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教案

时间:2024-04-28 10:15:29 教案 我要投稿

圆柱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柱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柱的认识教案

圆柱的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体的特征和圆柱体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若干个圆柱实物,其中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包装纸的圆柱体。

  2、学生准备若干个圆柱体实物。剪下书第127页的图形,胶水。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

  2、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1、(1)请学生口答长方形的面积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c=πd c=2πr

  (2)口答:

  ①一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周长是多少?

  ②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多少?

  2、(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教师出示准备的圆柱体,请学生回答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立体图一样吗?如果让你给这个圆柱设计包装纸,你知道需要多少包装纸吗?

  1、学生口答

  2、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探索

  1、圆柱的认识

  2、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3、练习

  4、圆柱的侧面积计算:

  (1)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2)推导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充分感知,然后说一说自己对圆柱的认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

  底面 2个平面 完全相同 圆

  圆柱

  侧面 1个 曲面

  3、教师指着实物说明,圆柱的上下两面叫做圆柱的底面,然后请学生观察,猜一猜这两个底面大小怎样?

  4、让用学生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然后提问:

  这是一个什么的面?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教师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

  7、(1)口答,练习一第1题

  (2)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

  8、教师拿出一个有包装纸的圆柱体,教师示范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然后贴在黑板上。

  9、提问:你发现展开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1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跟圆柱有什么关系?

  长方体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11、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果圆的周长设有直接告诉我们怎么办?

  1、学生仔细观察,用手去摸一摸。

  2、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

  4、学生回答

  5、学生演示教师准备好的两个底面

  6、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说说自己对这两个面的感觉。

  7、请学生再次看一看,摸一摸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同桌互相说一说底面、侧面各有什么特点?

  8、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圆柱上画出一条高。

  9、学生动手操作

  10、学生讨论

  11、学生汇报

  12、求出圆的周长

  c=πd或c=2πr

  5、教学例1

  6、解决问题

  12、教学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5厘米,高是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13、学生完成解决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完成书本第4页,练一练第2题。

  2、完成书本第4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练习反馈:

  四、作业

  课内作业:练习一第2题

  回家作业:1、练习一第3题

  2、任取一个圆柱体实物,测量有关数据,计算出它的侧面积。

圆柱的认识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2页的例1、2和“做一做”,练习2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使学生懂得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理解展开图(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

  3、使学生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

  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展开图(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

  教学关键:

  利用学具充分演示,使学生自主感悟。

  教具准备:

  圆柱实物,侧面展开教具,长方形小旗等。

  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呈现课本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

  问:你见过这些形状的物体吗?这类物体的名称叫什么?

  2、揭示并板书课题。(圆柱体)

  3、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

  (电池、柱子、水杯等)

  探索新知1、教学例1.

  (1)观察圆柱体实物。

  问:圆柱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a、看一看,摸一摸。

  b、教师介绍:底面、侧面、高。

  c、利用实物指出底面、侧面、高。

  (2)观察立体图形。

  a、教师现场作画。

  b、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的底面、侧面、高,教师板书注明。

  (3)圆柱的特征。

  问:圆柱有什么特征?

  (学生观察、讨论、汇报、总结)

  (4)演示学具。

  a、猜一猜,转动长方形小旗后,会是什么形状?

  b、学生演示学具。

  c、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学演示的结果和你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2、教学例2.

  (1)猜一猜,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

  (2)教具演示。

  a、侧面剪开,展开成长方形。

  b、把长方形围起来,形成圆柱。

  (3)说一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学生再操作、观察、讨论、汇报、总结)

  3、“做一做”。

  完成课本第11、12页的“做一做”。

  4、课堂小结。

  结合教具、学具说一说对圆柱的认识。

  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2的第1~4题。

  第1题。

  (1)指出圆柱,同座交流。

  (2)全班交流,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物体?

