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课文导学
一、学习目标
(l)能阐述勾践灭吴的原因及学习勾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在材料剪裁方面的特点。
(4)学习本文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
(1)学习本文在材料剪裁方面的特点。
(2)学习本文在语言使用方面的特点。
三、学法指津
(一)研读步骤
(l)课前预习,阅读课文及注释,试译全文。
(2)内容分析。
复述“卧薪尝胆”的成语故事。
问题①:勾践主要通过哪几次战争灭了吴?
见课文最后一段“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没有着力写灭吴的经过。
问题②:从文中看你认为勾践能灭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心所向。从第六段可以看出,越国强大后,“国之父兄”请战,要为越王雪耻。问题③:勾践为了灭吴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求才(第一自然段);二是求和(第二、三自然段);三是求强(第四、五自然段)。为了求得国家的富强,越王以民为本,并对婚娶、生育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详略得宜,突出了重点,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必定成功。
(二)问题探究
(1)文章的题目是“勾践灭吴”,那么文中是否突出了“灭吴”?
探究:否。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本文在材料的剪裁上是值得称道的。“灭吴”的具体战争情节并非作者的写作重点,因此对于越国灭吴中数十年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用了“是故败吴于宥,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寥寥十三字。“灭吴”的准备工作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便不惜笔墨放开去写。要“灭吴”首先要有“能与之谋者”——求才;其次,必须为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求和;最后还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在这里,文章主要从人力、物力两方面来写,人力方面写得尤其详细。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生育的具体措施,无不如实笔录。从而向世人证明:勾践灭吴,事在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2)文章的写作重点是通过什么形式表达出来的?
探究:主要是采用对话的形式。长于写对话,本是《国语》的一大特色,本篇表现得尤为鲜明。成功的对话,总是切合特定环境与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践只有在败退之后才会亲切地称三军将土为“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并提出谁能帮他退吴,便可以与他一道分享权力。文种出使吴国的言行举止,无不与其身份以及当时的形势有关。由于是从客观形势以及彼时彼地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出发去捕捉人物的对话,因而反过来,人物的对话又正好起到推动事态发展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例如:勾践的“号令”引出文种的对话以及文种出使求和等情节的展开。勾践本人虚心纳谏,想东山再起的思想特征也由此得以表现。而文种、伍子胥等人的不同对话,又正好表现了他们的不同的思想性格。
能力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l)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贾人夏则资皮( )
(3)乃致其众而誓之曰( )
(4)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
(5)然后卑事夫差( )
(6)美其服,饱其食( )
(7)非其夫人之所不纳则不衣()
2.选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A.①夫虽无四方之忧 ②虽悔之,必无及己
B.①然后乃求谋生 ②然后卑事夫差
C.①勾践说于国人曰 ③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D.①我攻而胜之 ②乃致其众而誓之曰
3.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句式:
①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
②何后之有( )
③此则寡人之罪也( )
④又何求焉( )
⑤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无乃后乎
②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③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④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5.简答:
①勾践为了灭吴,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②本文在写作上的两大特色是什么?
6.下面的文段是从原文中删去的,位于课文的第二段的第一二句之间。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段后各题。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日:‘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率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之左右。’若以越国之罪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三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代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手?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①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使武安俱在者,族矣
B.寡君勾践乏无所使
C.求人可报使秦者
D.延请赵使者蔺相如
②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
项的'是:( )
A.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
B.余始循以入
C.皆以美于徐公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③下列句中反问语气最弱的一句是:( )
A.其孰利乎
B.无乃后乎
C.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D.何后之有
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于下执事曰——偷偷地和吴王手下的执事的人说
B.请勾践女女于王——请允许让勾践的女儿作吴王的婢妾
C.越国之宝器毕从——越国的宝器全部随同带来
D.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恐怕要伤害到君王的爱人吧
⑤下列说话不符合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充分表现了文种的辩说才能。
B.文中文种对吴王的谦卑的措辞是由文种的身份和吴越两国的形势决定的。
C.“夫差将欲听,与之成”表现出夫差“耳根子软”,为下文的吴灭做好铺垫。
D.文种采用了软硬兼施的方法威逼利诱吴王与之谈和成功。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对本单元容易写错的生字进行梳理,并正确写在田字格里,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引导学生去发现搜集秋天的词语、句子,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运用词语
教学难点
积累词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大家昨天已经自己复习过第一单元了,谁来说说第七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呢?谁还知道这几篇课文都和什么季节有关?(指名学生回答)
今天有一个可爱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班,它是秋的使者—秋姑娘。这节课,它会和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单元,进行一次快乐的秋天复习之旅,你们欢迎吗?
