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班级主题活动“盒子用处多”开展过程中,孩子们收集了许多的纸箱、纸盒, 在游戏中,有的盒子作为区域材料的装盒进行了使用,有的进行了拼摆、有形拼摆, 偶然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产生了想玩纸箱坦克的想法,但是那么多的箱子,怎么搬下去,成为了问题,孩子们对于怎么把箱子搬下去产生了很大兴趣,教师关注到幼儿的兴趣,对箱子进行了分析:很多箱子可以按照小装进大、落箱子、套箱子等等方法供幼儿自主探究,并在过程中,能够通过比较,感知纸箱的体积,促进幼儿科学领域发展,另外,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自发的会进行帮忙、初步合作、会将方法、经验运用于生活中。
活动目标
⒈通过比较箱子大小、高矮等特征,探索出搬运多个箱子的方法。
⒉能在操作箱子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并完整表述自己的操作方法。
⒊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搬箱子的乐趣,喜欢探究。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探索、寻找搬运多个箱子的方法。
活动难点:发现箱子打开后可以通过比较按照大小罗列或套在一起。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大小不一纸箱 30 个,幼儿 10 人,手机、电视。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装盒子的经验、有过比较不同物体高矮、大小的经验。
活动过程
⒈情景引入,激发幼儿对于搬运纸箱的兴趣。
教师:“一会儿户外活动,咱们要和箱子玩游戏,但是这些箱子现在还在咱们班里,这么多箱子,咱们怎么搬运下去?”
⒉主动探索搬运纸箱的`方法。
⑴观察发现箱子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归纳。
教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箱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谁来完整的说出你的发现?” 幼儿回答。
教师:“你们发现了:大小、宽窄、外观等等不同,观察的很仔细,接下来,我们要搬运箱子了,你想怎么搬运箱子?”幼儿回答。
“请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一下,一会,回到座位上时,请你完整的说出来你用的什么方法,一次搬了几个。 ”
⑵幼儿自主探索搬箱子的方法,教师发现了解幼儿的想法。
①第一次探索搬运纸箱的方法后,教师提炼。
教师:“孩子们,请回到座位上,谁来分享一下,你刚才用了什么方法?一次搬起来几个箱子?”幼儿:摞起来、一手一个、夹着、拎着、抬起来。
教师:“刚才,我们用了小箱子摞在大箱子上、一手拎着一个、夹着箱子这些方法来搬箱子,高老师想问一下,孩子们,我们要去楼下肯定要一次就下去,这么多箱子,怎么能搬的更多?有什么新的方法?”
②第二次探索搬运纸箱方法后,教师提炼。
教师:“孩子们,请轻轻地回到座位上,谁来完整分享一下,你刚才用了什么方法?一次搬起来多少箱子?”幼儿:摞的更高了,一次能 4 个……教师:“你们很棒,一直在专注的探索,高老师为你们点赞,不过,你
们看,即便是这样,还是剩下那么多箱子,咱们怎么才能一次就把这么多箱子都搬下去?”
③第三次探索搬箱子的方法,教师观察幼儿的想法,并支持。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了什么方法尝试一次搬运多个箱子的?”
⒊提炼小结:今天,你们玩箱子的过程中,从一个人拿 3 个、摞箱子一直到把小箱子放进大箱子里一个一个套在一起,我们探索出这么多种搬箱子的方法。真了不起!在过程中,特别的认真、专注,有的小朋友失败了好几
次,都没有放弃!你们在看看,这些箱子放在地上和原来比,有什么变化?
嗯,这样地方就小了。咱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去看看还有什么也可以用到这个方法?你们说的很好,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样套在一起,节约空间的方法。一会儿,咱们就用这个方法,把箱子搬运下去,一起玩纸箱吧!
