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在个别化学习中投放了朋友照相馆这一材料,但发现孩子们还是以主观地画朋友照片,导致画出来的朋友没有个性,长得相似,并没有朋友的长相特征。而中班幼儿观察力在逐步提高,应该开始对一些细节加以关注与表现,因此决定将此作为一个集体活动。本次活动是让幼儿从发现眼睛、嘴巴与表情变化之间的关系,引发他们能通过关注同伴的表情发展到关注同伴的心情,萌发孩子们愿意关心朋友。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观察一个朋友的两种表情变化来发现嘴巴、眼睛的变化与表情之间的关系;第二环节则是重点感知嘴巴眼睛的不同与朋友心情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通过老师的“变”来引起幼儿对不同眼睛、嘴巴组合产生不同效果的兴趣;在第三环节中,有了幼儿对嘴巴眼睛不同组合所带来的不同心情的关注,继而引发幼儿关心同伴的意识,推动幼儿情感的升华。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图形组合画出不同的脸,表现生活中的好朋友。
2。愿与朋友互相帮助,体会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作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我的好朋友——回忆身边朋友互帮互助的情景,架起友情之桥
1。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你结交了新的好朋友了吗?是谁呢?
2。在幼儿园里,我们都需要朋友的帮忙,有没有你帮助他、他帮助你的事情呢?(幼儿自由表述)
3。小结: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真正的好朋友是会在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朋友。
二、脸儿变变——引导幼儿关注朋友不同的脸型,尝试运用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
1。我们的好朋友长得都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关注脸型的不同、单双眼皮、眼睛、鼻子、嘴巴大小的不同)
2。我们的好朋友长的都不一样,今天啊我们就要来画画我们的朋友们。
这是圆——添加五官、头发,成了圆圆的脸。
圆拉拉宽变椭圆啦(横)——添加五官、头发,成了胖胖的脸。
圆再拉拉长(竖)——也是椭圆,添加五官、头发,成了瘦瘦的脸。
3。你的朋友,他的脸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的不同图形的脸型如方脸、倒三角脸并尝试画一画)
4。除了脸长得不一样,你还能把其他不一样的地方画出来吗?(幼儿自由尝试)
小结:原来好朋友的脸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圆脸、有的长脸、有的脸宽宽、还有的是方脸。我们每个人的长相也都不一样,我们画出朋友们不一样的脸,真有趣!
三、和朋友一起游戏——试着添画出完整的作品
1。今天天气真好,你想和好朋友出去玩吗?你想找你的朋友一起玩什么呢?(滑滑梯、捉迷藏……)
2。我们和我们的好朋友一起去做游戏吧,把我们快乐的游戏都画出来。
人物要画得较大,特别是朋友的脸。
选择不同的图形画出自己和好朋友的脸,并添加不同的五官。
涂色:梳头——涂头发,洗脸——涂脸蛋,穿衣——涂衣服,穿鞋——涂鞋子
想一想你们会去哪里玩呢?(公园、广场、花园……)
3。根据所画内容,说说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的?你和好朋友在做什么?
小结:和朋友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开心,把我们的快乐画出来,更开心!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过程】
一、回忆买东西的经验
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
你用钱买过什么?
游戏:(导入:今天,杨老师也要给你们钱,让你去买东西。)
你拿了多少钱?想去买什么?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1、观察封面,引出故事。
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他也想去买东西。猜猜看,他想去买什么?
2、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课件,教师分段讲述故事。(1-10)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松鼠发现自己没有做梦,决定怎么办?(决定去买梦)
(买到吗?他都去问谁买了?咱们接着听故事)
2)观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11-14)
小松鼠问谁买梦?他是怎么问的?大鲤鱼是怎么回答的?
(你好,大鲤鱼!你能卖一个梦给我吗?)
(我常常做梦,可是我没有办法卖给你,你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
3)观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15-16)
小松鼠问谁买梦?他是怎么说的?天鹅小姐是怎么回答的?
(天鹅小姐,你能卖一个梦给我吗?)
(不行吧?梦好像是不能买,也不能卖的。)
4)观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17-18)
小松鼠问谁买梦?小白兔是怎么回答的?
(做梦要靠自己,你不可能用钱买到梦的!)
5)观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19-28)
小松鼠最后得到了一个梦,他是怎样得到的?
