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4 09:08:1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 教材简析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五项内容,分别是:复习同偏旁的字、读词语、比较形近字、读句记句和读儿歌。第一课时完成前3部分:“我会认”、“我会读”、“比比写写”。通过“我会认”中复习同偏旁的字,让学生用归类认读的方式加深记忆。“我会读”,是通过读了词语练习,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生字,积累词语。“比比写写”是引导学生仔细辨认,把字看清楚。“读读说说”则是通过读句子,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我会读”是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 设计理念

  1、 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性,让学生在读中学,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2、 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

  3、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在充分注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能力表现的不同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健康地发展。

  三、 教学目标

  1、 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 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 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它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四、 课前准备:挂图、苹果图、苹果、小黑板。

  第1课时

  一、 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语文园地”去玩几个有趣的.游戏。

  二、 我会认

  1、 小朋友,你们瞧,小兔、小猴、小狗正忙着摘苹果呢!我们一起去帮他们摘,好么?

  2、 出示苹果树贴图(树上贴三种苹果:红苹果、黄苹果、青苹果三种苹果背面贴着带有“ 亻、口、言”的字,在苹果树的下面贴出分别写着“亻、口、言”的三个筐)。树上的苹果可真多,我们赶快去帮他们吧。

  A. 哪个小朋友愿意上台来摘苹果?并把它贴到相应的筐上。

  B. 当一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这字。

  C. 找出三组字各组的字形特点(小组读——全班读)

  3、 扩展练习:这棵树还会长出哪些苹果?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三个偏旁的字,鼓励在生活中识字。

  三、 我会读

  1. 刚才我们帮小动物摘了苹果,它们可感谢大家了,还非要送了大家一些苹果。

  2. 出示装苹果的筐(筐里装满了苹果,正面写上词语)

  A、 我们来看一看它们送给我们的苹果吧(学生自由练读)

  B、 合作读:你能跟你的小伙伴说说都有哪些苹果吗?

  C、 个别读:现在我要把这些苹果送出去了,只要你能读准它,就能得到它哦。

  4、 扩展练习:你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来说一句话吗?

  四、 比比写写

  1、 小黑板出示六组形近字,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认一认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

  A、 自由练读

  B、 汇报(这些字长得都很像)

  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识记。

  2、 指导书写

  A、写字前,你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握笔、写字姿势;把字写的端正、整洁。)

  B、把你认为最美的字给你的小伙伴展示一下。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 读句说句比赛

  引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到语文园地里痛快地玩了一节课。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到语文园地参加两项比赛吧!

  1、 指导读句子

  A、 出示三句话,教师范读。

  B、 指名读。

  2、 读了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呢?

  A、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B、 同桌互相读读、问问

  3、 说句子比赛

  A、 小组合作,用“吗、呢、吧”分别说句子‘

  B、 汇报并比赛

  C、 评议:“吗、呢、吧”是否用得准确,说话时否体现出问问的语气。

  D、 鼓励说得不理想的学生再试一次。

  二、 我会读(朗读比赛)

  1、 教师范读《天上的小白羊》,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2、 交流感受:听了朗读,你好象看见了什么?

  3、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不会读、读不好的字。

  4、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遇到的困难,互帮互学。

  5、 指名读,评议。

  6、 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站、躺、凉、肥、才”五个字及多音字“看”,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与白云交流的语气。

  7、 朗读比赛(个别比——男女赛读)

  8、 扩展练习: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像什么呢?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好呀,板书课题。

  ⑴读准也的音,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⑵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们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号画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

  ⑴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⑵正音。

  ⑶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再指名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世界多美呀是哪只小动物说的?

  2.它是什么情况下说的?

  3.你也能像刚才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1).自读,指读,赛读。

  2).全班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教学羊字头。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3.反馈检查世、美的笔顺。

  1).指导写字。

  2).师范写四个字,生描红、临写。

  3).生写剩余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绿茵茵的绒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呀是谁说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谁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4.它怎会夜大为世界是黄色的呢?它认为世界美丽吗?

  5.渗透小鸡在鸡蛋里怎样孵化的小知识。指导有感情朗读。

  6.你现在能不看书,为我们的电视配音吗?指导背诵。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鸡啄壳很吃力的?能读出这种吃力的语气吗?

