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5-03 08:42:0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根据歌曲设计的图谱。

  男幼、女幼、教师的头像标志。

  活动目标

  情绪愉悦地学唱歌曲,并能用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

  用强、弱不同声音进行合唱,体验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听一听,找一找根据范唱匹配图谱

  师(出示“劳动最光荣”的歌名):认识这几个字吗?

  师:“劳动最光荣”这几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它让我想起了我爷爷奶奶、我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因为有了他们祖祖辈辈的辛勤劳动,才有了我们幸福的生活。(边唱“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边出示相应的图片。)“劳动最光荣”送给你们。(有伴奏的演唱)

  师:好听吗?请你认真听,里面唱了什么?(教师再次演唱)

  师:你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演唱“XXX,XXX”,并出示相应的图谱)

  师:请你们按照歌曲演唱的顺序帮这些图谱排排队。(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根据歌曲匹配图谱)

  2.学一学,唱一唱引导幼儿自主学唱歌曲

  师:我们一起检查图片排得对不对?(第一次演唱)

  师:让我们看着图片、跟着琴声,试着唱一唱吧。(第二次演唱)

  师:你觉得哪句有困难需要帮助?谁来帮助他?(或你最喜欢哪句?跟着音乐唱一唱)

  师:困难解决了,让我们一起完整地唱歌吧。(第三次演唱)

  师:我听到一个富有弹性的声音,“XXX,XXX”,让人感觉很活跃,感到劳动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你们也来试一试吧。(第四次演唱)

  师:如果没有图片的'提示,你们会唱吗?(第一次去除2、4、6图片演唱,第二次去除所有图片演唱)

  3.试一试,合一合尝试合作演唱

  师:请你听一听,这次演唱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演唱)

  师:在不一样的歌曲中,你找到规律了吗?(重复前一句的最后三个字,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图片后面添加“●●●”图谱)

  师:看一看,都是点点,哪里不一样?(大小)小的点点可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演唱)

  师:看看,这是谁?你想让谁来演唱大点点部分、让谁演唱小点点部分?(用头像标志做提示)(根据幼儿的兴趣可以多次进行)

  师:今天的歌唱活动开心吗?希望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唱歌。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本活动选自大班下册主题十一《什么变了》,在幼儿初步掌握揉、搓、团、捏等基本手法基础上,结合幼儿爱动手爱探索的特点,通过体验亲自制作面点这一过程,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及手眼协调能力,体验劳动过程中的快乐,培养孩子分组合作能力,同时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制作面点的兴趣,感受动手劳动的快乐。

  2、 培养幼儿耐心细致地做事态度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习制作面点的技巧,感知面制成面点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叉子、勺子、瓶盖、硬币、安全剪刀、安全小刀、筷子、果脯(葡萄干、芝麻、花生、瓜子若干自选)和好的面团每小组一份,已制作好的点心样品、大面板、牙签。

  2、 根据所制面点的需要做好其他物质准备:盛面点用的盘子人手一个、微波炉、围裙、厨师帽每人一套、保温桶、脸盆、毛巾。

  3、 课件:各种点心的图片、轻柔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以面点师的`身份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系上围裙戴上帽子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吗?今天老师跟小朋友一起当一次面点师。

  2、教师介绍各种面点的名称及方法

  (1)出示面点及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并说出各种面点的不同。

  (2)教师讲述和面的方法,并简单介绍几种不同材料做成的面团。

  3、带领幼儿按顺序洗手。

  4、教师带领幼儿动手制作面点(轻柔音乐)

  (1)鼓励幼儿用揉、搓、捏等技能制作面点,并启发幼儿创作性的制作面点如动物形状、各种器械的形状,或自选辅助食品。

  (2)鼓励幼儿用不同工具制作面点。

  5、加工成熟

  (1)幼儿制作完毕送到微波炉蒸熟(引导幼儿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制作)

  (2)教师和幼儿一起清理卫生,把剩余的面和辅助食品送到指定的地方。

  (3)洗手

  6、品尝面点: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烤制成熟的面点,分享劳动成果。

  五、活动延伸:

  制作单饼,包水饺等。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学习比较物体时,不受位置、形状等条件的影响,正确判断物体面积的大小,感知量的不变性。

  2.引导幼儿学习将纸二等分,在图形还原中领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等大、同形状的.图形纸2张,剪刀1把,糨糊少许。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两张等大、同形状的图形纸,并提问:“这两张纸一样大吗?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它们是一样大的呢?”用幼儿说的方法验证。

  2.教师将一张纸贴在黑板上,将另一张纸二等分,贴成另一个图形,并提问:“现在这个图形和黑板上的图形还一样大吗?”

  教师将二等分的图形纸与黑板上的图形并列在一起,让幼儿比较。(两个图形一样大)“为什么还是一样大呢?”(因为纸没有再扩大和再缩小,只是剪开了,拼起来还是和原来的纸一样大)用重叠的方法验证结论。

  3.教师继续将二等分后的两张小图形纸二等分,共分成4张,再拼成一个图形,并提问:“用这4张图形纸拼成的图形和黑板上的图形还一样大吗?为什么?”

  教师将4张图形纸重叠贴在黑板上的图形纸上,验证再一次等分后的纸与原来黑板上的纸一样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

  2、感知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小猴、小松鼠各一张。

  2、每组一个小筐,每人10颗纸糖。

  3、蛋糕纸杯5个、4个空易拉罐、3个饼干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小猴。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教师:小猴弟弟过生日,要请好朋友来做客,准备了许多糖果。

  为了让每个朋友都可以吃到,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一个或者两个糖果。

  朋友来了,小猴真开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没有搞清楚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在整理房间时发现,小客人在废物筐中剩下10张糖纸。

  2.提问:客人一共吃了几个糖果?

  3.帮小猴弟弟算一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位小动物?请小朋友想想?

  4.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一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5.如果客人每人吃两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6.如果每个客人可以吃一个糖果也可以两个糖果,那来了多少个客人?

  7.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每人拿10颗纸糖,算一算来了几个客人?

  8.比较三种分法,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二、再次出示图片1.现在小刺猬也要请客了。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者三个食品,直到客人都走了,小松鼠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它发现废物箱里有蛋糕纸杯5个、4个空易拉罐、3个饼干袋。

  2.现在请小朋友猜猜看来了多少客人?

  3.客人一共吃了几个食品?我们一起来数数?

  4.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教师操作。

  5.如果每个客人都吃三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算,请幼儿操作。

  6.现在请小朋友想想还有没有有另外的分法,如果每个客人有的吃两样、有的吃三样食品的'话,那来了几个客人呢?现在请小朋友动动脑,算一算。请幼儿上前操作。

  7.请小朋友比较一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三、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帮小猴和小刺猬解决了难题,他们都夸小朋友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

  教学反思:

  从整个活动看,我认为整个活动设计紧凑,幼儿在活动中学到了目标所要达到的目的,幼儿在课堂的参与情趣不是很高,这可能是因为我设计的不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活动设计的有些偏高,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多加改进的,让我的活动适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知识。我还会多加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使自己普通话说的更好。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了解其特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名称和相似物体。

  2、通过图形的拼拆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3、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操作材料、并遵守操作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橡皮泥、各种图形若干、彩笔、绳子、小棒、小组操作图、椭圆形和圆形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游乐园”的形式复习已认识的图形,初步感知椭圆形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游乐园”里有什么图形?

  2、找一找“图形游乐园”里来了什么样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读“椭圆形”

  二、比较椭圆形和圆形,区别其不同点。

  1、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进行比较椭圆形与圆形的不同。

  A、将橡皮泥捏成椭圆形和圆形进行对比。

  B、取椭圆形和圆形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两种图形的不同。

  C、折叠椭圆形和圆形探索其变化。

  2、请幼儿将椭圆形纸上下左右对折,引导幼儿发现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2、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活动。

  3、让幼儿讲一讲椭圆形和圆形有什么不同?