  第2题。

  (1)判断哪些是圆柱。

  (2)说想法。

  第3题。

  (1)观察图形,想象能折成什么形状的物体。

  (2)折一折。

  第4题。

  (1)想一想,猜一猜。

  (2)互相交流。

  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练习。

  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教案3

  设计思路:

  新《纲要》中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学习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的设想来源于幼儿的兴趣,为了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会滚动的的废旧物品以及一圆硬币。同时,根据本班幼儿喜欢探索及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看电脑课件为主线以动手操作为探索过程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观看及尝试操作各种物体中认识圆形、球体、圆柱体,感知圆形、球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2、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3、发展幼儿空间概念想象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认识球体与圆柱体》。

  2、学具:每人一只球、五个一元的硬币、一只篮子、一张有圆形或球体或圆柱体的图片。各类废旧报纸、毛线等。

  3、座位安排:两个半圆形、每人一只垫子,席地而座。

  4、三处有圆形、球体、圆柱体娃娃的标志。

  活动重点: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活动难点:

  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活动方法:

  引导法、操作法、观察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组织教学。

  二、边看边玩,引导探究。(区分圆形与球体)

  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2、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3、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4、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5、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6、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三、自主尝试,认识区分。(区分球体与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

  2、球体和圆柱体比赛滚。(比滚)

  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

  B、讲讲为什么?

  3、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比叠高)

  A、请小朋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朋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吗?

  B、为什么?

  4、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5、小结:象球这种每个面都是圆形的,可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往很多方向滚,但不可以叠起来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象几个硬币叠起来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可以向前向后滚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四、参与游戏,巩固练习。

  “奇妙的箱子”。让幼儿逐个摸出箱中的物体,摸出后按圆形、球体、圆柱体分类。

  五、活动小结,拓展延伸。

  说说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球体和圆柱体?

  六、课后完成,亲子活动

  1、开展一次家庭球赛。

  2、将家里的卫生纸叠一叠,看看能叠几个,明天与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很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取有关球体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活动上述目标。

  从设计这次活动,到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科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

  课后通过反思,我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利用准备的材料探索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办法来区别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直接让幼儿用滚、看、摸的办法来区别。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养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

  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

  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准备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别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准备了小的乒乓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及时的提醒幼儿。

  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过于急噪。

  5、我发现部分幼儿参与活动不够积极,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造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

  在幼儿经历了探索、发现→感知、体验→发展的全过程中,作为教师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角色定位应是组织者、点拔者,我们更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发现,充分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圆柱的认识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并比较二者的不同。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在做做玩玩中幼儿巩固所学。

  教学准备:

  1、卡纸制作的圆形一个;大小形状不一的球体若干,圆柱体1个,薯片盒一个;

  3、测量圆柱体两头大小的长条纸、笔1支;

  5、报纸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新课教学导入:

  1、和客人老师问好。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不仅来了那么多的客人老师,还请来了很多的神秘的小客人,这位小客人有点害羞,请全体幼儿闭上眼睛,老师将一圆球放入个别幼儿手中触摸,告诉幼儿:“把它的名字记在心里,待会告诉老师。”(把圆球藏起来)。

  3、请小朋友睁开眼睛,触摸过的幼儿说出立体的名称。我们一起叫出它的名字,把它请出来吧。(球)

  4、请出圆形卡片、皮球,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两个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幼儿:都是圆的)

  5、教师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球和圆纸片,转动圆纸片和球,请幼儿再来说一说区别(圆形有时是一条线,扁扁的,皮球怎么看都是圆的,圆鼓鼓的)

  6、请幼儿坐着从各个方向推球,请幼儿说一说球会怎么样。教师总结: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的形体叫球体。

  7、小朋友们见过哪些东西是球体的呢?

  8、教师出示弹珠、皮球,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总结:不管颜色、大小是不是一样,只要是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的形体都叫球体。

  (二)引出圆柱体

  1、小朋友刚学会了本领,真不错,现在又有一个小家伙闪亮登场了(出示薯片盒),请小朋友看一下它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形体?请幼儿观察圆柱体外形特征,师一边依序触摸各个平面,一面请幼儿说说在圆柱体上有哪些平面图形?

  2、教师出示自制圆柱体,将圆柱体的纸筒剪开,请幼儿观察圆柱体到底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幼儿:(上下有两个圆形面、一个长方形的面)。

  3、请3位小朋友拿出长纸条、笔和形体宝宝按照老师的要求测一测,看又有什么发现。(请幼儿测一测看圆柱体上下是否一样粗,两个圆之间的距离这么样?)教师总结:上下两个圆,两头一样粗的形体是圆柱体

  4、小朋友,你们见过圆柱体吗?什么东西像圆柱体?

  5、刚刚我们了解了哪两位形体好朋友?答(球体和有圆柱体),请这两位形体小朋友做游戏,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出示球体圆柱体,请幼儿观察、滚一滚、叠一叠来进行搭积木,看看会怎么样?(打不起来)

  6、出示圆柱体让幼儿搭积木,看看会是什么效果?(能打起来)教师总结:球体可一向任意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相反的方向滚动,圆柱体可以叠起来,球体不能。

  (三)1、出示长方形,小朋友,现在老师要变魔术了,睁大小眼睛哦。把长方形卷成圆柱体。哈哈!老师把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小朋友想当魔术师吗?那我们一起来用用我们神奇的手吧!