  4.小鸡看见了什么?

  ⑴(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⑵句中哪些词是表示颜色的?

  ⑶蓝湛湛表示什么颜色?同学们,你们看看这绿茵的树木看上去怎么样?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现在是蛋壳中的小鸡,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6.那么让我们把美丽的景色记下来。

  7.指导有感情地背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蛋壳中的小鸡跟你们一们,迫不及待地钻出来!

  2.听完后,你感受到小鸡非常想出来吗?

  3.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4.你们能把小鸡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吗?

  5.现在,我们也来做只小鸡,做做出壳的动作。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后,会说些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谁愿意当当这只小鸡来赞一赞这美丽的世界?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5.指导有感情背诵课文。

  六、总结

  1.学完课文后,你收获了什么?

  2.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3.让我们把这么美的课文用脑记下来吧!

  黑乎乎

  板书:16世界多美呀!蓝湛湛

  绿茵茵爱大自然

  碧澄澄

  (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了解小鸡孵化过程,热爱大自然。

  2.学会本课生字鸡、美,认识新偏旁:羊字头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识字。

  教学具准备:课件,板贴字卡:睡醒说啄看撑叫站

  教学过程:课前:听音游戏:听到什么,就做一做,说一说。

  (课件声音:打呼噜、敲门、电话铃声、牛叫、狗叫、掌声)听到了掌声,你想到了什么?

  一.声音导入,课文复习。

  竖起小耳朵,你听到了什么?(小鸡叫声)(板贴:小鸡)它在说什么呀?(板贴:说)啊,世界多美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世界多美呀》。板书:世界多美呀

  1.齐读课题。指导读题。还能读得更美吗?

  2.复习词语,课文主要内容。①指名领读:蹲着孵小鸡站了起来叽叽黄乎乎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世界美丽蛋壳儿很久②打乱秩序去音节读词,做小弹簧。

  3.师述,板贴。小朋友,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小鸡在哪儿呢?(蛋壳里)(板画:)看!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板贴:睡醒)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那怎么又会说世界多美呀?世界到底怎么美呢?

  二.朗读感悟,拓展练习。

  1.翻书P99自读课文。

  2.世界到底怎么美呢?你是从课文哪儿知道的呀?(小鸡出壳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3.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⑴你读懂了什么?(板贴:啄)

  ⑵出示第二句,小鸡啄壳怎么读呢?指读。红字标出:啄呀啄呀、很久、才、小小的洞眼谁能猜出老师为什么要大家特别注意这些词?说明小鸡啄壳怎么样呢?指读。师范读。为什么要这么读?(小鸡力气小,啄起来很吃力,啄蛋壳的时间很长,不容易。)自练读,齐读。

  ⑶出示第三句句子。指读。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蓝、绿、碧)(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出示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呢?{它看见天空是蓝的,树木是绿的,小河是碧的。{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很好听,对呀,就像嘣嚓嚓!这么好听的词语应该怎么读呢?喜欢的站起来读。好的句子要读得好听。

  ①大家仔细看一看,哪一个是蓝湛湛的天空课件:淡蓝、深蓝(深蓝)说话训练:还有什么景物也是蓝湛湛的?(海水)

  ②小朋友,你们看看这绿茵茵的草地,和绿茵茵的树木有什么相同吗?再摸摸看,有什么感觉?(毛绒绒的,绿中还有点黄)

  ③快看这两条小河,哪一条是碧澄澄的?为什么?(绿而清澈见底)(课件:清澈见底的小河、绿而浑浊的小河)口语训练:小鸡在洞眼里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色?怎么想,怎么做呢?(板贴:看)我在看见。

  ⑷拓展练习。小朋友,大自然的美,不是只有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其实它无处不在,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还能找到更多的美吗?

  ①补充句子练习:()是红的。()是金的。()是黄的。()是嫩的。()是白的。()是亮的。

  ②小组讨论交流。谁能说得更美?

