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文章结构严谨,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作为文章的总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总分的方式构段,用拟人的手法介绍风、水、动物。在第二自然段侧重对比的写法,把微风与狂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写得细腻、生动。第三自然段运用了顶针句式。第四自然段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声音的魅力。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美读中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12个字及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本文的描写手法。
难点: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调动生活经验能说出身边中美妙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好朋友——大自然,今天大自然想带同学们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大家愿意吗?
师:那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自然的声音,请大家齐读课题。
揭示课题——《大自然的声音》
二、美读评悟,感受大自然声音之美妙
1、师:除了大家要去,还有谁也要去参加音乐会呢?
请看自学指导1:1、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通读完之后思考:谁来到这场音乐会了?
小结:大家读书效率真是高,找到了风、水、动物要去参加音乐会。
2、师:那我们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
请看自学指导2:请默读课文,思考:本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完成手中的表格结构图。
小结:本篇课文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来写,先写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接着写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最后写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师:你说的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吧,你棒,你棒,你真棒!
3、快看,课文中的词语等不及想和大家打招呼了,你认识他们吗?
指名读词语,巩固词语
师:我们的词语又想考考大家,你们对他们可了解,你能说出这些词语的规律吗?
小结:按数量上分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按形式分都是叠词。
4、词语开心的`进入了音乐会,句子也来凑热闹了,你在哪听到过他们?
小鸟会呢喃细语瀑布会有雄伟的乐曲全班齐读时是充满力量的声音
森林里有热闹的音乐会小溪唱出了轻快的山中小曲黄河的河水是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过渡:大自然说你们太棒了,让你们进入这场音乐会了。
5、配乐师范读课文。
过渡:我们的风啊!迫不及待地拿着手风琴来了,谁来当当这热情的风。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他的手风琴奏可厉害了,大家来听听。
7、视频播放微风、狂风视频,请大家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PPT展现两个句子,生有感情的读出两种语气。揭示:对比的修辞手法。
过渡:风还奏响了什么?树叶!谁来读读,评悟“不一样”师生互动读。
引读:我们的风啊!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奏响了温柔的曲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引读:听,他又奏响了威力的大合唱。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威力。
引读:顽皮的他又奏响了变奏曲。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过渡:我们的水和动物听到大家与风配合的这么默契,也急着想和大家合唱呢!请大家赶紧到文中去找找水和动物都发出了哪些美妙的声音,然后将学习卡填好。
8、汇报表格中的词语,指名有感情的朗读。全班齐读。
过渡:我们的水啊,可是个遵守规则的人诺,PPT展示相关语句,介绍顶针句式。
9、汇报动物发出的声音,指名有感情朗读。
过渡:我们的动物们可真聪明啊!叽叽喳喳,唧哩哩,那么你还知道哪些会唱歌的动物呢?完成填空。
过渡:我们的动物说:“我在歌唱,我很快乐”他们为何这般快乐呀?你能知道他们怎么说吗?调动生活,发挥想象。
三、仿编续写,学以致用
总结: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妙不可言,相信大家听了风、水、动物的歌声,也在蠢蠢欲动想将自己的音乐带入课文了吧。请大家拿起笔开始写写你身边的美妙音乐吧!注意围绕总起句写哦。
四、课外推荐
《昆虫记》法布尔
《所罗门王的指环》康拉德劳伦兹
《万物有灵且美》吉米8226;哈利
语文教案 篇2
1、自读短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勾画出冼星海刻苦求学的词句。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交流体会。
4、教师点拨。(他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
5、拓展练习。
6、他是如何创作《风》的'?
7、你想对他说什么?
二、学习《登上地球之巅》
1、地球之巅指的是哪里?你对它有了解吗?
2、读课文找出文中是怎样介绍它的?
3、读读能突出它特点的句子,读出你的理解。
4、登山队员是*什么力量登上地球之巅的?
三、金钥匙
幻灯出示:习作可以当时修改,也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修改,可能会发现不少新问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冼星海和他的《风》
自强、自立、自理、字律
登上《地球之巅》
不谓艰难、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语文教案 篇3
课型语文园地。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要求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3、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 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准确抓住自己的特点,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学生带自己的作品。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准确抓住自己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安排意图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学生回忆同学对自己的认识,和自己对自己的了解作比较,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为自我介绍做准备。
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学生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以小组合作学习及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样,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1、代表将自己的“自画像”清楚地介绍给同学。
2、认真听取老师和同学的评议。 训练学生认真听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作业设计:(两分钟)
整理本节课口语交际的资料。学生回家搜集资料。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讲:清楚明白
口语交际
听:听后提问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读背背”和填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读读背背”和填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安排意图
一、完成我的`发现:(十分钟)
1、比较导入
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2、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一样)
3、游戏: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1、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体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二、完成日积月累。
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5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记忆、背诵,也可以说说读后感受到的画面。 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能力。
三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1)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
(2)跟同桌合作,比比谁先读正确。
(3)检查读。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2)“珠”指什么?还给谁了?
