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案

时间:2024-05-08 18:35:23 教案 我要投稿

《螳螂捕蝉》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螳螂捕蝉》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螳螂捕蝉》教案精选15篇

《螳螂捕蝉》教案1

  一、激趣解题,明确目标。

  ⒈教师谈话:在生活当中你都会遇到你“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或“看不惯的一种现象”。这节课我们就用演讲的方式来畅谈。

  ⒉自由发言:说说什么是“演讲”,怎样才能搞好演讲。

  ⒊师小结:介绍演讲的特点,讲解演讲的技巧。

  ⒋自主发言,说说你对这种行为和习惯的认识和理解。

  二、观图,分析图意。

  ⒈看图,说出主要意思。

  ⒉拼图,从主到次依次说出图中所见的人或景物,“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⒊哪些是非讲不可?描绘一下他们的.特征。

  ⒋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⒌想后:结果会怎样?

  三、明确演讲要求。

  ⒈设计演讲要注意的三点。

  ①想好演讲的内容。(我敬佩的行为是什么,为什么要敬佩,怎样敬佩,我看不惯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看不惯,怎样改变这种现象。)

  ②列提纲,安排演讲思路。

  ③根据自己特长:选合适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态度自然大方,有感情。)

  ⒊同桌交流,互相启发,完善演讲准备。

  四、小组畅谈,全班交流。

  ⒈以小组为单位畅谈。

  ⒉鼓励第一次畅谈不理想的同学再来。

  ⒊综合评议,选出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到全班演讲。

  ⒋各组代表演讲。

  ⒌小组评价,选出最佳演讲者。

  五、扩展运动。

  写一篇作文,把”最敬佩的行为“或”看不惯的现象“写下来。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①,蝉高居、悲鸣

  ②、饮露,不知螳螂

  ③在其后也。螳螂委身

  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

  ⑤在其下也。

  (选自《说苑·正谏》)

  [注解]

  ①蝉:昆虫,又叫知了。

  ②悲鸣:动听地鸣叫。

  ③螳螂:昆虫,又叫刀螳,臂长,善捕小虫。

  ④委身:曲身。

  ⑤弹丸:弹弓铁丸。这里指拿弹弓的人。

  [实战演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⑴欲取蝉()

  ⑵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⑶黄雀延颈()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

  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⑵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⑶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⑷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

  5、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螳螂捕蝉:

  1、

  ⑴要;

  ⑵旁边;

  ⑶伸

  2、

  ⑴树;

  ⑵蝉;

  ⑶螳螂;

  ⑷黄雀

  3、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

  5、

  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⑵不能见利而忘害,居安而忘危。

  ⑶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螳螂捕蝉》教案2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说说“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螳螂捕蝉》。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少年通过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二、抓关键词,复述故事(目的:分散复述的重点)

  1、听写四组词语

  A、蝉悠闲自由自在B、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C、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D、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2、请联系这四组词语,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要求:大泊中心校束晓燕

  边听边记

  3、记住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按这四组词语和挂图(出示)复述故事。(可以加进自己的想象,进行发挥、创造,尽量做到具体、生动)

  4、指名复述故事。评价

  5、故事中有哪几个主人公?9板书:蝉螳螂黄雀少年)谁能用箭头来表示一下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

  过渡:这就是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想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

  三、自主阅读,体悟道理

  1、请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中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2、交流。

  (1)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2)指名读。(评价、试读)读了这句话后有什么疑问吗?

  (它们三个“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是什么呢?……)

  (3)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大家想想,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独立阅读,从文中找答案;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4)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5)把你的学习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好吗?出示表格,检查学习效果。你会填吗?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6)、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它们可能是怎么想的呢?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3、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句子: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恍然大悟”怎么理解?吴王明白了什么?从中可看出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练读这句话)

  过渡: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结合质疑,体悟少年的智慧

  1、重点讨论:那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感悟到少年是智劝)

  2小结:如果说大臣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么,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可见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怎样的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文中什么地方能看出?(结合学习第三自然段内容,随机点拨:哪些词语能体现出他冒死巧谏的智谋和决心?练读)

  五、练读对话,练习表演(目的:深化理解课文,同时进行朗读训练、复述训练)

  a)课文以简练的语句写出了少年冒着极大的风险劝说吴王的'过程。如果把这一过程表演出来的话,你们觉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1.熟读对话,读出符合人物身份的恰当语气,最好能记住。

  2.根据语言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情、动作。

  3.加进旁白。(结合第3自然段内容,加进这样的想象:花园里此时是怎样的的一番景象呢?形成表演前的旁白)

  b)学生分别逐项准备,逐项汇报。

  1.分角色朗读对话,进行评价。

  2.自由选择同伴合作练习表演,体会人物的神情、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口述旁白,评议、补充。

  c)哪两位敢于上台表演呢?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评价。

  六、总结课文,课堂练习

  1、总结课文:这篇寓言故事中的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到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最终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学了课文,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在你身上有过这样的教训吗?