  4.学习第三自然段。啊,这么美丽的世界,小鸡想(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它真想快点出来,好好瞧一瞧!多么快乐的小鸡呀!想不想分享小鸡出壳的快乐?那我们来读一读,演一演。

  ①找小伙伴或老师,合作表演。

  ②齐做小鸡。准备好了吗?(板贴:撑叫站)

  ③说话训练:小鸡们终于出壳啦!(板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吗?摸到了什么吗?想说什么?小鸡可真会观察。

  5.师引读第四自然段。叽叽,叽叽,小鸡们,你们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这么美的世界怎么读呀,小鸡们再读一遍。)

  三.指导背诵,整体感知。

  1.师述:小鸡由睡到醒,看到世界是黄色的,又在蛋壳上啄了一个洞后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到用翅膀一撑,叽叽叽地叫着站了起来。小朋友发现了没有,这其实是小鸡(孵化的经过)。谁能按着小鸡出壳的顺序把课文说出来?

  2.课文动画播放,师生齐背。好,我们来试一试,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比赛。背不出的可以看看下面的字,如果想配上动作就更好了。看看哪一只小鸡呀,最可爱!

  四.学习生字,布置作业。

  1.学习生字鸡、美。小鸡看到的世界这么美。今天呀,它还想来看看我们小朋友是写字美不美,漂不漂亮。出示两个字。怎么来记?

  美羊大为美

  ①先仔细看电脑老师写,看清每个笔画的位置和笔顺。学生书空。

  ②上下结构,羊字头。师范写,生书空。谁想教大家写?老师也跟你写。

  鸡

  ①电脑示范,书空。

  ②师范写,学生书空。鸡,左右结构,左边右边,现在变为好朋友了,很谦让,又的捺缩为了点。左窄右宽。第6笔竖折折钩,转折处顿笔,竖钩向左斜。

  2.拿笔写,书上描红。田字格本。课件播放(配乐风景)小鸡也来看小朋友的写字姿势了,它还托老师给姿势端正、写字漂亮的小朋友礼物呢!

  3.布置作业:课后画出你眼中美丽的世界,可以配上一两句话或照片,布置板报。

语文教案 篇3

  1、使用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2、教材分析

  这首新诗用象征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要不畏艰苦跋涉。诗人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美,意蕴丰富,在诗意的美中融入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启迪,催人奋进。

  3、案例设计思想

  通过“导入,学习新课,谈人生经历”这三大板块教学,使学生掌握本文的有关知识(字词积累,朗读技巧,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并能在反复朗读与交流的过程中体悟人生道理,树立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如“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学会正确朗读。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与探讨中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山”与“海”体味通往理想之路就要不畏艰苦跋涉的道理,由此正确对待困难。

  5、教学重点

  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体味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6、教学难点

  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7、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一种信念,一个哲理,意象壮阔,诗意跌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及凝炼形象的语言。

  ②联想想像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关于“山”与“海”,特别是“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要调动生活经验,激活思维,以求深层探究。

  ③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意蕴的分析。

  8、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课文录音);投影仪;幻灯片;CAI课件。

  学生: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9、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拥有梦想。梦想让我们无忧无虑,梦想使我们不畏艰难险阻,梦想公平地赋予每个孩子以权利。当城里的孩子在喧嚣的都市里做梦时,山里的孩子们都在想什么呢?他们的想法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导入的同时伴随多媒体展示:一个孩子伏在窗口向远方眺远,远处是起伏的群山,东方有一轮红冉冉升起。字幕、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教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投影: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

  凝成( )_____ 诱惑( )_____ 一瞬间( )_____

  隐秘( )_____ 喧腾( )_____ 痴 想( )_____

  教师明确,学生识记:

  凝成(nínɡ):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诱惑(hu):文中作吸引、招引。

  一瞬间(shùn):一眨眼之间。

  隐秘(mì):隐蔽,不外露。

  喧腾(xuān):形容声音杂乱,像开了锅似的。

  痴想(chī):发呆地想。

  2、听课文录音

  师:请同学们一边听录音,一边划出节奏与重音。

  3、全班齐读

  4、学生自读,思考“山”与“海”的象征意义。

  师:文中的“山”与“海”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如果有,那它们象征什么呢?

  生1:“山”指现实的东西,“海”指诗人渴望见到的东西。

  生2:“山”应该指困难,“海”指克服困难后的喜悦。

  师:这两位同学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很好,特别是第二位同学已基本揭示了“山”的象征意义,值得表扬。关于“海”的象征意义,还有同学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吗?

