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七册第21课《鸬鹚》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适宜于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课文。它描绘了一幅鸬鹚捕鱼图:在幽静的环境里,渔人指挥鸬鹚出没在湖面捕鱼。
二、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目标有四个: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5个新词语的意思;用“像------似的”、“恢复”造句。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教学难点:
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一)、多媒体展示鸬鹚,简介鸬鹚,揭示课题。
(二)、指导自读。
1、那么渔人是怎么用鸬鹚捕鱼的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课文。
2、检查交流: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三)、默读课文。
1、一面读一面想,鸬鹚捕鱼和湖面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填表。
湖面的变化
鸬鹚的活动
渔人的活动
2、检查交流,现在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3、那么课文哪些部分写捕鱼前的情景?哪些部分写捕鱼时?哪些部分写捕鱼后?
(四)、再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课文哪个部分,把这个部分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些。
2、现在请同学们来读读你所喜欢的课文段落。
(五)、研读课文。
第一段
(1)谁也喜欢这一自然段?
(2)好!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图画,我请一个同学来根据课文内容带领同学们看图。
(3)还有谁也喜欢这一自然段?那我们这些喜欢的同学一起来读。
(4)那同学们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5)你们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悠然”是什么意思?
(6)夕阳斜照,水平如镜,多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来感受这分宁静、这分温馨。
第二段
(1)教师也很喜欢这部分内容,你们同意让老师来读读这段内容吗?我在读的时候,你们可以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刚才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3)书上是怎么写的?谁来读读。
1、辨析“一抹”,体会内涵意。
(1)这些列队的士兵在等待一个怎样的命令?这个命令是怎样的?
(2)“一抹”是什么意思?“抹”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3)课文为什么要用“一抹”?你觉得用“一抹”好在哪里?
(4)四人一组合作研究“课文为什么用‘一抹’”。
(5)交流研读成果:
2、研读“一抹”,领略捕鱼乐。
(1)同学们对“一抹”的研究真是精彩,但老师相信好戏还在后头,你想渔人这“轻轻一抹”,会抹出些什么?请同学们读课文第2至第4自然段,同桌讨论研究。
(2)同桌合作学习第2至第4自然段,研读“会抹出些什么。”
(3)交流研读成果:
(4)交流:
(5)真了不起,同学们对渔人这“轻轻一抹”的研究成果真多,如此丰富地体会到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让我们也一起来享受这种快乐,请大家一起读2至4自然段。
第三段
1“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捕鱼了……”,这时湖面又(生接:渐渐恢复了平静)。
2。是啊,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教师出示课件:捕鱼后湖面平静图。并在图上映出“湖面又恢复了平静”,其中恢复为不同色。)
3。为什么要用“恢复”?对,湖面原来是平静的,现在又像原来那样平静了,所以可以用上“恢复”。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上“恢复”?(师边说边整理板书)
4。但请再研究一下,这时的静与原先的静是不是完全一样?(师在两个“静”间连线并设问)这时的静是怎样的静?
5。你能把这种忙碌之后的洋溢着幸福的静的感觉读出来吗?
6。师生品读第5至第7自然段。
(六)、小结
五、教学新理念运用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初步感知课文,认识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这里教师只要作适当点拨就可以了,要勇于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帮助学生理解。竖着看表格三行,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作者按事情的先后,分三段记叙渔人用鸬鹚捕鱼的经过,把表格纵横联系起来,就可以初步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了。开始,小湖水平如镜,鸬鹚站在船舷上,渔人悠然地吸着烟。后来,渔人赶鸬鹚下湖捕鱼,小湖一片欢腾。再后来,渔人让鸬鹚停下来,喂完才回去,小湖恢复了平静。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阅读教学就应以读为本。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教师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鸬鹚》这篇课文景美、境美、情美,在教学中我觉得更应重视对学生的诵读训练。通过各种方式的反复诵读,较好地感受和领悟到文中那物静人宁的静态美和鱼跃人欢的动态美。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让学生读,读他们自己喜欢的段落。因为是学生自己喜欢的,自己选的,读起来也更投入。我们可以请喜欢同一段的小朋友一起站起来读一读,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谈。如《鸬鹚》这一段可指导学生在想象中读,读语言文字,想象小湖水平如镜,鸬鹚站在船舷上,渔人悠然地吸着烟的画面。可以在思考中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还可以指导学生在感受中读。“夕阳斜照,水平如镜,多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通过朗诵再一次来感受这份宁静、这分温馨。通过这一系列地朗读训练,第一段的`背诵就水到渠成了。课文教学的第四个目标就不难完成的。这里我觉得应特别重视的是通过诵读感悟来品美丽意境。《鸬鹚》一文中捕鱼前的静和捕鱼后的静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这两种静虽然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俗语说:“境由心造”,捕鱼前的静主要是一种赋予了人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的美。这种意境与心境只有通过投入地诵读和研究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感受和意会到。有了这种感悟后再让学生把这种忙碌之后洋溢着幸福的静的感觉读出来。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这是《鸬鹚》一文的第3个教学目标。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积极倡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这样能较好地体现“自主研读,享受课堂”的教学理念,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放手让学生漫无边际地随意学习,而是应由师生合作建立宜精不宜多的富有探究价值的专题。《鸬鹚》一文中的“一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文,课文内容是高度聚集在这“一抺”一词上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以“一抺”为切入口,帮助学生确立三个探究专题:(1)为什么用“一抺”?(2)抺出了什么?(3)捕鱼后的静是一种怎么样的静?而后保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与发现。这样确立研读专题引导自主探究,使教学走出教师繁琐提问,学生被动应答,主体的主动性失落的局面。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节奏韵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象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化石吟》是一首现代抒情诗,诗歌节奏鲜明,同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抒发赞 叹之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思想感情和音乐美。
2,联想想象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化石所展现出的一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3,讨论点拨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诗歌的内容要点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化石图片(恐龙、始祖鸟、鱼等),并解说(化石的概念及其作用),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悟
1、听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并掌握以下字词:奇幻、裹藏、葱茏、卓越、骸骨、潜行、躯壳、档案、猛犸、悄然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集体朗读。(2)老师点评,师范朗读。学生再读。
3、让2—4名学生说出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
三、品味探究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就诗歌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
1、请你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并划分层次。明确:主要内容是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景象。 层次划分:1、2节(总领);3--6节(主体);7节(总结) (板书)
2、请你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明确:“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照应“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这样写,有放有收,前后照应,使全诗结构完整。