  2、这则寓言故事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A、借助故事说明道理:这是寓言的一般表达方式)

  (B、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3、课堂练习,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出示句子,指名读:

  A、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B、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指名造句,师生评议。

  七、布置作业

  1、造句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

  2、填空

  学了这篇寓言故事,我们认识了()的吴王,()的少年,懂得了()的道理。

  3、学习课文的写法,编一则寓言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写在日记本上)

  板书:23螳螂捕蝉

  蝉螳螂黄雀少年

  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这样几个环节:以听写词语导入学习,然后根据词语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学生基本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一起探讨“少年为什么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和“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这两个关键的问题,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在教学时,虽然细节把握得还不够到位,但总的学习目标还是达到了。学生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当然,设计总是完美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理解文章第一小节时,虽然我也知道应该让学生读透文章,在读中体悟吴王的固执、在读中了解“不堪设想”的后果,可在学生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总忍不住急着去告诉他答案;当学生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螳螂捕蝉》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的道理。

  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位少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劝说吴王的?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吴王说的话。

  [一开头,就可以看出老师是把这篇课文作为写人的文章来教的。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少年”的形象,是对的。]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尽管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但是这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仍要想去劝说吴王。他究竟是怎么劝说吴王,并使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讨论这两个问题。

  [两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讲读第3自然段。

  出示:“第二天清晨,他拿着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从“转来转去”一词,可看出少年想引起吴王的注意。从

  “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等词语,可看出少年一定要等到吴王的决心。)

  (3)转了三天,少年仍未见到吴王。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再次感受少年冒死劝说吴王的决心。)

  [句意理解的引导得法,尤其是启发想象少年的内心,有利于提高少年的形象,很有创意。]

  2、讲读第4-11自然段。

  过渡:看来,这位少年他是非等到吴王不可了。三天后,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他是怎么与吴王交谈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少年非常婉转地与吴王交谈。通过“看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引发吴王的好奇心,从而很自然地讲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同桌分角色练读:吴王与少年的对话。要求:注意读好吴王、少年对话的语气,体会他们各自的心情。指名分角色朗读。

  (3)少年究竟给吴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根据学生讲述出示故事内容)

  ①用“”划出故事,并练说。

  ②指名讲故事。提示:讲故事要生动。

  ③你觉得故事中,哪句话讲得最有道理?

  ④讨论:你觉得少年所讲得“它们”表面上指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指蝉、螳螂、黄雀。螳螂想啄食蝉,黄雀想捕食螳螂。)

  ⑤引读故事。(师引)蝉一心想着——(生读)眼前的露水,(师引)却没顾到——(生读)身后的螳螂;(师引)螳螂一心想啄食——(生读)眼前的螳螂,(师引)却没顾到——(生读)身后的黄雀;(师引)黄雀一心想捕食——(生读)眼前的螳螂,(师引)却没顾到——(生读)树下的少年。(师引)蝉、螳螂、黄雀,它们(生读)都只顾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身后的祸患。

  ⑥少年讲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先让学生弄清情节,通过分角色的朗读,进入情境。然后把少年讲的故事找出来,讲述、讨论,理解寓意,并理解少年“用意”。层次十分清楚。]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少年讲了这个故事,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2、理解“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

  3、吴王到底明白了什么?(出示填空: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受到了启发,明白了,所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四、深入探究。

  1、少年的目的达到了,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那么,少年怎么会想到讲这个故事的?(因为吴王所处的环境与“螳螂捕蝉”有相似之处。因此,少年就通过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2、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么少年的劝称得上是什么呢?(智劝)

  3、小结。侍奉吴王的少年懂得一个好的主意要成功,得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恰当的时机,他真可算得上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引导学生进行对照、分析,深刻地理解少年的形象。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很好地渗透了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而且照应了开头。]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巧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吴王很固执,不听大臣的劝说,一定要攻打楚国。但是,后来他听了少年的故事,坚决地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螳螂捕蝉的故事。你读了这个故事,又懂得了什么?

  六、作业。

  1、复述寓言故事。

  2、填空:

  《螳螂捕蝉》一文,主要写了少年巧用,从而体现少年的,同时还告诉我们的道理。

  板书:

  23、螳螂捕蝉

  螳螂

  (吴国)

  (楚国)蝉黄雀(其他诸侯国)

  少年智劝吴王(有勇有谋)

  [充分利用了文本资料,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不仅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少年的形象,学习他的精神和品质;而且从吴王的角度思考,懂得一个人应该勇于改正错误,还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寓意。在语文基本功训练方面,抓得也较为全面,既有理解的训练,又有积累和运用的训练。]

  (简评:徐伟健)

《螳螂捕蝉》教案4

  看了《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实录,深深地感到教者的施教真所谓“润物细无声”。看似随意轻松地与学生“闲聊”,实是精心地点拨,抓住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进行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督促、评价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知道“应该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愿意学、喜欢学到离开了教师也能学;教师因势利导,给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结构”。

  现就本课的教学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师导,学生练

  初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但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让学生自读课文时,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正确、轻声地朗读课文,并且强调要正确、轻声。在学生自由朗读后,由于课文比较长,教师引导学生挑选两节重要内容读读,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选择9和11自然段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认真朗读。

  师生互动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教师应该更充分地发挥指导作用,在关键处点拨,为学生练习扫除障碍。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初读检查方式改变以往的“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对照要求评价”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在读之前,对自己提出要求,让同学评一评,同时也让读的学生自评,而且再次提醒,引导学生在听别人读一遍的时候自己也要读一遍,要记住别人在读的时候也要跟着读(默读)。这样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情感,引起学生求学的乐趣和学习的热情。

  二、学生想,教师引

  学生自己思考所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读去想,在充分研读的基础上交流。如在精读课文时,教师先出示要求:精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语,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推想一下它们在课文中的具体意思。,每个同学可以重点准备两三个。且点拨提醒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精读课文就是逐词逐句地读,关键词语在一篇课文中只有几个,要找准。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后,再以有关句子为例子展开讨论交流。

  三、学生议,教师导

  “议”就是让学生讨论,这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打开思路,同时老师也参加议论,及时了解情况,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重点处、疑难处作重点讲解。如本课教学中,学生提出疑惑:侍奉吴王的少年为什么可以在后花园随意走动?围绕这个疑问,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教师也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当楚国也作好了准备,你再去攻打楚国,你就不会强大。”当然,也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甚至是与文本完全相反的观点来进行讨论,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思考。

  总之,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以及积极探索的态度,善于使用简洁明快而富于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求学的乐趣和探索的热情,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出现了乐学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与同学分享。

《螳螂捕蝉》教案5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先读一读课文9—11小节,再想一想能不能也讲一讲这个故事。

  ②指名讲这一故事。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 )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完全没有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他们可真大意啊!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作为旁观者的你们,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入手,对课文进行重组,直接切入第一个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清了蝉、螳螂、黄雀和少年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利用表格辅助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关系,掌握重点。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它们进行忠告,则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学生对“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个道理的认识。〕

  ⑥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⑦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理解:“恍然大悟”;练读吴王说的话)

  ⑧你能说说吴王明白了什么吗?