  生3:我觉得“海”指的作者的理想。

  师:很好。其实“海”就是象征一种理想,一种克服困难后所达到的光明境界。

  (三)探究阅读。(投影出示问题)

  1.师:“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一句中,“痴想有何作用?

  生:沉默。

  师:我们在分析“山”与“海”的象征意义时,几位同学都表现得不错,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大胆发言。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也许你的错误还能引出别人的正确答案呢!

  生1:说明“我”很爱幻想。

  生2:这个词用在这里很准确。

  师:你能具体谈谈吗?

  生2:想了想,摇摇头,腼腆一笑。

  师:没关系,请坐下来继续思考。大家看看,这个是不是在描写人物?

  生齐答:是。

  师:人物描写方法有很多种,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生3:心理活动。因为这个词中有个“想”字。

  师:他在想什么?

  生3: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

  生4:我觉得“痴”是描写神态的。

  师:写出了“我”的什么神态?

  生4:发呆、非常入神。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对“痴想”这个词的'分析让我觉得,你们每个人都很了不起。

  生:一起鼓掌。

  2、师:“我”经过努力,最终爬上了那个自以为可以看到海的山顶,“我”的愿望实现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1:哭着回来了。

  生2:铁青着脸。

  生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3、师:山“铁青着脸”是什么意思?

  生1:山是青色的。

  师:你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很高兴。我们还能不能更深入地挖掘它的含义呢?我们说文中的山已经不再是自然中的山,因为诗人已经赋予它象征意义了,它是困难的象征。人是面对困难时一般会出现什么心理呢?

  生2:是不是写出了“我”当时失望和沮丧的心理?

  师:大家说呢?

  生齐答:对!

  师:通过分析这句话,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诗歌的语言的确很凝炼。简简单单一个词,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它其实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意味。

  师:“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

  生1:妈妈说的那句话。

  师:更准确地说,妈妈的那句话对我起了什么作用?

  生2:妈妈的那句话给了我希望。

  生3: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生4:给了我坚定的信念。

  师:对,这粒种子实际上就是一种力量,一种信念。其实诗中有句话已经透露了这粒“种子”的含义,大家能找出来吗?

  生1:山那边的海是用信念成的海。

  师:为什么说“山那边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生1:因为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越过高山,看到大海。

  师:既然“山”已不再是山,“海”也不再是海,它们都有了另外的意思,你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出山海的象征意义?

  生1: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理想。

  师: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就是学习这首诗后我们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一定要做好与困难作斗争的准备。我们应该坚信,翻过无数座“山”,一定能看到“海”。

  (四)学生质疑,集体讨论解决。

  1、生:诗的结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是什么意思?

  师:哪位同学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生:沉默。

  师:是什么东西在一瞬间照亮了你的眼睛?

  生1:是大海。

  师:“大海”是什么?

  生1:是理想中的情景和境界。

  师:能轻而易举达到理想的境界吗?

  生:不能。要翻越无数座山。

  生2:要克服无数个困难。

  生3:要失望无数次。

  师:克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在黑暗中摸索并走出黑暗的过程。黑暗的尽头是什么?

  生齐答:是光明。

  师:对,是光明。一个在黑暗中摸索了许久的人,当光明突然出现在眼前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1:高兴。

  生2:愉快。

  生3:惊喜。

  生4:兴奋。

  生5:激动。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将同学们刚刚分析的归纳起来,就是诗的结尾所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以钢琴曲〈〈大海〉〉配乐。

  (六)拓展迁移。

  请学生讲述自己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克服困难的经历,以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鼓励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的人生态度。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每人准备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姓名、理想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全班汇集成册,复印后人手一本,作为永久的纪念及鞭策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

  三.分析反思

  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刻意放大了学生讨论、发问、自由交流等环节所占的比重,以此唤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2、以读为本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意味如水中盐、花中蜜,老师既翻译不出,也讲解不出,而只能靠学生反复朗读去体味。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充分注意和发挥了朗读的作用,灵活地运用范读、指名读、齐读、快速读、激情诵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悟哲理,品味意蕴,培养朗读能力。

