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03 08:55:5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范例【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语文教案范例【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松鼠,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在电视里、画报上、文章中都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他们对松鼠的了解往往都是你知道一点,我知道一面。所以,还是充满了好奇。一打开课文,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就向我们走来。它那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不由得使我们对它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喜爱,我们在欣赏它、亲近它、喜爱它的同时,又不能不叹服作者精心细致的观察、准确精练的说明及生动传神的描写。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储备食物过冬、及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的乖巧,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因此,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一边充分感受松鼠的漂亮、乖巧、驯良,一边自觉和《鲸》进行写法比较,寻找异同点,并领悟这种写法。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比较《鲸》的说明方法,明白异同点,并充分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

  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并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事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松鼠的有关知识。

  2、教师制作关于松鼠形态、生活习性及文中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海中之王”──鲸,今天又有一位新朋友想和大家见面,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松鼠》。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

  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反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细读课文,自主感悟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出示句子,重点品读: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段话简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有光”的眼睛,写得非常惹人喜爱。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三、四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

  ⑴ 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

  出示句子,重点品读:

  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横渡”是指从江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⑵ “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

  出示句子,重点品读: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⑶ 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

  ⑷ 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

  ⑸ 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

  ⑹ 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细读文字,从“又干净又暖和”,“足够宽敞、足够坚实”,“既舒适又安全”等词语感受窝的舒适,从而进一步感受松鼠的乖巧。)

  第五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3、感情朗读课文: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用充满感情的读书声来抒发自己对松鼠的喜爱。

  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谁喜欢哪一部分就站起来大声读哪一部分。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用朗读为说明文注入人文美。

  四、合作学习,探究写法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比较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异同,完成表格。

  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说明语言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写景诗,作者通过诗歌的形式描写了秋天夜空的美丽景色。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作者选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课文前两行写月儿的美,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船,后两行写我坐在小船里尽情地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学情分析

  教学本课时,学生刚刚学汉语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对阅读和识字也有了一定的方法。根据我班同学的特点,我把重点放在了识字、朗读和背诵课文上,学生们能够借助拼音准确的识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学习偏旁“门”、“舟”。

  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看图观察能力及想象力的进一步训练。

  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生字的认读(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月亮、小船剪贴图,彩色星星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磁带(歌曲《小小的船》。

  学具:每人一张印有月亮、星星的画纸,彩色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你喜欢晴朗的夜空吗?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2、引出课题。今天,月亮姐姐就来到了我们班。月亮姐姐问好:“一(五)班小朋友你们好!”(互相问好)“能说说我长的什么样吗?”(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像什么呢?(弯弯的,像香蕉、镰刀、小船)

  3、这样美丽的月亮姐姐挂在蓝蓝的夜空中是多么美丽呀!有一位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小小的船》(板书课题)

  4、学习“船”字。顺口溜:几只小舟就是船。偏旁“舟”。

  5、读课题,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出示课件,随音乐教师范读课文,生评价。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齐读课文。指导读“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

  5、情景中学习、检查生字(课件辅助)

  (1)除掉课文中的熟字,集体认读词语。

  (2)除掉词语中的辅助熟字,认读生字。

  (3)集体讨论记字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并全班交流。

  (4)认读生字,和生字宝宝打招呼。

  6、读课文,生字宝宝已经认熟了,能把课文也读熟练吗?

  三、读读、想想、说说

  1、听音乐《小小的船》说感受。

  2、找最喜欢的伙伴背诵课文。这么美妙的歌曲,小朋友想不想把歌词也记在心里呢,并表演出来呢?

  3、背诵课文汇报,评出最佳表演奖。

  4、词语训练。( )的船 ( )的月儿

  四、延伸活动

  1、如果你有一双翅膀来到这美丽的“小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启发谈话)

  2、把你看到的东西画

  板书设计

  1、 小 小 的 船 2、画个小船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导课环节: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小小的船资料。如果学生没搜集,就由教师做简要介绍。

  2.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可能会出现整段勾的情况,师要适时点拨:抓重点。

  3.归纳总结大意环节:生可能答不全,这时,教师强调归纳事件的方法,或者有意识地评价学生归纳的情况,适时引导学生尽量说准确、说完整,多请学生表达,训练学生的口读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练写醒、胸、摆、接、礼、群

  教学目标:

  1、知道左右结构的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醒、胸、摆、接、礼、群”等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的这些字。

  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导入。

  简单回顾上学期“左窄右宽的.字”的特点:上平下缩、左长右短、上缩下平、上平下平、上缩下伸的特点。

  二、指导练写本课的字。

  1、读帖观察书写“醒、胸、摆、接、礼、群”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整体要领:

  (1)左右松紧适度。

  (2)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高低、大小。

  2、个别指导。

  醒:左边中间的横要短,左右一样宽,一样齐。

  胸:右边被包围部分是“凶”,不要写漏了竖。

  摆:左窄右宽,下面是“去”,要写正确。

  接:右边的“妾”,女要写的扁。

  礼:左边的第一点和右边的竖对正。

  群:左上的第2笔要出头。

  3、教师范写。

  4、学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注意:提示书写姿势要正确。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 自己填写常用偏旁表

  3、 重点指导书写“南、面、首”

  教具: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谁能把字音读准?

