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5-02 08:04:4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圆形与三角形的分割与拼和的过程。

  2.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3.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对图形进行不同程度的分割。

  活动难点

  大胆的使用剪刀分割图形

  活动过程

  1(1)教师出示圆形,问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图形?(圆形)

  在你的桌子上找出和老师一样的图形举起来。

  (2)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用圆形给你们变个魔术。(老师用剪刀把圆形分成两个半圆)睁开眼睛看一看,老师把圆形变成什么样了?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变的吗?(教师示范剪的方法:先将圆形对折,然后沿着折线剪开)

  (3)试一试,把你的圆形也变一变吧。

  (4)把你剪开的图形再拼成圆形吧。

  2.三角形的分割方法同上。

  活动反思:

  上这节课之前我还在想我要不要帮小朋友把图形上的'线折好先,因为我怕他们圆形对折折不来,后来想想还是没有折,孩子们开始折的时候我就对着看,他们折的非常好不是我想象的,当他们剪出两个半圆的时候可开心了,我让他们在拼回去的时候,他们竟然发现了两个半圆快合到一起的时候像一个嘴巴。有人说又像剪刀。有时想想我们也太小看他们了其实有的事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人他们自己去想孩子的思维是无限的

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在动物本身的特点与动物所表演节目之间建立联系。

  2.夸张地表现动物的个性化动作和神态。

  准备

  海报一张,图意为山羊走钢丝、熊滚球、猴子骑车、狗跳圈。

  过程

  1.马戏团的海报。

  ――出示海报。马戏团节目马上开始了。这是节目单,你看看有哪些动物参加演出,分别表演什么?

  ――羊参加的是什么节目,为什么让羊走钢丝?

  ――羊是怎样走钢丝的?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描述,并运用动作进行表演。

  ――熊、猴子、狗分别表演什么节目?它们为什么可以表演这些节目?它们是怎么表演的`?你来试一试。

  2.马戏团预演。

  ――你想做什么动物?表演什么?

  ――请幼儿结伴商量节目,选择场地进行排练。

  ――请幼儿分组表演马戏团节目,表演前报幕,表演后致谢。教师和其他幼儿做观众。

  3.马戏团的新节目。

  ――根据幼儿的创新表现,教师提取新的节目,记录在海报上,作为新增的节目。

  ――马戏团光有动物是不行的,还有谁呢?下次再告诉大家。

  建议

  1.教师应注意动物本身特点与动物所表演节目之间的联系,如羊走钢丝,是因为山羊有较好的平衡能力。表演中可以引导幼儿表现出有惊无险的神情,熊滚球可表现出熊的可爱、憨厚,猴子、狗等的表演应该显出机灵和迅捷。

  2.建议小动物的节目为:猴子很灵活,可以学骑车:狗喜欢窜窜跳跳,可以跳圈;小松鼠平衡能力强,可以走钢丝;熊会站立起来,可以滚球走,等等。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6可以分成5和1,4和2,3和3,1和5,2和4,并知道它们合起来是6。

  2、培养幼儿归雷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6个小熊

  2、幼儿用具:(雪花片,吹塑圆片),作业单,铅笔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

  1、复习5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

  2、教学6的组成

  ⑴请幼儿观察小熊特征。

  ⑵请幼儿根据小熊特征分类。

  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分合,知道两队调换合起来是6。

  教师小结6的分解

  3、分圆形图片,练习6的`组成。

  ⑴教师提示幼儿象刚才分小熊站队那样分。

  ⑵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玩“捉迷藏”的游戏

  ⑴、请6名幼儿藏好,请几个站起来。

  ⑵、幼儿说出藏了几个,并引导说出6的分发。

  5、作业单

  6、小结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教学内容之一。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节奏感,我班幼儿也曾对打击乐器中的响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极大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其节奏感。

  动名活称:

  《看星星》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

  2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初步掌握节奏 音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乐器,初步掌握节奏音型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一间宽敞明亮配有钢琴的大教室知识经验:会唱看星星

  物质材料:

  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小龟和小猪头饰各一个,《看星星》打击乐谱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带上饰品:小朋友们,知道我们是谁吗

  幼儿:小猪和小龟

  老师:对啦,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月亮真圆,我们出来赏月

  喽。哇,好多星星啊

  小兔好奇的望着天上说:天上多少星星亮晶晶

  小狗看了看回答道:一,二,三,四,五,六数不清 小兔乐呵呵地望着天空说:一闪一闪好像小眼睛

  小狗说:我要问你明天天会晴?