二、 复习第一单元会认、会写的字
小朋友们,第一单元藏着许多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复习。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复习的第一站。
1、复习会认的字。
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看,左边是本单元会认的字,右边是本单元会写的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我们先来复习会认的字。
(1) 同桌互相纠错
(2) 我会读:
平翘舌音:
层 翠 爽 壮 著 状 苍 炸 察 识 残 橙 支
前后鼻音:
层 尽 染 爽 壮 登 笼 浪 粱 燃 勤 仙 盘 峰
当 形 状 降 纷 苍 蹦 残 橙 径 枫 龙 凡
难读词:
凉爽 翠绿 雄壮 稻谷 登山
胳膊 光盘 名片 旅游团
山峰 巨石 枫树 菊花 风景区
翠鸟 甲鱼 高粱 橘子 降落伞
勤劳 观察 认识 尤其 奇形怪状
2、复习会写的字
小朋友们,我们齐心协力将这个单元会认的.字都记住了,那么会写的字掌握得怎么样了呢?
(1) 学生交流易错字
(2) 教师板书易错字
(3) 书空重点笔画
(4) 听写词语:
宜人 山谷 尽力 云层 劳动 站立
尤其 豆苗 认识 于是 首先 枝叶
刘海 已经 花花绿绿 金秋时节
春华秋实 山河壮美 四海为家
著名的近义词 很多的近义词
(5) 校对
3、小朋友们,除了我们刚才听写的词语,这个单元里还有许多非常美的特别值得我们积累的好词呢,你们看!
出示词语:
层林尽染 景色宜人 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天朗气清 春花秋月 枫林如火 秋收冬藏
三、复习课文
从小朋友们的口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秋天的美景,课文中也有许多描写秋天、赞美秋天的句子,快走进第一单元课文中去找找、读读、背背吧!
出示课件:
1“梨树挂起_________的灯笼,苹果露出_________ 的脸颊,稻海翻起______的波浪,高梁举起__________ 的火把。”秋天这幅美丽的图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出来的。
2.蒲公英靠______________传播种子,苍耳靠___________ 传播种子,豌豆靠____________ 传播种子。
3.《赠刘景文》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描写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朋友的赠语。
4.《山行》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 季节的美丽景色。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看出。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秋姑娘,从字、词、句、课文内容等方面复习了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领略了秋天的美景,还积累了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古诗,一定收获多多吧!
作业设计:
完成第一单元相关练习
易错字:谷 劳 已 经 站 尤 其 首
教学反思:
这节复习课,从字、词、句、课文内容等方面复习了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古诗,并对易错字进行了听写 ,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教学让学生的基础更加扎实。
语文教案 篇3
●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6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 教学重点朗读训练。理解诗歌的主旨。
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反复朗读这首诗歌。把握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6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O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9正音、正字、释词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O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0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
f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7)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
研讨与赏析(上)
O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人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1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观察和想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宇宙奥秘的信心。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3.能自主积累词语。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过天上的白云吗?它有趣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云云、宁宁、安安几个好朋友一起去看看天上的白云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的录音,学生边听边看。
2理想和录音读得一样好吗?那就赶快试试吧!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拼音,也可小伙伴合作认识,还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读后练习标出自然段序号和不认识的生字。
4.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6.朗读讲评,重点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
(三)随文识字
1.(点击课件或出示像白云状的生字卡片)你们瞧,课文里的生字娃娃都跑到白云上玩去了,你认识这些调皮的生字娃娃吗?
2.学生自由读。
3.你觉得哪个生字娃娃最容易读错?
小老师带读:
cǎo chī cái zán zì
草 吃 才 咱 自
4.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娃娃?学生分小组想办法。
全班交流:
(1)加偏旁:“早”字加上“艹”就是“草”。
“自”字加上口字旁就是“咱”。
(2)加笔画:大——太白——自
(3)比较法:木——才
(4)数笔画:己可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复习巩固。
(1)识字游戏:送信。(丁零丁零,邮递员去送信。小小信封谁收到,请你念给大家听)
(2)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把生字娃娃喊回来吧!齐读。(学生读对了,生字回到课文中)
7.学生自主积累词语。
(1)自由练读:火箭 发现 同伴 自己
(2)你还喜欢哪些词语?请读一读。
(3)从书上画出这些词语。
(四)细读课文,边读边悟
1.(点击课件)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吗?