  2、每人一份报纸,制作球体和圆柱体。

  3、对幼儿的作品进行鼓励、评析。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找找在生活中有没有像球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好吗?

圆柱的认识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圆柱和球,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析这两种图形.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圆柱和球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球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牙膏盒、魔方)学生说出是什么形状的.

  师:今天我们继续认识新的图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圆柱.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实物:罐头桶、笛子,学生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老师贴图板书:圆柱.

  (2)认识特征.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圆柱指给旁边的同学看,然后观察、操作,找出圆柱的特点,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最后在全班汇报.

  师:你发现圆柱有什么特点?(上下两个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把圆柱放倒,它可以滚动.)

  (3)举例.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的?

  学生举例.

  为什么超市里的大家宝薯片要立着放?(避免滚动)

  2.认识球.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实物:篮球、皮球、乒乓球,学生说出它们的形状.(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是圆形,老师要注意纠正,贴图板书:球).

  (2)认识特征: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球举给老师看,然后看一看、摸一摸,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球有什么特点?然后全班交流.

  师:球上有平平的面吗?你把它放在桌上或地上,它会怎么样?(滚动)

  (3)举例.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球状的?

  学生举例.

  3.区分圆柱和球.

  师:圆柱和球有什么不同?(圆柱上面有平平的面、球面上没有,圆柱只有放倒才会滚动,球能向四周任一方向滚动)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做一做(图片“做一做2”)

  2.出示图片“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3.给图形分类.

  学生以组为单位给图形分类,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学具颜色不同,学过的四种形状都有,可以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形状分)

  4.摸图形(辨认四种图形)

  (1)请一名同学到盒子里摸老师指定的图形,其他同学判断他摸得对不对.

  (2)小组进行摸图形游戏.

  5.捏图形.

  学生可以用橡皮泥任意捏出一种学过的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然后在全班进行展示,告诉大家捏的是什么形状,由同学们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一起认识了什么图形?圆柱和球有什么特点?(带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搭积木

  探究活动

  搭积木

  游戏目的

  1.通过学生接触不同形状的积木,熟悉各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有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等形状的积木.

  游戏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副积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积木,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桥、房子等).

  3.将各小组的作品摆在一起,由各小组推举的一名学生讲解自己组摆的是什么事物,用了那些形状的积木,并一一指出来.

  4.全体学生评判出最优作品.

  捏图形

  游戏目的

  通过捏图形使学生切实地了解各图形的特征.

  游戏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盒橡皮泥.

  游戏过程

  1.每人用橡皮泥捏3个图形,一个正方体,一个一般的长方体,一个特殊的长方体,一个球,一个圆柱.

  2.每个小组评出一个优秀作品参加全班的评选.

  3.全班评出一、二、三等奖.

圆柱的认识教案6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创设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质疑内化的过程中认识圆柱的特征,自主完成对圆柱知识的建构。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材学情分析:

  圆柱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的相关基础知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虽然圆柱与已经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但长方体、正方体是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而圆柱则是由曲面围成的几何形体,这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是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教育生态理论,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类比迁移、合作交流等原生态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自主去感受,去发现、不断提高课堂生态水平。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不断的观察与操作、猜想与验证、合作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空间观念,构建生态课堂。

  3、在师生互动中不断增强合作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重点难点:

  1、在活动中发现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形成空间观念是本课的重点。

  2、理解曲面和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推导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实物图,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说一说下面物体的面都有什么特点?

  2、在这些形体中,哪些我们已经认识,并且知道它们的特征了?