  (重点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

  ⑨这样看来大臣们一开始对吴王的劝告并没有错啊,那吴王为什么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却听了少年的话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可以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写在旁边。

  a 小组讨论交流

  b 品读课文体会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少年的计谋巧妙。

  〔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在默读课文时可以在书上勾勾画画,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写在旁边。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抓住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灌输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则进一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逐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使学生的理解不仅仅再停留在刚才对故事的理解上,而是能联系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道理的深刻。〕

  2、小结

  原来少年表面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是——(生接: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所以少年的劝和大臣们的劝有所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少年的劝就是——(生接:“巧劝”“智劝”)

  (板书:巧劝 智劝)

  3、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多媒体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3、 那么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

  〔设计这样两道练习,不仅仅是为了巩固教学的训练,更是为了引导学生能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感悟,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激活思维。并且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从多角度去评价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因为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感悟、欣赏比理解内容更重要。〕

  (少年智劝吴王)

  四、布置拓展小练笔

  (多媒体出示练习)

  你来编故事:

  第二天,上早朝时吴王当即宣布:“攻打楚国一事暂缓不议。”众大臣听了大惊不已,议论纷纷。吴王扫视了一眼群臣,微笑着说:“事情是这样的……”

  你知道吴王会怎么和大家说吗?动动你的小脑袋,回家把故事写完吧!

《螳螂捕蝉》教案6

  教学目标

  1、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

  2、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3、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

  2、感悟少年的足智多谋和他巧妙的劝说方式。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一、基础达标:

  补充下列成语,并说说成语的意思。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后患。

  二、 设问导读

  (一)、理解故事,明白道理。

  1、在文中找出叙述这个故事,读一读。

  (1)、 齐读螳螂捕蝉的段落。(媒体出示)

  (2)、指名分角色朗读 ,评价。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蝉的自由自在、悠闲的神情,体会蝉的那种安逸的生活。

  2、根据课文内容用图示表示出“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内容。

  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

  蝉←(捕)← 螳螂←(啄)← 黄雀←(打)←少年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自己身后隐伏着的祸患。我们应当有长远打算,否则后患无穷。

  3、少年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劝阻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

  吴王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吗?(明白)从文中哪里可见?(恍然大悟)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

  (2)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回到第一小节)

  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你们说我这个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固执)

  (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吴王,为什么听了少年的话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二)、追溯根源,明确形势。

  1、请同学们用心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听了少年的话,吴王忽然想起了大臣们的分析,明白了自己就像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利益,却没有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即“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2、当时的局势,(楚国)是蝉,(吴国)是螳螂,(其他诸侯国)是黄雀。填在上面图示中相应的位置。

  (三)、合作探究

  1、少年能劝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少年是怎么劝说的?和大臣们的“劝”有什么不同?少年用一个寓言故事来劝,是直接讲这个故事的吗?而是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智劝、巧劝。(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少年委婉、含蓄,步步为营,不露痕迹。而大臣们是直言相劝,直截了当,难以奏效。

  2、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一下吴王和少年。

  吴王:固执但能知错就改

  少年:A、智慧——不正面讲对错,用自然界里的故事,揭示道理,用故事启发吴王。

  B、勇气——冒死劝诫,勇气可嘉。C、讲话很有艺术,很有技巧。

  D、耐心——为了说服成功,耐心等待机会

  三、巩固练习: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从少年身上学

  到了( );从吴王的

  身上得到的教训是( );

  从螳螂捕蝉的这则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是( )。

  四、 拓展练习:

  吴王之前下了死命令,那么,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

  五、作业:

  1、请大家把螳螂捕蝉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请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附板书设计:

  10、 螳螂捕蝉 蝉 ← 螳螂 ← 黄雀 ← 少年 (楚国) (吴国) (其他诸侯国)

《螳螂捕蝉》教案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情分析: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三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教师导语: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我们初读了课文(教师板书:初读),我想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能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吗?

  过程预设:

  学生从字词掌握、朗读情况、课文内容等方面进行学习心得交流。

  预设理念:

  重点让学生练说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检查学生对大臣劝说和少年劝说(螳螂捕蝉的故事)的朗读情况。(出示小黑板)

  预设理念:

  二、揭示目标激疑深入

  导语:学习贵在生疑呀,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能读出疑问这也是同学们的收获,上节课同学们读出了很多疑问,有的是“小疑”已经解决,还有哪些疑问没解决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师生共同梳理疑问

  (为什么大臣的劝说不成功,而少年却能让吴王改变主意?……)

  揭示本课教学目标

  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重点突破深入研读

  导语:对!少年通过《螳螂捕蝉》的故事使吴王改变了初衷,他想告诉吴王一个什么道理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他直接说明的那句话吗?

  1、学生画找重点句(“它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隐伏着的祸患”)

  导语:读完这句话你一定又产生了新的疑问!对,读书就是要在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疑问,这才叫“研读”。它们“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着的隐患”分别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读出答案吗?)