活动总结
孩子们在过程中非常的专注、认真,第一次探索搬箱子时,部分幼儿出现摞着箱子、按照大小大、大中小的顺序摞,还有的两边各夹一个箱子,还有的幼儿用胳膊和下巴夹住三个箱子,也有的孩子只是在地上比较箱子,并按照大小的顺序摞高。经过老师第一次带幼儿的分享,孩子们通过用语言表达, 梳理、思考自己的行为,能够小结出几种方法,当老师再次提出:怎样搬能搬得更多,一次都搬下去呢?孩子们再次思考、心里计划着,在第二次,孩子出现了打开较大点的箱子,把小箱子堆进去、套3套箱子后将小的放进去、还有的孩子不断调整箱子放的位置,填满箱子。两次探索,丰富了孩子们的认知,最后教师小结时候,小结出幼儿的方法、回归生活,形成了整理经验,而这些,都是孩子自己感知、操作得来的!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
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初步表现美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充足的树叶、白色绘画纸、毛笔、调色盒、湿毛巾每桌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树叶,我们一起来做树叶印画的.游戏吧。该怎么印呢?让我们一起来动手试一试吧。
(二)引导幼儿探索用树叶拓印,展示作品并讨论
1.小朋友印得都很漂亮,这两个小朋友印得也很漂亮,他们两个印出来的一样吗?
2.请这两个小朋友讲一讲他们怎样印的?(引导幼儿说出是用树叶的正面和反面印的)。
3.他们两个印出来的树叶哪个更好看一些呢?
(三)教师示范树叶拓印的方法
1.师:看到小朋友印出来的树叶这么漂亮,我也想试一试,你们来当老师,教教我好吗?
首先在树叶的反面涂颜色,我刚才看见有的小朋友用拇指扶住叶柄涂颜色,这样手就不会脏了,这个办法真好,从上到下均匀地涂上颜色。(在涂时故意留空白)涂完了吗?(没有)噢,把树叶全部涂满,不要留空白,涂好之后,把树叶轻轻地放在纸上,能移动吗?(不能)那就让我用大拇指扶住叶柄吧!用另一只手按一按小树叶,也可以动动小手,把整个树叶都印下来。叶子上还有颜色,要再换个地方印一印!”
2.老师印出来的小树叶漂亮吗?我们把用树叶印出来的画叫做树叶的拓印。
(四)幼儿再次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五)作品展评
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探索用树叶拓印的方法。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重点)
2、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难点)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西瓜子的故事》,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图片及籽儿、与挂图相应的实物水果。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经验:
引导幼儿说说已经知道的一些水果籽儿:
“秋天到了,水果大丰收,我们能吃好多的水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哪些水果有籽宝宝呢?”
2、引导幼儿认识籽儿:
出示水果实物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
“这些水果都有籽吗?”
教师当场切开哈密瓜,引导幼儿在品尝的过程中观察、比较籽儿的不同:
“你能区分哈密瓜籽和葡萄籽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哈密瓜的籽宝宝是白白的、扁扁的,葡萄的籽宝宝是深色的、小小的。
3、引导幼儿分组开展配对游戏:
为幼儿提供一些水果图片和水果籽儿。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讨论:
“这是谁的籽宝宝?”
4、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西瓜子的故事》:
引导幼儿了解籽儿的用处,知道籽儿是水果的`种子。
“现在知道籽宝宝有什么用处了吧?”
提出继续探索的要求:
“回家后,我们再去找找,除了今天认识的这些水果以外,还有哪些水果有籽儿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果实与种子》,进一步了解果实与籽的秘密。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二、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三、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四、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活动过程
(一)3的分解。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边数边回答)
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幼儿回答。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学习3的减法。
1、教师请一位小朋友让他说说把果园叔叔给我们的3个苹果。其中一袋给爸爸,那妈妈的那一袋应该是几个?(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
2、引导幼儿根据分解式,学习3的减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
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三)学习3的加法。
1、教师: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爸爸的苹果和妈妈的苹果又放回了盒子里。宝宝们你们摸一摸现在的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
2、学习3的组成,让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组成。1+2=3,2+1=3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老师和小朋友互动)儿歌:3的分解组成小朋友问问你,3可以分成几和几?
