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1 07:50:1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6个单韵母卡片。

  2.接顺序读读8个声母卡片。

  3.拼读音节:“tùnǔlèdù”

  二、学习“gkh”的音形及书写

  (一)学习声母“g”

  1.学习“g”的音

  (1)出示“g”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助鸽子的“鸽”的音学习“g”的音,读的`时候注意读得轻短些。

  (3)教师边范读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不到气流冲出。

  (4)学生随读体会发音方法,可用手掌试一试。

  2.学习“g”的形

  (1)仔细观察图怎样记忆“g”的形?

  (2)编记忆小儿歌:9字加弯g、g、g。

  3.书写字母“g”

  (1)认识基本笔画“竖左弯”。

  (2)观察书中“g”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教师范写“g”:第一笔是什么?C点什么格?教师写;第二笔是什么?占什么格?教师写;注意竖左弯要在第四线上边一点写弯,一定不要挨着第四条线。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合格的学生发合格小奖票。

  (二)学习声母“k”

  1.学习“k”的音:

  (1)出示“k”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教师纠正读音;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有气流冲出。

  2.学习“k”的形

  (1)怎么记住“k”的形呀?

  (2)请同学试着编儿歌:蝌蚪戏水kkk。

  3.书写字母“k”

  (1)认识基本笔画:“”左斜右斜

  (2)怎样写好声母“k”呢?请大家认真观察范字及笔顺。

  (3)学生边说笔顺、占格位置教师边范写。第一笔是“丨”,第二笔写前先在中格找到中间点一个点,然后在第二条线上点一个点,再在第三条线上与上边点对齐位置点一个点,最后连接三个点,也就是左斜右斜。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请其他同学看看哪位同学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好,说一说。

  (三)学习声母“h”

  1.学习“h”的音

  (1)出示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喝”的音学习“h”。发音时,虽然有气流冲出,但比发“k”时的气流弱。

  (3)开火车读。

  2.学习“h”的形

  (1)“h”的形像什么?

  (2)编儿歌:一把椅子hhh。

  3.书写字母“h”

  (1)学生观察笔顺及点格位置。

  (2)学生试着书写一个,与范字比较,修改。

  (3)学生评改,注意“h”与“n”的区别。

  三、复习巩固:指名读“g、k、h”三个字母。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扣住“独特、迷人”,以乡村小同学的生活环境为背景,向我们展示了乡下人家七幅很有特色的美景。文章虽然朴素,但字里行间饱含深情,很具新课程特色,引领了同学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享受乡下人家的生活乐趣。培养同学热爱家乡,善于用自身灵巧的双手装点自身的家园,装点自身生活的美好品质。

  教学对象分析:

  1. 这篇课文的学习对象是四年级同学,能自身质疑,初步具有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习的自学能力。

  2.新大纲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同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指导同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在本节课中,要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四年级的同学通过练读来感悟,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同学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带领同学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难点:

  1. 带领同学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2. 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同学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

  1、课件出示一些乡村生活的.图片,指导看图。

  (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谈谈你看了图片后的整体感受。

  2、 师:这样自然亲切、充溢诗情画意的乡村风光,用文字来描绘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家陈醉云,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独特的风景?

  (2)你从这些独特迷人的风景中体会到什么?

  (3)作者的最直接感受是什么?用——划出来

  2.师生交流:

  (1)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2)谈体会,找出中心句。

  A、你觉得乡下人家是怎么样的?(板书:独特、迷人)

  B、原来乡下人家这么美,怪不得作者感叹道: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生齐读)

  C、“独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合作学习,感受美。

  (1)乡下人家,处处如画。用心读读1-4小节,用简短的语句概况作家写了哪些白昼的景色?