  2、学生感悟少年劝说话语,教师启发引导。

  启发语:蝉的心情读出来了吗?螳螂的想法表现出来了吗?黄雀的心理读出来了吗?

  3、教师点拨,学生想象

  导语:其实少年的话还没说完,如果再说,你说少年会说出什么话来?对!看来同学们都可以当吴王了!吴王明白了吗?读一读!)

  4、学生理解“恍然大悟”

  启发语:“恍然大悟”什么意思?吴王明白了什么?你能联系上文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吗?写在旁边好吗?

  5、交流反馈。

  (明白了少年的意图:自己攻打楚国就像蝉和螳螂一样是只顾眼前利益……)

  (明白了大臣说的是对的)(相机练读第一部分)(固执、知错就改)

  (明白了少年用心良苦呀)(相机学习第二部分相关语句)(有勇有谋)

  四、设置补白,总结提炼

  导语:第二天早朝,吴王会怎么向大臣们解释呢?

  五、疑问搜索

  导语:看看还有疑问了吗?这个故事真实吗?请同学们课后阅读刘向《说苑·正谏》

《螳螂捕蝉》教案8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设计理念】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设计思路】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时打破了文章的顺序,根据教材本身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引导学生读故事发生之原因及结果,帮助学生理解少年讲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对于吴王的影响及该成语故事阐述的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隐患的道理,从而感受少年的机智和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过程】

  (本教学过程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字、词问题,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成语导入,增加积累

  1、同学们,你们到现在一定积累了不少成语,那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谁掌握的成语多。

  2、学生用1分钟时间想成语后交流。

  3、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很强的表现力,运用得好,产生的力量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老师希望大家今后能够掌握更多的成语,继承好我们的民族文化。

  4、今天,老师就送给你们一条新成语。(投影出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5、这是个八字成语,学生齐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两遍。

  二、古今对照,感悟真理

  1、同学们,其实,好多成语都出自古文。这就叫典故,像这则成语就出自一本汉代的叫《说苑》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古文)(师范读)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读páng即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dàn)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2、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想古文的意思。(学生自由读)

  3、古文比较难读,也比较难懂,是吧?别急,让我们到《螳螂捕蝉》这篇课文里去找找它的翻译。(齐读课题)

  4、交流(师伺机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他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1)指名读。

  (2)借助板书理解故事。

  少年 打 黄雀 啄 螳螂 捕 蝉

  (3)交流读书感受,填空:

  a.蝉眼前的利益是:( ) ,隐伏的祸患是:( )

  b.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

  c.黄雀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

  (4)自读感悟:说说各自都从中读懂了什么?(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看到隐伏的祸患。)

  5、总结,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三、吴王顽固,执意攻打

  1、过渡:是啊,凡是不能只想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利益背后所隐伏的祸患,应三思而后行,切忌一意孤行。请大家读下面这个小故事:(教师出示)

  有一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读过这个故事后吴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3、理解固执处死,读一读吴王的这句话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4、是啊,吴王很主观,很专横,谁来劝说会性命不保,顽固不化。你能把此时吴王的神情、语气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5、其实啊,吴王固执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楚国国力确实不如吴国,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事实上,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出示《春秋列国图》。)

  6、这时候,大臣会怎样向吴王劝阻呢?同学们能不能来设想一下。(有理即可。)

  7、可惜吴王顽固不化,下了死命令,不容更改,让我们再读吴王的话,读出他下命令时的坚决。

  四、恍然大悟,取消念头

  1、过渡:吴王此时的态度是如此的坚决,似乎不可更改。可最终结果怎样?课文中哪部分就写到了故事的结果。

  2、交流。(课文最后一节写到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最后一小节,边读边把你认为很重要的词圈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4、交流

  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圈了恍然大悟,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吴王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出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6、乘虚而入什么意思?吴国如果攻打楚国就会有什么虚?(诸侯国乘吴国兵力不足而进攻。)

  7、是呀,吴王想到了这些,他明白了齐读(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五、少年机智,巧劝吴王

  1、过渡:吴王怎么会明白这些的呢?那还得归功于那位少年。因为少年给他讲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2、吴王攻打楚国可能会带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不堪设想之后果,大臣们和少年都看出来了,都进行了劝阻,但前者没有成功,而后者却如愿以偿。这是为什么呢?

  3、少年侍卫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

  4、是啊,正是有了少年的巧劝,吴王明白了

  出示填空:吴王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

  5、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箭头表示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现在谁愿意试试来照样画画吴王攻楚的图呢?

  6、交流成板书

  诸侯国 趁虚 吴王 攻打 楚国

  7、两图作比较,体会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8、看来,成语故事的力量真是无穷啊,少年借故事巧劝吴王,可真是个智者呀!这位少年侍卫就像《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的那位高明的哲学家一样用心良苦、不露痕迹。面对这样的少年你们想说些什么?

  六、合作表演,深化体验

  1、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

  2、那好,请同学们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学生自由演练。)

  3、指名两位同学上台准备表演,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4、现在让这两位同学到一边去练一练。我们还得准备准备。演戏要有个旁白,也就是画外音,把那些在舞台上没法布置出来、演出来的景呀、物呀作一个旁白,来一点说明。吴王花园早晨的情景怎么样呢?文中没写,现在就请各位导演即兴写一段话,谁写得快、写得好,就用谁的。(生纷纷动笔写。)

  5、老师选择其中一位同学来作旁白,开始表演。

  6、激励评价。

  【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少年 打 黄雀 啄 螳螂 捕 蝉

  诸侯国 趁虚 吴王 攻打 楚国

  【作业设计】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人或事呢?如果有,请你想想怎样劝?