  3、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体,简称圆柱(板书课题)。突出两个圆柱图。

  4、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设计意图:生活的是生态的。首先通过展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态情境,在分类中自然地引入课题,然后举例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使学生初步感受圆柱的特征,最后通过对实物的辨析,强化对圆柱体的认识,使课堂自然、真实、生动。】

  二、教学圆柱的特征:

  1、观察这些圆柱,想一想,圆柱有几个面?它的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汇报。

  师:除了上下两个圆面之外,圆柱还有其他的面吗?请摸一摸圆柱上下两个面,再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平面,周围的这个面是弯曲的面,叫曲面。

  ②、那么,圆柱一共有几个面?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圆柱平面图

  教师:圆柱上下2个平面叫圆柱的底面,圆柱的底面是2个什么形?(板)

  圆柱周围的这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板)。

  请同学们看平面图,圆柱的2个底面是圆形,根据美术上的透视原理应画成椭圆,其中看不见的部分要画成虚线。

  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圆柱,你还有什么发现?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它的2个底面怎样?)圆柱的底面是不是相等呢?有没有方法验证呢?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积极有效地思考,依赖于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能够解决问题的学习生态资源。学生发现圆柱两个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对圆柱的生活感受,而当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学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自己的发现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兴奋的行为状态,就更容易参与到下面的问题解决中去。】

  2、我们发现了圆柱的相同点,那么点击出示问题,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它们有粗有细,有长有短。

  师:圆柱的粗细由什么决定?底面越大圆柱就越粗,底面越小圆柱就越细。

  师:圆柱的高矮由什么决定?圆柱的高是从哪儿到哪儿?从上底面到下底面的都是高吗?高要怎样?和什么垂直呢?

  师:和两个底面垂直的线段长度是2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圆柱2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在黑板的图上标明高)

  师:如果老师把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你能找出一条高吗?(师生演示)老师斜着划一下,这个是圆柱的高吗?

  想一想,圆柱有多少条高?它们的长度怎样?

  【设计意图:圆柱高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中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突破了以往只教学圆柱侧面高的教学定势,从内外两方面帮助学生认识高、画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小结,现在你头脑中圆柱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三、教学圆柱的侧面积:

  1、一个长方形沿一条直线旋转,会形成什么图形呢?

  圆柱在木板上滚过的轨迹是什么形状?

  我们沿圆柱的一条高把侧面剪开,压平,会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如何求?(板书:面积=长×宽)。

  那么,点击出示讨论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分别与圆柱的什么有关?请在小组中讨论。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

  教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生一道演示、板书。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转化过程。

  要想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应该知道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化曲为直,帮助学生发现圆柱的侧面积】

  2、点击、;你能把这张纸做成什么样?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圆柱的哪些特点?你还学会了什么呢?我们是怎样指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的?

  教师: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直接计算侧面积比较困难,我们把它沿高剪开、拉平,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就能很容易地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化曲为直的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数学问题,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巩固练习:

  教师:下面我来考一考大家

  1、在生活中,圆柱的高会有不同的称呼,你知道吗?

  2、下面哪些物体是圆柱?

  3、判断对错。

  4、为这个易拉罐设计一个包装纸。

圆柱的认识教案7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 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 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用各种圆柱体制成的机器人一个。胡萝卜、粉笔 、小刀、磁带、录音机

  2. 操作学具: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浆糊。

  ①长方形纸8张、水笔8盒

  ②废卫生纸筒8个、各色腊光纸若干

  ③吸管一篮、薯片筒若干

  ④各种空心小形体、铁丝

  3. 环境创设:

  ① 体育角,内放高跷、圆柱状沙袋、棍、易拉罐、滚筒、金箍棒等]

  ② 自制玩具角,陈设会叫的陀螺、望远镜、万花筒、柱状风铃等

  ③ 实物角,内置电池、果汁罐、卷糖、球、椎状物体、花瓶、废旧蛋糕盒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机器人柱柱激发幼儿参观圆柱世界的兴致。

  1. 介绍机器人引题: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柱柱。柱柱想请小朋友到柱柱世界宫玩,你们想去吗?

  2. 听音乐开火车带领幼儿到柱柱世界。

  二、通过反复尝试初步认识圆柱体,引导幼儿体验圆柱世界的秘密。

  1. 玩一玩、想一想--

  引导幼儿第一次游戏尝试,知道圆柱体的名称。

  ① 让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自由感知圆柱世界的丰富。

  ② 启发提问:

  A、你玩的是什么?它象什么形状?

  B、你还发现了圆柱世界的什么秘密?

  ③ 鼓励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经验,重点能说出它象什么形状?

  ④ 以机器人口吻小结--柱柱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象柱子一样,这种形体就叫圆柱体。

  2. 量一量,说一说-- 引导幼儿第二次测量尝试,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① 启发尝试:

  A、你发现圆柱体是什么样的?它跟圆形一样吗?