  三、采用“听、取、摸、变、折”的游戏法,认识椭圆形。

  1、请找出椭圆形,并说:我拿的是椭圆形。

  2、通过摸一摸、感受椭圆形的边没有角、不扎手。

  3、请用绳子变出椭圆形。

  四、启发幼儿讲一讲周围生活中有那些物体是椭圆形的。

  五、小组活动

  第一组:以当个“小小魔术师”的形式激发幼儿将椭圆形添画成各种物体。

  第二组:给椭圆形涂色:将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第三组:用椭圆形和圆形拼图案。

  第四组:看图、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然后把横线上相应的数字圈起来。

  六、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表扬富有创造性的幼儿作品。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喜羊羊开店》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幼儿通过家庭、社会活动、角色游戏等途径对成人社会的认识,并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他们乐于模仿、表演,乐于借此进行游戏、交往。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大班活动《喜羊羊开店》恰恰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活动中懂知识,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将8朵花、4朵花进行等分。

  2、乐意大胆讲述自己的分配过程,萌发对等分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范本。

  2、红花、蓝花、黄花若干(每组一份);贴板、记录本、记号笔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吗?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呀,青青草原上真热闹,喜羊羊在羊村开了一家店。

  2、展示喜羊羊开店的PPT。

  师:瞧!“喜羊羊鲜花店”。店里有些什么?

  二、在操作中学习8的分成,知道8共有7种分法。

  1、师:鲜花店的花儿可真多啦,许多小动物都抢着来购买,生意可好了!可是,今天来了一个不怀好意的家伙,是谁?(灰太狼)听听看他会说些什么?

  2、展示课件:(灰太郎:喜羊羊这小子还开什么花店,我一定要出个主意让他开不成。)

  3、师:灰太狼会想出什么坏主意来欺负喜羊羊呢?(幼儿猜测)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他到底会出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4、展示课件:(灰太狼:喜羊羊,我要买8朵红花,8朵红花分给我的老婆红太狼和儿子小灰灰,可以怎么分呀?如果分不出来,我就要吃掉你们羊村的一头羊。)

  5、提问:8朵红花分给老婆红太狼和儿子小灰灰,可以怎么分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标示相应数字)一共有几种分法呢?

  6、小结:原来8朵花分给两个人,一共有7种分法。

  7、师:咦,我们把答案都找出来了,看看灰太狼会说什么呢?

  8展示课件:(灰太狼:哎呦!气死我啦!全都被你们答出来了,喜羊羊,我还会再回来的。)

  三、尝试按要求把8朵花进行等分,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1、师:这次灰太狼没能难倒喜羊羊,心里越想越气,于是,他又想了一道难题,想要来难倒喜羊羊,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展示课件:(灰太狼:喜羊羊,这次我还是要买8朵红花,8朵红花分给我的朋友,每个朋友的数量一样多,可以分给几个朋友?你要是想不出来,我就要吃掉你们羊村的两头羊。)

  3、师:灰太狼出了一道什么难题呢?(幼儿复述)8朵红花分给朋友,每个朋友的数量一样多,可以分给几个朋友,谁到前面试试看,可以怎么分?

  4、个别幼儿操作。

  5、师: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分的?检查一下,是不是每个朋友一样多,那我们赶紧把这个好办法记录下来。

  6、师:那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等会我们都来试一试好吗?记得把你的答案记录在第一张记录表上。

  7、幼儿在音乐声中,进行操作。

  8、师:你们分好了吗?谁再来说说看还可以分给几个朋友呢?(教师帮助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幼儿介绍)

  9、师:我们一起想出了3中不同的分法,灰太狼心里的答案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展示课件)你们真能干,帮喜羊羊把答案都给找出来了,那灰太狼会说什么呢?(幼儿猜想)我们来听听灰太狼是不是这么说的?