  3、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诸如“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们比我想像的还棒”、“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虽然你的不够完美,但你的思维很开阔”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倡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节课中教师专门安排了朗读比赛,意义就在于此。

  总之,《在山的那边》作为第七册的开篇之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在通过它向学生阐释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传授反倒稍显次要了。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读出各种昆虫的名称,结合课文情景,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语言训练,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乐于理有关昆虫的知识,并愿意进行昆虫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

  能正确读出各种昆虫的名称,结合课文情景,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语言训练。

  教学准备

  卡片,有关的昆虫文字资料和课件或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情景引入

  1、(事先板书课题)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几个字,谁来读一读?(昆虫世界)“昆”是本课生字,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字。开火车读字,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2、出示情景图:大家看,这就是昆虫世界,许多昆虫在这里自由快乐的生活着,同学们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自己说

  3、谁愿意到前面来指着图说一说?指名到黑板来说

  二、学习生字

  1、现在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昆虫世界》这一课,你们看到了吗,在每一种昆虫的旁边,都写着它们的'名字,请你边看图边读一读,然后借助生字表把生字圈画出来。

  2、指名读词语,纠正字音

  3、指名领读

  4、同学们读的都很准确如果现在既不看图又不看拼音你还能读好吗?拿出生字卡片,一边读一边把卡片一个一个摆在桌子上,不要摞在一起。

  5、做游戏:老师说昆虫的名字,学生把相应的卡片拿出来。

  6、指名把课片贴到黑板上

  7、轻声读词卡,注意读准了吗?

  a、自己读读,你有什么发现吗?(多数都带有虫字,多数都是形声字)

  d、小组比赛读,看那个小组都能读准。遇到不会的共同想办法记住字形

  e、汇报学习情况,落实易错的。

  三、指导写字

  1、看书读读要写的8个字,观察有哪些字有共同特点?

  2、指导写“蜜”“蜂”“蝇”。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交待任务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写字并完成书后习题

  三、学生观察剩下的几个字,自己练写

  四、完成书后习题

  五、布置作业:制作一次《昆虫世界》手抄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从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体会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我”对小兄弟进行精神虐杀的残忍以及为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悲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读过一首短诗,作者已不记得,诗句却仍有印象:“又是一个隆冬天/相逢时不再是少年/跳橡皮筋的日子过去了/打雪仗只留下美好的记念。”是呀,童年总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尤其是童年时的游戏,更是美好之至。现在回想起来,那游戏的情景仿佛就浮现在眼前。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自己所喜爱的游戏,一定还记得童年时游戏的情景。

  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各自童年时玩游戏的往事吧。

  (学生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风筝》,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童年、关于游戏、关于风筝的往事。

  (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先引导学生看课本前面的鲁迅像)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先生写的回忆童年往事的作品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等。

  (让学生补充介绍有关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资料,看谁了解的资料多。)

  三、初读课文(教师不给任何提示)

  四、交流感受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和感受,教师不作过多的点评,对学生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重点品读

  (一)童年的游戏是美好的,放风筝更富有浪漫的情趣,然而在课文的开篇,作者却写道:“……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究竟是为什么?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明确:(至少包括下面两点内容——1、童年时我曾无情的虐杀了小兄弟的“风筝梦”。2、人到中年,我才悟到“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为当年的精神虐杀而痛悔,我想补过,但却不能。)

  (二)品读第三段:文中“我”的小兄弟是那样喜爱风筝,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点?

  学生找出第三段中的相关语句,并作简要点评。

  “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神态描写,显出小兄弟对风筝的向往和痴迷。

  “惊呼”、“跳跃”——动作描写,显出小兄弟一门心思牵挂着那空中的风筝,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

  (三)品读第四段:

  1、一生朗读第四段,然后大家填表完成练习二,了解叙述的各要素。

  2、用心体会:小兄弟怀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痴心迷恋着他的风筝,可“我”这个作兄长的却无情地把这一切给虐杀了。

  请同学们找出小兄弟制作风筝被我发现以及被我折断、踏扁风筝后的表现。

  (关键词:惊惶、失色、瑟缩、绝望)

  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类似小兄弟这样的经历,你能想像出小兄弟当时的感受吗?