  B、请你再玩一玩,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

  C、每个圆柱体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觉?请你用绳子或尺子量一量好吗

  ②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

  ③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④ 小结:圆柱体的两端是两个一样大的圆形,中间部分一样粗,放倒了还会滚动。

  三、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巩固认识圆柱体,提高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辨别能力。

  [page_break]

  1. 叠一叠,变一变-- 让幼儿在比较尝试中 加深对圆柱体的印象。

  ① 启发提问:

  A、你知道硬币是什么形状的?

  B、你能不能用许多硬币变一个圆柱体?

  ② 幼儿操作,思考:你是怎么变的?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象什么?

  ③ 小结: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象圆柱体。

  2. 找一找,削一削--

  幼儿在寻找相似与不似中加深对圆柱体的理解。

  ① 以柱柱口吻夸奖操作认真的.幼儿,并寻求帮助:你能不能帮我把象圆柱体的东西找出来?

  ② 引导幼儿观察陈列柜内实物,分辨相似与 不似圆柱体的东西,并说出原因。

  ③ 提出疑问:怎样使胡萝卜变得象圆柱体?

  ④ 教师操作:用削刀将胡萝卜削掉,中间部分削去外皮,变成一样粗细。

  四、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圆柱体,开拓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迁移发散能力。

  想一想,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见到、用到的东西有哪些象圆柱体?

  五、通过分组小制作延伸幼儿对圆柱世界的想象创造能力。

  1. 制作望远镜--在长方形卡纸上先涂上花纹,再粘制两个一样大的圆柱体,并用胶水固定。

  2. 花链数字玩具--在许多形状中寻找圆柱体的小纸链,并串到弯好的铁丝上,变成花链玩具。

  3. 纸筒小动物--利用废卫生纸筒,卷上色纸,粘贴眼睛、嘴巴、耳朵等制作小兔、小鸟、螃蟹等小动物。

  插吸管--把吸管有规律地插入纸杯,并调整吸管两边长度,变出各种形态东西。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圆柱的认识教案8

  目标:

  1、帮助幼儿巩固走线,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圆柱体。

  准备:cd,圆柱体积木

  过程:

  1、走线

  1)、幼儿倾听音乐,请男女小朋友分批走线。

  2)、教师从旁提醒幼儿注意重点,双手张开,脚尖顶脚跟,目视前方。

  2、摸一摸

  1)、幼儿人手一个圆柱体积木,问:这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

  2)、幼儿左手拿圆柱体积木,右手食指中指摸一摸。问:积木有几个底?是什么形状的?

  3)、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积木的底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3、找一找

  请小朋友找找看,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的?

  固体胶,灯管小鼓…

  4、总结

  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形的,像根柱子。

  5、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看,家里有什么东西是像圆柱体的,第二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

  反思:让小朋友认识圆柱体,先要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是立体图形的,与平面的'圆形是有区别的。然后通过摸让幼儿知道圆柱体的的组成,初步了解圆柱体,有上下两个圆形底面,像根柱子,能站起来的,让小朋友只是看着这个积木,小朋友会感觉枯燥,让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像圆柱体,很好的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加深了小朋友对圆柱体的认识。

圆柱的认识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通过观察和操作,明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明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具:

  1.圆柱体三个(侧面围好)、剪刀一把、长方形小旗一个、三角形小旗一个、正方形卡纸一张。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平面图形可以围成立体图形,那么,同学们

  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立体图形?(指名答)

  二、复习旧知

  (PPT2)

  师:观察这两个平面图形,你知道它们分别能围成哪种立体图形吗?(指名答)

  三、学习新知

  1.(PPT3)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名答)

  师:我们从实物中可以抽象出立体图形,像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立体图形。

  2.(PPT4)

  师:齐读课题--(生)圆柱的认识。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小圆柱体,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它与我们之前认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同桌再互相说一说圆柱体是由哪几部分围成的,分别有什么特征。

  (师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3. 师:交流的怎么样?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个圆柱体,你可以拿这个向同学们分享你的收获,谁愿意试一试?(同桌两个人一起台前汇报交流成果,师相机指导,板书)

  师板书

  底面 两个,圆形,大小一样

  面:

  侧面 一个,曲面

  高:无数条

  (PPT5、PPT6)(PPT播放,明确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定义)

  4.(PPT7)随堂练习

  师:我们对圆柱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请你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在下面的( )里画“√”(指名答)

  师:大家同意他的答案吗?