《螳螂捕蝉》教案9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2,学科:语文

  2.课时:两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课题

  第十课:螳螂捕蝉

  教学方面: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能在明确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了解、复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始末。

  2.知道少年如何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吴王放弃攻打楚国,了解故事与现实的联系。

  3.学习少年勇敢、机智的品质和吴王的知错能改。

  重点:了解故事,弄清少年如何通过故事劝服吴王放弃攻楚。

  难点:了解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代表现实中的何方,弄清利害关系。

  课前准备:有关历史资料,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复习: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的掌握。(出示词语1)谁能读准这些词语?(学生读词)

  二、学习课文:

  1.导入: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他呀,可是一意孤行,还下了死命令,说谁去劝他,他就处死谁。命令一下,大臣们可都不敢作声了。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向吴王讲了一个故事,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听完了请你们也讲讲这个故事。

  2.老师的故事讲完了,请你给同桌讲讲这个故事,如果记不好,可以参考刚才的词语。(出示词语2,学生讲故事。)

  3.谁能为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4.真不错,这个故事名叫“螳螂捕蝉”。(板书:螳螂捕蝉)这不仅是个寓言,还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寓言故事。(出示故事内容,学生齐读)

  5.少年通过这故事,要吴王明白什么道理?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这一道理的句子。

  (出示句子)全班读读这一句子,(学生齐读)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6.同学们想知道的,老师也很想知道。谁可以填好这一表格,帮助我弄清句子的含义呢?(出示表格1)

  7.学生交流。(板书: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

  8.我们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那吴王明白吗?哪里可见?(出示最后一段)。

  (1)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谁能扮演吴王,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2)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出示第一小节: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你们说这时的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固执)

  (3)固执的'吴王,居然因为少年的故事而改变想法。这是什么原因呢?看来咱们还得研究研究历史。

  (4)(出示形势图1、2):联系刚才螳螂捕蝉的故事,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少年是怎样说服吴王的?请在小组里说说。(吴国就像那螳螂,楚国就是那蝉,我们很容易能打败楚国。但我们进攻时,其他诸侯国就会像黄雀一样攻击我们。)学生汇报(出示表格2)

  9.教师小结:吴王的确也悟到了这点,所以他放弃了攻楚的计划。学到这,你觉得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知错能改)

  10.同学们说得真好!吴王之所以没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错,还多亏了少年的劝谏,你觉得这少年又是个怎样的人?(勇敢、聪明)从哪里看出他的勇敢聪明呢?(学生找句子,读句子)

  11.就是这样一个少年,通过巧妙设局,让固执的吴王改变初衷,他与吴王的那一段对话真精彩,我们分角色读读第二段吧。(分角色朗读)

  三、拓展延伸:

  1.读得真好,那你能列举一些和螳螂捕蝉一样有寓意的成语吗?(出示问题)

  2.生活中也有许多像螳螂捕蝉一样的寓言故事,你能举些例子吗?(出示问题)

  3.(出示大鱼吃小鱼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含义?(学生汇报)这与“螳螂捕蝉”的含义是一样的,让我们再读句子,牢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教训。(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回去以后,请把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让他们也懂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

《螳螂捕蝉》教案10

  通过一个故事揭示出一个道理的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在少数,比如《螳螂捕蝉》。像这样的课文如何教呢,仅仅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这个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吗?这个问题困扰我多时,我也在时时地思索。

  《螳螂捕蝉》是一个带着原汁原味中国特色的寓言故事,也是苏教版教材中比较经典的课文,我曾通过不同的媒体接触过这篇课文的多种教法。有的着力于语言的训练,花大力气围绕着故事听说读写,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在课堂上让学生复述着故事,有的着力于人文情感的熏陶,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发挥表演的才能,自始至终热热闹闹地引导学生角色体验,也有的着力于寓意的揭于,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通过演绎推理得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结论。虽然教学的不乏名家,整个的教学过程可圈可点之处颇多,然而我始终觉得缺了点什么。缺了什么呢?缺了“深刻”,即对故事背后原因(不是作为结论的寓意,而是成为结论的原因)的深刻体认。

  这些教例中老师们的'采用的角色体验的方法,给我很大的启发。然而所不同的是,我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引导学生去扮演吴王的勃然大怒后的歇斯底里,也不是扮演智慧少年的足智多谋,而是直接进入寓言的主角———蝉、螳螂、黄雀——

  师:读了课文,给你最大启发的是哪一句?

  生: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师:(出示句子)

  师:蝉是怎么“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得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的呢?(见学生跃跃欲试)先别急,先看看从哪些词语上看出它“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生: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语气语调都很有“理性”)

  师: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看,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什么么样的蝉?

  生:这是一只胖乎乎的蝉,无忧无虑的。

  生:它一边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一边还哼着小曲呢。

  师:真有想象力,如果是你,你会唱什么?

  生:太阳当空照,露水对我笑。让我吃饱喝足睡一觉。(师提醒,刚起床又要睡,真是只悠闲的蝉,众生笑)

  生:它可高兴了——

  师:如果你就是这只蝉,你怎么高兴地想?

  生:我想,我真是太幸福了,看,多好的阳光,晒得我的身子暖和和的,看多美的露水,这是老天给我准备的早餐,让我伸伸腰,做做运动,吊吊嗓子,然后尽情地享用吧……

  师:真是一只会享受的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看——

  生:(读)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充分体现出了蝉的自在)

  师:让我们把目光向蝉的身后看!你看见了什么?

  生:一只大螳螂!

  师:(追问)你看见了什么?

  生:这只螳螂使劲地拱着身子,正举起了前爪,就要扑过来了。

  师:这是蓄势待发啊。如果来一个特写,你看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螳螂的眼睛,只见双眼透着绿幽幽的光,直勾勾地盯着蝉,随时都会发动进攻!

