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初步学会儿歌;
2.让幼儿掌握十二属相的排列顺序;
3.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1.教具:两套大的十二属相和两张大属相图;
2.每人一套小的属相和一张属相图;
3.课件《属相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及家人各自的属相。导入:
师:小朋友,谁来说说你属的是什么?你的家人他们又属的是什么呢?
幼儿各自自由讲述。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人的属相,那请你们想一想,那些人的属相都一样吗?谁知道属相一共有多少个?
二、幼儿欣赏课件,引导幼儿按顺序给属相排队,并学习儿歌。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儿歌《属相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幼儿欣赏儿歌后提问:
师:儿歌中一共说到了几个属相?分别是哪些小动物?
2、根据幼儿讲述的内容给小动物排队。
师;这些小动物是怎样排队的呢?十二个属相已经排好队了,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儿歌,看看这些属相排得对不对?
3、学习儿歌《属相歌》。
师:请小朋友看着图上排好队的十二属相和老师轻轻地来朗诵儿歌,好吗?有的'小朋友有的地方已经学会了,那请你在会的地方声音大一些,不会的地方声音小一些,好吗?
三、动手操作——给十二属相排队。
师:老师这儿的十二个属相已经排好队了。可是,在后面的桌子上还有很多的属相还没排好队呢?你们愿意给它们排排队吗?请小朋友把那些属相也像黑板上一样排好,记住,要一边轻轻念儿歌一边排队。请小朋友开始吧。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小朋友拿着排好队的属相图坐上位。再两个小朋友互相看看排好队的属相图对不对?让我们看着属相图再把儿歌来朗诵一次,好吗?
四、比赛——属相排队。
师:小朋友,快看,我这儿还有两组没排好队的属相,你们愿意再给它们排排队吗?这次呀,我们来比赛,好吗?我们小朋友分成两组,十二个小朋友一组,然后一个接一个,每人给一个属相排队,看看哪一组排得又快又对,又快又对的那一组每人将得到一个小苹果。
小朋友,你们听明白了吗?
幼儿进行比赛。
五、小结: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给十二属相排队的本领,你们开心吗?我们再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去教给你们的好朋友,好吗?
属相歌
一个人,有一个,每家都有好几个,数起来,十二个,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小老鼠,排第一,个头不大真神气。
老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得快。
龙第五,蛇第六,马是老七不落后。
羊第八,猴第九,十是公鸡跟着走。
狗排十一汪汪叫,老猪最后来报道。
猜一猜,想一想,十二属相不一样,到底你是哪一个?
爸爸妈妈跟你讲。
活动反思:
《十二生肖歌》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后次序,能用幽默、诙谐的情绪演唱,并能通过自由想像进行表演。活动中,先让学生讲讲十二生肖是什么动物,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第三、第四……又是怎么排列?接着,让学生学习并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十二生肖歌》,引导学生根据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动物的表演动作,用不同的声音进行演唱,并创编各种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表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十二生肖真有趣。学生为十二生肖排序;再选十二名学生来做“生肖火车”的游戏。
这次活动,学生的兴趣很高,气氛很活跃,都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让小朋友自己选择演唱的情绪和速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编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综观整堂课,能通过让学生猜谜语,讲、听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学唱、表演歌曲等活动初步了解了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并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始终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情感体验”这一理念。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强调听赏领先,在审美过程中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从而感悟音乐的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音乐的知识与技能和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
当然整堂课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解决难点节奏时应该给学生一个准节奏,并接着提醒一下强弱规律,把每句字头的力度突出来,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欢快活泼,诙谐有趣;又如课堂缺少一个评价,当学生表演后应该明确地给学生一个评价,这样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美的、怎样表现是好的等等。
