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明显展露,因此,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小朋友之间为了一把小椅子互相争抢,自己占有玩具,不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等不愉快、不友好的现象。抓住这个锲机开展了本次活动《快乐心情》,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朋友带来快乐的情感,增强与人友好交往的意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让小朋友们体会高兴与伤心的不同心情,懂得要关心他人,与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让孩子通过表现不同表情娃娃所带来的不同感受,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不友好现象来进行突破。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3、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快乐的情感。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前期准备:
1、心情火车六列。
2、画有圆脸的彩色纸若干,勾线笔人手一份。
3、哭和笑娃娃各一个,投影仪一台。
4、幼儿对各种各样的表情产生了兴趣,并能分辨一些简单的表情。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
难点: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
预设内容:
一、说说演演
导入: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两个小娃娃家去做客,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小朋友观察哭笑图片,说说哭笑脸有什么不同。引出幼儿高兴与伤心的事件。
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1、 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
2、 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高兴?
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3、 猜猜她为什么哭?怎样让她自己变的开心了呢?
4、 你们什么时候也会哭?(重点启发、鼓励幼儿帮助同伴或娃娃想办法解决她遇到的伤心事,使她高兴起来,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
二、画画讲讲
1、 根据自己意愿画表情卡,画完后把它插入与自己相应号数的心情火车。
2、 和朋友一起说说自己的表情卡,师观察、倾听、随机引导。
三、延伸活动
把心情火车处作为一个“心情小站”,鼓励幼儿在那里讲讲悄悄话,说说演演自己的表情、心情等。
活动反思
反思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教师对自己的表现有个整体的回顾。
本次活动的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孩子们的表演虽然稚嫩,但是却是他们真实情感的表露。由帮助娃娃想办法高兴起来过渡到自己和同伴,孩子们很自然地想出了谦让、共享、轮流等办法,而在画画讲讲中,孩子记录下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表情,又在互相交流中进一步萌发了要让好朋友快乐的情感,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及重难点。然而中班孩子对保持好心情的经验还是比较少的,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的,所以最后的延伸活动是比较有意义的。
以上是我在活动中的一点感想,我只希望以后再通过教学实践多摸索经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观察马路上的各种车辆,了解一些交通设施,并有兴趣地去识别马路上的一些标记。但孩子们的认识是比较表面的。就拿红绿灯来说吧,孩子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孩子们有这种意识,但是,如何帮助幼儿将这种意识内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就要依赖于孩子对其重要性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的理解。学习活动应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红绿灯则是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而且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我觉得“三颗星星”这个故事也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并且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所以,我就以故事为切入口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幼儿生活经验的迁移、提升,引发幼儿体验到红绿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并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红绿灯的作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难点:通过幼儿生活经验的迁移、提升,引发幼儿体验到红绿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颗星星”、幼儿用书“三颗星星”、红绿灯翻牌、红黄绿三星
活动过程:
1、 情景导入
根据三颗星星的颜色,为星星起名字。
2、 课件演示、边讲边议、经验迁移
设问:
(1)三颗星星都学到了什么本领?
(2)三颗星星到什么地方去了?三颗星星回到妈妈身边,妈妈感觉怎样?
(3)地球上出什么事了?怎么会出事的'?
(4)为什么马路又畅通了?三颗星星在地球上做什么?
(5)红绿灯有什么本领?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红绿灯?除了红绿灯,你还看见过哪些指挥交通的灯?
