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扮演小鸡体验在草地上捉虫的快乐。
2、在游戏中根据任务寻找相应的虫子,并能按数、大小、颜色取物。
知识准备:
1、已学会儿歌:小小鸡,早早起;来到花园里,张大眼睛看一看,小虫小虫捉住你。
2、了解小鸡基本的特征及简单的生活习性,知道小鸡最喜欢吃虫子,常常会到草地上捉虫子吃。
物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虫子(撒落于户外的草地上);小鸡头饰
2、三套任务卡片:第一套——上只有数字;第二套——上有数字和对应的颜色;第三套——上有数字和对应的颜色及大或小的虫子
3、三种颜色的盒子(任务卡片放在盒子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1、今天天气真好,小鸡都要到草地上去玩啦!(孩子们带头饰,边唱歌边来到草地上,鸡妈妈带着小鸡在草地上玩)
2、肚子饿了,我们一起去草地上捉虫子吃吧!
二、游戏操作,体验乐趣
大家一起来找虫,每次念完儿歌才能去捉虫。
1、自由找虫
自由念好儿歌开始去找小虫,看谁找的又快又多?(提醒小鸡们取了盒子去找虫)数一数你找到了几条小虫?(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按数找虫
你们吃饱了吗?再去捉点小虫,(每只小鸡自选一张任务卡:卡上有数字)提醒小鸡根据数字找相应的虫子。
3、按数、色捉虫
宝宝们吃饱了,现在帮妈妈也去找点虫子吃吧!可是妈妈要吃的虫子是有要求的哦!(每只小鸡自选一张任务卡:卡上有数字与颜色)小鸡们根据数、颜色找虫子。
你帮妈妈捉了几条什么颜色的小虫?放在相应颜色的盒子里。
4、按数、色、大小捉虫
我们大家都吃饱了,可是家里的爸爸还没有吃呢,我们一起来给爸爸找些虫子吃吧!爸爸要吃的虫子也是有要求的哦!(每只小鸡自选一张任务卡:卡上有数字与颜色、大小标记)小鸡们根据数、颜色、大小找虫子。
你帮爸爸捉了几条小虫?什么颜色的?大的还是小的虫?放在相应大小的盒子里。
三、高高兴兴回家
今天我们的本领可真大,自己的小肚子吃饱了,还帮爸爸带了这么多的虫子回家,它一定很高兴,那我们快点回家给爸爸吃吧!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有幸参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届双高课的教学比武活动,在去之前准备了一些零散的经验,除了业务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力争在比赛的24个小时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与那里的孩子共享快乐课堂.设计的教案如下: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设计理念:
《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秋天丰富多样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幼儿园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开展着捡落叶的.活动,这些颜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叶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好奇,“老师这是黄树叶,老师你看这是片树叶真大呀!”,当小班的孩子们高举这些落叶向老师诉说的时候,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激动。设计树叶分类的科学活动,能够满足孩子的探究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认知,尽情畅游在树叶多彩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树妈妈和树叶宝宝的浓浓亲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一颗大树(树干为主),树叶(大小不等,合计60多片,黄色多些,绿色略少)
幼儿每人一个盒子,里面放3片树叶,放在椅子底下。
活动重点: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难点: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 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
1、秋天到,秋风吹,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黑板上拿起一片绿色树叶)——提问几名幼儿(绿树叶宝宝)
2、那和绿树叶宝宝问个好吧。
3、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方法同上)
二、树叶妈妈找宝宝——巩固颜色,初步感知分类。
1、你们喜欢树叶宝宝吗?那请你们去捡树叶,听清楚,每个小朋友轻轻地到这里(老师指着黑板)捡一片树叶。(捡好树叶的小朋友轻轻地回到座位)
2、老师拿一片黄树叶,问:黄树叶宝宝在哪里?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黄树叶宝宝举起来。
3、老师拿一片绿树叶,问:绿树叶宝宝在哪里?绿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绿树叶宝宝举起来。
重复几次。
三、送树叶宝宝回家——颜色对应,操作中学习分类。
1、大树妈妈想念树叶宝宝了,我们送树叶宝宝回家吧。(出示颜色标记——绿房子和黄房子,放在大树的两边)
2、请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分批摆放树叶)