大班教案 篇2
教材简解
大班幼儿经过中小班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本领逐渐增强了。在平时的游戏中,他们会不时的夸夸自己,自己会做值日生、自己会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会投掷飞盘、会拍皮球……针对大班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我设计了身锻活动"我的本领大",本次活动的材料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他们对玩布类制作的材料很感兴趣。活动的重要目标是学习双脚行进跳,两人前后合作跳,锻炼腿部肌肉,掌握协调能力,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目标预设
1、学习双脚行进跳,两人前后合作跳,锻炼腿部肌肉,掌握协调能力。
2、体验活动的兴趣,并能勇敢的尝试各种挑战。
重点 练习双脚行进跳,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
难点 能够勇敢的挑战一些高难度的游戏。
设计理念
幼儿在每天的锻炼中,有的小朋友总是喜欢在很高的地方往下跳,我问他们"害怕吗?"有的说:"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又不高";有的说:"我一开始害怕的,但看见他们都能跳,我也跟着一起跳,就不害怕了!"。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根据纲要的精神,我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给不同能力的孩子设计不同难度的游戏,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设计思路
在第一环节的时候我先给幼儿展开热身运动,舒展幼儿的身心发展。第二环节的时候让幼儿自主探究布袋的玩法,这就提高了幼儿对这节课的兴趣,幼儿自己就想去玩游戏了。在第三环节的时候大家一起集体练习这个技能。第四环节的时候我让幼儿与同伴合作,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宝宝,大家一起协助对方,才会取得成功。最后环节大家一起做放松运动,我们都很累了,一起来放松放松吧。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吧!"听音乐跟老师做准备活动。
2、师:"小朋友,你们会学习袋鼠宝宝么?你们知道袋鼠宝宝是怎么跳的吗?有谁能来学一学的。"(析:让幼儿通过袋鼠宝宝这样游戏的形式做热身运动,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进入角色后,会使这节课变得很有游戏性,调动着幼儿的兴趣。)
二、探究布袋的玩法
1、自主探究
⑴、"你们以前和布袋玩过游戏吗?现在我们就和布袋来玩游戏吧!"老师的要求"请你开动的小脑筋,玩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花样来!"
⑵、幼儿探索,老师辅导。(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析:考虑到大班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在活动的开始让幼儿自由探索,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2、学习袋鼠宝宝跳
⑴、"小朋友们,快来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我们请她为我们表演一下,好吗?"请这位小朋友演示,其余的坐下休息。
⑵、"还有谁有不同的玩法?"请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宝宝的幼儿来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她是怎么跳的?
⑶、一起交流,演示后请她介绍是怎么想到的以及这样跳的方法。(介绍布袋)
⑷、老师小结:双脚并拢,起跳时膝盖稍弯,双臂自然放于胸口,前脚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时轻轻着地。
(析:在这一环节使幼儿能够自己探究袋鼠宝宝的跳法,并且学会这个新的本领,在学会这个本领的基础之上则会不断的增加难度。)
3、集体练习"那我们也来学她的样子,做袋鼠宝宝跳,好吗?"(析:这部分是活动的重点,在活动中,利用布袋来组织孩子们活动,让他们尝试探索怎样跳得又稳,又轻,又快,又高;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鼓励:能力弱的可以多跳几次,直到战胜自己,克服恐惧心理;能力强的为他们加油鼓励,体现同伴间的相互关心。)
4、游戏:我的本领大
⑴交代游戏的规则和要求,与同伴合作,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宝宝,看看你们会完成什么样的游戏。
⑵游戏"我的本领大",妈妈带着宝宝绕过障碍物,如果碰到了障碍物就要从新开始一遍了。
(析:这个环节能够让幼儿自主的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合作一起完成任务,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两个人一起想办法,培养了幼儿积极的想办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加强了幼儿挑战一些具有困难的游戏的能力。)
三、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唉呀!我好累啊!大家累吗?那把布袋脱下来放边上,跟我一起放松一下吧!"