2.小朋友们读得真好!如果能注意适当地停顿就更棒了!
学生自由练读:碧绿的.草地上,孩子们望着蓝天上飘动的白云,托着腮静静地想。
3.云云、宁宁、安安眼中的白云像什么呢?
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1)云云说:“白云多像我爱吃的棉花糖啊!”云云多高兴啊!你能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吗?
(2)宁宁看到天上的白云变成大白马时心情怎样?请带着奇怪的语气读读宁宁的话。
(3)谁能用兴奋的语气读读安安的话?
(4)(点击课件或出示挂图)天上的白云真美啊!真有趣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5)云云、宁宁、安安的想象
教案《语文A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白云》教案》,
力真丰富,同学们也非常棒,谁能说说你看到的白云像什么?
(6)大家的发现可真有趣,你们高兴吗?那就带着这种感情读读最后一自然段吧。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8)学生评议。
板书设计:
12.天上的白云
棉花糖
白云像小绵羊大白马
(新奇的发现) 机器人 火箭 宇宙飞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分小组赛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二)识记生字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可 才 自 己
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学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可:“河”字去掉“氵”就是“可以”的“可”。
才:与“木”字比较。
自:“白”字加一横就是“自己”的“自”。
也可用顺口溜来记:
白里加横就是自,
自字古时指鼻子,
今日说到自己时,
常用食指指鼻子。
己:与“包”字中的“巳”比较。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间架结构。
2.你认为哪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请告诉大家。
3.学生按笔顺规则练习书空。
4.老师重点指导:
己,第一笔横折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稍斜一点,第二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竖弯钩要写得舒展一些。
5.学生在书上先描两个,再写一个。
6.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注意纠错。
7.优秀作业欣赏、展览。
8.课堂作业:
练习书写生字。
(四)补充阅读
山和云
云喜欢围绕在山腰
听山歌
山喜欢戴帽子
云就变成帽子
给山戴
山和云是好朋友
板书设计:
kě cái zì jǐ
可 才 自 己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喜欢读课文,有主动阅读课文的兴趣。
2、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文8个生字,学会书写其中的4个字。初步认识父字头,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文中的一些动词。
4、通过学文,初步形成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格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教学。
2、读课文,了解平平的手的作用。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2、学生和家长谈谈手的作用。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引入新课
1、学生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平平有一双怎样的手?……)
2、读了课文,你的问题就会解决了。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平平画了一双小手,长辈们都夸平平的手真能干。)
三、自主识字,互相评议
1、用你喜欢的符号勾出这课的生字。(爷、拿、奶、夏、妈、爸、怎、样)
2、学生自学生字,同桌互查互评。
3、学生当小老师巩固识字。提醒大家注意“怎”要读前鼻韵,“样”要读后鼻韵,“拿”、“奶”是鼻音。
4、用生字口头组词语。
5、自主识记生字。
你能用哪些巧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如“妈”是个形声字,左边的“女”字旁代表妈妈是女的,右边的“马”字代表读音。)
6、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要求写的生字,欣赏汉字的形体美。
(2)重点指导写“奶”和“爸”字。
“奶”字左窄右宽,第一画是撇点(ㄑ),与撇折(ㄥ)进行比较,第四画是一个新笔画横折折折钩(ㄋ)。
“爸”字上面是父字头(父),书写时要把它摆在上半格的下中,撇、捺的开口要大一些,能盖住下面的“巴”字。
(3)学生描描写写。
(4)赏评作业。先自评,把自己写得好的字做上喜欢的符号。然后小组评价,写得好的字,小组长画面小红旗奖励。最后各组选出写得最好的拿到班上展示,全班交流。
(5)自主练字:把你想写的字写一写。
四、精读课文,质疑释疑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议。
2、学生质疑,自主释疑。
(1)了解平平的手做过些什么?(扶爷爷到田里看过麦苗;给奶奶摇过扇;和妈妈扫过落叶;和爸爸一起送过草料。)
(2)扮演角色,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扶、摇、扫、送”等表示动作的词。
(3)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一双怎样的手。感悟平平对老人的尊敬、关心以及他勤劳的'美德。
(4)学生通过读文,感悟“一边……一边……”这组关联词指的是同时做事。你能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吗?通过学生用词说话,巩固对这组词的理解。
五、升华情感,总结方法
1、你能想象平平的手还做过些什么吗?表演表演。
2、你怎样向平平学习?