  二,复习歌曲,熟悉旋律

  教师配合钢琴,带领幼儿熟悉已学歌曲《数星星》二遍 三, 引导小朋友们用身体打节奏

  1小朋友们跟老师随音乐用自己的小手打节奏

  2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身体其他部位打节奏

  3请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自己身体打节奏(用不同部位,拍手,跺脚,拍肩等

  四.引导幼儿用打击乐打节奏

  1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

  2全体幼儿由教师引导随钢琴练习打击乐

  五,全体根据指挥进行打击乐合奏

  1教师指挥,小朋友们集体进行乐器合奏

  2演奏完毕,教师点评

  3提醒小朋友带上微笑

  活动延伸:

  设置一个星星图画区角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一)欣赏图片,感受城市、乡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

  (二)通过辩论,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三)了解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差异,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活动准备

  城市图片与乡村图片各一;活动教具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各一。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看看是谁?(两只老鼠)一只老鼠住在城市里,所以我们叫它城市老鼠,一只老鼠住在乡村里,所以我们叫它乡村老鼠。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今天,他们要请我们到他们住的城市和乡村去看看呢!

  (二)欣赏城市与乡村的图片

  逐一出示城市的图片和乡村的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这两张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分段讲述故事,在辩论的形式中理解故事内容

  1、用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幼儿想象故事内容

  一天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住腻了现在的生活,它们想交换一下:城市老鼠到乡村去生活,乡村老鼠到城市去生活。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讲述故事第一段,幼儿讨论

  城市老鼠喜欢乡村的生活吗?为什么?(乡村虽然美丽,但它吃得住得都不习惯)

  3、讲述故事第二段,幼儿再次进行辩论

  (1)乡村老鼠喜欢哪里的生活吗?为什么?(城市里虽然住得舒服,但太不安全了)

  引导:乡下老鼠为什么紧紧拽着城里老鼠的胳膊?它怕什么?

  4、讨论:为什么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都想回到自己原来生活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他们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

  (三)通过分组辩论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

  你喜欢城市的生活还是乡村的生活?为什么?(请幼儿自己作选择,喜欢城市的小朋友为“城市队”,喜欢乡村的小朋友为“乡村队”)

  师小结:其实城市和乡村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之处,每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的时间长了,就会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就习惯了这个地方的生活了,这就要看我们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只要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那就能过得开心、舒服了,你们说对吗?

  (三)结束

  我们都住在xxx这个地方,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了,但是到底这里有什么好的地方吸引我们呢?

  逛逛我们的乡村,找找我们乡村美丽的地方吧!

  欣赏图片,感受城市、乡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通过辩论,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了解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差异,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大班教案 篇6

  随着悠扬、优美的《梁祝》音乐,宋老师领着孩子们欢快地来到活动室参观蝴蝶展出,只见孩子们二个一对,三个一组地自由观赏着千姿百态的蝴蝶标本和图片,一边还和好朋友讲述着有关蝴蝶的故事及自己的新发现。大约5分钟后,宋老师请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同时出示一幅蝴蝶挂图,引导孩子提问题,对一些有价值、但当时无法解决的、或是对同伴的回答不满意的问题,宋老师就在蝴蝶挂图上用记号笔做上相应的标记,等大家提问得差不多时,宋老师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寻求答案。于是,孩子们又高兴地进行了自由探索活动,有的看录像,有的操作电脑,有的听录音,有的看图书……每个孩子都在主动地获取新的信息,他们是那么认真、那么专注。宋老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大约10分钟时间,孩子们又集中交流自己获取的信息,共享成果。孩子们发言踊跃,介绍了有关蝴蝶的科学常识、趣闻轶事,信息之多、内容之广令听课老师啧啧称奇。最后,在优美的《梁祝》音乐声中,孩子们带着探索后又生成的新问题意犹未尽地离开了多功能活动室。

  这节科学活动给全体听课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课老师上得轻松,孩子学得愉快,探究问题主动,教学效果生动,情感体验成功。这次活动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老师有创新的意识,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敢于向陈旧的教学模式挑战,将新《纲要》理念真正落实于具体的行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动有效的活动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变”上:

  一、由教师变为幼儿发问

  虽说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但已经习惯了“师问”的孩子们,真要他们“自问”时竟然无话可说、无问题可言。而会提问远远胜过会答题,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发问,支持幼儿发问,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在《认识蝴蝶》活动中,教师就有意识地通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常识激励等途径,把提问的权利还给了孩子。