3、小结:树叶宝宝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真开心。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真好。
四、帮助大树妈妈——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分类。
1、秋风吹,又有许多树叶飘落下来,帮助大树妈妈,给树叶宝宝按绿色、黄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篮子4个,2个黄色,2个绿色。)
2、每个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小盒子,里面放2—4片树叶。
3、操作后简单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五、延伸活动,激发继续探索的兴趣
1、请幼儿按黄、绿两种颜色排排队。
2、我们到外面去捡树叶,找一找还有哪些颜色的树叶宝宝。
设计意图:
和树叶宝宝问个好,使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并认知绿、黄树叶宝宝,为下环节做铺垫。
角色扮演,使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并初步感知了分类的意义。
通过送回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分类,满足幼儿的需要。
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分类。
延伸环节让幼儿继续保持对分类活动的兴趣和激发研究愿望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逛苹果园
一、活动构思
刚入园2个月的小班孩子的注意力还很不稳定,容易分散,不能时时注意教师的讲解,因此我以“苹果”这个孩子最熟悉的水果为主角,采用了活泼生动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逛苹果园”情景中,通过对学具的操作,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感受数量,学习按颜色分类、配对,使幼儿学得轻松、自主。一环扣一环的情节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不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引发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物品颜色、数量的感知能力,尝试简单的分类。
2、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
3、幼儿能愉快地参与活动。
三、活动准备
1、音乐《郊游》、《苹果》。
2、椅子若干,皱纹纸铺成的小路一条(宽25cm),红黄绿篮子各2个。
3、彩色苹果夹若干,纸杯制成花状(比幼儿人数多,花瓣数分别为2、3、4)。
4、数码相机一个。
5、事先在门口为每个孩子发一张果园的门票,上面印有不同颜色的苹果。
四、活动过程
㈠ 引出活动内容
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一起去苹果园玩玩,瞧,前面有一条小路,我们必须走小路、跨过小沟才能进入苹果园,走小路的时候要当心,千万不要踩到旁边的小草。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2、幼儿走小路,跨过小沟进入苹果园(这个环节使活动更具真实性,同时又锻炼了幼儿的平衡与跨的能力)。
㈡ 捡苹果
1、走进“果园”,师:“呀,昨晚刮了大风,苹果树上的苹果都被大风刮下来了,我们快来帮忙捡苹果吧!”
幼儿分散捡苹果,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2、幼儿集中,老师请小朋友们摸摸苹果宝宝、亲亲苹果宝宝,满足其好奇心。
3、老师出示自己捡的苹果宝宝,利用夹苹果的机会让幼儿集体数数。
师:“瞧,我也捡了几个苹果宝宝,你们来帮我数数吧!”
4、请幼儿把小苹果夹在自己的衣服上(让幼儿夹苹果,目的一是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目的二是为下面的活动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苹果数量奠定基础)。
⑴师:“哈哈,你们都变成了苹果树啦!我们一起来唱《苹果》歌、跳苹果舞吧!音乐一停小苹果树就不能动喽。”
放音乐,音乐声停,给幼儿拍照:“让我来看看哪棵苹果树是一动不动的,我来给他拍照。”(孩子都特别喜欢拍照,因此这个环节用拍照的形式能使活动更有趣味性。而且,小班的幼儿是好动的,拍照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遵守规则。)
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如果有超过4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以“许多”表示。)
⑵第二次游戏,要求音乐声一停,幼儿坐下休息:“我们再来玩一次吧,不过小苹果树们刚才站得很累了,这次音乐一停,我们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
放音乐,音乐声停,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
再次拍一张集体照。
㈢ 送苹果。
1、师:“现在苹果宝宝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
“红苹果宝宝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去?……”