2、整理布袋"嗯,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等会把自己的本领告诉中小班的小朋友。
(析:在做完放松活动后,应该知道本次活动学到的新本领,体验活动的乐趣。当然也要养成良好的整理游戏材料的好习惯,这样,下次找玩具的时候就会很方便的。)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用印章画印花纹,装饰物品。
2、不乱抹颜色。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
1、各种款式服装的纸质图样,如:上衣、裤子、裙子等,装入自制的"汽车",请一名教师扮演服装厂的阿姨,在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适时介入。
2、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印章,如藕块、土豆、胡萝卜塑料模具等。
3、调好的水粉颜料。
4、事先请一名大班幼儿穿上一件已制好的印章衣服,躲在隐蔽的地方,在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适时介入。
【教学过程】
(一)阿姨送服装。
1、"嘀--嘀--,嘀--嘀--",汽车响,谁来了?(来了一位阿姨,引导幼儿向阿姨问好。)"我是服装厂的阿姨,我的衣服卖不出去了,想请小朋友帮帮忙,让小朋友把衣服装饰的漂亮一点。"
2、引导幼儿观察服装厂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我们的衣服有漂亮的颜色、漂亮的图案,服装厂的衣服什么都没有。
(二)观赏小姐姐的衣服。
1、我们怎样来装饰这些衣服呢?正在发愁时,"笃、笃、笃"有人敲门,来了一位小姐姐,她穿着印章花纹衣服,老师引导小朋友观察她的衣服,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姐姐,你能告诉弟弟、妹妹们,你的衣服是怎样装饰的吗?(小姐姐示范,幼儿观赏。)
3、教师小结:"哦,我看到小姐姐怎样装饰了,拿一块印章,蘸一点颜料,稍稍用力印在衣服上,再换一块印章,再蘸一点颜料,再印一个花纹。"教师边说边示范印两个花纹。
(三)幼儿装饰衣服,教师巡回指导
(四)进行作品展示。
根据幼儿的作品,评价谁的作品好,好在哪里。
(五)活动结束:
小朋友,衣服装饰好了,让我们一起去告诉服装厂的阿姨,让她拿走吧!
【活动延伸】
幼儿可在区角活动中装饰其它物品,如:围巾、手帕等。
【活动反思】
本次培训班的活动主题是写生画《漂亮的衣服》,因为是夏季,孩子们带来的衣服普遍都是单薄的,无论是女孩子的裙子还是男孩子的短袖还是衬衫,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观察衣服的特点以及衣服上的图案并用线描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整个活动的'过程是:
一、出示衣服引出主题1.小朋友们这些衣服漂亮吗?2.这些衣服都是什么款式?谁来说一说?小结:原来这里的衣服有漂亮的礼服裙子、吊带裙子、有男孩子的套装短袖,还有长袖衬衫。
二、观察衣服外形特征1.你最喜欢哪一件衣服,为什么?2.衣服上都有哪些装饰图案呢?3.如果请你绘画这件衣服,你会怎么画呢?小结:这些衣服的图案都不一样,有的是衣服前面只有一个大图案;有的是有小碎花的,有玫瑰花,有蜘蛛侠,有的是有不同色块的。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作画。2.先画衣服的什么地方,后画什么?3.如果要让衣服更漂亮一些,需要怎样装饰?
四、作品展示并欣赏1.将幼儿作品展示在绳子上,幼儿相互欣赏。2.相互说说你最喜欢哪件衣服?为什么?