  1、情境创设,诱导幼儿发问

  学习资源是学习的原动力,孩子在学习资源刺激下,会形成情境问题。因此,教师要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孩子提供活动所需的材料、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如科学活动《认识蝴蝶》,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先搜集有关蝴蝶的图书、照片、挂图、录像、标本,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和丰富蝴蝶的知识经验,最后把一些主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制作成课件,录成音带等等。这样的准备工作繁琐而复杂,传统的教学准备是无法与之想提并论的。正式活动前,把搜集的资料布置成蝴蝶展。孩子们在参观的时候,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交流主动。小涵说:“蝴蝶真多呀!为什么它们长得这么漂亮?”宋老师及时引导:“小涵真会动脑筋,这个问题提得好,你再仔细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等一会儿一起问问大家。”得到老师的肯定,小涵高兴地点点头。琪琪和亮亮同时在观赏一只黑色花纹的蝴蝶,琪琪指着蝴蝶的嘴巴问亮亮:“你知道蝴蝶吃什么吗?”亮亮不假思索地说:“蝴蝶喜欢在花园里飞,它肯定喜欢吃花蜜。”……孩子们自由观赏、自由交流,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有关蝴蝶的问题生成了一个又一个。

  2、赏识鼓励,激发幼儿发问

  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是不可否认的,有的孩子信心十足、敢于表达、善于提问,有的孩子胆怯懦弱、沉默寡言、有疑不问。此时,教师就要用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语言、真诚的体态让孩子放心大胆地提问。如《认识蝴蝶》一课中,宋老师微笑着频频点头,“这个问题提得好”“你真会动脑筋”“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些赞扬的话给孩子提问的动力。在提问的过程中,孩子由于年龄小,受其语言能力的限制,往往会出现表述不清的现象。此时,教师就要做好孩子话中隐含的意思,灵活机动地帮助孩子整理归纳,为孩子的发问助一臂之力,提高提问的质量。这需要教师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及灵活机智的教育技能,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二、由教师告诉变为幼儿探知

  有位专家说过:听见的会忘记,看见的暂时记住了,只有亲身经历的才是自己的。因此,在获取问题的答案时,我们将以往的告诉式转变为现在的探知式,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注重幼儿的过程体验,在各种形式的互动中解决问题。

  1、幼儿与教师的互动

  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师生互动的前提,教师要注意营造轻松、温馨、激励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信任你、亲近你,愿意和你交流。如《认识蝴蝶》一课中,宋老师亲切的笑容、甜美的声音,以及鼓励的语言,都激起了孩子与老师互动的情感,特别是当宋老师说:“我很乐意帮助你们,如果你们能把老师问住了,说明你们的本领真大”时,孩子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围着她问这问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适宜的环境是新《纲要》中反复强调的,并将环境誉之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可见环境的创高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在环境的创设上要注意科学性、目的性、实用性,要能激发幼儿与之互动的愿望。如《认识蝴蝶》一课中,教师布置的蝴蝶展,有挂图、有图书、有标本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一下子让孩子进入了情境,激起了兴趣。还有现代化设备的投放,使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吸取了大量的信息。如“蝴蝶一生”的录像,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从中了解到卵——蚕——蛹——蝴蝶的生成变化过程,具体形象,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教师制作的高容量的电脑课件,设计了许多的按钮,随便点击一个就会出现生动的图像和与之相应的解说,孩子们玩得可高兴了。

  3、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同伴间的互动相比较而言要容易得多,但是要让孩子有目的、高质量地进行互动,教师就必须做个有心人,大胆地放手,为孩子提供互动的机会和条件。如《认识蝴蝶》一课中,孩子们在参观蝴蝶展时,情不自禁地和好朋友指指讲讲,时而低声说笑,时而激动争议,呈现出积极的互动氛围。再如,当教师在自己设计的大蝴蝶挂图上记录好孩子生成的有价值的、但一时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后,让孩子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寻找答案,这又一次给了幼儿自由探索、自由交流的机会。他们有的结对操作电脑,有的结对观看录像,还有的结对听录音、看图书等等。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不仅让孩子习得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孩子的社会性情感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例如:由于电脑数量有限,不能满足人手一台,有的孩子为了能拿到鼠标亲自操作,就必须学会协商、谦让等交往技能。