  师:或许,它也在想呢——

  生:哈哈,多肥美的蝉,今天运气真好,刚起床就有这样的美味送到我的面前。

  生:我已经感觉到螳螂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生:我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杀气。

  师:好一个杀气啊!让我们读出这股杀气。

  生:(读)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师:对这只可怜的蝉来说,此时此刻——

  生:(急切地)这太可怕了。

  生:太危险了。

  师:如果你是蝉的好伙伴,此时你会对蝉说——

  生:我可怜的朋友,你不知道大祸临头,小命都不保了,快别喝了,快逃吧!

  生:我会大喊:危险,快飞!快飞!

  师:看你急的。如果你就是这只蝉——

  生:当我明白了一切,我会丢下一切赶紧逃!

  生:(摸摸額头)我会吓得一身冷汗!

  师:可是,这是蝉此时此刻还浑然不觉,他——(手指,引读)

  生:(再齐读)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师:(引读)他还在——

  生:(再读)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语气语调里明显带着焦虑和不安)

  师:(无比急切地)可是,没有人提醒他,也不会有人提醒他。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依然——

  生:(再读)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语气语调更加焦虑和不安,个别学生声音哽咽)

  师:(对眼圈发红的学生)你焦急什么?

  生:蝉虽然睁着眼睛,但他的眼睛被蒙住!

  师:是什么蒙住了蝉的眼睛?

  生:利益。

  师:对,是利益,是眼前的诱惑。

  ……

  同样的角色扮演,由于我立足并不是情节的简单再现,而是的走进内心,我想,经过这一环节,学生的背后一定也是“直冒冷汗”。也姑且不论这样的体验对学生的心灵的震动所产生的影响,就对寓言的寓意的理解而言,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以为,大凡这样的本文,文字浅显,对学生而言,能复述全篇课文,并非难事,即便是“创造性”地复述,学生是天生的演员,看惯了古装戏的学生能俏皮地说出“孤意已决”“违令者斩”之类的台词亦非难事。而让学生理解课文,探究出以文字为载体的所谓寓意,更是易如反掌。从表而上看,学生故事讲得眉飞色舞,课本剧演得活灵活现,道理讲各头头是道,但姑且少数学生精彩的表演遮掩了其余绝大多数同学和无聊旁观不谈(由于故事较长,更兼加上自己的创造,学生表演起来费时太多),就教者着力想揭示的寓意,学生也只是浅层次的理解而已,只是停留在口号式的“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得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是什么原因造成虽然危险就在身后,而却视而不见?而且为什么这么多人(由于是寓言,可以把蝉、螳螂、黄雀都看作人)包括吴王都视而不见?而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结果又是怎样的可怕?对于寓言来说,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以为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成功的!同时,对于寓言来说,这些问题的解决,也远比引导探究诸如“少年的故事是真是假”“少年的劝与大臣们有什么不同”“吴王为什么恍然大悟”等问题有价值得多,其实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在课文的文字之中,只要引导学生凭借文字,走进内心,实践证明学生能够体悟得出的。

  我想,这样体验出的“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得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是不是深刻一些呢?

  注:此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20xx年第十期。

《螳螂捕蝉》教案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指导学生读懂《螳螂捕蝉》的故事,学习在阅读中体验人物的内心。

  3、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人物情感,领悟寓意。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螳螂捕蝉》的故事,学习在阅读中体验人物的内心。

  教学过程:

  一、从《螳螂捕蝉》的故事入手,揭示中心。

  1、默读,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直接写这个故事的。

  2、生自由读第九自然段,练习讲故事。

  3、指名说故事,师相机板书:蝉、螳螂、黄雀、少年。

  4、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少年”,它们的表现怎样?再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词语。相机板书:休闲、捕捉、啄食、瞄准。

  5、从他们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齐读文中的句子。

  相继板书: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

  6、那我们再来看一看,“蝉、螳螂、黄雀”它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比较一下,它们值得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吗?相机板书:不能、而。

  二、从吴王听了少年故事后的感悟,揭示中心。

  1、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后恍然大悟。“悟”是什么意思?“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那吴王明白了什么呢?

  生读第一段后回答。师相机板书:楚国、吴国、诸侯国。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乘虚而入、不堪设想。

  2、揭示中心: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

  三、从吴王的变化,感悟少年的机智勇敢。

  听了少年的话,吴王终于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那么多的大臣劝说吴王都没有奏效,为什么他听了少年的话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

  四、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揭示寓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复述故事。

  1、出示词语:乘虚而入、不堪设想、螳螂捕蝉、恍然大悟。

  2、指名讲故事。

  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蝉螳螂黄雀少年

  休闲捕捉啄食瞄准

  楚国吴国诸候国

  (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

  教学点评:

  《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正隐伏着的祸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点,定位准确、科学;教材处理大胆重组,不拘泥于面面俱到;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参与,关注知识生成;教学评价充满情感,注重激励,体现了多元化。在本课时教学中,执教老师紧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单刀直入,拎起故事的线索——“蝉、螳螂、黄雀、少年”。抓住文中描写“蝉、螳螂、黄雀”神态、动作的语句,突出它们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伏着的祸患。接着,教者又紧扣吴王听了故事后的感悟,点出了“楚国、吴国、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再此突出“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着的祸患”。课文结束时,教者设计了“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明白成语本意的基础上,再明白它的寓意,也是对“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着的祸患”的再一次强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做繁琐的分析,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螳螂捕蝉》教案12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

  3、师生共同探讨,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体会少孺子的机智、爱国。

  4、结合文章的内容,扩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品味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四、读写结合点:

  结合文章的空白点扩写课文,使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体会。

  五、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做事瞻前顾后、通盘考虑的态度;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之情。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上节课,我们结合文中注释读通了这片文言文,并了解了文章大意。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少孺子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板书:少孺子吴王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起因部分:

  教师:正如大家所言,故事因吴王伐楚开始,书中是怎样写的?