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是能够有钱买到了,但也有很多东西用钱买不到的,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要怎样才能得到?
【活动目标】
1、有情趣地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金钱并非万能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绘本《一块钱买一梦》和课件
2、钱袋一个及各种面值的钱币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经观察知道草莓的外观。
学用纸来折香甜的草莓。
活动准备
红折纸、剪刀、记号笔。
草莓一盘。
活动过程
1、看看老师手里端着的是什么水果啊?来一起大声的说出它的名字。
2、那谁能说说草莓是什么味道的啊?我们来一起看看草莓,谁能说说它的外表是什么样子的啊?是不是穿着红衣裳,身上还长有小芝麻啊?
3、草莓不仅长得好看还好吃,你们喜不喜欢草莓啊?想不想吃啊?草莓说了,会用纸折草莓的才奖励草莓吃,那你们有谁会啊?原来都不会啊!那这么一盘草莓怎么办啊?
4、老师想到一个办法,你们想不想知道啊?老师会折,可以教你们折,等你们学会折草莓了,不就能吃到草莓了,你们说老师的办法好不好啊?那你们想学么?
5、草莓是红色的,我们就选用一张红色的折纸来折,你们要跟上老师的折法,要是有哪里不会的,老师可以重复折一遍教给你们看,我们现在就动起手来吧!
6、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折出草莓的外形了?看你们折的多好,你们真棒继续努力。
7、现在我们把草莓的'叶都折好了,草莓身上是不是还有小芝麻点啊?我们现在用黑色的记号笔来代替,给我们折好的草莓点上就完成了。
8、我们举起手中的草莓,大家互相看看都折的漂不漂亮啊?那我们现在把手洗干净,来一起吃香甜的草莓吧!
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妇女节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2.加深对劳动女性的尊敬和热爱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挂历一本、红花数朵(幼儿小组活动制作)。
2.请幼儿向妈妈、奶奶等了解她们工作的`情况及做出的贡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
活动与指导:
1.出示挂历,翻到3月8日,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字是红色的?这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来历,让幼儿简单知道,从前人们看不起妇女,即使她们参加劳动、干了很多活,也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她们觉得很不公平,于是在1909年的3月8日,也就是90年前的这个日子,劳动妇女联合起来,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游行,争取到了公平。从此以后,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就把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劳动节。
3.讲解什么是劳动妇女,请幼儿议论一下谁来过这个节日?引导幼儿知道:自己的妈妈、奶奶、阿姨、幼儿园的老师、园长、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劳动妇女都要过这个节,因为她们对社会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4.请幼儿夸夸自己了解的身边的女性(妈妈、奶奶、老师等),说说她们在工作岗位做出的贡献。
5.在教师的倡议下,引导幼儿给节日的女同志送花表示祝贺。
6.组织幼儿到幼儿园各部门,给园长、炊事员、老师送花表示祝贺,感谢她们为小朋友做出的劳动。
7.晚离园带上礼物给过节的妈妈、奶奶等。
中班教案 篇5
游戏1:喂老虎——室内游戏
游戏重点:要求有准确度的定点投掷
游戏准备:直径70cm的钻洞1个、大型加厚的袋子1个、桌子1张、乒乓球若干、定点线、纸板绘制老虎头2个
活动过程:每人5个乒乓球,幼儿站立于定点线,瞄准虎口,向其投掷,球入虎口。幼儿投进虎口的乒乓球刚好或者超出3个的得胜获奖励。(小、中大班按两个老虎头的距离分别进行投掷)
游戏2:打保龄球——室外游戏
游戏准备:15个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小篮球3个、三条记事贴。