3、游戏:红绿灯
4、图书阅读
活动反思:
活动与主题内容相吻合,贴近幼儿的生活,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抓住本质的东西。能把握幼儿的认知水平,关注幼儿的经验背景,以故事为载体帮助幼儿拓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变封闭式的提问为开放式,既发挥主导有留给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活动过程体现生活化、情景化、游戏化。
中班教案 篇3
适合年龄:
4—5岁
设计思路:
让幼儿单纯地定点投沙包,太枯燥无味,引不起幼儿的兴趣。因此我利用幼儿都喜欢解放军叔叔这一特点,有勇敢的小战士角色贯穿整个活动,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在幼儿掌握投掷技能基础上,通过游戏形式,结合其它动作进行练习,既巩固了投掷动作技能,又可以复习钻、爬及平衡动作技能,调节了运动负荷,并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一、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二)锻炼幼儿投掷、钻爬和平衡能力。
二、活动准备
平衡木、垫子、沙包、拱形门、碉堡、绳子、电钢琴。
三、活动过程
(一)在电钢琴伴奏下,幼儿学做解放军叔叔打仗时的动作:打枪、放炮、望远镜、投手榴弹、敬礼等动作。
(二)让幼儿分散练习钻、爬、平衡、投掷等动作。
(三)游戏:勇炸碉堡
1、教师组织幼儿在起点后排成两路纵队。
2、、讲解游戏的方法并示范:小战士走过小桥,爬过草地,钻过地道,跳过小洞,然后拿起"炸弹"(沙包)扔向敌人"碉堡"再从两侧跑回自己的队伍后面。第二位小战士看到前面的队员走过小桥方可出发,依次循环。
3、游戏进行1—2遍,最后把碉堡推到(炸掉了)。
四、放松活动
小结:今天我们的小战士真勇敢,把敌人的碉堡给炸掉了,我们胜利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欢呼)让我们躺在垫子上放松一下吧。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意图: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各样的种子成熟了,孩子们都被这些变化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有趣的豆子》。培养不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感知数量的多少,初步体验并学习不同的数数方法。
2.培养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记录表 白扁豆 黄豆 绿豆。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活动。
请全班幼儿分别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是谁,是男生还是女生。
师: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老师,请你们也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自己。
二、出示豆子,初步尝试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豆子,你们看,这是什么?(蚕豆)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抓一把,老师也来抓一把,你们猜猜看,谁抓的豆子多?(幼儿猜想)
2.出示三种豆子。(黑豆 白扁豆 黄豆)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豆子,你们认识吗?(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抓一把豆子)
怎样知道每一种豆子有几颗?(分开来数)我们来数一数,记一记。
3.出示记录表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记录表,小朋友看一看,表上有什么?黑豆的棵数记录在哪里?为什么?
(介绍记录表、记录)
三、动手操作、记录结果
1.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试试?请小朋友记住哦,抓完豆子以后,要先数豆子,再记录,记录好了之后,将记录卡挂在脖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集体交流
师:下面哪个小朋友看着记录卡来讲一讲,你的豆子每种有几颗?
幼儿:我抓了××个白扁豆,××个黑豆,××个黄豆。(出示拍摄的照片)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不同数豆子的方法
(分类数 点数 一个一个的`数)
3.再次操作
师:刚才小朋友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来数豆子,现在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新的任务,再抓一把豆子数一数,在记录卡的反面记录下你抓的豆子的数量,给最多的记上标记。
4.再次交流
教师将操作情况拍照记录下来,请小朋友讲述抓得最多的豆子是哪种豆子。
四、结束:
师:我发现每个小朋友抓出来的豆子都是×豆最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下次再讨论,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教学反思:
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步骤、节奏和特点。在数学教育中个体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幼儿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为思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学习风格上的差异,还表现为能力和经验上的差异。所以,在数学教育中不仅要“求同”,还应“存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活动,为幼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活动提供条件。同时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差异给予适当的补充、点拨和启发。重视个体差异是幼儿教育“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数数,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 积极参与数活动,愿意与同伴分享数数经验。
3、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操作材料、迷宫树林、五角星等。
活动过程:
一、懒羊羊VS暖羊羊。
--探索发现新的数数方法。
1、鼓励幼儿看清楚,数正确,并比较多少。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尝试不同的数数方法。
2、观察并理解懒羊羊的数数方法,鼓励幼儿表述这种方法。
3、数一数暖羊羊种的树。
过渡语:发现了吗?这是一种新的数数方法,愿意试试用这种方法去数一数其它羊羊种的小树和小花吗?比一比谁种得多,谁种得少。
二、喜羊羊VS沸羊羊、美羊羊VS村长。
--借助圈一圈、点一点,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比多少。
1、鼓励幼儿观察画面,尝试圈出一部分,接着数完全部。(个别幼儿操作)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的数数方法。
3、分享并验证。
小结语:刚才我们用了先圈出一部分,再接着这个数字一棵一棵数完全部,你们真厉害,学会了一种新的数数方法,为自己鼓鼓掌。
三、为迷宫树林贴标记。
--积极参与活动,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数的方法比较多少。
1、村长觉得我们都非常厉害,想让我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交代任务)
2、幼儿自由操作,数一数、贴标签。
●重点关注:了解幼儿数数的方法,能否根据树的排列方式及不同特征进行目测一部分并接着数。
3、交流验证,明确树林迷宫的安全路线。
四、游戏--穿越迷宫树林。
活动反思:
一、活动前的预设--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来确定内容、制定目标。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班幼儿数领域的目标之一: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通过了解中班幼儿书经验以后,我发现孩子们都能运用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数清10以内的物体,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但凡能数清出物体数量的,基本就能比出物体的多少。也就是说,其实比多少不是问题,关键如何是怎样数数大有学问。数数包括手口一致点数、封闭式数数(其实封闭式数数是特殊的手口一致数数)、目测数群、接着数等等方法。那么就目前中班孩子的数数经验,该如何提升和拓展呢?