  5.(PPT8)动手操作,快速旋转长方形,形成圆柱。

  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奖励你们玩一个小游戏怎么样?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学具,像这样快速转动,旋转出来的会是什么形状呢?动手操作,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师:快速旋转长方形,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答,点PPT,全班齐读:围绕长方形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

  师:(边操作,边讲解)我以这个长方形的宽为轴快速旋转,形成了一个--(生)圆柱,那么,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是什么?(指名答)

  6.(PPT9)随堂练习

  师:考考你,转动长方形ABCD,生成右面的两个圆柱。说说它们分别是以长方形的哪条边为轴旋转而成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是多少。(指名答)

  7.(PPT10)动手操作,快速旋转三角形,形成圆锥。

  师:(师拿长方形教具演示)快速旋转长方形可以形成圆柱(师拿三角形教具)如果快速旋转三角形,我们又会看到什么呢?动手操作,告诉我答案。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齐答,点PPT,齐读:围绕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锥。)

  师:学完圆柱我们就会学习圆锥,它是以圆柱为基础的,到时我们会详细了解。

  8.(PPT1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为你们点个赞!

  师:(师手拿教具)我们已经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立体图形,那你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吗?(指名答,相机引导,可不可以是不规则图形呢?)

  9. (PPT12)随堂练习

  师:(拿学具边操作边讲解)我们可以沿着圆柱的的高剪,就是一个长方形;可以沿着一条斜线剪,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沿着一条曲线剪,形成一个不规则图形。(点PPT)师读:3个图形都是沿着圆柱侧面上一条线展开的。接下来,我们就研究沿圆柱的高剪开的侧面图。

  10.(PPT13--29)详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师:同学们认真看。(师点PPT从13-18)

  师:(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两个底面是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独立思考一分钟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小组长稍后汇报。(指名答: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师:(两名同学回答后)其他同学都同意他们的观点吗?好,下面我们仔细看一看,结果是不是如他们所说呢?(师点PPT从19-29)

  师:完全正确。长方形的长等于--(生)圆柱底面的周长。

  长方形的宽等于--(生)圆柱的高。

  师:其实老师刚才的操作也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用滚动法求什么?(预设,生:圆的周长)

  师:(师动手操作,剪开手中教具)我们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得到了一个长方形。如果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就等于什么呢?(全班齐答)

  11.(PPT30)随堂练习(下面哪个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

  师:真好,为你们点个赞!(师点PPT30)再来考考你们,下面哪个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说说你的理由(指名答)

  师:大家同意他的答案吗?

  12. (PPT31)随堂练习(动笔练习)

  师:我们来看一道实际问题:(指名读题: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侧面贴着商标纸,圆柱底面半径是5cm,高是20cm。这张商标纸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动笔计算,两分钟后告诉我答案。(指名答,分析解题过程)

  13. (PPT32)随堂练习(如图,切完后的截面或剪完后

  展开的侧面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师:(点PPT32)小精灵又来考我们了,这次,她带来了什么题目呢?全班读题后全班齐答。

  14.(PPT33--39)小组比赛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认识”,对此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同学们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那我们来场竞赛好不好?比赛题型分三种:基础巩固、提升培优和思维创新,每种题型所占的分值都不同,答对加分,答错要扣分。我们的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要求小组4名同学全部举手才有答题机会。三种题型一共6道题,要积极踊跃啊!

  15. 师:今天的冠军组是--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的都非常好,令我欣慰,你们真棒!(点PPT40)

  四、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认识”,对圆柱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五、教师小结:

  认识了圆柱,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课后可以探讨一下。学无止境,数学知识充满奥秘,愿你们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汲取更多的营养。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圆柱体

  底面 两个,圆形,大小一样

  面:

  侧面 一个,曲面

  高:无数条

圆柱的认识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2、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物体若干,篓子两个。

  2、圆柱体和球体的物品每名幼儿一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探索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1、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这里有什么?它们中哪些东西能滚动,哪些东西不能滚动?请小朋友玩一玩,试一试,把能滚动的东西和不能滚动的东西分开,各放一个篓子。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分类情况。

  观察教师出示的物体。

  玩一玩教师出示的.物体。

  通过观察和玩一玩,让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二、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1、教师:这些能滚动的物品都是哪些东西?它们的形状一样吗?请你把一样的放一起。

  2、请个别幼儿把能滚动的物体按形状进行分类,把球体和圆柱体分开。

  3、教师分别出示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我们就叫它球体。上下一样粗,两头都是圆形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4、滚一滚

  (1)教师:球体和圆柱体都会滚,它们滚起来一样吗?