( )老师,我告诉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是3。
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就是3。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轻松的游戏中,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实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数及符号的意义,真正地掌握数的概念由此得出。活动中我选用了小盒子、苹果图和小口袋都是幼儿平常熟悉、喜欢玩的物品,既能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又能把数学中数物的匹配练习融入其中,使数学活动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乐趣。
在活动中我是介绍者和参与者,是幼儿的游戏伙伴。当幼儿活动中出现困难时,我有点急,反复的告诉幼儿。这时幼儿就显得没有信心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适时的加以引导、鼓励,倾听幼儿的讨论与表述。
老师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特别注意个体差异。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轻松的游戏中,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实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数及符号的意义,真正地掌握数的概念由此得出。活动中我选用了小盒子、苹果图和小口袋都是幼儿平常熟悉、喜欢玩的物品,既能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又能把数学中数物的匹配练习融入其中,使数学活动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乐趣。
在活动中我是介绍者和参与者,是幼儿的游戏伙伴。当幼儿活动中出现困难时,我有点急,反复的告诉幼儿。这时幼儿就显得没有信心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适时的加以引导、鼓励,倾听幼儿的讨论与表述。
老师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特别注意个体差异。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蓝印花布的主要特征,感受蓝印花布的美。
2、知道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学习用油水分离的方法制作蓝印花布,体验成功的喜悦。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蓝印花布两块,蓝印花布做的衣服、头巾、扇子、汗巾、镜子各一样;古典音乐;蓝色水彩颜料,白色油画棒;画纸;刷子;剪刀;绳子。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小朋友们上午好!我是彭老板,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店铺。
你们觉得彭老师当了老板之后有什么不一样吗?(身上穿有蓝色印花布的围裙、头上带有蓝色印花布的头巾)你们觉得彭老师这样穿漂亮吗?(漂亮)彭老师店铺里还有许多这样漂亮的花布,现在跟着彭老师一起去看一下吧!
2、欣赏蓝印花布的美,了解蓝印花布的主要特征。
老师同时展示四块不一样的蓝印花布。这四块布有一个关于它们的故事要讲给你们听(播放视频)师:看完关于这些布的视频之后,你对这种布有哪些新的了解呢?你有发现他们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幼儿自由回答小结:这些布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花布只有蓝色和白色,有些是蓝底白纹,有些是白底蓝纹,它们都统称为蓝印花布。
提问:这四块蓝印花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重点引导幼儿讲述图案不一样、花纹的排列方式不一样,规则排列和无规则排列。对幼儿的发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小结:蓝印花布只有蓝白两种颜色,它的图案有的来自于大自然,有的是人们创造和想象的,代表人们心中美好愿望,有的是规则排列,有的是不规则排列,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这样的蓝印花布素雅宁静,让人越看越喜欢。
3、使用蓝印花布产品,感受民间艺术带来的美。
现在有哪位小朋友想去我的店铺试穿蓝印花布产品吗?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产品进行适用,老师逐个进行点评。
小结:蓝印花布不仅可以做成衣服,还可以做成各种好看又好玩的东西那,受到小朋友和全世界游客的欢迎,因为它体现的是中国特色,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韵味。
4、介绍"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并重点示范。
师:这么漂亮的蓝印花布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印出来的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些花布,现在彭老师要用一种油水分离的方法设计一块蓝印花布,小朋友要看仔细了,比一比谁最先发现里面的秘密。等会请每个小朋友自己设计一块蓝印花布,让裁缝给我们做一件有特色的衣服哦!
(出示材料)教师示范做法:
①先用笔在画纸上设计好自己的图案,可以是你喜欢的动物、水果、植物或者简单的形状,把图案整齐的画满整张纸。
②用白色蜡笔把刚才画好的图案全部图上白色。彭老师这里有个小秘密要告诉大家,涂白色的时候一定记得要非常用力哦!如果你的小手力气不够可以请旁边小朋友帮忙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③最后用刷子把整张画纸图上蓝色,你就会发现一个神奇的变化,我们的蓝印花布做好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涂了白色油画棒的地方没有蓝色吗?