徐苗郎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中,详细介绍了中班幼儿应当习得的数数方法之一--目测数群,接着往下数。这一内容,往往是教师比较容易忽视的,也是幼儿较难自主发现和自主习得的经验。因此我决定就选择这一内容来预设本次活动。也很快制定了活动的主流目标:尝试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数数,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能提高幼儿的目测能力,初步习得一种新的数数方法;另一方面是为幼儿初步形成按类数数、按群计数的意识,从而为大班学习数的组成、加法等做铺垫。
我的体会:不要为选材而疯狂,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预设活动,手上有指南、心中有孩子,选材其实并不是问题。要把握住的应是活动的价值,而不应一味追求选材的亮点。
二、活动中的组织--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去读懂孩子、反思教学。
1、在操作中学习。
数活动中适宜的操作材料,是幼儿习得数经验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次活动中第一次操作,是给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让幼儿圈一圈、数一数,这样的方式可以直观地支持幼儿先数一部分,再接着往下数。一方面支持了幼儿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让幼儿的思维看得见。我们可以看到,操作材料是相同的,但是孩子圈的方法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幼儿目测数群的视角是不同的。另外,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幼儿是有目的地圈的,他的圈,是基于目测基础上的。而能力弱的孩子,在今天第一次集体教学中,他的圈也许还是没有目的的,他的数数也还是会由于习惯而从1开始数的。这就是孩子的能力差异,教师不但要接受这样的差异,更是应思考如何回应这样的差异。
有两种解决的途径:
(1)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先行一步,积累一些相关的经验,再来参与集体学习,确保他的`集体学习更有效。
(2)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在接下去的个别化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关注。
2、在分享中学习。
本次活动中,集中安排了两次幼儿的交流分享。是想让幼儿把自己的思维过程除了表征以外还能表达出来,也能让同伴得以分享。上来分享方法的孩子,其实我发现,有的孩子尽管前面操作的时候数过了,但是上来呢,还是会有些犹豫和等待的现象,说明孩子前面的数是没有意识去记忆的,所以上来以后呢,还得重新目测一次,能力强的孩子重新目测所用的时间少,而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发现他还需要一次新的探索,所以交流会显得有些拖沓。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想通过集体交流分享的环节,给予更多的孩子上来介绍自己数数方法的机会,一方面,孩子锻炼了胆量,另一方面是想让孩子们渐渐学会倾听并分享来自同伴的不同方法,这也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是基于操作以后的间接学习。
三、活动后的跟进--基于幼儿的目标达成来延伸活动。
从今天的活动目标达成来看,绝大部分幼儿能尝试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来进行数数了,但是,孩子们由于长期习惯于手口一致点数,因此,还有一些幼儿在运用新的数数方法时还是无意识的,需要教师的语言、动作来暗示。因此,要在个别化学习中需要马上跟进操作材料,确保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一步发展目测能力,熟练这一数数方法,并能发现这是一种能帮助自己数得更快的办法。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个别化的数数经验,再一次预设集体教学,提供操作及分享的机会,进一步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在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模仿别人说话,还有一些孩子还能在同伴面前大方表演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角色,我就想到了何不开展一节活动,让孩子们做一回演员,还可以借此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看、演、讲来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一句话或一件事。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和表演的习惯,激发他们讲话和表演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和表演。
教学难点:用完整的语言讲述一句话或一件事
活动准备
1.小兔、大象、蝴蝶、青蛙的头饰,装饰场地的小花等,图片3张。
2.幼儿对小兔、大象、蝴蝶、青蛙四种动物的本领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招演员
1.教师:今天,我们班要表演一个有趣的故事,谁想来做小演员呢?
2.教师:我们要表演的这个故事里有四个小动物,它们是谁呢?出示四个动物的头饰请幼儿讲述。(引导幼儿用完整和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3.教师介绍场地布置和交代要求。
4.幼儿表演,教师在一旁辅导。表演完要向观众介绍,刚才表演的是什么动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基本环节:看剧本和故事表演
1.教师:今天我们要表演的是什么故事呢?(出示图片)
图1:这是在什么地方?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图2:忽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谁看见了?它怎么做?