  (2)幼儿人手一个球体和圆柱体进行滚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方向滚动球体和圆柱体,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

  (3)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4)师生共同小结: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不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回答教师提问。

  把一样的放在一起。

  把球体和圆柱体分类。

  幼儿回答。

  回答教师提问。

  操作,发现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交流。

  通过提问、比较、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让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让幼儿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三、分组活动

  1、引导幼儿将收集的物品分类。

  2、尝试用揉、捏、团、搓、压等方法塑造球体和圆柱体,发展泥塑能力。

  分类。

  操作。

  通过让幼儿自己制作,充分的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圆柱的认识教案11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带商标纸的茶叶桶、剪刀、小黑板或课件。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

  教学设计:

  一、 情景导入

  1、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物品,你们看——(课件出示),你能说出哪些物体的的形状是圆柱?(指名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形状是圆柱的物体?(指名说)

  二、 探究体验

  1、 认识圆柱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形状的物体,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它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

  (1) 学生观察,并用手摸表面。

  (2) 集体交流。(指名说)(教师随机介绍并板书: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还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3) 通过刚才的仔细观察,动手实践,同学们都有所发现,下面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课件出示)这就是圆柱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注意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把关键词重读出来,能做到吗?(齐读一遍)

  (4) 师介绍:圆柱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大家想一想:圆柱有多少条高?(无数条)

  2、 圆柱的侧面积。

  (1)(出示)师:这是一个(圆柱)形状的茶叶桶,谁能给大家指出这个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指名到前面来指)

  (2)那大家猜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个茶叶桶的`商标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展开后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指名说)

  (3)那大家猜想的对不对呢?下面就请大家睁大眼睛,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教师操作,学生观察)什么形状?(一起说)

  师:对,我们把这个圆柱形茶叶桶的商标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得到了一个(长方形),也就是说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4)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想一想:

  ①我们得到的这张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分别与这个圆柱形茶叶桶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形的面积与茶叶桶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

  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集体交流。(指名说,教师随即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 高

  (5)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这就是我们一起推导出来的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一起读两遍,记住它。

  那大家想一想,要想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得知道哪两个条件?(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

  三、 实践应用

  刚才通过我们打家共同的努力一起推导出了计算圆柱侧面积的公式,下面我们就应用这个公式,走进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这个茶叶桶,课前我测量出它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厘米,大家能不能求出它的侧面积?

  2、某罐头厂要给生产的罐头瓶贴上商标包装纸(接头处不计),已知这种罐头瓶高10厘米,底面直径为12厘米(如图所示),贴一个这样的罐头瓶商标要用多少包装纸?

  3、请同学们拿出你课前准备的圆柱形的物体,同桌合作:先动手测量出要求它的侧面积所需要的数据,然后在练习本上计算它的侧面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指名说)

  五、拓展延伸

  1、在我们推导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我们是将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高)剪开,得到了一个(长方形),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公式。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将圆柱的侧面沿一条斜线剪开,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呢?那根据这个图形,你也能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吗?大家课下动手去试一试。

  2、课后练一练1、3题做在练习本上。

圆柱的认识教案12

  课前准备:

  板书:学习目标:

  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建立圆柱的几何模型。

  2.在经历操作、观察、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3.发展空间观念,掌握圆柱的特征。

  板书预习导航:

  1.生活中的圆柱。

  2.圆柱哪些部分组成,特点是什么?

  达标卡(练习册)

  教具准备:课件、圆柱体、学生的`学具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上课:组内宣言

  二、导入新课:(3分钟)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立体图形,非常好,(出示幻灯片一)大家看看这些物体的形状,你认识吗?谁来说?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立体图形--圆柱。(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2.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三、探究活动。

  1.师:请同学们按预习导航的要求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7分钟)

  2.下面小组汇报环节,请做好交流的准备,要利用手中的学具边指边说。

  (1)生活中的圆柱有哪些?

  (2)圆柱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特点是什么?

  生说师板书:底面2个大小一样都是圆形

  侧面1个是曲面展开是长方形高

  (出示幻灯片二)演示幻灯片强调教学重点

  师:除了这些,你还学会了什么?

