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1、画图程序的启动退出及画图窗口的基本组成;

  2、掌握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3、把自己画的画保存起来。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对windows的窗口组成和窗口操作有一定基础。本节课对于学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画图”窗口的基本组成。

  认识“画图”窗口中的工具箱及颜色盒。

  2、知识技能

  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

  利用“直线”工具绘制图形。

  能够把画好的图形保存到默认的“我的文档”文件中。

  3、情感目标

  通过用“画图”程序画简单的图形并保存起来,激发学生用计算机画画的.兴趣和创作激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如何启动“画图”。

  2、“画图”窗口的基本组成。

  教学难点

  1、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2、把自己的作品保存起来。

  教学过程

  一、内容回顾(3分钟)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求知计划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的三项目标(技术素养目标、批判性思维目标和团队合作能力目标)。通过结识同伴的活动,认识了许多新伙伴。进行了网络的探索活动,知道了如何在众多信息中寻找所需要信息的方法。了解了计算机求知计划课程中社区的含义以及同学们在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制订了计算机求知计划课程的学习守则。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使用计算机及相关的软件来完成几个画图活动。

  二、画图概述

  1、导入新课(2分钟)

  涂鸦是人的天性,我们回想一下,当我们第一次拿到笔和纸,首先做的就是乱涂乱画,在受到父母亲要节约用纸和笔的告诫后,我们就希望纸和笔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梦想。

  自从诞生了计算机,我们小时候的梦想就能得以实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画图软件也越来越多,有通用的,也有专业的,它不仅可以让我们画画,还可以帮助我们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计算机求知计划所使用的画图软件是操作系统自带的,在操作系统的附件中可以很方便的打开它。

  2、探索新知(10分钟)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画图软件的神奇功能吧!请打开计算机,并将操作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在画图软件中,和同伴一起完成如下操作:

  (1)用鼠标左键单击铅笔图标:

  (2)把光标移到“绘图区”,这时鼠标变成铅笔形状:

  (3)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画出小山和小河;

  3、共同分享(3分钟)

  在全班范围内分享你和同伴共同完成的作品。

  三、技能手册(5分钟)

  计算机求知计划提供了4本技能手册,分别是:图形、文字、字处理和多媒体。它按照字典一样编排,供人们在遇到问题时进行查阅。

  使用举例(了解画图软件中画曲线的操作):

  1.打开图形模块的技能手册,翻到目录页。

  2.通过查阅得知“画曲线”在“图形技能2”中的2.3,在技能手册的第4页。

  3.翻到第4页就能看到“画曲线”的操作步骤了。

  4.根据操作步骤完成画曲线的操作。

  练习:通过技能手册掌握调节画布尺寸大小的操作。

  四、画图活动

  (一)、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同学之间将完成下面的两个活动中的其中一个:

  1、自制一张邮票

  2、画一只大熊猫

  (二)、和你的合作伙伴商量一下,决定完成哪一个活动。(3分钟)

  1、制定计划

  (1)讨论其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2)设计草图(在得到老师的确认后方可上机操作)

  2、动手制作

  (1)需要使用的基本技能:

  a) 得到一个空白的画布

  b) 调整画布的大小

  c) 能够使用撤销命令

  d) 放大图片

  e) 使用文本框添加文字

  f) 保存作品

  (2)需要使用的拓展技能:

  a) 使用橡皮擦除部分图形

  b) 选中、复制和粘贴图形

  3、认真检查。

计算机教案13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xx年4月版)中信息技术部分的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的第一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时数为1课时(45分钟)。《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建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或以后开设。

  二、教材分析

  根据20xx年4月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阐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之1,它的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里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启动程序、窗口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的基础知识,用于本节课的启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等操作。本节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是使学生能否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关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续课程如模块化程序设计、各种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与本节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中鼠标、键盘操作,启动、关闭程序,窗口、菜单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等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让学生了解算法、穷举法、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概念。

  2、让学生知道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语言的描述,特别是类似程序设计语言的自然语言描述。

  3、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技能性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步骤,并把它运用到新知识中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

  通过“韩信点兵”这个富有生动情节的实例和探究、讲授、观摩、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四、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也是本节的难点。

  五、教具选择

  1、可以进行屏幕广播的多媒体电脑室。

  2、教师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

  3、印刷《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见附1)。

  六、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人工解题中发现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等步骤,并把它应用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去,这是构建主义中知识迁移的方法。本节课还采用了探究、讲授、观摩、交流、阅读材料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踪影,感受到计算机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然而,在惊叹计算机的神奇和享受的欢乐的时候,你是否了解计算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有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呢?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古典的问题:”

  学生观看约1分钟的电视剧《汉刘邦》片断,内容大致如下:

  “韩信是我国西汉初著名的军事家,刘邦得天下,军事上全依靠他。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仅如此,还能经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与楚军决战时韩信指挥诸侯联军,在垓下十面埋伏,击败楚军,楚霸王项羽因此自杀。”

  片断结束时屏幕出现“韩信点兵”问题:“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你呢?”