2、幼儿把苹果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去,老师引导幼儿发现送错的苹果宝宝,并请幼儿自己纠正。(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
㈣ 找朋友
1、引导幼儿按照自己门票上苹果的颜色去取相同颜色的纸杯花。
师:“我们在进入苹果园之前每个人都发了一张门票,小朋友看看自己门票上的苹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来为它们找个好朋友吧!瞧,那里有许多小花,请你去找一朵花心颜色和你苹果宝宝颜色一样的小花,会吗?”(幼儿第二次尝试颜色配对。)
2、师:“小朋友们,花心的颜色和你门票上苹果宝宝的颜色一样吗?看看小花上有几片花瓣?”(再次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
“听,那里的苹果宝宝也吵着要和小花做朋友呢,我们来帮帮它们吧。看看老师手里的花心是什么颜色的?那我该找什么颜色的苹果宝宝来和它做朋友呢?”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苹果夹子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夹一个夹子。
3、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苹果夹子来装饰,先做好的可以再选择另外的纸杯花。(再次让幼儿用夹子夹物,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并第三次进行颜色配对的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放音乐《苹果》)
4、拍照留念,发现有错误的进行纠正。(利用拍照使幼儿迅速地集中到老师的周围,同时也便于检查幼儿操作的结果。)
㈤ 回家,自然结束
师:“今天我们来到苹果园做了好多事情,大家都是能干的小朋友,现在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好玩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看谁抓得多》数学教学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看谁抓得多》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是幼儿生活中常会碰到的的事情。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并且学会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对数字的兴趣,也培养了孩子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学会记录的方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分了三个步骤。1、怎样玩。2、抓玩具。3、猜猜看。在第一环节中利用幼儿每天都玩的积木来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主动去想办法,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引导时交代清楚记录单记录不仅自己能看懂,也要让别人看懂。让孩子带着目的去操作。第二环节幼儿操作记录由于是大班了而且在数学活动中已经多次使用过记录表了因此这次也不例外孩子对记录表格非常熟悉。让孩子玩看谁抓得多的游戏,孩子通过玩游戏自然的导出了数的概念和认知,通过不同的数量进行观察、数数、记录,比比谁的眼力快谁的动作速度快,这样让孩子感受到了数字的神奇和有趣,并将幼儿对数字的理解、运用进一步加以扩展和延伸。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必回归生活。通过这一过程,孩子可以进一步体验到数字的妙用,感受到运用数字的快乐,从中也增强了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最后的猜猜看中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如:老师抓了28个我怎么抓了8个等问题值得孩子们进一不去思考。所以我把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继续去探索发现。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倒退爬。
2、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沙包(粮食)、两只小筐(每队的粮仓)、半月摇(大粮仓)。
2、音乐《向前冲》《月色》。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向前冲》。
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跳热身运动操,重点活动双臂、腿、腹部。
2、小蚂蚁,爬一爬。
请幼儿自己尝试:从一个地方爬到另一个地方。
(1)“小朋友们,小蚂蚁用什么方法行走呢?它是怎么爬的?你们试着从这边爬到那边去。”(教师用手指向目的地)
(2)“还可以怎样爬呢?”(引导幼儿自己尝试更多的爬法)
3、分享经验。
“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爬的?”(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经验)
4、学习倒着爬。
(1)“老师想了一种更好玩的爬法,那就是小蚂蚁倒着爬,你们来试试。”
(2)交待方法:肚子朝下,两手扶地,双腿跪地倒着爬。
(3)幼儿尝试。
5、游戏《蚂蚁运粮》。
(1)“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小蚂蚁运粮食的游戏吧!”