  (2)集体交流:景色: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3)小组一起细细品读课文:找出五个景色中你最喜欢的一景,划一划,圈一圈,试着用自身的话说说感悟,并找出有关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2.集体交流:紧扣五景分析:(由同学挑选喜欢的,投影出现,理解)

  (1)同学读出自身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原因,师指导说完整,说正确。

  (2)看图片,想象理解画面。师幻灯片出示句子指导。

  (3)指导感情朗读。(引导同学带着丰富地想象进行朗读,并在读中注意重点词句,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景物的美,把这种美读出来。)

  (4)你能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吗?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生活中那些平凡普通的事物也蕴涵着独特而迷人的美。正如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现在,就让我们伴着柔美的音乐,读1—4小节,感受乡下人家这独特、迷人的风景。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独特

  屋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迷人

  河中鸭嬉戏

语文教案 篇3

  目的:把握人物形象,《陈奂生上城》..。

  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

  重点: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

  方法:自读、分析、鉴赏

  过程:

  一、文章导读

  作者高晓声,1928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50年,他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收田财》。此后,陆续创作了一些诗歌、小说、剧本等。1957年,被划成“右派”,遂回家乡武进农村。经过二十多年之后,1979年,他又回到了文学队伍。长期艰苦的农村生活成了他创作的丰富源泉。1979年一年内,他就发表了《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等十一篇小说,次年出版子《1979年小说集》。其中《李顺大造屋》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1980年,又写出了《陈奂生上城》、《鱼钩》等十多个短篇小说,其中《陈奂生上城》再次获奖。

  高晓声擅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从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练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苑独树一帜。

  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上城”为其生活带来转机,“包产”使他找到归宿,“出国”则标志着他走向成熟。从这个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广大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陈奂生上城》..》。

  二、情节

  这篇小说质朴自然,但情节设计精巧,耐人寻味。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漏斗户主”上城竟住进高级房间,可谓奇遇。这个奇遇的形成,有两个因素:一是偶染感冒,一是巧遇书记。这两个因素使“奇遇”成了自然。

  卖油绳的设计。能做油绳卖,可见粮油有余,陈奂生的喜悦便油然而生;卖掉油绳身上连本带利大概八块钱,五元钱的房租能付,但却心痛不已。

  买帽子。既见昔日的贫困,又见今日稍有改善。由此透露“今年好像变娇了”,正预示“今夜”要得感冒了。

  对精神生活的渴求。既反映昔日所受贫困的压抑,又反映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

  车站的地点,这里油绳好卖,这里有茶水,有长椅,与吴书记巧遇,也非此莫属。

  书记巧遇陈奂生。既反映当时干群的亲密关系,又使陈奂生住进高级房间成为可能。

  感冒的设计尤为妙巧。高烧时神志不清,锤一夜就好,用第二天回忆的方法补叙深夜发生的事情就毫无破绽。

  三、测试

  下面几句的话的语序已经打乱,请排列

  ①比店里的'新鲜,比店里好吃,这旅行包里装的尽是它。

  ②他去卖什么?卖油绳。

  ③一共六斤,卖完了,稳赚三元钱。

  ④自家的面粉,自家的油,自己动手做成的。

  ⑤还用小塑料袋包装好,有五根一袋的,有十根一袋的,又好看,又干净。

  ⑥今天做好今天卖,格啦嘣脆,又香又酥。

  对下面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陈奂生想到这里,听见自己的心扑扑跳得比打钟还响,合上的眼皮,流出晶莹的泪珠,在眼角膛里停留片刻,便一条线挂下来了。这个吴书记真是大好人,竟看得起他陈奂生,把他当朋友,见他一旦有难,能挺身而出,拔刀相助,救了他一条性命,实在难得。

  A.陈奂生因吴书记送他去招待所这件事非常感动,他的眼泪表示了他对党的关怀的感激。

  B.陈奂生认为吴书记是自己的朋友;吴书记救了他的命是友谊的体现。

  C.陈奂生认为吴书记是大好人,大好人就是救人于危难之中。

  D.陈奂生身上存有封建的小农意识,他认为吴书记救他是一种“拔刀相助”的讲义气行为,而不理解这是党的干部对人民的关心与爱护。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积累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2、过程与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发向他学习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发向他学习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肖像、语言、动作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结构特点。