  (让学生想像小兄弟的感受或者说出自己的类似经历)

  3、深入探究:在这一段中,小兄弟的表现写得极少,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我”的发现、“我”的发现的满足、“我”的愤怒、“我”的暴行以及“我”的胜利和傲然。大家想一下: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呢?

  (参考答案:突出小兄弟在兄长面前的弱小、无助、毫无抗争的力量,甚至没有抗争的意念,十分可怜。同时也极力渲染了“我”欺压子弟、虐杀精神的淫威。也正是小兄弟的毫无抗争和“我”的蛮横霸道,中年后“我”忆及此事时便更觉得对不住小兄弟,更觉得当年的虐杀是多么地凶残、无情和可憎,而当这种凶残和无情的精神虐杀无法补过的时候,便更觉得痛苦和悲哀。)

  六、探究主旨:

  回忆童年的往事带给作者的是无法把握的悲哀,那么,在这篇弥漫着浓浓的悲哀气息的散文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委派代表发表观点。学生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如:

  ——告诉我们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抒写作者为童年时的精神虐杀而产生的深深的痛苦、悲哀和忏悔。

  ——告诉我们,有些错误是永远无法补过的。

  ……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就该肯定。教师还可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适当补充,点明本文的政治意义:作者童年时曾无情地虐杀了小兄弟天真烂漫的童心,中年时他才悟到这种精神虐杀是多么地残忍和不人道,他想补过,可是却没有了可补过的机会,于是他感到痛苦,感到无可把握的悲哀。正是这种童年的体验促使作者写下了这篇散文。同时,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个人的情怀往往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高度的敏感,察觉到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着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摧残和虐杀,因此他写下了这篇散文其实也是对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的一种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七、学生质疑:

  学生就本文自由质疑,问题不设定。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或者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八、结束授课:

  一只折断了翅骨的风筝,一段悲哀凄凉的忏悔。然而,一切的忏悔又有何意义呢?精神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而背负着愧疚的心灵同样是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取这个沉重而悲哀的教训吧,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民主、善良、高尚的心吧,唯其如此,那晴朗的空中才会永远飘扬着我们快乐的风筝。

  附:板书设计

  少时:折断风筝—————精神虐杀

  中年:未能补过—————永恒悲哀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学会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10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教学过程:

  一、 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北大荒的秋天,齐读课题

  2、 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这个地方杂草丛生,一片荒凉,解放后,经过劳动者的辛勤开垦。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它还成了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真可谓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3、 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呢,老师就带你们去北大荒走一走。

  二、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轻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三、 检查自读情况

  1、 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小黑板出示)

  几缕 橘黄 绛紫 锦缎 漾起 豆荚 脸庞 榛树

  北大荒 一碧如洗 银灰 透明 波纹 燃烧 山岭 清澈见底

  (1)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过渡:同学们能把词语读得那么好了,那么对于长句子是不是也能读得那么好呢?

  2、 读长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合理的.停顿。)学生练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3、 读课文

  (1) 指名分自然段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 师生共同评议

  四、 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理由

  2、 相机板书:天空 一碧如洗 天空象被洗过一样

  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指名读(老师听出来你是更加喜欢北大荒秋天的天空。

  的确很美,老师也喜欢,老师最喜欢的是流云,它出现在西边的天空,那么这些流云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流云的句子(小黑板出示)

  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啊?有谁读得比他更好?再指名读,齐读

  为什么叫流云?引出流云变化速度快(转眼间)它们怎么变化的呢?(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啊)课文中又把它比作什么?五彩斑斓说明颜色真多,一幅多美的画面(齐读)

  五、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收书写。

  1、 出示生生字

  指名读

  2、 识记生字字形

  哪些字可以用熟字加部首的方法来记?

  哪些字可以用熟字换部首来记?

  哪些字可以用熟字去部首来记?

  碧怎么记?

  3、 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写好碧紫燃3个字。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六、 课堂练习设计

  1、 用钢笔描红,临写。

  2、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先( ) 火( ) 此( ) 冷( ) 文( )

  洗( ) 灰( )紫( )岭( ) 纹( )

  3、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21

语文教案03-21

语文教案03-21

语文教案03-22

语文教案03-22

语文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