图3:大象听到喊声后是怎么做的?蝴蝶是怎么做的?
2.教师在幼儿观察了图片后学习小结三幅图片的内容。幼儿在学习小结时,教师要做适当的指导,及时提示用准确的词等。
3.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的内容了,谁愿意做小演员来表演呢?
4.交代要求:小演员要按照故事里的内容来做动作,当表演到哪个动物讲话的时候,这个动物就应该大声地把话讲出来。
5.幼儿表演,教师辅导。先请能力强的幼儿表演,再请能力中等的幼儿表演,有老师旁白。表演后教师做简单的评价,评价主要针对讲述和表演两方面进行。
6.幼儿分组表演。把幼儿按能力强、中、弱搭配好,然后再分成组表演。
三、结束环节
表演后,教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价。
四、延伸环节
请幼儿回家后表演故事中的.内容给爸爸妈妈看。
教学反思
我设计这节语言活动时,是根据我班幼儿的学习情况,营造一个富有内涵,有情趣的“语言情景”,让幼儿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想象力,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目标。
第一环节我是这样安排的: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勾起他们表演的欲望,设定了四个小动物,让他们带着任务去观察、想象、最后再表演和表达。孩子们天生好动,在他们开心的表演的同时指导他们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这样孩子的学习气氛就活跃起来。
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加上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先让他们看着图片里面的情节主要讲什么,每个小动物是怎么说话的,模仿一下,这样无形间就把幼儿带入到故事中去,为后面的情景表演打好了基础。这其中,让幼儿学习用准确的词来讲述小结三幅图片的内容,这就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熟悉了故事后,就让他们再带着故事去表演。这时,他们的表演就更加娴熟,到位了,语言表达更加流利,清晰,很多幼儿在上台表扬时,都能很大胆、高兴的在同伴面前表演,能力强的幼儿能自己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和表演,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在我指导后也能讲述出来。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大部分的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一句话,有些胆小的幼儿在这次表演中也能放开自 己,大胆表演,赢得了同伴的阵阵掌声。
最后的环节是评价幼儿的表演,能力强的我表扬他们继续发扬,能力弱点的我也鼓励他们不要气馁,相信下次会表演的更好。
活动后,孩子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刚才谁表演的好,谁最像。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知道这节活动课他们很喜欢。
反思这次活动,我觉得有几点不足的地方:
1.在表演过程中,我引导的语句不够明白,清楚。
2.请一些幼儿上来表演的时候,我没兼顾到台下的幼儿,以至于有些幼儿窃窃私语,没有看表演。
3.最后进行评价的词语不够多样。
中班教案 篇7
数学:复习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判
断10以内的数量。
2、能将10个物体用不同的形式排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三组蘑菇大卡片(如图)。
(2)每组一份工字钉(30~50个,颜色、大小各异),每人一块泡沫板。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操作材料练习。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复习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
★出示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
★引导语:春天来了,小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每只小兔都找到了许多蘑菇,心里很高兴。可是,它们都说自己找到的.蘑菇数量最多,结果争吵了起来。小朋友,你能告诉小兔们谁的蘑菇数量多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出示三组蘑菇大卡片,引导幼儿观察、点数,并说说自己的点数方法。
★小结:这些蘑菇有大的、小的、白的、黑的,横着排的、竖
着排的,还有堆在一起你的。输的时候可以横着数,也可以竖着数,注意要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不能重复数,也不能漏数。三组蘑菇我们一一数数就知道它们都是一样多的,每只小兔都找到了10朵蘑菇。
2、集体操作,感知10以内数的守恒。
★引导语:你们能用10个蘑菇摆出和刚才三组图不一样的图吗?
★引导幼儿观察之前的三组蘑菇图,设想不同的排列方式。★引导幼儿每次用10个蘑菇(工字钉)在轻泡板上插摆出自己设计的图样,并与同伴交流蘑菇数量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启发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证明数量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仍是一样多。
★小结:不管蘑菇的颜色、大小、排列方式怎么变化,它们的数量始终都是一样的,都是10个。
3、完成操作材料,巩固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和守恒知识。
4、结合教育挂图集体讲评。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学习将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方法进行有序排列。
3.能积极主动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两个高矮不一的小朋友的图片。
2.高矮不同的树、房子、杯子、小人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激趣,感知高矮。
师:老师这有气球,你们谁能碰到它?老师来试试看能不能碰到?为什么老师能碰到气球而小朋友不能碰到?