  ⑴指生读----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吴王的固执、骄横跋扈)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

  ⑵可以质疑如:吴王为什么会如此坚决的攻打楚国呢?请学生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来谈

  ⑶请你想象一下群臣听到后会是怎样的情形?指名说

  ⑷少孺子听到后,又会如何想呢?

  2、学习经过部分:

  ⑴自读描写少孺子行为、语言的语句。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何疑问?

  ⑵出示描写他行为的句子——指生朗读,谈理解。

  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指导朗读,把他的动作读清楚。

  ⑶质疑,如:他为什么连续三天这样?(学生理解到他是等机会劝吴王就可以)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天,他终于遇到吴王了。看到他满身露水,吴王非常惊讶,他说-----子来,何苦沾衣如此?(指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⑷于是,少孺子就对他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我们不妨读读

  出示少孺子的部分语言。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以;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后下也。

  ⑸你能展开想象,把这有趣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

  教师:蝉、螳螂、黄雀这些小动物何等警醒,平时生活中,你想悄悄靠近都难,而此时,在离它们不远的地方,就潜伏着可能置它们于死地的敌人,这种危险怎么就察觉不到呢?

  学生分析,引出——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指名朗读,多有哲理的话呀,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6)听了他的话,吴王恍然大悟——善哉!乃罢其兵

  这三个小动物之间的趣事何以让坚决举兵的吴王罢兵呢?

  出示地形图——观察、分析(说出战争对国家的危害,对百姓的危害)

  ⑺一番话点醒梦中人,吴王此时会想到什么?又会对少孺子说些什么呢?

  写话练习

  3、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⑴学生提不出,老师质疑,如:吴王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呢?

  让学生体会到: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从这点看到少孺子是一个()的人。(足智多谋、机智等)

  ⑵正因为如此,他在给吴王讲故事时是非常轻松、随意,我们再读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指导朗读——背诵)

  ⑶从全文中,你还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说出自己的理由。

  板书:爱国、勇敢

  ⑷怪不得,吴王称赞道——善哉!

  言下之意,是()善哉!

  4、多么机智爱国的少孺子,多么有趣又寓意深刻的故事,尽然于这简短的

  100多字中,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之一。除此以外,它还有这样的特点——出示课件

  古今翻译的不同如:悲,今译为悲伤;古代译为动听

  其的指代用法。在句中都表示他的或他们的,但所指却不同。

  三、拓展延伸:

  1、后人将这个故事缩为一个成语,想必大家都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学了这个故事,给你的最大启迪是什么?可以从少孺子的角度,也可以从吴王的角度来谈。

《螳螂捕蝉》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收集八字成语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吴王不仅不听,还下了个死命令,那么,大臣们为什么要反对呢?吴王又下了个什么死命令呢?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学生交流。

  4、想象说话。会产生哪些不堪设想的后果……

  5、吴王的态度如何?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吴王?

  (出示两组句子。吴王下了个死命令。谁敢来劝阻我,就处死他。)比较两个死的意思。

  过渡:可就是这位固执的吴王,听了少年的讲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故事,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呢?(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学故事,明寓意。

  1、学生读故事内容。

  2、指名说蝉、螳螂、黄雀的共同之处。齐读。

  3、说说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祸患各是什么?

  4、齐读故事。要求读出蝉、螳螂、黄雀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心理。

  5、练习复述。(出示图片和原文中的词语)

  6、指名复述,师生评价。

  7、交流故事的带来的启示。(板书: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危险!)

  8、吴王恍然大悟,悟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此时此刻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吴王?(小结板书:吴王攻楚诸侯国在后。)

  过渡:这究竟是位怎样的少年呢?

  三、感悟少年。

  1、(出示读书要求)学生自读(2—8)自然段。边读边思,在文中批注。

  2、全班交流。(要求:先读出文中的词句,再说自己的想法)

  3、师适时点拨和引导,让学生体会少年的爱国、勇敢、智慧等特点。

  4、教师小结:同样是劝,大臣的劝阻遭到了吴王坚决的反对,而少年的劝说却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位少年的劝说是一种怎样的劝?

  5、学生回答。(板书:少年智劝)

  过渡:少年用智慧劝阻了吴王了,早朝时,吴王如何向大臣宣布呢?

  四、拓展延伸。

  1、学生练写吴王早朝时的讲稿。

  2、指名扮演吴王上早朝。

  3、(出示一段古文)学生对照课文边读边理解,并找出表示寓意的一句。

  4、引导学生说八字成语。

  五、作业布置。

  1、找一些成语的典故读读。

  2、小组演演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少年智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王明理吴王攻楚诸侯国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危险!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教学中,我抓住吴王前后态度的对比,少年与大臣的对比,突出少年的形象。学生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在实际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对课文中的细节把握得还不够到位,在指导学生读书和引导学生感悟方面做得还不够。当学生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让学生借助课本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还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正是有了这样的探索,才能不断地进步。

《螳螂捕蝉》教案14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巧谏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本课寓意深刻,能复述课文是重点,把大臣的劝阻与少年的讲述作比较,突出少年的巧妙是本课的难点。

  2、学生分析:

  课文通俗易懂,学生自学也能懂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意。课堂上究竟还能教给学生什么知识?1、简练的语言复述课文2、大臣的劝阻与少年的讲述作比较,讲讲你的发现3、学习《螳螂捕蝉》的文言文4、积累八字成语

  二、教学具体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简练地复述课文,明白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

  2、比较大臣的劝阻与少年的讲述,突出少年的智慧。体会寓言成语的表达方式是借助故事说明道理。

  3、学习文言文《螳螂捕蝉》。

  4、积累八字成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述故事理解寓意

  1、(出示词语)

  攻打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固执

  劝说

  侍奉禀报悠闲前爪啄食瞄准

  恍然大悟

  2、“恍然大悟”:突然醒悟。

  吴王突然醒悟到了什么?