  ⑴. 学生自己读一读

  ⑵. 领读

  ⑶.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二、 识字写字:

  1. 学生听读,学习生字(小组学习)

  由一个学生读出字音,小组其他成员拿生字卡片迅速选择所读生字

  2. 讨论识字方法

  3. 你能用这些字组一些词语吗/

  4. 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 重点指导书写

  6. 指导学生进行书写,进行反馈评价

  南:第一笔写的短,第二笔竖撇,中间是羊字少一横

  面:注意第三笔竖,第四笔横折略向里收

  首:第三笔最长

  三、 板书设计

  水乡歌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故事中的生字新词,了解故事的内容。

  2.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便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背诵下我们积累的成语。)

  2.学生起头,背诵成语接龙。(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积累更多的成语,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精神。)

  3.导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而且大多数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大家想不想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做“铁杵成针”。(板书课题:铁杵成针)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去观看。

  4.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要求

  (二)学习成语“铁杵成针”

  1.欣赏故事。

  2.小组讨论交流。

  师:故事我们已经看完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提示和故事内容,把你的发现和你小组内同学说一说。

  3.汇报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李白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又是什么事情使他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你对他了解吗?(指名背李白的诗,出示介绍李白资料的课件)

  (3)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铁杵成针”这则成语的意思?铁杵是什么意思?

  生说后,观看课件,板书成语意思:将铁杵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学生齐读)谁能用铁杵成针说句话?

  (4)看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些什么?

  师:只要同学们坚持学成语,日积月累,就会掌握很多词条,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就好比铁杵成针。

  (三)表演铁杵成针(李白这些成绩的得来跟他的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然而,铁杵成针这件事对他后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1.小组内先分工排练。

  2.全班汇报。

  (四)“铁杵成针”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谁能讲一讲你自己所熟悉的成语故事。

  (五)练习题

  1.看图猜成语,说意思。

  2.成语计算题。

  (六)总结

  师: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是个很有才华的伟大诗人,但是连这么有才华的人都需要刻苦地学习,那么普通人不就更需要努力了吗?因此同学们,无论我们的才华、天资如何,都应该努力学习,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呀!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了解云南的歌会不同场合歌会的特色。

  2.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的描写方法。

  3.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

  4.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

  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难点:领会三种场合唱歌的不同场景,欣赏写法上的差异。

  【学法导航】

  一、预习自测

  1.云南知多少:

  2.作者简介:

  3.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字音

  迤西( )譬喻( )糯米( )蹲踞( )忌讳( )酬和( )铁箍( )熹微( )

  请在下面写一遍、力求工整、规范、美观:

  (2)理解下列词语

  酬和引经据典 扶摇直上 别开生面

  若无其事 龙吟凤哕 即物起兴

  (3)认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几种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吗?

  教案一般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内容。为大家提供了初二第二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诵读文章,共同研讨批注精美片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文章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突出的浓郁的地方风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感受民歌之美,感受民间文化气息。发现生活中的美,迸发对民歌、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描写,激励学生关注民歌之美,感受美好生活。

  学习过程:

  欣赏一段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导入新课。

  (小常识)了解云南的歌会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云南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占了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了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男女传情时会唱歌,结婚时会唱歌,丧葬时会唱歌,甚至有的民族打官司的时候也用歌唱的形式,而高明的歌手会得到人们的特别尊重。

  一、我预习、我快乐

  1、沈从文的情况我已了解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他的故乡,凤凰县也因他成为有名的旅游胜地。

  2、生字词的情况我已掌握

  音与形(加点字注音):

  蹲踞(jù)酬和(chóu)熹微(xī)譬喻(pì)淳朴(chún)即物起兴(xìng)凤哕(huì)

  义:即物起兴: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写作.或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龙吟凤哕:声音委婉动听,抑扬顿挫。

  二、我阅读、我感悟

  1、感受歌会:请先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用四字短语回答最好)

  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

  2、赛说歌会: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歌会读一读,从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何处?结合内容说说理由。

  (从歌美、景美、人美、情美、服饰美、才智美、文化美等方面回答)

  三、我探究、我自信

  拿起笔,让我们静下心来,透过文字的表面去感受云南歌会的无穷魅力。读一读,品一品,批注,小组内交流。

  1、在“山路漫歌”部分重点写出了什么样优美的.环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美景衬好歌

  2、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描写了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后明确: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

  山野对歌,描写云南年轻妇女的性情,脸庞,白白的糯米牙,穿着打扮,特别是抓住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特色来描写了她们的衣裤、围裙、鞋等美丽的装饰。山路漫歌,作者在刻画赶马的女孩子时,通过对云南美丽风光的描写来侧面烘托赶马女孩的美丽,歌唱的优美动听。村寨传歌中对吹鼓手的描写着重年龄和会唱的歌之多。

  三、研读赏析

  1.说说《云南的歌会》中你最喜欢的场景?谈谈你的理由。

  2.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那哪一种?为什么?

  A.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B.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枣子脸,满口糯米牙,穿了身衣裤,腰间围个布围裙,脚下穿双鞋,辫发盘在头上。

  3.作者为什么并不直接写赶马女孩唱歌,而是用许多笔墨去描写由呈贡进城一路的景色?

  4.“金满斗会”给人的感受如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5.赏读完三个歌唱场面,让我们共同来完成这个表格,以更好的体会各个场面独特的风格。

  内容特点写作重点

  四、拓展迁移

  1.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很多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本民族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吗?找出一两个,写在下面。

  2.你能用一段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和感受吗?

  五、课后练笔

  收集我们当地的民风民俗,或者是你了解的中国的民俗,节日,学习本文的写法,以“家乡风情”为话题或者是以中国的风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4-24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教案12-12

语文教案12-12

语文教案12-13

语文教案12-13

语文教案12-13

语文教案12-14

语文教案12-14

语文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