  三、由教师小结变为幼儿交流

  在传统教学中,一节课的结束部分,往往是教师将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总结,使孩子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春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而在探究式活动中,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不同,获取的知识、信息也不一样,教师小结这一环节完全可以由孩子来交流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了解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孩子大胆表述,发展语言;有利于扩充孩子的信息容量,共享成果;还有利于孩子体验成功,增强信心。如《认识蝴蝶》一课,当宋老师指着板面上的问题问:“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孩子们大声地、自豪地说:“找到了!”由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孩子们自己找到的,所以介绍起来头头是道。如“蝴蝶的大眼睛是由成千上万只小上眼睛组成的。”“蝴蝶不但要吃花蜜,还喜欢吃露水,有的蝴蝶还吃粪便呢!”“蝴蝶身上的漂亮花纹是为了躲避天敌的侵袭,保护自己。”“蝴蝶两对大翅膀上的粉末是它千千万万个小翅膀。”“蝴蝶有几万种。”……孩子们发言热烈,气氛活跃,把活动推向了高涨。此时,宋老师热情表扬了孩子们,同时话锋一转:“你到了这么多问题的答案,现在你们有新的问题吗?”宋老师的以问促问,又引出了背后的问题。小颖说:“我想知道蝴蝶标本是怎么做出来的?”宋老师高兴地说:“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这样吧,老师和你们一起回去想办法、找答案,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的答案是怎样的?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孩子们带着新的问题结束了本次活动,而新的探索却刚刚开始……

  我们已不可搞拒地步入了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今后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源泉,不会提问何谈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期,让孩子成为问题的主人,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如何在组织教学时,让孩子们感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欲望呢。《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们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水果店”“购买水果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水果店(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水果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2、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3、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泡沫垫20块。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水果店。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把幼儿园的许多水果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成贝贝水果店吧!”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水果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水果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水果,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水果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水果(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水果店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水果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1、教师:“水果店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水果(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水果店买喜欢的水果。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水果,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五、小结活动,表扬活动中积极动脑的幼儿。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体验陀螺转动的乐趣。

  2、用符号等方法记录探索过程和自己的发现。

  3、感知陀螺转动的不同现象,掌握自主制作陀螺的方法。

  活动重点:

  自主尝试用材料做陀螺。

  活动难点:

  探索发现怎样让制作的陀螺转的快且时间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直接出示陀螺范例,启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联想

  师:说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来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这些转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出示陀螺,引出话题。

  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转动现象,这些转动有的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比如陀螺玩具、故事磁带、游乐园大转盘等。

  2、你们看这是什么?陀螺它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至今已有4千年的历史了呢!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真棒啊!你们知道陀螺怎样玩吗?是不是要转动?你见过的陀螺是什么样子的?

  二、展开:自主探索,制作会转动的陀螺。

  1、提供幼儿制作陀螺的材料,鼓励幼儿尝试制作。

  指导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特殊材料,请你尝试做一个陀螺(制作过程中注意使用工具材料的安全),并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怎样做才能让你做的陀螺转起来?

  注意观察陀螺的轴应该在什么位置?并把它记录下来。

  2、幼儿自主尝试制作陀螺,教师巡视,引导幼儿做好记录。

  3、幼儿转动自己制作的陀螺。

  4、提问:你是怎样做的,你发现了什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棉签应插在圆形萝卜切片的中心点,陀螺才转的稳)

  三、动手试验,自主探索。

  1、再次制作不同形状的陀螺,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不同的现象并记录、交流。

  怎样做才能让你的陀螺转的更稳?陀螺的轴应该在什么位置?你们动手试验吧!一定要做好观察记录!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把棉签插在中心位置的陀螺比较容易转。

  3、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牙签在陀螺上的位置一样。

  师:

  辅助性问题:

  (1)圆形萝卜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三角形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么位置?

  (2)牙签插在萝卜片的中心和插在萝卜片的旁边做出来的两个陀螺在转动时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牙签插在萝卜片上的位置有关系。

  5、玩陀螺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陀螺,玩陀螺前老师要提几个问题。

  (1)陀螺转动时,从上方看是什么样子的?

  (2)陀螺快速旋转后表面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3)陀螺快速旋转后它的外形发生了什么变化?