  四、教材简析:

  《夜莺之歌》一文叙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自称“夜莺”的男孩子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五、所在班级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29人,其中男同学15人,女同学3人。学生思想表现良好,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同学很认真,只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学习自觉性;班中学生基础良莠不齐,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要想提高本班复习效果,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夯实基础,以本为本,加强语文“双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深理解、加深认识,力争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高度,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力争使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六、教学准备:

  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我们炎黄子孙期盼祖国统一的梦想与心声,一曲《长江之歌》则唱出了对长江母亲的热爱与依恋,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夜莺之歌》又传达出了怎样的一种情怀。

  (二)交流所查找到的资料。

  教师可适当补充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事情。

  (三)检查预习情况,扫除字词障碍。

  1、预习情况:瓦砾、耷拉、木屑、鹧鸪、蠢东西、轻蔑、胳膊、云杉。

  2、字词障碍:

  (1)耷拉:下垂。

  (2)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3)阻击:以防御手段阻击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

  (4)呻吟:指病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5)模模糊糊:不分明,不清楚。

  (四)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章大意。

  本文记叙了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被称作“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部队引进游击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五)交流探究。

  1、文章共出现几次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有意吸引敌人的注意。

  第二次:说明小男孩麻痹了敌人,取得了敌人的信任,为下文作铺垫。

  第三、四次:借歌声暗送情报,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

  第五次:说明小男孩仍在帮助游击队,体现了他的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围绕着夜莺的歌声文章记叙哪几件事?(见板书)

  3、课文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

  夜莺的歌声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围绕夜莺的歌声记叙了小夜莺给敌人带路、巧送情报、全歼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歌颂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以“夜莺之歌”为题具有明确线索,赞颂人物的作用。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

  2、想象敌人进入包围圈时小夜莺的想法和行为。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请同学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创造性的复述课文。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描写描写小夜莺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外貌——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将一个机灵、略带顽皮的小夜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生爱意。同时为下文诱敌成功做铺垫;绿色衣服也为引敌人入包围圈后顺利摆脱敌人埋下伏笔)

  语言——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既避开了敌人的盘问,又为下问用鸟叫报信而不引起德寇的怀疑埋下了伏笔,显示出机智和勇敢来)

  动作——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一甩一甩、拾、踢三个动词既传神地写出了孩子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也传达出作者对小夜莺的喜爱)

  明确:

  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不仅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而且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说一说文中的小夜莺具有哪些的优秀品质?

  小夜莺是一个机智、勇敢、活泼、灵巧的,具有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的小英雄

  3、找出文中景物描写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第(1)段景物描写——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揭示了夜莺诱敌的原因承前启后,帮助情节发展。

  第(21)段景物描写——山高要密,是适合伏击敌人的好战场。帮助情节发展

  (三)讨论。

  文章的结构有何特点?

  文章前后照应、首尾相连,一方面使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另一方面也更加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四)学生小结。

  学过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可引导学生在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及景物描写的作用上来谈一谈)

  (五)作业。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少年英雄的故事层出不穷,你知道哪些少年英雄的故事呢?请简要写出他们的事迹。

  (六)板书:

  机智、勇敢

  小夜莺活泼、灵巧小英雄

  热爱祖国

  八、教后记:

  我在课文问题的设计上,如能更放手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会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我设计小夜莺是怎样一步步迷惑敌人的,来引领学生学习。这样虽然学生在在理解、交流时可能更容易谈出自己的看法,对小夜莺的言行理解可能会更透彻。但可能束缚了孩子更广阔的思维。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喜欢秋天。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倡导学生自主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用多方式来反馈和巩固。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会认11个生字。