3、“夸夸我的小手”:可以介绍自己用双手做过些什么,也可展示自己用小手做的作品。
4、孩子们都有一双勤巧的手,让我们一起唱一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这首歌吧!
5、通过这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阅读方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总结激励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清录音中人物谈话的内容,知道应该有礼貌地听长辈说话,回答长辈的间话。
2.能有礼貌地和长辈谈话。
3.培养尊敬长辈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听清录音中人物的谈话内容,特别是小英如何有礼貌地和长辈交谈。能进行语言实践。
三、教学准备
录音、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任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辈,我们常常要去看望他们,向他们问好。长辈们也常常会关心地问你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在和长辈交谈时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先来听听小英是怎样和奶奶谈话的。
(二)听录音,讨论。
1.出示两个问题(小黑板):
(1)小英是怎样回答长辈的问话的?
(2)从哪些地方看出,小英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2.带问题仔细听录音。(录音内容见《教参》)
3.讨论两个问题:
(1)敲门后称呼问话的.外公,并回答外公的问话。
(2)进屋后向外公问好。
(3)称呼外婆,代父母向外婆问好。
(4)对外婆的关心表示感谢,问候病情。
(5)外婆让她看电视,小英说外婆需要安静休养,她只要坐在床边看看画报就行了。
(6)外公递给小英苹果,小英表示感谢。
4.:看望长辈时,我们应如何有礼貌地和长辈谈话?
①进门称呼问好。①认真耐心地回答长辈的间话。③对长辈的招待、关心表示感谢。
(三)指导练习。
(1)情境:妈妈说,最近奶奶身体不太好。星期天,你上奶奶家看望。(预先请一男生扮演爷爷,教师演奶奶。)你会怎样和爷爷、奶奶谈话。例:生:(轻轻敲门或按门铃)
爷:谁呀?
生:爷爷,是我--××。
爷:(开门)噢,乖孙子来了,快进来!
生:(进屋)爷爷,您好!
爷:好,好,乖孩子。怎么,你一个人来的?
生:是的,爷爷。爸爸妈妈今天都不休息,上班去了。我一个人来看望你们,听说奶奶身体不太好,奶奶呢?
爷:奶奶在房间里,刚睡着。我去叫醒她。
生:爷爷,奶奶睡着了别去叫醒她。我在客厅坐一会儿,等她醒了,我再去问候她。
爷:好孩子,那你先坐会儿,(从桌上掰一根香蕉递给生)吃香蕉。
生:(接过香蕉)谢谢爷爷。
爷:今天上午的电视有你最爱看的《西游记》,爷爷给你打开。
生:谢谢爷爷。爷爷,奶奶睡着,我看电视会吵醒她的,我不要看了,这里有书,我看会儿书就行了。您忙自己的事儿去吧!
(一会儿,奶奶醒了)
生:(进房间)奶奶,您好。听说您身体不舒服,来看看您,您得了什么病?现在觉得好些了吗?
奶:奶奶的心脏病又犯了,不过看了医生,吃了药,现在好多了,谢谢你这么关心。
生:那太好了,奶奶,您可要注重多休息啊!
奶:好,好,看到你,奶奶的病都减轻了,怎么样,最近学习好吗?没有进步?
生:还可以。作业几乎都能得“优”。老师说我比以前更细心了,上课发言也更积极了。只是体育成绩还不理想。
奶;有进步就好,体育成绩不理想,可得抓紧多锻炼啊!
生:好的,我会加强锻炼的。
(学生的语言不强求一致,重点是注意有礼貌。)
(2)指名练说--集体评议。
(3)分角色练说。
(四):通过听录音,练说话,同学们不仅懂得尊敬长辈,还能模仿着有礼貌地和长辈谈话。老师相信,以后同学们去看望长辈时,一定能做个尊敬、体贴长辈、有礼貌的好孩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的教案04-24
语文教案07-20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精选)语文教案11-05
语文《氓》教案02-23
语文教案[经典]08-21
[精选]语文教案08-24
语文教案[精选]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