游戏玩法:游戏分为三组进行,分别设为小班区、中班区、大班区。小班区五个水瓶并排一排没有间距,中、大班各依次加大难度。起点到水瓶的距离为两米。
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把球滚过去(抛起来算犯规)就不能参与游戏。每组家庭参加滚球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在五次之内把球都打倒的家庭可获得一个印章。
游戏3:钓鱼——室内游戏
游戏准备:
1、鱼杆磁铁小鱼若干。
2、用绳子围一个圆圈作鱼池。
游戏玩法:每次请6名幼儿进入场地,拿钓鱼杆钓鱼。用磁铁将鱼池里的小鱼钓起。比比看谁钓得多。钓到鱼的可以在游戏卡上盖一个印章。
游戏4:套圈——户外游戏
游戏准备:
1、小圈若干。印章。
2、玩具若干。
游戏玩法:每次请三名幼儿参加游戏,每个幼儿手拿三个圈圈站在起点线处,向前把圈丢到玩具处,套到玩具的'可以在游戏卡上盖一个印章。每个幼儿有三次机会。
游戏5:连环跳——户外游戏
游戏准备:呼啦圈每组5个
游戏玩法:把幼儿分四组,每组分别把5个呼啦圈一字排开,幼儿跳一个圈,家长把后面的圈捡起来套在幼儿身上,幼儿拿着圈接着跳下一个圈,直到把5个圈都套在身上达到终点,在跑回起点,把圈交给下一组家长。游戏完成可获得一个印章。
游戏6:抢钱——室内游戏
游戏准备:大鼓一个
游戏玩法:游戏可由16人参加(家长也可),每个人是一块钱,老师边说抢钱了,抢钱了,边敲鼓助兴,鼓声停止,老师说“5块钱”5人抱在一起凑成5块钱,7块钱就7人抱一起,抱错的、数目不正确的被淘汰。参与游戏的可获得一个印章。
游戏7:小猴运西瓜
游戏准备:猴子头饰16个、推拿球8个
游戏玩法:幼儿与家长一起分成4组,幼儿头戴猴子头饰,把球夹在两腿间,把球从出发点运到终点,先达到者举起小球,以速度快慢获得不同的礼物。
游戏8:乌龟爬爬爬
游戏准备:乌龟壳4个、垫子4张、小鱼若干。
游戏玩法:幼儿背上龟壳,在垫子上爬,音乐结束后在椅子上拿一份礼物。
游戏9:我喂妈妈吃果果
游戏准备:高的筛子4个,纸球若干。
游戏玩法:家长和幼儿分离站在指定的位置上,幼儿投球,妈妈(爸爸)拿筛子接球。看那一组投的球最多为胜。
游戏10:母鸭带小鸭
游戏准备:小鸭头饰
游戏玩法:亲子站在起点,游戏开始孩子踩在家长的脚背上,亲子共同走到终点,以速度快慢获得不同的礼物。
游戏11:企鹅运蛋
游戏准备:水果玩具若干
游戏玩法:亲子在起点上,游戏开始时,幼儿将篓中的水果运送到指定处所,时间到由家长说出水果的总数,运送的水果多的家庭为获胜。
游戏12:小袋鼠
游戏准备:袋鼠头饰
游戏玩法:让孩子双手抱紧爸爸的脖子,双腿夹紧爸爸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牢牢挂在爸爸的胸前。爸爸弯下腰,双手双脚着地爬行。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背景:
中班孩子的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显然要比小班孩子大而多,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兴趣,以及对自己生命的信心,也开始萌芽。
活动最好在孩子生活需要的情景中进行,如:体育活动中孩子发生不安全因素了,或者同伴的身体有些变化了等等。
本活动努力使孩子在了解自己身体的同时,对自己身体的安全有所重视。
当然,在这次活动中,孩子对自己身体“哪些部位会动"的探索,不可能完整,但是孩子探索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如果可以将孩子敏锐的目光和强烈的兴趣引向更广阔的自然和社会,那么,这样探索活动的结果,又何需去苛求呢。
内容与要求:
了解自己身体能活动的一些部位,对身体感兴趣。
活动准备:
纸偶娃娃,人物动、静活动图片,如跳舞、织毛衣、踢足球等,记号笔等。
过程与指导:
一、做游戏“木头人”
——孩子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动的,老师正好作小结。
老师(小结):人不动是很难受的,因为我们都是有生命的。
二、跟着音乐动一动
——让灵动的`身体与前一个活动“木头人"形成鲜明的比较。
三、说说:人有哪些活动
老师:跳舞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她在干什么?织毛衣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踢足球也是一种活动。你们知道,人还有哪些活动呢?
——了解人的许多活动,感受生命的丰富。
四、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
人们怎么会有那么多活动呢?是因为人的身体的许多部位能动。
1、边动边记录:你的身体有哪些地方会动的?
——记录在纸宝宝上。
2、讲讲哪些地方能动,讨论:
·这个地方能动使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如果不会动会怎么样?
·这里会生什么病?