  (出示幻灯片三)演示长方形转动会形成一个圆柱。

  四、达标训练

  1.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在圆柱下打“√”。

  2.在上图中标出圆珠笔各部分的名称。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它是两个()的圆。

  (2)圆柱的高是指两个()之间的距离,圆柱有()高。

  (3)圆柱共有()个面,它的侧面是()。

  (4)如果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那么圆柱的高是()厘米。

  3.如图:

  以长方形的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柱,则圆柱的高是(),底面周长是()底面直径是()。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圆柱的认识教案13

  单元目标:

  1、使同学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使同学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使同学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外表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局部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同学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同学回答,使同学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平安、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外表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身手中圆柱的外表,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同学考虑: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丈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同学操作分析,得出丈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同学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生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身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和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生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生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论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生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和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四、安排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板书:

  ┌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 → 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 → 长方形的宽

圆柱的认识教案14

  活动目标:

  1、萌发探索几何形体的兴趣。

  2、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球体、圆柱体。

  难点:区别球体、圆柱体。

  活动准备:

  圆纸片和球体物体(乒乓球、皮球、篮球)若干;球体、圆柱体的积木每组一筐;木棒每人一根;圆柱体薯片盒、露露盒、电池等各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圆纸片和球体物体,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咱们一起来玩吧”。(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动手操作。)

  (二)展开

  1、认识球体。

  (1)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受球体的特点。

  操作一:引导幼儿分别转动圆纸片和乒乓球(或者其它球体),通过观察感知两者的不同。

  操作二:引导幼儿摸一摸乒乓球的表面,感受球面的特点。

  (2)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球体的特征。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它摸起来怎么样?”

  小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无论怎么转动看上去都是圆形的,表面摸起来到处都是鼓鼓的、圆溜溜的、光滑的,像这样的物体就是球体。

  (3)联系实际,请幼儿说说日常生活中玩过的、吃过的、看见过的哪些东西像球体。

  2、认识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学具,幼儿操作比较。

  师:“这是什么形状呢?请小朋友来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朋友说一说!”

  (2)在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圆柱体的特点。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他摸起来怎么样?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吗?上下两个圆一样大吗?”

  小结: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是平面的,四周都是圆圆的,很光滑,像柱子一样的.物体,我们叫他“圆柱体”。

  (3)经验拓展。

  ①请幼儿在筐子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引导幼儿了解这些物体尽管大小、高度不同,但都是圆柱体。

  ②启发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形状像圆柱体。

  3、游戏活动:“赶小猪”

  玩法:球体、圆柱体的物体制作成“小猪”状,幼儿手持一根木棍,自由驱赶“小猪”,体会求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的道理、

  (三)结束

  1、教师评价活动。

  2、延伸:区域内投放各种球体、圆柱体供幼儿自由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巩固对球体、圆柱体的认识。

  活动反思:

  在找找、做做、说说这一环节中,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从幼儿的操作结果来看,幼儿对于球体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只有个别幼儿出了点小错。

圆柱的认识教案15

  活动设计背景

  教室气球、粉笔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掌握球体、圆柱体这一名称,感知它的特点,能找出与它相似的物体,能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2、发展幼儿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活动准备

  皮球、圆形纸片、圆柱体小积木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圆形纸片,启发幼儿说出它的形状。

  2、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圆形纸片、一个小皮球和一个圆柱体小积木,让幼儿自由的玩,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用手去摸摸,或在桌上滚一滚、比一比,找一找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3、组织幼儿进一步观察、思考,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幼儿掌握球体。

  4、再出示圆柱体小积木,请幼儿在教室中找出与其类似的物体。

  5、指导幼儿观察它的上、下是什么形状,用手从上至下摸摸有什么感觉。

  6、组织幼儿讨论观察结果,老师总结。

  7、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球体和圆柱体。

  教学反思

  1、备课过程中对活动的安排过少,活动设计背景单一,幼儿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后,增加手工操作的课程,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切实掌握整个课程内容。

  2、对过小的幼儿认知能力考虑过于缺乏,如粉笔这个活动背景,物体小又较隐蔽,大多幼儿查找不到。活动中应带领幼儿在教室及附近进行辨别、查找。

  3、整个活动效果还是比较可以,不足在于和幼儿配合较少,今后应加大与幼儿的互动。

  4、如果重新上这堂课应尽量考虑过小的幼儿认知能力,加大活动的范围、时间以及互动效果。

  小百科: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球,球体是一个连续曲面的立体图形,由球面围成的几何体称为球体。(圆球正中心距圆球的表面处处相等)

【圆柱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圆柱认识的教案01-13

《圆柱的认识》教案15篇09-17

认识圆柱体大班教案09-18

圆柱的认识说课稿06-18

幼儿园教案:认识圆柱宝宝09-28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01-24

《认识圆柱》的教学反思09-15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09-21

认识圆柱的教学反思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