  (4)在玻璃板、木板、毛巾上面,哪一种转的更快,时间更长一些?我们可以猜测一下,马上得到验证。

  我们大家一齐带着问题去玩陀螺,老师还在桌子上准备了毛巾、玻璃板、木板,你再上面转一转陀螺,观察一下在什么上面转的时间更长,速度更快。准备!玩陀螺的时候要注意观察。

  6、教师总结要素,帮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1)接触面不同,旋转速度不同。

  在玻璃板上转的时间更长,更快,更稳。陀螺接触的材料不同,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所以转动速度也不同。

  (2)陀螺快速旋转后表面颜色发生了变化。

  (3)陀螺旋转后,原本棱角分明的外形看上去呈圆形。

  7、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师:我们玩过了会转动的陀螺,也知道了关于陀螺的一些知识。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好的)。你想用什么材料制作陀螺?(纸板、塑料片、木头、铁片、橡皮泥、瓶盖、)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制作一支简易的陀螺,并让它转动起来。

  四、转动比赛,发现问题

  问题:怎样转的快,并且转的时间长。用水彩笔在萝卜片边缘上画一个红色圆点,作为记号。

  1、师:大家都选择了形状一样的陀螺来参加比赛,现在请你找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做的陀螺转得稳。

  2、幼儿找同伴进行比赛,教师观察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转得稳(或不稳)?

  3、师:现在你们陀螺上的棉签都插在萝卜片的中心,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稳,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转得不稳呢?

  (帮助幼儿发现有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的上方,有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的下方,大家在转动陀螺时用力方法也不一样。)

  辅助性问题:

  (1)看看比赛的两个小朋友的陀螺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中间,塑料片离桌面远:一个小朋友的陀螺的萝卜片插在牙签下方,离桌面近。)

  (2)为什么同样一个陀螺有时转得稳,有时转得不稳呢?

  4、教师总结要素:原来陀螺的转动和萝卜片在牙签上的位置有关系,也和转动的方法有关系。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在做陀螺、玩陀螺时发现了这么多关于陀螺转动的秘密。这里还有水彩笔和彩色纸片,我们给陀螺画上彩色之后,转动起来有什么变化吗?有什么办法让这些陀螺转得更稳呢?我们可以到活动区去探索,相信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基础上,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并根据歌词大胆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2、体验接纳与被接纳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熟悉歌曲旋律基础上,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并根据歌词大胆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难点:能按节奏填充歌词并根据动物的不同心理活动创造性的表现歌词。

  活动准备:

  形象歌谱一张、兔子、大灰狼头饰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伴奏磁带、森林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听基本旋律跟教师一起律动进活动室。

  提示语:今天老师带你们一切去森林里去玩。

  二、熟悉旋律,填充歌词,学唱歌曲。

  1、谈话引出歌词内容:

  (1)、以游戏口吻引出:森林里有一只孤独的`大灰狼,它想找朋友和它一起玩,最后它找到了兔子,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以前兔子和狼是敌人呀,请你想想看狼会怎么说?兔子又会怎么说呢?(幼儿自由猜想)

  (2)、听录音对话一遍,提问:你听到狼和兔子说了什么?(幼儿学习歌词)

  2、熟悉旋律,学习按节奏填充歌词。

  (1)、初步熟悉曲调,介绍歌名。

  A、提示语:兔子听了狼说的话不高兴,狼就唱了起来,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听录音演唱一遍)

  B、提示语:老师把兔子和狼讲的话编成了一首歌,叫《对面的兔子看过来》。

  (2)、看图填充歌词,学唱歌曲。

  A、出示节奏图,教师介绍节奏一遍。

  提示语:现在我们把狼和兔子的对话加进去(边说歌词并讲解形象图片帮助幼儿记忆)

  B、师生按节奏念歌词一遍。

  3、看图学唱歌曲若干遍。

  三、创编动作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1、逐句讲解请幼儿根据歌词形象创编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并表演。

  2、幼儿整体创编表演若干遍,教师讲评。

  3、幼儿分角色表演,体验接纳和被接纳的快乐。

  (1)、大灰狼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他们原来是敌人,兔子对大灰狼的要求是怎样想的呢?

  (2)、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兔子,唱完狼去兔子面前请求兔子的原谅。

  (3)、幼儿分角色表演若干遍,体验接纳别人的快乐。

  4、用英语填充部分歌词演唱一遍。

  四、边唱歌曲边出活动室。

  提示语:狼和兔子终于成了好朋友,狼太高兴了,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把身边的事物美好化,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幼儿通过学习歌曲及对歌词的理解,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加强交往能力,使同伴与同伴之间更好的相处。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12-25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5

大班教案12-26

大班教案(经典)08-28

大班教案(精选)08-28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精选)大班教案08-27

(经典)大班教案08-16

【精选】大班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