——通过“能动”和“不能动"的比较(在感受不会动时,可以请 孩子尝试不动某部位,做一件事,可以有这样的指导语“瞧,不动不行吧”、“动了才方便呢"等等),感受活动部位,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介绍骨折、脱臼。
——与生活保健相融合,如果能与本班孩子的健康情况相结合则更好。
五、我们身体会动的地方还很多,我们以后慢慢去发现
——这个活动还没有完,因为事实上,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发现 还没有停止,可以在教室挂本本子,供孩子进行专题记录。
中班教案 篇7
体育游戏:小猴学样
一、 游戏目标:
1、 初步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宽的平行线。
2、 引导幼儿利用自制器械,探索其不同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听音乐和口令行动的习惯以及合作、竞争精神。
二、 游戏重点:学习跨跳。
三、 游戏准备:
1、 可乐瓶88只,绳44条。
2、 录音机、录音带。
四、 游戏过程:
1、 开始部分:
"小猴学样",幼儿用绳做尾,扮小猴学样的动作,并进行队列练习:小猴(一路纵队)--鱼游(早操队形)--孔雀(六行变三行,再变回六行)--小鸭(变双圈)--兔跳(变四小圆圈,再变六行)。
2、 基本部分:
(1) 导入活动,幼儿拿绳、瓶,思考其不同玩法。
(2) 幼儿自由地玩绳。
指导:观察幼儿封锁绳、玩瓶的'花样。
(3) 老师简单小结,并请创编花样好的幼儿示范。
(4) "过小河"。
A. 排成两纵队学习跨跳,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 教师示范跨跳动作。
指导:面对平行线,原地站立,起跳时后腿用力蹬地跳起,摆动前腿向前。
C. 幼儿听鼓声反复练习跳过平行线(利用绳瓶摆平行线)。
(5) 游戏:小猴学样
A. 排成六路纵队,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 示范玩法:起跑--过小河--过小河--过小河--跑--纵跳触物--从右往回跑。
C. 各队幼儿进行练习。
规则指导:用中速助跑,连续跨跳三条平行线。
D. 竞赛式练习。
3、 结束部分:
舞蹈:小猴子和小桃树。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在游戏中能遵守游戏规则。
2、初步掌握行进跳的要领。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袋鼠头饰同教师和幼儿人数相等、废旧报纸若干。呼啦圈若干,小房子一个、小动物图片若干
2、场地布置,带幼儿排队入场,站成半圆。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教师:小朋友看唐老师带来一个朋友你们看看它是谁?
幼儿:小袋鼠!
教师:好,那我来当袋鼠妈妈你们来当袋鼠宝宝好不好?
幼儿:好!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袋鼠们跟妈妈一起来活动活动吧!(边走边伸懒腰、看一看天气、蹦蹦跳跳等。)
2、学习行进跳教师:袋鼠宝宝们想不想玩好玩的游戏?
幼儿:想!
(1)带着小袋鼠行进跳教师:那好你们必须和我一起学会袋鼠是怎么跳的,那我们开始吧!(带领幼儿进行行进跳。)
(2)个别幼儿示范行进跳妈妈:大家休息一会儿,刚才我发现有的袋鼠宝宝跳得真好,又轻又快,我来请他跳一跳。大家要看清楚他是怎么跳的。(个别袋鼠示范行进跳,其他幼儿观察。)
小结:小手放在胸前,双脚并拢,双腿屈膝,用力跳起,前脚掌轻轻落地。
3、袋鼠继续练习行进跳(1)妈妈带着袋鼠走直路(在直线上练习行进跳),提醒袋鼠们跳的时候要轻轻落地。
(2)妈妈带着袋鼠走弯路(在直线两侧行进跳),纠正个别袋鼠的.动作。
(3)游戏"袋鼠送报"①创设情境:袋鼠妈妈的手机响了。
②介绍游戏玩法。
妈妈:袋鼠宝宝们,邮递员叔叔生病了,要我们去帮他送报。叔叔说送报时一定要顺着路上的标记走,这样才能把报纸送到小动物的家。现在请袋鼠宝宝们每人拿一份报纸,我们老比一比谁跳的又轻又快,最先把报纸送到小动物的家。
③分成两队,游戏两遍。
观察提醒袋鼠行进跳的情况,提醒袋鼠跳的时候轻轻落地。
4、游戏结束
妈妈:宝宝们真能干,把报纸全都送完了任务完成了。我们来休息一下,我们把袋鼠妈妈唱一遍看看你们会不会了。
教学反思:
以情境贯穿活动,幼儿兴趣很浓,气氛也很轻松、活跃,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问题,如在示范环节中,我的示范太少,示范的位置不是很合适;放松活动的重点没有放在膝盖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全面思考,争取将教育活动开展更成功。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老师看我穿的鞋对吗?”“不对,这只应该穿在左脚上。”每天午睡后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么简单的事情,对于一个6岁的中班幼儿来说应该是很容易做到的。为什么时常会有幼儿分不清呢?真对这个问题我想通过本次活动使“左”和“右”抽象的方位概念变得形象直观,让幼儿学会区分“左”和“右”,并能以自身为中心分清左右。
活动目标
1 正确使用方位词“左”和“右”。
2 能以自身为中心分清左 右;并能以客观物体为中心区分左 右。
教学重点、难点
能以自身为中心分清左 右;并能以客观物体为中心区分左 右。
活动准备
1 音乐碟《健康歌》
2 水果图片
3 指定图片
4 实物
活动过程
1 律动:随音乐《健康歌》做动作。
教师:小朋友,刚才这首歌里我们用手做了什么动作呢?
幼儿:(左三圈右三圈)
教师:那小朋友告诉我左边在哪啊?右边在哪啊?
2 自身认识左和右。
(1)分清左右手。
教师引导幼儿把写字的一只手举起来,告诉幼儿举起的这只手是右手,那另一只就是左手。
想一想,我们都用右手做什么呢?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左手在干什么?左手和右手都很有用,两只手合起来的力量可大了!小朋友看看自己的身体还有什么像小手一样有一对的`呢?
(2)游戏:听口令(区分左右)
教师先做示范,如:摸摸你的左耳朵,马上伸出小手摸一摸。教师改变指令,幼儿做出相应的反应。
(3)游戏:穿一穿,戴一戴。
教师准备手套和鞋子,请幼儿到前面来演示,看一下应戴在哪只手上,或应穿在哪只脚上,进一步感知左和右。
3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左边的墙壁与右边的墙壁上都有什么?让幼儿知道左手的一边是左边,右手的一边是右边。再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请小朋友把一些零乱的物品先分类,再把分好的某一类物品放到指定的位置。如把水果类放在自己的左边;文具类放到自己的右边。加深左边和右边的认识。
4 以客观物体为中心区分左和右。
观察图片
(1)小朋友左手拿的是什么?右手拿的是什么?
(2)小汽车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游戏:水果宝宝找家
教师:水果宝宝们高高兴兴的在一边玩。玩累了,该回家了,可有的宝宝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帮助它们回家吧!
(1)苹果宝宝住在桃子的左边。
(2)西瓜住在鸭梨宝宝的右边。........
5 随音乐《健康歌》结束本次活动。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意图: 三月八日是“妇女节”,班上许多小朋友都送了一件礼物给妈妈,有一位小朋友用稚拙天真的画笔画了一幅xxx画像,将爱好化妆的妈妈描绘得惟妙惟肖,别有一番趣味。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决定根据幼儿的绘画心理特点及新《纲要》的艺术教育目标,设计“美容美发”这一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与幼儿共同欣赏毕加索的〈戴鱼帽的女人〉,体会变形的趣味,丰富幼儿的已知经验和内心感受,为活动的开展作准备。整个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将环境、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在活动中我们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感受自我表达的乐趣,并渴望以一颗真诚、喜悦的心,发现、欣赏到幼儿稚嫩又奇特的创造性。
活动目标:
一、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美,感受自由表达、大胆创造的快乐。
二、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图形尽量画大,并大胆着色。
活动准备:
一、油画棒,水彩笔,画纸等。
二、教师事先变换一种发型,简单化妆。
三、活动前,欣赏毕加索的〈戴鱼帽的女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请幼儿观察教师的发型和脸部化妆,进行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看,今天我有什么变化?哪里变了?你们知道是怎么变的吗?今天我去美容美发了,漂亮吗?