  (二)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先助刘邦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展示题目:

  “韩信点兵”问题1: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的最小自然数。

  (三)探究

  把全班分成1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讨论问题。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和写出求解问题的解题步骤。并填写《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中的“探究问题记录表”。如下:

  探究问题记录表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步骤结果

  给5分钟学生讨论,教师在这过程中到各学习小组中,引导个别学习小组分析问题、写出解题步骤。

  教师提问2~3个同学,从中逐渐引导出类似如下的分析问题和解题步骤,并给出算法的概念。

  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步骤

  设所求的数为X,则X应满足:

  X整除3余1X整除5余2X整除7余4

  1、令X为1。

  2、如果X整除3余1,X整除5余2,

  X整除7余4,这就是题目要求的数,则记下这个X。

  3、令X为X+1(为算下一个作准备)。

  4、如果算出,则结束;否则跳转2。

  5、写出答案。

  教师解释第3步“另X为X+1”并指出它与数学中的区别,并从上面的解题步骤中总结出穷举的算法。

  教师:“刚才有些同学把题目解出来了,答案是67,韩信作为大将军,统率士兵当然不止67人,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数据量稍大的问题。”

计算机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节。本课理论部分过多,包括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硬件组成两部分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硬件组成结构,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计算机。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都使用过电脑,但是真正打开计算机看过内部构造的学生却很少,因此有必要在理论课的基础上,让他们知道并见识主机箱内部构造,了解各部分硬件的名称以及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硬件组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动手主动参与实践(观察拆开的计算机)的过程,进一步感性地认识计算机硬件和结构,掌握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增强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硬件系统的组成及硬件功能。

  难点:计算机主要硬件的技术指标。

  五、教学准备

  1. 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保证机房教学软件运转正常。

  2. 每个小组准备一台拆开的主机箱。

  3. 准备学生自主学习资料包。

  六、教法和学法

  讲解法、实验法、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环节

  1.课时安排

  1课时

  2.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分钟)开题:通过视频“未来计算机”

  我们怎么得出“电脑”的答案?引出我们大脑的思维过程

  图片展示大脑思维过程:

  请学生描述人脑的思考过程。

  猜谜语

  思考大脑思维过程:

  眼睛耳朵接收到问题,大脑思考,接着通过嘴巴说出答案

  谜语入门,快速直接。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分钟)

  分组自主学习计算机硬件

  (15分钟)

  提问:我们的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和我们人类的思考过程有没有共同点呢?

  计算机正是模仿人脑进行工作的,其部件如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输出设备等分别与人脑的各种功能器官对应,从而完成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等,计算机也因此被称作“电脑”。

  展示图片,教师讲解计算机工作过程。

  带着问题来学习

  问题:计算机各部分硬件功能及作用?

  1、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学习计算机硬件的一部分内容

  2、学生打开学习资料包中“计算机硬件”PPT并分组学习。

  3、提问各个小组学生并总结小组学习成果。

  观察、思考

  分析出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用“输入、处理、输出”6个字来概括。

  自主学习并聆听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认真总结计算机的各部分硬件功能及作用

  通过类比,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整体认识

  猜猜我是谁(活动)

  1、让学生打开学习资料包中的“猜猜我是谁”文档,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猜出学习资料中描述的计算机硬件名称。

  认真分析

  总结分类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机各部分硬件及其特点。

  分组识别硬件

  1、 识别机箱中的CPU、电源、主板。

  2、 识别机箱中的内存、硬盘。

  3、 识别机箱中的声卡、显卡和网卡。

  各组组员开始讨论,以上的任务要求,对机箱中的各个部件进行讨论研究。小组观看打开的电脑主机识别主机内硬件学生观看分析教师巡视指导。

  游戏挑战(6分钟)打开学习资料包中“硬件匹配”和“硬件装机”Flash游戏并通过练习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并总结。完成练习并总结内容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挑战游戏。

  计算机硬件归类划分(3分钟)

  1、 对零散的计算机硬件进行系统分类。

  2、 总结课堂内容,并提出指挥计算机硬件的运行是软件,引出下节课内容。认真听讲,总结课堂内容总结课堂知识并引出下节课内容。

计算机教案15

  教学重点:二进制数、信息存储容量

  复习旧知:

  要求学生分别说出IT、Computer、PC的含义;

  要求学生说明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引入新知:

  依照“冯氏原理”,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是采用二进制数来表示的,我们这一节课学习什么是二进制数以及如何用二进制数来表示信息等知识。

  讲授新知:

  板书:一、二进制数

  讲解:

  二进制数是由0和1两个基数组成的,运算规则是逢二进一,这和计算机内信息借助电脉冲的有无、电位的高低或磁性的正负来进行存储、传输和运算相对应。在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要转换为二进制代码,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计算机自动转换为二进制代码进行识别并作相应的处理,得出的处理结果还是二进制代码,计算机又这一信息自动转换为我们能够识别的符号输出。

  板书:二、ASCII码

  讲解:

  为了统一计算机中的二进制代码的含义,解决符号数据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交换、处理、存储等基本问题,美国制订了用若干位二进制码按特定规则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以及专门符号的字符编码,即所谓的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ASCII)。

  ASCII码是用八位二进制数组成,一个八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最高位专门用作检验位),如用1000001来表示字母“A”,而用0111001来表示数字“9”。

  板书:三、信息存储容量

  讲解:

  二进制码的一个数位称为bit,它是计算机处理和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一个八位二进制码称为字节Byte, 用以存放一个ASCII码信息,一个汉字需要2B的容量。

  板书:四、其它存储容量

  讲解:

  其它常用的存储容量是:

  ①KB 1KB=1024B

  ②MB 1MB=1024KB=1048576B

  ③GB 1GB=1024MB=1048576MB=1073741824B

  板书:五、常见外存储器容量

  讲解:

  内存容量一般为2nB,如32B、64B、128B等,常见的外存储器容量是:

  ①、软盘:1.44M

  ②、光盘:640M

  ③、硬盘:nG

  例如一个1G大的硬盘可以存储约5亿个汉字。计算方法如下:

  1000*1000*1000/2=500000000

  课程小结:

  第三课时主要讲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法、存储的容量。

  课后小记:

  组长意见:

【计算机教案】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案模板08-25

认识计算机教案08-12

【优选】计算机教案05-15

计算机教案三篇04-05

认识计算机小学教案03-10

精选计算机教案范文5篇10-02

实用的计算机教案3篇10-07

实用的计算机教案三篇10-15

计算机组成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