二、猜想,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1.让幼儿猜一猜谁高谁矮。
出示图片的上半部分(露出两位小朋友的`头部),请幼儿猜一猜谁高谁矮。再露出图片的下半部分,让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测。
2.感知、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1)请幼儿两人比高矮,能说出谁高谁矮。
(2)三人比高矮。
(3)游戏:比高矮。
三、操作,巩固比较方法。
1.小组合作,感知高矮的不同,进行正确排序。
2.集体评价。
四、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小朋友学会了比高矮的本领,下面我们就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东西比你高,有什么东西比你矮。
中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瓶子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物品。我们幼儿园的美工区里也摆放着各种各样高、低、大、小不一的瓶子,孩子们利用这些瓶子在上面做了不少的创意,有的给瓶子彩绘,有的给瓶子黏贴,让这些不起眼的瓶子变成了有色彩的装饰物,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这些瓶子,我灵机一动,既然孩子这么喜欢,何不让孩子也尝试用其他的作画方式画画美丽的瓶子呢!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借着孩子对瓶子的兴趣,我以吹塑纸版画这种特殊、新奇有趣的`印刷式绘画为表现载体,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吹塑纸版画制作过程,感受吹塑纸版画独特的装饰效果。
2、幼儿尝试设计瓶子,用水粉平涂进行装饰,体验吹塑纸版画印染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在吹塑纸上设计瓶子,并能按纸张的大小合理布局。
活动难点:
学习用水粉颜料涂、印的版画印染技能。
活动准备:
搜集实物瓶子及课件图片若干,铅笔、毛笔、水粉颜料、吹塑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阿里巴巴开了一家瓶子商店,里边经营的全部都是美丽的瓶子,小朋友想不想来看一看美丽的瓶子?
二、欣赏图片
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1、提问:
①瓶子有什么特点?瓶口是什么样子?瓶颈是什么样子?瓶身是什么样子?
②装饰特点是什么?
2、小结:这些瓶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瓶口很小,瓶肚子很大,有的形状像葫芦……形状丰富多变,这些瓶子都很漂亮。
三、欣赏范画——《美丽的瓶子》
提问:你觉得这幅画美丽吗?哪最美丽?你最喜欢什么地方?为什么?
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一样吗?这就是吹塑纸版画。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师怎样画成的呢?
四、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介绍材料:铅笔、水粉笔、水粉颜料、吹塑纸、黑色卡纸。
2、构思:准备设计什么样的瓶子。
3、起稿:用铅笔将瓶子画到吹塑纸上。注意用力一些,顺着铅笔的方向走。
4、涂色:吹塑纸上的瓶子涂上美丽的颜色印到黑色卡纸上。
五、启发幼儿设计瓶子
小朋友想画一个什么样的瓶子,先构思一下。如:跳舞的瓶子,长腿的瓶子……
六、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作画要领。
七、评画——《幼儿画展》
1、让幼儿评出每组最优秀作品,给予鼓励。
2、老师小结:我们今天用水粉颜色在吹塑纸、卡纸上边画的画是纸版画。
八、收拾画具,活动结束
课后反思:
一个活动能顺利开展下来,最关键的是每个环节的接轨处需要层层递进,设立的问题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来建立,我想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所预设的效果,本次活动我分成了五个环节来进行活动,先是出示一个瓶子的课件通过观察瓶子让幼儿了解瓶子的基本部分知道,瓶子有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瓶口、瓶颈、瓶身、瓶底、再次出示各种不同大小色彩的瓶子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瓶子的不同形状及色彩,最后让幼儿了解这些漂亮的瓶子都是瓶子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让幼儿知道瓶子设计师是个非常能干的人物,通过让幼儿来当一位能干的设计师,激发幼儿产生对设计瓶子的兴趣,在次环节我觉得恰到好处,孩子们在后面的几个环节中都能顺心如意的设计着自己想象中美丽的瓶子,操作成果中虽然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效果,但我觉得此次活动让我和孩子们收获很多,反思更多,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中,讲评作品时孩子们通过我的追问,能够找到问题的存在,如:拓印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刻的不够深、还有涂色时不够均匀、知道颜料涂的太厚也不好、太薄也不行等等。我想通过这次吹塑版画活动,我相信在第二次活动时,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更好的成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3-19
中班教案03-19
中班教案03-21
中班教案03-21
中班教案03-21
中班教案03-21
中班教案03-22
中班教案03-22
中班教案03-22
中班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