当我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时,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幼儿在观察的时候都是很认真的,基本都能说出衣服的特点。但是由于幼儿平时生活经验的铺垫不足,他们对“款式”一词不是很理解,而是在我引导之后才说出了衣服是裙子还是衬衫。在第三个环节引导幼儿进行写生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很清楚的说出简单图形结构。在引导幼儿装饰漂亮的衣服时,孩子们都能用自己的装饰方法来进行描述,在孩子们讲解完装饰的方法之后我又出示了图谱,这个环节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而是应该直接说出绘画要求,让幼儿观察衣服上的图案进行写生就好。另外我的语言表达不够精炼,提问时过于着急,没有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回答问题。
本次活动,孩子们通过看看、画画,对衣服的特点认识又增进了一步,于我而言也是一种锻炼,希望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次比一次进步,加油!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知道乌鸦生长的过程和变化。
2、体验乌鸦爸爸妈妈的辛苦,增进幼儿与父母的感情。
【活动准备】
乌鸦图片一张、教学大书。
【活动过程】
一、乌鸦图片导入,引导幼儿阅读封面,了解乌鸦的生活环境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是乌鸦,那你们看过乌鸦的窝是什么样的?你们看看原来乌鸦的窝师长这个样子的.。你觉得乌鸦的窝里住着谁呢?有乌鸦妈妈乌鸦爸爸还有乌鸦宝宝。在乌鸦的窝里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大叔《乌鸦的窝》。
二、引导幼儿逐页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第一页:窝里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这些蛋是谁的?乌鸦妈妈在窝里生了四个带有斑点的蛋
第二页:图上这只乌鸦师谁呀?它在干什么?它怎么孵蛋的?为什么要天天趴着孵蛋?为了要孵出乌鸦宝宝,你们看乌鸦妈妈天天都在窝里孵蛋辛不辛苦?让幼儿感受乌鸦妈妈天天孵蛋的艰辛。
第三页:现在乌鸦窝里有什么,你们看刚出生的小乌鸦是什么样的?他们看起来怎么样?乌鸦宝宝太小了,不能去找食物,那谁会帮乌鸦宝宝找食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四页。帮助幼儿理解小乌鸦的弱小无力。
第四页:你们看这乌鸦爸爸和乌鸦妈妈在干什么?四个小宝宝要吃许多虫子才能长大,爸爸妈妈要怎样才能喂饱它们?乌鸦爸爸和乌鸦妈妈必须每天都要出去帮乌鸦宝宝找虫子,让乌鸦宝宝吃饱了他们才能够快快长大。"帮助幼儿拓展爸爸妈妈找虫子、喂宝宝的经历,感受乌鸦对孩子的爱。
第五页:现在谁来用一句话说说第五页?乌鸦宝宝都长大了,那谁来猜猜小乌鸦接下来会做什么?到底乌鸦宝宝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六页。
第六页:你们看小乌鸦在干什么?乌鸦宝宝都飞走了,猜猜乌鸦的窝里还剩下什么?
第七页:哦,原来热闹的窝,现在只剩下一根羽毛和一片枯树叶。那你们觉得乌鸦宝宝飞到哪里去了?
三、共同阅读故事文字部分,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我们看看乌鸦师怎么生长的?逐一出示图片,这个就是乌鸦的生长过程。现在我们看看这本书的作者师怎么写《乌鸦的窝》
四、师幼谈话,引导幼儿表述要如何爱爸爸妈妈的自己要如何爱爸爸妈妈辛苦
师:你们看乌鸦妈妈乌鸦爸爸这么爱乌鸦宝宝,那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爸爸妈妈爱你?那你们爱爸爸妈妈吗?你们能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
五、结束
师:今天我们一起读了《乌鸦的窝》的故事,小朋友回家后要爱爸爸妈妈,为爸爸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1)基于月主题;本月主题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和玩具”,结合本月主题内容,我们科学组的成员选择了适合主题的活动《脏水变清》,让孩子初步了解和认识过滤的原理以及可以过滤的材料。
(2)指南科学领域目标;在指南科学领域目标1指出,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结合这两个目标,我们制定了目标1:初步了解污水的净化材料和过程,探索多层过滤的方法。2、敢于大胆尝试并能对比实验结果,勇于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实验的过程。
(3)幼儿年龄的特点;基于是大班的幼儿,因此我们小组成员考虑到大班幼儿必须要用合作分享的能力,因此设定了目标3:萌发幼儿养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能在实验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污水的净化材料和过程,探索多种多层过滤的方法。
2、敢于大胆尝试,勇于表达实验的过程,并能对比和记录实验结果。
重点难点
1、科学猜想的重要性。
2、单人独立操作的必要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前期调查过滤的材料。
2、毛巾、碳、石头、饮料瓶、盆、纸杯、脏水若干、记录单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师:前些天,孩子们已经调查了我们身边过滤水的材料,你们都搜集到了哪些呢?