介绍"油水分离"原理5、幼儿制作"蓝印花布"播放古典音乐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
6、布置展板,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活动教学的反思:
1、教师语言的简洁性
整个活动中,发现我自己的语言较啰嗦,对于幼儿的回答,我喜欢去重复孩子的话,而不是在孩子回答的基础上去提升孩子的经验,这对自身的成长不利,对孩子的主动发展也不利,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不断提醒自己。因为语言的简洁性反应的是教师自身素养,你不断重复孩子的话,会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加的分散,因为他知道你会重复他的话,不利于幼儿倾听习惯的养成。
2、教师的随机应变
整个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不太强,孩子有自己的思维,但是我总是让孩子跟着我自己预设的内容走,这是一个很遗憾的地方,可能这方面会随着教龄的增长,应该会有所改变吧。
3、教师的前期准备
活动时,在材料提供方面出现了小情况,从中可以知道自己在材料的准备和提供方面还是考虑得不够周全,这也提醒我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水蒸气的特点,萌发幼儿探索水蒸气秘密的兴趣。
2.激发幼儿体验做小实验的乐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热水数杯、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事先在一个有杯盖的杯子里倒好热水
师:口好渴哦!(打开杯子准备喝水)咦!杯子上飘起来的.是什么呢?
二、感知观察
1.提问:你看到过水蒸汽吗?
观察:观察水蒸汽在空气中的样子。
2.提问:水蒸汽是怎么来的呢?
将玻璃片放在一杯热水上面,感知水蒸汽的形成。
三、玩玩画画
1.提问:你还在哪里看到过水蒸汽?
2.今天水蒸汽要和我们小朋友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教师示范在窗上呼气作画。
3.幼儿尝试在窗上作画。
4.相互观赏玻璃上的画。
拓展延伸: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水蒸汽。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巩固练习手脚着地爬。
2.能积极主动参加活动,遵守游戏规则。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猴子头饰,拱形门,小方垫若干,悬挂的桃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玩游戏“我是快乐的小司机”,进行热身活动。
2.设置场景激发兴趣,出示猴子头饰,设置猴子钻山洞的场景,激发幼儿模仿猴子手脚着地爬。
3.增加游戏难度,幼儿进行闯关游戏。
猴子要跳过大陷阱(方垫),爬过山洞,才能摘到桃子。幼儿扮演猴子,做“摘桃”的闯关游戏,巩固练习手脚爬。
4.分组竞赛游戏,加强训练幼儿手脚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及爬行速度。
幼儿分成四组,每组要跳过4个馅饼,爬过3个山洞,摘到一个桃子返回,先到为胜。
5.放松活动,播放轻柔的音乐,幼儿做全身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我的思绪却不能停下来。
这节课是我在幼儿园工作所上的第一节公开课。这一节课,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先是过独木桥,然后是钻山洞,体能上得到了训练,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孩子们能自己摘果实,特别的开心,看到孩子们那开心的`样子,我也很开心。
可是这一节课下来,我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原来在小学时上一节公开课是件很容易的事,小学生年龄大一些,组织课堂纪律比较容易,课自然也就上得很顺利。可现在在幼儿园里,这些孩子好小,都是3岁至4岁的宝宝,组织课堂纪律比较难。平时我在上课时组织纪律还行,孩子们还能听从我的指挥。可这节课上,由于是公开课,好多的老师来听课,这节课总体上说就是一个乱。孩子们有的在看听课老师,有的害羞不前进了,有的不敢上独木桥,一开始就弄得是出师不利了。把我设想的教学环节都打乱了,当时只能临时地组织课堂,在配班老师的帮助下,把各个环节都进行完毕了。
通过这节课,我感受到,我这个转岗教师还得多多地努力,多多地学习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以便以后把幼儿工作做得更好。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经典】08-23
中班教案(精选)08-25
中班教案【精选】08-04
(经典)中班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