(2)交待游戏规则:将小朋友们分成两队,自己取队名,裁判员说开始后,第一个的.小朋友用倒着爬的方式爬向粮仓,从粮仓中取出一袋粮食(一个沙包),再原路返回,把粮食放在自己队的粮仓里,第二个小朋友再出发,哪个队先运完就算获胜。
(3)幼儿游戏。
6、放松。
播放舒缓的《月光》音乐,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坐地放松身体各部位。
活动反思:
倒着爬对于孩子们来说很新鲜,平时练习的也少,所以整个活动中,多数孩子还是非常积极,总想挑战自己,让自己爬得更快些;但也有少数孩子因为自身的原因,感觉倒着爬很别扭、很费劲,在活动中表现得不是很积极,这也是很正常的。
通过这个活动,我也有一些思考:在体育活动中,一些身体的协调方面的活动还是要常常练习,针对不是很积极的孩子,可以变换更多的方式激发幼儿练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孩子们身体上总的协调。
第二点思考是:规则意识在孩子心里不断增强。以前孩子们做游戏,我有意识的引导孩子遵守一些游戏规则,如跑步比赛时,小脚不能踩在起跑线上;老鹰捉小鸡时,小鸡不能松开前面人的衣服,否则就输了。虽然孩子们做的不是很规范,但这种意识还是有的。在这个活动中,虽然个别孩子表现得不是很积极,但在小朋友们的鼓励和监督下,他还是能坚持倒着爬,我认为还是做得很好的。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大胆地说说图片大熊猫所做的事情。
2、发准"刷""拉""踢""画"等字的音,并理解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3、感受做做、说说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理解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大熊猫在干什么?》、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大熊猫在干什么?》、亲子手册《语言。大熊猫在干什么?》。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逐幅观察图片,说说大熊猫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刷""拉""踢""画"等动词,并注意发准字音。
二、让幼儿一边模仿图片上的动作,一边说说大熊猫在干什么。
三、启发幼儿自编自演动作,说说自己在干什么(如:我在跳舞。我在唱歌)。
四、观看他人表演,说说表演者在干什么。
【活动延伸】
1、以抽卡片的形式请幼儿表演动作,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结合图片排序活动,讲讲小动物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3、请家长注意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小百科: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中文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练习幼儿的平衡力和协调性。
2、认识红绿灯及简单的交通规则。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呼啦 平衡木、汽球、红绿灯以及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游戏。出示红绿灯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用处和作用,在游戏中老师是一辆大汽车,小朋友是一辆小汽车。
(二)进入主题
幼儿跟着老师开汽车(嘟嘟……)
1、出示红灯
看见红灯停一停,并且蹲下。
2、出示绿灯
看见绿灯继续开,嘟嘟……
(三)过小桥
小司机要当心了,前面有座小桥,小司机要慢慢开。不能开到水里去了。
(四)游戏:运西瓜
让幼儿运西瓜,主要是让幼儿熟悉所学的内容,再次出示红绿灯。目的是让幼儿再巩固一下。
(五) 结束
当小司机把西瓜运到市场上的时候,告诉幼儿天色已很晚了。我们小司机也要休息了。开着小汽车回家了。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会用大小不同的椭圆形和半圆形画出蘑菇的基本形状。
2.学习使用多种颜色来装饰蘑菇。
3.掌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的涂色技巧。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小兔头像、蘑菇图片,范画、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一边出示小兔头像,一边说:今天小白兔早早起床,拿了一只篮子要到树林里去它边走边唱,非常高兴,因为它要到树林里采它最喜欢吃的蘑菇。终于来到了树林,可这时太阳公公却躲起来了,还下起了毛毛雨,小白兔没带雨伞,怎么办呢?你猜猜小白兔想到了什么办法来避雨吗?(幼儿自由议论)
2.原来小白兔一口气跑到了蘑菇地里避雨,这里的蘑菇可神奇了(出示蘑菇图片),大大小小的,不仅有小白兔喜欢吃的小蘑菇,大蘑菇还可以做小兔的蘑菇房,这不,小白兔跑到大蘑菇下避雨来了,所以小兔子最喜欢蘑菇,它想摘很多很多回去送给它的好朋友们,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它吧,画些漂亮的蘑菇送给小兔子的朋友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作画
1.出示范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蘑菇长什么样子的?怎么画呢?(幼儿观察后自由讨论)
2、教师请幼儿说说,总结画蘑菇的方法,创编成儿歌的形式(PPT出示):圆圆的,扁扁的,像房子,像花伞,一个个,地上长,小白兔,真喜欢。
3、幼儿跟读儿歌。