一、幼儿分享
师:水有什么用?我们生活中离得开水吗?
二、了解水体污染的情况。
1、老师播放水被污染的图片
水为什么会这么脏?看了这么脏的水你有什么感觉?
三、尝试净化水。
1、瞧!这就是从河里打来的水,多脏啊!你有办法能让脏水变干净吗?
2、教师介绍桌上物品及记录单,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记录。
师:今天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三种材料,它们分别是:毛巾、炭、石头,你们觉得这三种材料哪一种过滤的水是最清的?
幼儿大胆猜想并记录。
3、教师讲述操作要求
每人都有的材料为一个操作盘,一个瓶子、一杯脏水、毛巾、炭和石头是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
每次实验只做一次,实验完之后对比你和同学的实验结果,并记录你看到的最清的材料,并打勾。
第一次实验结束后将操作材料归回原位。
4、第一次实验、幼儿分享操作结果:①我把石头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水很快就流进瓶子里了。石头上有些脏东西,但水还是脏的。②我把炭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在炭上,水慢慢地流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比之前的要干净一点。③我把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毛巾变脏了,水变干净了一点。4、教师小结:①石头表面很光滑,脏水一下子都流过去了。②炭上的空隙比较小,有吸附的功能,能把脏东西抓住,水就变得干净一点。③毛巾上有许多毛毛,就像很多的小手,能把水里的脏东西粘住,所以水就变得干净了。5、引导幼儿第二次操作:用更多的材料,多次来回过滤瓶子里的水,试一试水有什么变化。6、幼儿分享实验结果:7、教师小结:毛巾里的毛毛一遍一遍的把脏水里脏东西粘住,没有脏东西的水就变得越来越干净、清澈了。四、结束部分。师:我们人类很需要水,缺少水的人会很难受,严重的还会晕倒,甚至死亡。水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总结
1、对科学领域目标及科学探究过程认识不够,在开展活动之前没有深度阅读和理解指南中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点,导致每次在调整材料时只是想当然,我们觉得可能这样效果更好,结果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并且没有猜测环节的科学活动是不完整的。
2、对科学语言的挖掘不够,教师对科学的相关知识没有提前做好功课,没有对幼儿进行科学词语的渗透和解释,在活动中也没有多次提到。
3、对科学探究的误解很深,我们一度关注的是实验结果的差异,而忽视了孩子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哇时刻,孩子在探究中的思维碰撞,老师的追问能力不足。
大班教案 篇6
不同的物体在水里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些是上浮而有些是下沉的,下面这节课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大家了解下物体的沉浮现象,从而培养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二、活动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大水盆、纸、木块、金属、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2、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三、活动过程:
1、猜测活动(指导语: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3、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4、记录活动(指导语: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来,并出示记录表。)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5、分类活动(指导语:请你把沉与浮的物体分类放在两个篮子里。)分类活动,让幼儿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所巩固。
6、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7、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值日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2、能够看图说出值日时的安全规则并自觉遵守。
3、体会身为值日生的责任感、自豪感以及安全值日的意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1)教师:我们大班洗掉朋友不仅可以吧自己的事情做好,还可以做值日生,为全班小朋友服务,真能干。当你做志愿者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讨论:在做值日生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有什么危险吗?
(3)幼儿讨论。
(4)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非常好,都知道怎么样安全值日,在值日时不做危险的事情。
2、观看教学挂图。
(1)一起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时怎么值日的?引导幼儿判断途中幼儿行为的对与错,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2)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都很棒,知道要安全值日,不拿笤帚、拖把等劳动工具玩耍正确搬小椅子,端饭时候洗干净手,不端送热汤等。
3、分组讨论怎样安全值日?