  10、展示课件:(灰太狼:气死我了,又被你们答对了,喜羊羊,我还会再回来的。)

  四、尝试按要求把8朵花、4多花进行等分,巩固幼儿对等分的认识。

  1、师:灰太狼这一次又没能难倒喜羊羊,气得他直跳脚,心想,我一定要出一个更难的题目,就不信喜羊羊能答得出来。这次,他又得意洋洋的来到喜羊羊美食店,看!

  2、展示课件:(灰太狼:这次我要买8朵红花,4朵蓝花,这些花分给朋友,每个朋友的数量、颜色都要一样多,可以分给几个朋友呀?你要是想不出来,我就要吃掉你们羊村的3头羊)www.baby-edu.com 3、师:这回灰太狼又出了一道什么难题?(幼儿复述)8朵红花,4朵蓝花,朋友的数量、颜色要一样的,可以分给几个朋友呢?(幼儿发言)到底可以分给几个朋友呢?我们等会一起来试试。请一组上的朋友一起来试一试,记录在第二张记录表上。

  4、幼儿在音乐声中,进行操作。

  5、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分法呢?看看是不是每个朋友颜色、数量一样多,看看有没有不同的分法?

  6、师:我们来看看灰太狼心里的答案是不是这样子的呢?(播放课件)分给几个朋友?每人是几朵红花、几朵蓝花呢?

  7、师:你们把灰太狼出的难题又给解决了,这回,灰太狼会说什么呢?(幼儿猜测)我们来学学他说的话。(气死我了,又被你们答对了,喜羊羊,我还会再回来的。)

  五、按要求把8朵花、4多花进行等分,尝试摸索出等分的规律。

  1、师:灰太狼一连三次难不倒喜羊羊,这回他气极了,气得他一晚上都睡不着。他搅尽脑汁,想了一道绝顶的难题,想想这回一定要把喜羊羊给难倒。

  2、展示课件:(灰太狼:喜羊羊,我这次要买一篮子花。)

  3、展示篮子,提问:篮子里有哪些花?(4朵红花、4朵蓝花、8朵黄花)

  4、师:那刚才分花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们分的又好又快呢?谁有好办法,跟我们来分享一下。

  5、小结:先分少(多)的花,再分多(少)的花,我们就能分的又好又快。

  6、师:灰太狼这回买了一篮子花,又会想出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7、展示课件:(灰太狼:一篮子花分给我的朋友,每个朋友分的数量、颜色都要一样多,可以给几个朋友吃?要是想不出来,我就把你们赶出青青草原。)

  8、师:这回要分一篮子花,更多了,你们还愿意帮助喜羊羊吗?那等会我们一组小朋友一起合作,到大板来试试。

  9、幼儿小组合作分花。

  10、幼儿介绍。

  师:孩子们,你们各小组都分好了吗?哪组先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11、师:小朋友们找到了两种分法,我们来看看灰太狼心里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展示课件)分给几个朋友?几朵红花?几朵黄花?几朵蓝花?小朋友们真能干,把所有的难题都解决了,这回灰太狼可完蛋了。

  12、展示课件:(啊!我完蛋了,老婆要给我吃平底锅啦!)

  13、师:灰太狼回家后,红太狼会怎么对付他呢?(幼儿猜测)那红太狼到底会怎么对付灰太狼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4、展示课件:(灰太狼:老婆我回来了。红太狼:你真没用,连只羊都没有抓回来,还花了我这么多的钱!)

  六、红太郎留给灰太狼的难题

  灰太郎回去后,红太狼会怎么对付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瞧!(播放课件:灰太狼灰溜溜的回到了城堡,看见他老婆红太郎气呼呼的等在门口说“你这个没用的东西,连只羊都没抓回来,还花了我这么多钱。我也来出道题目:我要买8颗红糖、4颗蓝糖、4颗黄糖、8颗绿糖……”)

  七、延伸活动:

  师:我们帮助喜羊羊解决了这么多难题,不仅动了脑筋还帮助了别人,你们可真棒,表扬一下自己吧。现在请你把学到的本领去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活动反思