3、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还运用排比、设问、比喻等。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显得自然亲切。全诗共5个“你”字,其中4个都用称呼化石,但第6节中的“你”却另有所指——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再读课文,思考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描绘一下画面。 明确:诗歌的第6节就是都是一组画面。当然,学生也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
2、挑战思维极限,科学地猜想人类可能会进化成什么。 明确:学生自由发挥,言之合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抒情诗,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奇异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 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词,一词两遍,并注音。
2、课后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写一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文章,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
【本教案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所以我在教读本文时,一方面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逐步理解诗歌内容,并细心体会诗歌的鲜明节奏,和谐声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另一方面又将学生的目光从诗歌本身引向古生物学和古生物考古学,以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能积极感悟自然感悟自然科学。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问题和探索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
2.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落实重要实、虚词,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媒体 建议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她们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点着中华大地。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一百九十三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郦道元的笔端,去追溯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过去的真容。(板书课题及作者)
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文学家、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1.自由朗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教师范读,要抑扬顿挫,带有惊叹赞美之情。
3.学生学读。
4.结合注释,工具书,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文言文翻译指导:
(1)原则:信、达、雅
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
达:要求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雅:要求译文用词考究,文笔优美。
(2)方法: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书名、物名、官职、器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等可照录不翻译。
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删――删去不译的词,例如发语词,音节助词、重复多次的、表敬称贺谦称的词可以删去不译。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汝”换成“你”等等。
调――有些句子的语序需要调整,如谓语前置、定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
选――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可选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
固――固定的格式有固定的译法。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时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3)步骤
①(略读)把握文章大意,同时标记处要翻译的词、句。
②(细读)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要根据语境进行推敲。贯彻“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③(回读)译完后,把答案带入原文,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5.提出合作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6.指名翻译全文,不妥之处随时指出。
教师重点强调下列句子翻译。
①或王命急宣
译文: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7.指导积累重要文言词语。
(1)一词多义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绝沿溯阻绝(停、断)绝t多生怪柏(极)
(2)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缺)哀转久绝(通“啭”声音曲折)
(3)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动词活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空谷传响(动词活用作名词,回声)
(4)其他重要字词
或王命急宣(有)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奔驰的骏马)(如)(快)
良多趣味(实在)属引凄异(连续不断)(延长)
三、自由朗读,小组内互评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积累了重要的文言字词,并在此基础上熟读了课文,初步领略了三峡之美,为下一节课的进一步赏读奠定了基础。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巩固重要词语翻译。
教后反思
陈书兰
语文教案 篇4
创意说明:
本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活素材的搜集整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实践的结论,有目的地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引导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周围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向他们了解当年他们的乐趣是什么,以及是怎样度过艰难岁月的,做好记录。
二、课堂交流:
1、了解课文内容,分析本文所表达的主题。
2、分组交流自己课前采访的内容。
3、每组指派一名代表发言。
4、引发学生思考:
(1)当年,老一辈生活艰苦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今天的生活乐趣与他们当年的有什么不同?
(3)我们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课后作业: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资料整合平台】
1、张洁的'《挖荠菜》。
2、刘绍棠的《榆钱饭》。
使用建设:
引导学生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老一辈所经历的苦难生活,启发学生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清新纯朴、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风格。
【口语交际】
1、了解“劝告”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劝告的方法和技巧。
3、课堂活动:
(1)创设情境
(2)分组练习
(3)班级交流
(4)教师总结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是学生喜爱的一篇课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
齐读课题:谁开天地?盘古干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认读“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
2.课文中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请你找出来,用波浪线画出来。
3.找出课文的中心句,用横线画出来。
四、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五、展示交流。
1.认读词语。
宇宙黑暗上升下降
气息四肢混沌肌肤
辽阔逐渐缓缓茂盛
血液创造滋润奔流不息
说一说:你能用上“创造”,说出课文里的内容吗?
引出“创造宇宙”,板书。
盘古是怎么创造世界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六、研读课文,讨论答疑。
1.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了解故事的开始。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说一说你的.感受。
2.学生齐读一二自然段。
他看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理解:抡起,猛劈
做动作。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你有什么发现?
反义词,近义词。
小结:盘古开天辟地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快速浏览,用一个词语概括。
板书:顶天立地
理解,诵读: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找出中心句。板书:身化万物
(2.想象读后面的句子。理解用词要准确生动,积累优美的词语
(3.说话训练:盘古的()变成了()的(
5.总结全文。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七、布置作业。展开想象,续写盘古身体变化成万物。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创造宇宙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的教案04-24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21
语文教案03-21
语文教案03-21
语文教案03-22
语文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