  默读全文,用上这些词语复述课文。

  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双重含义。

  提供关键性的词语,让复述的语言更简洁。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抓住关键性的词理解寓意。

  比较劝法学会巧谏

  (出示两段话)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读,讲讲困惑,或发现。

  1、相同的目的,为什么不同的结果?

  2、结论:劝阻的方式不一样:

  大臣:直谏——“忠言逆耳”——固执

  少年:巧谏——“一语惊醒梦中人”——恍然大悟

  3、启示:学会委婉、有策略地劝,“巧谏”。

  出示文中原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讨论,得出结论。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

  学习古文激发兴趣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1、读通

  2、释义

  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出示文言文,学生理解上不存在障碍,反而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交流成语丰富积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是成语,我们称它为“八字成语”。你还能说一些“八字成语”吗?

  交流并积累: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有积累才会有运用

《螳螂捕蝉》教案15

  《螳螂捕蝉》教案

  丰台区右安门二小???? 周 辉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指代的不同内容。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三、教学难点:

  理解“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8课《螳螂捕蝉》。我们知道这种文章叫文言文,在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文言文呢?

  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的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学习的《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故事,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作者刘向写这个小故事能给人以怎样的启迪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新授:

  (一)读课文: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读不准的字音可以看注音和查字典。

  谁愿意第一个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停顿是否合理。

  评读,再指读。

  2、范读,说说老师与他们读得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老师能读得有感情呢?(老师理解了课文的意思)

  (二)理解字词意思:

  1、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要先理解课文的意思)

  想想我们学过哪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解、查字典、对照译文、读)

  多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古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个字“读”他们认为“熟读百遍,其意自现”。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a、文中这么多的“其”字你们都理解了吗?谁能一边读课文一边说说"其"字在不同句子中分别指的是谁或什么?

  b、理解了这么多"其"的意思,你有什么发现吗?

  同样一个“其”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指代的事物是不同的。在古文中像这样的字或词很多,它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这是我国古代文学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以后还会深入的学习。

  c、小结:今天我们有学习了一种“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齐读所掌握的五种方法。

  3、检查注释中没有的、必须通过查字典才能理解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子(你) 是(这,此) 务(追求) 悲(动听)

  4、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1) 自己练习。

  (2) 指名讲故事内容。

  (3)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解决提出不懂的问题:

  1、老师把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1) 少孺子为什么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 吴王为什么不杀少孺子反而说“善哉”?

  2、学生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可结合课外资料谈)

  3、全班交流

  第一题:

  1、少孺子为什么要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呢?

  2、学生结合当时的形势来说一说。

  (1)学生谈。

  (2)引导学生找出“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这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什么。(找出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3)老师操作课件,并给予进一步补充:如果吴王为了夺取地盘而攻打楚国,就可能使吴国遭到巨大损失,甚至丢掉整个江山。可见少孺子对当时的形势看得非常清楚。

  (4)少孺子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劝阻吴王不要攻打楚国,要考虑周到,通盘谋划。)

  (5)既然目的'是这个,直接向吴王讲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呢?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少孺子听了吴王“敢有谏者死!”这个命令后的心理活动,认识到直谏不行,不见又不忍心眼看着自己的国家白白地葬送。所以他才故意地“怀丸操弹,游于后园,”故意地“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就是要引起吴王的注意,趁机讲这个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精心安排设计的,足见他用心良苦。)

  第二题:吴王为什么没有杀少孺子,反而说善哉呢?

  1、少孺子的目的达到了吗?读读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意思?(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2、吴王说:“好啊!”他在夸赞什么?

  在夸赞少孺子聪明、机智、勇敢、忠心爱国。

  3、吴王在夸赞少孺子的同时还在为自己没有攻打楚国而庆幸,为国家有少孺子这样的栋梁之材而自豪。所以他由衷地说了一句“善哉!”(生读)

  这样应当重重奖赏的忠臣,能杀吗?(不能!)

  三、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吴王决心伐楚,态度极其坚定时,他是怎么说的?

  a学生自读

  b、学生体会读。

  c、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

  d、全班体会读

  2、指导学生对比朗读吴王的话。

  a、指名前后对比读。“敢有谏者死!”—“善哉!”

  b、全班对比读。

  c、师生合作对比读。

  3、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与理解自由朗读全文。

  四、学生谈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收获或体会。

  1、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2、同样是劝,方法不同,受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大臣的方法可能是直接讲道理,少年的方法是巧妙劝说,让吴王自己悟出道理,由此可见这个少年正是聪明智慧。)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的感受很深,这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一直流传至今的原因,也足见这个故事在语言上、思想上、文化上的生命力和价值,回去以后把它背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编排一个课本剧;也可以发挥想象,练习创造性的复述。

  现代语文是古代语文的继承和延续,如今大量的古代语言还存在于现代语言中,成语就是最好的证明。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学好文言文,积累大量语汇,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螳螂捕蝉》教案】相关文章:

《螳螂捕蝉》教案03-07

《螳螂捕蝉》教案07-22

螳螂捕蝉教案优秀10-12

【通用】《螳螂捕蝉》教案04-14

《螳螂捕蝉》教案15篇03-03

《螳螂捕蝉》教案(15篇)03-06

《螳螂捕蝉》小学语文教案04-14

《螳螂捕蝉》说课稿01-01

螳螂捕蝉说课稿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