  给幼儿创设了一种喜羊羊开店的情景,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去思考。活动的环节比较清楚,各个环节之间是有层次,整个环节都围绕为喜羊羊开店遇到问题这一情景展开,幼儿对于这个情景也很喜欢,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来。目标的设定还是比较合理的。这个活动的重点就是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数学方法来解决喜羊羊开店时的一些困难,活动的重点领域是数学和健康。活动中尽量给幼儿更多的思考机会,让幼儿多说说,引导幼儿动脑思考解决的办法,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

大班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对幼儿的学习和经验的获得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生活中,大班幼儿接触过很多弹性玩具,并对弹性物品非常感兴趣,但对弹性的特征没有真正的了解,因此设计此次活动。在活动中,针对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们准备了弹性的玩具,以及弹性及非弹性物品让孩子们进行分类,幼儿通过玩一玩、试一试,说一说,在实践中主动感知弹性的特征,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不仅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还引起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发现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自主探究发现物体的弹性,理解弹性的特点,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喜欢探究、发现,积极表达交流,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知弹性的特点

  活动难点:用不同的.方法发现身边的弹性物品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活动前让幼儿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各种有弹性的物体,初步感知弹性这一科学现象,了解弹性的特点。2.物质准备:

  第一次操作材料:布娃娃、气球、弹簧玩具、皮球等。第二次操作材料:橡皮泥、海绵、手套、拉力器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自制弹簧玩具,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试一试、玩一玩弹性玩具,感知弹性玩具的特点。

  1.出示弹性玩具,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弹性玩具的特点。

  2.幼儿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分享,总结提升。

  问题:你玩了什么玩具,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秘密?

  在交流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分享、完整讲述,教师及时根据幼儿分享情况提升并小结:这些玩具在小朋友捏捏、拍拍、拉拉、吹吹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这些玩具我们一用力它就发生了变化,不用力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呢?

  引导幼儿讨论、总结出:篮球用力一拍就会跳起来;气球用力一吹会变大,拉力器和弹簧玩具用力拉会变长,不用力就弹回去跟原来一样……

  我们把有这种本领的玩具叫做弹性玩具。

  4.再次感知弹性玩具的特点

  三、探索比较并分类,进一步感知弹性,深化对弹性的认识。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幼儿进行操作探索并分类2.引导幼儿分享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说出:它们有没有弹性?为什么?

  四、联系生活,拓展认知,感受弹性物品带给我们的便利。

  提问:

  1.你身上有弹性的东西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

  2.生活中,你还看过玩过或用过什么有弹性的物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ppt)

  五、延伸活动:继续寻找身边或你发现的有弹性的东西与你的小伙伴和老师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

  在我们的生活中,弹性的现象、物品有很多,孩子们也对此司空见惯,但孩子们对弹性的特点去深究的很少。在《幼儿园教育指导制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亲历科学、体验科学,在活动中教师更多的去引导孩子自主实我发现,在玩中感知弹性的特点,激发幼儿的探究欲。

  在这个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过程有清晰、合理的设计,每个环节目标明确,环环相扣.在整个活动中数师运用了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动手操作、实匙,发现弹性玩具的秘密。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能为这个活动服务,如:第一环节的设计出示自剖弹簧玩具,微发幼儿探究的兴趣。第二环节引导孩子在玩中感受弹性玩具秘密,知道弹性的特点并能用不同的方法分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第三个环节迁移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吏多的了解了有弹性的物品。这三个环节以点到面、层层递进,拓展了孩子的经验。

  在活动中孩子们很感兴趣,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发展,知识上有了新的收获。

  通过反思,我觉得整个活动中有以下值得肯定的地方:

  1.活动过程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对于材料的提供也有一定的层次性.

  2.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后,引导幼儿自主然究实默,感知弹性的特点.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感兴趣的材料,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探索。

  在活动中不足的地方:

  1.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语言还需严谨。

  2.活动中在对物品进行有无弹性分类时,说到橡皮泥的弹性时,本想引起争议,我觉得这里教师可用夸张的表情语气,引起孩子们的争议,对于大班幼儿,可让他们对此进行讨论。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3

大班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