3、全班朗读
1、学生轻声读成语故事,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比一比。
3、结合故事内容,理解故事。
加强学生朗读和理解能力。
五、作业设计:
预习《13、和时间赛跑》 学生回家搜集资料。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成语故事
买椟还珠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快乐读书屋 海的女儿
目标: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1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激励学生从小为人大度,常抱有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重、难点:体会小人鱼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杀王子的品质。
教法:读中感悟
教具:搜集安徒生童话书籍
流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新课,汇报资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三、自主阅读,体会。
1.读课文介绍小人鱼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承受了那些痛苦?
2.最后她 成功了吗?
3.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你感悟到了什么?
四、积累内化:
1.根据小人鱼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2.自读课文中的相关文章。
五、作业: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安徒生的故事,谈谈感受。
板书设计:
小人鱼憧憬人间——序幕
小人鱼救了王子 爱上王子——开端
海的女儿 小人鱼忍痛变成人形——发展
小人鱼爱情失败 没有加害王子——高潮
小人鱼化成泡沫——结局
小人鱼牺牲了自己——尾声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掌握初中语文的学习方法。
3、明确本学期语文教学常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走近语文,魅力无穷。
1、“家”字解析-----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
2、笑话------公交车上超挤,有一女人站在门口。从车后面挤过来一个gg要下车,跟那女的说了一句:“让一下,下车”。那个女的没有动。gg挤过去时就踩到她了。
结果那女人好厉害的,不停地骂:“神经病啊你!神经病啊你!~~”,还超大声,搞得全车都在看。gg一直没有说话,下车时忍不了了,回头对那女人说:“复读机呀你!”
后边有几个搞笑的小孩,不停地扮演刚才的一幕,甲说:“你神经病呀你!…………”乙说:“你复读机呀你…………”全车人暴笑~!
后来,有个小mm也要下车,挤过去怯怯地说:“我~我~我想下去,我不是神经病~!”
全车人再次暴笑~!那个女人没有说话,可是从边上飘来一句话:“你是不是没电了?”
全车人暴笑不止~! (适当分析,语文在生活中的妙用)
3、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见到语文的身影?举例说明。
----------日常交谈、广告、对联、合同……
二、语文的概念
1、语文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中国官方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与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的解法是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注为“‘语言和文学’,也指‘语言和文章’或‘语言和文学’”。今天,语文多指语言文字与文学表达的结合。
2、“大语文”
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3、听--- 学会倾听,听懂表面意思,听出言外之意。
说--- 在听的基础上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表达的技巧,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
读---- 学会阅读
写---- 写作
三、初一新生如何学好语文
知变化
(1)、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升学压力小,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多,任务重,中考压力大,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掌握科学方法,不能再沿用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
(2)、小学语文知识单一,内容简单,初中知识丰富内容复杂,文体多样。
(3)、小学学语文以老师教读带读为主,中学学语文则在老师指导点拨下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感受。
(4)、小学以上课听课为主,中学则要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做作业,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升入初中后要求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老师由过去的'“保姆型”变为“指导型”,这就要求学生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那么、如何学好语文呢?