(反思:教师平时是不化妆的,今天的变化给幼儿对“美容美发”一种真实又贴近的感觉,这种逼真的视觉效果,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兴奋起来,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的妆容还可以再浓些,再夸张些,即便教师的妆化得不算出色,却丝毫未影响孩子们的兴趣。)
(2)师:哦,原来美容师可以把我打扮得这么漂亮,使我的眼睛象什么?鼻子象什么?脸象什么?把我的头发变成了什么?
(3)教师自己变几次发型,请幼儿大胆想像,说说象什么。
师:美容师的本领比我大多了,他们就象谁一样会变?(魔术师)
(反思:现实是想象的源泉,世界有多大,幼儿想像的空间就有多大。此处的几个“象什么?”、“变成了什么”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特别是“象魔术师一样会变”更能让幼儿感受到想像的趣味性,将其带入一种魔法境界。但是此环节,如能增加让幼儿上来为老师的头发变一变发型,或许能将活动的气氛推向另一个高潮。)
二、幼儿发挥想象,来当一回有魔法的“美容师”。
(1)师:如果你是具有魔法的美容师,你会把头发变成什么?你会把眉毛变成什么?把鼻子变成什么?把嘴巴变成什么?把脸变成什么?
(2)玩“变脸”的游戏。
师:就让我们先来把小脸变变吧,看谁把小脸变得最有趣。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双手挡在脸前作门。老师说“一、二、三”,就把门打开,露出“变化的脸”,孩子们变出各种怪脸并互相展示,相互欣赏。
(反思:教师的启发式提问给了幼儿充分想像与表达的空间,将主动权交给了幼儿,并通过游戏“变脸”让幼儿体会到想变什么就变什么的乐趣。)
三、欣赏一幅作品,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师:你们变的真不错,有一位小朋友他为妈妈变了一次发型,做了一次美容,看,“一二三,变”,(变出一幅画)
提问:这个小朋友将xxx发型变成了什么?她的眉(眼、鼻、嘴)象什么?有趣有趣真有趣,一位有着奇特发型的漂亮妈妈。你们想变吗?现在就让你们来当具有魔法的美容师,给自己喜欢的人变变发型、化化妆,看谁在画纸上变得最奇特,最有趣,最可爱,最漂亮,还要看谁用的色彩最美。(反思:在欣赏与对话的过程中,丰富了幼儿的内心感受,并且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大胆作画与着色。
(反思:幼儿对妈妈总是非常喜欢和热爱的,对美丽的妈妈更是满怀崇拜,他们也许在心里为亲爱的妈妈和自己不知“画”了多少次妆了。今天,他们小脑袋里储存的许许多多的图形符号,总算有了一个尽情释放的机会了。这里,幼儿给自己的.思维插上想像的翅膀,在绘画中对发型及面部进行了变形和夸张,对色彩的应用也较为大胆,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环节中,体现了设计和装饰的启蒙教育。同时,教师对孩子创作的尊重和表扬,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幼儿对他自己创造的“伟大的、创造性的”作品,也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愉快。他们陶醉在这种创造性活动的幸福之中。)
五、在展示区展览幼儿作品,对幼儿的作品表示肯定,并请他们相互欣赏,感受创作的愉悦。
六、活动延伸:幼儿邀请自己最喜欢的人来欣赏作品。(反思:这两个环节都能够鼓励幼儿作画,重视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幼儿不仅在欣赏自己的绘画作品,也评价同伴的绘画作品,这样,可以促进幼儿评价标准的形成和发展,另外,通过评价小朋友的作品,也会对自己绘画的改进和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活动反思: 美容美发”是现实生活中女性的一种时尚,是女性更好地展现自身美的方式,是一种最直接的美的表现形式。幼儿对“美容美发”并不陌生,或许内心“向往已久”。这一活动设计的亮点就在于设计者勇敢地将“美容美发”带入了幼儿园,带进了孩子们的中间,并对这种眼见为常、不足为奇的生活中的美进行了学习和挖掘,满足了幼儿内心的愿望,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提高幼儿对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的感受力,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整个活动以欣赏贯穿于活动的始终,通过活动前对名家经典作品的欣赏到现实人物的欣赏(化妆的老师)再到幼儿作品的相互欣赏,为幼儿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欣赏活动中的对话又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使幼儿逐步感受到大胆表现的快乐,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经典】08-23
中班教案(精选)08-25
中班教案【精选】08-04
(经典)中班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