  一、揭示课题。

  炎热的夏天刚刚过去,凉爽的秋天就来到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

  二、欣赏图片。

  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秋天的图片展示给同学看。

  2、班内欣赏。把收集到的图片用几个词语或一句话介绍给小朋友。

  3、老师结合课文出示几幅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中的词语。老师板书。

  三、学习生字。

  1、初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词语。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同学听,要求读得通顺。

  3、三读词语。请同学说说读了这些词语后的感悟。

  4、出示全文,引导认读。

  四、导读课文,引导感悟。

  1、师范读,学生模仿读,读出秋天的美。

  2、指名读,及时进行鼓励指导。

  3、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展现出了哪些美丽的秋景?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2、学习写字。3、积累词语。

  一、巩固练习。

  我会认。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每组在生字中挑一个生字进行词语接龙比赛。

  例如:层次—次要—要紧—紧张

  我会读。

  用多种方法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二、积累词语

  说说你收集到的跟秋天有关的词语,并板书。

  选择描写秋天的词语。

  秋高气爽 烈日炎炎 鸟语花香 泉水丁冬

  秋色宜人 天寒地冻 秋风习习 果实累累 柳绿花红

  出示图片,让学生把与图片相配的词语卡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并朗读。

  三、指导写字

  引导观察,发现规律。上下结构的字较多:“宜、实、色、华、谷、金、尽”

  重点讲解:“宜、实、色、华”四个字。

  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四、相关练习

  组词

  谷( )( )( )( ) 金( )( )( )( )

  实( )( )( )( ) 丰( )( )( )( )

  填一填

  秋天的景色真美啊,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盛开的花有:

  成熟的水果有:

  丰收的蔬菜有: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板书设计

  识字一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化秋实 秋收冬藏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向长辈了解农业的变化;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兴趣

  1、师板书课题后生读题。(板书“农”时,边板书边说笔顺,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2、谈谈课前了解到的农业的变化。

  3、师述: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读课文,结合图,想想课文的意思。

  2、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试读,指名读,及时正音。(重点知道读好“产”的前鼻音,“棚”的后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说说自己已认识或刚认识的生字,怎么认识的?提出比较难识记的字共同讨论。

  (3)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4)选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请大家读读。(随机指导读好2个长句子的停顿)

  a、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b、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4)分节抽读课文,及时正音。

  (5)谈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写字指导

  1、师范写生字:厂、产、介。

  2、生仿写,师要求第2个字比第1个写得好。

  3、组织评议。

  四、课后实践

  搜集农业的新科技成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教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读并组词,看谁反应最快。(对于难识记的字要多出现几次)

  2、看教师嘴形,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寻找并读出来。

  二、图文对照,精读课文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具体介绍了(杂交水稻良种、大棚种植、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看到农业的这些变化,“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兴奋、激动、好奇)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变化,对照图,练习朗读。

  2、交流朗读

  (1)第2自然段结合朗读,理解”引人注目”。

  (2)第3自然段让学生闭目想象,朗读好”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3)第4自然段重点读好好奇感。

  (4)第5自然段看图理解”十分茁壮”。

  (5)出示后三个自然段,你发现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过渡句,并仿照改一改文中的句子。)

  3、师述:了解了这么多,你最想说什么?(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句子: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4、小结: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其实,农业的变化远不只这些。。

  三、争当”小讲解员”活动

  1、把自己课前搜集的农业科技成果拿出来,试着在小组内当讲解员介绍。

  2、推荐优秀者上台介绍(教师把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

  3、小结。

  四、积累词语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2、出示读读记记中四字词,选其中的词语说话,并说说类似的词语。

  五、写字指导“科、技、纺、织”

  1、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注意要点。

  2、学生仿写,师要求学生第2个超过第1个。

  3、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农业的变化真大大棚种植

  (先进的科学技术)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19

语文教案03-20

语文教案03-20

语文教案03-20

语文教案03-21

语文教案03-21

语文教案03-21