1、首先,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一想语文的重要性,想一想语文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你就会对学语文充满兴趣。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主要是要解决四个问题:
a、大声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包括不会读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
b、了解课文大意,如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人或描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c、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试完成课后题。
d、读了这篇文章,你自己有什么真实的感受,最好能写下来。
e、圈点勾画法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我们日后的复习归纳整理,复习时只要翻翻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勾画圈点的符号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画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点句等)。
“~~~~”画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
“△”画在文章段落旁边(精彩语段或结论)
“?”点在生字、生词下面。
“□”圈画出重要的字,词或优美词语。
“!”画在某句、段旁,表示此处需要认真思考。
“?”画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学中或听课时有疑问,需向人请教或查阅参考书。
“①、②、③”标在有关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几个要点。
书上做的标记符号没有统一规定,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套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符号使用,标记符号一经使用就不要随意改变。但应注意不要在书上标注太多的符号,因为标的太多反而起不到提示作用了。
(2)、学会上课听讲。
要做到:看、听、记、问、思五点:
a、眼看
科学实验表明,从记忆的保持速度上说,“看”的记忆为最好,上课时看老师讲课,看黑板上的板书,挂图、投影等,看课文内容。课堂上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要注意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各种体态语言,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课的重点内容,要一字一句看明白,力争做到过目不忘,在老师的指导下看课文内容,边看边思边记。眼、脑、手并用,学习效果好。
b、耳听
上课时要耳听一方。听老师的讲析,听老师的提问,听同学的发言,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积极思考,听出重点、难点、疑点。只要认真用心听,听出这几个关键,不仅可以以点带面,提高记忆力,还可以增强理解力。
c、笔记
老师提的要求是重点,如“××段要重点分析理解,××内容了解即可。”老师讲的结论也是重点,这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
记在哪?语文课上一般记在书上即可,学完一课后再归纳整理记到笔记本上,整理总结的过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过程。
怎样记?充分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如重复、停顿、板书时抢记,逐渐培养听记结合的能力。
d、积极答问
课上答问,一种是“内心独白”自问默答;另一种是老师提问时,与同学齐答或举手起立独答。
e、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用用心思考,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但是如果在老师启发下,自己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来,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总之,课堂上的“分心”,是学习的大敌。。
(3)、认真复习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他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他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可见,及时复习可以在学习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课后应及时把老师讲的和板书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看看能想起多少,忘了多少。然后翻开笔记,查找漏缺。
b、复习之后,再做作业,不能够一边做作业一边翻书找答案。不懂做的题目先放一边,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剩下那些不会做的,就是接下来再次复习的重点。将相应的知识点复习一遍之后再做作业。一定要做到做完作业,就已经将今天的知识全部掌握下来。
c、要反复复习。学完一课复习一次,学完一个单元,复习一次。学习一阶段系统总结一遍。期末再重点复习一次。通过这种步步为营的复习,形成的知识联系就不会消退。
3、关于写作
(1)广泛阅读、博览群书。
养成睡前阅读半小时的习惯,可以读名著,也可以读微型小说,或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并学会做批注,尽可能的写读书笔记。
(2)、多写多练。
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并且做到言之有物,不写流水账,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当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记下来,并有自己的观点看法。
还应做到把文质兼美的课文当作自己学习写作的范文,尤其是初一学生写作文应从有意识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四、本学期教学常规要求
1、练字
每天一页,先摹后临,要求上交检查。并做到一月一个小进步,一学期一个大进步。可以自由写,也可以每天专门只练某一个字。
2、预习检查
准备一本预习本,将预习所做到的步骤逐一写到其中,有些步骤可以附上相应内容,也可以写在书本上一起检查。
3、周记
每周一篇,字数400以上。由教师指定相应主题。
4、读书笔记
读名著,写感受或摘抄并赏析优美句子,或者其他有效形式皆可。
5、作文素材积累
指定主题的人物事例或名言积累。可以和读书笔记相结合。
6、名著
《鲁宾逊漂流记》,每周一定的阅读量,并且在单元考中占据一定比例分值。
五、作业
按照预习要求,完成第二课的预习作业。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三、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二、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1、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2、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2、感知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4、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4、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3、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5、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读准字音的练习,巩固生字,积累词语,辨析近义词。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进行阅读短文的练习,培养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难点:培养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
查阅资料:摘抄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
教学具准备:投影
教学课时数:2
第1课时
教学要求:读准字音的练习,巩固生字,积累词语,辨析近义词
教学过程:
一、读准字音的练习。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读一读,选择读音。
3、全班交流。
4、确定多音字的方法就是要据词定音。
二、比一比,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再组词语。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观察这些词并思考。
3、交流:每组字有哪些地方相同,有什么不同?
4、今后要防止写错别字,多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
三、辨析近意词。
1、想一想两个词语的意思,可以查字典解决。
2、试着口头填空。
3、全班交流,及时订正。
四、修改一段话。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复习修改符号。
2、了解这段话的`内容,学生尝试修改。
3、修改之后再读,检查修改的是否正确。
五、作业:自选1、2、3完成。
第2课时
教学要求:进行阅读短文的练习,培养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阅读短文的练习。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充分练习自由读,达到正确自由读。
3、指名读,指导正确读。
4、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
5、师:读出年轻的柳树骄傲的语气和老柳树友好温和的语气。
6、结合短文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结尾,为什么?
7、作业:续写结尾。
二、口语交际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收集关于秋天的信息。
2、召开信息发布会:
师:大家围绕秋天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描绘秋天的景物,说一说秋天的感触,还可以讲一个秋天的故事。
3、学生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认真听,交流听后的收获,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别人请教。
4评一评:看谁说的和别人不一样?哪个学生讲的吸引人,甚至哪个词、哪句话说得好?
第三、四课时:、评改部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20
语文教案03-20
语文教案03-20
语文教案03-21
语文教案03-21
语文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