4、教师边念儿歌示范画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蘑菇:先画椭圆形或半圆形的蘑菇顶,在蘑菇顶中间底下画上蘑菇柄,然后在蘑菇顶上画上不同颜色的小圆点或者斜纹作装饰,最后给蘑菇涂上漂亮的`颜色(教师示范时,强调涂色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
5、带领幼儿边说边画: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边读儿歌边画蘑菇。(书空练习)
三、幼儿作画,教室巡回指导
1.发放画纸和油画棒,鼓励幼儿大胆落笔,画出大小不同的蘑菇,并提醒幼儿作画时注意顶和柄的衔接。
2、会用多种颜色给蘑菇画上漂亮的花纹。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画好蘑菇顶,并鼓励孩子自己模仿作画。
四、讲评作品
1、收拾作画工具(请幼儿自行将油画棒收拾好,摆放到指定位置)
2、老师对幼儿的作品做适当的点评:表扬画得又多又漂亮的小朋友,对能力稍差的幼儿的作品多作鼓励。
上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爬,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安全、卫生等原因,教师和家长都不允许孩子尽情地爬。一次,在进行《秋叶飘》这个主题活动时,我带着孩子们在小树林里拣落叶。一队运食的小蚂蚁引起了几个孩子的注意,蚂蚁爬到哪儿,孩子们就追随着爬到哪儿。小班健康学科中对幼儿的爬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而机械的爬显得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于是我设置了一个蚂蚁妈妈带小蚂蚁散步、游戏、找粮的情境,让幼儿臵身于游戏情境之中,在一系列游戏场景的变换中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倒退爬,以此来满足孩子爬的兴趣和欲望,并相应提高他们爬的能力,于是体育活动《蚂蚁爬爬爬》便生成了。
【活动目标】
1.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尝试倒退爬,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蚂蚁头饰,沙包制成的红、绿小粮袋若干,红、绿篮子各一个,体操垫,背景音乐。
2.幼儿已储备了有关蚂蚁生活习性的相关经验。
【目标分析】
1.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尝试倒退爬,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小班体育活动的目的中明确提出:能手膝着地(垫)自然协调地向前爬。而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大多好奇、好动、好模仿。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是制定幼儿园体育活动目标的重要依据。)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自觉进行体育活动的动力。)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时间:2分钟运动量:较大)
(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蚂蚁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晴朗,宝宝们,让我们一起活动活动吧!(音乐起,幼儿随教师做热身运动:头、肩、腰、腿、膝、脚。)
2.练习各种不同方式的爬。(6分钟)
(1)自由爬(时间:1分钟运动量:小)
师:宝宝们,让我们去散步吧!
(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自由爬行,提醒幼儿不要相互碰撞。)
(儿歌:今天天气真晴朗,小小蚂蚁真高兴,跟着妈妈去散步。手膝着地慢慢爬,一步一步要爬稳哦!)
(2)有序爬(时间:2分钟运动量:中)
师:宝宝们,前面有一座小桥,让我们爬过去吧(鼓励幼儿一个接着一个有序地爬过体操垫连接而成的小桥。)
(3)寻声爬。(时间:2分钟运动量:中)
师:让去找妈妈。(幼儿拉下头饰蒙住双眼,倾听妈妈的'呼唤,手膝着地爬着找妈妈。)
3.游戏:巧避大熊。(时间:3分钟运动量:较大)
(1)尝试倒退爬
("狮王进行曲"的音乐响起,声音忽大忽小。)
师:宝宝们快听,什么声音?前面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导幼儿向前爬)哎呀是一只找食物吃的大熊,快向后退。
(引导幼儿练习向后倒退爬,听声音没有了,让我们看看大熊走了没有?引导幼儿再次向前爬。如此反复2~3次。)
(2)巩固倒退爬
师:刚才你是怎么倒退爬的?让我们再试试吧。
4.游戏:蚂蚁背豆。(时间:4分钟运动量:大)
(1)找"粮食"
师:宝宝们,冬天就要到了,让我们寻找粮食准备过冬吧!(引导幼儿寻找场地用沙包制成的小粮袋。
(2)运"粮食"请幼儿将红、绿两色的小粮袋按颜色标记运回相应的粮仓。(师幼共同检查游戏结果。)
师:怎样爬才能让粮袋不容易掉下来?(启发幼儿爬的时候背部要保持平稳。)
(3)搬"大豆"
a.蚂蚁妈妈:粮食不够怎么办?引导幼儿在场地的中央发现"大豆"。"大豆"由报纸和泡沫粘贴而成,体积较大。)
b.鼓励幼儿一起合作把"大豆""嗨哟、嗨哟"抬回家。
5.放松练习,结束活动。(时间:2分钟运动量:小)
小蚂蚁跟着妈妈随音乐做放松活动。(鼓励幼儿先自己拍拍手臂、膝盖,再互相拍拍手臂、膝盖。)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网鱼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12-20
小班教案12-22
小班教案12-22
小班教案12-22
小班教案12-25
小班教案12-26
小班教案12-24
小班教案12-24
小班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