(1)幼儿分组讨论记录。
(2)分享讨论结果。
4、活动总结。
(1)正确使用笤帚、抹布等劳动工具,不拿值日工具玩耍打闹。
(2)搬椅子姿势要正确,一手抓好椅背下沿,一手抓紧椅面下沿,不拖椅子。
(3)摆放椅子时要轻拿轻放,不奔跑,以防碰到自己和别人。
(4)端饭、发筷子时候要把手洗干净。
(5)不做老师不要求的事情。如端热汤、送杯子等。
(6)认真值日,不在值日中玩耍嬉闹。
(7)用完工具要放回原处,收拾整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说起来活动过程非常简单。幼儿了解值日的概念,幼儿知道值日的任务,知道如何协助教师开展工作就行了。
我们班因为班级教室的空间局限孩子们头半个学期并没有安排值日。但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爱劳动情感和责任感及纪律性。觉得值日工作开展起来对班级来说是个锻炼是个成长。最终还是开展了起来。
早先我认为,教师只要安排好幼儿每星期值日是星期几,值日的工作是什么工作,该做些什么就够了。忽略了一些问题,幼儿每个人的个性不一样,做事情的方式也不一样。出乎意料的矛盾出现了,大多数孩子专挑轻松便捷的做,只有少数几个人会选择那些复杂累点的事。我用了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同中取异。就是将后面所说的这部分孩子夸奖了一番,其实他们都是值日这是相同的.,但从中挑了些孩子表扬,这是取异。前期是表扬后部分小朋友,并对他们不挑工作夸了一番。渐渐的很多孩子慢慢改变了这个不好的地方。现在我换了夸奖目标,那就是谁不管做什么工作做得最好进行夸奖。渐渐的班上的孩子们在这方面都得到了一个均衡的发展。一步一步往好的方面发展。
大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垃圾能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
2、学会将垃圾分成玻璃、电池、纸张、金属、塑料等几大类,培养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3、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窗外的垃圾堆》的前半部分,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使幼儿懂得垃圾会无污染环境,对身体的健康有害。
2、让幼儿了解我们在幼儿园里产生的垃圾,如用过的废纸、吃点心时扔掉的包装袋等。在家里产生的`垃圾,如废弃的牙膏皮、旧牙刷,装味精、盐、糖的袋子,盛洗涤剂的瓶子,吃剩下的饭菜,丢弃的果皮,果核等。
幼儿讨论:有了垃圾应该怎么办?教育幼儿要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无论在家、在幼儿园、还是在公共场所,有了垃圾要扔到垃圾箱中,不要污染环境。
3、教师和幼儿一起倒出被放置一个月的塑料杯里的东西,看看哪些东西腐烂了,哪些东西根本没有变。使幼儿知道不能乱扔那些不会腐烂的废品,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垃圾分类箱,并画上回收标志。
幼儿讨论:怎样进行垃圾分类?教师可示范一些组合型垃圾的分类,如香烟盒最外层的包装属塑料类,中间的香烟盒属废纸类,最内层的锡箔属金属类;啤酒瓶的瓶盖大多为金属类,瓶身为玻璃类,包装纸属废纸类。
请幼儿操作,将塑料杯里的东西进行分类。按照废纸、废塑料类、废金属、废玻璃、不可回收的废品分别放入自己制作的贴有回收标志的纸箱内。这样将垃圾分类,即可以减少污染,又能节约能源,一举两得。
4、教师请幼儿观看《垃圾分类与再生利用》的录像,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利用这种方式是防止环境污染,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教学反思
虽然孩子们对本次活动中设置的实物分类游戏也是很感兴趣,但是由于投放的材料较单一,造成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能力一般的孩子也没没困难,因此在后面制作分级分类的标志时孩子的思维很活跃,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标志,但是本次活动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后的学习,来改正和提升自己。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2-21
大班教案02-22
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02-24
大班教案02-24
大班教案02-25
大班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